1. 評「程序員怎麼樣才能保證自己的程序沒有BUG」
復核代碼的目的有:
* 檢查代碼是否規范,如命名規范,注釋
* 保證一段代碼至少有兩人共同熟悉,可以由任一人來更改。
* 審察未文檔化的細節設計,即由代碼直接表達的設計,由代碼人口述設計並對照代碼
我認為程序員永遠都不會有100%的自信。
即使程序已經發布,被用戶接受很長時間,只有好評沒有抱怨,依舊不能確認有沒有錯誤。
只能假定錯誤是永恆的,它們一直在那裡,只是不到條件爆發。
一個程序員能做的就是,排除所有膚淺的錯誤,加大隱藏錯誤出現的幾率並找到它們,
採用一些容錯性代碼減小可能的錯誤,減少程序發布後爆發的機率。
測試的目的是為了發現錯誤,
沒有100%覆蓋的測試。就是說,總是有一些狀態是測試不到的。
代碼人員認為不可避免地存在錯誤,需要測試,測試人員認為測試覆蓋度不可能100%,還是要代碼小心。
這是一個頭痛的問題,結果是沒有完美的程序。
單元測試是白箱測試,可以根據代碼實現將注意力放到最關鍵的部位。
但仍然不是100%覆蓋的。
單元測試一般針對的是邊界數據,不要求覆蓋度,而更要求有效性。
其目的更主要的是保證代碼更改不會破壞原有的正確性,是提供保障而不是查找故障。
保證沒有錯誤的唯一方法是不寫代碼,減少錯誤的最好方法是少寫代碼。
簡單的設計和實現是減少錯誤的最佳方法。簡單的代碼錯誤必定少。
畫蛇添足式的功能則是最大的錯誤發源地。
2. 軟體測試面試題:項目上線後出現bug怎麼處理
看看bug的級別是不是很嚴重,要是比較嚴重的話可以做一個修復的補丁包,也可以退版本使用,等問題修復好以後再上線。
3. 優秀的程序員是如何處理技術 Bug 的
從初入職場菜鳥到職場大咖,很多程序員在努力充實自己,有時候我們需要對自己進行一次能力定位,了解自己的優勢和沒有掌握的技術。芯學苑列出幾點作為初入職場的新手評估自己,明了前進學習的方向。
1、技術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是非常重要的事;過硬的技術能讓你得到面試機會,並在工作中游刃有餘。當公司招聘一個Java開發人員時,是會優先考慮能力因素的。在實際的項目開發中,一個程序員的技術能力等於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拿一個尺度來衡量這個能力的話,一個程序員的能力可以用能完成任務的數量和難度來衡量。一個程序員能基本無誤的完成項目中的一個功能算是合格,但在此之前,他對項目的生產力為負,為他布置的任務,中間環節的溝通,修補bug的時間其實要多於自己直接完成該功能的時間的。能較好完成一個完整模塊的程序員才算是較好的程序員,也是項目中的主要開發者。能獨立完成整個項目才是優秀的程序員。
2、專業基礎(知識的積累)
一個程序員的知識積累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解決問題的能力。知道如何編寫代碼是基本的技能,但是知道Java編程語言的原理,知道代碼背後的演算法將使你從人群中脫穎而出。
3、主流編程工具
今天,事實是,你不能成為一個樣樣都懂的人(雜而不精)。你必須選擇你要掌握的工具。有時這是由工作的環境決定的,但是按照下面說的去做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構建工具:Maven或Gradle。
SCM:Git(不是GitHub。大不相同)。
構建自動化:Jenkins。
IDE:Netbeans或Eclipse——不僅用於編寫代碼,而且還從IDE中重構和調試代碼。我遇到了很多沒有如何從他們最喜歡的IDE調試的開發人員。
Bug跟蹤:Bugzilla或Jira。
4、JSF的知識
應用程序伺服器
所有Java開發人員應該知道如何在Apache Tomcat中部署。
當Glassfish開發停止時,下一個最好的事情是J Boss Wild Fly。
5、溝通的能力
溝通是我們做好一切事情的關鍵。我們必須與我們周圍的環境保持互動,無論是在我們的私人還是職業生活中。一個良好的程序員知道如何在各種團體面表達自己。也許對你來說顯而易見的東西在他人的角度來看並非如此。
從大的尺度(比如一個人的工作生涯)來看,一個程序員知識積累的多少只決定於其自學能力和他對編程本身的興趣。
在一個分工明確的項目中,程序員需要理解產品,和領導溝通理解自己的任務,和同事們溝通以正確的方式進行合作。無論哪一個方面溝通出了問題都不是小事情,同時,程序員還需要正確的傳達設計的實現難度,以及讓別人正確的理解自己設計模塊的介面。在不寫文檔時,正確的口頭溝通非常重要,需要寫文檔時,良好的編輯能力也算做是溝通能力的一部分。
6、自學能力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在你自己的空閑時間學習新的技能。不要等待公司為你提供培訓。你需要自己去學習新技術,提升自己在相關領域的水平。從Java後端開發到架構模式,總是有一些新事物值得學習。經常閱讀博客和論壇,嘗試加入本地聚會小組。你學到的東西可以幫助你的事業。知識刷新頻率極快讓人無法追趕的這個時代,難免會有超出自己知識范圍的時候,此時你的自學能力決定了你能多快的完成任務。
7、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無論是部分編程還是大型項目,所有開發人員都是作為團隊的一部分在協同工作。你需要致力於團隊的目的,或幫助新的團隊成員克服障礙。不要存在這種「我只要做好我的本職工作,下班就直接回家」的態度。成為團隊的一部分,幫助周圍的同事,對自己的能力也是不小的提升。
就像拿破崙說的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追求參與一個大型軟體系統的開發,是每個程序員的夢想。在此之前,應該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達到優秀程序師的標准。最後希望各位程序員閱讀本文後能夠得到一些裨益,在這條路上走得更好。
4. 沒有bug的程序猿才是好程序猿
沒有BUG是不可能的,關鍵是注意良好的習慣減少BUG
5. 如果項目上線了,還有bug沒有解決,測試人員該怎麼處理
你好!
1.郵件告知你的領導,某某缺陷問題,徵求意見!
2.記錄至QC
3.檢查一下項目的測試用例是否覆蓋到了這個功能,也就是責任在哪裡?
4.不必太驚慌,工作中這種情況很多!
6. 程序員怎麼樣保證自己的程序沒有BUG
程序員是善於思考問題的一族。一個程序的編寫都是通過:思考、設計、編寫、調試、測試以及運行這些基本的階段。 但大部分程序員都有一個問題就是不太願意測試自己的代碼。他們草草的調式完成以後就認為工作結束,測試那是測試人員的工作。 1. 影響了程序員自己的聲譽 2. 影響了產品的質量 3. 影響了客戶的信任度 4. 這個時候再 DEBUG 難度增大了許多。 大的不說,就說多自己聲譽的影響吧。如果你的程序總會有這樣那樣的 BUG ,你得到收益會減少,即使你寫了很多代碼。 程序員必須克服一些自身的致命缺點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這個問題是什麼?前面我們已經提到,程序員對自己的代碼都非常寬容,認為那是正確的沒有問題。實際上這種想法比較正常,程序是通過程序員思考和設計之後才寫出來,程序員不會將自己認為不正確的東西寫到代碼里,而到這個時候都一直假設程序是正確的;但人非聖賢,怎麼可能不犯錯誤來。實際上程序員在對待其他程序員時候的態度就很好,帶著一種挑剔和學習的態度;但一旦對待自己的代碼就很難這么做;這就是最致命的。程序員也必須對自己的代碼帶著挑剔和學習的態度;這個基礎是假設自己的代碼是錯誤的,然後需要做的是怎麼樣證明自己的代碼是正確的。程序員自身可以在程序生成的每個階段做這些工作:仔細的設計(這個時候畫點時間是值得的,必須保證我們對自己的程序有清晰的輪廓後才能開始動手寫)、編寫代碼時、單元測試(單元測試的重要性就不在贅婿了)、功能測試。 仔細的設計:這個的仔細是說在程序員編寫代碼之前,其必須對代碼的整個結構以及邏輯結構有明確的清晰的了解,只有這個時候才可以去寫代碼。這里沒有談到文檔,但我說到了一定要清晰的思路,但清晰的思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腦袋中直接形成的,很多人都是普通人,沒有辦法在腦袋瓜中把所有問題都想清楚,那麼就記下來,特別對於復雜的邏輯。 編寫代碼:對於沒有把握的代碼,例如:新設計的演算法,最好保證其正確性。可以單獨將這部分測試,這可以讓代碼模塊化的同時又保證了代碼的正確性。一句話:少量的代碼保證質量還是比較簡單的。 單元測試:單元測試的重要性不在贅敘了,現在也有許多工具可以幫助程序員並減少工作量。 功能測試:程序員保證自己代碼質量的最後一關;為了做這樣的工作我們可能必須寫一些代碼來測試,甚至是測試工作。使用大量的 CASE 來測試,以及錯誤的 CASE 。這里和測試人員的測試不同之處在於:仍然讓程序員的注意力放在其自己的代碼范圍內,減小了排錯的難度。 如果你通過了以上的步驟都找不出你程序中有任何問題的話,那麼我想你的程序應該足夠健壯了。其實還有一點必須說明的就是:代碼 REVIEW 。 前面說道了程序員對待別人代碼的態度是挑剔和學習的態度,所以讓其他程序員來 REVIEW 你的代碼也是檢查程序有沒有邏輯錯誤的很好的辦法。團隊中應該交叉 REVIEW 代碼,這是實踐的經驗。 作為一個好的程序員必須有以上的習慣,以及對待自己代碼象孩子一樣,我們要愛惜我們的代碼,同時也要讓代碼走正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