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黑馬程序員新媒體運營靠譜嗎好不好找工作
新媒體運營,是通過現代化移動互聯網手段,通過利用抖音、快手、微信、微博、貼吧等新興媒體平台工具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產品營銷的一系列運營手段;
像黑馬不錯的
還有一個交大的,好像叫交大道初,就是可以不貸款O元入學,工作了交學費,全流程在大型IT企業內部學
❷ 做了三年的運營,薪資究竟有多高
1、BAT級別劃分
BAT及其他知名互聯網公司,內部職位都會劃分出相應的級別,大多數情況BAT的運營,到手薪資和他們的級別是匹配的。
阿里的P序列是技術崗,M序列是管理崗,M1相當於P6,最高的是M9(比如淘寶前CEO陸兆禧,就是該級別)。
網路從P1-P4都是基層,從P5開始,薪資差距開始拉大。P6基本屬於中層骨幹,據說P6以上開始享受網路的股票分紅。到了P9時就是總監級別。
騰訊的級別通道分成六個大級,每個大級裡面又分三小級,比如1.1、1.2、1.3、2.1、2.2、2.3,以此類推,但通常只能達到P4。
2、晉升方式
阿里晉升:
在阿里P是專家,M是管理。P5升P6相對容易,再往上會越來越難,只有達到M1(P6)後,才算是公司的中層。
一般到了M2,已經是團隊技術Leader,但是M1升M2非常難。
小甲是阿里的一名程序員,入職時是P1級別,一直在淘寶業務線工作,升到到P7,總共花了7年。
網路晉升:
應屆畢業生通常是就是P3,1年左右能升到P4,但如果部門業務足夠核心,或許1年就可以升到P4。從P3到P5需要花三年時間,接著從P5-P6-P7是個非常艱難的過程。
晉升方式可以由自己提名,提名後進入考察期,主管設定考察期目標,考察通過後順利晉升,考察不通過維持原層級不變;
也可以由主管提名,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是直接通過,但是如果現在的層級已經比較高了,那就不止是提名那麼簡單了。
由於網路核心部門老大話語權比較高,所以核心部門相對晉升容易些。
騰訊晉升:
騰訊目前的基礎職能崗位是1.1,本科畢業生是1.2,碩士以上畢業生是1.3。
多數人會卡在P2和P3的級別,升到P4相當困難。
小乙畢業2年半,從P1.2升到P3.1後發現,如果是做基礎架構、基礎組件、核心框架等工作的話,比較容易升,因為答辯的時候更有料。而如果是做業務的話,會累得跟狗一樣,比較吃虧。
騰訊一年會有兩次評估,如果評估成功會晉升一個子等級,子級別達到3後再升就是跨一個大級。
晉升標准由兩部分組成:
一是硬性指標,看工作年限,在此前等級的停留年限,所負責業務核心程度,是否有重大貢獻等等。二是看答辯,從P2.3開始對硬性指標要求較高並有嚴格面試。
小丙的個人經歷是:順利的情況下大概4年左右可以升到P3.1,一般來說30歲升到P3.1是比較容易的,大多數人都可以達到,但絕大多數人最終會卡在P3.3的等級上。
3、薪資結構
阿里:
阿里的薪資結構:一般是12+1+3=16薪
年底的獎金為0-6個月薪資,90%人可拿到3個月
股票是工作滿2年才能拿,第一次拿50%,4年能全部拿完
網路:
月薪*14.6(12+0.6+2),其他崗位是月薪*14
T5以上為關鍵崗位,另外有股票、期權等
T5、T6佔比最大的級別,T8、T9佔比最小
騰訊:
騰訊薪資架構:12+1+1=14個月薪,通常會給到16個月薪-20個月薪
年終獎:看部門盈利情況,一般是3個月薪
4、工作三年
阿里:
小A入職是個可憐的P4,稅前只有可憐的4K ,在阿里待了長達6年後,3.75萬月薪,每年漲幅40%。
拿了6年的3.75萬月薪。算了下工資每年40%的漲幅。是不是很NB? 可是走之前也才剛過30K, 因為入職是個可憐的P4,稅前只有可憐的4K 。
網路:
小B2013年加入網路,任職產品經理,P3級別(基層),1.1萬月薪,年終績效2個月,年終獎2個半月;
2014年晉升到P4級別,1.35萬月薪;年終績效1個月,年終獎8個月
2015年晉升P5級別,1.56萬月薪;年終績效不明,今年公司據說不會有很高的年終。
小A這樣的就是網路普通員工,兩年漲薪40%+。
騰訊:
小C2011年2月份研究生畢業進入騰訊,每個月9K+(現在騰訊的起薪已經是14K+)
2014年離開騰訊,每個月19K左右,中間有兩三次20-30%的調薪,也就是每年漲薪20%。
但是小C又說,大部分時候如果不是優秀員工,真的很難有20%以上的調薪,優秀員工人數占總員工人數的5%-10%。也就是每100個騰訊員工里,只有5-10個人每年漲薪20%以上。
2014年到2015年,在阿里待了幾個月,27K+股票,P6+職位。不過據小C了解,給他的薪水有點偏高,有可能跟他在騰訊的經歷有點關系吧。
2016年5月份,開始在一家公募基金做互聯網金融。
❸ 程序員轉行可以做什麼
面對著日新月異的代碼和語言,你是否感到了力不從心?稍有懈怠,就跟不上崗位需要了?身體漸漸的發福,熬夜寫代碼開始扛不住了嗎?
這個時代很殘酷也相對公平,殘酷的地方在於世界的變化之快容不得人有片刻懈怠,公平的地方在於:不論你是年輕還是年老,都要靠實力說話。
那些被時代拋棄的永遠都是跑得比較慢甚至在原地徘徊的人,即所謂的工作十年卻只有一年工作經驗。
年輕程序員的優勢在於年輕和激情,大齡程序員的優勢在於閱歷和經驗。所以,年輕程序員不要有跨越年齡階段的焦慮,大齡程序員也不要覺得年輕人搶了自己的飯碗。
每個年齡段都有自己要解決和面臨的問題,認清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和渴望,再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棲身之地打怪升級,才是當務之急哦。
❹ 35歲之後的程序員,他們離職後都轉行去做了什麼
大部分都是拿點小錢去做買賣了,不是開飯店就是干一些蔬菜店,水果店之類的。
一、轉行開飯店翻車後又回到起點我做了七年程序員,第一次轉行也是做飯店,跟人合夥,後來生意不理想就退出來了,然後又做電商運營,也賺了點錢,做了一年因為一些原因又不做了,然後又回來做移動互聯網開發,也就是小程序和APP方面,也能賺點,比上班強。
日常開店會經常有一些批發的商家過來求合作,直接送菜上門,他就嘗試了一下。嘗試的過程中就發現,這些送過來的菜品遠不如去批發市場自己買,價格相對高而且不容易賣,後面就放棄了。
❺ 個程序員還是去應聘淘寶運營當一個電商運營
兩個完全不同的工作,淘寶運營是管理,程序員是程序設計,哪個好主要看你興趣。程序員淘寶運營都很枯燥的。
❻ 程序員轉行到電商運營需要做哪些准備
不要啊 都是宅,數據分析是特長,美工 客服這塊短板
❼ 程序員和運營相比,誰的工資更高
程序員的工資更高。
但是如果運營有獎金的情況下,運營的工資就更高了。
程序員的工資現狀從網路上發布的招聘信息來看,以北京為例,3-5年開發經驗的程序員薪水普遍在20k以上,即便應屆畢業生也基本都在10k左右徘徊。相對於其它行業,互聯網的薪水的確會顯得高不少。
但在程序員中,薪資的分化也是有較大差距的。從工作3年的調查來看,1/5的人年收入在6萬以下,低於10萬的總計近60%,1/4的程序員年薪在10萬至15萬,15萬以上佔比15%。有40%的人群月薪過萬。
但只要在工作5-10年後,年收入在10萬以上的超過90%,僅有2.7%低於6萬!看到這您肯定不得不說,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工資確實很高,尤其是有一定工作經驗的程序員,年薪更是有幾乎一半的人都能達到30萬以上。但如果和美國這種比我們互聯網行業領先很多的國家相比。
我們程序員的工資簡直不值一提,這也是為什麼我國很多程序員在哭窮,其他行業的同學卻說在炫耀。兩者都沒錯,本質上是比較的對象不同而已。
❽ 放棄寫代碼轉做運營,值得嗎
1.運營相比程序員,其實是更長周期的一個工作,產品功能越趨於完善,程序員所需要做的工作更趨於維護個著手新需求的開發,工作強度越往後越沒有那麼強,但是運營相反,團隊產品正值上線搶佔先機,你可能覺得運營比較閑,技術團隊加班加點,但這只是相對於這個階段的,另外你只是工作兩年,就算是一直在一個公司,那麼也還處於這個階段。
2.如果你熱愛寫程序,那就應該堅持下去,可以考慮進去成熟型的公司,不一定要在bat這種公司,因為一線互聯網公司加班確實會比較嚴重,相比成熟型公司各個模塊所負責的工作相對較少,很多程序員還是有空間「工作五分鍾,充電兩小時」的,這樣你不但能做自己喜歡又高薪水的工作,早日實現人生目標,還能不斷提高自己,為自己解放基礎碼代碼的工作做充足准備。
3.如果你確實喜歡運營的工作,那麼可以一邊做好本職工作,一邊學習運營知識,在公司內部尋求轉崗機會,不要輕易直接開始換環境,早知道現在運營跟產品經理都已經是非常飽和的領域,很有可能會進一步受挫讓你更迷茫。早期可能會降薪,但是你擁有技術背景,還可以持續在技術領域學習,與公司申請進入增長部門做運營,這里所說的增長部門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從產品層面,依據產品,數據尋求用戶病毒式增長方法的崗位,國內跟這個崗位貼近的可能是產品運營,內容運營等崗位,這個基於具體產品自己去思考,這也是我最近在看《增長黑客》想到的,任何公司都需要這個崗位的。有時候,光具備運營思維並不能做好運營,懂得如何改進,測試,找到最優解才能成功。
❾ 到底是程序員有前途還是運營有前途
如果有技術專業背景和基礎的,建議先做好幾年合格的程序員,這是基本功。
雖然年紀大一些以後轉運營是多數人的思考,但是好的運營肯定不是不懂程序的,除非你是出色的商業天才,類似馬雲那樣的畢竟少數。
所以,做好一個合格的程序員,同時做好轉運營的各種准備,將來怎樣選擇也就游刃有餘了。
❿ 程序員轉行到電商運營需要做哪些准備
我覺得程序員轉到電商運營方面需要做的准備有很多。比如說處先要了解一下建商運營的模式還有電商運營的最新動態。然後慢慢的去了解他並且能夠應對好各種挑戰。不要去盲目的就轉變方向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