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中班社會聽手命令

中班社會聽手命令

發布時間:2022-09-20 13:47:08

Ⅰ 幼兒園如何給孩子立「規矩」、聽「指揮」

Ⅱ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指甲長了對自己身體及同伴帶來的危害,養成勤剪指甲的良好衛生習慣。

2.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4.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知道檢查身體的重要性。

活動准備:

有關細菌影響身體健康的VCD,圖片等。

指導要點:

1.組織幼兒收看有關細菌影響身體健康的VCD,圖片等。

2.讓幼兒在觀察、討論、辨析、交流的過程中,感受體驗勤剪指甲的重要性及正確的方法。

討論:為什麼長指甲容易抓傷皮膚?被指甲抓傷的皮膚為什麼紅腫?

小實驗:將剪下的指甲放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觀察。

3.請幼兒園的保健醫生介紹指甲所藏細菌,以多種途徑進入人體,給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

4.教育幼兒要勤剪指甲,並請家長配合教育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喜怒哀樂的情緒。體驗友誼的溫馨感。

2、運用形體動作表現不同的情緒。

3、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准備

1、鈴鼓、節奏輕快的音樂帶、錄音機。

2、掛圖:《千變人》

活動過程

1、展示掛圖《千變人》。

請幼兒看掛圖,找一找,看哪兩個表情是一樣的?藉此玩配對游戲。

教師表演幾種表情或動作讓幼兒想想:這樣的表情或動作,讓人感受到的是快樂、生氣、還是害怕呢?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會高興、害怕、害羞或者生氣。

2、幼兒討論:

(1)、什麼時候會高興。

(2)、什麼時候會生氣。

(3)、什麼時候會哭。

(4)、什麼時候會害怕。

幼兒回答後師小結。

3、拓展幼兒思維

快樂的時候還可以用什麼表情或動作表達,害怕的時候又可用何種表情或動作表達;生氣的時候可用何種表情或動作表達。

4、播放音樂或用鈴鼓打節奏,請幼兒隨著節奏在教室中自由走、爬、跑、跳,音樂停止,教師就說出一種情緒,請幼兒用形體動作表現出來。

活動延伸

讓幼兒分組交流活動中有趣的事。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眼睛的結構(眼皮、睫毛、眼球等),知道眼睛的功能。

2、培養不用手揉眼等的用眼衛生和不疲勞用眼、常做眼保健操等良好的生活習慣。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准備:

1、每人一面小鏡子;2、眼睛的放大圖片;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教師出謎語,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現在我出個謎語,請小朋友們猜一猜。上邊毛,小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你要猜不著,對著我瞧瞧。(眼睛)

2、利用小鏡子和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眼睛的結構。

(1)、讓幼兒利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

(2)、教師出示關於眼睛的放大圖片,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眼睛的結構。

(3)、教師小結:我們的眼睛由眼皮、睫毛、眼球等部分組成,眼睛裡的眼球像個小球,它是會動的。

3、自由討論眼睛的作用。

(1)、教師:我們的眼睛有哪些本領呢?我們要保護好眼睛嗎?你們平時見過哪些傷害眼睛的事情呢?

(2)、幼兒集體討論並回答。

4、教師講述故事《小貓的眼睛》,引導幼兒討論保護眼睛的重要性。

5、結合幼兒用書,學習「眼睛小體操」,了解保護眼睛的方法。

6、活動結束。

(1)、教師:小朋友,我們的眼睛都休息夠了嗎?現在我們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風景好不好?看看誰能看得最遠。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將天氣和心情結合起來,巧妙地將幼兒感受別人情緒與天氣預報聯系起來,在設計此活動時,我考慮到這是個偏重社會領域的活動,於是我把幼兒的「注意聽」與「大膽說」作為設計這次活動的重點。活動過程中,我注意用我的語言和眼神與孩子進行交流,為他們創設了一種積極、主動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但老師的隨機教育能力和指導性語言的運用,還存在許多的問題例,我會在以後常教育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結合理論,努力使自己的摸索、實踐過程縮短,以便自己不斷地、迅速地得以提高。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設想: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溺愛,孩子手中的零花錢越來越多,少則一角、一元,多則十幾元,孩子拿著錢隨心所欲地亂花,其中,男孩子最喜歡的是刀、劍、槍、鞭炮等,這些東西玩起來非常危險,而家長卻對此不以為然,還為孩子自己會花錢而得意……家長的不在乎,更會讓孩子覺得錢來得很容易,可以不用珍惜。從安全形度講,如果不小心將玩具戳到小朋友的眼睛上,那後果不堪設想。針對這一情況,有必要開展有錢不亂花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錢的來歷及用途。

2、能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花錢的經歷。

3、懂得錢來之不易,知道節約用錢。

活動准備:壹角、壹元、貳元等人民幣;山區窮孩子的生活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人民幣——引導了解錢的來歷。

1、提問:你們認識這是什麼嗎?你(或爸爸媽媽)有錢嗎?這些錢是從哪裡來的?

2、小結:原來這些錢都是爸爸、媽媽工作掙來的。爸爸媽媽工作非常不容易,每天起早貪黑,忙來忙去,這些錢是他們辛辛苦苦掙來的。還有的小朋友說自己的零花錢,是過年的時候大人給的壓歲錢,這些壓歲錢也是大人(姨媽、姑媽、舅舅……)辛辛苦苦工作掙來的。

二、組織幼兒討論---錢的用途

1、爸爸媽媽為什麼要辛辛苦苦地掙錢?錢有什麼用呢?

2、小結:錢的用處非常多,買東西要用錢;生病了到醫院看病要用錢、交水電費要用錢、做飯用煤氣要用錢;乘車要用錢……生活中時時處處都需要錢。

三、觀察講述山區窮孩子的生活圖片---進一步了解錢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1、提問:這些孩子和你們一樣嗎?哪些地方不一樣?為什麼會這樣?

2、小結:他們是貧困山區的孩子,那裡土地不愛長糧食,缺水,又沒有工廠,人們根本掙不到錢。他們吃不飽、穿不暖,有的小孩連學也上不起,非常可憐。因為沒有錢所以他們生活得非常艱難。

四、觀察組織幼兒講述自己花錢的經歷---懂得有錢不亂花。

幼兒分組討論:

1、你都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什麼了?哪些東西是應該買的?哪些是不應該買的?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喜怒哀樂的情緒。體驗友誼的溫馨感。

2、運用形體動作表現不同的情緒。

3、知道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於健康。

二、活動准備

1、鈴鼓、節奏輕快的音樂帶、錄音機。

2、掛圖:《千變人》

三、活動過程

1、展示掛圖《千變人》。

請幼兒看掛圖,找一找,看哪兩個表情是一樣的?藉此玩配對游戲。

教師表演幾種表情或動作讓幼兒想想:這樣的表情或動作,讓人感受到的是快樂、生氣、還是害怕呢?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會高興、害怕、害羞或者生氣。

2、幼兒討論:

(1)什麼時候會高興。

(2)什麼時候會生氣。

(3)什麼時候會哭。

(4)什麼時候會害怕。

幼兒回答後師小結。

3、拓展幼兒思維

快樂的時候還可以用什麼表情或動作表達,害怕的時候又可用何種表情或動作表達;生氣的時候可用何種表情或動作表達。

4、播放音樂或用鈴鼓打節奏,請幼兒隨著節奏在教室中自由走、爬、跑、跳,音樂停止,教師就說出一種情緒,請幼兒用形體動作表現出來。

5、說一說:什麼情緒對小朋友的身體好?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以肢體動作來表現繞彈簧過程及其彈跳特徵。

2.能兩兩合作,協調游戲。

二、活動准備:

較為寬敞的場地 幼兒看過小彈簧,知道小彈簧的外形特徵和特點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隊形訓練:帶領幼兒走圓(大皮球)帶領幼兒模仿動物(動物園)帶領幼兒進行走跑交替練習。帶領幼兒由圓走成六列縱隊。

2.調整隊形、隊列:請小朋友聽老師口令「立定」(要求幼兒立定站好在位置上)「原地踏步」(要求幼兒原地有地踏步)前後調整位置(要求幼兒伸出手臂,踏步,進行前後位置的調整)立正、稍息練習。

3、活動身體:帶領幼兒活動身體各部位,重點活動腳部。

(二)基本部分

1.小彈簧跳一跳

小朋友你們知道小彈簧嗎!小彈簧喜歡怎樣玩呢?(引導幼兒說出小彈簧喜歡蹦蹦跳)那,現在,我們也像小彈簧一樣來蹦一蹦,跳一跳吧。(帶領幼兒模仿小彈簧進行蹦跳練習,(提醒幼兒蹦跳時,應控制好力量,小心腳踝、膝蓋等處受到運動性創傷)並同時邊練邊念兒歌「我是一隻小彈簧,蹦一蹦,再跳一跳」

2.繞個圈跳一跳

小朋友,你們知道小彈簧長得什麼樣子嗎?(引導幼兒記憶,彈簧是一圈一圈繞起來的)那,現在我們來學做小彈簧吧,先繞一繞,再跳一跳。第一次可以先繞一圈,如果繞一圈你轉得好,就可以繞兩圈再轉。(提醒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繞圈跳練習)

幼兒練習,教師觀察,提醒幼兒不可轉多圈,平衡能力差的幼兒可盡量少轉。

3.按按按、跳跳跳

①小朋友都繞成會跳的小彈簧了,你們以前和小彈簧做過游戲嗎。如果你把小彈簧按下去,它就會跳起來,如果你輕輕地按,它跳得低一點,按得重的話,它就會跳得高一點。

②教師示範蹲跳的動作。

③現在,請一個小朋友扮演小彈簧,老師來做按彈簧的人,我按得輕你要跳得低,按得重就跳得高。(教師與一幼兒合作游戲,並帶念兒歌「我們都是小彈簧,按一按,跳一跳。按得輕,跳得低,按得重,跳得高。跳跳跳,跳跳跳,真是快樂的小彈簧。」)

講解合作游戲的要領:兩個人一起合作,你按我跳,我按你跳,可以按肩膀、頭部等處,被按者一被按拍,立即往上跳。

④幼兒自由結伴,進行按按按、跳跳跳的游戲。

(三)結束部分

1.帶領幼兒做放鬆運動,重點放鬆膝蓋,腳部。

2.幼兒排好隊,回教室。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認識日常生活中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2、學慣用語言表達感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3、體驗關愛、親情、共享的快樂。

4、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重點與難點:

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學習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緒。

活動准備:

紅星娃娃、高興和生氣的表情娃娃、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筆、記號筆、製作表情娃娃的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以紅星娃娃發出作客的邀請導入。

2)幼兒手拉手一邊唱歌一邊去作客。

3)幼兒按老師說的門牌號找高興娃娃(123)和生氣娃娃(456)的家。

二、認識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1)說說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表情。(臉上、眼睛、嘴巴)

2)做做高興和生氣的樣子,在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留個影。

三、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

1、卡片聯想。

1)說說高興和生氣的事(幼兒找好朋友一起說)。

2)游戲:"點芝麻"教師或幼兒點,被點到的幼兒說說卡片上的高興和生氣的事(如果是你會怎麼樣?)。

3)把卡片送回家

4)驗證卡片

2、生活經驗聯想,引導幼兒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及做法。

1)你平時有什麼高興的事?高興的時候你會怎麼樣?

2)生氣時可以做些什麼?

--介紹幾種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

1)可以獨自呆一會兒消消氣

2)可以對別人說出生氣的原因

4)為別人想一想

5)或者輕輕的哭一哭、睡一覺、看看書、聽聽音樂、做做游戲等等,這樣很快就沒事了。

四、教師小結:原來每個人都會有高興的時候、生氣的時候,當你高興的時候,應該讓大家分享。當你生氣的時候也不要發脾氣,大家都會來幫助你解決困難的。生氣並不是一件壞事情,如果生氣時傷害了自己,防礙了別人,就是件壞事情,如果經常生氣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五、做做高興生氣的臉譜幼兒按意願選擇材料製作臉譜。

六、做做高興的游戲

1、幼兒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臉譜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師帶幼兒到操場上做高興的游戲。(老鷹抓小雞的游戲)

--如果你是小雞,你被老鷹抓到了你會不會生氣?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會怎麼做?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連續向前跳,提高腿部肌肉力量及平衡能力。

2.體驗集體游戲的樂趣。

3.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4.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准備

呼啦圈、自製小兔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教師與幼兒一起來聽音樂做熱身活動:今天老師給你們來了一個好玩的游戲,在玩游戲之前,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來跟著音樂活動一下我們的小身體。

2.學小兔走路,做游戲:找小兔。

小兔太貪玩了,跑到外面沒回來,兔媽媽可著急了,希望小朋友們幫它把小兔找回來。但是找小兔之前必須要學會小兔走路,不然小兔是不會願意跟著我們回來的。誰知道小兔是怎樣走路的?(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演示。)

(1)自由練習雙腳連續向前跳。藉助呼啦圈讓幼兒練習跳,提醒幼兒每跳一個圈要注意保持身體平衡。

師:原來呀,小兔走路是雙腳並攏一起往前跳的。小朋友們真厲害。現在我們就一起到呼啦圈做的石頭小路上來練習一下小兔跳吧。注意跳的時候,身體要保持平衡,別摔著了。

教師小結:老師發現有很多小朋友都學會了小兔走路,可是呀,還有個別小朋友學得不對,小兔走路是雙腳往前跳,那要是我們一隻腳一隻腳的跳,對不對呀?(不對)現在請小朋友們來認真看老師學小兔跳,看老師學得對不對。

(2)游戲:找小兔。師:小朋友們都懂得了小兔走路的方式,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出發去把小兔找回來吧。教師講解規則:去找小兔的過程中,我們要用雙腳跳的方式走過那條石頭小路,到那邊把小兔找回來,放到籃筐里,然後排好隊。記住每人只能去找一次,而且一人一次只能找一隻小兔。

第一次游戲:幼兒自由練習,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則,每人每次只能找一隻"小兔"。

小結:教師對幼兒進行評價,鼓勵幼兒按照游戲規則來進行游戲第二次游戲:分組比賽師:現在我們來進行比賽,看看哪一組的小朋友最棒。

教師先講解並示範玩法:幼兒分為兩組,各組第一個小朋友聽到老師的口令後,雙腳連續向前跳,跳到對面去找一隻小兔,然後跑回來把小兔放到籃筐里後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第二個小朋友才可以出發,其他幼兒以此類推,最先跳完的一組為勝利者。

第三次游戲:提升幼兒動作,適當增加游戲難度。教師變換呼啦圈的排列形式,適當增加游戲難度,讓幼兒的動作得到提升。

3.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這次比賽四組的小朋友獲得了勝利,但是老師覺得呀,每個小朋友今天都很棒,把貪玩的小兔都找回來了,都值得表揚。我們玩了這么久得游戲了,每個人都累了,我們來放鬆放鬆一下自己,伸一下小腿,拍拍大腿、小腿。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的興趣極為濃厚,課堂氣氛也很活躍。從目標來講,我覺得整個活動下來已經達到了我所預測的目標。在熱身活動這一環節中,所有的熱身動作我都是有針對性的`根據本次目標中所要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來進行的。而在基本活動這一環節,我首先是讓幼兒先自由練習小兔雙腳跳,然後再在此基礎上讓幼兒進行游戲,再接著是讓他們進行分組比賽,讓他們加快雙腳連續跳的速度。而在本次活動中不足的地方在於:游戲難度不夠,需要加強難度,讓幼兒的動作能得到提升。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勤洗澡可以保護皮膚。

2、通過遷移生活經驗及音樂表演,初步學習自己洗澡。

3、養成良好生活衛生習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准備】

音樂《豬小弟》、小豬圖片一張、白紙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入。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豬小弟:小朋友大家好,我叫豬小弟,今天我要和你們一起做游戲啦!小朋友們,我們一先起來聽聽在豬小弟身上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二、第一遍完整聽音樂《豬小弟》,提問:

1、你在音樂里聽到了誰?(小兔、小羊)他們都說豬小弟什麼啦?(臟兮兮)

2、後來他幹了什麼?(洗澡)

第二遍聽音樂驗證小朋友說的對不對。提問:

3、後來它的朋友會它玩游戲了嗎?為什麼?

三、組織幼兒討論。

你愛洗澡嗎?為什麼要經常洗澡呢(洗澡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好處)?

(洗澡可以使我們干凈,這樣人很舒服;運動後會出汗,皮膚上就有污垢,污垢就容易產生細菌,對皮膚不好;經常洗澡,干凈的皮膚可以消滅細菌,保護我們的皮膚;變得香香的,會受大家的歡迎,皮膚會變得滑溜溜的……)

你是怎樣洗澡的呢?你能不能到上面來做給大家看看你是怎麼洗澡的?(請幼兒上前表演洗澡的動作)

如果天氣冷了我們洗澡時要注意什麼?(保暖、小心感冒)

四、幼兒隨音樂表演,體驗洗澡的樂趣。

下面呀,小朋友都請起立,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洗個香噴噴的澡。(幼兒跟著音樂,體驗洗澡的樂趣)

活動反思:

在過程中我適時進行提出問題讓孩子們思索,本次活動的教育意義在於讓孩子們知道平時要注意衛生、愛干凈。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學問題出現了,針對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在此環節我應該採取個別提問,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可我在這個環節沒有讓幼兒個別回答而是讓幼兒集體回答,沒有體現幼兒個性的發展,這種集體式的問答方式適合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或許由於之前實習期間與小班幼兒接觸較多,還有就是對中班幼兒學習特點和年齡特點掌握的不好。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將努力探索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改進教學模式。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引發幼兒感受活動的趣味性,發展肩上投擲能力和力量。

2、發展幼兒推小車的興趣和能力。

3、培養幼兒合作意識和能力。

4、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5、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活動准備:

沙包若干、小車、紙箱兩個、足夠大的場地、《學做解放軍》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今天的天氣真正好,我們學習解放軍叔叔炸碉堡,怎麼炸,看老師來指導。在做任務前,我們一起來做一下熱身運動。

二、基本部分

1、 談話導入,激發幼兒游戲興趣。

小解放軍,剛才接到上級的命令,要我們去執行一項特殊任務炸敵人的碉堡,你們願意嗎?那我們用什麼去炸敵人的碉堡呢?(炸葯包)出示沙包。

2、老師講解示範正確的肩上揮臂投擲動作,小小腳,分分開,小小手,放耳邊,小胳膊,架起來,退一步,側轉身,炸葯包,用力往前扔。

3、幼兒隨老師拿沙包練習正確的肩上揮臂投擲動作。

4、游戲「哪個炸葯包扔得遠」站在紅線後,聽口令用力將沙包投出去。

5、游戲「炸碉堡」

(1)小解放軍,我們已練好了本領,快出發去炸敵人的碉堡吧。(帶領幼兒跑步進入游戲)

介紹游戲規則:用小車把沙包推到隊友的身邊, 在指定地方用力將沙包扔向敵人的碉堡,然後迅速跑回來。

(2)幼兒游戲。

小解放軍,現在我們開始行動,目標敵人的碉堡,比一比哪隊先完成任務。

(3)幼兒再次游戲。(老師把碉堡放遠一點,加大難度。)

小解放軍們,你們真能幹,順利地炸掉了敵人的碉堡,高興嗎?我又接到了上級的命令,他們也誇我們小朋友真厲害,把敵人的碉堡順利炸掉了,所以又給我們下達了一項任務,說在我們炸掉的碉堡的不遠處還有幾個碉堡,想請我們再去炸,小解放軍們,你們能行嗎?在炸的時候要注意穿過樹林後在指定地方投,不能超過線,不然會給敵人發現的。最後我們看看哪一隊先完成任務。小解放軍,准備好了嗎?開始行動。

三、結束部分

小解放軍,你們的任務完成得非常出色,讓我們一起《學做解放軍》,邁著有力的步伐回到我們的駐營地。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表現積極,但忽視了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在下次活動中需要個別指導。

Ⅲ 升入中班後,如何培養孩子的傾聽習慣

第一就是要培養孩子集中注意力 。第二就是培養孩子懂得規則,紀律 。告訴孩子別人在說話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的聽,從前有可能會請優秀的孩子來回答問題。第三,要引起孩子的興趣,自己說話的時候是否有樂趣。第四,要正確的引導,家長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跟孩子腳,傾聽別人說話是一種尊重。如果孩子在說話的時候我們不聽的話,孩子不高興,同樣的道理,換位思考。家人長在說話的時候,孩子不聽,家長的心裡也不好受

Ⅳ 幼兒園社會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感受兒歌詼諧的情趣,幼兒園教案-機器兵。

懂得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自己做。

了解機器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用處。

活動准備

發動幼兒把家裡有關機器人的圖書和玩具帶到幼兒園來與同伴、教師分享。

教學掛圖《機器兵》(一)(二)(三)。

活動過程

一、想一想,說一說教師出示教學掛圖《機器兵》(一),引導幼兒想像並講述機器人的用途。教師:今天老師請了三位機器兵來我們這兒做客,它們可能幹了。如果你有一個機器兵,你想讓它做什麼?二、欣賞兒歌《機器兵》1.教師:林林有三個機器兵,一個高機器兵,一個矮機器兵,一個胖機器兵,現在我們就來聽聽看,林林讓機器兵做什麼呢?2.教師出示教學掛圖《機器兵》(二)(三),同時朗讀兒歌《機器兵》,教案《幼兒園教案-機器兵》。3.幼兒兩人一組,面對面坐好,創編機器兵笨拙可愛的動作,要求兩人的動作左右相反。4.機器兵動作表演,看看哪組的動作最有趣。5.教師再閃朗讀兒歌《機器兵》,幼兒隨著情節的發展模仿機器兵的動作,再次感受兒歌的詼諧情趣。三、討論1.教師:林林的機器兵有什麼用處?林林感覺怎麼樣?2.教師:高高的機器兵為什麼會把褲子套在林林頭頂?矮矮的機器兵為什麼把鞋子掛在脖子上?胖胖的機器兵為什麼把飯菜塞向林林的眼睛?這下子林林的感覺怎麼樣?3.教師:如果你也有三個機器兵,穿衣、吃飯這樣的小事會不會交給機器兵做?為什麼?四、擴展討論1.教師:機器人還有哪些用處?2.教師介紹機器人廣泛的使用范圍,介紹機器人的應用給人們的生活、勞動帶來的各種方便。延伸活動1.組織幼兒觀看一些有關機器人的影視片,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機器人。2.在區角中投放大量機關圖書,供幼兒閱讀學習。附錄機器兵(兒歌)我叫林林,我有三個機器兵,它們都聽我的話,我是它們的總司令。高高的機器兵給我穿衣,矮矮的機器兵給我穿鞋,胖胖的機器兵給我喂飯。做什麼事情都用不著我動手,真呀真開心。哎呀呀,想不到有一天,機器兵失了靈,再也不聽我命令。高高的機器兵,哎喲喲,褲子套在我的頭頂,矮矮的機器兵,哎喲喲,把鞋子掛在我的脖頸,胖胖的機器兵,哎喲喲,把飯菜塞向我的眼鏡。哎喲喲,哎喲喲,真是糟糕透頂。現在我才知道:不管什麼事,還得自己做。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實踐和討論,使幼兒初步學習和同伴友好地共同玩和輪流玩的方法。

2、初步培養幼兒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幼兒感受愉快的活動情緒。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准備 :小汽車,各種新奇的玩具、圖書分成五組。

活動過程:

一、出現小汽車,設問:

1、這是什麼?你們想玩嗎?(請兩名要玩的幼兒上來)

2、有兩個小朋友要玩小騎車,可現在只有一輛車,怎麼辦呢?幼兒討論,教師可適時地引導,大家得出:一個先玩,一個後玩,一個一個地玩,就是輪流玩,學習詞:輪流。

3、請兩名幼兒輪流玩小騎車。知道互相謙讓,讓對方先玩。

4、還有誰想玩請三名幼兒來玩,問:他們應該怎麼玩呢?引導幼兒說出:一個一個地輪流玩,鞏固幼兒對「輪流」的理解。

二、小結:

我們一起活動的時候,要團結友愛,玩具大家一起玩,有的玩具可以一個人玩,但人多的時候,就要輪流玩。還有的玩具一個人玩不起來,就要幾個人共同玩。有哪些玩具可以共同玩的?翹翹板、搖船,要兩人友好地共同玩才能玩得好。爬網、大金魚也可以幾個人一起玩。玩時要注意不影響不妨礙別人。

三、分組活動:

1、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有的可以大家一起來玩,有的是一個一個人玩的,看看小朋友會不會想辦法,和別人商量,一起友好地玩。介紹各組內容:第一組:立體新圖書(三本)第二組:玩具小汽車(三輛)第三組:望遠鏡、萬花筒(各一)第四組:電動釣魚(六人玩)第五組:小鋼琴、小揚琴(各一人)

2、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內容,老師觀察和引導幼兒學習與同伴商量玩的方法。

3、活動結束後談談自己的活動情況。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因為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選擇了幼兒們最喜愛的玩具為主要內容設計的,所以活動自始至終幼兒們都很感興趣,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玩得興高采烈,注意力集中,課堂氣氛活躍,達到了教學目標。

這個社會活動意圖非常好,想要讓幼兒學習不獨占玩具,願意將自己喜歡的玩具和大家分享。在開展這個教學活動前,我把自己的玩具給大家玩,大家肯定會引起共鳴,也會模仿我的行為。可是在真正實施這個活動的時候,我發現,很多幼兒只願意玩自己的玩具,不願將自己的玩具給別人玩。我想,這個不僅僅只是一個模仿行為,更是幼兒的情感所致。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有較強的獨占意識,有時候不是他的東西,他喜歡的話,也會認為這是自己的。因此,我覺得這樣的活動應該多開展,逐漸幫助幼兒學會分享!

幼兒交換玩玩具時,要引導他們與人分享的快樂我想,培養幼兒學會分享、合作、互助不是一次活動能完成的,尤其對於小班幼兒,他們自我控制能力差,需要經常提醒,所以,只有在平時的教育中,注意正確的引導,把培養幼兒學會分享、合作的目標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去,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在體驗中逐漸地、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行為習慣,這樣才能使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活潑開朗的性格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廢物真有用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有些廢物可以製成玩具。激發幼兒利用廢物棄物製成玩具的興趣。

2、引導幼兒利用一些廢棄物學習製作玩具,初步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准備】

1、用酸奶瓶製成的花瓶:用薯條盒做成的花,用可樂瓶製成的小豬

2、幼兒製作用的半成品:麥當勞飲料杯、一次性盒子、飯盒……

【活動過程】

1、引起廢物:

出示薯條盒、可樂瓶、酸奶瓶、牛奶房子

提問:盤子里有什麼,這些東西還有用嗎?

2、引導幼兒觀看魔術表演,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來做魔術師,我要來變一變,看看這樣東西到底有用嗎?

(1)牛奶房子變成了大風車,真好玩呀。

(2)喝完的酸奶杯子變成了花瓶,真漂亮。

(3)幼兒參與表演:麥當勞的杯子變成了彩色的風車,真有趣。

(4)什麼東西在叫,可樂瓶做的小豬,真可愛。

小結:你們看。風車、花瓶、小豬、龍,都是用什麼做的?對,都是用廢物做的。廢物可以做出許多有趣的東西。

3、引導喲額看看講講廢物做成的玩具,獲得「化廢為寶」的知識。

(1)我們一起去看看,廢物還可以變成什麼?

(2)用廢物做成的玩具多不多呀?

小結:牙膏盒可以做成小氣車、……

4、引導喲額利用廢棄物做做小玩具。

(1)我給你們准備了一些廢物,看看是什麼?

(2)你們的小手也很靈巧,想去試一試嗎?

幼兒動手製作,教師巡視指導,並展出幼兒的作品!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二孩家庭越來越多,同時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也層出不窮,如獨生子女對二寶計劃的抗拒、大寶受到冷落引起的心理問題等,這些都讓計劃或已經有二寶的家庭感到束手無策。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從幼兒不想要弟弟或妹妹的原因入手,觀看視頻《寶貝,媽媽想對你說》,打消幼兒不想要弟弟或妹妹的顧慮和擔憂。通過欣賞《二寶家庭》的溫馨視頻感染幼兒,並且給幼兒提供溫馨的場景,讓他們在情境中照顧手中的小 baby,通過情境模擬,讓幼兒真切的感悟和體驗。

【活動目標】

1、了解二孩家庭的生活,知道要與自己的家人相親相愛。

2、願意與即將到來的弟弟或妹妹友好相處並嘗試去愛他們。

3、體驗做哥哥姐姐的自豪與幸福。

【活動准備】

1、圖片四幅,內容是大寶對待二寶的不同表現。

2、繪本課件《湯姆的小妹妹》。

3、二孩家庭的溫馨視頻、二寶降臨前後的全家福照片。

4、布娃娃每人一個,嬰兒用品若干。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活動,引導幼兒對比了解小朋友對弟弟妹妹到來的不同感受和做法。

提問:圖片中的四個小朋友喜歡自己的弟弟妹妹嗎?你希望自己有個弟弟或妹妹嗎?

2、閱讀繪本《湯姆的小妹妹》,感受主人公在妹妹出生前後的心理和情感變化。

提問:

(1)湯姆喜歡有個小妹妹嗎?

(2)為了迎接小妹妹的到來,湯姆的一家都做了哪些准備?

(3)小妹妹出生了,湯姆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他喜歡這些變化嗎?

(4)最後,湯姆喜歡自己的小妹妹嗎?他是怎樣照顧小妹妹的?他是一個怎樣的哥哥?

3、走進「二孩家庭」,感受家裡有兩個寶寶的快樂。

(1)出示一組二寶降臨前後的全家福照片,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兩張全家福的不同。

(2)請幼兒欣賞「二孩家庭」的生活視頻,引導幼兒感受有兄弟姐妹陪伴的幸福。

小結:家裡有兩個寶寶真幸福,他們可以一起做這么多事情,可以相互陪伴、一起玩耍,一點兒也不孤單。

4、欣賞視頻《寶貝,媽媽想對你說》,感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提問:聽了媽媽的話,你還擔心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媽媽就不愛你了嗎?

小結:不管是三口之家,還是四口之家,我們都要和自己的家人相親相愛。

5、模擬游戲《我來照顧你》,體驗當哥哥姐姐的幸福。

(1)請每位小朋友選擇一樣嬰兒用品,想一想可以用它給弟弟妹妹做什麼。

(2)請小朋友懷抱娃娃,學習運用嬰兒用品照顧弟弟妹妹。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當前最流行的""和""這兩個關鍵詞,都與我們的祖國密切相關。而我們中班的幼兒剛從小班升上來,每周一都要舉行升旗儀式,幼兒只知道升旗儀式時需要立正,站神氣,但並不理解為何需要這樣做,針對這樣的情況,我結合即將到來的`國慶節,決定開展一次《國旗飄飄》的愛國教育。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認識五星紅旗,知道它是我國國旗為突破重點,我採用圖片展示,啟發性提問等方式幫助幼兒突破重點。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理解國旗的象徵意義,我通過課件展示,從兩方面幫助幼兒理解國旗的象徵意義,一是國旗代表中國的人,二是國旗代表中國的地方,潛移默化的引導幼兒理解國旗的象徵意義,最後通過"插上中國國旗"這樣的環節,充分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使活動達到高潮。本次活動,我遵循生態課堂"寬松、和諧、低碳、高質"的理念設計活動環節,讓幼兒在良好的教學情境下自主習得經驗,萌發愛國情感。

活動目標:

1.認識五星紅旗,知道它是我國國旗。

2.理解國旗的象徵意義。

3.感受升國旗時的庄嚴氣氛和對國旗的敬重。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見過國旗,觀看過幼兒園的升旗儀式。

物質准備:世界各國國旗卡片、國旗飄飄課件、天安門升旗儀式視頻、自製升旗flash,製作國旗材料。

活動過程:

(一)觀察不同國旗。

1.觀察不同國旗。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是什麼呢?有幾面國旗呢?你最喜歡哪一面國旗?為什麼?

(二)認識五星紅旗,知道它是我國國旗。

1.認識五星紅旗。

教師:在這些國旗里,老師最喜歡的就是這面國旗了,老師為什麼喜歡這面國旗?(因為它是我們中國的國旗)你們喜歡嗎?它是什麼樣子的?這面國旗是什麼顏色的?上面有什麼?(這面國旗是紅色的,上面有5顆金黃色的五角星)國旗上的這些五角星是一樣大的嗎?(不是,有1顆大五角星,還有4顆是小五角星)它們是怎麼排列的呢?是排成一條直線的嗎?(4顆小星彎彎的圍著大星)五顆五角星排列在國旗的哪個角上呢?(用動作表示左上方)2.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國旗。

師:這面由五顆五角星組成的紅旗就是五星(紅旗),五星紅旗是哪個國家的?我們中國的國旗名字叫什麼?

(三)理解國旗的象徵意義。

1.討論在哪裡見過國旗。

師:小朋友,你在什麼地方見過五星紅旗?(幼兒園里每星期一都會舉行升旗儀式、車子、船、打仗、廠里……)你們知道為什麼這么多地方都有我們的五星紅旗嗎?因為他們非常熱愛我們的國家。)2.看PPT各個地方的國旗,知道國旗代表中國的地方。

教師:看,國慶節到了,街道上也都掛起了五星紅旗在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呢!

教師:為什麼這么多地方都有我們的五星紅旗呢?說明這些地方都是我們中國的,中國的地方都可以掛起五星紅旗。

3.看PPT運動員、宇航員衣服上的國旗標志,知道國旗代表中國人。

教師:除了小朋友說到的地方,還有哪些地方有國旗呢?我們看,(運動員)你找到五星紅旗了嗎?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有五星紅旗呢?因為這些運動員是中國人,到外國去參加比賽,看,他們比賽的怎麼樣?為什麼?(我們的五星紅旗掛的最高,是冠軍,第一名。)教師:(楊利偉)它是誰啊?它是那個國家的人啊?(中國人)你怎麼知道的?

教師:我們小朋友是那個國家的人?我們都是中國人,中國人可厲害了,看,這是什麼?你還看到了什麼,這是我們中國人的()。

教師:這么多地方都有五星紅旗說明這些都是我們中國的!中國棒不棒!中國真棒!

4.看PPT等圖片,進一步了解國旗代表中國,要I衛中國的領土。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里是哪裡?(這里是,是在大大的海洋里的一個小島)教師:你們知道是哪個國家的嗎?(對啦,是我們中國的。)但是,現在有一個國家日本想把這個島搶過去,你們同意嗎?那我們應該在上插上我們的五星紅旗?看,五星紅旗插上去了,現在是中國的啦,我們一起大聲說:"是中國的!"

(四)感受升國旗時的庄嚴氣氛和對國旗的敬重。

1.觀看升旗儀式,感受庄嚴氣氛教師:五星紅旗代表中國,在我們的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上每天都會舉行很隆重的升旗儀式,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像,看看是誰在升旗?是怎麼升旗的?旁邊的觀眾是怎樣看升旗儀式的?(他們都是看著國旗的,站的一動也不動的)師幼小結:觀看升旗儀式時要站神氣,不講話,眼睛看著國旗。

2.全體起立進行升旗儀式。

教師:我們現在也來進行一次升旗儀式,看升旗儀式的時候要立正,不講話,眼睛看著國旗。現在請全體起立,升國旗,行注目禮,唱國歌。

(五)製作國旗,慶祝節日。

幼兒製作國旗。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和孩子相處了兩年,我發現幼兒對媽媽的情感和依戀遠超過對爸爸的情感,於是慢慢滲透了很多關於爸爸的活動。幼兒開始更多的關注他們的爸爸,知道了許多爸爸的本領,而父親中有不少人的教育態度不夠正確或因工作忙碌忽視了對幼兒的關心,這些從幼兒平時的談話都能聽到。

其實爸爸對於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爸爸來做老師,向孩子們介紹自己的工作,既可以樹立爸爸的形象,了解孩子的世界;又可以間接了解教學,拓展孩子們的視野。可謂一舉多得!所以我就預設了此活動讓幼兒更全面地關注自己的爸爸職業,進而對爸爸產生景仰、熱愛、崇拜等情感。

活動目標:

1、願意用簡短的語句介紹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紹爸爸的職業。

2、幼兒萌發了解不同行業的願望,知道部分行業的職業特點。

3、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樂意大膽表達對爸爸的愛。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准備:

幼兒准備:事先請幼兒觀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的職業。

家長准備:身穿工作服,自帶職業工具。

教師准備:

1、選定王澤宇、王瑜玲、穀子奇的爸爸為我們的目標對象,一方面他們有著繁忙的工作,孩子都交給祖輩帶,另一方面他們的工作(軍人、醫生、IT經理)是孩子非常感興趣,喜歡的職業。

2、為家長准備展現技能的舞台,提供環境。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爸爸,每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我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的爸爸是什麼樣子的?他的職業是什麼?」

2、引導幼兒圍繞「我的爸爸」自由交談。

3、聽聽爸爸的故事。

——今天,我們這里來了三位爸爸,這些爸爸可厲害啦!你們知道他們是干什麼的嗎?

——教師邊請出角色形象「爸爸」,邊講述有關爸爸的故事。

——你現在知道這個爸爸是干什麼的了嗎?你是怎麼聽出來的?

4、三位爸爸老師向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工作,並耐心解答小朋友提出的問題。

5、小組活動:幼兒自選爸爸老師作為模仿對象,進行游戲,在游戲中了解部分行業的職業特點。

6、我發現啊你們爸爸的本領都很大的,每天上班很辛苦的,那你愛不愛他啊?你為爸爸做過什麼事來表現你很愛他的呢?你可以和周圍的朋友商量一下可以為爸爸做些什麼事讓爸爸高興。(抱抱、親親、給爸爸倒水,捶背等)。

7、一起為爸爸唱歌《我的好爸爸》。

延伸活動:

1、「爸爸調查表」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爸爸調查表。比一比誰的爸爸本領最大。

2、我的爸爸本領大:爸爸的本領、爸爸還會干什麼、爸爸的衣服、爸爸的習慣、爸爸和我等等。

活動反思:

1、我在構思談話活動時,選擇了幼兒比較熟悉的話題「我的爸爸」,引發幼兒積極而有趣的交談。能根據小班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談話活動,讓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很好地展開活動。

2、談話活動設計的結構合理,我通過三個步驟完成此次談話活動的。

第一步:通過語言和照片實物創設談話的情境導入談話的內容;

第二步:要求幼兒利用照片圍繞話題在小組和集體面前自由交流,對「我的爸爸」的認識;

第三步:通過提出問題「你喜歡爸爸嗎?」「為什麼喜歡爸爸?」「你願意為爸爸做些什麼事情?」等對幼兒進行啟發,引導進一步拓展談話的范圍,使幼兒在交談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到新的談話經驗。

3、當然,我在組織分組談話這一環節中,感覺有些困難,因為小班幼兒對談話活動的規則意識不強,所以如何協調而有效地開展活動,使活動開展得既有趣更有序還需要進一步的摸索。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設計】

談起包包,孩子們都不陌生,有自己背的書包,還見到過爸爸媽媽上班時,也會帶著包包。自己的小書包和爸媽的大包有什麼不一樣呢?裡面裝的東西是一樣的嗎?通過看看猜猜,孩子們會了解原來不同的人會使用不同的包,不同的職業也會使用不同的包包,包裡面的東西也都不一樣。由此活動引發孩子們對周圍事物的關注,對周圍人們生活、活動的關注,從而了解一些常見社會成員的工作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體驗他們工作的辛苦,產生尊敬之情。

【活動目標】

1、了解不同職業的人員會使用不同的用具。

2、根據情景選擇物品,嘗試與相應的包進行匹配。

【活動准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認識包

價值分析:引起幼兒學習興趣,激發幼兒開動腦筋。

1、爸爸媽媽的包:爸爸媽媽上班去的時候,包里可能會有些什麼東西?(交通卡、眼鏡等)

2、嬰兒包: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包呢?和爸爸媽媽的包相比有什麼不同?這裡面放的是誰用的東西?(都是嬰兒用的東西)

二、重點:不同職業人員的包

價值分析:幼兒了解不同職業的人員會使用不同的用具。

1、觀察三種特殊的包:醫葯包、郵遞包、理發工具包。這些是什麼包啊?

2、對照圖片看一看,不同的包里會放什麼?

醫葯包:針筒、葯、棉球;

郵政包:信、報紙、廣告、收費通知

理發工具包:梳子、剪刀、圍布

3、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呢?(醫葯包里的針筒可以給病人打針,理發師的剪刀和梳子是給客人剪頭發的時候用的……)

三、情景討論

價值分析:根據情景選擇物品,嘗試與相應的包進行匹配。

1、誰會用到這些包?給他們和使用它們的主人配配對。

2、一起來學做一回醫生、郵遞員、理發師。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了解認識動物媽媽對寶寶的照顧。

2、認識各種動物的外形,了解其生活習性。

3、享受聽故事和集體游戲的樂趣。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活動准備: 《世上只有媽媽好》磁帶、錄音機、動物頭飾,與本課有關的關課件。

三、活動過程:

1、聽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然後提問:這是一首什麼歌曲?歌曲里唱的什麼?小朋友誰的媽媽最好?好在哪裡?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學習《媽媽好》這一課。

2、講故事:在一棵很高很高的樹上,鳥媽媽在鳥巢里生下了兩個蛋,鳥媽媽每天孵呀孵呀,有一天鳥蛋嘩啦裂開了,一隻小鳥鑽出來了,隨後第二隻小鳥也鑽出來,嘰嘰喳喳叫著「媽媽媽媽」我的肚子好餓呀!這時鳥媽媽從遠處叼來蟲子一口一口的喂它們。(教師邊講幼兒邊看大屏幕)。

提問:故事裡有誰?鳥媽媽怎樣照顧它的孩子?你見過鳥巢嗎?有什麼用?如果其他的動物來捉小鳥,鳥媽媽會怎麼辦?

3、(課件展示:羊媽媽和馬媽媽帶孩子一起去遊玩)教師講解故事的開頭,讓小朋友講結尾。

小結:剛才講了鳥媽媽、羊媽媽和馬媽媽的故事,它們都非常愛護自己的孩子,還有一位動物媽媽和別的媽媽不一樣,你們想知道它是怎樣愛護自己的孩子的嗎?請看大屏幕!

4、提問:這位動物媽媽是誰?(袋鼠)。它的孩子在哪裡?在裡面做什麼?

小結:這位動物媽媽叫袋鼠,當大灰狼和其他的動物來侵犯它們的時候,小袋鼠就藏在袋子里,裡面即安全又溫暖,現在我們看著小袋鼠自己編一首兒歌吧—— 袋鼠有個妙妙袋,裡面寶寶真可愛, 寶寶不要走出來,袋子一碰就打開。 (讓幼兒邊說兒歌邊表演)

5、游戲《好媽媽》:幼兒分別戴有羊、馬、鳥、魚的頭飾,其他幼兒扮演小動物,跟在媽媽後面,自加動作。活動反思:

在班級里開展此次教學活動時,自己坐在幼兒中間,心和情感離幼兒很近,有種師生互動的感覺。然後以談話的方式導入,親切、自然,這樣迅速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專注地參與課堂學習。接下來的各個環節可以說是環環相扣,緊密相連,使音樂的表現與創造在平日教學中緊密相連,是孩子們較喜歡的教學方式之一。讓孩子們充分發揮了無窮無盡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並和生活聯系緊密。

Ⅳ 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5篇】

幼兒時期的社會領域 教育 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幼兒尚處於人生成長的初始階段,為了讓孩子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1

設計意圖:學習雷鋒的教育意義很深遠,是很好的教育素材。活動中通過讓幼兒看圖片,引導幼兒認識雷鋒,知道雷鋒叔叔是一位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經常為別人做好事的解放軍叔叔,然後觀看弘揚雷鋒精神的動畫片,理解雷鋒精神的實際意義;再由情景創設讓幼兒結合生活實際,會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最後的拓展活動,讓幼兒進行大膽的表達,延續孩子關愛他人的情景。

活動領域:社會活動內容:學習雷鋒好榜樣活動目標:

1、通過看圖片讓幼兒認識雷鋒叔叔。

2、通過觀看有關雷鋒的動畫片,領會雷鋒精神,能夠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

3、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重點:能夠主動的幫助有困難的人,准確的進行表達。

活動難點:能夠准確的進行表達。

活動准備:

1、收集有關雷鋒 事跡 的圖片。

2、一部弘揚雷鋒精神的動畫片。

3、一首「學習雷鋒好榜樣」的兒歌。

活動過程:

一、兒歌引入主題。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首兒歌(開始播放兒歌),誰知道歌中唱的是誰呀?

2、雷鋒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二、觀看及討論。

(1)觀看有關雷鋒事跡的圖片。

1、雷鋒是個怎樣的人呢?

2、在觀看的圖片中你看到了雷鋒叔叔做了哪些事情?這些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3、這些好事體現了雷鋒叔叔哪些精神呢?

(2)觀看弘揚雷鋒精神的動畫片。

1、動畫片中的小朋友發揚了雷鋒叔叔呢的那些精神?

2、你們看到動畫片中的小朋友學習雷鋒好榜樣,放棄了休息時間為班級做好事,你們想不想也想他們那樣,為有困難的人做點事?

三、創設情景:

1、扶盲人過馬路。

2、修補圖書。

3、拾到東西歸還物主。

四、談話::「如果別人有困難,你會怎樣幫助他們?」延續孩子關愛他人的情感。

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掌握基本的交際技能,培養幼兒樂觀豁達的性格。

2、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同伴的優點,對待同伴寬容和友善。

准備材料:請幼兒准備自己好朋友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手指操一條小魚水裡游,孤孤單單在發愁,兩條小魚水裡游,搖搖尾巴點點頭,三條小魚水裡游,快快樂樂做朋友。

二、發現好朋友的優點師:小朋友們知道我們剛剛做的這個游戲是在講什麼嗎?

師:講的是一條小魚的時候非常孤獨,沒有朋友!兩條小魚的時候就有了夥伴,不再像以前那樣孤單啦!三條小魚的時候就更熱鬧啦!在一起可以快快樂樂的做游戲!我們在生活中也是一樣的!沒有朋友特別孤單,有了朋友我們就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戲玩耍!而且朋友越多我們玩的越開心,對不對呀?

師:那老師現在想請小朋友們幫個忙,我現在想把中間的桌子搬到後面去,哪個小朋友來幫老師呀?我看誰的小手舉的最漂亮,我就叫他來幫我。好,請佳佳小朋友來幫忙吧。(其他幼兒觀察)師:哎呦,還是搬不動,現在請這位小朋友找他的一個好朋友來幫忙,好,好朋友來幫忙了。(其他小朋友觀察)師:哦,還是搬不動,怎麽辦呢,好,那就讓他把她的好朋友都請上來幫忙吧!

師:好,他們搬動了,真棒!!

師:剛才,一個人搬得動桌子嗎?

師:那兩個人呢?

師:那最後是怎麼搬起桌子的?

師:是呀,只有大家團結,力量才會更大。那佳佳小朋友有這麽多好朋友,那你們有沒有自己的好朋友呢?

師:那你們是怎麼成為好朋友的呢?

師:哦,如果別的小朋友說喜歡你,你開心嗎?

師:你們是不是都希望有自己的好朋友呀?

師:那咱們再玩個《找朋友》的游戲吧!

(游戲玩法:大家一起唱《找朋友》這首歌,一邊唱一邊自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兩人或幾個人一起做動作,完成歌曲。)三、引導幼兒完成區域活動師: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們有幾多少個好朋友呀?

師:哦,你們有這麽多好朋友呀!那你們想不想每天都看到你們好朋友呀?

師:那小朋友們快看,咱們班這面牆是友誼牆,我們把照片貼上去作為紀念!好我們現在開始貼照片。

師:那我們來看看我們這面牆漂亮嗎?

師:好,老師希望今後這面牆上會有很多照片作為我們是好朋友的見證,那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呢?

師:小朋友越來越懂事了,來誇誇我們自己。棒,棒,我最棒,耶!好,我們今天就玩到這,小朋友們下次再見!

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認識生活中常見標志,並了解其意義和用途等。

2、能根據標志聯想 故事 的情節,指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述。

3、體會獲得完成任務的成就感。

4、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准備:

1、自製的標志若干、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中的圖卡

2、活動前請警察叔叔講述過安全保護的知識。

活動過程:

1、出示標志,引起幼兒興趣,並請幼兒猜猜表示什麼意思。(兔子、往右走、樓梯、橋、小心斜坡、小心坑洞、老鼠的家、船、海、好朋友)

2、根據標志講述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老師來把這些標志都編到一個故事裡去,好不好?

3、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標志並讓幼兒認識。

剛才我們認識了許多的標志,上次老師帶小朋友到社區、馬路上也找到了一些標志,讓我們來看一看、想一想這些標志表述什麼意思,在哪裡出現的?(請幼兒根據生活 經驗 說出這些符號會在哪裡出現?表示什麼意思?)

4、出示一張標志,請幼兒聯想一個故事情境。

5、准備數套標志,將幼兒分成四組,由各組幼兒自行討論想像,請各組幼兒將所編的故事,上台與同伴一起分享所編的故事。

A、當心火災、火警電話、警止吸煙

B、報警電話、當心車輛、人行橫道

C、禁止觸摸、當心觸電、醫療急救電話

D、注意信號燈、保持安靜、圖書室鼓勵每位幼兒,讓他們體驗到完成任務的成就感

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4

活動意圖

現在的孩子因為受到家人的過度保護,而缺乏與他人合作、交往的機會。在平時的游戲活動中,部分幼兒不願和同伴友好合作、交往,常為一些小事發生糾紛。少部分幼兒有與同伴合作的意識,但不能大膽表達自己的願望,不會用恰當的語言進行溝通。因此,我設計了本節教學活動,旨在引導幼兒會使用協作、商量的口吻與同伴合作交往,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本次活動的設計僅僅是一種思路,在日常教育中,我們會抓住時機,讓幼兒在真實的情境體驗中學習友好地與他人合作。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禮貌用語和商量的口吻與同伴交往。

2.在交往中體驗被拒絕、被接納的感受。

3.以積極的態度、友好的方式與同伴合作游戲。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會運用禮貌用語和商量的口吻與同伴交往。

活動難點:在游戲中體驗與同伴友好交往的方式,學習初步的交往技巧。

活動准備

1.每位幼兒半個大小不一的愛心小卡片。

2.不同游戲區的游戲卡:

區域游戲:禮儀棋,1O張。

自主游戲:好朋友精品屋,8張。

戶外游戲:齊心協力,每組各5張。

3.幼兒游戲過程中的錄像片段:

(1)幾位幼兒在玩皮球時,另一位幼兒站在一邊也想玩卻不敢和同伴交往,結果沒有玩到皮球。

(2)幼兒想加入別人的游戲,態度卻蠻橫無理,結果受到同伴的拒絕,游戲沒玩成。

4.輕柔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游戲「拼愛心,找朋友」,引起幼兒交往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想讓大家玩一個拼愛心的游戲,請你找一個好朋友手拉手,拼出一顆愛心。

游戲規則:每位幼兒手拿半個愛心去和別人拼,如果能拼成一個愛心,就可以成為好朋友。

(2)提問:你應該怎麼說別人才願意和你一起拼愛心?

(3)幼兒拼愛心,找朋友。

(4)提問:大家都找到好朋友了嗎?你怎麼找到的?又是怎麼說的?

幼1:我對他笑了笑。

幼2:我對他說:「我和你一起拼愛心好嗎?」

幼3:我發現我的心和他的一樣大,我就對他說:「能不能一起拼愛心?」

小結:跟別人一起合作時要有禮貌,態度要好,別人就會覺得你很客氣,就願意和你一起合作。

2.播放錄像片段,引導幼兒用協商性的語言與同伴交往。

師:請大家來看一看情景錄像,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1)觀看錄像片段一

師:小朋友們為什麼沒有和紅紅一起玩皮球?

幼:紅紅膽子太小了,不敢和大家講話……

師: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幼:我會勇敢地說:「我們一起玩好嗎?」

幼:我和你們一起玩皮球好嗎?

幼:你好,我也想玩皮球,請讓我和你們一起玩,可以嗎?

(2)觀看錄像片段二

師:他們為什麼也沒和小華一起玩玩具?

幼:因為小華很兇,沒有禮貌。

幼:小華態度不好,不跟別人說,直接去拿別人的玩具。

師:假如是你,你會怎麼說?

幼:說話時對別人要有禮貌。

幼:我輕輕地對他們說。

幼:假如是我,我會笑眯眯地對他說。

(幼兒自由交流與個別交流相結合。)

小結:當我們知大家一起玩時,要態度友好,有禮貌;要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試著和人家商量一下,用「行嗎」、「好嗎」、「行不行」這樣的話取得人家的同意,這樣你才會玩得開心。

評析:通過直觀的、來自幼兒生活的情景再現,引導幼兒思考與交流,突破了教學難點,使教學目標得到落實。

3.找朋友,玩游戲。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幾組游戲,請大家商量一下,你們准備玩什麼游戲?

(1)介紹游戲內容。

區域游戲:禮儀棋

自主游戲:好朋友精品屋

戶外游戲:接力賽、脫圈

(2)幼兒自由討論。

師:你們是怎麼商量的?

幼:我想下禮儀棋,但我的好朋友想玩精品屋。後來我們商量,好朋友應該一起玩,我就和他一起玩精品屋了。

幼:他要玩接力賽,我要玩禮儀小餐廳,我隨了他。

(3)提出要求:

游戲1:禮儀棋,每組2人合作;

游戲2:好朋友精品屋,夠8人才能玩;

游戲3:齊心協力,每組夠5人才能玩。

師:好朋友精品屋只有兩個人,人數不夠怎麼辦?

幼:再去找朋友和我們一起玩。

師:在要求別人時,你應該怎麼說,才會讓更多的朋友和你一起玩?

(4)幼兒在音樂聲中根據游戲規則找朋友,並懸掛游戲卡。

師:你選擇了什麼游戲?你是怎麼找到朋友的?你對他說了什麼話?

幼1:我們選的是好朋友精品屋游戲。我們在找朋友時先問他們:你們想玩什麼?你們願意和我們一起玩嗎?然後他們就同意了。

幼2:我一開始選的是禮儀棋游戲,但我發現禮儀棋的游戲卡已經沒有了,我就對精品屋中的小朋友說,我和你們一起玩好嗎?他們就答應了。

小結:想和別人一起游戲時,不僅要態度好,有禮貌,還要先了解別人的想法,然後再勇敢地說出自己的願望,徵求別人的意見。這樣,別人才會喜歡你,願意和你一起玩游戲。

活動延伸

幼兒進行各個游戲區的游戲。

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練習聽信號走跑交替,鍛煉動作的靈敏性。

2、樂意參與活動,知道遵守交通規則。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准備

1、小塑料圈每人一個。

2、了以參與活動,知道遵守交通規則。

3、在操場上畫個大圓圈。

活動過程

1、情景感知:

幼兒在教師帶領手持小塑料圈模仿開車的動作小跑步進入場地大圓圈。

2、幼兒游戲:

教師啟發:「今天我們做交通警察,你們做小駕駛員,駕駛員要聽從交通警察的指揮。「

幼兒按「紅燈停,綠燈行」的信號,練習「開車」、「停車」。

幼兒根據不同的指令,變換不同的交通工具游戲。

「小司機分散在大圓圈內,根據教師出示的(紅綠燈)自由四散跑,同時,還要遵守交通規則。

游戲反復進行,每進行一次,幼兒變換一種交通工具。

3、講評結束:

教師簡單講評,表揚按信號要求活動的孩子。

「小司機們,開車回停車場了!」


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5篇】相關 文章 :

★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5篇】

★ 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實施方案【5篇】

★ 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教學方案【5篇】

★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精選5篇

★ 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策劃方案5篇

★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實用方案5篇

★ 精選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5篇

★ 2020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精選5篇

★ 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實施方案模板5篇

★ 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優秀案例集錦

Ⅵ 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准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目標要求:

1.學習折、疊、壓等折紙方法,培養幼兒看示意圖折紙的技能。

2.在教折啄木鳥過程中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提高同伴之間合作互助的能力。

3、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過程:

1、激發興趣

猜謎:小小鳥兒本領大,長著尖尖長嘴巴。森林裡面捉害蟲,飛來飛去工作忙。你要問問它是誰,大樹醫生就是它。

加深幼兒對啄木鳥形體特徵及生活習性的了解,產生折紙興趣。

2、教折過程

1)出示實例、步驟圖,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討論,共同分析折紙符號、步驟

鼓勵幼兒說出討論結果,正確引導。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對幼兒給予信任、寬容,及時發現幼兒的點滴進步,增強幼兒自信)

2)示範

用範例紙一次性完整示範,重點地方進行詳細演示。

3)幼兒動手摺紙

通過答疑幫助幼兒掌握折疊的步驟和方法。

鼓勵幼兒大膽尋求幫助。

(培養交往、合作互助的能力)

3、裝飾作品

折好作品後,根據自己的喜好用彩筆裝飾,使作品變得有個性、鮮活、富有靈氣。

4、展示討論

可讓幼兒將啄木鳥粘貼在自製的大樹上,欣賞作品。

引導幼兒談談學會了什麼方法。

反思: 幼兒作品中有優秀的,也有差一些的,不管好差都應把作品展示出來,做的好的幼兒會「更上一層樓」,做的不太好的,要多鼓勵,幫助他以後做的更好。不僅保護了幼兒的自尊心不受傷害,而且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和對折紙活動的興趣。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身體動作和樂器,敢於大膽嘗試表現樂曲的節奏。

2、選擇自製的打擊樂器為音樂伴奏,感知聲音的強和弱。

活動准備:

礦泉水瓶沙球;繩吊玻璃瓶;筷子;積木塊;VCD伴奏帶。

活動過程:

1、幼兒伴隨《小紅帽》作音樂律動進教室,激發幼兒音樂興趣。

2、帶領幼兒做節奏游戲,鞏固幼兒對幾種常見節奏型的熟悉程度。

師:小朋友們,今天在上課之前,劉老師先來玩個節奏游戲,小手准備好…

3、教師播放歌曲小紅帽,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旋律及拍子的特點,並伴隨歌曲打拍子。

師:現在老師想給小朋友放一遍歌曲,你聽了這首歌曲什麼感受?幾拍子?我們拍一拍試試

4、出示樂器圖譜,組織幼兒分聲部徒手打擊節奏型。

5、出示自製的的打擊樂器,讓幼兒聽樂器發出聲音的不同,引導幼兒進行配器。@_@我是分割線@_@6、看圖譜,組織幼兒分聲部練習手持樂器打擊節奏。

師:今天,小朋友都是小演奏家,老師是指揮員,小演奏家一定要聽指揮員的命令。

7、幼兒交換樂器,再次演奏。

師:小朋友們剛才演奏的不錯,只不過有個別小朋友有點不齊,咱們拿樂器試試。

8、幼兒加入尾奏並用漸弱的力度打擊樂器,表現「小紅帽」漸漸走遠了。

9、引導幼兒了解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可以演奏出好聽的聲音,激發幼兒對打擊樂活動的興趣。

師:不只這些樂器,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可以演奏出好聽的聲音。比如咱們班裡椅子,現在大家就看我的指揮,我們一起用小椅子來為《小紅帽》這首歌來伴奏一次吧。

10、結束

師:今天小演奏家表演的真棒。

中班教案 篇3

主題的產生

每次自由活動結束後,幼兒都會在臉盆里把手洗干凈才回到活動室。一天,幼兒又在洗手時,一個孩子突然叫起來「怎麼水變成黑色的了?」這時另一個孩子趕緊說:「水本來是白色的。」也有的孩子說:「水是沒有顏色的,」看到孩子們對水這么關注,我們決定以水為主題進行研究。

主題的價值

水無處不在,幼兒都喜歡玩水,對水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對水的認識僅是一些感性的經驗,關於水的性質、水的用途等知識並不真正了解,可以從家長、網上、書上等多種途徑來獲取有關水的知識。針對水的主題所展開的一系列活動,可以激發幼兒對事物的探究興趣,使他們學會觀察、學會發現、學會提問,從而使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主題總目標

1、在玩水的過程中,讓幼兒感知水的基本性質:無色、無味、透明、流動。

2、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了解水的用途。

3、能用交流、談話、實驗和美術形式進行表現。

4、培養幼兒對水的探究興趣,懂的要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主題的實施

活動一認識水

活動目標

1、在玩水的的過程中,讓幼兒感知水的特性,水是流動的、無色無味、透明的。

2、積極與同伴交流,分享受自己的發現。

活動過程

1、水是沒有顏色的。

有的孩子說水是白色的,有的孩子說水是黑色的,有的孩子說水是無色的……到底水是什麼顏色的呢?我決定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去發現水的顏色。於是找來幾個臉盆,裡面盛滿清水,給幼兒准備了不同的顏料,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把不同的顏料分別倒入每個臉盆中,水一下子就變成了各種顏色,這回孩子們總算明白了,在水中加入不同的顏料

就會變成不同顏色的水,水本來是沒有顏色的。

2、水是透明的。

知道了水的顏色後,我讓每個幼兒都拿一塊石子分別放到清水中和帶顏色的水中去,看看會有什麼結果?孩子們通過實驗很快就發現了問題。有的孩子說:「石子放在帶有顏色的水中就會看不見了。」有的孩子說:「放在清水裡的石子還能看的見。」有的孩子就說:「水也和玻璃一樣是透明的,所以才能看見石子的。」於是我根據孩子們的發現,總結得出:水是透明的,所以放在水中的任何東西都能看的見。

3、水是沒有味道的。

在知道了水是沒有顏色、透明的後,我們繼續做實驗。讓每位幼兒用自己的杯子接上水,然後去聞一聞、喝一喝會有什麼味道?孩子們都搖頭說什麼味道也沒有。這時我拿出一包糖來給每個孩子的杯子放上一點,再讓孩子們去嘗,這時孩子們都高興地喊起來:「老師老師,水變成甜的了。」然後我又在每個孩子的杯子里放了一點鹽,這回喝了後他們都不由地吐出了舌頭,「老師,水怎麼又變成鹽的了?」在孩子們親身實驗的基礎上,我進行了小結:水是沒有味道的。

4、水是流動的。

孩子們已經迫不急待地想玩水了,我就在臉盆里放上許多玩水的小器具,然後提出玩水的要求:卷好衣袖,不要弄濕衣服,不要把水灑到外面,玩時說話聲音要小,不要影響到別人,玩完後要把你的想法告訴別人。一聲令下,孩子們開始玩水了,一會把瓶子里的水倒進臉盆里,一會又把碗里的水倒進小瓶子里,玩的不亦樂乎。這時我蹲下來問幼兒:「你們碗里的水是怎麼到瓶子里去的啊?」孩子很自然地就告訴我:水是從碗里流到瓶子里去的;有的孩子說水會流啊,所以就流到那裡面了。就這樣在玩水的過程中很容易就領會到了水是流動的這一特性。

活動小結

幼兒在玩水的過程中,還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有的幼兒問:為什麼積木會浮在水面上,而石子卻沉到水裡去了?為什麼小瓶子裝上水後就沉到水裡,而瓶子里沒有水時就會浮在水面上?這說明孩子們已經學會觀察了,對一些現象產生了進一步探索的慾望。

活動二水的本領大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根據生活實際談談水的用途。

2、培養幼兒節約用水的良好品質

活動過程

1、聯系幼兒生活實際,談談水的用途。

孩子們已經認識了水的性質,我問孩子們:「水能用來做什麼呢?」有的孩子說能用來洗臉洗手;有的孩子說能用來洗衣做飯;有的孩子說能用來澆花。孩子們的回答局限於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受,於是我請他們回家去問問爸爸媽媽,查查書上的資料,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看看水還能做什麼用?

在父母的幫助下,孩子們的思維得到了擴展,很快就發現了水的好多用途:灌溉莊稼需要水,建築施工需要水,水上運輸需要水,滅火也需要水,發電也需要水。最後我和幼兒一起欣賞詩歌《水是寶中寶》,進一步了解水的用途。

我告訴幼兒當水不高興了的時候就會給人類帶來災難,你們知道是什麼嗎?這個問題沒有難住幼兒,因為他們也聽大人們說起過,也從電視上看過一些有關水災的報道,都知道洪水會沖壞房屋,淹沒莊稼,也知道是解放軍叔叔在抗洪水,保護人們的安全。

2、找水活動,進一步了解水無處不在。

明白了水的本領後,我便讓幼兒到院子里去找水,不一會兒,孩子們紛紛回來向我報告:發現水龍頭里有水;發現廁所里有水;發現樹坑裡有水……我及時提出問題:「還有什麼地方有水呢?請小朋友到幼兒園以外的地方去找找看。」第二天孩子們來告訴我:發現自己家的廚房裡有水,衛生間里也有水,公園里有水,小河裡有水。我進一步對孩子提出問題:「如果這些地方都沒有了水,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3、了解水資源的珍貴。

根據我提出的問題,孩子們紛紛發言:有的說沒有了水人就會渴死;有的說沒有了水就不能做飯了;有的說沒有了水小樹就不長了……最後我做了一個小結:水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物質,地球上的人和動植物都離不開水,沒有了水,地球將會變成一個荒涼的大沙球,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那麼我們地球上的水是不是很多,用也用不完的呢?

對於我這個問題,大部分孩子的回答都說「是」。對於孩子們的回答我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而是讓他們通過上網、查書、問父母的方式來自己尋找答案。我也把我搜集到的一些資料展示給幼兒,並告訴他們水分為淡水和鹹水,地球上的淡水非常少,只佔3。5%,所以水有寶中寶之稱。聽到這里,孩子們都「哇」了一聲,張大了嘴巴,有的說:如果沒有了水,我們該怎麼辦啊?有的說:水這么少,我們可不能再浪費水了。

4、教育幼兒節約用水。

聽到孩子們這么說,我便及時引導: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你們見過哪些浪費水的現象呢?有的孩子說:水龍頭用了不關就是浪費水,用好多水去沖廁所也是在浪費……結合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小結:在生活中喝不完的水倒掉就是浪費水的表現,小朋友玩的滋水槍也是一種水的浪費啊,水龍頭用了不關嚴滴嗒淌更是浪費水了。

進一步引導幼兒:怎麼樣才能節約用水呢?孩子們各抒已見,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於是我教給幼兒一首歌曲《水龍頭不哭了》,歌曲中唱道:小小水龍頭呀,是誰欺負你,一滴一滴眼淚往下掉?我呀擰一擰呀,它就不哭了。通過歌曲的學習,加強了幼兒的節水意識。

活動小結

在和孩子們共同探討水的用途的過程中,由於孩子年齡小,所知道的知識局限於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受,教師和家長的積極支持和幫助,在幼兒認識水的用途過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一天,我聽到一陣熟悉的歌聲傳來,出去一看,原來是王希富等幾個小朋友正在邊擰水龍頭邊唱那首《水龍頭不哭了》的歌呢,至此,那種強烈的節水意識已經深入到孩子們的心裡了。

活動三水為什麼變臟了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水污染的危害,並了解污水變臟的一些原因。

2、幫助幼兒樹立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討論分析水污染的危害。

在孩子們認識了水的性質,知道了水的用途後,我們便轉向水的環保這一主題。

我拿出一杯清水和一杯臟水,讓幼兒說說它們的不同之處,並說說對臟水的感覺。孩子們都說:清水沒有顏色,看上去乾乾凈凈的,大家都喜歡,而臟水是黑色的,一點都不想喝,多惡心啊。我進一步向幼兒講解臟水的含義,讓幼兒知道臟水裡面有好多有素物質。有個孩子說:「如果我們不小心喝了臟水會怎麼樣啊?」也有的孩子問我:「臟水可不可以用來澆花?」我留給孩子們充足的討論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想會發生的結果。

2、通過討論與繪畫形式,讓幼兒感知水污染的原因。

在孩子們知道了臟水的危害後,我向全班幼兒提出問題:為什麼江河裡的水會變臟的呢?你們回家可以問爸爸媽媽,也可以把自己心中是怎麼想的都畫下來。第二天好多孩子都帶回了自己的作品,大部分幼兒畫面上都畫上了黑黑的水,有的還畫著小魚死了,樹苗死了,小花也死了,我問他們為什麼這樣畫?孩子們說:因為水太臟了,小魚、小花喝了臟水當然會死掉的啊。從畫上看出來孩子對水污染的了解還只停留在臟水的危害上,並不真正知道水污染的原因,於是我從網上、書上找到各種資料,和孩子們一起來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工業污水的排放、生活垃圾丟進河水裡、森林被砍伐等等都是造成水污染的直接原因。等孩子們了解了水污染的原因後,便讓幼兒再次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這一次幼兒的作品就非常有代表性了,有的幼兒在水裡面畫上了一些垃圾等,有的幼兒畫著黑色的污水正在往河裡流,有的幼兒在小魚的前面畫上了一道門,說是不想讓臟水跑進來……孩子們的畫面各種各樣,說明他們已經懂得了水污染的一些原因了。

3、開展「護水小衛士」活動。

在幼兒初步了解了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後,孩子們都強烈地提出要保護我們的水資源。根據幼兒的要求,我們開展了「護水小衛士」活動。首先我們通過討論制定了這次活動的口號「大家都來愛護水」,然後把每個幼兒的作品粘貼出去,作為宣傳的第一步,再讓幼兒回家後把水污染的危害講給自己的親人和朋友聽,這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活動小結

通過一系列活動,幼兒對「水是怎麼樣變臟的」有了初步的了解,激發了幼兒愛水、護水之情,更培養了幼兒用繪畫形式來表現物體的能力。但在活動過程中我也發現,這個主題的實施對幼兒來說還有一定的難度,幼兒對水污染的認識還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現象,都能知道亂扔垃圾會造成水的污染,對於工業污水對水的污染、森林被砍伐而造成的水的污染並不理解,還將在以後的活動中進一步的深入。

主題總反思

1、「水」的主題活動持續了一周多的時間,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都積極參與,真正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思想。

2、家長的支持是順利開展活動的保證,正是充分利用了這一重要資源,才使的活動順利開展,並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

3、這一活動還沒有結束,幼兒對水的認識也不會停止,我們將繼續對水的三態變化、水的浮力等方面進行研究和探討,況且水的好多秘密還需要我們去發現,我們將和幼兒一起繼續深入探究下去。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根據畫面內容大膽想像、猜測故事的發展變化。

2.感受家的溫暖與快樂。

3.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能簡單復述故事。

活動准備:

1.《一座小房子》教學掛圖、語言CD(盒帶)。

2.幼兒學習資源2第1~5頁。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鼓勵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討論,說說「我家的房子」。自己家的房子是什麼樣的?房子里都住著誰?他們在房子里都做什麼事情?

二、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房子的溫暖。

1.結合掛圖,觀察畫面,想像、猜測畫面內容及故事的發展變化。

(1)出示故事首頁,觀察了解故事主人公小房子的心情。

提問:猜猜這是誰的家?小房子為什麼不開心?

(2)觀察小鳥和大象圖片,猜測圖片的內容,嘗試推理故事的發展,討論:小房子會對小鳥、小老鼠、大象說些什麼呢?他們會怎麼回答呢?

(3)觀察小房子的表情變化。

2.聽了小動物們的回答,小房子的心情會怎樣?從哪裡可以看出來?怎樣讓小房子變得高興起來?

3.觀看掛圖,大膽表述故事後半部分的情節發展變化。

小房子迎來了誰?他們都在小房子里做什麼?

小房子會喜歡現在的生活嗎?它現在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4.展開故事結尾,鼓勵幼兒大膽表達,並感受家的溫暖。

(1)引導幼兒猜測,在這一刻誰最幸福?為什麼?

(2)小結:因為在這座房子里發生了許多令小房子快樂和幸福的事情,所以小房子也感到很幸福。

三、結合生活實際,感受自己家的溫暖。

1.引導幼兒討論:你的家有這樣一座幸福的房子嗎?說一說房子里的幸福事情有哪些?

2.小結:小朋友也有一個溫暖的家,家裡有爸爸、媽 媽等許多親人的疼愛,所以小朋友也是幸福的。

四、閱讀幼兒學習資源2第1~5頁,自由看圖講述故事。

活動延伸:

1.將故事投放到閱讀區中,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時大膽與同伴講述故事內容。

2.請幼兒回到家中給爸爸媽 媽、爺爺奶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體驗為家人做事的快樂。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中需要的教具很多,又需要圖譜的展示,因此,在活動先後出現的教具很多,而我卻將圖譜的顏色有的很多,一是分散了幼兒的注意力,而是顯得教具有點繁瑣。應該將圖譜顏色集中在兒歌中提到的綠色和紅色,再適量加點其他顏色就可以了,太多顏色會造成視覺的審美疲乏。

閱讀全文

與中班社會聽手命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台灣小公主s解壓密碼 瀏覽:568
易語言鎖機軟體源碼 瀏覽:156
迅雷下載完成無法解壓 瀏覽:592
硬碟分區命令圖解 瀏覽:443
當前雲伺服器如何關閉 瀏覽:78
mac下python在哪 瀏覽:641
廣東惠州DNS伺服器地址 瀏覽:357
編譯影片時軟體渲染錯誤 瀏覽:625
流星蝴蝶劍解壓失敗 瀏覽:294
如何確認方舟編譯器 瀏覽:664
奶粉源箱源碼什麼意思 瀏覽:178
台州程序員兼職一般去哪些網站 瀏覽:388
舊版本怎麼下載到新的安卓 瀏覽:966
flash個人網站源碼下載 瀏覽:723
javasocketbyte 瀏覽:264
素描基礎教程pdf 瀏覽:541
香港商報pdf版 瀏覽:427
安卓手機怎麼錄制吉他彈奏 瀏覽:382
ie文件夾緩存在哪裡 瀏覽:265
圍棋排名演算法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