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寫一個shell腳本
基本上,批量添加用戶有兩種方式:
一是用useradd + passwd命令配合腳本來添加;
二是用newusers+chpasswd來添加。
方法一、useradd + passwd命令配合腳本來添加
用戶的初始密碼被設為用戶名+123
#!/bin/bash
#
#.list
#
forusernamein$(moreusers.list)
do
if[-n$username]
then
useradd-m$username
echo
echo$username"123"|passwd--stdin$username
echo
echo"User$username'spasswordischanger!"
else
echo"Theusernameisnull!"
fi
done
~
其中users.list文件內容如下:
johnson
lily
kelly
方法二、newusers+chpasswd批量添加用戶
1、首先我們創建用戶文件和密碼文件;
我們要創建包含新用戶的文件userfile.txt ;另一個是為新添加的用戶設置密碼的userpwdfile.txt;
[root@localhost ~]# touch userfile.txt
[root@localhost ~]# touch userpwdfile.txt
然後用文本編輯器打開文件userfile.txt,添加如下內容;
win00:x:520:520::/home/win00:/sbin/nologin
win01:x:521:521::/home/win01:/sbin/nologin
win02:x:522:522::/home/win02:/sbin/nologin
win03:x:523:523::/home/win03:/sbin/nologin
win04:x:524:524::/home/win04:/sbin/nologin
win05:x:525:525::/home/win05:/sbin/nologin
win06:x:526:526::/home/win06:/sbin/nologin
win07:x:527:527::/home/win07:/sbin/nologin
win08:x:528:528::/home/win08:/sbin/nologin
win09:x:529:529::/home/win09:/sbin/nologin
userfile.txt 文件內容格式和 /etc/passwd 的格式是一樣的,必須嚴格按照/etc/passwd 的格式來書寫;上面所添加的用戶都不能登錄系統,但完全能用於ftp登錄,但您得在相應ftp伺服器的配置文件中打開讓本地用戶有讀寫許可權;如果您想讓上 面的部份用戶可以登錄系統,可以把SHELL類似改一改,比如改成/bin/bash ;
我們再來書寫新增用戶的密碼文件userpwdfile.txt內容;這個文件的內容中的用戶名要與 userfile.txt用戶名相同且嚴格按照「用戶名:密碼」的格式來寫,一個用戶一行;也就是說我們先是添加了win00到win09的用戶,現在要為這些用戶更新密碼;比如下面的;
win00:123456
win01:654321
win02:123321
win03:qweewq
win04:google
win05:adadwc
win06:wsscee
win07:xxec32
win08:543wew
win09:3ce3wf
2、用newusers批量添加用戶,此時用戶是沒有密碼的
[root@localhost ~]# newusers userfile.txt
2、執行命令/usr/sbin/pwunconv,將/etc/shadow產生的shadow密碼解碼,然後回寫到/etc/passwd中, 並將/etc/shadow的shadow密碼欄刪掉。這是為了方便下一步的密碼轉換工作,即先取消shadow password功能,關閉影子文件。
[root@localhost ~]#pwunconv
3、 用chpasswd批量修改密碼
[root@localhost ~]# chpasswd < userpwdfile.txt
4、最後不要忘了恢復影子文件,保證安全,您可以通過下面的命令來映射到 /etc/shadow文件名
[root@localhost ~]# pwconv
『貳』 linux怎麼使用dd命令生成隨機內容的大量小文件
使用dd命令快速生成大文件或者小文件的方法
轉載請說明出處:http://blog.csdn.net/cywosp/article/details/9674757
在程序的測試中有些場景需要大量的小文件或者幾個比較大的文件,而在我們的文件系統里一時無法找到那麼多或者那麼大的文件,此時linux的dd命令就能快速的幫助你完成想要的文件。具體用法簡單總結如下:
1.
dd命令可以輕易實現創建指定大小的文件,如
dd
if=/dev/zero
of=test
bs=1M
count=1000
在當前目錄下會生成一個1000M的test文件,文件內容為全0(因從/dev/zero中讀取,/dev/zero為0源),但是這樣為實際寫入硬碟,文件產生速度取決於硬碟讀寫速度,如果欲產生超大文件,速度很慢。在某種場景下,我們只想讓文件系統認為存在一個超大文件在此,但是並不實際寫入硬碟
則可以
dd
if=/dev/zero
of=test
bs=1M
count=0
seek=100000
此時創建的文件在文件系統中的顯示大小為100000MB,但是並不實際佔用block,因此創建速度與內存速度相當,seek的作用是跳過輸出文件中指定大小的部分,這就達到了創建大文件,但是並不實際寫入的目的。當然,因為不實際寫入硬碟,所以你在容量只有10G的硬碟上創建100G的此類文件都是可以的。
2.
隨機生成1百萬個1K的文件
seq
1000000
|
xargs
-i
dd
if=/dev/zero
of={}.dat
bs=1024
count=1
『叄』 如何生成隨機數,讓新手退出vim
命令是::wq 保存文件並退出vi。
當文本編輯結束之後,需要退出編輯器。退出編輯器又分為4種情況:保存退出、正常退出、不保存退出及強制退出。
vim是一個在Unix及類Unix系統中的文本編輯器。在命令模式需要輸入對應的指令來實現操作功能,當新手不知道退出指令時會隨便輸入一些指令來作為嘗試,輸入的指令由於是新手隨便試的就成了隨機數。
(3)linux生成隨機數命令擴展閱讀:
真正的隨機數是使用物理現象產生的:比如擲錢幣、骰子、轉輪、使用電子元件的噪音、核裂變等等,這樣的隨機數發生器叫做物理性隨機數發生器,它們的缺點是技術要求比較高。
使用計算機產生真隨機數的方法是獲取cpu頻率與溫度的不確定性以及統計一段時間的運算次數每次都會產生不同的值,系統時間的誤差以及音效卡的底噪等。
『肆』 Linux簡要命令
所有命令的參數都是使用空格分隔的,例如 ls -l 。在這里ls即為命令名, -l 為此命令的參數,在 ls 與 -l 之間有一個空格,但是在 -l 內部不能有空格。
由於Linux繼承於Unix,而Unix操作系統在當初設計的時候,鍵盤並不可靠,而且敲鍵盤比較費勁(比如容易卡住),因此大部分命令都非常簡短,一般是完整的英文單詞去掉母音字母(aeiou)後的縮寫,這是一個歷史問題。
整個操作系統的磁碟都被劃分為很多個目錄(directory)或稱文件夾(folder),還有文件(file)。每個目錄下還可以有子目錄(sub direcotory)與文件,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樹狀結構,樹根為 / ,被稱為根目錄(root directory)。
在 任何時候 ,你都有一個 當前目錄 (Working Directory),你所有的操作都是相對於當前目錄做出的,以當前目錄為基準的目錄名或者文件名叫做相對目錄。例如若你的當前目錄是/home/alex,在/home/alex目錄下有一個叫Public的子目錄,還有一個叫log.txt的文件,則Public與log.txt就是相對目錄名與相對文件名。
每個目錄與文件都有一個全路徑(full path)名,這個全路徑以/開頭,遍歷整個目錄,直到最終的目錄名或者文件名為止。例如在Linux中,/下有etc、home、usr、lib等子目錄,而home目錄下有alex目錄,alex目錄下有Public目錄。則在這里Public的全路徑名就是 /home/alex/Public ,注意在這里必須大小寫一致。
當然也有可能在其它的名叫Public的目錄或者文件,但是它們的全路徑肯定是不一樣的。就像在中國有一個叫Alex的人,在美國也有一個叫Alex的人,他們可以分別稱為中國的Alex與美國的Alex,這就是他們的全路徑 ;)。全路徑又叫絕對路徑(absolute path)。
在Linux里,每個用戶都有一個家目錄(home directory),一般情況下用戶的家目錄就是/home目錄下相應的用戶名,例如alex用戶的家目錄就是/home/alex。
大部分文件都有擴展名(extension name),擴展名即為文件名最後一個點號(.)後面的文字,擴展名一般都表示了文件的類型。例如在log.txt這個文件名中,txt是擴展名,表示這個文件是一個文本文件(TeXT file),而文本文件一般都是可以直接查看內容的。而在house.1.jpg這個文件名中,其擴展名為jpg,表示這個文件是一個JPG格式的圖形文件,而圖形文件一般都是需要使用圖形軟體打開才能看到其內容的。
pwd 是Pring Working Directory的縮寫,此命令的作用是列印(print)當前的(working)目錄(directory)的全路徑名。
當你打開終端或者切換目錄之後,你最好運行一下 pwd 命令,確認當前的目錄是不是你想要切換的目錄。
pwd 命令一般不需要參數。
ls 是LiSt的縮寫,此命令的作用是列舉目錄下的文件與子目錄。
當你不帶參數運行 ls 命令時,此命令將列舉出當前目錄下的文件與子目錄的名稱。
當你加上-l參數運行 ls 命令時,此命令將列舉出當前目錄下的文件與子目錄的名稱,以及它們的修改時間、大小等信息。
你也可以使用 ls 命令列舉其它目錄下的文件與子目錄的名稱,例如,運行 ls / 即可列舉出根目錄下的文件與子目錄名,運行 ls -l / 即可列舉出根目錄下的文件與子目錄名,以及它們的修改時間、大小等信息。
cd 是Change Directory的縮寫,此命令的作用是切換當前的工作目錄。
例如,運行 cd /home/alex 將把當前目錄切換為 /home/alex 。當然,cd後面的參數也可以是相對目錄。例如若當前目錄為 /home/alex ,而 /home/alex 目錄下有一個目錄叫Public,則運行 cd Public 則會將當前目錄變為 /home/alex/Public 。
如果cd命令後面不接任何參數,則將把當前目錄設置為用戶的家目錄。
cp 是CoPy的縮寫,此命令的作用是復制文件或者文件夾。
例如,運行 cp 1.txt 2.txt 將把當前目錄下的 1.txt 文件復製成 2.txt 文件。運行 cp 1.txt /tmp/2.txt 將把當前目錄下的 1.txt 復製成 /tmp/2.txt 文件,運行 cp 1.txt /home/alex/ 將把 1.txt 文件復制到 /home/alex/ 目錄下。
rm 是ReMove的縮寫,此命令的作用是刪除文件或者文件夾。
例如,運行 rm 2.txt 將刪除當前目錄下的 2.txt 文件,運行 rm /tmp/2.txt 將刪除 /tmp/2.txt 文件。
你也可以使用 rm 來刪除目錄,此時需要帶上-R參數(recursive,即遞歸的意思),例如 rm -R /tmp/abc 將刪除整個 /tmp/abc 目錄。
刪除時一般都會詢問你讓你確認是否要刪除,如果你不需要被提問確認,可以加上-f參數,例如 rm -f /tmp/1.txt 。
mv 是MoVe的縮寫,此命令的作用是移動文件或者文件夾,或說是為文件或者文件夾改名。注意,一旦移動成功,則原來的文件或者文件夾就不存在了。
例如,運行 mv 1.txt 2.txt 將把當前目錄下的 1.txt 改名為 2.txt ,運行 mv 1.txt /tmp/2.txt 將把當前目錄下的 1.txt 移動成為 /tmp/2.txt 文件。
mkdir 是MaKe DIRectory的縮寫,此命令的作用是創建目錄。
例如 mkdir abc 將在當前目錄下創建一個名為 abc 的目錄, mkdir /tmp/xyz123 將在 /tmp 目錄下創建一個名為 xyz123 的目錄。
mkdir 可以帶-p參數,這樣即可同時創建多層目錄,例如 mkdir -p a/b/c/123 將在當前目錄下創建a目錄,在a目錄下創建b目錄,在b目錄下創建c目錄,在c目錄下創建123目錄。
在Linux下還有幾個特殊的目錄,它們分別是:
有一個特殊的符號表示文件名匹配,即 * 。例如 cp *.txt /tmp/ 將把當前目錄下的以 .txt 結尾的文件名都復制到 /tmp/ 目錄下, ls a*.txt 將列舉出當前目錄下所有以 a 開頭,以 .txt 結尾的文件名與目錄, rm /tmp/1*log 將刪除 /tmp 目錄下所有文件名以 1 開頭,以 log 結尾的文件。
所有以 . 開頭的文件與目錄都表示是隱藏文件 / 目錄,例如 .vimrc ,例如 .. ,在 ls 時一般是看不到這些文件與目錄的,如果想要看到,需要使用 ls 的 -a 參數,例如 ls -al 。
Linux下有大量命令/軟體,在此我們僅列舉幾個可能會用到的,可以在使用過程中慢慢熟悉。
『伍』 Linux命令大全
linux命令格式:
說明:command: 命令名,相應功能的英文單詞或單詞的縮寫 [-options]:選項,可用來對命令進行控制,也可以省略,[]代表可選 parameter1 …:傳給命令的參數:可以是零個一個或多個
一般是linux命令自帶的幫助信息
如:
man是linux提供的一個手冊,包含了絕大部分的命令、函數使用說明
該手冊分成很多章節(section),使用man時可以指定不同的章節來瀏覽。
例:man ls ; man 2 printf
man中各個section意義如下:
man是按照手冊的章節號的順序進行搜索的。
man設置了如下的功能鍵:
在敲出命令的前幾個字母的同時,按下tab鍵,系統會自動幫我們補全命令
當系統執行過一些命令後,可按上下鍵翻看以前的命令,history將執行過的命令列舉出來
ls是英文單詞list的簡寫,其功能為列出目錄的內容,是用戶最常用的命令之一,它類似於DOS下的dir命令。
Linux文件或者目錄名稱最長可以有265個字元,「.」代表當前目錄,「..」代表上一級目錄,以「.」開頭的文件為隱藏文件,需要用 -a 參數才能顯示。
ls常用參數:
Linux允許將命令執行結果重定向到一個文件,本應顯示在終端上的內容保存到指定文件中。
如:ls > test.txt ( test.txt 如果不存在,則創建,存在則覆蓋其內容 )
注意: >輸出重定向會覆蓋原來的內容,>>輸出重定向則會追加到文件的尾部。
查看內容時,在信息過長無法在一屏上顯示時,會出現快速滾屏,使得用戶無法看清文件的內容,此時可以使用more命令,每次只顯示一頁,按下空格鍵可以顯示下一頁,按下q鍵退出顯示,按下h鍵可以獲取幫助。
管道:一個命令的輸出可以通過管道做為另一個命令的輸入。
管道我們可以理解現實生活中的管子,管子的一頭塞東西進去,另一頭取出來,這里「 | 」的左右分為兩端,左端塞東西(寫),右端取東西(讀)。
clear作用為清除終端上的顯示(類似於DOS的cls清屏功能),也可使用快捷鍵:Ctrl + l ( 「l」 為字母 )。
在使用Unix/Linux的時候,經常需要更換工作目錄。cd命令可以幫助用戶切換工作目錄。Linux所有的目錄和文件名大小寫敏感
cd後面可跟絕對路徑,也可以跟相對路徑。如果省略目錄,則默認切換到當前用戶的主目錄。
使用pwd命令可以顯示當前的工作目錄,該命令很簡單,直接輸入pwd即可,後面不帶參數。
通過mkdir命令可以創建一個新的目錄。參數-p可遞歸創建目錄。
需要注意的是新建目錄的名稱不能與當前目錄中已有的目錄或文件同名,並且目錄創建者必須對當前目錄具有寫許可權。
可使用rmdir命令刪除一個目錄。必須離開目錄,並且目錄必須為空目錄,不然提示刪除失敗。
可通過rm刪除文件或目錄。使用rm命令要小心,因為文件刪除後不能恢復。為了防止文件誤刪,可以在rm後使用-i參數以逐個確認要刪除的文件。
常用參數及含義如下表所示:
Linux鏈接文件類似於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
鏈接文件分為軟鏈接和硬鏈接。
軟鏈接:軟鏈接不佔用磁碟空間,源文件刪除則軟鏈接失效。
硬鏈接:硬鏈接只能鏈接普通文件,不能鏈接目錄。
使用格式:
如果沒有-s選項代表建立一個硬鏈接文件,兩個文件佔用相同大小的硬碟空間,即使刪除了源文件,鏈接文件還是存在,所以-s選項是更常見的形式。
注意:如果軟鏈接文件和源文件不在同一個目錄,源文件要使用絕對路徑,不能使用相對路徑。
Linux系統中grep命令是一種強大的文本搜索工具,grep允許對文本文件進行模式查找。如果找到匹配模式, grep列印包含模式的所有行。
grep一般格式為:
在grep命令中輸入字元串參數時,最好引號或雙引號括起來。例如:grep『a 』1.txt。
常用選項說明:
find命令功能非常強大,通常用來在特定的目錄下搜索符合條件的文件,也可以用來搜索特定用戶屬主的文件。
常用用法:
cp命令的功能是將給出的文件或目錄復制到另一個文件或目錄中,相當於DOS下的命令。
常用選項說明:
用戶可以使用mv命令來移動文件或目錄,也可以給文件或目錄重命名。
常用選項說明:
計算機中的數據經常需要備份,tar是Unix/Linux中最常用的備份工具,此命令可以把一系列文件歸檔到一個大文件中,也可以把檔案文件解開以恢復數據。
tar使用格式 tar [參數] 打包文件名 文件
tar命令很特殊,其參數前面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
常用參數:
tar與gzip命令結合使用實現文件打包、壓縮。 tar只負責打包文件,但不壓縮,用gzip壓縮tar打包後的文件,其擴展名一般用xxxx.tar.gz。
gzip使用格式如下:
gzip [選項] 被壓縮文件
常用選項:
tar與bzip2命令結合使用實現文件打包、壓縮(用法和gzip一樣)。
tar只負責打包文件,但不壓縮,用bzip2壓縮tar打包後的文件,其擴展名一般用xxxx.tar.gz2。
在tar命令中增加一個選項(-j)可以調用bzip2實現了一個壓縮的功能,實行一個先打包後壓縮的過程。
壓縮用法:tar -jcvf 壓縮包包名 文件...(tar jcvf bk.tar.bz2 *.c)
解壓用法:tar -jxvf 壓縮包包名 (tar jxvf bk.tar.bz2)
通過zip壓縮文件的目標文件不需要指定擴展名,默認擴展名為zip。
壓縮文件:zip [-r] 目標文件(沒有擴展名) 源文件
解壓文件:unzip -d 解壓後目錄文件 壓縮文件
whoami該命令用戶查看當前系統當前賬號的用戶名。可通過cat /etc/passwd查看系統用戶信息。
由於系統管理員通常需要使用多種身份登錄系統,例如通常使用普通用戶登錄系統,然後再以su命令切換到root身份對傳統進行管理。這時候就可以使用whoami來查看當前用戶的身份。
who命令用於查看當前所有登錄系統的用戶信息。
常用選項:
如果是圖形界面,退出當前終端;
如果是使用ssh遠程登錄,退出登陸賬戶;
如果是切換後的登陸用戶,退出則返回上一個登陸賬號。
在Unix/Linux中添加用戶賬號可以使用adser或useradd命令,因為adser命令是指向useradd命令的一個鏈接,因此,這兩個命令的使用格式完全一樣。
useradd命令的使用格式如下:
useradd [參數] 新建用戶賬號
在Unix/Linux中,超級用戶可以使用passwd命令為普通用戶設置或修改用戶口令。用戶也可以直接使用該命令來修改自己的口令,而無需在命令後面使用用戶名。
可以通過su命令切換用戶,su後面可以加「-」。su和su –命令不同之處在於,su -切換到對應的用戶時會將當前的工作目錄自動轉換到切換後的用戶主目錄:
注意:如果是ubuntu平台,需要在命令前加「sudo」,如果在某些操作需要管理員才能操作,ubuntu無需切換到root用戶即可操作,只需加「sudo」即可。sudo是ubuntu平台下允許系統管理員讓普通用戶執行一些或者全部的root命令的一個工具,減少了root 用戶的登陸和管理時間,提高了安全性。
方法一:
方法二:
groupadd 新建組賬號 groupdel 組賬號 cat /etc/group 查看用戶組
使用方法:usermod -g 用戶組 用戶名
新創建的用戶,默認不能sudo,需要進行一下操作
-g用來制定這個用戶默認的用戶組
-G一般配合'-a'來完成向其它組添加
chmod 修改文件許可權有兩種使用格式:字母法與數字法。
字母法:chmod u/g/o/a +/-/= rwx 文件
cal命令用於查看當前日歷,-y顯示整年日歷
設置時間格式(需要管理員許可權):
date [MMDDhhmm[[CC]YY][.ss]] +format
CC為年前兩位yy為年的後兩位,前兩位的mm為月,後兩位的mm為分鍾,dd為天,hh為小時,ss為秒。如: date 010203042016.55。
顯示時間格式(date '+%y,%m,%d,%H,%M,%S'):
進程是一個具有一定獨立功能的程序,它是操作系統動態執行的基本單元。
ps命令可以查看進程的詳細狀況,常用選項(選項可以不加「-」)如下:
top命令用來動態顯示運行中的進程。top命令能夠在運行後,在指定的時間間隔更新顯示信息。可以在使用top命令時加上-d 來指定顯示信息更新的時間間隔。
在top命令執行後,可以按下按鍵得到對顯示的結果進行排序:
kill命令指定進程號的進程,需要配合 ps 使用。有些進程不能直接殺死,這時候我們需要加一個參數「 -9 」,「 -9 」 代表強制結束.
使用格式:
kill [-signal] pid
df命令用於檢測文件系統的磁碟空間佔用和空餘情況,可以顯示所有文件系統對節點和磁碟塊的使用情況。
命令用於統計目錄或文件所佔磁碟空間的大小,該命令的執行結果與df類似,更側重於磁碟的使用狀況。
命令的使用格式如下: [選項] 目錄或文件名
『陸』 linux必學的60條命令是什麼
前言
第1章 Linux命令行簡介 / 1
1.1Linux命令行概述 / 1
1.2在Linux命令行下查看命令幫助 / 4
1.3Linux shutdown reboot halt / 9
關機:
shutdown -h now
halt
init 0
第2章 文件和目錄操作命令 / 13
2.1pwd:顯示當前所在的位置 / 13
2.2cd:切換目錄 / 16
2.3tree:以樹形結構顯示目錄下的內容 / 18
2.4mkdir:創建目錄 / 22
2.5touch:創建空文件或改變文件的時間戳屬性 / 27
2.6ls:顯示目錄下的內容及相關屬性信息 / 30
2.7cp:復制文件或目錄 / 39
2.8mv:移動或重命名文件 / 42
2.9rm:刪除文件或目錄 / 45
2.10rmdir:刪除空目錄 / 48
2.11ln:硬鏈接與軟鏈接 / 49
2.12readlink:查看符號鏈接文件的內容 / 54
2.13find:查找目錄下的文件 / 55
2.14xargs:將標准輸入轉換成命令行參數 / 68
2.15rename:重命名文件 / 71
2.16basename:顯示文件名或目錄名 / 72
2.17dirname:顯示文件或目錄路徑 / 72
2.18chattr:改變文件的擴展屬性 / 73
2.19lsattr:查看文件擴展屬性 / 75
2.20file:顯示文件的類型 / 76
2.21md5sum:計算和校驗文件的MD5值 / 77
2.22chown:改變文件或目錄的用戶和用戶組 / 80
2.23chmod:改變文件或目錄許可權 / 81
2.24chgrp:更改文件用戶組 / 85
2.25umask:顯示或設置許可權掩碼 / 86
2.26老男孩從新手成為技術大牛的心法 / 90
第3章 文件過濾及內容編輯處理命令 / 91
3.1cat:合並文件或查看文件內容 / 91
3.2tac:反向顯示文件內容 / 103
3.3more:分頁顯示文件內容 / 104
3.4less:分頁顯示文件內容 / 107
3.5head:顯示文件內容頭部 / 109
3.6tail:顯示文件內容尾部 / 111
3.7tailf:跟蹤日誌文件 / 114
3.8cut:從文本中提取一段文字並輸出 / 115
3.9split:分割文件 / 117
3.10paste:合並文件 / 118
3.11sort:文本排序 / 123
3.12join:按兩個文件的相同欄位合並 / 127
3.13uniq:去除重復行 / 129
3.14wc:統計文件的行數、單詞數或位元組數 / 131
3.15iconv:轉換文件的編碼格式 / 133
3.16dos2unix:將DOS格式文件轉換成UNIX格式 / 134
3.17diff:比較兩個文件的不同 / 135
3.18vimdiff:可視化比較工具 / 138
3.19rev:反向輸出文件內容 / 139
3.20tr:替換或刪除字元 / 140
3.21od:按不同進制顯示文件 / 143
3.22tee:多重定向 / 145
3.23vi/vim:純文本編輯器 / 147
3.24老男孩逆襲思想:做Linux運維的多個好處 / 152
第4章 文本處理三劍客 / 153
4.1grep:文本過濾工具 / 153
4.2sed:字元流編輯器 / 159
4.3awk基礎入門 / 165
第5章 Linux信息顯示與搜索文件命令 / 176
5.1uname:顯示系統信息 / 176
5.2hostname:顯示或設置系統的主機名 / 178
5.3dmesg:系統啟動異常診斷 / 179
5.4stat:顯示文件或文件系統狀態 / 181
5.5:統計磁碟空間使用情況 / 183
5.6date:顯示與設置系統時間 / 186
5.7echo:顯示一行文本 / 190
5.8watch:監視命令執行情況 / 193
5.9which:顯示命令的全路徑 / 195
5.10whereis:顯示命令及其相關文件全路徑 / 196
5.11locate:快速定位文件路徑 / 197
5.12updatedb:更新mlocate資料庫 / 199
5.13老男孩逆襲思想:新手在工作中如何問問題不會被鄙視 / 200
第6章 文件備份與壓縮命令 / 201
6.1tar:打包備份 / 201
6.2gzip:壓縮或解壓文件 / 208
6.3zip:打包和壓縮文件 / 211
6.4unzip:解壓zip文件 / 212
6.5scp:遠程文件復制 / 214
6.6rsync:文件同步工具 / 216
6.7老男孩逆襲思想:新手如何高效地提問 / 220
第7章 Linux用戶管理及用戶信息查詢命令 / 222
7.1 useradd:創建用戶 / 222
7.2usermod:修改用戶信息 / 227
7.3userdel:刪除用戶 / 229
7.4groupadd:創建新的用戶組 / 230
7.5groupdel:刪除用戶組 / 231
7.6passwd:修改用戶密碼 / 232
7.7chage:修改用戶密碼有效期 / 237
7.8chpasswd:批量更新用戶密碼 / 238
7.9su:切換用戶 / 240
7.10visudo:編輯sudoers文件 / 242
7.11sudo:以另一個用戶身份執行命令 / 244
7.12id:顯示用戶與用戶組的信息 / 248
7.13w:顯示已登錄用戶信息 / 249
7.14who:顯示已登錄用戶信息 / 250
7.15users:顯示已登錄用戶 / 252
7.16whoami:顯示當前登錄的用戶名 / 253
7.17last:顯示用戶登錄列表 / 253
7.18lastb:顯示用戶登錄失敗的記錄 / 254
7.19lastlog:顯示所有用戶的最近登錄記錄 / 255
第8章 Linux磁碟與文件系統管理命令 / 257
8.1fdisk:磁碟分區工具 / 257
8.2partprobe:更新內核的硬碟分區表信息 / 265
8.3tune2fs:調整ext2/ext3/ext4文件系統參數 / 266
8.4parted:磁碟分區工具 / 268
8.5mkfs:創建Linux文件系統 / 272
8.6mpe2fs:導出ext2/ext3/ext4文件系統信息 / 274
8.7resize2fs:調整ext2/ext3/ext4文件系統大小 / 275
8.8fsck:檢查並修復Linux文件系統 / 278
8.9dd:轉換或復制文件 / 281
8.10mount:掛載文件系統 / 284
8.11umount:卸載文件系統 / 288
8.12df:報告文件系統磁碟空間的使用情況 / 289
8.13mkswap:創建交換分區 / 293
8.14swapon:激活交換分區 / 294
8.15swapoff:關閉交換分區 / 295
8.16sync:刷新文件系統緩沖區 / 296
第9章 Linux進程管理命令 / 298
9.1ps:查看進程 / 298
9.2pstree:顯示進程狀態樹 / 305
9.3pgrep:查找匹配條件的進程 / 306
9.4kill:終止進程 / 307
9.5killall:通過進程名終止進程 / 310
9.6pkill:通過進程名終止進程 / 311
9.7top:實時顯示系統中各個進程的資源佔用狀況 / 313
9.8nice:調整程序運行時的優先順序 / 320
9.9renice:調整運行中的進程的優先順序 / 323
9.10nohup:用戶退出系統進程繼續工作 / 324
9.11strace:跟蹤進程的系統調用 / 325
9.12ltrace:跟蹤進程調用庫函數 / 332
9.13runlevel:輸出當前運行級別 / 334
9.14init:初始化Linux進程 / 335
9.15service:管理系統服務 / 335
第10章 Linux網路管理命令 / 338
10.1ifconfig:配置或顯示網路介面信息 / 338
10.2ifup:激活網路介面 / 343
ifup eth0
10.3ifdown:禁用網路介面 / 343
ifdown eth0
service network restart(/etc/init.d/network restart) 激活整個網路,所有網卡。
10.4route:顯示或管理路由表 / 344
10.5arp:管理系統的arp緩存 / 350
10.6ip:網路配置工具 / 351
10.7netstat:查看網路狀態 / 358
10.8ss:查看網路狀態 / 362
10.9ping:測試主機之間網路的連通性 / 363
10.10traceroute:追蹤數據傳輸路由狀況 / 366
10.11arping:發送arp請求 / 367
10.12telnet:遠程登錄主機 / 369
10.13nc:多功能網路工具 / 370
10.14ssh:安全地遠程登錄主機 / 373
10.15wget:命令行下載工具 / 376
10.16mailq:顯示郵件傳輸隊列 / 379
10.17mail:發送和接收郵件 / 381
10.18nslookup:域名查詢工具 / 386
10.19dig:域名查詢工具 / 389
10.20host:域名查詢工具 / 393
10.21nmap:網路探測工具和安全/埠掃描器 / 394
10.22tcpmp:監聽網路流量 / 398
第11章 Linux系統管理命令 / 407
11.1lsof:查看進程打開的文件 / 407
11.2uptime:顯示系統的運行時間及負載 / 411
11.3free:查看系統內存信息 / 411
11.4iftop:動態顯示網路介面流量信息 / 413
11.5vmstat:虛擬內存統計 / 415
11.6mpstat:CPU信息統計 / 419
11.7iostat:I/O信息統計 / 420
11.8iotop:動態顯示磁碟I/O統計信息 / 423
11.9sar:收集系統信息 / 425
11.10chkconfig:管理開機服務 / 430
11.11ntsysv:管理開機服務 / 433
11.12 setup:系統管理工具 / 434
11.13ethtool:查詢網卡參數 / 436
11.14mii-tool:管理網路介面的狀態 / 437
11.19rpm:RPM包管理器 / 443
11.20yum:自動化RPM包管理工具 / 446
top命令
第12章 Linux系統常用內置命令 / 450
12.1Linux內置命令概述 / 450
12.2Linux內置命令簡介 / 450
12.3Linux常用內置命令實例 / 452
Linux運維人員必會的120個命令
跟老男孩學Linux運維:核心系統命令實戰
『柒』 Linux操作系統如何獲取隨機數
如何設置種子呢?一般就 用time函數返回當前時間即可。一般來講,這樣的做法基本上就可以了,因為雖然我們用的是隨機數,但是由於種子不同,從上億的數中去猜測我們的種子幾乎 是不可能的。例如:#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random(x) (rand()%x) void main() { srand((int)time(0));for(int x=0;x 0) { unsigned int r;int i;for (i = 0; i < 512; i++) { read (fd, &r, sizeof (r));ticks += r;} close (fd);} srand (ticks);printf("init finished ");} unsigned int new_rand () { int fd;unsigned int n = 0;fd = open ("/dev/urandom", O_RDONLY);if (fd > 0) { read (fd, &n, sizeof (n));} close (fd);return n;} int main () { int n, i;init_random ();n = rand ();printf ("n=%d ", n);for(i=0;i
『捌』 linux怎麼使用dd命令生成隨機內容的大量小文件
使用dd命令快速生成大文件或者小文件的方法
轉載請說明出處:http://blog.csdn.net/cywosp/article/details/9674757
在程序的測試中有些場景需要大量的小文件或者幾個比較大的文件,而在我們的文件系統里一時無法找到那麼多或者那麼大的文件,此時linux的dd命令就能快速的幫助你完成想要的文件。具體用法簡單總結如下:
1. dd命令可以輕易實現創建指定大小的文件,如
dd if=/dev/zero of=test bs=1M count=1000
在當前目錄下會生成一個1000M的test文件,文件內容為全0(因從/dev/zero中讀取,/dev/zero為0源),但是這樣為實際寫入硬碟,文件產生速度取決於硬碟讀寫速度,如果欲產生超大文件,速度很慢。在某種場景下,我們只想讓文件系統認為存在一個超大文件在此,但是並不實際寫入硬碟
則可以
dd if=/dev/zero of=test bs=1M count=0 seek=100000
此時創建的文件在文件系統中的顯示大小為100000MB,但是並不實際佔用block,因此創建速度與內存速度相當,seek的作用是跳過輸出文件中指定大小的部分,這就達到了創建大文件,但是並不實際寫入的目的。當然,因為不實際寫入硬碟,所以你在容量只有10G的硬碟上創建100G的此類文件都是可以的。
2. 隨機生成1百萬個1K的文件
seq 1000000 | xargs -i dd if=/dev/zero of={}.dat bs=1024 count=1
『玖』 Linux,shell如何用read指令隨機生成10個數,並相加還需使用read指令
不知道你的目的是什麼
主要有兩個方法:
linux有個設備文件 /dev/random
可以用read從中讀取隨機數據。
然後可以用md5 散列成數值。
-----------
或者
echo $RANDOM |read val
直接讀取隨機數值。
『拾』 如何在linux中用命令產生一個范圍內的隨機數
linux內核自1.3.30版本以來實現了一個隨機數產生器,從理論上說它能產生真正的隨機數,該隨機數產生器是從設備驅動收集電路上的環境噪音放入熵池,它的實現代碼在drivers/char/random.c中,自己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