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選調生和普通公務員,哪個更好一些
我曾經報考過選調生,最後考上的是公務員。我覺得,還是公務員比較好,不是說選調生不好,而是公務員更加適合自己。
我記得我那時候報考選調生,再對比後面報考公務員的時候,選調生的報名條件比較嚴格。因為,選調生報名條件一般如下圖所示:
當然,我說了。要說提拔和晉升,肯定是有限考慮選調生。但是我比較佛系,我也被提拔了。所以,我覺得只要自己夠努力,表現優秀,不管是選調生還是公務員,一幫會被看得見,一樣會發光。這是個人的經驗實話,大家有什麼交流的話,可以底下留言哦~~
當然,我說了。要說提拔和晉升,肯定是有限考慮選調生。但是我比較佛系,我也被提拔了。所以,我覺得只要自己夠努力,表現優秀,不管是選調生還是公務員,一幫會被看得見,一樣會發光。這是個人的經驗實話,大家有什麼交流的話,可以底下留言哦~~
② 選調生與省直機關和中央機關哪個升職快,哪個待遇好,以及哪個以後升職空間大
1選調生與省考、國考的區別
選調生與各單位招錄的國家公務員都是國家公務員。不同點主要有:
一是報名條件不同。選調生的報名條件除符合國家公務員的報名條件外,還要求是學生幹部、有志於從事黨政工作、服從組織安排的本科以上優秀畢業生;
二是培養目標不同。選調生的培養方向主要是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人選。
三是選拔程序不同。選調生的選拔包括資格審查、筆試、面試、體檢、考察考核等程序。四是培養管理的措施不同。選調生到基層工作後,組織部門將通過舉辦培訓班、抽調到上級黨政機關跟班學習,鼓勵參加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得力措施進行重點跟蹤培養,幫助選調生脫穎而出。
選調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公務員。一般公務員招考的是非領導職務國家公務人員,選調生不僅僅具有國家公務員身份,其重點是培養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同時,為縣(處)級以上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培養和輸送高素質的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 選調生是省委組織部的後備幹部,放到基層鍛煉,人事權歸省委組織部管轄,委託接收單位考評。調動范圍是全省建有黨組織的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民社團。可以理解成一種特殊的幹部身份。
選調生的提拔一般採取借調方式,借調滿一年可轉入借調單位,有公務員崗位編制的不通過公開公務員考試直接提拔,借調單位可以是省級機關或該生所在市級組織部人事范圍內。
所謂選調生參加公務員考試主要是指跨區報考,比如報省直單位或其它地市機關,是主動報考而非單位看中借調,這種情況在選調生提拔中比較少,除非混不下去了或覺得有蠻好的機會才會這樣,而且和一般公務員身份報考不一樣的是:公務員報考公務員必須在原單位工作達到一定年限,且報考前要和原單位脫離人事關系,考不上就完了;選調生不受任何條件限制,只要原單位同意報考且達到報考條件既可報考,考不上也可以回原單位工作,飯碗不丟!
總的來說,選調生提拔速度比普通公務員快得多,本科畢業定科員,碩研定副科(級別,不是職務),博研定正科。但相應報考條件限制也比公務員高得多,首先是一類大學,其次必須是省內高校或籍外省,以前還要求要是黨員,現在放寬到共青團員了。相對來說省考就松多了,達到條件既可!應當注意,不要因為上述文字而片面選擇報考選調生,體制內因各種不確定因素造成努力和回報不成比例的狀況也有,最主要還是看個人能力。
選調生是公務員,並且與通過正常招考被錄用的公務員有不同,選調生」與公務員隨著國家對公務員隊伍實行「逢進必考」的原則,報考「選調生」和省考、國考成了當前和今後大學生走進黨政機關,實現「學而優則仕」理想的途徑。
2選調生與省考、國考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1、選調生與省考、國考相同都要有一年試用期,第二年定級,定科員二級。
2、選調生雖是後備幹部身份,但試用期結束後的前兩年需要在基層工作,定副科級(非領導職務、級別),之後才可參與全省的人員選調。不過由於組織人事關系和檔案背景與地方公務員的差異,所以總的來說選調生的提拔速度要快且後勁強。
3、正式入編(試用期結束)後的第二年定副科級(非領導職務、級別),執行副科級工資。但需要注意級別和職務(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的區別,比如科員級別可以是副主任科員(相當於副科長、副鎮長)、調研員(正處級)、巡視員(正廳級),但職務仍是科員,沒有實權,所以即使第二年定副科級也不要以為自己就是副科長了。做人還是要低調,尤其是政府機關。
4、選調生是省、市、縣委組織部掌握的後備幹部,而招考錄用的公務員,是各機關工作人員,關系由該機關的人事行政部門管轄,而非各級黨委組織部。
5、新錄用的公務員直接在機關、各部門及垂直下級單位工作。選調生一般要分配到基層去鍛煉,條件艱苦,福利少(不是單一情況,東部、中西部部分發達地區情況明顯不同),但兩年後就會回調。
6、培養管理的措施不同。選調生到基層工作後,組織部門將通過舉辦培訓班、抽調到上級黨政機關跟班學習,鼓勵參加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得力措施進行重點跟蹤培養,幫助選調生脫穎而出。
③ 選調生、國家公務員和省公務員哪個好
其實,這三種公務員考試並非同時進行。一般來說省考和普通在上半年舉行,國考和定向選調在下半年舉行,如果符合報名條件的話,可以幾次考試都參加,只要上岸其中一個,那就可以順利拿到公務員「鐵飯碗」!所以不要問哪個更好,能考上就是最好的!
招錄機關性質不一樣,國考、省考、選調生都屬於公務員系統,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機關性質卻有所區別。
國考單位是中央、國家機關以及相關行政機構派駐機構,垂直管理系統所屬機構,屬於國家公務員序列。可能在地方上班,但都是垂直管理。
省考單位則是地方各級黨政機關,社團等。省考的考錄機關隸屬地方,包括省市縣鄉四個層級,屬於地方公務員序列。
選調生單位和省考單位差不多,只不過是各省黨委組織的,一般都是在鄉鎮工作。當然選調里還有定向選調生和中央選調生,所在機關單位又有所不同了。
報名門檻不一樣
國考的報名門檻其實是比較高的,幾乎都是要求本科學歷以上,三不限崗位寥寥無幾。而且國考一般都偏向應屆生,很多崗位只有應屆生才能報名。
省考的門檻相對來說低一些,主要體現在學歷要求上,有不少崗位都是大專可報,不限制專業的崗位也很多。當然,這類崗位一般都在鄉鎮,條件比較艱苦。
選調生的門檻就特別高了,首先必須是應屆生,其次還需要是黨員或者班幹部,如果是定向選調、中央選調,還會對學校有要求,只有部分雙一流高校的學生有資格參加。但好處是不限制專業,冷門專業的高材生可以考慮。
發展前景不一樣
國考和省考,在入職後的區別其實並不大,都是非領導職務國家公務管理人員。這也就意味著,你報考的什麼崗位,工作幾十年後大概率還是什麼崗位。無論是職級還是職務,都很難有所提高。
而選調生就不同了,屬於黨政幹部後備人選,既然是後備幹部,那晉升速度自然就快很多了。尤其是定向選調生,有崗位培訓,脫產輪訓等多種培養方式,只要自己足夠優秀。
選調生的含義:
選調生主要就是各大省市在高校之中,有計劃地挑選「品學兼優」的優秀學生,下放到基層工作2年後,通過考試後轉正便能夠成為領導幹部。該崗位本身的起點就要高,晉升速度也比較快,所以又被稱之為「黨政幹部的源頭工廠」。而學生們需要注意了,該崗位除了自身要品學兼優之外,還有其他的附加條件也需要滿足。
④ 選調生是什麼編制,選調生的優勢是什麼呢是不是選調生比公務員高一個級別啊
接觸過很多選調生,也了解了不少選調生方面的信息。相比國省考,選調生的優勢在於一下3點:
1、考試的難易程度不同,選調生考試更容易成功
國考調查隊曾有崗位出現20000:1的競爭比例,各地省考的鄉鎮"大坑"競爭比例一般都超過1000:1,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千里挑一就是這么誕生的。
而選調生考試相對於普通公考來說,難度真的要小了很多。從全國各地的平均數據來看,選調生考試的競爭比,也只不過在10:1左右,端上鐵飯碗的概率不言而喻。
2、考試的報名限制條件不同,選調生考試的限制比較多,限制就是優勢
相比公務員考試,選調生考試之所以難度低,競爭會比較小,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報名的人數少。而報名人數少,就是由其苛刻的報名條件所導致的,這些都是公開透明的,不存在蘿卜坑。
雖然在國考和省考中,我們會發現有不少的崗位會限制應屆生報名,但作為一名畢業多年的職場人士,我們依然可以找到報考的崗位。只要不超過一定的年齡限制,大家每年都可以參加公考。但是選調生考試的要求非常明確,只有應屆畢業生可以報考。這也就意味著每一個大學生只有一次機會,競爭比自熱而然就降低了。
3、未來的發展前景不同,選調生更有前途
選調生具有一個非常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幹部後備人才。而且考上選調生以後,大家的信息都會錄入當地的後備人才庫中,得到領導的重視。
在同等級別的單位里,選調生要比普通的公務員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現在各個省份,都陸續推出了針對名校學子的定向選調計劃,考上最低都可以進入市級單位工作。如果考上了中央選調生,基本上在未來都是副處級起步。
關於報考選調生的條件,一般來講,需要中共黨員、學生幹部、成績優秀、政治堅定等,而且是應屆畢業生就能報考。
⑤ 選調生和公務員有什麼區別我想知道這兩個哪個對於以後仕途發展更好
上面的回答很不專業啊,哥來給你講講吧。哥去年也是准選調生。首先選調生的目的是培養黨政機關後備領導幹部,受省委組織部直接管轄,放到各個地級市,地級市市委組織部將選調生再放到區縣市委組織部,區縣市委組織部會根據當地需要分到組織部各個科室或則去各個街道辦事處,好像很少有人被送到鎮上。一般大多數都在區縣里,因為那很缺人,一般都是在組織部,團委,辦事處,紀委等黨政用人多,工作量大的部門,由於選調生是省委組織部放到下面鍛煉的,一般大多數是沒有具體崗位的,就是說科室里除了打掃衛生外,基本上所有的工作都有可能用到你,工作種類多,但基本上都是文案類的,對於一個大學生而言都不是問題。而現在考的公務員都是事務性公務員,說白了就是幹活的,他們具有具體的工作崗位(在報名考試時你工作的崗位性質都會被列的清清楚楚)。
下面談談待遇問題,一般情況下,公務員待遇是比選調生好的,包括福利等方面,這是根據它們的性質決定的,一個是下來鍛煉,一個是屬於單位的人,選調生基本上沒啥福利,因為你不屬於這個單位,你是鍛煉的。但有一點申明,選調生和我們說的公務員都是國家公務員,都具有國家公務員的行政編制,是正式國家工作人員。
下面談談晉升問題,在相同的條件下,選調生比公務員更具有晉升優勢,這個就不解釋了,培養目的區分的,選調生混的好的話可以升的很快,而普通公務員往往會受制度的限制熬資歷。當然凡事都有例外,想升的快,一自己確實有點能力,二有給力的人提拔。所以大部分選調生最終有三種結局,第一種升的快,走上領導崗位,第二種參加省,國家公務員考試去省部級,中央這些單位,進入更快的晉升通道(再次提醒,現在選調生是按省劃分的,選調生在自己本省有優勢。其次選調生的身份是有年限的,「江北省」(應該知道是哪個省吧)這邊的是如果十年之內達不到處級還是副處級忘了,自動喪失選調生資格)所以大部分選調生為了保險起見都會在有工作經驗後,參見省內的公務員考試,去省里或者省城,這樣升行政級別比較容易,例如你去省委或者省政府辦公廳,也許辦公室打雜的就是正科級科員,但如果在縣里想混個正科級難度絕對比在廳里大。第三種,就是看不到前途的,要麼混日子,要麼就辭職。
下面談談入行門檻問題,你可以去看看報考選調生和公務員的報名要求,選調生的報名要求比公務員嚴的多,例如學校是否是985,211,最低也要是個本省的二本一,是否是中共黨員,這兩個條件比較重要,學校要求是最重要的,如果學校是985,的話中共黨員的要求會寬鬆些,如是三好學生,是優秀學生幹部,是黨員等有其中一條就行了。選調生報名不限專業,但要填報考的地級市。而公務員條件就松多了,有的甚至中專都可以報。公務員的年齡限制是35歲以下,而選調生一般是本科24歲以下,碩士27歲以下,博士好像30歲以下忘了。所以綜上所述,學校的檔次是個很重要的條件,他直接決定你是否有資格報,能報哪些城市。
基本情況就是這些,對了,還有最重要的一條,選調生可以隨意參加公務員考試而不受任何限制,而公務員想再次考需得到部門領導的同意。因為公務員的人事管理在本級單位,本市。選調生的人事關系在省委組織部,這也是他們報考公務員不需得到鍛煉單位同意的原因所在。
大致情況就是這些,至於樓上的說的什麼選調生是體制外的,完全放屁,再次說明,選調生是擁有行政編制的正式國家公務員,是後備培養幹部,所以他們才沒有具體的工作崗位,這樣才能鍛煉他們在各個工作崗位上工作,都了解些。
至於村官確實是體制外的,沒有行政編制(有些省有事業編制,如江蘇省)。有的是工作一段時間後有更好的機會,如湖北省工作兩年後,在滿足學校檔次,年齡在28歲以下,及相應條件時,可以參加選調生考試,同時在報考省考鄉鎮行政單位時有優勢(從2012年起湖北省省考鄉鎮的行政單位只招四個項目的考生,四個項目是退伍軍人,村官,三支一扶,還一個忘了,競爭壓力小了很多),而在重慶,如果工作達到5年的自動擁有行政編制,成為正式公務員的一員。村官各個地方政策不一樣,但是都有一點,絕不是一考上就有行政編制的。
寫了大半個小時,希望你別被其他錯誤信息誤導。總結四句話,年齡是個寶,學歷不可少,能力當參考,關系最重要。寫的應該各個常見的方面都包括了,差點忘了,選調生的考試比公務員簡單些。
⑥ 選調生好還是國家公務員好
選調生就是組織部門有計劃地從高等院校選調品學兼優的應屆大學本科以上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作為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人選進行重點培養。
國家公務員考試,指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時間相對比較固定,一般集中在10-11月份,簡稱「國考」。國考是國家部、委、署、總局招考在中央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的一種方式,招考條件相對比較苛刻、嚴格,一般均要求全日制本科應屆、歷屆畢業生,部分職位要求碩士研究生和英語四級、計算機二級。國家公務員,即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1]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報名總數已超53萬人,最熱職位競爭比達到2320:1
二者可以同時報考,但是選調生的要求相對較高些:
一是報名條件不同。選調生的報名條件除符合國家公務員的報名條件外,還要求是學生幹部、有志於從事黨政工作、服從組織安排的本科以上優秀畢業生;
二是培養目標不同。選調生的培養方向主要是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人選。
三是選拔程序不同。選調生的選拔包括資格審查、筆試、面試、體檢、考察考核等程序。
四是培養管理的措施不同。選調生到基層工作後,組織部門將通過舉辦培訓班、抽調到上級黨政機關跟班學習,鼓勵參加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得力措施進行重點跟蹤培養,幫助選調生脫穎而出。
選調生的前景好。雖然要去幾年基層鍛煉,但晉升機會多。 但是公務員要好考些,要求不高,大部分集中在城市等相對發達的地區,但是晉升機會沒選調生大。如果是黨員的話,選調生要好些,晉升機會大些。但是要去基層去鍛煉2--3年。鍛煉期間待遇要差些。要求要吃的苦,受得累。追求大志向的話就考選調生。
⑦ 選調生與公務員哪個好
選調生也屬於公務員系統,但與普通公務員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選調生是各省區市黨委組織部門有計劃地從高等院校選調的品學兼優的應屆大學本科及其以上的畢業生的簡稱。
這些畢業生將直接進入地方基層黨政部門工作,作為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人選進行重點培養。
2000年,中央組織部發布了《中央組織部關於進一步做好選調應屆優秀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培養鍛煉工作的通知》,對進一步做好「選調生」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選調生與公務員的區別:
1、報名條件不同。選調生的報名條件除符合國家公務員的報名條件外,一般還要求是黨員、學生幹部、有志於從事黨政工作、服從組織安排、本科及以上學歷、成績優秀等。
2、培養目標不同。一般公務員招考的是非領導職務國家公務人員,選調生不僅僅具有國家公務員身份,其重點是培養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同時,為縣(處)級以上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培養和輸送高素質的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
3、選拔程序略有區別。選調生的選拔包括資格審查、筆試、面試、體檢、考察考核等程序,一般都要求校方進行重點推薦和審查。而且「選調生」通常還會有年齡上的要求。
4、培養管理的措施不同。選調生到基層工作後,組織部門將通過舉辦培訓班、抽調到上級黨政機關跟班學習,鼓勵參加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得力措施進行重點跟蹤培養,幫助選調生脫穎而出。
⑧ 同樣都是鐵飯碗,公務員與選調生哪個更有優勢
選調生是各省區市黨委組織部門有計劃地從高等院校選調的品學兼優的應屆大學本科及其以上的畢業生的簡稱,這些畢業生將直接進入地方基層黨政部門工作,作為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人選進行重點培養。2000年,中央組織部發布了《中央組織部關於進一步做好選調應屆優秀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培養鍛煉工作的通知》,對進一步做好「選調生」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選調生也屬於公務員系統,但應該說與普通公務員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一:報名條件不同。選調生的報名條件除符合國家公務員的報名條件外,一般還要求是黨員、學生幹部、有志於從事黨政工作、服從組織安排、本科及以上學歷、成績優秀等。
二:培養目標不同。一般公務員招考的是非領導職務國家公務人員,選調生不僅僅具有國家公務員身份,其重點是培養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同時,為縣(處)級以上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培養和輸送高素質的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
三:選拔程序略有區別。選調生的選拔包括資格審查、筆試、面試、體檢、考察考核等程序,一般都要求校方進行重點推薦和審查。而且「選調生」通常還會有年齡上的要求。
四:培養管理的措施不同。選調生到基層工作後,組織部門將通過舉辦培訓班、抽調到上級黨政機關跟班學習,鼓勵參加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得力措施進行重點跟蹤培養,幫助選調生脫穎而出。
目前,各個地區的選調生項目一般都由當地黨委的組織部門負責。因此,關心「選調生」項目的同學,可以到相關組織部門網站上查詢具體政策,也可關注學校的就業信息網站。
選調生是省委組織部的後備幹部,放到基層鍛煉,人事權歸省委組織部管轄,委託接收單位考評。調動范圍是全省建有黨組織的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民社團。可以理解成一種特殊的幹部身份。
比如你的人事管理權在市人事局就只能在市級或以下的政府機關或市直機關調動,而不能調往省級機關或平行及垂直單位,但達到副處級幹部後不受此限制,可在全省范圍調動。
可以理解為選調生是先人後崗,公務員是先崗後人。
選調生如果分配在有編制的公務員崗位就自然而然成為公務員,無需考試直接提拔,但人事歸屬不變;如果分配在沒有公務員編制的崗位則納入所在市級機關組織部幹部編制范圍,再視工作調動而定。
所謂選調生參加公務員考試主要是指跨區報考,比如報省直單位或其它地市機關,是主動報考而非單位看中借調,這種情況在選調生提拔中比較少,除非混不下去了或覺得有蠻好的機會才會這樣,而且和一般公務員身份報考不一樣的是:公務員報考公務員必須在原單位工作達到一定年限,且報考前要和原單位脫離人事關系,考不上就完了;選調生不受任何條件限制,只要原單位同意報考且達到報考條件既可報考,考不上也可以回原單位工作,飯碗不丟!
總的來說,選調生提拔速度比公務員快得多,一般本科畢業定科員,碩研定副科,博研定正科,我身邊最快的一個碩士研究生畢業不到四年就提到副處了。但相應報考條件限制也比公務員高得多,首先是一類大學,其次必須是省內高校或籍外省,以前還要求要是黨員,2012放寬到共青團員了。相對來說公務員就松多了,達到條件既可!
選調生是公務員,並且與通過正常招考被錄用的公務員有不同,選調生」與公務員隨著國家對公務員隊伍實行「逢進必考」的原則,報考「選調生」和公務員成了當前和今後大學生走進黨政機關,實現「學而優則仕」理想的唯一途徑。
這兩條道路有異曲同工之處:
1、選調生與公務員相同都要有一年試用期,期間只有見習期工資,第二年定級,定科員二級;
2、選調生雖是後備幹部身份,但試用期結束後的前兩年需要在基層工作,期間碩士定副科級(非領導職務、級別),之後才可參與全省的人員選調。
3、選調生碩士正式入編(試用期結束)後的第二年定副科級(非領導職務、級別),執行副科級工資。但需要注意級別和職務(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的區別,比如非領導職務可以是副主任科員。
4、選調生是省、市、縣委組織部掌握的後備幹部,而招考錄用的公務員,是各機關工作人員,關系由該機關的人事行政部門管轄,而非各級黨委組織部。
5、選調生一般要分配到基層去鍛煉,條件艱苦,福利少(不是單一情況,東部、中西部部分發達地區情況明顯不同),但兩三年後就會上調。
6、培養管理的措施不同。
還有更多疑問可向中公企業知道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