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計算機程序員工作年限 網上總說超過35歲的程序員要失業是真的嗎
1、程序員技術能力上升是可以到50歲或60歲的,所以說只要能力強,年限是可以到50歲或60歲的。
2、35歲以上的程序員,面臨失業主要是那種高不成低不就的。那些甘於滿足現狀的人,則裹足不前,自然沒有了競爭優勢。倘若遇到了行業寒冬或是公司,部門業務調整,就回成為裁員的目標。即便被裁,也不意味著找不到工作。
3、只要調整好心態,擺正位置,從實際出發,還是可以找到一份編程的工作。說失業的,大都是那種技能不高,想憑自己的工作年限獲取一份高回報的工作。
4、只要認認真真的提升自己,在遇到外力影響時,35歲以上的程序員憑借技能還是能找到一份不錯工作的。
㈡ 程序員在35歲之後絕大多數是否都會被淘汰
程序員在35歲之後,絕大多數都是會被淘汰的。程序員要想自己不被淘汰,在年輕的時候就要精進自己的技術,成為技術上的大佬。在35歲的時候就將程序員淘汰,這種做法其實是非常不人道的,希望程序員的職場環境能夠得到改善。很多的程序員在35歲之後就會被公司淘汰,被公司淘汰之後的程序員就會陷入一種兩難的境地。關於程序員在35歲之後絕大多數是否會被淘汰?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希望程序員的職場環境能夠得到改善
程序員的職場環境其實也是非常惡劣的,他們在年輕的時候拚命加班為公司工作,在年紀稍微大了一點之後之後可能就會被公司淘汰。所以希望程序員的職場環境能夠得到改善。
你覺得程序員在35歲之後,絕大多數會被淘汰嗎?歡迎評論區下方留言!
㈢ 程序員35歲以後都干什麼去了
1、在中國,大家對程序員的認知是吃青春飯的。過了35歲,是被所有it行業所嫌棄。
2、確實,現在35歲以上的程序員出去找工作,幾乎很難獲得面試機會。即使你參加面試了,跟比你小十來歲的小年輕比較,可能hr也會選擇更年輕的,因為在他們身上會有更高的性價比。
3、這些小年輕,他們精力更充沛,不會因為家庭無法去加班,因為他們一般都是單身,他們思維更活躍,接觸新知識更快。不過這些小年輕也有自身的缺點。
4、老程序員的優點,老程序有更豐富的項目經驗,一旦項目出現問題,能更快找到問題所在,畢竟經歷項目多,遇到問題也會更多,儲備的更多。還有老程序員更穩定,因為有了家庭的重擔,他們只有求穩定,才能更好在一家公司長期發展下去。
5、項目管理這個是適合程序員做的,這里會涉及一些技術問題,做過開發應該更得心應手。只是這個職位需要有很好的溝通,需要跟客戶面對面交流。
6、還要有好的文筆,需要寫方案。需要長期出差,這個職位需要你能忍受長期出差,如果這個可以解決,那麼你可以選擇去做。
㈣ 有些人在擔心程序員過了35歲怎麼辦過了35歲的程序員都去做什麼了
過了35歲的程序員,人生會有以下幾個選擇方向。
一、做管理
現在做程序員的人有很多,尤其是處於底層的程序員,各類培訓機構層出不窮,以及計算機畢業的學員人數也是非常可觀的,程序員的工資也算是可以的,但是當人到35歲以後就會面臨一個問題,身體逐漸亮起紅燈,因為程序員是一個非常消耗腦力的工作,認識等人當中就有許多人做了程序員,他們最開始做的都是基礎崗位,算是代碼的搬運工,後來的選擇各有不同,有些人通過常年的積累,不論是經驗還是閱歷方面都有了提升,有些人會成為小領導,有些人自己開了公司,進入管理層的一些朋友,他們都是因為技術方面比較突出被領導所賞識,不論是在薪資待遇,還是福利待遇方面都有不小的提升。所以,一小部分人就就做起了架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你們所認識的程序員在35歲之後都有從事什麼工作的呢?
㈤ 35歲以後的程序員有多慘
35歲以後的程序員,可能被公司列入裁員名單,因為年齡過大,所以公司方面會招聘更多年輕人,把這些老員工所替代,有這么幾個原因:
1、程序員在做2、3年之後也就不會有什麼新東西了,每天在做的都是一些重復的工作,所以很多人都說程序員是高級藍領。
2、在有了一定的經驗之後,很多人會轉向系統架構或者項目管理的方向,寫代碼之類的工作都留給年輕人去做了。
3、程序員是一項枯燥並且高壓性質的工作,長年累月的生活在這種節奏當中,對於身體健康也會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
(5)那些35歲的程序員還好嗎擴展閱讀
大齡程序員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創新者的窘境》一書中提到,機構的能力包括:
1、資源
2、流程
3、價值
資源包括時間,技能,金錢,人脈等;流程指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思維模式等;價值觀就是自己認為什麼重要。這三點放在每一個職場人身上也同樣合適。對於技術人來說,會的編程語言和工具都是資源,框架設計,邏輯思維,數據分析這些都是流程;
是熱衷做技術還是喜歡做管理,這就是個人的價值觀。決定程序員是否具有優勢的,是思維能力,是解決問題的框架,是快速學習,是個人管理,是創新與創造,是這些應用流程方面的能力。而這些,都需要時間的沉澱和項目的歷練。
㈥ 超過35歲的大齡程序員還有發展機會嗎
現在IT行業發展的一直都比較好,所以很多學生在選專業的時候都會選擇電腦相關的行業,小編其實也是特別欽佩程序員的。超過了35歲的大齡程序員還有發展的機會嗎?
小編認為對於這些超過了35歲的大齡程序員們來說,還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前景,其實大家完全可以選擇另一種發展道路,比如說成為這個公司的管理者。管理者通過他人的工作也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所以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還有機會獲得更好的前景,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和高額薪水。
㈦ 程序員如果過了35歲該怎麼辦呢那些過了35歲的程序員都去做什麼了
自己16年畢業之後工作中,但是是在我們鄭州市一家網路公司做Java後台研發工程師。有可能是那時候剛出社會,無論自己掙多少錢全是所有開銷完,有再加上鄭州是二線的城市,三線的工作,一線的消費能力。在第一家公司工作大約有8個多月的時候選擇了離去。隨後在武漢來到了武漢市。我個人不太喜歡那類焦慮不安擠壓的生活。我想找一個家近一點的,不願那時候家裡有哪些突發性是事兒,自身不能及時的趕回去為自己留下遺憾。)趕到武漢市的時候,也接連不斷的面試拿到了大概5份offer,但是當時自己想在這種生活過度簡易每天都是計算機 BUG的這些東西。所以也給推啦。在最後一次面試中(這一次是沒有在去面試開發設計)招聘面試了一家培訓學校,選中了在培訓學校里當老師。
假如你到中關村大街上看看,35歲以上的程序猿,或是40歲以上的程序猿,有這灰白色的頭發和眼角紋,但也身背雙肩背包,匆匆忙忙走路的人有些是。我的朋友和朋友,大多都是35歲以上的,再次當程序員的也很多,既沒有淘汰都沒有死了。因此,網上說的「35歲後程序猿會淘汰」,更重要的是根據營銷手段和刺激才散播來開的。一個行業,尤其是藉助智力的領域,自然會有正常的優秀人才心態。假如程序猿一路殺怪爆裝,35歲時,可以說是初入職場頂峰,當名主管都是相匹配的崗位。不要總把程序猿定義為程序員,程序員是新手任務情況,互聯網技術公司里,程序員的升高方式應當對比CTO(技術總監)。構建產品架構,底層架構,代碼庫,這些。這也是在實際工作中,獲得的經驗,並不是剛畢業的應屆畢業生可以取代的。
㈧ 38歲了,難道程序員35歲以後真的都要失業了嗎
「老程序員」這個稱呼印證了行業的一道坎,35歲,不光是程序員,還有其他行業的從業者,都會遇到這個坎。批量的年輕人逐漸湧入,打擊了一批還在碌碌無為的前輩,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擔憂。對於程序員來說,似乎更加沉重一些。
我們眼中的程序員,一直忙碌在公司的第一戰線,996的上班時間,還不算通宵加班的精力,對體力和腦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到了35歲的程序員都在迷茫著自己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程序員在過了35歲之後都會失業,面對來自家庭孩子的壓力,來自父母養老的壓力,都會讓自己思考以後的發展。是繼續走技術路線還是轉向,該如何更好的承擔起自己肩上的責任? 看了很多網友的回答,也訪問了很多程序員對自己未來的打算,總結了一下:
繼續走技術路線 很多程序員因為性格選擇了IT行業,自然也會因為性格繼續在IT行業走下去。在有了幾年的開發經驗之後,選擇繼續深造,由開發工程師到構架師,由編程技術開始學習大數據、AI等,保持自己對行業技術的敏感性。
走管理路線 管理路線,就是帶項目,相對於奮斗在第一戰線的小夥伴更輕松一些,不會將過多的精力放在開發上,而是放手讓年輕人去鍛煉,開始學習管理,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出路。
走創業路線 打工真的是毫無出頭之日的,很多大佬都會選擇自己出去創業,但這個需要資金和技術的雙重壓力,抗過了就是老闆,失敗了就重新回到原點。
轉行 這條路,很少人會走,因為不想放棄自己多年的技術,會覺得和可惜。
再說說程序員有那些出路或者賺錢的路子吧
寫博客或者運維自己的公眾號果文筆好的話,也喜歡分享的話,可以自己運維一個技術公眾號,者博客,不見網上很多技術大拿都在寫博客,這個過程很漫長,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實習,去寫作,去輸出,去運營。在打造自己的品牌的過程中,慢慢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有了自己的品牌,就可以做一些分享,承接一些廣告,培訓,也就距離錢不遠了。這可以促使自己對所用技術的去思考,同時也能讓很多的技術小白或者行業人士關注你,從而提高你的知名度,吸引流量或者讓更多人認識你,知道你,你才有更多的機會。
承接一些項目(也就是接私活)
當然這要花費你很大一部分時間,承接時你要考慮時間成本,至少這些時間要和你的工資相當。個人不怎麼推薦這種方法,有時候周期會很長,很容易喪失積極性,不過也算是一種方法。
參加一些開發者大賽或者一些技術活
這是一種方法最實在,拿獎金,只賺不賠,不過前提是你得有足夠的實力,有時一些比賽盡管不是很多,但從中也可以學到不少知識,或者某些證書對你可能有用
技術活動包含的范疇很廣,包括做技術講師,分享技術知識。這個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術影響力,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專門能力,但是同樣需要的門檻很高。
接一些廣告或者在自己開發的app或者利用網上的小項目博客
在自己的app中加入廣告或者打賞讓喜歡你的朋友支持你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㈨ 35歲以上的程序員都去哪裡了
程序員中年危機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隨著精力和創新能力的減少,加上工資要求變高,35歲之後的程序員面臨著很大的危機。那麼35歲以上的程序員都去哪兒了呢?大概有以下幾個選擇。
一、做管理
這是程序員發展中最常見的一種路徑。或許在年輕的時候你以拼技術為樂趣,但當你上了一定層次,積累很多經驗和技術之後再跟年輕的程序員拼的時候就顯得很不合適了。所以這個時候就得往管理方面走。在我身邊就有很多案例,在工作十餘年後在業務能力和管理能力都不錯的情況下公司就將其提升為管理層,我所在的公司里最年輕的領導也就畢業7年。
但並非呆的年限長了就會讓你當管理,你至少得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二、當架構師
嚴格來說,架構師也屬於管理,他是技術方面的領導者,不過由於其性質跟項目管理還是有著較大區別,所以這里單獨列出來。
在我大學剛學習Java的時候就聽老師說,程序員以後要麼走管理成為領導,要麼走技術成為架構師。當你非常熱愛技術,是一個技術大牛,那麼就可以選擇架構師。但架構師對於個人技術能力要求非常強,同時薪資也非常高,我現在的公司里架構師年薪達到60萬,在互聯網大廠里會更多。其實如果你有技術,架構師是遠比中層管理受歡迎的多。下面是我在拉勾網隨意搜索的兩個Java高級工程師/架構師的任職要求。
三、繼續寫程序
也有很多大齡程序員選擇繼續呆在寫業務代碼的崗位上。他們或是滿足當下不想去奮斗,或是家裡環境不錯用不著那麼拼,或是自己能力不夠又未找到更好的出路。但要想在這個行業持續走下去,沒有好的追求和不懈地學習會讓你處於被裁員的危險環境。
四、創業
走這條路的程序員除了技術過硬外要麼很有經驗與見識,要麼很有資源,還要有一定的資本。雖說現在喊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但近期互聯網行業並不景氣,創業成功的概率並不大。而且失敗之後的結果很多人是無法接受的,所以走這條路的人還是較少。
五、轉行
中年程序員轉行的比例應該是比較高的。這個時候自己的見識和想法都比較成熟了。有些人要麼轉到其他行業,要麼用自己積累的資本做點小生意。
其實不光是程序員有中年危機,其他行業很多也有中年危機。想要擺脫中年危機,最重要的是要提升自己的價值,努力規劃好自己的未來,為自己的將來做好充分的准備。
最近這個話題有點火熱,稱之為程序員的35歲現象。之前有專門為此寫了一篇文章:原名為:
IT圈裡的35歲現象:那些35歲以上的人都幹嘛去了
年齡分水嶺
大多數的招聘啟事里,都會設置一道「年齡分水嶺」,來隔絕大齡求職者。而在很多場景下,這條冷酷的分界線,會劃在35歲。
拉勾網2018年發布的《90後互聯網職場報告》顯示,互聯網從業者平均年齡是26歲,其中55.8%是90後。
其中,亞馬遜員工平均年齡28歲,谷歌30歲,華為27歲,臉書28歲……
不要說白頭,連禿頭都沒到來,可能就已經在公司平均年齡上拖了後腿。
無可否認的是,在新興行業,尤其是互聯網行業,35歲已經是很老的人了。
性價比降低
每一個年近35歲的職場人都知道,自己的性價比早就不如90後。
別人能996,能熬通宵,能喝汽水,能半夜吃完宵夜繼續加班到天亮。
更可怕的是,積累了那麼多年的經驗,不知道怎麼突然就變得一文不值。
搞Java,C++十幾年了,項目老闆卻突然說,所有代碼要改成Python。無奈,拿起一本磚頭那麼厚的書,發現自己已經啃不下去了。
很多人不會明白那種感覺。
彷彿一根橡皮筋鬆了很多年,突然要綳緊了,卻發現自己完全沒掉了彈性。
看著頭頂,總是會覺得有一柄懸在頭頂的達摩克斯之劍,隨時招呼都不打一句,就直接刺破自己自以為是的歲月靜好。
這個時候,終究是不得不感嘆一句,人是戰勝不了自然規律的。
溫水裡被煮的青蛙
不久前,突如其來的甲骨文裁員風波(甲骨文創始人:不能讓中國培養出比美國更多的工程師)(點擊可了解甲骨文裁員風波),激起了人們對中年危機的憂慮,尤其在技術急速更迭互聯網行業,安全感正變得日益稀薄。網上有人嘲諷甲骨文平均年齡37歲、突然被裁員的工程師們「不值得同情」——他們年輕時沒有選擇冒險和奮斗,進了舒適的外企,最終活成了溫水裡被煮的青蛙。
那些35歲還掙扎在底層的人,盡管有好幾年的工作經驗,但由於基本在從事著重復性的勞動或者頻繁跳槽沒有明確目標,所以能力和經驗並不匹配。
可以想像,他們在二十來歲的時候大多是這樣度過的:
下班准時打卡,回到家後往床上一躺,刷著手機等著外賣,外賣來了邊吃邊看手機,吃完後把外賣一打包,又躺回床上刷手機,或者玩 游戲 直到睡覺。
懶是一回事,但 娛樂 至上、喪失了對生活的思考才是罪魁禍首。
付諸行動,擺脫年齡限制
如果35歲還在做著10年前的工作,不懂進步被 社會 淘汰是必然,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話說到極致,事做到極致,到哪都受喜歡。
那些混得不錯的中年人,他們的殺手鐧在於,他們在年輕的時候仔細想過自己想要什麼生活,認真去了解過自己,並且腳踏實地地按照自己的規劃為自己理想的生活做出一點又一點的努力。
如果你還年輕,為了避免成為進退兩難的35歲中年程序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讓你擺脫年齡限制:
在某種開發技能上建立個人品牌,比如 WebRTC 、 Hadoop 、 C++ 、JAVA One等。而且,有了個人品牌,才能在超過 35 歲時還可以輕松找到工作。這樣的開發者,實際上是以「技術專家」的身份存在。
在組織內開發技能過硬,並且精通業務,成為復合型選手,占據難以替代的位置。這樣的開發者,可以稱之為高級開發工程師或者資深開發者,這樣的角色,在一個合適的平台上,可以受到重視,可以跟著平台發展,不用在意年齡。退一步講,即便所在的平台倒掉了,依然會有很多公司願意要。
成為善於架構某類軟體服務的架構師。這是從高級開發工程師演變過來的更高級的角色。當你真正做過一些大型系統的架構工作,會有很多公司需要你,不必擔心你的年齡,你工作自由了。
走向管理崗位,成為職業經理人。很多公司都有項目經理、技術經理、研發經理等管理角色,你需要能夠真正做好管理工作。
如果你已年過30仍一事無成也不要緊,只要你抱有「最糟不過當下」的樂觀心態,未來一定會比現在好。
每個明天是無數個今天堆積起來的,想要明天是什麼樣的,今天去做就好了。
這個 社會 是金字塔形式的不可能所有人都走上塔尖,身邊的人聚聚散散的有時挺傷感的,他們大部分不是被時代所拋棄,而是中國的國情,人為所造成的。 一部分由於時運,技能,關系,機遇,性格走上管理崗位,有主管啊,項目經理啊,這部分人才是最危險的,主管還好點,需要隨時更新技能,項目經理就難啦,沒得時間,瑣事挺多的,一旦項目解散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單位,跳槽也相對窄一點,當然大牛不在此列。
另一部分人大部分由於性格原因,在通往金字塔尖的過程中成啦技術牛人,這部分人現在最穩得,現在這個時代九零後一言不合就辭職的年代,當領導不好當,這部分牛人大部分是項目組中堅力量,待遇有的比領導都高。
剩下一大部分部分是自己不想在干啦,由於家庭啊啥的轉行,或作培訓同事有好多做這個的收入也高,又不累,或作點其他行業當然大部分都不會莽撞行事的畢竟最理智的行業的從業人員還是有兩把刷子的,最後一個就是創業啦這個也很多,大部分是相關的,
當然你要是真心放下,和家人找個地方平淡的生活也好,這個年齡都有積蓄有的可能在一線不能實現財務自由,但到二線三線還是妥妥的財務自由。
最後就看你咋選擇啦。
都說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那麼35歲以上的程序員都去哪了呢。想深入回答這個問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筆者依據個人工作經驗,簡單分析如下:
項目經理:程序員做的時間久了,多數會往項目經理崗位上發展。因為,工作時間久,所以項目經驗豐富,往項目經理崗位上發展,是程序員最好的也是最佳的晉升渠道。
前端工程師:對,沒錯就是前端工程師,有些人做後台久了,總想想辦法挑戰自己,於是做前端工程師也是程序員發展的一個方向。
組建互聯網外包團隊:這個是大多數程序員的選擇,因為項目經驗豐富,於是就跟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組建項目外包團隊,這樣不僅有不菲的收入,而且工作中學到的知識也不至於荒廢。
轉行:程序員做久了,長期保持同一種坐姿,身體機能多少會有些損傷,這種情況下,轉行是這些人的最佳選擇。
搞不懂為什麼總是有這種問題。
我是做嵌入式軟體的,想做好工作,我需要懂BIOS,UBOOT,BOOTLOADER,至少要看懂原理圖,看懂匯編,C/++一定要很熟,另外還要熟悉對應系統的驅動,驅動裡面又要熟悉各種匯流排,ISA,I2C,SPI,PCI,PCIE,USB等等,除了硬體匯流排,還有軟體驅動框架和協議,我做linux多一些,視頻要懂v4l2,串口tty,藍牙,還有已經兼容大部分外設的socket,桌面xserver,另外還有各種開發環境的移植和搭建,我感覺一下子都列不完,上面的有些也只懂皮毛,沒有三年經驗上手都困難,五年才能算熟練工,十年是大牛吧。
所以35歲才剛到黃金期。
我感覺未來計算機開發的門檻越來越高了。
去了該去的地方,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歸宿。
去賣保險了。。。
還在敲代碼啊, 有的是中高層管理了, 有的自己創業了,不管青不青春,只要有能力總能找到合適的位置,多年的行業人脈資源,基本都不需要去投簡歷找工作,相對比年輕人來說有弱勢也有優勢。
中年危機老話題,必須轉行。
第一:)同行業領導,有機會的。
都做管理層了或者售前,懂技術的銷售。
第二:)不同行業,有門路的。
做外賣,做餐飲多了去了 寫書的南派三叔。
第三:)都不行,無奈打死都不走的。
逐步被淘汰,不是被成本淘汰, 就是被新技術淘汰,新人淘汰。逐步淘汰中。會的軟體所有技術,都發現是過眼雲煙。一片一片烏雲。
普通行業中年危機問題。
吃青春飯都是,除非你是很深的技術。或者醫生與老越值錢。
影視業的徐崢,就陶虹說這叫中年危機。必須面對。成功了成了導演徐崢,否則就是投資者徐崢,再不行就是美團徐崢退休,從一線退休到四線無線了。
㈩ 過了35歲的程序員,還有價值嗎程序員過了35歲該何去何從
一般情況下來說,程序員確實是一個高薪的職業,但大多數人認為程序員又是一個吃早飯的職業,所以真的因為如此意味著老程序員確實很難再發揮余熱,所以對我們來說並不是程序員本身沒有價值,而是因為行業屬於一個新興行業,對於中年人並不是很友好,所以程序員大多數在35歲之後都會改行從事其他產業,也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來思考問題。
其實不得不說的是,這個時代都是在不斷的學習和成長的也正因為如此,必須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培養新的技能,在35歲之後更應該注重自己技能的培養和整體價值的呈現,不單單在聚集於新興it行業,更應該把目光注重其他產業,培養自己的技能,全面發展,這樣的話才能夠在時代發展中找到自己的價值點。
其實對我們來說,過了35歲的程序員本身是有價值,但是對於it行業來說,更崇尚青年活力的年輕人,35歲的程序員很難獲得老闆的信賴,導致大多數35歲的程序員都會選擇改行其他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