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上年紀的程序員都幹嘛去了

上年紀的程序員都幹嘛去了

發布時間:2022-10-08 05:09:53

程序員35歲以後都干什麼去了

程序員35歲以後很多幹了項目管理

1、在中國,大家對程序員的認知是吃青春飯的。過了35歲,是被所有it行業所嫌棄。

2、確實,現在35歲以上的程序員出去找工作,幾乎很難獲得面試機會。即使你參加面試了,跟比你小十來歲的小年輕比較,可能hr也會選擇更年輕的,因為在他們身上會有更高的性價比。

3、這些小年輕,他們精力更充沛,不會因為家庭無法去加班,因為他們一般都是單身,他們思維更活躍,接觸新知識更快。不過這些小年輕也有自身的缺點。

4、老程序員的優點,老程序有更豐富的項目經驗,一旦項目出現問題,能更快找到問題所在,畢竟經歷項目多,遇到問題也會更多,儲備的更多。還有老程序員更穩定,因為有了家庭的重擔,他們只有求穩定,才能更好在一家公司長期發展下去。

5、項目管理這個是適合程序員做的,這里會涉及一些技術問題,做過開發應該更得心應手。只是這個職位需要有很好的溝通,需要跟客戶面對面交流。

6、還要有好的文筆,需要寫方案。需要長期出差,這個職位需要你能忍受長期出差,如果這個可以解決,那麼你可以選擇去做。

⑵ 大齡程序員何去何從

大齡程序員做管理、產品、創業去了。

基本上年紀很大了,還在開發一線的都是喜歡編程,喜歡技術的人。這樣的人,如果沒有什麼其他的毛病,我相信,大多數的企業都是歡迎的。

編程可能就是寫一些演算法,遞歸,解決一個8皇後問題,解決一個漢諾塔問題。但是涉及到軟體以及工程方面,一切都變了。而真正能夠駕馭大規模系統的人,本身,絕對不可能不精通開發和編程的。

也有網友說,「在我28歲的時候,我擔心30歲,結果到了30歲,我還是程序員,然後我又開始擔心35歲,等到了35歲,發現公司還有很多40歲的程序員,於是也就沒那麼擔心了。」與其擔心未來,不如踏實做好自己。

⑶ 程序員過了35歲該怎麼辦那些過了35歲的程序員都去做什麼工作了

人生理學和智能的最高點是20歲~30歲這個年齡段。程序員的工作任務重,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過30歲,身體就漸漸地走下坡了,邏輯思維也不如以前活躍了。程序猿領域變化太快了,新生事物五花八門,新技術應用也見效快,因此程序猿年紀上來後,思維固化,循規蹈矩是很致命性的。年紀所帶來的難題,讓程序猿難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中,連續加班,壓力太大,人體承受不起,家庭的影響,分散化了耗費上工作中的時間精力。針對企業而言,新手程序猿接受新事物快,邏輯思維更加靈活,

如果有機會能夠轉為計劃方案類或構架類工作中,例如售前服務或架構設計師。多總結,靜下來,將自己這么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一下,把有用的知識沉澱下來,從這當中得到什麼是本人擅長的,把他產生成自己的長處;進一步學習,這個年紀,雖然某些方面不如年青人,但自學能力應該很強了,35歲以前你已經積攢了非常大一筆工作經驗,針對新技術應用的認知也應當更快,應該比年青人更具備優點,俗話說得好,人這一輩子,學無止境,僅有不斷地學習,才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保證無可取代。

⑷ 有些人在擔心程序員過了35歲怎麼辦過了35歲的程序員都去做什麼了

過了35歲的程序員,人生會有以下幾個選擇方向。

一、做管理

現在做程序員的人有很多,尤其是處於底層的程序員,各類培訓機構層出不窮,以及計算機畢業的學員人數也是非常可觀的,程序員的工資也算是可以的,但是當人到35歲以後就會面臨一個問題,身體逐漸亮起紅燈,因為程序員是一個非常消耗腦力的工作,認識等人當中就有許多人做了程序員,他們最開始做的都是基礎崗位,算是代碼的搬運工,後來的選擇各有不同,有些人通過常年的積累,不論是經驗還是閱歷方面都有了提升,有些人會成為小領導,有些人自己開了公司,進入管理層的一些朋友,他們都是因為技術方面比較突出被領導所賞識,不論是在薪資待遇,還是福利待遇方面都有不小的提升。所以,一小部分人就就做起了架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你們所認識的程序員在35歲之後都有從事什麼工作的呢?

⑸ 大齡程序員都幹啥去了

大齡程序員做管理、產品、創業去了。

基本上年紀很大了,還在開發一線的都是喜歡編程,喜歡技術的人。這樣的人,如果沒有什麼其他的毛病,我相信,大多數的企業都是歡迎的。

編程可能就是寫一些演算法,遞歸,解決一個8皇後問題,解決一個漢諾塔問題。但是涉及到軟體以及工程方面,一切都變了。而真正能夠駕馭大規模系統的人,本身,絕對不可能不精通開發和編程的。

也有網友說,「在我28歲的時候,我擔心30歲,結果到了30歲,我還是程序員,然後我又開始擔心35歲,等到了35歲,發現公司還有很多40歲的程序員,於是也就沒那麼擔心了。」與其擔心未來,不如踏實做好自己。

⑹ 40歲以上的程序員都干什麼去了

現在的程序員,年輕的有時十幾歲,大約十八九左右就開始做程序員,我覺得40多歲以上的程序員應該是腦筋浪費比較嚴重,心理壓力也很大,而且面對現在競爭的壓力很大,現在最具有競爭優勢的就是20多歲的程序員,程序員的工作量都是很長時間,而且非常費腦費眼的工作,對以上的程序員,應該選擇放棄這份工作,從事一些簡單的工作。

⑺ 35歲以上的程序員都去哪裡了

程序員中年危機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隨著精力和創新能力的減少,加上工資要求變高,35歲之後的程序員面臨著很大的危機。那麼35歲以上的程序員都去哪兒了呢?大概有以下幾個選擇。
一、做管理
這是程序員發展中最常見的一種路徑。或許在年輕的時候你以拼技術為樂趣,但當你上了一定層次,積累很多經驗和技術之後再跟年輕的程序員拼的時候就顯得很不合適了。所以這個時候就得往管理方面走。在我身邊就有很多案例,在工作十餘年後在業務能力和管理能力都不錯的情況下公司就將其提升為管理層,我所在的公司里最年輕的領導也就畢業7年。

但並非呆的年限長了就會讓你當管理,你至少得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二、當架構師
嚴格來說,架構師也屬於管理,他是技術方面的領導者,不過由於其性質跟項目管理還是有著較大區別,所以這里單獨列出來。

在我大學剛學習Java的時候就聽老師說,程序員以後要麼走管理成為領導,要麼走技術成為架構師。當你非常熱愛技術,是一個技術大牛,那麼就可以選擇架構師。但架構師對於個人技術能力要求非常強,同時薪資也非常高,我現在的公司里架構師年薪達到60萬,在互聯網大廠里會更多。其實如果你有技術,架構師是遠比中層管理受歡迎的多。下面是我在拉勾網隨意搜索的兩個Java高級工程師/架構師的任職要求。

三、繼續寫程序
也有很多大齡程序員選擇繼續呆在寫業務代碼的崗位上。他們或是滿足當下不想去奮斗,或是家裡環境不錯用不著那麼拼,或是自己能力不夠又未找到更好的出路。但要想在這個行業持續走下去,沒有好的追求和不懈地學習會讓你處於被裁員的危險環境。

四、創業
走這條路的程序員除了技術過硬外要麼很有經驗與見識,要麼很有資源,還要有一定的資本。雖說現在喊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但近期互聯網行業並不景氣,創業成功的概率並不大。而且失敗之後的結果很多人是無法接受的,所以走這條路的人還是較少。

五、轉行
中年程序員轉行的比例應該是比較高的。這個時候自己的見識和想法都比較成熟了。有些人要麼轉到其他行業,要麼用自己積累的資本做點小生意。

其實不光是程序員有中年危機,其他行業很多也有中年危機。想要擺脫中年危機,最重要的是要提升自己的價值,努力規劃好自己的未來,為自己的將來做好充分的准備。

最近這個話題有點火熱,稱之為程序員的35歲現象。之前有專門為此寫了一篇文章:原名為:

IT圈裡的35歲現象:那些35歲以上的人都幹嘛去了

年齡分水嶺

大多數的招聘啟事里,都會設置一道「年齡分水嶺」,來隔絕大齡求職者。而在很多場景下,這條冷酷的分界線,會劃在35歲。

拉勾網2018年發布的《90後互聯網職場報告》顯示,互聯網從業者平均年齡是26歲,其中55.8%是90後。

其中,亞馬遜員工平均年齡28歲,谷歌30歲,華為27歲,臉書28歲……

不要說白頭,連禿頭都沒到來,可能就已經在公司平均年齡上拖了後腿。

無可否認的是,在新興行業,尤其是互聯網行業,35歲已經是很老的人了。

性價比降低

每一個年近35歲的職場人都知道,自己的性價比早就不如90後。

別人能996,能熬通宵,能喝汽水,能半夜吃完宵夜繼續加班到天亮。

更可怕的是,積累了那麼多年的經驗,不知道怎麼突然就變得一文不值。

搞Java,C++十幾年了,項目老闆卻突然說,所有代碼要改成Python。無奈,拿起一本磚頭那麼厚的書,發現自己已經啃不下去了。

很多人不會明白那種感覺。

彷彿一根橡皮筋鬆了很多年,突然要綳緊了,卻發現自己完全沒掉了彈性。

看著頭頂,總是會覺得有一柄懸在頭頂的達摩克斯之劍,隨時招呼都不打一句,就直接刺破自己自以為是的歲月靜好。

這個時候,終究是不得不感嘆一句,人是戰勝不了自然規律的。

溫水裡被煮的青蛙

不久前,突如其來的甲骨文裁員風波(甲骨文創始人:不能讓中國培養出比美國更多的工程師)(點擊可了解甲骨文裁員風波),激起了人們對中年危機的憂慮,尤其在技術急速更迭互聯網行業,安全感正變得日益稀薄。網上有人嘲諷甲骨文平均年齡37歲、突然被裁員的工程師們「不值得同情」——他們年輕時沒有選擇冒險和奮斗,進了舒適的外企,最終活成了溫水裡被煮的青蛙。

那些35歲還掙扎在底層的人,盡管有好幾年的工作經驗,但由於基本在從事著重復性的勞動或者頻繁跳槽沒有明確目標,所以能力和經驗並不匹配。

可以想像,他們在二十來歲的時候大多是這樣度過的:

下班准時打卡,回到家後往床上一躺,刷著手機等著外賣,外賣來了邊吃邊看手機,吃完後把外賣一打包,又躺回床上刷手機,或者玩 游戲 直到睡覺。

懶是一回事,但 娛樂 至上、喪失了對生活的思考才是罪魁禍首。

付諸行動,擺脫年齡限制

如果35歲還在做著10年前的工作,不懂進步被 社會 淘汰是必然,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話說到極致,事做到極致,到哪都受喜歡。

那些混得不錯的中年人,他們的殺手鐧在於,他們在年輕的時候仔細想過自己想要什麼生活,認真去了解過自己,並且腳踏實地地按照自己的規劃為自己理想的生活做出一點又一點的努力。

如果你還年輕,為了避免成為進退兩難的35歲中年程序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讓你擺脫年齡限制:

在某種開發技能上建立個人品牌,比如 WebRTC 、 Hadoop 、 C++ 、JAVA One等。而且,有了個人品牌,才能在超過 35 歲時還可以輕松找到工作。這樣的開發者,實際上是以「技術專家」的身份存在。

在組織內開發技能過硬,並且精通業務,成為復合型選手,占據難以替代的位置。這樣的開發者,可以稱之為高級開發工程師或者資深開發者,這樣的角色,在一個合適的平台上,可以受到重視,可以跟著平台發展,不用在意年齡。退一步講,即便所在的平台倒掉了,依然會有很多公司願意要。

成為善於架構某類軟體服務的架構師。這是從高級開發工程師演變過來的更高級的角色。當你真正做過一些大型系統的架構工作,會有很多公司需要你,不必擔心你的年齡,你工作自由了。

走向管理崗位,成為職業經理人。很多公司都有項目經理、技術經理、研發經理等管理角色,你需要能夠真正做好管理工作。

如果你已年過30仍一事無成也不要緊,只要你抱有「最糟不過當下」的樂觀心態,未來一定會比現在好。

每個明天是無數個今天堆積起來的,想要明天是什麼樣的,今天去做就好了。

這個 社會 是金字塔形式的不可能所有人都走上塔尖,身邊的人聚聚散散的有時挺傷感的,他們大部分不是被時代所拋棄,而是中國的國情,人為所造成的。 一部分由於時運,技能,關系,機遇,性格走上管理崗位,有主管啊,項目經理啊,這部分人才是最危險的,主管還好點,需要隨時更新技能,項目經理就難啦,沒得時間,瑣事挺多的,一旦項目解散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單位,跳槽也相對窄一點,當然大牛不在此列。

另一部分人大部分由於性格原因,在通往金字塔尖的過程中成啦技術牛人,這部分人現在最穩得,現在這個時代九零後一言不合就辭職的年代,當領導不好當,這部分牛人大部分是項目組中堅力量,待遇有的比領導都高。

剩下一大部分部分是自己不想在干啦,由於家庭啊啥的轉行,或作培訓同事有好多做這個的收入也高,又不累,或作點其他行業當然大部分都不會莽撞行事的畢竟最理智的行業的從業人員還是有兩把刷子的,最後一個就是創業啦這個也很多,大部分是相關的,

當然你要是真心放下,和家人找個地方平淡的生活也好,這個年齡都有積蓄有的可能在一線不能實現財務自由,但到二線三線還是妥妥的財務自由。

最後就看你咋選擇啦。

都說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那麼35歲以上的程序員都去哪了呢。想深入回答這個問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筆者依據個人工作經驗,簡單分析如下:

項目經理:程序員做的時間久了,多數會往項目經理崗位上發展。因為,工作時間久,所以項目經驗豐富,往項目經理崗位上發展,是程序員最好的也是最佳的晉升渠道。

前端工程師:對,沒錯就是前端工程師,有些人做後台久了,總想想辦法挑戰自己,於是做前端工程師也是程序員發展的一個方向。

組建互聯網外包團隊:這個是大多數程序員的選擇,因為項目經驗豐富,於是就跟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組建項目外包團隊,這樣不僅有不菲的收入,而且工作中學到的知識也不至於荒廢。

轉行:程序員做久了,長期保持同一種坐姿,身體機能多少會有些損傷,這種情況下,轉行是這些人的最佳選擇。

搞不懂為什麼總是有這種問題。

我是做嵌入式軟體的,想做好工作,我需要懂BIOS,UBOOT,BOOTLOADER,至少要看懂原理圖,看懂匯編,C/++一定要很熟,另外還要熟悉對應系統的驅動,驅動裡面又要熟悉各種匯流排,ISA,I2C,SPI,PCI,PCIE,USB等等,除了硬體匯流排,還有軟體驅動框架和協議,我做linux多一些,視頻要懂v4l2,串口tty,藍牙,還有已經兼容大部分外設的socket,桌面xserver,另外還有各種開發環境的移植和搭建,我感覺一下子都列不完,上面的有些也只懂皮毛,沒有三年經驗上手都困難,五年才能算熟練工,十年是大牛吧。

所以35歲才剛到黃金期。

我感覺未來計算機開發的門檻越來越高了。

去了該去的地方,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歸宿。

去賣保險了。。。

還在敲代碼啊, 有的是中高層管理了, 有的自己創業了,不管青不青春,只要有能力總能找到合適的位置,多年的行業人脈資源,基本都不需要去投簡歷找工作,相對比年輕人來說有弱勢也有優勢。

中年危機老話題,必須轉行。

第一:)同行業領導,有機會的。

都做管理層了或者售前,懂技術的銷售。

第二:)不同行業,有門路的。

做外賣,做餐飲多了去了 寫書的南派三叔。

第三:)都不行,無奈打死都不走的。

逐步被淘汰,不是被成本淘汰, 就是被新技術淘汰,新人淘汰。逐步淘汰中。會的軟體所有技術,都發現是過眼雲煙。一片一片烏雲。

普通行業中年危機問題。

吃青春飯都是,除非你是很深的技術。或者醫生與老越值錢。

影視業的徐崢,就陶虹說這叫中年危機。必須面對。成功了成了導演徐崢,否則就是投資者徐崢,再不行就是美團徐崢退休,從一線退休到四線無線了。

⑻ 程序員35歲以後都干什麼去了

35歲以後的程序員出路:

1、技術骨幹,混個小領導。

2、好學的,軟體架構師,系統架構師。

3、腦子靈活的開個小公司,自己干。

程序員35歲以後轉行推薦

一:項目管理

這個是適合程序員做的,這里會涉及一些技術問題,做過開發應該更得心應手。只是這個職位需要有很好的溝通,需要跟客戶面對面交流,還要有好的文筆,需要寫方案。這個職位需要你能忍受長期出差,如果這個可以解決,那麼你可以選擇去做。

二:it培訓師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想當程序員,畢竟這行工資高,所以社會上存在著大量的 IT 培訓機構,因此對培訓講師的需求也比較大。而且和程序員不一樣,三、四十歲的培訓講師更受青睞,因為比年輕講師開發經驗豐富啊,學生看起來也會更放心。

如果再有大公司的工作經歷,那就更受歡迎了。而且現在少兒編程非常火了,除了傳統的 IT 培訓,少兒編程也可以考慮一下,畢竟家長和孩子的錢好賺。

三:去國企,央企

國企的收入比互聯網公司低不少,找國企的時候盡量找個薪資待遇好點的。另一個朋友在國家電網體系內的一個單位,薪水一般,但是平時發的各種福利不少。

⑼ 大齡程序員都做什麼去了

1、老宋,45歲,國企養老

老宋是76年生人,算起來今年已經四十多歲了,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他都是人們口中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老宋雖然有點油膩,但是並不猥瑣,也不蒼老,他那頭並不茂密但足以「照顧大局」的烏黑頭發很難令人將他與「大齡程序員」聯系在一塊。

作為一個程序員,老宋是無比幸運的。

首先,他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工作時,正趕上中國互聯網飛速發展,他見證了中國IT事業的輝煌時期,雖然這飛速發展和輝煌令他在年輕的時候付出了很多時間和體力上的代價,但是顯然他也享受了因此而帶來的紅利——錢。

其次,老宋畢業後因為所學專業留在了北京,那個時代的步伐是緩慢的,日子是木心筆下「從前慢」的日子。老宋談了個女朋友,然後結了婚,他們並沒有為婚房大費周折,買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兩人的收入,輕輕鬆鬆地交了首付,甚至在幾年後提前還清了貸款。面對之後瘋狂大漲的房價,老宋不止一次地對身邊的同事吐槽當時應該把那筆錢用來買二房,而不是去還款。

最後,當互聯網人的就業環境迎來「996」和「中年危機」的時候,老宋選擇了適時地抽身而退,他為自己找好了出路——進入了一家大央企的信息部門。

因為他的年齡和資歷,那家企業給了不錯的職級和薪水福利。那裡沒有太大的壓力,也沒有寫不完的代碼。雖然上升空間有限,一路能看到頭,但老宋並不介懷,他常對新來的小年輕說:「像我這個年紀了,還折騰啥,圖個穩定,干到退休得了。」

2、張駿,33歲,轉行做產品經理

中國IT界的警戒年紀是35歲,從這個標准來看,張駿還沒達到報警的年齡,他尚能搬兩年的磚。然而,他在去年放棄了搬磚。

事情的起因在於在別的公司因為疫情業務受損的情況下,而張駿所在的公司因為業務的特殊性反而大大受益,招聘新人的速度趕不上業務增長的速度,張駿和同事們的活一下子多了起來。

張駿在這家公司幹了好幾年了,雖然規模不大,但是氛圍好,加班比較少,薪資與付出成正比。可是現在面對突然增多的工作量,張駿不得不加班處理,而養成了不加班習慣的他對於突然到來的加班是比較排斥的,他還要下班回家發展他的業余愛好呢。

公司老總敏銳地察覺到了張駿的變化,在公司規模急劇擴大、中層管理青黃不接,產品經理缺乏的情況下,老總找到了張駿,希望他能夠站到產品經理的崗位上,用他潛在的、尚待挖掘的潛力替公司效力。

張駿最後答應了老總的請求絕不是和老總的考慮一樣——招人進來熟悉業務需要時間,團隊磨合需要時間,從內部發展人員是不二之選。而是因為老總的一句承諾:做產品經理不需要加班,幹完活就能走。

就這樣,張駿從一名技術人員轉型做了管理人員。然而他仍然沒能逃脫加班的宿命,因為他不錯的表現,年底拿了一筆豐厚的獎金。

3、喬哥,35歲,小公司做CTO

在大公司的程序員都有花名,彼此之間見面打招呼就喊對方的花名,「你好,風清揚!」、「你好,黃蓉!」小型互聯網公司就沒有這樣的文化,如果是平級,往往直呼其名(三個字的名字去掉姓更顯親切),對於上級,則是姓+哥/姐,「王哥早上好!」、「柳姐下午好!」

喬哥就是這樣的一個「哥」。

喬哥今年35歲,上一份工作是在上海張江一家頗具規模的互聯網公司搬磚,是一個說不上小、但也不算大的領導,有一個自己的團隊,他是leader,大家親切地喚他「喬哥」。大家接受著喬哥安排給他們的工作任務,按時向喬哥匯報完成情況,有了解決不了的bug也要叫一聲「喬哥」,喬哥給思路或者親自上手,三下五下,問題就解決了。

去年年初,喬哥因為疫情被困在了老家,他的一個老鄉兼校友三番兩次地登門拜訪,不為敘舊,只為請喬哥加入自己的創業公司,大有「三顧茅廬」之像。

他的老鄉,一個集冒險精神和演講口才於一體的男人,與喬哥相識在大學的老鄉會上,並在畢業後保持著聯系。老鄉前幾年辭職出來創業,他曾不止一次地找到過喬哥,希望他能加入他創業的行列,都被喬哥婉拒了。那時忙著加班、拿著高薪的喬哥實在不願意冒險辭掉工作從零做起。

而這次,老鄉成功說服了喬哥。他先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喬哥的劣勢:喬哥已經是三十幾歲的年紀,這在互聯網行業,並不是個安全的年紀,即使不用擔心被裁,也該為自己的出路著想。他再故作謙虛地指出現在自己好歹做出點成績,總算有臉請喬哥去坐鎮。

喬哥總算答應了老鄉的請求,但他堅持說自己之所以答應絕不是因為這兩個理由,而是那天在老家那間門朝著南邊開著的老屋裡,老鄉灌了他太多的酒,不勝酒力的他被投射進來的陽光晃得睜不開眼,腦一熱,就答應了老鄉的請求。為此,第二天酒醒之後,喬哥差點和老婆吵了起來,他花了好長的時間才說服老婆接受了他的決定。

喬哥做了新公司的技術負責人,老鄉說將來公司做大了就是CTO,底下得管著好幾百號人,喬哥說他在畫餅。

喬哥更忙了,忙著設計架構、技術選型、招聘員工、指導新人,甚至還要和老總兼老鄉去見客戶,他真是忙得團團轉,比「996」還要忙,但喬哥覺得這樣的生活才有盼頭。

⑽ 從事從計算機的高齡人員,最後都干什麼

還是有不少人是這種「大齡程序員命運論」的受害者的。

其實不是擔心年紀大了找不著工作,而是擔心再也找不到能拿這么高薪水的工作了。

這不光是心態的問題,還有很多實際的問題隱藏在後面,比如,你有沒有明晰的職業規劃和切實地執行、你有什麼技能、你有什麼資源、你是不是百萬負翁的房奴,等等。如果你把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找到了,你應該就不惶恐了。

記得當中最有意思的是一個架構師,辭職回家接手生意去了,誰知沒做多久又做回他的IT架構師工作了。



閱讀全文

與上年紀的程序員都幹嘛去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程序員東北大學 瀏覽:426
編譯忽略空字元 瀏覽:117
多店鋪阿里雲伺服器教程 瀏覽:378
單片機求初值 瀏覽:420
安卓機如何在電腦備份圖片 瀏覽:925
ca證書加密機價格 瀏覽:798
天乾地支年份演算法 瀏覽:796
程序員打造的視頻 瀏覽:7
java和php通信 瀏覽:680
為什麼黑程序員 瀏覽:163
程序員男生 瀏覽:456
戴爾文件夾內文件怎麼置頂 瀏覽:582
雲伺服器6m網速 瀏覽:722
vivo手機中國聯通伺服器地址 瀏覽:862
工程總控編譯失敗 瀏覽:707
燕趙紅楓app如何下載 瀏覽:867
php查殺軟體 瀏覽:878
教育管理學pdf 瀏覽:547
伺服器均衡怎麼使用 瀏覽:626
linux中jps 瀏覽: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