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linux硬碟命令

linux硬碟命令

發布時間:2022-10-10 16:05:46

『壹』 linux系統硬碟序列號指令

一、Linux查看硬碟序列號的命令是:

hdparm -i /dev/sda,若該用戶沒有執行該命令的許可權,可以加sudo 提升許可權。-i參數用於顯示驅動器的基本信息。/dev/sda為要查看的硬碟。可以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硬碟名。
hdparm參數說明:
-a<快取分區> 設定讀取文件時,預先存入塊區的分區數,若不加上<快取分區>選項,則顯示目前的設定。
-A<0或1> 啟動或關閉讀取文件時的快取功能。
-c<I/O模式> 設定IDE32位I/O模式。
-C 檢測IDE硬碟的電源管理模式。
-d<0或1> 設定磁碟的DMA模式。
-f 將內存緩沖區的數據寫入硬碟,並清楚緩沖區。
-g 顯示硬碟的磁軌,磁頭,磁區等參數。
-h 顯示幫助。
-i 顯示硬碟的硬體規格信息,這些信息是在開機時由硬碟本身所提供。
-I 直接讀取硬碟所提供的硬體規格信息。
-k<0或1> 重設硬碟時,保留-dmu參數的設定。
-K<0或1> 重設硬碟時,保留-APSWXZ參數的設定。
-m<磁區數> 設定硬碟多重分區存取的分區數。
-n<0或1> 忽略硬碟寫入時所發生的錯誤。
-p<PIO模式> 設定硬碟的PIO模式。
-P<磁區數> 設定硬碟內部快取的分區數。
-q 在執行後續的參數時,不在屏幕上顯示任何信息。
-r<0或1> 設定硬碟的讀寫模式。
-S<時間> 設定硬碟進入省電模式前的等待時間。
-t 評估硬碟的讀取效率(不經過磁碟cache)。
-T 平估硬碟快取的讀取效率。
-u<0或1> 在硬碟存取時,允許其他中斷要求同時執行。
-v 顯示硬碟的相關設定。
-W<0或1> 設定硬碟的寫入快取。
-X<傳輸模式> 設定硬碟的傳輸模式。
-y 使IDE硬碟進入省電模式。
-Y 使IDE硬碟進入睡眠模式。
-Z 關閉某些Seagate硬碟的自動省電功能。
二、linux下怎樣查看硬碟型號和硬碟序列號
hdparm
-i
/dev/hda
這個命令更多的參數

-a 獲取/設置硬碟每個簇的大小,默認值是8(即每個簇大小為4kb)。

-a 禁用/開啟ide驅動器的 read-lookahead(不懂) 特性(默認是打開的)。

-b 獲取/設置 bus state(不懂)。

-b 設置高級電源管理特性(apm),如果驅動器支持。一個較小的值意味著更省電?一個較大的值意味著更好的性能,將它設置為255將在指定驅動器上關閉apm。

-c 查詢/開啟 (e)ide 32位 i/o 支持。加上一個數值可以開啟或關閉它。一般設置為0,即禁用32位數據傳輸,為1則開啟32位數據傳輸,為3則開啟32位數據傳輸和一個特別傳輸序列,但會消耗一些系統資源。

-c 檢查當前ide電源模式,可以使用-s/-y/-y/-z等參數控制ide電源模式。

-d 禁用/開啟dma。這個參加目前只能在並行ide和pci界面上,適當使用-x和-d1參數是個好主意,打開dma可以獲得最好的磁碟性能和降低cpu佔用率。

-d 禁用/開啟壞扇區管理特性。

-e 設置光碟機速度,這不是必需的,因為光碟機會自動調速,但是你如果想用它,可以設置一個數值,通常設置為2或4。

-f 為設備退出時同步和填滿緩沖區,這個參數也會做-t和-t所做的事。

-g 顯示驅動器幾何值(柱面,磁頭,扇區)和開始扇區。

-h 簡要顯示此命令的幫助信息。

-i 顯示驅動器的基本信息。

-i 顯示驅動器的詳細信息。

-k 獲取/設置「在重啟後保持設置」,使用這個參數將使驅動器在軟重啟後保持-dmu選項(後面還有一大堆,不懂)

-k 獲取/設置「在重啟後保持設置」,使用這個參數將使驅動器在軟重啟後保持-apswxz選項,不是所有驅動器都支持這樣做。

-l 鎖住驅動器?(不懂)

-m 獲取/設置在驅動器上為多扇區i/o計算扇區,開啟這個參數將減少cpu開支30-50%,在大多數系統上它也能增加數據生產量?5-50%,使用這個參數會使某些型號的驅動器(如wd魚子醬系列)減慢速度,大多數驅動器支持的最小數值可以是2,4,8,或16,更大也可以,視情況而定,大多數系統設置為16或32比較理想,wd的硬碟推薦設置為4到8,用-i參數可以看到當前硬碟的設置,某些驅動器要求支持復合模式,但在某些設置下會丟失數據。

-m 獲取/設置自動噪音管理。很多驅動器支持使用磁碟降速的方法降噪,這個數值可以設置為從0至254,設置為128最為靜音(速度最低),設置為254速度最快(噪音最大),某些驅動器自己規定兩個級別(靜音/快速),雖然你使用128至254之間的數值。

-n 獲取或設置「忽略寫錯誤」,最好不要使用在...(不懂)

-p 嘗試重新調整ide界面晶元指定的pio模式,或自動設置為驅動器支持的最佳pio模式,這個特性在內核中僅支持少數晶元,某些ide晶元在單驅動器時不允許調整pio模式,大多數ide晶元或多或少地支持0到5的pio模式。

-p 為驅動器的內部預讀裝置設置最大扇區,不是所有的驅動器都支持。

-q (不懂)。在使用-i 或-v或-t或-t時無效。

-q 設置標記隊列深度(1或更大),或關閉標記隊列深度。這只能在2.5.xx或更新的內核中使用,目前還只有很少的驅動器支持它。

-r 獲取/設置設備為只讀模式,設置之後設備將不能允許寫入。

-r 注冊一個ide界面,危險。要獲得更多信息,看一下-u選項。

-s 設置驅動器等待超時,這個參數決定硬碟在多久未響應之後關閉主軸電機以省電,這個數值設置為0則關閉這個功能,設置為1至240時,時間將為5秒的倍數,即5秒至20分鍾,設置為241至251時,時間將為30分鍾的1-11倍,即30分鍾到5.5小時,設置為252象徵著21分鍾,253為?(不懂),255即為21分15秒。

-t 測試讀緩存的速度。

-t 也是測速度的。

-u 獲取/設置???(不懂,暈)

-u 注銷一個ide界面,危險!

-v 顯示使用-i未顯示出的所有設置。

-w 執行設備重啟(危險),一般不要用這個參數。

-w 禁用/開啟ide驅動器的寫緩沖特性,默認設置為設備製造商指定的值。

-x (看不懂,危險)。

-x 為較新的(e)ide/ata驅動器設置ide傳輸模式,與-d1參數一起使用,使用-x mdma2將開啟多字dma模式2傳輸,使用-x sdma1將開啟單字dma模式1傳輸,使用-x udma2將開啟ultradma模式傳輸(需要晶元組支持)。現在很多ide設備在啟動時就已經自動調整到最佳的pio模式,要使用此參數應該調整好-p參數,嚴重警告!這個數據是pio模式值+8,即設置為09代表傳輸模式為pio模式1,10即pio模式2,11即pio模式3,設置為00則恢復默認pio模式,01代表禁用iordy(什麼是iordy啊,暈),要開啟mdma,這個數值是mdma模式值+32,要開啟udma,這個數值是udma模式值+64,即66為udma2(ata33),68為udma4(ata66),69為udma5(ata100,那麼70應該是udma6即ata133了?我猜測的)

-y 使ide驅動器立即進入低耗電等待模式,用-c參數可以檢查當前的耗電模式。

-y 使ide驅動器立即進入低耗電睡眠模式,用-c參數可以檢查當前的耗電模式。

-z 讓內核重新讀取指定設備上的分區表。

-z 禁用segate驅動器的自動省電功能(st3xxx型號),防止它們在一定時間後閑置。

『貳』 linux查看磁碟空間 命令

linux查看磁碟空間命令方法:

工具/原料:蘋果筆記本,Linux操作系統。

方法/步驟:

1、在電腦中進入Linux操作系統,打開Linux命令界面。

『叄』 linux的進入磁碟命令

在linux系統我們查看磁碟可以通過相關命令進入磁碟。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linux下進入磁碟命令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linux的進入磁碟命令

使用dos命令進入D盤的 方法 如下:

1.按windows和r鍵打開運行界面;

2.在運行界面輸入cmd,按回車進入命令提示符中;

3.在命令提示符中輸入 D: ,按回車即可進入D盤。

用CMD命令進入D盤的方法如下:

1、首先需要先進入cmd,點擊電腦左下角的開始按鈕,點擊運行按鈕,就會出現運行輸入窗口,輸入cmd就會進入。

2、如果開始按鈕中沒有運行按鈕,那麼可以通過右鍵查看開始屬性,在開始菜單自定義中勾選運行,確定後就會出現了。

3、然後再cmd運行窗口中輸入d:就是進入D盤根目錄了。這時候只會提示你進入d盤了,而不會顯示D盤都有哪些文件。如果在 其它 磁碟目錄下需要返回D盤時,輸入cd命令然後回車,再輸入&ldquo;D:&rdquo; 即可回到D盤。

4、這時候在cmd中輸入dir,就可以看到d盤下的各個文件名稱了。

二、擴展:linux下查看磁碟命令

Df命令是Linux查看磁碟空間系統以磁碟分區為單位查看文件系統,可以加上參數查看磁碟剩餘空間信息,命令格式:

df -hl

Linux查看磁碟空間 顯示格式為:

文件系統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hda2 45G 19G 24G 44% /

/dev/hda1 494M 19M 450M 4% /boot

/dev/hda6 4.9G 2.2G 2.5G 47% /home

/dev/hda5 9.7G 2.9G 6.4G 31% /opt

none 1009M 0 1009M 0% /dev/shm

/dev/hda3 9.7G 7.2G 2.1G 78% /usr/local

/dev/hdb2 75G 75G 0 100% /

/dev/hdb2 75G 75G 0 100% /

以上面的輸出為例,表示的意思為:

HD硬碟介面的第二個硬碟(b),第二個分區(2),容量是75G,用了75G,可用是0,因此利用率是100%, 被掛載到根分區目錄上(/)。

『肆』 linux中查看硬碟分區信息的命令是什麼

使用命令」df -l和df -h「具體查看分區使用狀況。
實際這兩個命令具有一樣的作用區別是顯示的容量單位不一樣,當然也可以直接使用明」df -lh「。
這樣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到當前系統分區(包括交換分區swap)的」文件系統、容量、已用 、可用、已用% 、掛載點「等實時裝況。

『伍』 查看硬碟的命令linux

在命令提示符 $ 下面輸入 df,即可查看硬碟全部空間以及已使用的空間。

『陸』 怎麼在linux下查看硬碟

1、使用df命令,查看整體的磁碟使用情況

df命令是用來查看硬碟的掛載點,以及對應的硬碟容量信息。包括硬碟的總大小,已經使用的大小,剩餘大小。以及使用的空間佔有的百分比等。

最常用的命令格式就是:

1

df -h

或者使用:

1

df -lh

輸出:

Filesystem指的是系統上的硬體設備文件,Size指的是硬碟或者分區的總大小。Used表示已經使用的大小,Avail表示可以使用的大小。Use%表示已經使用的空間所佔的百分比。最後的mounted on表示硬碟掛載到哪個目錄下。

說明:df命令後可以添加的參數

●-a: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統,包括系統特有的/proc等文件系統

●-k:以KB的容量顯示各文件系統

●-m:以MB的容量顯示各文件系統

●-h:以人們較易閱讀的GB,MB,KB等格式自行顯示

●-H:以M=1000K替代M=1024K的進位方式

●-T:顯示文件系統類型

●-i:不用硬碟容量,而以inode的數量來顯示

●-l:只顯示本機的文件系統

2、使用命令查看指定目錄的使用情況

命令來查看硬碟內部的目錄或者文件的信息。命令通常是需要在後面帶參數執行的,一般格式是:

1

option File/directory

比如我想查看當前目錄下的python3目錄的容量,命令就是:

1

-sh python3

結果如下圖所示,就能直觀看到這個目錄的大小是206M,如果後面不帶文件名或者目錄名,則會顯示當前目錄的大小。

『柒』 linux系統中對新磁碟分區可以使用的命令

  1. 知道新磁碟在dev目錄中的名字,比如/dev/sdb。

  2. 使用fdisk或gdisk或partx對磁碟進行分區.

    命令格式為:命令 磁碟名,比如fdisk /dev/sdb,會進入交互界面,輸入h可查看幫助

  3. 對分好區的磁碟進行格式化,確定好磁碟分區(/dev/sdb1)想要使用的文件系統,比如xfs文件系統,格式化的命令為mkfs.xfs /dev/sdb1

  4. 掛載使用

『捌』 在linux下面查看磁碟使用情況用哪個命令

通過你問題的描述,可以通過如下命令來進行查看:
1. df -h 命令,通過這個命令可以查看磁碟的具體使用情況。

溫馨提示:

1、df -h 命令中的 參數 -h 含義:以可讀的格式顯示大小,print sizes in human readable format (e.g., 1K 234M 2G)

通過上述兩個命令來進行查看,基本上就可以了,當然由於系統環境的不同,可能會有出入,如有問題可以 加 關注 或私信我,我會盡快追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玖』 linux查看磁碟空間 都有哪些命令

打開linux系統,在linux的桌面的空白處右擊。在彈出的下拉選項里,點擊打開終端。在終端窗口中輸入df-lh即可查看磁碟空間情況。

LINUX操作系統是一種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其內核由林納斯·托瓦茲於1991年10月5日首次發布,是一個基於POSIX的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統。它能運行主要的Unix工具軟體、應用程序和網路協議,是一個性能穩定的多用戶網路操作系統。

在圖形計算中,一個桌面環境(Desktop environment,有時稱為桌面管理器)為計算機提供一個圖形用戶界面(GUI)。但嚴格來說窗口管理器和桌面環境是有區別的。

桌面環境就是桌面圖形環境,它的主要目標是為Linux/Unix操作系統提供一個更加完備 的界面以及大量各類整合工具和使用 程序,其基本 易用性吸引著大量的新用戶。桌面環境名稱來自桌面比擬,對應於早期的文字命令行界面(CLI)。

一個典型的桌面環境提供圖標,視窗,工具欄,文件夾,壁紙以及像拖放這樣的能力。整體而言,桌面環境在設計和功能上的特性,賦予了它與眾不同的外觀和感覺。

『拾』 Linux系統中進行磁碟管理的常用命令有哪些

Linux磁碟與文件系統管理命令

fdisk:磁碟分區工具

partprobe:更新內核的硬碟分區表信息

tune2fs:調整ext2/ext3/ext4文件系統參數

parted:磁碟分區工具

mkfs:創建Linux文件系統

mpe2fs:導出ext2/ext3/ext4文件系統信息

resize2fs:調整ext2/ext3/ext4文件系統大小

fsck:檢查並修復Linux文件系統

dd:轉換或復制文件

mount:掛載文件系統

umount:卸載文件系統

df:報告文件系統磁碟空間的使用情況

mkswap:創建交換分區

swapon:激活交換分區

swapoff:關閉交換分區

sync:刷新文件系統緩沖區

閱讀全文

與linux硬碟命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來佛祖命令雷神去下界 瀏覽:854
新電腦管家下載好怎麼解壓 瀏覽:528
php獲取介面數據 瀏覽:763
最後的命令 瀏覽:921
如何添加手機app桌面快捷圖標 瀏覽:427
ui設計師與程序員 瀏覽:417
壽司pdf 瀏覽:828
pythonbg是什麼 瀏覽:248
c數值演算法程序大全 瀏覽:785
android整點報時 瀏覽:221
稀土pdf 瀏覽:536
單片機電子鎖 瀏覽:596
通達信機智資金流指標公式源碼 瀏覽:216
php安裝xsl擴展 瀏覽:842
python如何使用help 瀏覽:367
上汽榮威app在哪裡查詢 瀏覽:903
冰櫃壓縮機溫度108 瀏覽:720
阿里雲郵smtp伺服器地址 瀏覽:252
解壓館認知理解 瀏覽:240
為什麼使用非官方伺服器會封號 瀏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