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命令是move的縮寫,可以用來移動文件或者將文件改名(move (rename) files),是Linux系統下常用的命令,經常用來備份文件或者目錄。
1.命令格式:
mv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2.命令功能:
視mv命令中第二個參數類型的不同(是目標文件還是目標目錄),mv命令將文件重命名或將其移至一個新的目錄中。當第二個參數類型是文件時,mv命令完成文件重命名,此時,源文件只能有一個(也可以是源目錄名),它將所給的源文件或目錄重命名為給定的目標文件名。當第二個參數是已存在的目錄名稱時,源文件或目錄參數可以有多個,mv命令將各參數指定的源文件均移至目標目錄中。在跨文件系統移動文件時,mv先拷貝,再將原有文件刪除,而鏈至該文件的鏈接也將丟失。
3.命令參數:
-b :若需覆蓋文件,則覆蓋前先行備份。
-f :force 強制的意思,如果目標文件已經存在,不會詢問而直接覆蓋;
-i :若目標文件 (destination) 已經存在時,就會詢問是否覆蓋!
-u :若目標文件已經存在,且 source 比較新,才會更新(update)
-t : --target-directory=DIRECTORY move all SOURCE arguments into DIRECTORY,即指定mv的目標目錄,該選項適用於移動多個源文件到一個目錄的情況,此時目標目錄在前,源文件在後。
㈡ cad快捷鍵中的mv是 怎麼用的
cad快捷鍵中的mv是布局中的創建視口快捷鍵。
1、電腦打開CAD,點擊底部的布局1。
㈢ cad 中MV命令怎麼用
MV是視口,只能在圖紙空間用,起布局作用
㈣ Linux mv命令詳解
mv 命令是一個與cp類似的命令,但是它並非創建文件或目錄的復製品/副本。不管你在使用什麼版本的Linux系統,mv 都默認安裝在你的Linux系統上了。來看一下 mv 命令在日常操作中的一些例子。
1.移動文件
移動文件時需要注意的是文件的源地址和目標地址必須不同。這里有個例子,想要將file_1.txt文件從當前目錄移動到其它目錄,以/home/pungki/為例,語法應該如下:
$ mv file_1.txt /home/pungki/office
如我們所見,當我們移動 filetxt 文件時,先前目錄的 file1.txt 就被刪除了。
2.移動多個文件
如果想一次移動多個文件,我們可以將他們放在一行並用空格分開。
$ mv file_2.txt file_3.txt file_4.txt /home/pungki/office
如果你的文件有規律可循的話那麼你就可以使用通配符。比如,為了移除所有以.txt為擴展名的文件,我們可以用下面的命令:
$ mv *.txt /home/pungki/office
3.移動目錄
不同於復制命令,用 mv 命令移動目錄相當直接。移動目錄你可以使用不帶選項的 mv 命令。看下面的截圖就一目瞭然了。
4.重命名文件或目錄
我們也用 mv 命令來重命名文件或目錄。不過目標位置和源位置必須相同才可以。然後文件名必須不同。
假定我們當前所在目錄為/home/pungki/Documents,而我們想將file1.txt重命名為file2.txt。那麼命令應該如下:
$ mv file_1.txt file_2.txt
如果是絕對路徑,它應該像下面這樣:
$ mv /home/pungki/Documents/file_1.txt /home/pungki/Documents/file_2.txt
5. 重命名目錄
上一段的規則同樣適用於目錄。請看這個例子:
$ mv directory_1/ directory_2/
6. 列印移動信息
當你移動或重命名一大堆文件或目錄時,你可能會想在不去目標位置去查看的情況下知道你自己的命令是否成功地執行了。這就要用到-v選項了。
$ mv -v *.txt /home/pungki/office
該方法同樣適用於目錄。
7. 使用交互模式
當你將文件移動到其它位置,而那個位置恰好有同樣的文件,這時 mv 命令會覆蓋掉原來的文件。對於mv的這一行為一般不會有什麼提示。如果想產生一個關於覆蓋文件的提示,我們可以使用-i選項。(譯註:通常發行版會通過alias命令,將-i作為默認選項,所以會有提示。)
假設我們想將 file1.txt 移動到 /home/pungki/office。同時,/home/pungki/office 目錄下已經有file1.txt文件了。
$ mv -i file_1.txt /home/pungki/office
這個提示會讓我們知道目標位置處file_1.txt的存在。如果我們按y鍵,那麼那個文件將會被刪除,否則不會。
8. 使用更新選項
-i 選項會提示我們關於覆蓋文件的提示,而 -u 則只在源文件比目標文件新時才執行更新。讓我們看一看下面的例子:
假如 file1.txt 和 file2.txt有如下特點:
File_1.txt has 84 bytes file size and it last modified time is 12:00
File_2.txt has 0 bytes file size and it last modified time is 11:59
我們想將它們移動到 /home/pungki/office 目錄下。**但是目標地址*已經有file1.txt和file2.txt了。
我們用下面的命令將file1.txt 和file2.txt從當前目錄移動到/home/pungki/office
$ mv -uv *.txt /home/pungki/office
可以看到這些文件被移動了。能移動這些文件是因為它們最近的修改時間戳比 /home/pungki/office 目錄中的文件新。
9.不要覆蓋任何已存在的文件
如果-i選項詢問我們是否要覆蓋文件,那麼 -n 選項將不會允許我們覆蓋任何已存在的文件。
繼續使用第8點中的例子,如果我們將-u 換成 -n同時加上-v選項,那麼我們會看到沒有任何文件移動到了 /home/pungki/office 目錄下。
$ mv -vn *.txt /home/pungki/office
10. 復制時創建備份
默認情況下,移動文件將會覆蓋已存在的目標文件。但是如果我們移動錯了文件而目標文件已經被新的文件覆蓋了,這時應該怎麼辦才好呢?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恢復之前的文件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可以用-b選項。該選項會在新文件覆蓋舊文件時將舊文件做備份。這里我們還以第8點為例。
$ mv -bv *.txt /home/pungki/office
如截圖中所見,在 /home/pungki/office 目錄下出現了名為file1.txt~ and file2.txt~ 的文件。那個波浪符號(~)意味著這些文件是備份文件。從它們的屬性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文件比file1.txt和file2.txt要舊。
㈤ linux下的mv命令怎麼用
mv a.txt b.txt 將a.txt 改名為b.txt
mv a.txt /mnt/b.txt 同時更改路徑為/mnt/
mv a.txt /opt/ftp/ 將a.txt 剪切到/opt/ftp/下
常用的用法就是以上。
㈥ linux中,用mv命令移動多個目錄
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目標目錄為空,使用mv命令可以直接移動,使用絕對路徑執行或加參數-f
不會提示是否移動。
[root@localhost
~]#
mkdir
1
[root@localhost
~]#
mkdir
/tmp/1
[root@localhost
~]#
mv
1/
/tmp/
mv:
overwrite
`/tmp/1'?
n
[root@localhost#
/bin/mv
1/
/tmp/
第二種:目標目錄非空,使用絕對路徑執行也會提示目錄非空不能移動,需要加一個參數-b
加參數後可以移動,同時會備份目標目錄一份。備份目錄後面
~
表示;
[root@localhost
~]#
mkdir
2
[root@localhost
~]#
mkdir
/tmp/2
[root@localhost
~]#
touch
/tmp/2/2.txt
[root@localhost
~]#
/bin/mv
2/
/tmp/
/bin/mv:
cannot
move
`2/'
to
`/tmp/2':
Directory
not
empty
[root@localhost
~]#
ls
/tmp/
1
2
yum.log
[root@localhost#
/bin/mv
-b
2/
/tmp/
[root@localhost
~]#
ls
/tmp/
1
2
2~
yum.log
㈦ linux中,怎樣使用mv命令,移動整個文件夾(這個文件夾下還有文件夾)
1、進入文件夾所在的目錄,#cd tmp。
㈧ cad裡面mv命令怎麼用
在布局空間使用mv可以創建視口,為了將模型中亂七八糟的圖,整合到合理的位置,首次打開圖紙,輸入mv可以創建新視口,若是別人創建的,可以先將所有圖層打開(一般mv布局的視口線框圖層會被隱藏),然後輸入mv,再輸入on,再點線框,雙擊進入,可重新布局。
mv在布局中使用點擊布局就可以進入點確定後,用滑鼠畫矩形
CAD中叫做視口,可以通過視口顯示你在模型中,所畫的圖
這里還有兩個命令,MS、PS,用法是MS是在圖紙中進入視口進行編輯,PS是退出視口
視口的邊線不會被列印,它是在單獨的圖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