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程序員怎麼提高自己的開發水平 知乎
自己研究啊,找點小項目來搞搞,搞著搞著你就對技術知道的多了,自己的技術水平自然也就上去了。
比如,自己寫個WebServer,寫完以後你就知道,從單線程響應http請求,到多線程響應;從只支持html,到支持圖片、音頻啥的,慢慢的,你就能體會server的基本原理;
再比如,自己寫個網路爬蟲,爬點天氣預報數據、新聞啥的,從單線程爬,到多線程爬,從每隔一段時間爬,到每天定時定點爬,從爬不需要登錄的,到爬需要登錄認證的,完事後,啥是多線程、線程池、怎麼模擬登錄,你還能不明白?
爬到天氣預報,那你還不寫個小android/ios/html5程序,把天氣呈現出來,從只呈現一個城市的,到呈現可以選城市的,從沒有動畫的,到有動畫的...什麼sqlite、自定義控制項、handler、ajax、webservice你還會不熟?
我就這么乾的,我不是程序猿,這只是我的愛好,但學習讓我挺快樂。
B. 一年c++工作經驗的程序員應該達到什麼水平 知乎
做程序員純粹的腦力活兒,
而且你只會C++這個語言,並不一定能代表你的能力。
想做程序員,要學的東西很多,從底層的硬體要了解一些,到上層的抽象
還有通信,網路,所以思想是很重要的,而且要一直學習新的東西。
語言只是工具,重要的是編程思想。你的編程思想好,哪個語言其實都很行。
干程序員這行,如果你是偏向軟體開發的,經常加班是肯定的啦。
重要的是你喜不喜歡編程,你喜歡這行,就算累點,也是開心的。
工資什麼的,程序員很在意的就是經驗,你寫的代碼多了,
開發的經驗有了,時間長了,工資是一個質的飛躍。
一般干入行都不高,3000左右吧,3年左右大概會上在萬元左右,再長些,年薪按幾十萬算了。
PS:慎重選擇,興趣很重要,否則你會後悔,工資什麼的,現在你就考慮,你的動力也不會很大。
C. [探討]優秀程序員和一般程序員差別在哪
還記得研發頻道此前發表過的一篇《白班程序員 VS. 夜貓子程序員》嗎?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程序員,我們稱之為:Day Programmers(白班程序員)和Night Programmers(夜貓子程序員)。本文我們將探討優秀程序員和一般程序員有哪些差別,看看您是屬於那一種?來自知乎網上的大牛們各抒己見,一起來看下他們是如何區分的。創業者郭凜:如果純以編碼能力來看,可分為五類1. 拷貝型拷貝型選手就是傳說中的「代碼拷貝員」了,他們對實現功能幾乎沒有思路,所作的事情就是從網上或是之前其他團隊成員寫的代碼中拷貝出片段,然後放到項目中,如果運行項目出現了期望結果,則表示任務完成。這類人只會改代碼,卻不會寫代碼。他們大多對編程毫無興趣,只是希望以此糊口而已。2. 新手型當產品有功能需求時,由於經驗有限,程序員並不完全知道要如何實現這個功能,需要通過學習、尋找資料等方式來解決問題。這種情況下的編碼過程,程序員的主要目標是「完成功能」,那麼很難有多餘的心思去考慮邊界條件、性能、可讀性、可擴展性、編碼規范等問題,因此代碼bug可能較多,穩定性不高,常常會發生開發花費1個月,改bug卻要改上好幾個月的事情。3. 學習型這類程序員對所在領域的語言已經比較了解,對於一般功能可以有較為清晰的實現思路,給出需求時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路來實現,並且會一定程度上考慮邊界條件和性能問題。但僅此而已,他們對可讀性和可擴展性考慮很少,也沒有項目級別的考慮,主要是希望通過實現代碼來練手或是學習。這類程序員最大的表現在於喜歡「創造代碼」,即使有現成的實現,他們也希望自己來實現一套,以達到「學習」的目的。他們不喜歡復用別人的代碼,看見項目中別人實現了相類似的功能,他們會以「需求不同」的借口來自己重新實現一套。這類人一般來說對技術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希望能夠通過項目來進行學習。從項目的角度來說,這種做法最大的麻煩在於開發周期可能較長(相比直接使用現成的實現),並且會使得項目代碼膨脹,影響未來的維護。但這類程序員由於有興趣,如果好好培養或許會成為明天的牛人。4. 實現型這類程序員一般有較為豐富的經驗,由於寫得太多,因此不再追求「創造代碼」來進行學習,同時對所在領域可能涉及的很多第三方框架或是工具都比較熟悉,當接受到產品需求時,對功能實現方案已經瞭然於胸,因此他們可以快速的實現需求,並且對邊界、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考慮。因為能夠快速實現需求功能,經常會被團隊評價為「牛人」。但他們一般僅僅停留在「完成功能」級別上,對代碼的可讀性、可擴展性、編碼規范等考慮較少,對項目總體把握也較少(例如控制項目膨脹、方便部署等架構級別的東西)。這類程序員最大的表現在於喜歡「開發項目」,卻不喜歡「維護項目」。他們產出的代碼最大的問題就是維護較為困難,可能過上幾個月回頭看自己的代碼都會暈頭轉向。因此即使是自己寫的代碼,仍然不願意維護,一般會苦了後來人。因為介面設計的缺乏,當需求變更時,發現代碼要改的東西太多,然後抱怨需求變化,卻很少認為是自己的代碼問題。這樣的項目如果經過長時間的變更維護,最終會變得難以維護(一般表現在需求變更響應時間越來越長)甚至無法維護,最終要麼是半死不活,要麼是被推倒重來。5. 架構型這類程序員比實現型更進一步,他們經驗豐富,對相關框架和工具等都很熟悉,「完成功能」、「穩定性」、「性能」這些已經不再是他們的追求,更優美的代碼、更合理的架構才是目標。這類程序員代碼設計大多建立在對需求的詳細了解和對需求變更的預測上——可擴展性較好;代碼細節也盡量多的考慮邊界情況、性能——穩定高效;代碼命名和注釋都恰到好處——可讀性較高;同時在開發過程中他們會不斷重構,對代碼做減法——保證項目可持續發展等等,但由於考慮問題較多,單從「實現功能」階段來看,完成速度不一定會比「實現型」要快。只是到了項目中後期優勢才會慢慢體現出來。知乎刪代碼工程師 安江澤:創造型、管家型、學院派、鍾表型、折騰型1. 創造型/創新型以創造/創新為樂的程序員。以新的方法解決現有問題,發明方法解決尚未解決的問題。問題本身並不限於技術領域。矽谷很多技術創始人具備這類的品質。雖然他們創業後都不再全職寫代碼,但他們這種品質貢獻了他們事業的第一步。2. 管家型以管系統演化為樂的程序員。有潔癖,有強迫症,容不得系統有一點的瑕疵。如果你招聘了一個程序員/架構師,2-3年後你的互聯網產品再也沒有在可見/可擴展性上遇到瓶頸,他多半是這種程序員。3. 學院派型通常在CS某一領域擁有博士學位,或者深受他們的影響的人。對該該領域興趣濃厚,通常參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相關的研發工作。當然,也有一部分也具備第一種特質,中途去改變世界去了。4. 經驗型在行內具有多年豐富的經驗,可承擔責任,考慮全面。團隊擁有了這種人,通常會少走很多彎路。但面對新的挑戰還是要和其他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5. 鍾表匠型喜歡並擅長把一個系統從里到外研究通透的人。分享出來都是從里到外讓人垂涎欲滴的干貨。很多後端工程師都是這種類型。6. 折騰型擅長「折騰」,方案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難的。興趣廣泛動手能力強,通過折騰留下很多技術積累。想用哪一塊的新技術?先問問他把,8成他很久前就已經玩過了。7. 肉盾型哥甲高血條長,加班如同切菜一般,逼急了不睡覺也行。只伸手要過兩件東西:原型和咖啡。適合打閃電戰。當然,可能事後要打打後勤重構下代碼。iApp4Me創始人、iOS開發者郝培強:七大標准 邏輯思維很重要優秀程序員的標准:要懂邏輯,這點其實挺難達到,很多很不錯的程序員其實邏輯能力不行,所以我覺得限制了他們更深一層次的發展,或者說限制了他們解決特別復雜問題的能力。要有分析能力。這也是解決復雜問題不可或缺的能力。要會自學,技術發展速度很快,如果沒有自學能力會被淘汰的。所以在中國英語要好,不然看不懂最新的技術走向。要有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和意識。要有耐心,肯於付出。要有良好的工作習慣。會看且勤於看文檔。產品管理、IT項目管理 何明璐:優秀程序員具有較明顯的自戀和偏執特徵對編程有濃厚的興趣,由興趣能驅動自己的探索和鑽研精神,優秀程序員一般喜歡用業余時間探索和自己琢磨點東西,研究點開源框架和源代碼,關注新技術,喜歡研究和探索演算法,邏輯方面的內容。優秀程序員一般比較懶於做重復的事情,對於重復事情有獨有的程序員思維,即通過程序或其它自動化方式解決重復問題,而留更多時間去思考。優秀程序員更多的會從簡單功能實現,花哨的界面轉移到對安全,性能,可擴展等底層架構的關注。優秀程序員一般有較明顯的自戀和偏執特徵,有較為希望獨自工作的特徵,比較難於被非技術背景管理者駕馭,高度強調自我能力價值的被認可,而且很多優秀程序員並不是好教練。優秀程序員一般有較為扎實的演算法,數據結構等理論知識的基礎。這些讓他們在迅速進入新領域的時候快人一籌。總結:不管是優秀程序員還是一般程序員,小編認為只要你喜歡思考,愛學習,對編碼有興趣,那麼你就是最好的。當然掌握技術才是硬道理,套用別人的一句話「不想當CEO的程序員,不是好的產品經理」。程序員們,加油吧!
D. 知乎live 程序員是怎樣煉成的
努力
E. 如何成為一個女程序員零基礎知乎
零基礎的話,得一步一步來了!
要從基礎開始,每天一點點的分課程體現去學習知識!
然後根據這些知識點去敲代碼!在運用中去實踐!這樣理解的更透徹,記憶的更牢固!
下一步就要自己試著做項目,當然做項目的過程中會有各種問題!想著辦法去解決!日積月累會有所提高!
如果想要快速的系統的成為一個較專業的程序員的話,建議找個靠譜的機構深造下!
F. 為什麼程序員把程序代碼寫的那麼復雜 知乎
一個優秀的程序員,代碼永遠都不會復雜化。當然,如果是作為才入門的或是還未入門的程序員,對熟手編寫的程序也會感到十分吃力,所以造成理解上的"復雜"。編程風格四大規則:
文檔化
節簡化
簡單化
模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