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d命令(切換目錄 )
(1)切換到目錄 /usr/local
cd /usr/local
(2)去到目前的上層目錄
cd ..
(3)回到自己的主文件夾
cd ~
二、ls命令(查看文件與目錄)
(4)查看目錄/usr下所有的文件
cd /usr ls -al
三、mkdir命令(新建新目錄 )
(5)進入/tmp目錄,創建一個名為a的目錄,並查看有多少目錄存在
cd /tmp
mkdir a ls -al
(6)創建目錄a1/a2/a3/a4
mkdir -p a1/a2/a3/a4
四、 rmdir命令(刪除空的目錄)
(7)將上例創建的目錄a(/tmp下面)刪除
rmdir a
(8)刪除目錄a1/a2/a3/a4,查看有多少目錄存在
rmdir -p a1/a2/a3/a4
ls -al
五、cp命令(復制文件或目錄 )
(9)將主文件夾下的.bashrc復制到/usr下,命名為bashrc1
sudo cp ~/.bashrc /usr/bashrc1
(10)在/tmp下新建目錄test,再復制這個目錄內容到/usr
cd /tmp
mkdir test
sudo cp -r /tmp/test /usr
六、mv命令(移動文件與目錄,或更名)
(11)將上例文件bashrc1移動到目錄/usr/test
sudo mv /usr/bashrc1 /usr/test
(12)將上例test目錄重命名為test2
sudo mv /usr/test /usr/test2
七、rm命令:移除文件或目錄
(13)將上例復制的bashrc1文件刪除
sudo rm /usr/test2/bashrc1
(14)將上例的test2目錄刪除
sudo rm -r /usr/test2
八、cat命令:查看文件內容
(15)查看主文件夾下的.bashrc文件內容
cat ~/.bashrc
九、tac命令:反向列示
(16)反向查看主文件夾下.bashrc文件內容
tac ~/.bashrc
十、more命令:一頁一頁翻動查看
(17)翻頁查看主文件夾下.bashrc文件內容
more ~/.bashrc
十一、head命令:取出前面幾行
(18)查看主文件夾下.bashrc文件內容前20行
head -n 20 ~/.bashrc
(19)查看主文件夾下.bashrc文件內容,後面50行不顯示,只顯示前面幾行
head -n -50 ~/.bashrc
十二、tail命令:取出後面幾行
(20)查看主文件夾下.bashrc文件內容最後20行
tail -n 20 ~/.bashrc
(21) 查看主文件夾下.bashrc文件內容,只列出50行以後的數據
tail -n +50 ~/.bashrc
十三、touch命令:修改文件時間或創建新文件
(22)在/tmp下創建一個空文件hello並查看時間
cd /tmp
touch hello ls -l hello
(23)修改hello文件,將日期調整為5天前
touch -d 「5 days ago」 hello
十四、chown命令:修改文件所有者許可權
(24)將hello文件所有者改為root帳號,並查看屬性
sudo chown root /tmp/hello
ls -l /tmp/hello
十五、find命令:文件查找
(25)找出主文件夾下文件名為.bashrc的文件
find ~ -name .bashrc
十六、tar命令:壓縮命令
(26)在/目錄下新建文件夾test,然後在/目錄下打包成test.tar.gz
sudo mkdir /test
sudo tar -zcv -f /test.tar.gz test
(27)解壓縮到/tmp目錄
sudo tar -zxv -f /test.tar.gz -C /tmp
十七、grep命令:查找字元串
(28)從~/.bashrc文件中查找字元串'examples'
grep -n 'examples' ~/.bashrc
㈡ linux命令模式下怎麼把一個文本中的一行復制到另一個文本中
1、先在tmp目錄下創建一個dog目錄來用展示。cd /tmp進入tmp目錄,mkdir dog創建dog文件夾。
㈢ linux命令行如何復制粘貼
cp [文件] [目標位置]
cp -r [文件夾] [目標位置]
㈣ linux命令行下怎麼復制和粘貼所需要的文字
安裝gpm:yum install -y gpm*
開啟gpm服務:systemctl start gpm
按住滑鼠左鍵,選中想要復制的內容,松開就完成復制,再在復制的位置按右鍵就完成粘貼。
㈤ linux如何復制文件
linux系統使用cp命令即可將一個文件夾裡面的文件復制到另外一個文件夾裡面。
這個命令相當於dos下面的命令,具體用法是:cp–r源文件目的文件,其中參數r是指連同源文件中的子目錄一同拷貝。../ 和 ./ 代表的 是上級目錄以及當前目錄。使用時的兩種情況:
1、處在當前目錄復制當前目錄下文件到別的目錄:cp文件名稱別的文件目錄路徑
例如,在orz文件夾下有兩個子文件夾a和b,a中有文件x.c,b中無文件。此時我們在a文件夾中命令如下:cpx.c../b/。
2、處在當前文件夾下復制另外文件夾下的文件到當前文件夾下:cp路徑/文件名稱./例如和上面例子一樣,命令如下:cp../a/x.c./。
(5)linux命令行復制擴展閱讀:
Linux系統復制錯誤文件要刪除的命令:
命令RM是用來刪除文件的,與DOS下的RM(刪除一個空目錄)是不同的,應該注意。對於rm命令有三個常見的參數:-i、-r和-f。例如,您想刪除名為Test:Rm-ITest的文件
系統會問:RM:刪除測試?Y,文件將不會被刪除,直到你按回車。這樣做的原因是Linux沒有像DOS恢復刪除命令,或者你可以使用pcTool和其他工具來保存刪除文件,刪除文件在Linux中不能得救,因此有必要使用這個參數刪除之前讓你再次確認。
㈥ linux如何命令行下復制粘貼
文件用cp,文字和符號想辦法重定向
㈦ Linux復制命令什麼操作
Linux復制命令用cp來進行復制操作。
1、首先需要打開Linux系統,如圖所示,進入到主目錄。
㈧ 如何在linux復制命令行的快捷鍵
幾種方法可以實現:
1、使用上行箭頭或Ctrl+P鍵,能調回之前的命令。
2、直接在命令行輸入!99(!和99中間沒有空格),重復執行上一個命令。
例如:
[test@linux]#!99
3、按 !! 並回車執行。
4、輸入 !-1 並回車執行。
在下面的例子中,如果想重復執行第 4 條命令,那麼可以執行 !4:
# history | more
㈨ linux中復制文件的命令
如大多數操作系統一樣,如果你想的話,你可以完全用 GUI 來管理文件。
拖拽放下
最淺顯的復制文件的方式可能就是你以前在電腦中復制文件的方式:拖拽並放下。在大多數 Linux 桌面上,從一個本地文件夾拖拽放下到另一個本地文件夾是移動文件的默認方式,你可以通過在拖拽文件開始後按住 Ctrl 來改變這個行為。
你的滑鼠指針可能會有一個指示,例如一個加號以顯示你在復制模式。
復制一個文件
注意如果文件是放在遠程系統上的,不管它是一個 Web 伺服器還是在你自己網路里用文件共享協議訪問的另一台電腦,默認動作經常是復制而不是移動文件。
右擊
如果你覺得在你的桌面拖拽文檔不夠精準或者有點笨拙,或者這么做會讓你的手離開鍵盤太久,你可以經常使用右鍵菜單來復制文件。這取決於你所用的文件管理器,但通常來說,右鍵彈出的關聯菜單會包括常見的操作。
關聯菜單的「復制」動作將你的文件路徑(即文件在系統的位置)保存在你的剪切板中,這樣你可以將你的文件粘貼到別處:(LCTT 譯註:此處及下面的描述不確切,這里並非復制的文件路徑的「字元串」,而是復制了代表文件實體的對象/指針)
從右鍵菜單復制文件
在這種情況下,你並沒有將文件的內容復制到你的剪切版上。取而代之的是你復制了文件路徑。當你粘貼時,你的文件管理器會查看剪貼板上的路徑並執行復制命令,將相應路徑上的文件粘貼到你准備復制到的路徑。
用命令行復制
雖然 GUI 通常是相對熟悉的復制文件方式,用終端復制卻更有效率。
cp
㈩ linux使用命令行將一個文件的某一行復制到另一個文件中
上述方法無法復制原始文本中的一些符號。
上述方法先列印後復制,可以將符號復制過去。
[1] linux命令模式下怎麼把一個文本中的一行復制到另一個文本中?
[2] Linux里如何用管道和重新定向把一個文本里的指定行復制到另一個文本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