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想問下mac下如何用find指令尋找路徑
find 會逐個文件夾的去搜索,如果從根目錄開始,不僅花費時間特別長,而且訪問 permission denied 的文件夾也肯定難免了。
如果是 homebrew 的話,直接用 brew info FORMULA 就可以查看已安裝的 formula 的位置了。
另外,type xxx 是個很好的命令。
⑵ mac中怎麼用命令行查看當前文件的路勁
mac系統查看iphone系統文件方法步驟: 1、mac系統上有自帶的itunes,手機正常連接itunes 2、連接成功之後就可以在mac上查看iPhone信息了 Mac是蘋果公司自1984年起以「Macintosh」開始的個人消費型計算機,如:iMac、Mac mini、Macbook Air、Macbook Pro、Macbook、Mac Pro等計算機。使用獨立的Mac OS系統,最新的OS X系列基於NeXT系統開發,不支持兼容。是一套完備而獨立的操作系統。
⑶ mac command line的常用匯總
相信很多使用蘋果本的同學對使用command line比較陌生,只是習慣用一些可視化的工具來操作,但是如果你作為一個程序開發者如果還不會用的話,難免會顯得有點尷尬。所以此篇文章就簡單的總結一下常用的指令,希望你們能用的上。
command line是大小寫敏感的,並且對文件名必須包括文件擴展,macOS傳統上喜歡使用文件夾(floder)這個名字的,但是在command line中主要使用目錄(directory)這個詞,這一點上和UNIX是一致的。
首先說一下我之前一直困惑的路徑問題:
兩種路徑:一種是絕對路徑另一種是相對路徑
絕對路徑:完整的描述一個文件的位置,總是以斜杠/開頭 比如/Users/michelle/Public/Drop
Box。
相對路徑:只描述一部分位置信息,它和你在 command line 目前的目錄有關。當你打開新的 Terminal 程序時,command line 會話的目錄應該是你的 home folder。這時上面例子文件夾的相對路徑寫作Public/Drop
Box。顯然它從當前目錄開始。和html相似你可以使用 .. 來代表父目錄,這樣你就可以用相對路徑表示上級或同級目錄了。例如你可以輸入cd.. 甚至還可以輸入cd../..
然後就是是一些查看路徑的指令:比如列出當前位置下的文件有哪些?輸入 ls 即可
切換路徑指令 cd 它會改變當前目錄到你指定的目錄,如果你不指定則會返回你的home folder。
pwd 會顯示當前目錄的絕對路徑
查看隱藏文件:ls -la
為了簡化工作,command line 和 Finder 都會隱藏許多文件和文件夾,這些內容通常是系統需要的。不藉助第三方工具讓 Finder 顯示隱藏文件比較困難,但是在 command line 中卻非常簡單。首先,許多隱藏文件的隱藏是通過隱藏屬性在 Finder 中隱藏的,而 command line 會忽略這些屬性,所以這些文件會在 command line 中顯示。另外,ls命令會隱藏文件名以.開頭的文件,但是這些文件卻可以被顯示出來,方法是利用-a選項。例如:
michelle$ ls -la
我們還添加了-l選項,目的是控制輸出格式。如果你注意輸出內容的話,會發現還包括.和..兩項,它們分別表示當前文件夾和父文件夾(如圖)。如果你不想顯示這兩項,只需要把-a改成-A即可。
再就是說一下 我們經常操作的文件相關指令
有許多基礎的命令用來編輯文件和文件夾,包括mkdir,cp,mv,rm,rmdir以及vi。下面我們來簡要地介紹一下這些命令。
mkdir
「make diretory」的縮寫,用來創建文件夾,語法為mkdir後接新文件夾的目錄。可以用-p選項,來一起創建路徑中不存在的文件夾(這樣你就不用挨層創建了)。
cp
「」的縮寫,用來把文件從一處復制到另一處。語法為cp後接原始路徑,後接目標路徑。如果你想復制整個文件夾和所有內容,需要添加-R選項。如果指定的目標路徑不含文件名,則 cp 命令會按原名復制。如果指定的目標路徑包括文件名,則會復制為你指定的文件名。如果僅指定新文件名,則會在原處以新名稱創建文件副本。注意,系統會自動替換同名文件而不出現提示。
mv
「move」的縮寫,用來移動文件。語法為mv後接原路徑,後接新路徑。mv 的指定路徑規則和 cp 是一樣的(沒錯,如果僅指定新文件名,它就成了重命名命令)。
rm
「remove」的縮寫,會永久刪除文件。注意,command-line中沒有廢紙簍。語法為rm後接文件路徑。然而,使用 rm 命令刪除的文件有可能可以通過數據恢復工具恢復。如果希望安全刪除文件,可以使用srm命令。
rmdir和rm -R
rmdir是「remove directory」的縮寫,這個命令會永久刪除文件夾。再強調一遍,CLI 中木有廢紙簍。語法為rmdir後接希望刪除目錄的路徑。然而,rmdir 命令無法刪除含有任何其他文件的文件夾,所以大多數情形下rmdir命令是不適用的。不過,你可以利用rm添加-R選項來刪除文件夾及包含的所有文件。
vi
代表「visual」(視覺的),然而這個名稱相當具有諷刺意味:vi可能是可視化效果最差的文本編輯器了。然而,vi 是 command line 中最常見的文本編輯器。用vi打開文本文件,只需要輸入vi後接文件路徑即可。Mac OS X 還提供了nano,一個更加現代的文本編輯器。它也更加方便,例如在底部包含了一個作弊小條(=_=),上面有常用的快捷鍵列表(你就不用背下來它們了)。然而,vi卻有時是默認的文本編輯器,所以掌握vi是很有用的
最後,其他Command-Line技巧提示
輸入命令open .可以用 Finder 打開當前的位置。
中止一個錯誤的或者發瘋的命令,可以使用組合鍵control+C。
沒有輸入任何命令時,你可以用▲和▼來瀏覽歷史命令。同樣可以編輯和再次執行。
你可以使用組合鍵control+L清屏。
你也可以使用history命令查看歷史記錄。
補充:
還有一堆的 Mac OS X 下的終端命令,我將這些命令進行了簡單的分類,這里很多命令在其他系統(Windows、Linux)一樣有效,特別是 Linux/Unix。希望這些命令對你有幫助。
重啟 Mac OS X:
shutdown- r now
關閉 Mac OS X:
shutdown now
設置顯示器無活動15分鍾後關閉:
sudopmset displaysleep 15
讓計算機在無活動30分鍾後休眠:
sudo pmset sleep 30
ping 某個主機
ping-o oschina.net
。
。
。
。
。
好多好多,如果你想用的,我這里沒有說到,還請自行網路搜索,我只是做一個簡單的常用的匯總。
⑷ Mac下終端命令行(常用)
作為一名開發人員,越來越覺得對於終端的使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人之前接觸這方面較少,也就偶爾用一下(大學沒學過unix),現在總結幾條,後續還會添加,學無止境嘛~
1.獲取管理員許可權:
輸入 sudo -s
然後輸入密碼,不會提示,輸入完後直接回車即可,然後即獲得管理員許可權。
2.打開文件
輸入 open /Applications/Safari.app
在這里打開Safari瀏覽器,使用open命令是可以多次打開的 (當然有的軟體不允許打開多個窗口)。open+空格+ -n +軟體路徑 (可以直接拖動到終端中)
我們也可以在命令中加入 -a 標識來選擇你想要用來載入該文件的應用程序,或者使用-e 標識直接在文本編輯器中編輯。 例:open /Users/rhjt/Desktop/ -a /Applications/Safari.app (在safari瀏覽器中打開image圖片)
3.搜索
關於搜索,mac上自帶的有spotlight (ctr/cmd + 空格)可以實現全局搜索,但有時候沒有正確的工作,而且如果我們想精確一個范圍呢?
輸入 mdfind + 文件名, 實現全局搜索
輸入 mdfind -onlyin 文件大的路徑 該路徑下的某個文件名 (這樣在我們精確文件大的路徑時候,可以更精確搜索到我們要的文件)
4.讀
mac中的Siri,可以讀取出我們輸入的內容
輸入 say + 內容,然後就會讀出來(不懂單詞的發音時候,不用去找詞典了~~)
5.延遲睡眠
caffeinate能阻止Mac進入睡眠狀態,而且屏幕保護也不會激活。我們最好使用-t為命令加入具體的時間。
輸入 caffeinate -t 3600 表示一個小時內屏幕不進入睡眠
6.釋放內存 (相當於重啟電腦)
purge命令可以清除內存和硬碟的緩存,與重啟Mac的效果差不多 (還不會關閉你現在用的程序)。purge命令可以讓不活躍的系統內存轉變為可以使用的內存,所以電腦卡的時候試試這個命令~~
輸入 purge
7.更新
我們更新系統軟體一般都是通過AppStore來更新,但是AppStore經常打開太慢了,所以用下終端來更新。
輸入 sudo softwareupdate -i -a
這個是更新系統的軟體,比如系統更新
8.創建有密碼保護的壓縮文件
你可以通過下面的命令將桌面上的文件創建成有密碼保護壓縮文件。
zip -e protected.zip ~/Desktop/task.doc
protected.zip是文件名字,~後面的是文件地址。保存之後,文件會存儲在你的私人磁碟中
9.刪除
ctrl+u 刪除當前整行.
ctrl+w 刪除游標前的單詞.
ctrl+k 刪除從當前游標到行尾的文字.
⑸ windows查看mac地址命令
如何查看電腦上面的MAC地址?在路由器上設置MAC地址過濾、IP和MAC地址綁定,或者其它一些安裝設置的時候,需要用到MAC地址,因此必須要先獲取到電腦上的MAC,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操作,本文介紹了查看電腦上MAC地址的方法。
在Windows的計算機中,MAC地址叫做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下面的方法適合在Windows XP、Windows 7和Windows 8電腦上使用,具體操作方法參見下文:
1、打開運行程序框:同時按下鍵盤上的「Windows」+「R」按鍵
2、打開CMD程序界面:在運行程序框中輸入「cmd」,並按下回車鍵。
3、在CMD界面中輸入命令「ipconfig /all」,然後按下回車按鍵
4、在運行結果中找到物理地址一行,後面的值就是網卡的MAC地址,如下圖所示:
MAC地址,稱為物理地址或硬體地址,是用來定義網路設備的位置。比如在路由器和電腦進行Mac地址綁定中我們就需要使用的MAC地址,這樣可以更好的提升網路安全。那麼,在Win10系統下計算機的MAC地址怎麼查看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開啟分步閱讀模式
工具材料:
電腦
Windows10
操作方法
01
一、Windows10系統中,點擊「開始」菜單圖標,在彈出的菜單選項框中再點擊「設置」命令選項。如圖所示;
02
二、點擊設置後,這個時候會彈出系統「設置」對話框。如圖所示;
03
三、在打開的設置選項對話框中,再點擊進入「網路和internet」選項。如圖所示;
04
四、在打開的網路和Internet設置中,找到「高級選項」命令再點擊它。如圖所示;
05
五、在高級選項下的「屬性」中,可以看到物理地址這一項。這個就是MAC地址了。如圖所示;
方法/步驟2
01
一、Windows10系統中,按住鍵盤的「Win+R」快捷組合鍵,打開「運行」命令對話框。如圖所示;
02
二、在「運行」命令對話框中輸入「cmd」命令並點擊「確定」按鈕。打開「cmd命令」對話窗口。如圖所示;
03
三、在打開的「cmd命令」窗口中,鍵入「ipconfig /all」命令,並按回車鍵(Enter)運行此命令。如圖所示;
04
四、運行「ipconfig /all」命令後,即可看到電腦網卡的相關信息,在下面找到一項「物理地址」後面的數字串就是此電腦的MAC地址了。如圖所示;
用戶查看電腦mac地址的方法是比較多的,其中一種就是使用dos命令來查看,用戶需要輸入命令的代碼來查看,那查看mac地址命令是什麼,西西小編來為大家介紹。
查看mac地址命令是什麼
查看mac地址命令是:ipconfig/all
操作方法
用dos命令查看mac地址的方法:
1、點擊「開始」菜單,在「搜索程序和文件」輸入框,輸入「cmd」(會找到進入dos命令的cmd程序),然後回車。快捷方式「WIN+R」,在輸入cmd。
2、回車後,彈出命令符窗口,輸入「ipconfig/all」,然後進行回車,就會看到一連串的返回信息。
3、在返回信息中,找到「本地連接」其中的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見圖片,即為本機的mac地址。
⑹ mac os怎麼查看本機路由,如centos,用route,windows在cmd中用route print,mac os在終端怎麼查看
1、首先在電腦桌面上點擊打開lanunchpad工具。
⑺ 在Mac OS X 中怎樣獲取當前文件夾的路徑
打開終端,輸入下面的命令:
defaults write com.apple.finder _FXShowPosixPathInTitle -bool YES
就能在頂部看見完整的地址了
復制路徑可以用 Option+Command+C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⑻ 在Mac OS X 中怎樣獲取當前文件夾的路徑
方法如下:
打開終端,輸入下面的命令:
defaults write com.apple.finder _FXShowPosixPathInTitle -bool YES
就能在頂部看見完整的地址了
⑼ 在Mac OS X 中怎樣獲取當前文件夾的路徑
Mac OS X里使用終端可以查看文件夾路徑。
教程: 1.進入LaunchPad面板,選擇終端。
2.找到要查看路徑的文件夾,點擊滑鼠右鍵,選擇拷貝。
3.進入終端,點擊滑鼠右鍵,選擇粘貼。
4.查看文件夾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