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程序員平時都在同時干幾個項目
第一看公司
公司沒有那麼多的活 就不可能同時干幾個項目 有一個就不錯了
第二看水平
自身水平不夠的話 上級也不可能把幾個項目一起交給你
第三看公司理念 或者說公司文化 總之是你上面人的想法
如果你老闆或者你老大不喜歡你同時做幾個項目 那麼你就只能做一個
另外 同時做幾個項目 也不一定都是開發
小公司一般是研發維護都是同一個人,沒有專門的維護團隊
這樣手上開發中2-3個項目 維護著10來個項目都是挺常見的
⑵ 程序員一天要寫多少代碼
我連續等一1000個變數也可以說問我每天寫了1000行代碼,
但是這些變數,1個都用不到。
1行代碼可以實現想要的所有功能,那麼還需要寫1000行嗎。
因為能力有限,做不到把1000條代碼的功能寫成1行,所以才會變多。
所以不要用代碼行多少來判定程序員的工作量。
頂級的能每天寫100行以上的,那就已經佩服了,如果超過200行以上,我會感覺這個人不靠譜。
⑶ 程序員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做一個項目需要多久
一個項目大約21天,如果緊的話,你就沒日沒夜的干吧,有人說過學編程就像學辟邪劍譜沒有回頭路的
⑷ 看看一個程序員平均一天寫多少代碼
這個也不一定,有時候寫些前端UI的,好多就自動生成了,其他的大部分也是抄抄改改(不是說前段沒有技術含量,我們的UI都定義好了所以用起來方便,寫底層UI各種響應的還是很牛叉的),所以這樣多的時候一天可以寫四五千行。
有時候寫些底層函數,特別是效率要求高,各種復雜演算法的,一天能寫上幾百行就不錯了,或許就這幾百行後面還得慢慢改。
⑸ 程序員最多能用多少時間來編程
我們一般每天工作8小時,那麼一周就是40小時。在極端的條件下(當然也不現實),如果一個程序員整整一周不吃不喝也不睡覺,所有時間全部用來寫代碼,那麼就有24×7小時,乘起來是168小時,是平時的4倍。
當然,人又不是機器,不可能24小時全部用來工作,程序員也是人,也有正常的生理需求:例如,睡覺。人的最佳睡眠時間是7至8小時。也許,熬上一兩天少睡一點,也能撐得住,但是之後往往需要補充睡眠,睡得更多。而且在此期間,工作效率往往很低。為了更好的工作,我們假設每天7.5小時的睡眠時間,7天就是52.5小時,那麼168小時減去52.5小時的睡眠時間之後,剩下115.5小時!。
⑹ 一名優秀的JAVA程序員平常一天至少寫多少行代碼
優秀的JAVA程序員平常一天至少寫150行代碼,普通的JAVA程序員,平均一天的有效代碼量大概是50~70行, 注意是有效代碼。
⑺ 程序員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
我23歲的時候參加的工作,那時候自己一個人北漂,認識了幾個朋友,當時受到了電視劇「奮斗」的影響,一幫人也想著去郊區租個倉庫什麼的,最後倉庫沒找到,只是在回龍觀租了個大三居;那時候因為是單身,所以加班什麼的不在話下,跟著領導出差一去就是一兩個月,也就跟朋友吐槽兩句,工作態度還是很端正的。24歲的時候就認識了現在的媳婦兒,那時候工資只有4K,清楚地記得一次和她還有她的閨蜜一起吃飯,她閨蜜問起我工資的事情,稍微有些尷尬,不過也算是一種動力吧。
⑻ 程序員三天完成八個需求算多嗎
這個要看完成需求的困難度,不能只看數量的。所以這個問題沒有準確的答案。
⑼ 一名優秀的JAVA程序員平常一天至少寫多少行代碼
優秀的JAVA程序員平常一天至少寫150行代碼,普通的JAVA程序員,平均一天的有效代碼量大概是50~70行, 注意是有效代碼。
⑽ 普通程序員的工作生活是怎樣的
通常我們進入公司以後,不會是重頭開始一個項目,而是在已有代碼的基礎上進行維護或新功能的開發,所以必須「讀代碼」。
讀有「泛讀」,了解系統架構、功能模塊,對系統有一個大致的認識,各個功能能找到相應代碼實現的位置。
還有「精讀」,通常就是調試了,在fix bug的時候使用。此外還包括審核:一些規范一點的公司,都會有code review,也是精讀,但不用debug。
對於一個成熟的項目來說,讀代碼——而不是寫代碼——可能是最耗時間的工作了。
寫注釋文檔
為了減少「讀代碼」的時間,我們不得不花時間「寫注釋」「寫文檔」——這個程序員最深惡痛絕的工作。所以現在「爛代碼才需要注釋」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強,但無論如何,文檔還是要寫的。(注意:要能區分注釋和文檔)
了解需求
好了,終於到了「寫代碼」的時間了。
然而,在動手開始寫代碼之前,你必須花時間「了解需求」。和自己寫個小程序玩玩不同,在公司,你是為別人寫代碼,所以你一定要了解別人究竟想實現什麼功能。通常,這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需要反復的溝通。
當然,也有一些團隊和個人,不願意在這上面「浪費時間」,通常他們的下場就是不斷的寫代碼,然後不斷的改代碼,加班加點的做大量的無用功,整個公司怨氣沖天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