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如果你是一名軍人接到戰斗命令

如果你是一名軍人接到戰斗命令

發布時間:2022-10-24 07:01:34

Ⅰ 你知道軍人的「命令」與「服從」的絕對含義嗎

這樣跟您說吧 「軍人就是機器」一旦接到命令就要無條件無理由堅決完成任務!者之間不允許摻雜任何感情 當然和僵屍還是有分別的 那就是在完成任務是要動腦子的!

Ⅱ 士兵接到戰斗任務後,吃飯的速度有多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薩沙第8698條回答。

任何一個國家,軍人吃飯速度都很快。

以解放軍為例,以前都是要固定吃飯時間的。

改革開放前後的解放軍,一般是排隊進入食堂,坐下來以後等命令然後同時吃飯。

過了一段時間後,再有命令停止吃飯,那時候無論吃完沒吃完,都能放下筷子,停止吃飯。

這個時間最初控制在10到15分鍾內。

開始,很多新兵做不到這點。

確實,在家裡吃飯往往細嚼慢咽,期間還說說話,聊聊天,吃上30分鍾是很正常的。

一碗熱湯,就可以慢慢喝上10分鍾。

但訓練一段時間,基本每個新兵都能做到這點。

其實,如果吃飯太快對於身體沒有什麼好處,都是狼吞虎咽,食物太大對於消化不利。

但10分鍾其實也就足夠了。


當然,這是訓練,如果戰時就另當別論。

以紅軍長征為例,其實不存在什麼吃飯時間。

隊伍都在急行軍,後面就是敵人的追兵。

紅軍的炊事員每天會提前起床出發,走在自己部隊的前面。

為啥?就為了提前支起大鍋,燒火做飯。

炊事員好不容易做好了飯,一般自己的隊伍就趕到了。

戰士們每天都有急行軍的嚴格任務,根本不可能坐下來吃飯,往往就是每人用自己的茶缸或者飯盒,直接盛飯,然後一邊走一邊吃。

這種時候吃飯,完全就是果腹而已,保證自己還有力氣行軍,哪裡管什麼滋味好不好。

這種吃飯,其實一分鍾都不耽誤。



即便敵人追得不緊,還有機會坐下吃飯,戰士們吃飯速度也是極快的。

其實稍微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在敵人威脅下吃飯是比較危險的,能快就快。

戰場上,士兵們如果行軍中停下吃飯,速度都是極快。

從炊事班盛飯以後,慢則三五分鍾快則一二分鍾,狼吞虎咽吃完。



軍人吃飯快是個習慣,往往退役才會逐步變慢。有的老兵則終生都有吃飯較快的習慣,這也就是軍隊的烙印吧。

論全球士兵吃飯速度,美國有士兵用了2分鍾吃完一頓標准餐,而俄羅斯兵王曾經創記錄的50秒吃完一頓標准餐,不過千萬不要以為這是最快的,因為中國特種兵用了30秒就完成了一頓飯,相當於你剛拿起筷子,人家都吃完。

其實以上只是特種兵的吃飯速度,真正士兵吃飯的速度,是看不同情況來決定的,比如平時時候的吃飯,戰場上和訓練時候的吃飯時間都是不同的,如果頓頓都是30秒吃完,在醫學和 養生 角度上看並不是什麼好事,所以極限吃飯只是在特殊情況使用。

那麼平時時候,士兵們吃飯的速度需要多久呢?

拿我們敬愛的中國軍人來舉例,現在的日常標准伙食是六菜一湯,葷素搭配,好一點的還會有水果和酸奶等佐餐,可以說完全能夠保證日常訓練所消耗的補充。而吃飯作為一種 健康 的生活方式,也是戰鬥力的一個綜合體現和保證,一頓美味和合理營養的飯菜,對於士兵長時間的戰鬥力和耐力都有這難以替代的作用。

而除去了排隊時間,平常的時間像是這樣一頓的葷素搭配的飯菜,我們在家裡估計要磨磨蹭蹭的吃個半小時,快一點的也要20分鍾,但是對於一名士兵,他大約在十分鍾內就可以完成,而平均時間大約就是在七到八分鍾左右。可能我們還剛扒了兩口飯,喝口湯,刷了一下手機,你就會發現人家已經吃完了。

但是這樣並不算是最快的,因為在士兵裡面,還有一個群體,他們吃飯特別的快,他們就是特種兵了,平時的條件下特種兵們,吃一段標准餐,也就是花了二到五分鍾的時間,而大部分都會在五分鍾內吃完。

如果在野外拉練的情況下,他們吃飯時間還會加速,這時候我們經常忽視的壓縮餅干,也就排上了用場,他們只要把它碾碎和水攪拌一下,一口氣喝完就睡一頓了,前後你會發現不超60秒。而在某些情況下,比如戰場上,特別是我們知道的上甘嶺這些著名的戰斗,許多時候連飯都沒得吃,只能抓一把炒麵直接吞咽了,而這種情況下,壓根不需要計時。還有些時候,為了勝利的需要,甚至是一兩頓沒吃飯也是正常的。

那麼為何各大強國都要求士兵吃飯要快?

無論縱觀全球,有一定實力的國家,比如美國,俄羅斯,中國的軍隊,都有會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就是訓練士兵吃飯要求一定的速度,這看上去有點和我們 養生 說法違背,但是這個傳統卻保留了許多年,並且各國都會去遵守,這是為什麼呢?

歷史 以來,士兵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保家衛國。但是士兵終究是人,世人就得吃飯和睡覺,只是他們經過特殊的訓練,其在戰鬥力和體能上的綜合實力,比一般人要突出。但是能量是守恆的,消耗多大,食量也同樣會增大,所以我們看到中國古代行軍打仗,糧草是很重要的一個勝利因素,諸葛亮六齣祁山多次都是因為糧食耗盡,好幾次無功而返。而成吉思汗之所以成功,也是有賴於蒙古族人獨特的飲食習慣和能在馬上休息的技能,這一點其實才是西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古代的軍糧其實都不咋地,不要說味道,就是連基礎的營養保證都很難做到,而知名的金華火腿,因為古代沒有很好的表現和乾燥工藝,對於糧食的保存和運輸,非常的費勁,一但糧食出現了短缺和供應,那麼將會面臨崩盤,我們看到了官渡之戰中的袁紹,就是因為失去了烏巢不戰自潰了,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不一而足。



但是近代經過了一戰和二戰的發展,軍隊中的伙食隨著許多加工工藝的出現,反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罐頭和壓縮餅干這些工藝的出現,切確是解決了一些糧食保存的問題,還能夠隨身攜帶更多的干糧,但是即便是現在會跟著軍車,飯菜供應充足,時間也很充裕的情況下。

各國的軍隊還是會要求在吃飯中講究速度,因為這是許多先輩們在血和淚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因為軍人時刻是要准備上戰場的,哪怕是和平年代,也會出現一些救急和賑災的任務,

因為上過戰場的老兵們會知道,訊息萬變的戰場,不會給你安然的排好了對,舒服的吃完飯後在再來找你,而且常言說的好兵貴神速,戰場上任何的一秒,就是寶貴的時間,可能以為一秒的時間,就會改變戰場雙方的是勢態和結局,可以說勝負只在一瞬間。

因此,才有了各國都要給士兵們強調一個時間觀念,對於時間和任務的服從,而這里也包括了吃飯的時間,也有了嚴格的規定。所以士兵和我們普通人是不聽的,通常普通人點個餐,玩下手機,吃完飯,前後也花去了半小時,當然也有更慢的,所以許多公司都會中午給1到1個半小時,給大家吃飯休息,比起普通人士兵吃飯就是快的驚人了,但是這種訓練的結果,確實能夠保證在需要的時候,比如戰場和賑災和救急中,利用更多更快的時間,去贏得勝利。同時也提高生存下來的機會,因為如果你進食的時間長,放鬆了警惕,就會遭到敵人的攻擊,很難說結果會是如何。

吃飯那麼快,士兵是怎麼訓練出來的?

我們會看到經常部隊會出現一些演習和野外訓練,因為平時的情況下,很難模擬出戰時的狀態,但是我們知道,即便是和平狀態,對於訓練是不能鬆懈的。所以為了訓練士兵,經常會進行模擬的戰斗警報,而只要警報一響起,士兵吃啥,吃什麼,吃了多少,都要立刻去集合出任務,這種情況消防官兵是遇上最多的,如果這個時候,吃的慢和沒吃飽的士兵,只能餓著肚子。

而為了訓練大家,其實吃飯還有有一定流程和規矩的,大家都必須嚴格遵守這個吃飯的規矩,除了大家都要按規矩排隊打飯以外,還要等到大家都全部打滿了飯菜,才會用警報提示讓大家動筷,並且到而來規定的時間,警報會再次提示大家,這時大家就放下自己的碗筷,就算是你吃飯太慢了,也不能因為自己的原因繼續動筷,所以大家都見到軍營出來的士兵,吃飯的時候都是「風卷雲殘」的,其實這是幾年養出來的習慣。

但是這是一些已經入營當了一段時間的老兵,才會如此,對於一些新入軍營的新兵,會相對放寬吃飯時間,會允許他們盡快控制在十分鍾內。而這樣的規定,其實出於考慮到新兵剛入營,需要時間來改變自己在家裡的一些習慣,需要度過一段時間,才會漸漸的融入到軍營都生活。

而為了給新兵一個表率,老兵在吃飯上會在5-7分鍾內解決,畢竟他們已經養成了習慣,同時吃的太慢,會影響訓練的時間,還會導致自己餓著肚子,而許多新兵會體現一段時間,這樣的滋味,當他們體驗過幾次以後,都會牢記自己不要吃的太慢了。

而為了訓練士兵,還會經常進行一些模擬的作戰任務,當士兵因為國家和人民的需要到前線支援時,此時吃飯的速度還會比平時訓練是要更快,雖然在野戰營里和支援地,會提供專門的食堂足夠的飯菜。但是在一定的任務的條件下,士兵們會通過吃壓縮餅干,或者是採集野菜來就食。這樣一來,新兵會在多次的訓練中,就會發現自己經過了特殊的訓練後,已經在吃飯上接近了老兵的速度,而沒多久就會迎來了新兵的加入。

而我們見到許多的朋友和父輩,他們在吃飯上,確實很快同時速度上也是驚人的。而我母親經常說我父親,吃的太快了,能不能吃慢一點,但是沒辦法這中習慣已經根深蒂固了,因為當年父親就是家裡兄弟姐妹多,所以很早就會參軍,解決了吃飯問題,而當兵了許多年後,還上過一段時間戰場,才復原回到了家鄉,但是這段上過戰場的經歷,已經讓他有了一個吃飯很快的習慣,同時他也會講,打仗吃飯這事,真的沒有固定的時間。

不過隨著現代營養學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軍營裡面的食物加入了許多的高 科技 ,不但一再強調吃的快,還強調好吸收,有營養。想想,打仗可以幾天幾夜不洗澡,可是卻不能一天兩天不補充能量,那麼吃什麼東西補充能最快的體力,什麼東西營養高、攜帶最方便、吸收最快、口感又適合戰士們,就是成為了研究課題,不過現在我們看到許多攜帶軍糧,已經沒有了以前罐頭和壓縮餅乾等那麼少的選擇,其功能和搭配豐富了不少,並且味道上更是很照顧戰士們的胃口,可以說做到了多功能和多選擇,而這樣一來,又很好的解決了戰士們吃飯速度過快的弊端,因為吃飯速度過快,食物因為沒有經歷過充分的咀嚼,其實多少對胃和腸道有點壓力,但是卻非常接近實戰的真實性。

而為此,更應該向我們保家衛國的先烈和軍人致敬!因為你們祖國才會繁榮富強,我們才過上安全和穩定的生活。

邊走邊吃。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說不吃肯定沒人信,士兵接到戰斗任務後,尤其是接到非常緊急的戰斗任務後,一般沒時間吃飯,大多數時候是邊跑邊吃,即節省了時間,又補充了體力。比如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進軍軍隅里搶佔三所里,部隊急行軍,沒時間吃飯或者邊跑邊吃。

140里,接到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彭德懷指揮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德川攻破後,梁興初的38軍奉命向軍隅里進攻,封堵敵人的後路。志願軍要想斷敵後路,實現穿插迂迴戰的勝利就必須趕在美軍之前搶佔三所里。但是整個三所里外圍根本沒有志願軍,距離三所里最近的是志願軍38軍第113師,說是近其實距離三所里還有有140里,而且這140里是直線距離,因為沿途都是山路,實際行軍距離遠比140里還要更遠。

邊跑邊吃,一夜急行140里,創造世界步兵急行軍記錄。接到志司命令後113師剛剛在德川作戰,部隊剛打過仗,戰士們還沒有來得及休息。113師接到的命令是要在次日9點以前務必佔領三所里,這意味著剛剛打過仗沒有休息的113師將士們要背著幾十斤重的裝備,快速在山路行軍。接到任務後113師將士們來不及休息,來不及埋鍋造飯,他們邊走邊吃,一邊跑步行進,一邊抓一口炒麵。

提前美軍機械化部隊5分鍾,「萬歲軍」威震敵膽。113師提前美軍5分鍾搶佔三所里主峰,構築共事,一夜急行140里,跑贏了美軍的四個輪子,創造了世界步兵急行軍的記錄。隨後,志願軍大部隊對美軍包了餃子,美軍損失嚴重,傷亡1.2萬人,就連第8集團軍沃克也在撤退途中遭遇車禍身亡。

如今七十年過去了,我軍的後勤保障能力越來越完善,各種供水車、炊事車一應俱全,後勤保障能力實現了質的飛躍,戰士們接到任務後,也是邊走邊吃,不同於七十年前靠著雙腿邊走邊吃,現在是坐在車上。


所以,士兵接到任後吃飯的速度可以用邊走邊吃來形容。

軍人給我們的感覺往往是各種硬漢的形象,他們每個人的身體素質都非常好,肌肉發達,並且還練就了一身的本領,對於軍人來說他們的使命就是保家衛國,在祖國需要的時候站出來保衛國家,所以軍人各個方面的效率都非常高,例如內務、飲食等等。尤其是飲食方面,士兵們的吃飯效率都非常高,如果說民以食為天的話,那麼軍人就是以食為命了。因為在戰斗環境下,士兵們不可能吃上一噸好的飯菜,都是以野戰干糧為主,這些就是他們維持生命的命脈,所以他們都是盡可能的快速將食物吃下,留出更多的戰斗時間,那麼小夥伴們一定非常好奇,士兵接到戰斗任務之後,吃飯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




其實士兵們在非戰斗任務和戰斗任務下的吃飯速度是不一樣,但是普遍速度都比較快,他們平時吃飯的速度一般在10分鍾左右,和民間吃一餐飯20-30分鍾相比,速度已經是非常快了。可能對於我們來說吃飯就是一種享受,我們要慢慢的吃享受飯菜帶來的美味。但是士兵不同,士兵必須盡可能快的吃完飯,因為每天的訓練任務比較重,並且部隊吃飯時間也是有規定的,正常不超過10分鍾。如果士兵在吃飯時響起了戰斗警報,那麼此時無論士兵吃了多少都必須馬上集合執行任務,那麼沒吃飽的士兵也就只能餓肚子了。




上面我說到的是非戰斗任務下士兵的吃飯速度,一旦士兵執行戰斗任務,需要去前線打戰或者支援時,吃飯的速度會明顯加快,因為野外不同於軍營,軍營有專門的食堂供應飯菜,但是在野外士兵們只能吃壓縮餅干甚至是野草野菜,所以士兵們根本沒時間吃飯,一般都是邊走路邊吃,直接打開一塊壓縮餅干兌點水就吃了,前後時間不會超過30秒,有時候甚至能在10秒之內吃完,對此有網友表示:比我喝一瓶礦泉水的速度都快,真是太佩服了。曾經有位網友就親自體會到了士兵們的吃飯速度,他表示自己都沒有開始夾菜,他們都已經吃完了,真是太快了吧。




打戰時的食物不必吃得太好,但是一定要吃得快、吃得有營養。軍人在打戰時可以幾天幾夜不洗澡不換衣服,但是卻必須天天吃東西補充體力,現在很多國家都會為部隊研發營養高、攜帶方便、吸收快、口感好的軍用食品,戰士們不僅能在作戰時充分補充體力,同時也能很好的照顧到戰士們的胃口。

Ⅲ 軍人服從命令為天職,你如何踐行和理解

反過來想 如果不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很可能因為自己的片面理解和錯誤判斷而造成全局的損失

Ⅳ 士兵接到錯誤的命令怎麼辦,執行不

執行,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服從以後再去糾正。

Ⅳ 作為一個軍人,如果上級命令你做危害國家的事,你服從嗎上級擁兵自重了,如果你服從,事後會被送上軍事

如果你連軍事行動深層次的目標都知道了,那你肯定不是普通的士兵,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和判斷去指揮你手下的士兵。
作為普通士兵,服從命令就是天職,長官也不會向你陳述行動的深層次含義,更不會徵求你的意見。

Ⅵ 如果長官有錯誤的命令,那麼作為一個軍人,他該怎麼做是無條件地服從命令

做為軍人,三大記律第一條「一切行動聽指揮」,當然該是無條件地服從命令。但,軍對也有民主。你可以依照條例,按正當渠道提出自己的反對意見,直至越級到最高指揮官。只要你的反對意見確是正確,時間會給你公正判斷。「真理往往在少數人手裡」,這是歷史觀中的一個論斷。不是抗命的現實理論根椐。

Ⅶ 作為軍人如果一旦發生戰爭長官讓你沖鋒陷陣一定要沖嗎

人並不怕死 只是怕沒有意義的死去 這也是所有厭戰情緒的根源 在軍隊生活中 要樹立的就是對命令的絕對服從 所以 不管你會不會死 執行命令是一定要的 至於 怕死的問題 我們一般有戰前動員 先明確了你要為之犧牲的意義 到那時候 你怕不怕死 就是你個人的問題了 如果 你的犧牲是有意義的 但是 就是怕死 就是上不去 那這樣的窩囊廢 是沒有資格活著的 我記得有過這樣一句話 是說 只有不怕死的人 才有資格活著 如果你真的一面對犧牲就腳跟發軟 基本上活著也沒用 我記得 我第一次聽到震耳欲聾的槍聲的時候 我也有點發懵 但是 當你適應了這種環境 那麼能嚇倒你的 就只有你自己心中的恐懼了

Ⅷ 軍人接受命令後,是回到「是,堅決完成任務」還是「是,保證完成任務」

如果是在影視中,要看導演的安排了.如果是在現實中,兩種回答都有可能.也可能不回答一個字.軍人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軍人回答命令也不只是一個模式.命令也有很多種形式,比如有口頭式的,也有書面式的.比如任命XX戰士為班長的命令、關於給XX同志記三等功的命令.就要書面式的.在首長宣讀命令後,被任命的戰士不需要發言.如果沒有要求必須發言的話也可以保持沉默。

Ⅸ 問一下關於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的問題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身為軍人,只需要聽從上級的命令,並全力的執行命令就行了。質疑命令的事絕不許出現。上級下達的命令不是兒戲,有些事你看似違反道德、使國家利益受損,但是或許國家從其他方面能有更大的收獲。而身為一個將軍,本身就是命令的製作者,他應當從全局的角度考慮,如果將軍拒絕執行命令,要看原因的,是擔心屬下傷亡過重,還是從個人利益角度。相信歷史會給他一個公正的評價。

Ⅹ 服從命令是軍人天職

這個問題曾經難倒多少熱血青年啊。從軍十載,略有體會,談談吧:
1:軍人以服從為天職,這個毫無疑問的。
2:對於戰士來說,上級的命令分為兩種,一個是直接上級,二個是間接上級。如果直接與間接上級的命令意圖一致的話是沒什麼好說的,按照總意圖去做就行了,尖銳的問題是:當直接上級與間接上級的命令不同的時候,甚至相悖時,以直接上級的命令為執行基準。因為直接上級是對自己直接負責的。
3:您的問題尖銳之處在於:當自己不打折扣的執行了直接上級的命令時,後果如何?請放心,士兵只需要執行命令,後果,是由下發命令的人負責的。
4:打個比方:戰場上或者是平時,一位司令員老N有叛國傾向,作為連長發現老N的苗頭,這時候連長命令自己的部下將司令員老N暴打一頓再捆起來,上交總部,經過查實有兩個結果,一是這個司令員老N真的叛國,那上級獎勵下來,連長會做的話會給士兵獎勵的。二是司令員老N沒有叛國,那總部追查下來,連長可能槍斃,但士兵是不會受到任何處置的。
5:所以,命令下來了,不管對錯,先執行。士兵,只需要不折不扣的執行上級的命令,依照總的意圖去落實,至於後果,不是你考慮的。因為你的上級風險比你還要大。

閱讀全文

與如果你是一名軍人接到戰斗命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編譯器指令 瀏覽:219
微控制器邏輯命令使用什麼匯流排 瀏覽:885
程序員在學校里是學什麼的 瀏覽:601
oraclejava數據類型 瀏覽:890
程序員考注冊會計師 瀏覽:957
怎麼使用access的命令按鈕 瀏覽:899
有點錢app在哪裡下載 瀏覽:832
博途v15解壓後無法安裝 瀏覽:205
什麼是根伺服器主機 瀏覽:438
安卓手游怎麼申請退款 瀏覽:555
安卓系統如何分享網頁 瀏覽:278
ad如何編譯pcb工程 瀏覽:414
除了滴滴app哪裡還能用滴滴 瀏覽:399
截圖怎麼保存文件夾然後壓縮 瀏覽:8
幻影伺服器怎麼樣 瀏覽:27
具體哪些廣東公司招程序員 瀏覽:870
嵌入式編譯器教程 瀏覽:306
ssl數據加密傳輸 瀏覽:86
51單片機定時器方式2 瀏覽:331
命令行查看開機時間 瀏覽: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