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程序員考試面試題目

程序員考試面試題目

發布時間:2022-10-30 19:54:47

Ⅰ 為什麼程序員越來越排斥面試時做題

幾乎沒做過程序員,不是不想做,實在是歲數大高手多的是。



  

登錄

微wx笑

關注

為什麼程序員都很排斥面試時做題?答不出題的程序員會是大牛嗎? 原創

2018-11-08 08:24:52 16點贊



微wx笑  

碼齡12年

關注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去面試的時候,先被要求做題。

如果像下面的判斷選擇還好!



如果是讓寫個什麼演算法之類的,那就呵呵了!每天和滑鼠握手,還哪會寫字啊!

關於這件事,很多小夥伴紛紛吐槽。

網友一:

不止是程序員,沒有誰喜歡面試時做題吧。

對於程序員的面試來說,通常的面試方法有兩種,一種就是做題加面試,一般針對比較低級的崗位。一種就是聊,直接和技術經理,或者技術總監聊,面試官一般會提醒面試者帶著自己的作品或者項目來,通過作品項目更能看出一個人的過往經歷和專業水平。

發現沒有,很多人一起做題,本身就是對待比較初級崗位的做法,誰會喜歡?如果阿里巴巴挖一個華為的工程師,難道面試前先做個題?

有經驗的HR就知道,很多時候面試的時候讓面試者寫題目,往往會錯失一個好人才。

我的上家招我的時候一開始就是讓我答題的,結果題目全是一些大學時候學的概念和平時寫代碼時候用到的知識點。

說實在的,我真的很多概念都記不住了。因為離開學校三年了,記憶力哪有這么好。

結果我只答了一半的題目,就直接放棄了,我說我不想答了,能不能直接找你們技術總監談一下。

java程序員一般面試幾個問題所有公司都要筆試嗎筆試一般有多少道題面試過的猿猿大概。。。說一

兩到三個。
應屆生肯定需要筆試,不是的話,一般不會。
多少題就不一定了,完全看公司了,難度也不一致。多到網上找面試題,很多公司都是網上摘錄的,尤其小公司

php程序員的深圳面試經歷

php程序員的深圳面試經歷

明天還有兩場面試,本來想著早點休息的,可是糾結了一番,還是決定寫下此文。

因為對深圳的環境還是不太熟悉,即使早上的面試時間是十點半,可我還是七點十五分起床了,然後刷牙洗漱,出門的時候七點四十分左右。因為害怕遲到,或者是心裡沒底,所以一路趕到地鐵站,沒有吃早餐。半路的時候還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深圳的天氣就是這么奇怪,一會兒大太陽的,一會兒就大暴雨了。

不知道是否方便透露信息,所以早上面試的公司簡稱為YL,八點三十五分左右的時候,我就順利找到YL所在的大廈了。悲劇的是,離面試還有將近兩個小時。本來想著去吃早餐的,可是環顧四周,早餐只有那些路邊攤幾家在賣,早上走了二十幾分鍾的路,做了三十多分鍾的地鐵,站的。感覺很累了,所以很想找個地方坐下。於是我一直走一直走,找到了肯德基,我才覺得好受了很多,但是那個時候已經沒有胃口吃東西了。

差不多到面試時間了,我便返回YL所在的大廈。找到他們的辦公室,剛好碰巧有個女孩和我一起都是面試的,不過她面試的是測試。進入一間會議室之後,給了簡歷給人事,然後就開始筆試了。

筆試中途,他們有人要開會,所以轉陣到了另外一個小房間里。在那個房間里,有個男生,和女生一樣,也是面試測試的。這個男生,不知道什麼原因,愛一直說話,女孩在筆試的時候,就一直在說,這些筆試題真沒意義沒意思之類的話,感覺這樣不太好吧,打斷了人家做筆試題的思路什麼的。他說他是從華為出來的,和測試的那個女孩還討論了筆試題……

筆試題目大概如下:

筆試題中寫的是兩類題目(實際上不是):javascript,php

第一類題目主要有:

1、閉包

2、談談css中的float和position

3、前端優化的一些建議

4、寫一個函數fillBefore(chr,bit),當chr的位數比bit小的時候,在chr的前面加0,比如fillBefore(ao,9); 輸出0000000ao

5、獲取url中的參數,比如url = http://www.mian4.net?a=111&b=222;寫一個函數類似於getX(a);輸出結果為111

6、考了全局變數和局部變數的題目,看輸出的值是多少

PHP類:

1、require,require_once,include,include_once的區別

2、echo和print以及print_r的區別

3、用php輸出昨天的時間,格式為2014-5-18 00:00:00

4、另外兩道程序題目忘記了

筆試做的不是很好,當然後來的面試也不好。面試官是一個很深沉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的情況太糟糕了,他一直在思考,沉思,嘆氣,皺眉……

面試的時候,問了一些技術上的問題,都是平時大家見得比較多的,但是我回答得都不好,盒子模型,H5的新標簽,事件,getdom返回的`值是什麼,用JQ的話又會返回什麼。

因為情況比較糟糕,所以他直接跟我說達不到他們的要求,我的基礎很不好,很坦白跟我說,我承認自己真的挺糟糕的。

他問了我的職業規劃,還問了我JQ插件方面的。問我學習速度快不快。

最後他讓我說一個理由感動他,讓我理由為什麼選擇我。

結果我說不出來……╮(╯▽╰)╭

吃過午飯後,接著就是下午到KBE的面試了。

前台的MM挺漂亮的,剛好有另外一個同事在,她就說,哎呀,怎麼沒有人來面試前台呢。。。。

KBE裡面的東西感覺蠻整潔,顏色感覺也挺舒服的。

把我帶到一個一張桌子三張椅子的小房間里,填一些基本情況的表,交了表之後不久就有人過來找我聊天了。

這個人給人的感覺比較自然,不會像早上給人挺緊張的感覺。因為時間的關系,他們還有會議,所以和我的聊天也比較簡短。

沒有筆試,直接就簡單面試了,問了我一些基本的技術情況、工作經歷情況、職業規劃、想找什麼類型的工作之類的問題之後,直接就跟我講他們公司的情況了,福利待遇啊,上班時間之類的。

感覺……太快了……

就這樣,一天的面試就結束了。

面試體會:技多不壓身,扎實不怕問。會緊張多半是因為覺得自己很多不足,所以才害怕人家問到自己回答不上來,所以如果懂得的多,就不怕人家來試煉。

另外,自己的的確確有很多東西需要打好基礎,盲羊補牢,實在不是辦法,東一個補丁,西一個補丁,始終成不了好的衣服,所以好好學習!!!!!

各位晚安。

;

Ⅳ JAVA面試的時候一般考什麼

Java程序員應聘一般要經過筆試和面試。作為一個技術人員,特別是剛出道的,筆試的成績是比較重要。以下是我經過幾次筆試總結的一些經驗教訓。

一般來說,試題會分為三個部分,Java基礎、資料庫基礎和綜合題。

首先是Java基礎,這個很簡單,也就是考考你對Java語言本身的理解,包括語法,類庫的使用等。有選擇題,也會有寫代碼題。寫代碼的時候認真仔細就是了。基礎題答案一般都比較死,所以盡量不要錯。在這,出一道我遇到的題考考大家,Java編程:把American,Japan,China,France,Brazil按英文字母排序。說說思路就行了:)

其次是資料庫。准確的說,考的不是資料庫,而是SQL語句。一般題型是,給兩三個表,然後讓你根據需求寫SQL。最普通的就是學生表、選課表和成績表。要掌握的就是連接查詢,還有就是一些函數(建表、表操作等就不說了哈)。其實這些都相當簡單,但是往往被新手忽略。我就遭過,因為有半年沒寫過SQL了,連接查詢搞忘完了,有兩次筆試都空起,結果可想而知。這些是必備技術,千萬不能空起啊!

然後是綜合題。之所以說是綜合題,是因為包含的內容比較多,一般都是主觀題。這里,人家是想看看你對Java高級技術以及周邊技術的了解程度和運用能力,說白了,就是考概念和考應用題。這里說的Java高級技術,也就是J2EE架構中的技術,這些不會的話,人家是不得要你的。如果你會一些流行的技術框架,那就更好了。所謂Java周邊技術,包括HTTP,HTML,XML,UML,JavaScript,CSS等,要求一般不是很高,要了解,比如讓你用HTML寫個表單你要會。關於剛才提到的技術或者框架,希望要了解其工作的原理和機制,一般要考,比如讓你說說Struts的MVC。關於應用題,可能出一道網路應用來考。

以上就是我筆試的經驗,一般是這樣,不過我也遇到過變態的。一次筆試,就被徹底甩翻,C/C++、資料庫、Java技術、Shell編程、網路協議、Unix、軟體工程全部上了。

如果筆試做的好,那就成功大半了,不過不要輕視面試哦!

關於面試技巧,網上太多了,我就不多說。作為技術人員,雖說以技術為主,但溝通能力同樣重要,面試時要主動,表達要清楚,要微笑,要誠實,要穩重。

關於價錢,說實話,我們中國的程序員是世界上最好的程序員,我們拿最少的錢,干最多的活。剛出道的程序員,在成都,一般來說,試用不會超過2000,多半是1500左右,做好被資本家剝削的心理准備吧

Ⅳ 誰有程序員的面試題,例如東軟公司,或其他公司的程序員面試題

程序員面試一直是社區樂於討論的熱門話題。
這篇文章是站在面試官角度對於程序員面試問題的一個階段性反思和經驗總結。
【目標】
相信和不少朋友一樣,有了幾年工作經驗成為Senior後就開始了面試別人的經歷。作者在最初這個階段只是按照自己的想像把」找到基礎好的程序員「,」找到演算法能力優秀的程序員「,」找到有Android開發經驗的程序員「等作為面試的目標。但是,實際的經歷告訴作者,尤其是按「基礎好」,「演算法好」這些目標招到的人最終效果並不好。比如,有的面試者基礎知識和演算法掌握情況不錯,進程、線程、內存等概念清晰,基本的Hash,二叉樹,快速排序等數據結構和演算法也比較熟悉,但是進公司後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得很糟糕。後來,作者才發現原來是作者的面試目標出了問題,作者原先的面試方法更像是大學的演算法或操作系統期末考試,按照這種方法讓許多並不合適的人通過了面試,同時也可能錯過了許多合適的人。
後來,作者的反思是,從公司的角度講,面試的根本目的是找到"能夠干好工作"的人,而「高學歷」,「演算法好」,「基礎好」,「有經驗」這些都是表象而不是根本,它們並不能直接和「工作好」劃等號。
【方法】
目標明確了,但接下來的問題是假設面試者是一個黑盒系統,「工作好」不是直接可觀測變數,你所能直接觀測的變數是基礎、演算法、經驗、學歷、性格、談吐、年齡等等。所以,實際上,你只能從「基礎好」,「演算法好」等可以直接觀測的量去推測「工作好」的概率,這就是一個在「X好「條件下"工作好「的條件概率問題:P(工作好 | X好)。
根據這個模型,面試所應該考察哪些方面就很明顯了,那就是選擇那種最具有區分性的方面來考察。比如,考察面試者的體型特徵沒有太大意義,因為P(工作好|高),P(工作好|矮),P(工作好|胖),P(工作好|瘦)的概率都差不多;所以,體型特徵不具有區分性,這不是面試所應該關注的內容。
面試官應當結合職位的要求明確哪些因素具有比較好的區分性。比如,如果要招一名技術門檻比較高的3D游戲引擎開發工程師,面試者A具有3D游戲引擎開發的經驗,但是在基礎知識和演算法面試方面表現一般;面試者B相反,基礎知識和演算法面試表現很好,但沒有游戲開發經驗,而你只能選擇其一。你選誰呢?其實,這就是兩個條件概率問題P(工作好|經驗好,基礎一般,演算法一般)和P(工作好|沒經驗,基礎好,演算法好)。這個問題就留給面試官來判斷了,就作者個人而言,對於技術門檻較高需要技術積累的職位,經驗更加說明問題,因此,作者更傾向於面試者A。
下面,作者再結合自己的經驗談談對面試中常見方面的看法。
【演算法】
演算法是Google和MS等大公司面試所重點考察的內容。作者個人很喜歡演算法,曾經參加ACM/ICPC拿過北京賽區的13名。但是,就個人經驗來看,作者所接觸過的絕大多數開發職位而言,演算法都不適合作為考察面試者優劣的主要因素。對於普通的非演算法性開發職位,考察面試者的演算法就相當於考察他打乒乓球好不好一樣,與目標「工作好」的相關性太低。就作者個人的經驗來看,差不多P(工作好|演算法好)=50%,也就是演算法面試沒有太大的區分性。
甚至,還有一種很不好的情況特別多地出現在演算法好的面試者身上,作者稱之為「只磨刀,不砍柴」。什麼意思呢?有類人只對什麼A*演算法,非同步編程,JVM類載入機制這種純技術問題感興趣,對實現用戶需求毫無興趣。這類人看起來有一定的技術能力,但是對公司來講貢獻十分有限,甚至不如技術一般但認真負責的人。所以,一旦遇到面試者演算法好,作者就特別留意考察會不會是這種「只磨刀,不砍柴」的人。
另外,雖然作者個人不了解Google和MS,但作者對於其特別重視考察演算法能力的面試策略是持懷疑態度的。即使在這樣的世界級大公司,演算法雖然重要,但可以想像在項目實施過程所遇到的各種各樣問題中,演算法問題絕大多數時候不會是主要瓶頸,沒有到那種需要每個人都是演算法高手的情況。實際上,絕大多數項目真正難點並不是一兩個演算法瓶頸,甚至也不是單點的技術瓶頸,而是系統性的組織、協調、設計、開發問題,有大量的看起來不是那麼有技術含量的臟活累活,也有許多問題是由於信息不足,並不是技術能力強就能克服這些困難。一個團隊最好優勢互補,有人演算法強,有人業務分析能力強,有人擅長後端服務,有人擅長前端界面,有人聰明,有人踏實,這是最好的。如果按照「演算法好」的單一標准選材,必定會把許多優秀的人才拒之門外。
補充:在更多地了解了Google和Facebook等一流公司的面試細節之後,作者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有了一定的改變,實際上這些公司在面試過程中並不完全強調技巧性很強的演算法,而是更加註重編碼(Coding)能力,只是在進行編碼測試的過程中往往是通過一些簡單演算法題來進行的。作者對於這種面試方法越來越欣賞,並且也作為了作者們公司面試過程中的重點環節,因為編碼能力的測試是十分必要的,它有著知識性問題無法取代的作用,如果一個面試者連「判斷一個字元串是否是另一個字元串的子串」這樣的題目都無法正確並快速地實現,那麼基本上可以直接排除了。作者這里所強調的是不必考察高難度的演算法問題,並非不重視編碼能力測試,請讀者不要誤解
【基礎】
基礎面試是指考察諸如指針使用、進程線程概念等基礎知識的面試,十分類似於大學期末考試題。作者曾經以為基礎面試十分重要,但是現在不這么看了。在工作中基礎的確是重要的,但是在面試過程中,它必須具有區分性才有意義,也就是說P(工作好|基礎好)的概率要高,那麼考察指針使用,進程線程區別這樣的基礎題目才有它的意義。作者的實際經驗是,基礎面試並不具有很好的區分性,和演算法一樣, 差不多P(工作好|基礎好) = 50%。同時,基礎面試是最容易准備的,中國人有長期的應試教育經驗,要准備幾個把玩指針題目太容易了。
作者曾經遇到過這樣的面試者,他的C語言基礎和編譯、鏈接等原理掌握得非常好,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給的面試結論是:知識面不寬,只會C語言,但基礎很扎實,建議錄用。後來的事情證明了那個結論的前半部分是對的,但是」建議錄用「錯了。他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得一塌糊塗,不理解需求,不理解整體架構;同時,上班時間不是花在項目上,而是花在閱讀諸如《程序員的自作者修養》之類的書籍上。最後,這位同事由於長期「不出活」離開了公司。
基礎不是不重要,而是「基礎好」不足以說明面試者能幹好工作,因為基礎是屬於局部性知識,而實際工作需要綜合性能力,二者有天壤之別。C語言、操作系統能考高分,但是不會寫程序的人在大學作者們還見得少嗎? 軟體開發就像蓋房子,綜合能力是設計和搭骨架,基礎知識是碼磚。張小龍原先Foxmail是Delphi開發的,他它不懂C#,你如果要招聘一個開發.NET Email客戶端的人,你考察他對CLR掌握得好不好有意義嗎? 讓張小龍來開發一個C#版的Foxmail真的會有困難嗎? 你招一個精通C#但沒有Email客戶端開發經驗的人來真的比張小龍靠譜嗎?
作者說基礎知識不重要,和古人說的「不積窪步無以至千里」是不是矛盾呢?不矛盾!「窪步」與「千里」是一種可累加關系,但再多的「基礎知識」都累加不成「綜合能力」。學習軟體開發要像持續集成一樣,一開始就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雖然規模不大,問題很多,但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從小系統到大系統,從簡單系統到復雜系統逐步演化。
所以,基礎好本身不足以說明太多的問題,必須進一步考察綜合能力。對於基礎面試表現不好的面試者,如果時間允許也要進一步考察,有的面試者其實是有能力的,只是沒有進行充分的准備。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基礎和綜合能力俱佳,若不能兼顧,應當綜合能力優先。
【經驗】
這里所說的經驗不是通過工作了多少年來衡量的,而主要是指面試者的經歷,比如,是否完整地實現過一個軟體,或作為主要開發者完成過一個項目。經驗的重要性在於它能說明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從項目的性質、規模和難度,面試官就可以大致判斷出面試者的綜合能力。如果一個面試者一直在大公司負責一個小模塊的開發維護,那麼基本可以判斷他不具備獨立或作為主要開發者承擔一個項目的能力,只適合在另一家大公司做類似的事情。對於門檻較高需要長期技術積累的職位,相關經驗更顯得尤為重要,比如,Linux內核開發,JVM開發,游戲引擎開發,資料庫實現,高級UX等。對於這類職位,沒有經驗的面試者即使綜合素質不錯也是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積累才能勝任。所以,基本上如果確定了你的職位屬於此類,那麼相關經驗毫無疑問應該成為首選因素,換句話說,P(工作好 | 相關經驗好)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通過項目經驗判斷面試者的優劣比通過基礎和演算法測試更加靠譜,所以,面試過程中面試官應該花比較多的時間聽面試者介紹項目經驗,並進行深入地探討交流,了解面試者的知識面、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同時,可以結合項目提一些基礎知識和演算法的問題,比如,如果面試者做過C++相關的項目,那就可以問他如何進行內存管理?是否熟悉智能指針?如果面試者的回答不能令人滿意,那麼就基本上可以判斷他的項目做得不是很好。
要注意的是,經驗也是一個多維度的事物。比如,C++股票交易中間件系統,這就涉及(C++,中間件,股票) 3個維度。假如面試者A做過C++股票交易客戶端,面試者B做過C的股票交易中間件。從語言角度看,A最匹配,從項目性質看,B最匹配,你如何選擇?這就是在多個維度中,哪個維度更重要的問題,就這個例子而言,作者個人更傾向於B,因為作者認為中間件開發經驗是主要矛盾,而從C切換到C++並不是問題。所以,面試官需要判斷哪一種經驗是主要的,而哪一種經驗是次要的。比如,作者們招聘Android應用開發,這個職位的Android技術門檻並不高,它的真正難點在於做出好的用戶體驗(UX)。所以,如果一個面試者沒有Android的經驗作者們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作者希望他在UX方面有經驗,至少做過其他平台的移動應用開發。
【性格】
現在,作者來談作者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性格。這可能是許多初為面試官的朋友所難以想像的,怎麼會是性格最重要呢?說實話,當作者意識到這一點時,作者自己也很驚訝!說白了,還是 P(工作好|性格好)的概率最高啊。作者的實際經驗是,如果一個人的性格好,他能把工作做好的可能性是最高的,性格好遠比基礎好、演算法好要靠譜。
一個人如果技術上有缺陷,經驗上有不足,但性格好,在團隊中是很容易由其他人來補位的,他自己也很容易逐漸補起來;相反,如果一個人的性格不好,所有的技術優勢經驗優勢都發揮不出來,甚至還會起到負作用,而且性格缺點很難改變。作者一直談到實際工作所需要的是綜合性的能力,這種綜合能力的發揮中性格是至關重要的。項目中不止會遇到技術問題,要涉及溝通、協調,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門既有合作又有磨擦,如何處理這些事情都需要一個良好的性格。可以說,在開發團隊里讓你與眾不同的不是你從哪個學校畢業,也不是你過去的經驗,而是你的性格
當然,性格是一個復雜的東西,它包含了很多的方面,並非所有方面都是程序員面試所需要關注的。作者的經驗是可以重點考察這些方面:
1) 態度積極還是消極。有的面試者在談吐中就會自然給你一種積極上進的感覺,或者你可以在他的經歷中發現他積極的因素,這些都不是太難看出來的。相反,有的面試者你能明顯感覺到他的消極情緒。積極性在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積極的人能給團隊帶來朝氣,也更易於合作。基本上,如果確定面試者屬於態度積極的,他通過作者這一關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相反,如果確定屬於態度消極的,即使技術能力不錯作者也會十分謹慎。
2) IQ。作者的經驗是,總體來看,聰明的人在工作中的表現更為優秀。在面試中要考察一個人是否聰明並不一定要像Google和MS那樣找些專門測試IQ的智力題,其實,你只需要看他討論問題是不是很有邏輯性,思考和說話是不是反應敏捷就可以做出大致的判斷。另外,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一個人聰明與否,眼睛是會說話的。不過,聰明也不完全是優點,比如,當公司或項目遇到困難時,往往是聰明人先跑掉了,堅守的往往是IQ一般的人。
3) 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是程序員十分重要的一項素質,它關繫到項目中的溝通是否順暢。面試官可以看看面試者能否用簡明的語言介紹清楚曾經做過的項目,能否抓住要點,能否考慮到聽者的相關背景。一般來講,語言表達能力強的人綜合能力都不會太差。(面試網 www.mian4.net)
4) 是否具有用戶意識。有人說程序員是做研發的,哪來什麼用戶?只有銷售、市場人員才會和用戶打交道。其實,這是完完全全的錯誤認識。你寫一個模塊,甚至一個API,只要有別人用,他就是你的用戶。有的程序員設計一個模塊或是一個軟體總是習慣於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考慮,盡量地方便使用者,這就是一種良好的用戶意識。具有良好的用戶意識的人更能考慮別人的感受和整體的需要,而不是單純地從自己和局部來思考問題。當面試者談及過去的項目經驗時,面試官可以常常站在用戶的角度對其進行提問,從這個過程中觀察其是否具有良好的用戶意識。
5) 如何應對質疑和壓力。面試官應該對面試者的回答以及以往項目進行合理的質疑,看看他如何應對。曾經有一位面試者談到做游戲登錄伺服器的經歷,作者就問:「如果登錄伺服器掛了,怎麼辦呢」?他說原先雖然沒有考慮這個問題,但是可以怎麼怎麼改進。其實,大家都理解項目中有各種不完美,這裡面原因很多,只要面對質疑和壓力能從容應對努力往好的方向思考解決就可以了,不需要掩飾缺陷,更不應該有情緒。作者遇到過有的面試者,一旦你對其項目提出質疑,他馬上產生反抗情緒,或不高興,或不承認有問題,這很容易一下子看出來他在工作中容不得質疑和批評,這種人要想合作就很困難。
6) 個性特點。許多面試者喜歡在簡歷上寫「精通C++/Linux「,這些字眼看得人麻木,如果有人寫」喜歡C++/Linux「,作者就會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精通」是沒有感情色彩的敘述,而「喜歡」包含了面試者的個性,作者更願意看到面試者的個性。作者相信對某樣東西真正的熱情遠比你當前對它的掌握程度更為重要。其實,N年的經歷告訴作者們,同一個班的同學,同一個項目組的同事,雖然每天所學的知識,所接觸的工作都是相同的,但其實每個人的成績和表現差異是十分明顯的。那麼,到底本質的差異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每個人的個性。是個性使得有的人業余時間去打球,有的人業余時間去看書,有的人喜歡Linux,有的人喜歡Mac。一個人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也和他的個性有很大的關系。面試官應該引導面試者展現自己的個性,並判斷其是否有益於團隊。
【總結】
最後總結起來,作者的經驗是:
1) 面試官的目標是找到」工作好「的人,一定要圍繞這個目標來進行面試,如果把面試當成了演算法或操作系統期末考試這就走入了誤區;
2) 面試過程是通過學歷、性格、基礎、經驗、演算法等可以測試的因素去綜合判斷面試者「工作好」的概率;

3) 在各種因素中,性格 > 經驗 > 基礎 > 演算法。性格是最重要的,如果性格不好,所有技術能力都會大打折扣,而且技術缺陷容易彌補,性格缺陷很難改變;經驗體現了一個人的綜合能力,你可以從面試者過去的經歷中判斷他能從事哪種工作,不能從事哪種工作;基礎和演算法則主要起到輔助參考的作用,基礎好的程序員一般適應性比較強,學新技術更快,但是切忌單純從基礎來判斷一個人的能力。
更多程序員面試問題請登陸楚湘人才網

Ⅵ 程序員面試如何說自己最得意的項目

談吐流利大方,有自信的有條理的緩緩回答,面對面試官要不怯場。
程序員(Programmer)是從事程序開發、程序維護的專業人員。一般將程序員分為程序設計人員和程序編碼人員,但兩者的界限並不非常清楚,特別是在中國。軟體從業人員分為初級程序員、中級程序員、軟體設計師、系統分析員、系統架構師、測試工程師六大類。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員是埃達·洛夫萊斯。
軟考程序員考試屬於計算機軟體水平考試(簡稱軟考)中的一個初級計算機職稱考試。對於軟考程序員考試並無學歷及資歷條件限制,更無論年齡、專業與資歷。一年可報考軟考程序員考試兩次,但一次考試只能報考一種資格,因此報考了程序員考試則無法再報考軟考其他級別或科目的考試。同時軟考程序員考試採用筆試形式,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大綱、統一試題、統一時間、統一標准、統一證書的考試方式。

Ⅶ C語言筆試或面試一般會問到什麼問題

既然是面試,一定要提前准備,最好准備一套自我介紹,包括對IT行業的看法之類,面試官經常會問這些問題。

由於c語言是程序員工作語種的其中1個,所以對於程序員這個工種,還是有一些具體的注意事項:

第一、基礎很重要,不要生疏了。

不管應聘什麼開發崗位,基礎永遠是最重要的。IT業不停地在炒作新概念,昨天是SOA,今天是雲計算。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流行什麼,但是只要有踏實的基礎,輔以較好的學習能力,要跟上步伐也不會太難。所以絕大多數公司都會特別看重應聘人員的基礎能力,比如編程語言本身的特性、基本的演算法和數據結構、進程間通信等等,畢竟這些具體技術問題有客觀的答案,而且在各具體行業都是相通的。
工作三年以上的人,往往都習慣了「拷貝+修改」式的工作,用不到的基礎知識基本上都忘掉了,一到應聘的時候就難免眼高手低,總是抓不住機會。
而事實上,技術基礎即便是遺忘了,也是可以很快撿起來的。如果求職者確實忘了很多基礎知識,那麼參加面試的前夜,花點時間把大學里的課本再翻出來看看吧。似乎很土的方法,但確實是有效的。

第二、要關注技術前沿。

不管做任何工作,如果只顧著低頭做事,而不曉得抬頭看天。那麼不管做多久,自身的水平總是停留在畢業時的水平;如果基礎又忘記了太多,那還不如畢業生。
關注技術前沿,並不是要求跟進每一個新技術,而只需關注目前主流媒體經常宣傳的一些新技術、新思想。關注這些技術前沿的動向,並能與自己從事的工作聯系起來作一些深入思考,那麼這是向面試官宣揚求職者的學習能力的一種好辦法。

第三、小公司比較看重知識的廣度,大公司更看重知識的深度。

如果求職業想去一些小公司工作,那麼由於他們人少,分工沒那麼細,所以用人單位大多喜歡知識面廣的應聘者——求職者會聽到更多的「怎麼做」。對於應聘這樣的公司,求職者可以著重培養知識的廣度,比如做網站後台開發,最好也能js、css、apache、mysql都懂一些,能獨自搭建一套完整的網站,這樣去很多小公司難度都不太大。但是由於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所以要注意不要鋪得太開,重點還是在後台開發本身。
而大公司由於分工比較明細,所以往往更喜歡考量重點知識面的深度——求職者會聽到更多的「為什麼」。所以平常解決問題時,不要光搜索一把解決了就完了,還需要仔細研究各種問題的來龍去脈,並能分析總結,將這些收獲系統化、理論化。
當然,廣度和深度的需求不是絕對的,一個優秀的開發人員應該對至少一到兩個專業領域有著深入的了解,並熟悉其他相關領域,也就是所謂的一專多能。

第四、良好的簡歷設計可以為你的應聘加分。

社會應聘的簡歷往往比校園應聘的簡歷寫得隨意,因為有工作經驗的人往往認為面試官會更看重他的工作經驗,而不是簡歷格式。其實不然。
大多數簡歷只會出現在面試官面前10秒到1分鍾不等。這個短短的時間內,如何讓求職者脫穎而出?這個方面有很多的攻略,我只說重點建議,不解釋原因。
一是簡歷要突出優勢,而不是描述經歷。比如出身名校、就職過名企、參與過著名項目、拿過大獎,這些比較客觀的優勢要重點突出。如果求職者沒有UI的功底,那麼簡單地放大加粗也可以達到效果。當然有些公司只接受文本型簡歷,那就設法加一些特殊符號吧。
二是技術簡歷減少模糊化的語句,最好能數字化。例如項目代碼量,維護的數據量,網站的訪問量,請求平均耗時等等。
三是簡歷要能結合應聘崗位做一些匹配的修改。撇開招聘網站通用的簡歷不談,如果求職者明確對一個特定公司的特定崗位投出簡歷,那麼求職者有必要把跟對應崗位無關的內容弱化,並強化跟其業務相關的內容。如果實在行業差別太大,那麼表達幾句對其行業的見解和興趣也是可以的。

第五、要有積極的溝通意識。

優秀的面試官會激勵應聘者講他原先工作的內容,並從而評估出應聘者的能力水平。但隔行如隔山,絕大多數面試官會慢慢將問題引向自己熟悉的領域——這往往又是應聘者不太熟悉的領域。這就要求應聘者能積極分析面試官的興趣點,並將自己相近的特長表現出來。
如果跟面試官有了意見沖突,也盡量不要再同一個問題上糾纏。那也許是故意製造的陷阱——看看求職者的團隊意識。應聘者需要明白的是,在面試場合中不要妄圖「戰勝」面試官,即便是碰上一個期望「戰勝」應聘者的面試官。

第六、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

沒有哪個面試官喜歡啰啰嗦嗦說了半天還是沒說到點子上的應聘者,所以要盡量簡明扼要地回答問題,除非面試官確實表現出對具體細節的興趣。 回答問題時注意麵試官的情緒變化,一旦他表現出任何想打斷的意願,立即一句話結束這個話題。有些比較復雜的問題,可以先思考十到二十秒鍾,因為一旦開口就沒有思考的時間,話多的人不容易收住話題。
跟學校考試不一樣,大多數主觀性問題並不要求應聘者一二三四說得滴水不漏,能說到大部分關鍵點就是可以的了。另外注意,各種技術術語不要搞混了。搞不清楚的理論概念,不如不說。免得面試官聽到個術語就拉出來窮追猛打,把自己問掛。

第七、自信。

大多數做技術的,平時都信心滿滿,一到應聘的時候卻總覺得自己不懂的東西還太多。回答問題時聲音太小,或者畏畏縮縮用很多「可能」「也許」「大概」。這個不一定影響求職者的錄用,但是不自信的表現無疑會影響在跟HR談薪水時候的議價能力。所以,無論如何,應聘的時候表現得輕松鎮定一些,還是很有好處的。
當然,自信和自大之間往往只有一線之差。千萬小心,不要過度地表現自信搞成了自大,因為HR往往對這一點非常敏感。如果求職者只是要謹慎地表現自信的話,只要回答問題時面帶微笑就夠了。
最後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以上種種其實只不過是應聘時的技巧和注意點而已。職業規劃需要有長遠的眼光和堅持不懈的學習。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真正的實力還是要在平時工作和學習中進行積累。

Ⅷ J2EE程序員面試時通常會問到(或者筆試考到)哪些問題【java ssh框架類 jsp 資料庫 】

面試的時候不會讓你帶上電腦或者相關資料,而且程序員面試前是看不到面試官的,都是前台或助理給你張試卷讓你做(記著注釋不可少,增加印象分),然後面試官篩選後,如果你有幸被選中才會有面試的機會。面試的時候碰到英語提問的不多(基本都是IDE裡面的關鍵字或者框架名),SSH框架的聯系及其整合要搞明白這個問到的可能性很高。其他的到網上下分java面試題看看就成了,面試的時候態度謙遜點,別東張西望,別託大就成,不懂不要裝懂,面試官都不是吃素的。

閱讀全文

與程序員考試面試題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rf3148編程器 瀏覽:505
浙江標准網路伺服器機櫃雲主機 瀏覽:587
設置網路的伺服器地址 瀏覽:600
java圖形界面設計 瀏覽:751
純前端項目怎麼部署到伺服器 瀏覽:538
瓜子臉程序員 瀏覽:505
如何保證伺服器優質 瀏覽:94
小微信aPP怎麼一下找不到了 瀏覽:299
演算法纂要學術價值 瀏覽:975
程序員你好是什麼意思 瀏覽:801
倩女幽魂老伺服器如何玩 瀏覽:561
電子鍾單片機課程設計實驗報告 瀏覽:999
看加密頻道 瀏覽:381
程序員算不算流水線工人 瀏覽:632
三星電視我的app怎麼卸載 瀏覽:44
簡述vi編譯器的基本操作 瀏覽:507
讓程序員選小號 瀏覽:91
加強數字貨幣國際信息編譯能力 瀏覽:584
購買的app會員怎麼退安卓手機 瀏覽:891
程序員的種類及名稱 瀏覽: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