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資6500扣除五險一金還剩多少
法律分析:扣除四金後月薪:6500-1040=5460元。一般來說,養老保險要扣除8%,醫療保險要扣除2%,失業保險要扣除1%,住房公積金要扣除5%,所以最後就剩餘5460元。
五險一金包括: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
五險一金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為20%,個人繳費費率為8%; 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0%,個人繳費比例為2%; 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0.2-1.9%,個人不繳費; 生育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個人不繳費; 失業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個人繳費比例為0.5%; 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各為7%。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B. 工資6500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6500元工資應繳納195元的個人所得稅,根據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個人所得稅等於總工資減去企業每月代扣的社保和公積金減去免徵額,再乘以稅率,減去速扣數,在不考慮代扣社保和公積金的金額情況之下,6500元工資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195元。
個人所得稅繳納方法如下:
1、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
2、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預繳稅款;
3、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繳納稅款。
個人所得稅徵收標准如下:1、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2、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3、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4、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因自然災害遭受重大損失的,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具體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並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法律依據:《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
第十五條 納稅人與扣繳義務人向稅務機關雙向申報制度是指,納稅人與扣繳義務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和稅務機關依法律、行政法規所提出的要求,分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稅務機關對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提供的收入、納稅信息進行交叉比對、核查的一項制度。
C. 工資6500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6500元工資應交45元的稅。按照新個稅標准計算,起征點調整為5000元。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一、工資6500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1、6500元工資應交45元的稅。按照新個稅標准計算,起征點調整為5000元。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二、個人所得稅辦理退稅需要哪些資料
個人所得稅辦理退稅需要以下資料:
1、完稅憑證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
2、誤征誤交稅款所屬期的個人所得稅明細申報表復印件一份;
3、退稅款申請表一式四份;
4、退稅申請,須註明申請退稅原因及申請退稅金額;
5、發放工資簽收單或銀行發放單復印件一份;
6、員工聘用合同復印件一份;
7、因事務所、網站等原因誤交稅款的,需附上述單位出具的《情況說明》;
8、稅務機關規定應當報送的其他有關證件、資料。
D. 6500扣完五險一金和稅還有多少
法律分析:應繳稅45元,到手是6555元,前提是沒有繳納社保等費用。
應納稅所得額 = 工資收入金額 - 各項社會保險費 - 起征點(5000元);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即:(6500-5000)*3%-0=45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E. 工資6500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6500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1、6500元工資應交45元的稅。按照新個稅標准計算,起征點調整為5000元。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二、個人所得稅辦理退稅需要哪些資料
個人所得稅辦理退稅需要以下資料:
1、完稅憑證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
2、誤征誤交稅款所屬期的個人所得稅明細申報表復印件一份;
3、退稅款申請表一式四份;
4、退稅申請,須註明申請退稅原因及申請退稅金額;
5、發放工資簽收單或銀行發放單復印件一份;
6、員工聘用合同復印件一份;
7、因事務所、網站等原因誤交稅款的,需附上述單位出具的《情況說明》;
8、稅務機關規定應當報送的其他有關證件、資料。
F. 6500工資扣多少個人所得稅啊
是這樣的,在沒有社保及住房公積金的前提下,需要扣195元;
個人所得稅的扣算公式是這樣的:6500-3500=30003000*10%-105=195人納稅;
其中的3500表示——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 適用稅率- 速算扣除數
所以,扣除標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2011年 9月1日起執行7級超額累進稅率:扣除數為3500元。
G. 6500稅前工資到手多少
法律分析:應繳稅45元,到手6555元,前提是沒有繳納社保等費用。
應納稅所得額 = 工資收入金額 - 各項社會保險費 - 起征點(5000元);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即:(6500-5000)*3%-0=45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H. 工資6500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6500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1、6500元工資應繳納195元的個人所得稅,根據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個人所得稅等於總工資減去企業每月代扣的社保和公積金減去免徵額,再乘以稅率,減去速扣數,在不考慮代扣社保和公積金的金額情況之下,6500元工資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6500減去350
0)乘以10%減去105=195元。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二、個人所得稅辦理退稅需要哪些資料
個人所得稅辦理退稅需要以下資料:
1、完稅憑證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
2、誤征誤交稅款所屬期的個人所得稅明細申報表復印件一份;
3、退稅款申請表一式四份;
4、退稅申請,須註明申請退稅原因及申請退稅金額;
5、發放工資簽收單或銀行發放單復印件一份;
6、員工聘用合同復印件一份;
7、因事務所、網站等原因誤交稅款的,需附上述單位出具的《情況說明》;
8、稅務機關規定應當報送的其他有關證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