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linuxdf和du命令

linuxdf和du命令

發布時間:2022-11-06 17:25:30

A. linux命令大全

linux命令格式:

說明:command: 命令名,相應功能的英文單詞或單詞的縮寫 [-options]:選項,可用來對命令進行控制,也可以省略,[]代表可選 parameter1 …:傳給命令的參數:可以是零個一個或多個

一般是linux命令自帶的幫助信息
如:

man是linux提供的一個手冊,包含了絕大部分的命令、函數使用說明
該手冊分成很多章節(section),使用man時可以指定不同的章節來瀏覽。
例:man ls ; man 2 printf
man中各個section意義如下:

man是按照手冊的章節號的順序進行搜索的。
man設置了如下的功能鍵:

在敲出命令的前幾個字母的同時,按下tab鍵,系統會自動幫我們補全命令

當系統執行過一些命令後,可按上下鍵翻看以前的命令,history將執行過的命令列舉出來

ls是英文單詞list的簡寫,其功能為列出目錄的內容,是用戶最常用的命令之一,它類似於DOS下的dir命令。

Linux文件或者目錄名稱最長可以有265個字元,「.」代表當前目錄,「..」代表上一級目錄,以「.」開頭的文件為隱藏文件,需要用 -a 參數才能顯示。
ls常用參數:

Linux允許將命令執行結果重定向到一個文件,本應顯示在終端上的內容保存到指定文件中。
如:ls > test.txt ( test.txt 如果不存在,則創建,存在則覆蓋其內容 )
注意: >輸出重定向會覆蓋原來的內容,>>輸出重定向則會追加到文件的尾部。

查看內容時,在信息過長無法在一屏上顯示時,會出現快速滾屏,使得用戶無法看清文件的內容,此時可以使用more命令,每次只顯示一頁,按下空格鍵可以顯示下一頁,按下q鍵退出顯示,按下h鍵可以獲取幫助。

管道:一個命令的輸出可以通過管道做為另一個命令的輸入。
管道我們可以理解現實生活中的管子,管子的一頭塞東西進去,另一頭取出來,這里「 | 」的左右分為兩端,左端塞東西(寫),右端取東西(讀)。

clear作用為清除終端上的顯示(類似於DOS的cls清屏功能),也可使用快捷鍵:Ctrl + l ( 「l」 為字母 )。

在使用Unix/Linux的時候,經常需要更換工作目錄。cd命令可以幫助用戶切換工作目錄。Linux所有的目錄和文件名大小寫敏感
cd後面可跟絕對路徑,也可以跟相對路徑。如果省略目錄,則默認切換到當前用戶的主目錄。

使用pwd命令可以顯示當前的工作目錄,該命令很簡單,直接輸入pwd即可,後面不帶參數。

通過mkdir命令可以創建一個新的目錄。參數-p可遞歸創建目錄。
需要注意的是新建目錄的名稱不能與當前目錄中已有的目錄或文件同名,並且目錄創建者必須對當前目錄具有寫許可權。

可使用rmdir命令刪除一個目錄。必須離開目錄,並且目錄必須為空目錄,不然提示刪除失敗。

可通過rm刪除文件或目錄。使用rm命令要小心,因為文件刪除後不能恢復。為了防止文件誤刪,可以在rm後使用-i參數以逐個確認要刪除的文件。
常用參數及含義如下表所示:

Linux鏈接文件類似於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
鏈接文件分為軟鏈接和硬鏈接。
軟鏈接:軟鏈接不佔用磁碟空間,源文件刪除則軟鏈接失效。
硬鏈接:硬鏈接只能鏈接普通文件,不能鏈接目錄。
使用格式:

如果沒有-s選項代表建立一個硬鏈接文件,兩個文件佔用相同大小的硬碟空間,即使刪除了源文件,鏈接文件還是存在,所以-s選項是更常見的形式。
注意:如果軟鏈接文件和源文件不在同一個目錄,源文件要使用絕對路徑,不能使用相對路徑。

Linux系統中grep命令是一種強大的文本搜索工具,grep允許對文本文件進行模式查找。如果找到匹配模式, grep列印包含模式的所有行。

grep一般格式為:

在grep命令中輸入字元串參數時,最好引號或雙引號括起來。例如:grep『a 』1.txt。

常用選項說明:

find命令功能非常強大,通常用來在特定的目錄下搜索符合條件的文件,也可以用來搜索特定用戶屬主的文件。
常用用法:

cp命令的功能是將給出的文件或目錄復制到另一個文件或目錄中,相當於DOS下的命令。
常用選項說明:

用戶可以使用mv命令來移動文件或目錄,也可以給文件或目錄重命名。
常用選項說明:

計算機中的數據經常需要備份,tar是Unix/Linux中最常用的備份工具,此命令可以把一系列文件歸檔到一個大文件中,也可以把檔案文件解開以恢復數據。
tar使用格式 tar [參數] 打包文件名 文件
tar命令很特殊,其參數前面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
常用參數:

tar與gzip命令結合使用實現文件打包、壓縮。 tar只負責打包文件,但不壓縮,用gzip壓縮tar打包後的文件,其擴展名一般用xxxx.tar.gz。
gzip使用格式如下:
gzip [選項] 被壓縮文件
常用選項:

tar與bzip2命令結合使用實現文件打包、壓縮(用法和gzip一樣)。
tar只負責打包文件,但不壓縮,用bzip2壓縮tar打包後的文件,其擴展名一般用xxxx.tar.gz2。
在tar命令中增加一個選項(-j)可以調用bzip2實現了一個壓縮的功能,實行一個先打包後壓縮的過程。
壓縮用法:tar -jcvf 壓縮包包名 文件...(tar jcvf bk.tar.bz2 *.c)
解壓用法:tar -jxvf 壓縮包包名 (tar jxvf bk.tar.bz2)

通過zip壓縮文件的目標文件不需要指定擴展名,默認擴展名為zip。
壓縮文件:zip [-r] 目標文件(沒有擴展名) 源文件
解壓文件:unzip -d 解壓後目錄文件 壓縮文件

whoami該命令用戶查看當前系統當前賬號的用戶名。可通過cat /etc/passwd查看系統用戶信息。
由於系統管理員通常需要使用多種身份登錄系統,例如通常使用普通用戶登錄系統,然後再以su命令切換到root身份對傳統進行管理。這時候就可以使用whoami來查看當前用戶的身份。

who命令用於查看當前所有登錄系統的用戶信息。
常用選項:

如果是圖形界面,退出當前終端;
如果是使用ssh遠程登錄,退出登陸賬戶;
如果是切換後的登陸用戶,退出則返回上一個登陸賬號。

在Unix/Linux中添加用戶賬號可以使用adser或useradd命令,因為adser命令是指向useradd命令的一個鏈接,因此,這兩個命令的使用格式完全一樣。
useradd命令的使用格式如下:
useradd [參數] 新建用戶賬號

在Unix/Linux中,超級用戶可以使用passwd命令為普通用戶設置或修改用戶口令。用戶也可以直接使用該命令來修改自己的口令,而無需在命令後面使用用戶名。

可以通過su命令切換用戶,su後面可以加「-」。su和su –命令不同之處在於,su -切換到對應的用戶時會將當前的工作目錄自動轉換到切換後的用戶主目錄:
注意:如果是ubuntu平台,需要在命令前加「sudo」,如果在某些操作需要管理員才能操作,ubuntu無需切換到root用戶即可操作,只需加「sudo」即可。sudo是ubuntu平台下允許系統管理員讓普通用戶執行一些或者全部的root命令的一個工具,減少了root 用戶的登陸和管理時間,提高了安全性。

方法一:

方法二:

groupadd 新建組賬號 groupdel 組賬號 cat /etc/group 查看用戶組

使用方法:usermod -g 用戶組 用戶名

新創建的用戶,默認不能sudo,需要進行一下操作

-g用來制定這個用戶默認的用戶組
-G一般配合'-a'來完成向其它組添加

chmod 修改文件許可權有兩種使用格式:字母法與數字法。
字母法:chmod u/g/o/a +/-/= rwx 文件

cal命令用於查看當前日歷,-y顯示整年日歷

設置時間格式(需要管理員許可權):
date [MMDDhhmm[[CC]YY][.ss]] +format
CC為年前兩位yy為年的後兩位,前兩位的mm為月,後兩位的mm為分鍾,dd為天,hh為小時,ss為秒。如: date 010203042016.55。
顯示時間格式(date '+%y,%m,%d,%H,%M,%S'):

進程是一個具有一定獨立功能的程序,它是操作系統動態執行的基本單元。
ps命令可以查看進程的詳細狀況,常用選項(選項可以不加「-」)如下:

top命令用來動態顯示運行中的進程。top命令能夠在運行後,在指定的時間間隔更新顯示信息。可以在使用top命令時加上-d 來指定顯示信息更新的時間間隔。
在top命令執行後,可以按下按鍵得到對顯示的結果進行排序:

kill命令指定進程號的進程,需要配合 ps 使用。有些進程不能直接殺死,這時候我們需要加一個參數「 -9 」,「 -9 」 代表強制結束.
使用格式:
kill [-signal] pid

df命令用於檢測文件系統的磁碟空間佔用和空餘情況,可以顯示所有文件系統對節點和磁碟塊的使用情況。

命令用於統計目錄或文件所佔磁碟空間的大小,該命令的執行結果與df類似,更側重於磁碟的使用狀況。
命令的使用格式如下: [選項] 目錄或文件名

B. 如何使用df和查看linux系統磁碟容量信息

查看磁碟空間使用量及剩餘容量是用df命令,df命令的常見用法是:
df -h
顯示結果中會有磁碟分區、使用量、空閑大小、掛載點等信息。
-h參數表示以比較容易閱讀的GB、MB、KB顯示磁碟分區。
還可以加上-T(大寫的T)參數,這個參數表示把文件系統類型也顯示出來(比如ext3)
而命令作用是列出目錄或文件的容量(可以理解為大小),並不是列磁碟容量的命令,命令的常見用法:(這里是列出某個目錄下文件和它的子目錄的容量)
-a -h /home/*
參數說明:
-a參數:命令默認只列出目錄的容量,不會列出文件的容量,-a參數表示同時列出文件和目錄的容量;
-h參數:命令默認是以KB為單位顯示容量,-h參數表示以MB、GB為單位顯示;
/home/*:這個就是需要顯示容量的路徑了,這里表示列出/home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和目錄的容量。

C. Linux裡面df和區別是什麼

1,兩者區別
,disk usage,是通過搜索文件來計算每個文件的大小然後累加,能看到的文件只是一些當前存在
的,沒有被刪除的。他計算的大小就是當前他認為存在的所有文件大小的累加和。
df,disk free,通過文件系統來快速獲取空間大小的信息,當我們刪除一個文件的時候,這個文件不
是馬上就在文件系統當中消失了,而是暫時消失了,當所有程序都不用時,才會根據OS的規則釋放掉已
經刪除的文件, df記錄的是通過文件系統獲取到的文件的大小,他比強的地方就是能夠看到已經刪除
的文件,而且計算大小的時候,把這一部分的空間也加上了,更精確了。
當文件系統也確定刪除了該文件後,這時候與df就一致了。
2,查看目錄大小,df查看磁碟使用情況。
我常使用的命令(必要時,sudo使用root許可權),
1).查看某個目錄的大小: -hs /home/master/documents
查看目錄下所有目錄的大小並按大小降序排列:sudo -sm /etc/* | sort -nr | less
2).查看磁碟使用情況(文件系統的使用情況):sudo df -h
df --block-size=GB
-h是使輸出結果更易於人類閱讀; -s只展示目錄的使用總量(不分別展示各個子目錄情況),-m是以
MB為單位展示目錄的大小(當然-k/-g就是KB/GB了)。

D. 和df統計的磁碟分區大小不一致

Linux下查看磁碟空間使用情況,最常使用的是和df。有一次和df統計的磁碟分區大小不一致,這是為什麼呢?二者有什麼區別?網上搜索下,大神早有總結,實踐後匯總學習下。

對待統計文件逐個系統調用fstat,獲取文件大小。它的數據是基於文件獲取的,所以有很大的靈活性,不一定非要針對一個分區,可以跨越多個分區操作。如果針對的目錄中文件很多,速度就會很慢了。

1.如果統計目錄下掛載了其他文件系統,那麼也會對這個文件系統進行統計。計算時記得將這一部分從總和中去掉。

2.如果文件被刪除,即使被其他進程引用了,命令也無法對其統計。因為stat命令找不到這個文件。

3.可以跨分區統計某些你想統計的文件大小總和。因為它們都能被stat找到並統計。

df使用系統調用statfs,直接讀取分區的超級塊superblock信息來獲取分區使用情況。它的數據是基於分區元數據的,所以只能針對整個分區。由於df直接讀取超級塊(superblock才佔用1024位元組),所以運行速度不受文件多少影響。

1. 當某個文件系統下掛載了其他分區,df不會把這個分區也統計進去。

因為df讀取的是各自分區的superblock,即使分區1掛載在分區0的目錄下,df統計分區0的時候,也只能讀取分區0的superblock。

2.由於df每次統計都是讀取superblock,所以df對文件系統中的 某個文件 進行統計時,會自動轉為統計這個 文件系統(分區)的信息 。 也就是說,df通過文件找到對應的分區掛載點。

[root@xuexi ~]# df -hT /etc/fstab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2      ext4  18G  1.7G  15G  11% /

3. df會統計因子掛載點而被隱藏的原目錄文件大小。

如果在/mnt目錄下有3G的文件,然後在/mnt上掛載了其他文件系統,/mnt下原本那3G的文件就被隱藏起來無法訪問,無法統計這部分數據大小(但會統計掛載在/mnt上的文件),但df會統計這部分信息。

4.df會統計已刪除但卻仍有進程引用的文件。

正常情況下,刪除文件會立刻釋放相關指針,並將imap和bmap中相關的點陣圖標記為未使用。bmap只要一改變,文件系統立刻就能知道每個塊組中哪些數據塊是空閑的,哪些數據塊是被使用的,這些信息都會更新到分區的superblock中。於是df能立刻統計到實時的磁碟空間信息。讀寫文件的過程以及涉及的imap和bmap,後面再研究。

常見的df和不一致情況是文件刪除的問題。當一個文件被刪除後,在文件系統目錄中已經不可見了,所以就不再統計它。然而如果此時還有運行的進程持有這個已經被刪除文件的句柄,這個文件就不會真正在磁碟中被刪除, 分區超級塊中的信息也就不會更改。這樣df仍舊會統計這個被刪除了的文件。

在home下創建一個1G大小的文件test.log,df -h /home和 -sh --max-depth=1 /home查看磁碟空間佔用情況。

tail -f  test.log &,然後rm -rf test.log。

# lsof | grep test.log

tail      23955       root    3r      REG          8,1  1048576000      7999 /home/test.log  (deleted) 

使用df -h /home和 -sh --max-depth=1 /home再次查看磁碟空間佔用情況。發現df沒有變化,而則不再統計被刪除了的文件test.log。

停止進程23955,使用df和再次查看,數據一致了。

是用戶級的程序,它不考慮Meta Data,而df命令則查看文件系統的磁碟分配圖並考慮Meta Data。df命令獲得真正的文件系統數據,而命令只查看文件系統的部分情況。

df和顯示的磁碟空間使用情況不一致的原因及處理

詳細分析和df的統計結果為什麼不一樣

E. 如何使用df和查看linux系統磁碟容量信息

查看磁碟空間使用量及剩餘大小的命令df的用法:
df
-h
顯示結果中會有磁碟分區、使用量、空閑大小、掛載點等信息。
-h參數表示以比較容易閱讀的GB、MB、KB顯示磁碟分區。
還可以加上-T(大寫的T)參數,這個參數表示把文件系統類型也顯示出來(比如ext3)
命令作用是列出命令或文件的容量(可以理解為大小),命令的用法:(列出某個目錄下文件和子目錄的容量)

-a
-h
/home/*
參數說明:
-a參數:命令默認只列出目錄的容量,不會列出文件的容量,-a參數表示同時列出文件和目錄的容量;
-h參數:命令默認是以KB為單位顯示容量,-h參數表示以MB、GB為單位顯示;
/home/*:這個就是需要顯示容量的路徑了,這里表示列出/home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和目錄的容量。

F. linux文件系統命令 df和的區別

會把指定目錄下所有文件、目錄、目錄下的文件都統計。是建立在文件系統能看到的的確確是有這樣一些文件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能在文件系統裡面看到的文件才會被統計。

df命令通過查看文件系統磁碟塊分配圖得出總塊數與剩餘塊數。以統計當前目錄的磁碟使用量為例,對比一下就能理解了。執行效果如下圖所示:

說明:很明顯,只是統計的文件使用量,而df則是磁碟塊。

G. linux中和df 的區別

http://blog.csdn.net/wisgood/article/details/17316663
兩者區別
,disk usage,是通過搜索文件來計算每個文件的大小然後累加,能看到的文件只是一些當前存在的,沒有被刪除的。他計算的大小就是當前他認為存在的所有文件大小的累加和。
df,disk free,通過文件系統來快速獲取空間大小的信息,當我們刪除一個文件的時候,這個文件不是馬上就在文件系統當中消失了,而是暫時消失了,當所有程序都不用時,才會根據OS的規則釋放掉已經刪除的文件, df記錄的是通過文件系統獲取到的文件的大小,他比強的地方就是能夠看到已經刪除的文件,而且計算大小的時候,把這一部分的空間也加上了,更精確了。

當文件系統也確定刪除了該文件後,這時候與df就一致了。

H. 如何使用df和查看linux系統磁碟容量信息

方法/步驟

使用「df -k」命令,以KB為單位顯示磁碟使用量和佔用率。

使用「df -k」命令,以M為單位顯示磁碟使用量和佔用率。

使用「df --help」命令,查看更多df命令的使用方法。

使用「 -k /home」命令,列出home目錄下所有文件或目錄佔用的大小,以KB作為計量單位。

使用「 -ck /home」命令,列出home目錄下所有文件或目錄佔用的大小,以KB作為計量單位。以及統計出當前home目錄佔用的總大小。

6
使用「 --help」命令,查看命令的詳細使用方法。

I. 如何使用df和查看linux系統磁碟容量信息

1.df
df命令可以獲取硬碟被佔用了多少空間,目前還剩下多少空間等信息,它也可以顯示所有文件系統對i節點和磁碟塊的使用情況。
df命令各個選項的含義如下:
-a:顯示所有文件系統的磁碟使用情況,包括0塊(block)的文件系統,如/proc文件系統。
-k:以k位元組為單位顯示。
-i:顯示i節點信息,而不是磁碟塊。
-t:顯示各指定類型的文件系統的磁碟空間使用情況。
-x:列出不是某一指定類型文件系統的磁碟空間使用情況(與t選項相反)。
-T:顯示文件系統類型。

我們先看看使用df命令的例子:
//列出各文件系統的磁碟空間使用情況
#df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hda5 381139 332921 28540 93% /
/dev/hda1 46636 6871 37357 16% /boot
/dev/hda3 10041144 6632528 2898556 70% /home
none 127372 0 127372 0% /dev/shm
/dev/hda2 27474876 24130460 1948772 93% /usr
/dev/hda6 256667 232729 10686 96% /var

第1列是代表文件系統對應的設備文件的路徑名(一般是硬碟上的分區);第2列給出分區包含的數據塊(1024位元組)的數目;第3,4列分別表示已用的和可用的數據塊數目。
◆用戶也許會感到奇怪,第3,4列塊數之和不等於第2列中的塊數。這是因為默認的每個分區都留了少量空間供系統管理員使用的緣故。即使遇到普通用戶空間已滿的情況,管理員仍能登錄和留有解決問題所需的工作空間。清單中Use%列表示普通用戶空間使用的百分比,若這一數字達到100%,分區仍然留有系統管理員使用的空間。
最後,Mounted on列表示文件系統的安裝點。
//列出各文件系統的i節點使用情況。
#df -ia
Filesystem Inodes IUsed IFree IUse% Mounted on
/dev/hda5 98392 23919 74473 25% /
none 0 0 0 - /proc
/dev/hda1 12048 38 12010 1% /boot
none 0 0 0 - /dev/pts
/dev/hda3 1275456 355008 920448 28% /home
none 31843 1 31842 1% /dev/shm
/dev/hda2 3489792 133637 3356155 4% /usr
/dev/hda6 66264 9876 56388 15% /var

//列出文件系統的類型。
#df -T
Filesystem Type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hda5 ext3 381139 332921 28540 93% /
/dev/hda1 ext3 46636 6871 37357 16% /boot
/dev/hda3 ext3 10041144 6632528 2898556 70% /home
none tmpfs 127372 0 127372 0% /dev/shm
/dev/hda2 ext3 27474876 24130460 1948772 93% /usr
/dev/hda6 ext3 256667 232729 10686 96% /var2

2.
的英文原義為「disk usage」,含義為顯示磁碟空間的使用情況,統計目錄(或文件)所佔磁碟空間的大小。該命令的功能是逐級進入指定目錄的每一個子目錄並顯示該目錄佔用文件系統數據塊(1024位元組)的情況。若沒有給出指定目錄,則對當前目錄進行統計。
df命令的各個選項含義如下:
-s:對每個Names參數只給出佔用的數據塊總數。
-a:遞歸地顯示指定目錄中各文件及子目錄中各文件佔用的數據塊數。若既不指定-s,也不指定-a,則只顯示Names中的每一個目錄及其中的各子目錄所佔的磁碟塊數。
-b:以位元組為單位列出磁碟空間使用情況(系統默認以k位元組為單位)。
-k:以1024位元組為單位列出磁碟空間使用情況。
-c:最後再加上一個總計(系統默認設置)。
-l:計算所有的文件大小,對硬鏈接文件,則計算多次。
-x:跳過在不同文件系統上的目錄不予統計。

下面舉例說明命令的使用:
//查看/mnt目錄佔用磁碟空間的情況
# –abk /mnt
1 /mnt/cdrom
1 /mnt/floppy
3 /mnt

//列出各目錄所佔的磁碟空間,但不詳細列出每個文件所佔的空間
#
3684 ./log
84 ./libnids-1.17/doc
720 ./libnids-1.17/src
32 ./libnids-1.17/samples
1064 ./libnids-1.17
4944 .

輸出清單中的第1列是以塊為單位計的磁碟空間容量,第2列列出目錄中使用這些空間的目錄名稱。
◆這可能是一個很長的清單,有時只需要一個總數。這時可在命令中加-s選項來取得總數:
# –s /mnt
3 /mnt

//列出所有文件和目錄所佔的空間(使用a選項),並以位元組為單位(使用b選項)來計算大小
# –ab /root/mail
6144 mail/sent-mail
1024 mail/saved-messages
8192 mail

閱讀全文

與linuxdf和du命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域外伺服器是什麼意思 瀏覽:637
大眾點評伺服器怎麼老卡頓 瀏覽:556
javavector與list的區別 瀏覽:313
java初始化類數組 瀏覽:302
java字元串轉換成json對象 瀏覽:647
android非阻塞socket 瀏覽:358
編譯系統概念 瀏覽:450
天眼通app能做什麼 瀏覽:555
魅族手機怎麼加密圖庫 瀏覽:8
rpa編譯器 瀏覽:570
車載雲伺服器記錄 瀏覽:738
四川金星壓縮機製造有限公司 瀏覽:53
移動平台圖片壓縮演算法 瀏覽:35
銀行項目java 瀏覽:569
怎樣將pdf轉換為ppt 瀏覽:595
純凈伺服器怎麼開服 瀏覽:286
比澤爾壓縮機如何換油 瀏覽:818
編譯鏈接如何生成exe 瀏覽:74
jre編譯運行環境 瀏覽:271
怎麼解壓鏡像系統 瀏覽: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