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級程序員職稱需要考什麼啊
◇中級程序員考試大綱◇
一、考試說明
1. 考試要求:
(1) 掌握數制、數據信息機內表示及其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的基礎知識;
(2) 了解計算機的體系結構和主要部件的基礎知識;
(3) 熟練掌握基本演算法和數據結構,用C語言編製程序;
(4) 掌握數據結構、程序語言和操作系統的基礎知識;
(5) 了解軟體工程、資料庫、多媒體和網路的基礎知識;
(6) 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2. 通過本考試的合格人員能按照軟體設計說明書編製程序,具有相當於助理工程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3. 本考試設置的科目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考試時間為150分鍾;計算機程序設計,考試時間為150分鍾。
二、考試范圍
(一)計算機基礎知識
1.1軟體基礎知識
1.1.1數據結構基礎
數組、記錄、列表、隊列、踐、堆、樹和二叉樹的定義、存儲和操作
1.1.2程序語言和語言處理程序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
匯編、編譯、解釋系統的基礎知識及基本原理
程序語言的基本成分:數據、運算什麼控制和傳輸
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1.1.3操作系統基礎知識及基本原理
操作系統的類型和功能
操作系統的層資結構和進程概念
作業、處理賈、存儲、文件和設備等管理的基礎知識及基本原理
1.1.4軟體工程基礎知識
軟體生命周期各階段的任務
結構化分析和設計方法
面向對象基本概念
軟體測試方法
軟體開發工具與環境基礎知識
1.1.5資料庫基礎知識
資料庫模型
資料庫系統的結構
SQL使用初步
常用資料庫管理系統的知識
1.1.6多媒體基礎知識
多媒體基本概念
簡單圖形的繪制
常見圖像文件格式
音頻和視頻信息的基本概念
1.2硬體基礎知識
1.2.1數制及其轉換
二進制、十進制和十六進制等常用數制及其相互轉換
1.2.2機內代碼
原碼、補碼、反碼、移碼
定點數與浮點數的機內表示
ASCII碼及漢字編碼等常用的編碼
奇偶校驗碼、海明碼、循環冗餘碼(CRC)等常用校驗方法
1.2.3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計算機中的二進制數運算方法
邏輯代數的基本運算和邏輯表達式的化簡
1.2.4 計算機的體系結構和主要部件
中央處理器(CPU)、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
匯流排結構、指領流和數據流
1.2.5 指令系統
常用的定址方式
指令的格式、分類及功能
指令的執行過程
1.3 網路基礎知識
1.3.1 網路的功能、分類及組成
1.3.2 基本的網路協議與標准
1.3.3 常用網路設備與網路通信初步
1.3.4 網路安全性初步
1.3.5 Client-Server結構
1.3.6 Internet和Intranet初步
1.4 計算機專業英語
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基本詞彙
能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二)計算機程序設計
2.1 按照軟體設計說明書,能熟練使用下列程序語言編製程序,C(美國標准)
2.2 理解給定的程序功能,能發現程序中的錯誤並加以糾正
2.3 具有良好的程序編制風格
2.4 基本演算法
2.4.1 查找、更新、排序、合並及字元處理
2.4.2 迭代、插值、數值積分、矩陣計算、方程求解和搜索求解
2.5程序編制方法
2.5.1 分支、循環 、子程序(過程和函數)、遞歸
2.5.2 輸入輸出和文件的處理
2.5.3 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
關於2001年計算機軟體專業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
各區、縣人事局,市屬各委、辦、局、總公司,各高等院校、人民團體人事(幹部)部門:
根據人事部辦公廳《關於下半年各資格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人辦發[2001]12號)的精神以及信息產業部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具體情況,現將2001年度計算機軟體專業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報考條件
1、遵紀守法,工作努力,盡職盡責。
2、參加資格考試還須符合下列條件:
⑴有志從事計算機軟體工作的在職人員,不論學歷、資歷,均可報考初級程序員資格考試。
⑵大學本科畢業的在職人員或擔任軟體技術員職務兩年以上(含兩年)的在職人員可以報考程序員資格考試。
⑶研究生畢業的在職人員或擔任軟體助理工程師職務兩年以上(含兩年)的在職人員可以報考高級程序員資格考試。
3、參加各級水平考試,不限學歷和資歷條件。對水平考試合格人員將頒發水平證書,不再頒發資格證書。
二、從2001年開始,計算機軟體專業技術水平考試增加網路程序員(初級)、網路設計師(中級)兩個級別的考試。
三、考試時間及科目
考試日期 級 別 考試時間 考試科目
2001年10月14日 初級程序員(資格、水平) 9∶00-11∶00 基礎知識
14:00-16:00 編程能力
程序員(資格、水平) 9∶00-11∶30 基礎知識
14:00-16:30 編程能力
高級程序員(資格、水平) 9∶00-11∶30 基礎知識
14:00-16:30 程序設計能力
系統分析員(水平) 9∶00-11∶30 基礎理論
13:30-15:00 系統分析設計
15∶20-17∶20 論文
網路程序員(水平) 9∶00-11∶00 網路基礎知識
14:00-16:00 網路程序設計
網路設計師(水平) 9∶00-11∶30 綜合網路基礎
14:00-16:30 網路設計與管理
四、報名辦法
1、報名參加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人員需填寫考試申請表,經本人所在單位人事(幹部)部門審核同意蓋章後,持本人畢業證書(原件)、職稱(資格)證書(原件)、本人身份證、本人近期同一底版一寸照片兩張(申請表上的一張除外),到指定的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點報名(報名點情況附後)。
2、報考計算機專業技術水平考試人員需填寫考試申請表,持本人近期同一底版一寸照片兩張(申請表上的一張除外)在三處指定報名點任選一處報名(報名點情況附後)。
3、考試大綱、輔導教材可在報名的同時,在報名點統一征訂。考前輔導事宜可與考試指定報名點聯系。
五、報名時間:2001年7月9日-7月13日
六、報名地點:
1、資格考試報名地點:
機械局職工大學(海淀區翠微路4號,電話:68254605)
2、水平考試報名地點:
聯大應用文理學院(海淀區北土城西路197號,電話:62021694)
首都經貿大學(朝外紅廟,電話:65976366)
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清華園內,電話:62773505)
-------------------------------------------------------
不知道你目前所在的地址,所以貼上的時間僅供參考。
⑵ 中級程序員考什麼
今年我報了名,是5月20日考試。
今年更改了名稱,取消了中級程序員。是這樣的:
初級資格:程序員 (原初級程序員)
中級資格:程序設計師,評測師(原高級程序員)
高級資格:系統分析師
考試內容:
程序員:
1)掌握數據及其轉換、數據的機內表示、算術和邏輯運算,以及相關的應用數學基礎知識;
(2)理解計算機的組成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指標;
(3)掌握操作系統、程序設計語言的基礎知識;
(4)熟練掌握計算機常用辦公軟體的基本操作方法;
(5)熟練掌握基本數據結構和常用演算法;
(6)熟練掌握C程序設計語言,以及C++、java、Visual Basic中的一種程序設計語言;
(7)熟悉資料庫、網路和多媒體的基礎知識;
(8)掌握軟體工程的基礎知識,了解軟體過程基本知識、軟體開發項目管理的常識;
(9)了解常用信息技術標准、安全性,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基本知識;
(10)了解信息化、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
(11)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程序設計師考試要求:
(1)掌握數據表示、算術和邏輯運算;
(2)掌握相關的應用數學、離散數學的基礎知識;
(3)掌握計算機體系結構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4)掌握操作系統、程序設計語言的基礎知識,了解編譯程序的基本知識;
(5)熟練掌握常用數據結構和常用演算法;
(6)熟悉資料庫、網路和多媒體的基礎知識;
(7)掌握C程序設計語言,以及C++、Java、Visual Basic、Visual C++其中一種程序設計語言;
(8)熟悉軟體工程、軟體過程改進和軟體開發項目管理的基礎知識;
(9)熟練掌握軟體設計的方法和技術;
(10)掌握常用信息技術標准、安全性,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基本知識;
(11)了解信息化、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
(12)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英文資料。
如果你以後專攻C++的話,把C的基礎打好就可以了,不用學的那麼精通,但一定要打好基礎。
⑶ 中級程序員的標准到底是什麼
中級程序員和初級程序員最大的區別在於:工作經驗,有沒有真正的項目實戰經驗。一般來說,程序員都會最基本的刪減,而對於真正的項目就不會接觸太多,所以有的程序員就停留在初級,不了解項目到底該怎麼做,只有你做了幾個項目經驗的時候,才能說自己步入了中級程序員的標准!
⑷ 為什麼會有這么多調侃「程序員」這一職業的段子呢
因為網路都是程序員搞出來的,所以程序員是最早接觸網路的人群,在自家的後花園里開點小玩笑,挨著你了。
⑸ 程序員怎樣才能達到編程的最高境界(送給喜歡寫代碼的朋友)
我認為,一個程序員的成長可分為如下六個階段。
Ø 第一階段
此階段主要是能熟練地使用某種語言。這就相當於練武中的套路和架式這些表面的東西。
Ø 第二階段
此階段能精通基於某種平台的介面(例如我們現在常用的Win 32的API函數)以及所對應語言的自身的庫函數。到達這個階段後,也就相當於可以進行真實散打對練了,可以真正地在實踐中做些應用。
Ø 第三階段
此階段能深入地了解某個平台系統的底層,已經具有了初級的內功的能力,也就是手中有劍,心中無劍。
Ø 第四階級
此階段能直接在平台上進行比較深層次的開發。基本上,能達到這個層次就可以說是進入了高層次。這時進入了高級內功的修煉。比如能進行VxD或操作系統的內核的修改。
Ø 第五階級
此階段就已經不再局限於簡單的技術上的問題了,而是能從全局上把握和設計一個比較大的系統體系結構,從內核到外層界面。可以說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到了這個階段以後,能對市面上的任何軟體進行剖析,並能按自己的要求進行設計,就算是MS Word這樣的大型軟體,只要有充足的時間,也一定會設計出來。
Ø 第六階級
每一個階段再向上發展時都要按一定的方法。第一、第二個階段通過自學就可以完成,只要多用心去研究,耐心地去學習。
要想從第二個階段過渡到第三個階段,就要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例如有一個高手帶領或公司里有一個好的練手環境。經過二、三年的積累就能達到第三個階段。但是,有些人到達第三個階段後,常常就很難有境界上的突破了。他們這時會產生一種觀念,認為軟體無非如此,認為自己已無所不能。其實,這時如果遇到大的或難些的軟體,他們往往還是無從下手。
現在我們國家大部分程序員都是在第二、三級之間。他們大多都是通過自學成才的,不過這樣的程序員一般在軟體公司也能獨當一面,完成一些軟體的模塊。
但是,也還有一大堆處在第一階段的程序員,他們一般就能玩玩VB,做程序時,去找一堆控制項集成一個軟體。
現在一種流行的說法是,中國軟體人才現在是一個橄欖型的人才結構,有大量的中等水平的程序員,而初級和高級程序員比較少。而我認為,現在中國絕大多數都是初級的程序員,中級程序員很少,高級的就更少了。所以,現在的人才結構是方塔形,這是一種斷層的不良結構。而真正成熟的軟體人才結構應該是平滑的三角形結構。這樣,初級、中級、高級程序員才能充分地各施所長。
⑹ 如何從初級程序員過渡到中高級程序員
在程序員圈,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用發量來判斷程序員的級別,這明顯是種調侃。那麼,中級程序員,相對於初級程序員,有哪些不一樣的特質呢?
總得來說,比較於初級而言,中級程序員在執行層面屬於攻堅力量,他們不僅能獨立完成高檔難度的開發使命,並且在用戶體驗(質量提高)和功能優化(優化效率)都能作更全面的考量。
以下,是小編總結的關於中級程序員七大特點,各位可以對號入座。
(一)善於溝通
程序員內向的居多,喜歡交流的很少,但中級程序員往往能夠克服自己的內新的恐懼心理,多和同事交流。
甚至有管理者認為,程序員應該80%的時間,花在同事的交流上。不僅是部門內的同事,也還包括跨部門溝通,敲代碼的需要經常與產品經理、運營的同事溝通需求。
日本不少跨國公司,甚至有讓程序員去體驗幾個月銷售員的傳統。公司要求,程序員在敲代碼的同時,也要能夠理解一線用戶的需求。
交流對於初級程序員了解技術的發展,也相當有好處:讀讀博客、學學新語言和框架、討論討論話題、看看同行在做什麼。自掃門前雪,很難成為一個優秀的程序員。閉門造車型的程序員終將被時代的潮流所淘汰。
(二)對編程有激情
有些程序員干這一行只是為了掙錢,如果有更好的職業,他們會毫不猶豫的辭掉程序員的工作。
能夠順利晉升為中級程序員的人,往往熱愛編程,喜歡鑽研代碼中的問題,他們感到能指揮電腦來幫助人們和自己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是一種神奇的能力。當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時,他們會茶不思、飯不想,無法入睡。
每個人都有心理上的舒適區,但是中級程序員,會不斷地突破自己心理上的舒適區。
他們很樂於經常去研究沒有接觸過的代碼,也正因為這樣,成長速度快的中級程序員會越來越熟悉不同的代碼結構和設計模式。
(三)精通代碼調試
幾乎所有的程序員寫代碼都不是一遍就能寫好的。精通代碼調試 ( debug )很多人在寫代碼的過程中,經常會有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我寫出來的代碼不能運行?為什麼運行的結果不是我想要的?
中級程序員非常快的就明白自己代碼的問題可能是什麼。代碼調試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但是偏偏學校里不教,面試的時候考官也不經常提及。那麼怎麼去調試代碼呢?
代碼調試是有一套方法論的。最簡單的就是在代碼里輸出日誌來判斷,復雜一點則需要去接觸一些高級的工具,或者直接帶有 Debug 功能的編輯器。
(四)主人翁精神
部分初級程序員剛入行,可能還沒有進入狀態,往往認為自己是打工者,以打工者的身份和心態工作。
中級程序員卻會把自己當成企業的主人,他們知道企業的利益和自己休戚相關。
成熟的程序員明白一點,作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員工,自己是生產者而非消費者。他們心中一直想得是自己能夠為公司,為顧客創造什麼價值,而不僅僅只想著待遇。
(五)工具型思維
中級程序員知道如何能更高效的完成任務,如何更能有效的解決問題。其原因是工具型思維,如同荀子所言,「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Facebook 前技術總監 Bobby Johnson 說,高效率的程序員都把時間花在製作工具上。很多人也認為工具是很重要的,但是他們並沒有花時間去製作、整合自己的工具。但是,Jonson 團隊最出色的員工耗費了他們 1/3 的時間在工具製作上,這些工具可以用來發布代碼,監控系統,以及能讓他們花更少的時間去做更多事情。
中級程序員遇到問題時,不鑽牛角尖,善於利用外部工具解決自己的問題,特別是能熟練應用搜索引擎。
(六)刻意練習迭代速度
魔鬼在細節上,如果一個程序員想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就需要他能夠不斷地在細節方面,進行微創新,提高效率。
舉一個例子,假設一個初級程序員,每次要花 12 秒鍾去搜索某個函數是在哪裡定義的。如果,他每天做這個動作 60 次,就要花 12 分鍾去搜索函數定義。
中級程序員會選擇用一個好一點的編輯器,每次找到函數定義只要 2 秒鍾,那麼他每天將節約 10 分鍾,每年節約 40 個小時。如果能夠找到 3 個這樣的場景去優化一下,那麼對於中級程序員來說,每年可以節約一個月的時間。
(七)系統學習
學習是要有方法的,尤其是在職場中,程序員的自我學習要符合兩點要求:一是有結果;二是高效。因此,系統性學習,非常重要。
高級程序員系統學習指南如下:
第一步,源碼分析。看看大牛是如何寫代碼的,提升技術審美,提升核心競爭力。
第二步,工程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管是小白,還是資深開發,都需要先選擇好的工具,提升開發效率和團隊協作效率,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
第三步,分布式。從深度到廣度的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准備迎接高並發大數據的挑戰
第四步,微服務。繞微服務的通用模式,學習spring Cloud的常見用法及原理,讓微服務的開發更加方便 快捷,讓微服務應用更加穩定 可用。
第五步,性能優化。從JVM底層原理到內存優化 再到各個中間件的性能調優,做最科學和最嚴謹的性能調優。
第六步,並發編程。深入了解底層原理,不只是做一個開發者。
第七步,積極參加大牛的分享。
(八)總結
可以理解,對於初入職場的程序員來說,他們在內心也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因為沒有時間,被老闆的需求給填滿,沒有精力去提升自我。
然而,根據人類的學習曲線來說,任何一門新的技藝,都是一條對數曲線。其分為兩個階段:緩慢期和高速發展期,即初期很慢,後期進展迅速。
如果,能夠讓程序員在剛進入職場的時候,便擺脫初級程序員的桎梏,直接擁有中級程序員的實力,是不是就能跨越學習曲線的緩慢期呢。
知名IT教育機構傳智播客已開通了中級程序員課程,發布了全新的項目,想學習的小夥伴抓緊
⑺ 【程序員段子】c語言看不起c++,c++看不起Java,Java看不起c#,c#看不起美工,
有這個一方面。
不過 更多的是這些語言的產生順序。
C++的產生是基於C的, java借鑒了很多C++的, C#借鑒的java和C++。
於是在產生之初,比如C++借鑒C而生。 此時的C工程師大多比C++資歷老,水平高, 而初始的語言各方面還不成熟,自然被鄙視。
其他鏈節也是如此。
雖然到現在, java已經反超,應用范圍還是成熟度都不弱於任何其他語言了, 但鄙視鏈條已經形成, 也沒人去改它了(除了被鄙視的 哈哈)
至於美工, 這個是編程人員對所有非編程人員的鄙視,美工,運營, 項目管理,測試,甚至產品經理都在此列。
⑻ 【程序員段子】c語言看不起c++,c++看不起Java,Java看不起c#,c#看不起美工,
有這個一方面。
不過
更多的是這些語言的產生順序。
C++的產生是基於C的,
java借鑒了很多C++的,
C#借鑒的java和C++。
於是在產生之初,比如C++借鑒C而生。
此時的C工程師大多比C++資歷老,水平高,
而初始的語言各方面還不成熟,自然被鄙視。
其他鏈節也是如此。
雖然到現在,
java已經反超,應用范圍還是成熟度都不弱於任何其他語言了,
但鄙視鏈條已經形成,
也沒人去改它了(除了被鄙視的
哈哈)
至於美工,
這個是編程人員對所有非編程人員的鄙視,美工,運營,
項目管理,測試,甚至產品經理都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