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35歲以上的程序員都去哪裡了
程序員中年危機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隨著精力和創新能力的減少,加上工資要求變高,35歲之後的程序員面臨著很大的危機。那麼35歲以上的程序員都去哪兒了呢?大概有以下幾個選擇。
一、做管理
這是程序員發展中最常見的一種路徑。或許在年輕的時候你以拼技術為樂趣,但當你上了一定層次,積累很多經驗和技術之後再跟年輕的程序員拼的時候就顯得很不合適了。所以這個時候就得往管理方面走。在我身邊就有很多案例,在工作十餘年後在業務能力和管理能力都不錯的情況下公司就將其提升為管理層,我所在的公司里最年輕的領導也就畢業7年。
但並非呆的年限長了就會讓你當管理,你至少得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二、當架構師
嚴格來說,架構師也屬於管理,他是技術方面的領導者,不過由於其性質跟項目管理還是有著較大區別,所以這里單獨列出來。
在我大學剛學習Java的時候就聽老師說,程序員以後要麼走管理成為領導,要麼走技術成為架構師。當你非常熱愛技術,是一個技術大牛,那麼就可以選擇架構師。但架構師對於個人技術能力要求非常強,同時薪資也非常高,我現在的公司里架構師年薪達到60萬,在互聯網大廠里會更多。其實如果你有技術,架構師是遠比中層管理受歡迎的多。下面是我在拉勾網隨意搜索的兩個Java高級工程師/架構師的任職要求。
三、繼續寫程序
也有很多大齡程序員選擇繼續呆在寫業務代碼的崗位上。他們或是滿足當下不想去奮斗,或是家裡環境不錯用不著那麼拼,或是自己能力不夠又未找到更好的出路。但要想在這個行業持續走下去,沒有好的追求和不懈地學習會讓你處於被裁員的危險環境。
四、創業
走這條路的程序員除了技術過硬外要麼很有經驗與見識,要麼很有資源,還要有一定的資本。雖說現在喊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但近期互聯網行業並不景氣,創業成功的概率並不大。而且失敗之後的結果很多人是無法接受的,所以走這條路的人還是較少。
五、轉行
中年程序員轉行的比例應該是比較高的。這個時候自己的見識和想法都比較成熟了。有些人要麼轉到其他行業,要麼用自己積累的資本做點小生意。
其實不光是程序員有中年危機,其他行業很多也有中年危機。想要擺脫中年危機,最重要的是要提升自己的價值,努力規劃好自己的未來,為自己的將來做好充分的准備。
最近這個話題有點火熱,稱之為程序員的35歲現象。之前有專門為此寫了一篇文章:原名為:
IT圈裡的35歲現象:那些35歲以上的人都幹嘛去了
年齡分水嶺
大多數的招聘啟事里,都會設置一道「年齡分水嶺」,來隔絕大齡求職者。而在很多場景下,這條冷酷的分界線,會劃在35歲。
拉勾網2018年發布的《90後互聯網職場報告》顯示,互聯網從業者平均年齡是26歲,其中55.8%是90後。
其中,亞馬遜員工平均年齡28歲,谷歌30歲,華為27歲,臉書28歲……
不要說白頭,連禿頭都沒到來,可能就已經在公司平均年齡上拖了後腿。
無可否認的是,在新興行業,尤其是互聯網行業,35歲已經是很老的人了。
性價比降低
每一個年近35歲的職場人都知道,自己的性價比早就不如90後。
別人能996,能熬通宵,能喝汽水,能半夜吃完宵夜繼續加班到天亮。
更可怕的是,積累了那麼多年的經驗,不知道怎麼突然就變得一文不值。
搞Java,C++十幾年了,項目老闆卻突然說,所有代碼要改成Python。無奈,拿起一本磚頭那麼厚的書,發現自己已經啃不下去了。
很多人不會明白那種感覺。
彷彿一根橡皮筋鬆了很多年,突然要綳緊了,卻發現自己完全沒掉了彈性。
看著頭頂,總是會覺得有一柄懸在頭頂的達摩克斯之劍,隨時招呼都不打一句,就直接刺破自己自以為是的歲月靜好。
這個時候,終究是不得不感嘆一句,人是戰勝不了自然規律的。
溫水裡被煮的青蛙
不久前,突如其來的甲骨文裁員風波(甲骨文創始人:不能讓中國培養出比美國更多的工程師)(點擊可了解甲骨文裁員風波),激起了人們對中年危機的憂慮,尤其在技術急速更迭互聯網行業,安全感正變得日益稀薄。網上有人嘲諷甲骨文平均年齡37歲、突然被裁員的工程師們「不值得同情」——他們年輕時沒有選擇冒險和奮斗,進了舒適的外企,最終活成了溫水裡被煮的青蛙。
那些35歲還掙扎在底層的人,盡管有好幾年的工作經驗,但由於基本在從事著重復性的勞動或者頻繁跳槽沒有明確目標,所以能力和經驗並不匹配。
可以想像,他們在二十來歲的時候大多是這樣度過的:
下班准時打卡,回到家後往床上一躺,刷著手機等著外賣,外賣來了邊吃邊看手機,吃完後把外賣一打包,又躺回床上刷手機,或者玩 游戲 直到睡覺。
懶是一回事,但 娛樂 至上、喪失了對生活的思考才是罪魁禍首。
付諸行動,擺脫年齡限制
如果35歲還在做著10年前的工作,不懂進步被 社會 淘汰是必然,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話說到極致,事做到極致,到哪都受喜歡。
那些混得不錯的中年人,他們的殺手鐧在於,他們在年輕的時候仔細想過自己想要什麼生活,認真去了解過自己,並且腳踏實地地按照自己的規劃為自己理想的生活做出一點又一點的努力。
如果你還年輕,為了避免成為進退兩難的35歲中年程序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讓你擺脫年齡限制:
在某種開發技能上建立個人品牌,比如 WebRTC 、 Hadoop 、 C++ 、JAVA One等。而且,有了個人品牌,才能在超過 35 歲時還可以輕松找到工作。這樣的開發者,實際上是以「技術專家」的身份存在。
在組織內開發技能過硬,並且精通業務,成為復合型選手,占據難以替代的位置。這樣的開發者,可以稱之為高級開發工程師或者資深開發者,這樣的角色,在一個合適的平台上,可以受到重視,可以跟著平台發展,不用在意年齡。退一步講,即便所在的平台倒掉了,依然會有很多公司願意要。
成為善於架構某類軟體服務的架構師。這是從高級開發工程師演變過來的更高級的角色。當你真正做過一些大型系統的架構工作,會有很多公司需要你,不必擔心你的年齡,你工作自由了。
走向管理崗位,成為職業經理人。很多公司都有項目經理、技術經理、研發經理等管理角色,你需要能夠真正做好管理工作。
如果你已年過30仍一事無成也不要緊,只要你抱有「最糟不過當下」的樂觀心態,未來一定會比現在好。
每個明天是無數個今天堆積起來的,想要明天是什麼樣的,今天去做就好了。
這個 社會 是金字塔形式的不可能所有人都走上塔尖,身邊的人聚聚散散的有時挺傷感的,他們大部分不是被時代所拋棄,而是中國的國情,人為所造成的。 一部分由於時運,技能,關系,機遇,性格走上管理崗位,有主管啊,項目經理啊,這部分人才是最危險的,主管還好點,需要隨時更新技能,項目經理就難啦,沒得時間,瑣事挺多的,一旦項目解散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單位,跳槽也相對窄一點,當然大牛不在此列。
另一部分人大部分由於性格原因,在通往金字塔尖的過程中成啦技術牛人,這部分人現在最穩得,現在這個時代九零後一言不合就辭職的年代,當領導不好當,這部分牛人大部分是項目組中堅力量,待遇有的比領導都高。
剩下一大部分部分是自己不想在干啦,由於家庭啊啥的轉行,或作培訓同事有好多做這個的收入也高,又不累,或作點其他行業當然大部分都不會莽撞行事的畢竟最理智的行業的從業人員還是有兩把刷子的,最後一個就是創業啦這個也很多,大部分是相關的,
當然你要是真心放下,和家人找個地方平淡的生活也好,這個年齡都有積蓄有的可能在一線不能實現財務自由,但到二線三線還是妥妥的財務自由。
最後就看你咋選擇啦。
都說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那麼35歲以上的程序員都去哪了呢。想深入回答這個問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筆者依據個人工作經驗,簡單分析如下:
項目經理:程序員做的時間久了,多數會往項目經理崗位上發展。因為,工作時間久,所以項目經驗豐富,往項目經理崗位上發展,是程序員最好的也是最佳的晉升渠道。
前端工程師:對,沒錯就是前端工程師,有些人做後台久了,總想想辦法挑戰自己,於是做前端工程師也是程序員發展的一個方向。
組建互聯網外包團隊:這個是大多數程序員的選擇,因為項目經驗豐富,於是就跟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組建項目外包團隊,這樣不僅有不菲的收入,而且工作中學到的知識也不至於荒廢。
轉行:程序員做久了,長期保持同一種坐姿,身體機能多少會有些損傷,這種情況下,轉行是這些人的最佳選擇。
搞不懂為什麼總是有這種問題。
我是做嵌入式軟體的,想做好工作,我需要懂BIOS,UBOOT,BOOTLOADER,至少要看懂原理圖,看懂匯編,C/++一定要很熟,另外還要熟悉對應系統的驅動,驅動裡面又要熟悉各種匯流排,ISA,I2C,SPI,PCI,PCIE,USB等等,除了硬體匯流排,還有軟體驅動框架和協議,我做linux多一些,視頻要懂v4l2,串口tty,藍牙,還有已經兼容大部分外設的socket,桌面xserver,另外還有各種開發環境的移植和搭建,我感覺一下子都列不完,上面的有些也只懂皮毛,沒有三年經驗上手都困難,五年才能算熟練工,十年是大牛吧。
所以35歲才剛到黃金期。
我感覺未來計算機開發的門檻越來越高了。
去了該去的地方,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歸宿。
去賣保險了。。。
還在敲代碼啊, 有的是中高層管理了, 有的自己創業了,不管青不青春,只要有能力總能找到合適的位置,多年的行業人脈資源,基本都不需要去投簡歷找工作,相對比年輕人來說有弱勢也有優勢。
中年危機老話題,必須轉行。
第一:)同行業領導,有機會的。
都做管理層了或者售前,懂技術的銷售。
第二:)不同行業,有門路的。
做外賣,做餐飲多了去了 寫書的南派三叔。
第三:)都不行,無奈打死都不走的。
逐步被淘汰,不是被成本淘汰, 就是被新技術淘汰,新人淘汰。逐步淘汰中。會的軟體所有技術,都發現是過眼雲煙。一片一片烏雲。
普通行業中年危機問題。
吃青春飯都是,除非你是很深的技術。或者醫生與老越值錢。
影視業的徐崢,就陶虹說這叫中年危機。必須面對。成功了成了導演徐崢,否則就是投資者徐崢,再不行就是美團徐崢退休,從一線退休到四線無線了。
Ⅱ 程序員35以後都轉什麼職業了-程序員35歲之後的出路
程序員這份工作一般工資都很高,但工薪都是靠身體熬出來的,當程序員到了35歲以後,體力就不如從前,這個時候就要考慮自己之後的出路,規劃好下一步。那麼,程序員35以後都轉什麼職業了?一起來看看吧!Ⅲ 在中國,35歲後的程序員真的不好混了嗎
在中國,35歲後的程序員確實不太好混了。因為年輕人腦袋轉的比較快,想法比較多,而且時代在不斷的創新,程序員年齡越大就有可能會跟不上時代的變化,也會逐漸被這個時代所淘汰。不僅如此,年齡比較大的程序員也很難能夠承受得住工作的壓力,萬一身體出現一些毛病的話,公司也是很難能夠承擔得起的,而年輕人的身體底子好,可以接受熬夜。
年輕人的工資也比較低,尤其是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他們雖然工作效率不是特別高,但是等到學習一段時間之後,也會漸漸的上手,就會給公司創造一些收益,老的程序員工資自然是非常高的,所以相比之下大家可能會更傾向於尋找年輕人。
Ⅳ 35歲以後的程序員有多慘
35歲以後的程序員,可能被公司列入裁員名單,因為年齡過大,所以公司方面會招聘更多年輕人,把這些老員工所替代,有這么幾個原因:
1、程序員在做2、3年之後也就不會有什麼新東西了,每天在做的都是一些重復的工作,所以很多人都說程序員是高級藍領。
2、在有了一定的經驗之後,很多人會轉向系統架構或者項目管理的方向,寫代碼之類的工作都留給年輕人去做了。
3、程序員是一項枯燥並且高壓性質的工作,長年累月的生活在這種節奏當中,對於身體健康也會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
(4)35歲以後的程序員擴展閱讀
大齡程序員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創新者的窘境》一書中提到,機構的能力包括:
1、資源
2、流程
3、價值
資源包括時間,技能,金錢,人脈等;流程指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思維模式等;價值觀就是自己認為什麼重要。這三點放在每一個職場人身上也同樣合適。對於技術人來說,會的編程語言和工具都是資源,框架設計,邏輯思維,數據分析這些都是流程;
是熱衷做技術還是喜歡做管理,這就是個人的價值觀。決定程序員是否具有優勢的,是思維能力,是解決問題的框架,是快速學習,是個人管理,是創新與創造,是這些應用流程方面的能力。而這些,都需要時間的沉澱和項目的歷練。
Ⅳ 那些年齡大的程序員最後都去哪裡了35歲後的路在何方
年齡大的程序員要不就轉型做管理,要不就是自主創業,35歲之後可以努力讓自己做到管理層,如果有一技之長的話,完全也可以自己創業。
程序員35歲之前靠技術,35歲之後就得讓自己做管理了,不然的話,就很容易被年輕的程序員代替,畢竟程序員加班也是正常的,而且過了35歲的人做程序員還是非常吃力的。
所以35歲之後創業也是不失為一種出路,因為創業成功了,我們就翻身做老闆了,就算是不成功,我們大不了再去找工作就可以了。
有時候我們不要因為年齡給自己設限,因為有些事情或許做了之後,我們發現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35歲之後的人也可以嘗試去創業,失敗了就當給自己積累經驗了。
Ⅵ 為什麼會存在程序員35歲之後淘汰的說法你認同這種說法嗎
這是因為很多程序員在35歲以後會面臨工作與生活的選擇,所以很多人會在這個年齡段被淘汰。
嚴格意義上講,不僅對於程序員的工作如此,幾乎所有的工作都會面臨一定的年齡危機。特別是當一個人的年齡到達30歲以後,因為這個人本身的工作時間和工作效率就會發生轉變,很多人也會選擇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生活上,所以很多員工需要面臨工作的選擇,有些員工也會被職場所淘汰。我們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員工都能夠不斷成長,也不是所有的員工都能夠逐漸升職為管理層,所以很多基層員工不得不面臨重新擇業的選擇。
在此之後,有些程序員會選擇到別的行業工作,有些人則會選擇進一步回歸基礎工作。雖然他們的工資待遇比以前變得少很多,他們會有更多的時間來安排自己的生活。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我個人覺得很多普通人的工作確實是出賣時間的工作,所以我們的勞動價值會變得越來越低。
Ⅶ 程序員35歲以後都干什麼去了
1、中高層領導
到了一定的年紀,很多IT程序員其實都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部分有管理經驗和豐富的開發能力的會升級為管理崗位,像項目經理、技術經理、項目總監、技術總監等崗位,可以帶幾十個人,一個一個的大小項目自然不在話下。
2、高級程序員
程序員崗位也是分等級的,比如說初級程序員、中級程序員、中高級程序員、高級程序員、資深程序員、架構師、技術專家!當我們有強大的技術加持,即便在互聯網不景氣的經濟小年也會有一席之地。
3、成為培訓老師
如果你有很厲害職業經歷,本身是技術大牛,這類人可以選擇到培訓機構去做講師。這個也是常見的一種職業發展方向,隨著IT程序員的興起,市面上有不少成人培訓機構,專門培訓IT語言,這些實戰經驗強的程序員作為培訓老師來說當然是再適合不過了。
4、成為獨立開發者
有的人打工十年二十年,自己就麻木了,嚮往自由。那可以做自由職業,因為停下來之後時間非常多,可以選擇更多想做的事情,帶隊出來接項目開發的,當兼職老師的靠知識賺錢。
5、創業
長年的電腦前創作,是不是讓你有點麻木,小有積蓄的你想要做一些不同的行業,或開一間個人IT工作室,喜歡就開始吧,讓自己不白來世上一糟。
Ⅷ 程序員到35歲就會失業嗎那些35歲以上的程序員都去哪兒了
並不是所有的程序員都會在35歲的時候失業,但多數程序員確實會因為年齡的問題而變得非常尷尬。
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互聯網行業的更新節奏速度非常快,同時也是一個高競爭的行業。在互聯網公司里,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年輕人到來,這就意味著很多年齡比較大的程序員可能會受到一定的擠壓。特別是當程序員的工作本身需要加班的時候,當一個人年齡到達35歲之後,很少會有人能夠堅持長期加班,所以35歲以後的程序員自然就沒有那麼吃香了。在此之後,有些人會選擇轉業,有些人都會選擇返回自己的家鄉。
總的來講,35歲不僅是程序員的一道坎,也是很多職場人士的一道坎。
Ⅸ 程序員在35歲之後絕大多數是否都會被淘汰
程序員在35歲之後,絕大多數都是會被淘汰的。程序員要想自己不被淘汰,在年輕的時候就要精進自己的技術,成為技術上的大佬。在35歲的時候就將程序員淘汰,這種做法其實是非常不人道的,希望程序員的職場環境能夠得到改善。很多的程序員在35歲之後就會被公司淘汰,被公司淘汰之後的程序員就會陷入一種兩難的境地。關於程序員在35歲之後絕大多數是否會被淘汰?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希望程序員的職場環境能夠得到改善
程序員的職場環境其實也是非常惡劣的,他們在年輕的時候拚命加班為公司工作,在年紀稍微大了一點之後之後可能就會被公司淘汰。所以希望程序員的職場環境能夠得到改善。
你覺得程序員在35歲之後,絕大多數會被淘汰嗎?歡迎評論區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