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是哪個機關
一、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是哪個機關
1、在我國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是公安機關。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檢察機關和監察機關決定通緝的犯罪嫌疑人,應由公安機關發布通緝令。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五條
【通緝的條件及程序】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
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二、通緝令的內容有哪些
通緝令中應當盡可能寫明被通緝人的姓名、別名、曾用名、綽號、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出生地、戶籍所在地、居住地、職業、身份證號碼、衣著和體貌特徵、口音、行為習慣,並附被通緝人近期照片,可以附指紋及其他物證的照片。除了必須保密的事項以外,應當寫明發案的時間、地點和簡要案情。通緝令發出後,如果發現新的重要情況可以補發通報。通報必須註明原通緝令的編號和日期。
B. 在我國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是哪個部門
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通緝令是指公安機關依法通緝罪該逮捕而在逃的或者被拘留、逮捕後脫逃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從監獄中逃跑的罪犯而製作的法律文書。
法律分析: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通緝令是指公安機關依法通緝罪該逮捕而在逃的或者被拘留、逮捕後脫逃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從監獄中逃跑的罪犯而製作的法律文書。一、通緝令通緝令是指公安機關依法通緝本該逮捕而在逃的或者被拘留、逮捕後脫逃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從監獄中逃跑的罪犯而製作的法律文書。二、通緝令的兩個等級通緝令分成「A級」、「B級」兩個等級。
公安部A級通緝令是為了緝捕公安部認為應該重點通緝的在逃人員而發布的命令,公安部B級通緝令是公安部應各省級公安機關的請求而發布的緝捕在逃人員的命令。發布通緝令注意事項1、通緝令中應寫明被通緝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衣著和體貌特徵,並應附上照片。除了必須保密的事項外,應當寫明發案時間、地點、案情性質等簡要情況。通緝令必須加蓋法布機關的印章。2、通緝令發出後,如果發現新的重要情況,可以補發通報。通報應註明原通緝令的編號和日期。3、各級公安機關在接到通緝令後,必須及時布置,組織力量,採取有效措施,做好調查緝拿工作。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C. 在我國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是哪
法律分析: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機關是公安機關,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其它的任何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都不得自行發布通緝令。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二百七十四條 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在逃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公安機關發布。通緝令的發送范圍,由簽發通緝令的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
第二百七十五條 通緝令中應當盡可能寫明被通緝人的姓名、別名、曾用名、綽號、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出生地、戶籍所在地、居住地、職業、身份證號碼、衣著和體貌特徵、口音、行為習慣,並附被通緝人近期照片,可以附指紋及其他物證的照片。除了必須保密的事項以外,應當寫明發案的時間、地點和簡要案情。
D. 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是
法律分析:我國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是公安機關。通緝令是指公安機關依法發布的緝捕在逃犯罪嫌疑人的書面命令。通緝令一般應當寫明被通緝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及衣著、語音、體貌等特徵和所犯罪名等,並且附照片,加蓋發布機關的公章。緝捕歸案後,發布通緝令的機關應當通知撤銷通緝令。由於通緝是偵查中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的緊急措施。通緝的對象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被緝的人必須是犯罪嫌疑人;該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條件;該犯罪嫌疑人確實在逃避法律責任而下落不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五條 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E. 在我國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是哪裡
在我國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是公安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除公安機關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單位組織,個人均無權發布通緝令。各級公安機關,只能在自己的管轄區域內發布通緝令。需要跨區域發布通緝令的,只能報請上級機關發布。
F. 在我國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是什麼機關
法律分析:在我國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機關是公安機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三條 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G. 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是
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是公安機關。
通緝令是指公安機關依法發布的緝捕在逃犯罪嫌疑人的書面命令。通緝令一般應當寫明被通緝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及衣著、語音、體貌等特徵和所犯罪名等,並且附照片,加蓋發布機關的公章。緝捕歸案後,發布通緝令的機關應當通知撤銷通緝令。
通緝作為公安機關通令緝拿應當逮捕的在逃犯罪嫌疑人的一種偵查活動,通緝令是公安機關為執行此項活動發布的法律文書。相關規定,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
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為了使通緝令能夠真正發揮作用,公安部還規定了「問責」制度。各省公安機關在收到A級通緝令後,必須在12小時內將通緝令傳到轄區各派出所、治安、巡察、監所等部門的每一個前方警員手中。
如果被通緝人逃亡過程中在某地方落腳,而當地的公安沒有發現,事後將受到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某地又再次犯案,則將依據案件的嚴重程度給予轄區公安機關的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警告以上的行政處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七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的時候,必須查明:
(一)犯罪事實、情節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犯罪性質和罪名的認定是否正確;
(二)有無遺漏罪行和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
(三)是否屬於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
(四)有無附帶民事訴訟;
(五)偵查活動是否合法。第一百五十五條 通緝的條件及程序,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H. 在我國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是
在我國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是公安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五條規定,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
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通緝令的內容和格式,公安部也作了詳細的規定。譬如,應當寫明被通緝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衣著和體貌特徵並附案犯近期照片,寫明發案的時間、地點和簡要案情。有條件的公安部門,還可以附上犯罪嫌疑人指紋及其他物證的照片。
(8)在我國有權發布通緝命令的事擴展閱讀:
從1999年底,公安部對重大在逃犯罪嫌疑人實行「A、B級通緝」,將公安部通緝令分成「A級」、「B級」兩個等級:
1、「A級」是為了緝捕公安部認為應重點通緝的在逃人員而發布的命令,是在全國范圍內發布的級別最高的通緝令;主要適用於情況緊急、案情重大或突發惡性案件。
2、「B級」是公安部應各省級公安機關的請求而發布的緝捕在逃人員的命令。有群眾參與性高的特點。是大型事件的輔助方案。
「A級」懸賞金不少於5萬元且不封頂。「B級"懸賞金少於5萬多於1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