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45歲程序員失業背後,職場的35歲現象發生的根源
本文是我的226期視頻的文字內容,想和大家一起聊聊最近有一位45歲技術很好的程序員失業了,失業了以後再也找不到工作,然後他就把他的遭遇寫了一封帖子,發在了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的網站上,那麼這個事情就引發了全 社會 的關切。但實際上職場上35歲的現象是長時間都存在了。
所謂的職場的35歲現象就是很多用人單位,在招人的時候卡了一個年齡段,35歲以上不要,最開始是在計算機IT領域,現在已經蔓延到了幾乎所有的行業,這個問題不是個小問題,背後實際上是國家產業政策導向性的一個問題。
根據我的經驗,在計算機這個產業,因為這個產業本身的特殊性,就計算機行業它的技術迭代得非常快,你像我們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學的計算機程序是BASIC,那都是老古董了,然後後來我們有了開發平台以後,開發CS結構,然後後來開發BS結構,現在叫做開發雲。
在這個過程中,開發工具不斷的迭代,資料庫的工具不斷的迭代,以前沒有前端沒有終端,沒有這種資料庫,這種劃分都不明顯,一個人基本上都可以搞定,現在計算機應用這個行業里它這個劃分的很細,每一個領域的技術工具迭代的非常快,所以在這個時候,在計算機產業,它本身歡迎年輕人吃青春飯,這確實是產業特徵所決定的。
我覺得最根本的一點是咱們國家的產業政策。長期以來,我們忽略了對高技術領域的真正的去突破,我們沒有鼓勵企業,認真地去研究這種高技術行業的東西,所以導致我們現在在很多的產業領域,不需要你去做那麼深入的技術研究。不需要這種有豐富行業經驗積累的人。
同時因為這個產業是停留在應用層次,從本身產業的發展來講,也沒有需要積累這種技術,現在是這么局面。
我們現在的各種工業品的產量世界第一,這是我們的成績,但是我們要清楚,就是中國的產品裝備了全世界老百姓的家庭,我們造了大量的日用品,但是中國的工廠的生產線,全是由西方發達國家的設備來裝備的,中國的醫院的測試儀器,全是由西方發達國家的測試儀器來裝備的,中國的高校科研機構的實驗室,所用的各種各樣的分析實驗儀器,全是由西方發達國家裝備的。
也就是說在這些領域來講,我們基本上是高度地依賴西方,而這些方面的工作其實恰恰是高技術密集型的工作,是需要一個人長時間在這個領域深耕才能從事的工作,這些工作來講,我們都是在高度的依賴西方,自然我們就沒有這種高技術的工作機會。
所以勞動力市場35歲現象、40歲現象這個事情,單一的企業和個人都是無能為力的,它必須要依靠 國家的產業政策來 通過產業政策的調整,來影響我們這些企業去做這些基礎性的工作,然後只有我們的企業,大量的去做這種基礎類的技術性的研究,然後我們能夠提供這種基礎性的技術裝備,然後我們才能夠創造出,大量的需要深入技術研究的工作崗位。
否則對企業來講。我用不著你一個博士。我用不著你一個碩士。我用不著你在這個領域深耕20年。我現在做的都是短平快的項目。迅速都能賺到錢。我為什麼要干這些事情,沒有意義。這樣長此以往,我們整個的高端產業就永遠建立不起來。
然後我們的高端人才也永遠沒有用武之地。我們永遠就在這種低端的打拚。然後你35歲幹上幾年不行了。再換更年輕的人進來。這實際上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情。所以我覺得這個事情根源不在個人,不在單一企業。而在於我們整個產業的政策導向。
我們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要去做高端產業突破的時間了,如果我們不向高端產業去突破,我們不能夠創造高端的高溢價的就業崗位出來,我們高素質的人才就沒有用武之地,他也在國內留不下,然後也會流失到海外,同時因為我們沒有這種高附加值的工作崗位,我們也沒有辦法拉動整個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然後就會陷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這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我們現在真的要出台各種各樣的政策,鼓勵引導企業去搞這種基礎性的研究,搞這種基礎性的產業,真的不要再把眼睛盯在那種搞個什麼項目出來,搞個短平快,迅速的能賺到錢,這種已經過去了,而且這種賺錢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所以我們看一下華為這個公司,它為什麼走到今天,30年前任正非成立華為的時候,也是做交換機貿易起家的,如果他僅限於做交換機貿易,賺一點快錢,確實他也能賺到錢,但是任正非這個人有遠大的目標,他看得很遠,他意識到技術的重要性,所以他投入大量的資源去搞技術研發,然後它具有了全世界通信設備領域最強大的技術能力。
同時他現在也具有了這種產品的定價的權利,所以為什麼華為的人工資高,核心原因就是它有技術含量,然後有技術含量,然後他有定價權,所以他20萬人的公司能夠做到8000億的營收,人均400萬的營收,他有定價權。
為什麼我們很多產業我們做不到這一點,因為你沒有技術,你只是做了一個一般的加工,一般的應用,在這種情況下來講大家比拼的什麼,比拼的就是誰的價格更低,誰付出的時間更多,所以你的勞動力就不值錢,然後你沒有經驗積累,你自然也不需要這種高技術的人才,它是這個問題。
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它背後實際上是產業政策,什麼時候咱們國家的醫院所用的各種檢測儀器,CT設備、X光機全是國產或者說以國產為主,或者說國產佔了很大的份額,什麼時候我們的工廠的生產線上大量的生產裝備是國產。
什麼時候我們高校大量的分析測試儀器都是國產的,而且是真正的國產,這個原理都是由自己的研究人員吃透的,然後組成零部件都是自己的人開發出來的,以自主為主的,真正做到這個程度,我們就會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而這種就業機會都是需要人做長期耕耘的,局面才能夠扭轉。
否則的話就像紡織行業,我們現在紡織行業是全世界最大的,但是你深究一下,高端的紡織機械是誰造的,高端面料是從哪來的,高端面料所用的印染劑是從哪來的,這些高端的化工紡織材料,這種高分子的化工,高分子的這種印染材料的研究,高精密的這種紡織機械的研究,這些高端的就業崗位分布在全世界哪些國家,中國佔了多少。
所以如果這個問題我們不解決,我們就永遠就是拼勞動力,拼勞動力最後的結果就是越年輕越好,經驗沒有價值,知識沒有價值,所以這個問題背後的根源在這。
我希望我們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個問題,意識到經濟的發展不是簡單的蓋樓房,不是簡單的搞個園區,不是簡單的搞搞貿易,我們現在真的要想辦法來創造高端的就業機會,要想辦法通過真正的高技術產業的發展,來拉動整個中國的進步,我所說的真正的高技術產業就是真正技術原理,是你以中國為主導的企業和人自己干,而不是貼牌。
簡單的當一個貼牌貿易賺到錢,最終最大部分的利潤和人才其實都還在海外,不在我們這兒,還會出現35歲現象40歲現象。好,關於這個話題我就談一下我的看法,希望我的看法能夠啟發到你的思考,謝謝
B. 程序員到35歲就會失業嗎那些35歲以上的程序員都去哪兒了
並不是所有的程序員都會在35歲的時候失業,但多數程序員確實會因為年齡的問題而變得非常尷尬。
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互聯網行業的更新節奏速度非常快,同時也是一個高競爭的行業。在互聯網公司里,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年輕人到來,這就意味著很多年齡比較大的程序員可能會受到一定的擠壓。特別是當程序員的工作本身需要加班的時候,當一個人年齡到達35歲之後,很少會有人能夠堅持長期加班,所以35歲以後的程序員自然就沒有那麼吃香了。在此之後,有些人會選擇轉業,有些人都會選擇返回自己的家鄉。
總的來講,35歲不僅是程序員的一道坎,也是很多職場人士的一道坎。
C. 突破全知系統監控,美女程序員逆天追蹤真凶,《全知》大結局,真相如何
真相就是這個美女程序員通過自己的系統捕捉到兇手,但是由於她突破了全知的系統,所以很有可能做出對人類不利的事情,當然這可能是第二季的事情了
D. 程序員一過35歲就面臨失業的風險哪些程序員是年齡越大越吃香呢
現在程序員這個崗位其實在職業生命周期方面,是存在一些問題的。沒有確切說明程序員如果超過35歲會失業,這種說法是很片面的。而且現在很多it領域的程序員年齡會在35歲以上,這種職業生命周期的增長其實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現在程序員的職業生命周期比較短,是因為工作壓力大、學習壓力大、還有競爭崗位壓力非常大,並且公司還會有一些考核制度。
這樣能夠更好的去工作服務,所以對於自己的知識體系要多加學習和補充。所以作為程序員也要給顧客提供新的價值,要有所創新。要對於客戶的問題進行追問和理解,而且要根據問題去思考相關的解決方案。這也就是提供新的價值,在這種過程的時候,程序員就可以形成積累的能力。也就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這種能力,這種能力也是非常終極的。
E. 程序員失業了干什麼工作好啊
程序員的話一般都是去考公務員的,這樣的話對自己後半生也是有保障的。因為年紀大的程序員想要再去做程序相關的工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要麼就是自己回家開店。
F. 38歲了,難道程序員35歲以後真的都要失業了嗎
「老程序員」這個稱呼印證了行業的一道坎,35歲,不光是程序員,還有其他行業的從業者,都會遇到這個坎。批量的年輕人逐漸湧入,打擊了一批還在碌碌無為的前輩,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擔憂。對於程序員來說,似乎更加沉重一些。
我們眼中的程序員,一直忙碌在公司的第一戰線,996的上班時間,還不算通宵加班的精力,對體力和腦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到了35歲的程序員都在迷茫著自己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程序員在過了35歲之後都會失業,面對來自家庭孩子的壓力,來自父母養老的壓力,都會讓自己思考以後的發展。是繼續走技術路線還是轉向,該如何更好的承擔起自己肩上的責任? 看了很多網友的回答,也訪問了很多程序員對自己未來的打算,總結了一下:
繼續走技術路線 很多程序員因為性格選擇了IT行業,自然也會因為性格繼續在IT行業走下去。在有了幾年的開發經驗之後,選擇繼續深造,由開發工程師到構架師,由編程技術開始學習大數據、AI等,保持自己對行業技術的敏感性。
走管理路線 管理路線,就是帶項目,相對於奮斗在第一戰線的小夥伴更輕松一些,不會將過多的精力放在開發上,而是放手讓年輕人去鍛煉,開始學習管理,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出路。
走創業路線 打工真的是毫無出頭之日的,很多大佬都會選擇自己出去創業,但這個需要資金和技術的雙重壓力,抗過了就是老闆,失敗了就重新回到原點。
轉行 這條路,很少人會走,因為不想放棄自己多年的技術,會覺得和可惜。
再說說程序員有那些出路或者賺錢的路子吧
寫博客或者運維自己的公眾號果文筆好的話,也喜歡分享的話,可以自己運維一個技術公眾號,者博客,不見網上很多技術大拿都在寫博客,這個過程很漫長,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實習,去寫作,去輸出,去運營。在打造自己的品牌的過程中,慢慢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有了自己的品牌,就可以做一些分享,承接一些廣告,培訓,也就距離錢不遠了。這可以促使自己對所用技術的去思考,同時也能讓很多的技術小白或者行業人士關注你,從而提高你的知名度,吸引流量或者讓更多人認識你,知道你,你才有更多的機會。
承接一些項目(也就是接私活)
當然這要花費你很大一部分時間,承接時你要考慮時間成本,至少這些時間要和你的工資相當。個人不怎麼推薦這種方法,有時候周期會很長,很容易喪失積極性,不過也算是一種方法。
參加一些開發者大賽或者一些技術活
這是一種方法最實在,拿獎金,只賺不賠,不過前提是你得有足夠的實力,有時一些比賽盡管不是很多,但從中也可以學到不少知識,或者某些證書對你可能有用
技術活動包含的范疇很廣,包括做技術講師,分享技術知識。這個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術影響力,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專門能力,但是同樣需要的門檻很高。
接一些廣告或者在自己開發的app或者利用網上的小項目博客
在自己的app中加入廣告或者打賞讓喜歡你的朋友支持你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G. 為什麼程序員越老越容易失業
在程序員的世界裡,一直有一個傳言,互聯網公司沒有35歲以上的中年人。
從華為辭退34歲以上的員工,到騰訊辭退35+「高級員工」,似乎老程序員面臨著「年齡危機」,要時刻警惕在職場被「踢出」的危險。 而國內其他很多職業,比如教師、醫生、公務員,都在穩步發展,越老越值錢. 的確,程序員在職場的「壽命」很短,「35歲現象」在這個行業相當普遍。即使工資高,邏輯思維能力強,也還是無法避免被裁員或失業。
年紀大的程序員真的沒有出路嗎?35 歲以上的80後 IT 工作者都去哪裡了?
坐標深圳:
同學老婆35+ IT行業,運營,迫於生活,去做月嫂了
同事 35+ 女App,回武漢發展了
同事 35+ 女,大齡美工,跟他老公一同回四川發展
同事 35+ 女,IT運維,跟他老公回長沙發展
同事 35+ 男,回長沙發展
同事 35+ 男,在廣州創業,他說如果深圳可以一年¥就燒煤,廣州可以支撐2,3年
同學 35+ 男,深圳呆不下去了,會哈爾濱創業,做抖音流量入口
同學 35+ 坐標哈爾濱,擺地攤
H. 女生做程序員能做幾年,後期應該怎麼轉型
互聯網行業的程序員這個職業很吃香,工資很高,於是很多人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進入到了這個行業,開始了自己的編程生涯。很多人之所以做程序員的原因也很簡單,一方面是這個工作的工資確實很高,另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工作確實很有前途,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程序員可以發揮的餘地還有很多。
所以,有的人通過自學和別人引薦也算是順利的轉行了,而有的人則是通過參加培訓班,快速學習了幾個月之後也進入了互聯網行業做了程序員。
今天行情不好,如果長期這樣耗下去也不是個辦法,所以在這段找工作的日子裡,你可以一邊投遞簡歷尋找面試的機會,一邊嘗試在網上獨立接單。
工作的這段時間,相信你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也做過了很多的項目,你可以看看,你是否有從0到1的一些項目經驗,如果有,接下來你就可以在網上尋找一些機會,然後嘗試著自己接單,自己在家裡辦公。
其實,現在有一些做的比較好的開發,他們在工作之餘都在一些網上接私單,然後自己按時獨立完成相關的工作,通過這種方式,他們也可以額外獲得不錯的報酬。
五、如果通過上面方式還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那就只能跨行找工作
當然,現在也有的很多的程序員當做到30多歲的時候,在各種條件的影響之下,他們可能在互聯網上就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了,這時候他們也會考慮跨行找工作,比如有的人轉去教育行業做了培訓師,他們開始教授一些開發相關的課程;還有一些人直接轉去做了銷售或售前的工作,這樣他們之前的工作經驗也可以用上一部分,同時他們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累了。
當然,不論在任何時候,自己對自己一定要有信心,不能因為轉行失敗或者說自己年紀大了突然失業了,就對生活失去希望。
最後要說的是,今年的大行情不好,做事最好求穩,如果准備的不充分,盡量不要去創業。
I. 40歲的程序員失業了如何自救繼續找程序員的工作嗎還是應該轉行
每一個人都有中年危機,其實所謂的中年危機,大家除了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此外最重要的無疑就是關心自己在職場當中的處境如何?最怕就是失業,一旦失業就失去了收入來源,生活當中所面臨的種種問題都必須要靠經濟支柱去解決,失去的收入就意味著這座大廈就要倒塌了。
也許大家認為程序員是一個高薪而且技術含量極高的職業。但是往往我們也發現,程序員要想能夠在職業生涯當中獲得比較長久的職業年限,確實是相當困難,畢竟很多人的職業生涯都是從大學畢業開始算起,在黃金的十年發展階段,一旦面臨到了35以及40歲這樣的年齡階段,大多數的在職程序員都已經從此激流勇退。
其實任何的一個職業都有它的一個生命周期,除非自己有能力有背景能夠進入國企乃至公務行政系統,那就安枕無憂。否則大家即便是面臨著中年危機,首要任務就是讓自己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扛起一個中年人的重擔。
J. 從深圳流水線去了紐約做程序員的女工,為何會失業呢
主要原因還是受新冠疫情的影響。
這位女工叫孫玲,讀完高中後,它成為了一名流水線上的員工。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月薪2300。單調的流水線工作讓她感到窒息,她想要通過學習,“逃離”這樣的環境。一年後,她辭掉了工作。用此前的所有積蓄,報了軟體培訓班的課程,進行軟體入門的學習。上午學理論下午上機操作,晚上她就去肯德基和其他餐廳打零工。這些錢用來支付她的房租和生活費。學習了一段時間後,培訓機構的合作公司過來招聘。這時能力突出的孫玲面試成功,正式進入IT行業,朝九晚五,周六日雙休。
孫玲很清醒,她知道自己的學歷不高,會限制未來的發展。她先是報名了西安交通大學的遠程教育,在2014年又報名了深圳大學的專升本自考。在半工半讀的過程中,她終於取得了深圳大學的本科學歷。
2016年某天,孫玲在招聘網站偶然看到招赴美帶薪實習的程序員的廣告,這個項目是在次年10月在入學。孫玲決定抓住這個機會,她給自己定下目標:存款10萬,雅思過5.5分。努力了一年她終於如願收到了來自美國的錄取通知書,開始了嶄新的生活。項目結束後,她積極尋找工作,最終獲得了EPAM Systems公司的offer,負責服務谷歌,工作地點在谷歌的辦公樓,年薪稅前能達到12萬美金。
可以看出孫玲是個頭腦靈活又很有韌勁的女孩,祝福她早日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