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設置uboot命令讓板子從emmc啟動
Arm板系統文件一般有三個——bootloader(uboot)、kernel(uImage)及根文件系統(rootfs)。在arm板上電後,按uboot->kernel->rootfs的順序依次啟動。由於開發板上有多種存儲介質,三個文件可以放在任何可以存儲的介質上,因此也就導致文件的多種啟...
❷ uboot是什麼uboot的命令是幹嘛的
類似pc的BIOS引導程序,之所以叫Uboot,是因為universal的意思,即通用的引導程序,Uboot可以引導X86的CPU,也可以引導ARM的CPU,還有PowerPC,MIPS之類的CPU。
Uboot命令當然是用來操作Uboot了,比如擦寫Flash,網路下載數據之類,還有很多。
❸ uboot命令添加不上去.怎麼回事
1. 首先,介紹以下有關Uboot的命令定義。
每個命令都是通過U_BOOT_CMD宏來定義的。這個宏定義了一個相關的結構體,文件是uboot/include/command.h,結構體為cmd_tbl_s。
具體的命令定義為:
#define U_BOOT_CMD(name,maxargs,rep,cmd,usage,help) \
cmd_tbl_t __u_boot_cmd_##name Struct_Section = {#name, maxargs, rep, cmd, usage, help}
U_BOOT_CMD(name,maxargs,repeatable,command,"usage","help")
name: is the name of the commad. THIS IS NOT a string.
maxargs: the maximumn numbers of arguments this function takes
command: Function pointer (*cmd)(struct cmd_tbl_s *, int, int, char *[]);
usage: Short description. This is a string
help: long description. This is a string
每一個 U-Boot 命令有一個結構體來描述。結構體包含的成員變數:命令名稱、最大參,數個數、重復數、命令執行函數、用法、幫助。
而相關命令的具體執行在uboot/common/cmd_xxxx.c文件中實現的。
接著,以我自己添加的MYTEST命令為例子,講述添加命令的過程。
1)在對應的開發板配置文件中,添加相應命令的宏定義。如:在uboot/include/configs/mx25_3stack.h文件中,添加#define CONFIG_CMD_MYTEST。
當然,也可以在uboot/include/config_cmd_default.h文件中,添加該命令的宏定義。
2)在uboot/common/目錄下,建立相應的命令執行文件,如cmd_mytest.c,注意命名的規范,必須是cmd_xxx.c才行。
裡面的內容也是又格式要求的,如函數的格式,必須指定參數的;還有相應結尾部分的U_BOOT_CMD定義部分,使不能預設的。如果命令不需要跟參數,則把maxargs設置為1即可了。
在U_BOOT_CMD中指明的命令執行函數,在該函數中,就是我們要設計的命令操作內容。也就是說,這部分完成的我們定製的命令的功能的。還有,要在uboot/comman/Makefile文件中,加入生成相應的.o文件才可以的。
3)重新編譯uboot文件,會在uboot/common/中,生成相應的.o文件。將生成的uboot下載到開發板後,通過終端可以看到我們加入的命令。在終端中輸入問號或者help命令即可。執行該命令,只學要輸入命令的名字,在回車就可以運行了。
通過在uboot中加入命令,可以完成我們的一些特定的操作,實現調試和測試目的等。
❹ 如何燒寫uboot很好的東西自己總結的
依、既然你已經刷了U-boot,那就用U-boot通過TFTP刷u-boot 貳、通過中國線連接電腦。電腦上建立TFTP伺服器,簡單的使用tftpd三貳這個軟體, 要燒錄的u-boot-hg貳55d-httpd-依依5貳00-貳0依四0吧貳吧.bin放到這個軟體相同目錄,最好起一個簡單的名字, 因為等一下你要在U-boot命令輸入它,名字隨意,假定為uboot.bin。 三、連接TTL,使用SecureCRT或類似的軟體連接路由器,啟動進入U-boot交互 四、輸入命令 pri 回車,看看ipaddr和serverip兩個參數,ipaddr是uboot的IP,serverip是電腦的IP,設置電腦ip跟serverip一致。 5、如果是ralink官方的Uboot改的web,那麼輸入命令reset 選擇數字9,就是刷U-boot那個選項 輸入Y 回車,回車,輸入uboot.bin,等待自動完成即可 陸、刷機有風險,第5步完成之後,如果你的uboot不匹配,則可能變磚,准備好編程
❺ linux怎麼進入uboot菜單
linux下的dnw配置步驟以下:1
下載源碼
源碼:dnw_linux
這個是在1個論壇上搜到的,這個不需要注冊,就能夠免費下載奧,感謝作者的辛苦勞動和忘我的奉獻精神,呵呵...2
解壓這個下載完以後是rar格式的,還得到windows下解壓。解壓後到linux下便可。其中secbulk.c是pc端usb驅動,
dnw.c是寫入工具。3
編譯並載入secbulk模塊$cd
secbulk$make
-c
/lib/moles/`uname
-r`/build
m=`pwd`
moles編譯成功後在當前目錄下可以看到secbulk.ko
用insmod命令載入模塊,這需要root許可權$sudo
insmod
./secbulk.ko4
編譯dnw寫入工具$gcc
-o
dnw
dnw.c編譯成功後生成可履行dnw5
使用dnw下載使用方式和windows下基本1致。在終端下輸入相應的uboot命令,當出現「usb
host
is
connected.
waiting
a
download.」時,在pc端linux上用dnw工具寫入要下載的文件便可。切換到root許可權,履行dnw下載.$./dnw
/path註:這個/path就是所要下載的文件的路徑及名稱,例:/home/linux⑵.6.30.4/arch/arm/boot/zimage寫入完成後提示成功100%
xxxxxxx
bytes
ok可以把編譯好的dnw拷貝到/usr/sbin下或是usr/bin下,以後使用就直接使用dnw
/path
便可。至此,完成內核的下載,下載文件系統一樣的方法便可。注意:注意:有時候由於內核的升級,運行時會提示can
not
open
/dev/secbulk0的毛病,此時需要重新到secbulk目錄履行$make
-c
/lib/moles/`uname
-r`/build
m=`pwd`
moles,然後載入模塊$sudo
insmod
./secbulk.ko便可!
❻ uboot下的boot命令是什麼意思
boot是一個單獨的二進制文件。
燒寫進開發板,通過串口就可以進行命令輸入。
U-boot發展到現在,它的命令行模式已經非常接近Linux下的shell了。
在編譯的U-boot-2009.11中的命令行模式,支持「Tab」鍵的命令補全和命令的歷史記錄功能。
而且如果輸入的命令的前幾個字元和別的命令不重復,那麼就只需要打這幾個字元即可。
比如想看這個U-boot的版本號,命令就是「 version」,
但是在所有的命令中沒有其他任何一個的命令是由「v」開頭的,
所以只需要輸入「v」即可。
❼ 飛凌開發板6410 uboot 什麼命令擦除nandflash啊
sf erase + 起始地址+ 擦查長度
在uboot下輸入help可以查看所有的命令
❽ 無線路由器怎樣刷uboot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用到的東西
網線 一條
USB轉TTL線 一條
SecureCRT終端模擬程序
2.接駁TTL線
路由器PCB板上的TX、RX、GND分別連接到USBTTL(USB轉串口)的TX、RX、GND插針上
拔掉路由器WAN和LAN口所有網線
3.電腦預設(筆者用的是XP系統)
將USB轉TTL接到電腦上,裝好USBTTL驅動,選擇正確的COM口
4.把電腦的網卡地址改成靜態IP地址(筆者設置為192.168.1.100)
5.設置SecureCRT COM口的速率為每秒位數57600(筆者這里用的是SecureCRT,)。
設置SecureCRT里(Protocol:Serrial Port:COM9 Baud rate:57600 Data bits:8 Parity:None Stop bits:1)
Flow control選項 DTR/DSR,RTS/CTS,XON/XOFF都不打勾(COM口根據設備管理器中選擇相應的數字)。
6.點「Connect」完成SecureCRT COM口連接設置,如果連接正確,窗口前會有一個綠色的勾
7.可以打開路由的電源,如SecureCRT有顯示就表示接駁正確,關上電源。如沒有,把RX和TX兩根線對調。
把相關的文件(u-boot、eeprom及Openwrt固件),與TFTPD32放在同一文件夾內,運行TFTPD32(什麼都不要設置)。
8. 開始刷機——刷入u-boot(確保TTL線已經正確接好)
(一)在SecureCRT,打開HG255D電源, 當出現
Please choose the operation:
1: Load system code to SDRAM via TFTP.
2: Load system code then write to Flash via TFTP.
3: Boot system code via Flash (default).
4: Enter boot command line interface.
9: Load Boot Loader code then write to Flash via TFTP.
(二)馬上按4後出現如下(不能按9,按9更新U-boot 100%變磚頭——鍵盤上的數字鍵4)
4: System Enter Boot Command Line Interface.
U-Boot 1.1.3 (Nov 28 2012 - 12:00:15
Main_loop !!
9.(三)設置tftp服務的網路地址與上傳文件到內存
輸入命令
setenv serverip 192.168.1.100
回車
接著輸入
tftpboot 0x80100000 tftpd-uboot.bin
回車
SecureCRT窗口返回信息如下:
RT3052 #
10.等SecureCRT里顯示2個Arp Timeout Check插上網線時,把網線插入路由器的LAN口(黃色的介面),隨便哪個口都可以。
注意:如果沒有提示成功下載到問題,千萬不要繼續下面的操作。等完全tftp上傳好,出現NetBootFileXferSize= 00023874)後 (00023874為tftpd-uboot.bin文件大小的16進制數值,別的U-boot文件的值可能不同)
11.(五)解鎖flash 保護
輸入
protect off all
回車
12.(六)擦除U-BOOT
輸入
erase 0xBF000000 0xBF03FFFF
回車
13.寫入U-BOOT
輸入
cp.b 0x80100000 0xBF000000 0x40000
回車
14.備份EEPROM
cp.b 0xBFFA0000 0x80100000 0x20000
md 0x80100000
erase 0xBF060000 0xBF07ffff
cp.b 0x80100000 0xBF060000 0x20000
md 0xBF060000
15.刷完系統會自行重啟,如果沒有重啟請按Ctrl+C來重啟機器,如果再不行就直接關路由器電源。
16.到這里u-boot刷完成,關閉tftpd32.exe
這里筆者刷的是tftpd版的uboot,這種方法還可以刷電信原版的uboot和httpd版的uboot。
注意:如果要刷eeprom要先刷tftfd版的uboot,再刷eeprom。刷httpd版後是不能刷eeprom的,因為eeprom是需要tftp刷的。"
❾ uboot的作用和功能
uboot的作用類似個人電腦裡面的BIOS,主要完成硬體初始化,設置啟動參數,引導操作系統等功能。
❿ uboot 命令使用中的sf是什麼意思 比如 sf erase 0x1000 0x2000
sf - SPI flash sub-system
對spi flash進行操作的命令
sf erase 0x1000 0x2000 表示從spi flash 地址1000(16進制)開始擦除2000(16進制,相當於10進制的2048即2k)位元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