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消息中間件——RabbitMQ(四)命令行與管控台的基本操作!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介紹過RabbitMQ的搭建: RabbitMQ的安裝過 以及各大主流消息中間件的對比: ,本章就主要來介紹下我們之前安裝的管控台是如何使用以及如何通過命令行進行操作。
rabbitmqctl stop_app:關閉應用
rabbitmqctl start_app:啟動應用
rabbtmqctl status:節點狀態
rabbitmqctl add_user username password:添加用戶
rabbitmqctl list_users:列出所有用戶
rabbitmqctl delete_user username:刪除用戶
rabbitmqctl clear_permissions - p vhostpath username: 清除用戶許可權
rabbitmqctl list_user_permissions_username: 列出用戶許可權
rabbitmqctl change_password username newpassword:修改密碼
rabbitmqctl set_permissions -p vhostpath username ". " ". " ".*" :設置用戶許可權
涉及的用戶命令還有許多,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rabbitmqctl add_vhost vhostpath:創建虛擬主機
rabbitmqctl list_vhosts:列出所有虛擬主機
rabbitmqctl list_permissions -p vhostpath:列出虛擬主機上所有許可權
rabbitmqctl delete_vhost vhostpath:刪除虛擬主機
rabbitmqctl list_queues:查看所有隊列信息
rabbitmqctl -p vhostpath purge_queue bule:清除隊列里的消息
rabbitmqctl reset:移除所有數據,要在rabbitmqctl stop_app之後使用
rabbitmqctl join_clust <clusternode> [--ram]:組成集群命令
rabbitmqctl clustr_status:查看集群狀態
rabbitmqctl change_cluster_node_type disc|ram 修改集群節點的存儲形式
rabbitmqctl forget_cluster_node [--offline] 忘記節點(摘除節點)
rabbitmqctl rename_cluster_node oldnode1 newnode1 [oldnode2] [newnode2..] (修改節點名稱)
登錄RabbitMQ web管理界面: http://localhost:15672/
默認的初始用戶名和密碼為: guest
從圖中可以看到:
Broker的屬性
定義由 用戶 , 虛擬主機 , 許可權 , 參數 , 交換 , 隊列 和 綁定 組成。 它們不包括隊列的內容或集群名稱。 獨占隊列不會被導出。
導入的定義將與當前定義合並。 如果在導入過程中發生錯誤,則所做的任何更改都不會回滾。
連接的屬性
通道的屬性
交換器屬性
在Admin界面可以添加用戶或者虛擬主機等操作。
參考文章:
https://www.cnblogs.com/theRhyme/p/10069611.html
https://jiahao..com/s?id=1608453370506467252&wfr=spider&for=pc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4413802/article/details/91529866
推薦文章:
消息中間件——RabbitMQ(一)Windws/linux環境搭建(完整版)
消息中間件——RabbitMQ(二)各大主流消息中間件綜合對比介紹!
消息中間件——RabbitMQ(三)理解RabbitMQ核心概念和AMQP協議!
❷ 使用endmqm 命令無法停止MQ隊列管理器,怎麼辦
一、WebSphere MQ命令行命令
1、停止隊列管理器
endmqm [-z] [([-c | -w | -i | -p] [-r] [-s]) | -x] QMgrName
endmqm mqm_name 使用默認選項停止隊列管理器需要等待當前的應用連接完成並斷開。
-i 立即停止隊列管理器。
-w 需要等待所有的應用停止以後才會真正關閉隊列管理器
-p 使用以上參數都無法正常停止隊列管理器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該參數
2、啟動隊列管理器
strmqm [-z] [-a | -c | -r | -x] [-d none|minimal|all] [-f] [-ns] QMgrName
隊列管理器必須在完全停止時才能被啟動。
3、創建隊列管理器
crtmqm [-z] [-q] [-c Text] [-d DefXmitQ] [-h MaxHandles]
[-md DataPath] [-g ApplicationGroup]
[-t TrigInt] [-u DeadQ] [-x MaxUMsgs] [-lp LogPri] [-ls LogSec]
[-lc | -ll] [-lf LogFileSize] [-ld LogPath] QMgrName
隊列管理器名大小寫敏感且不支持空字元串,長度為48位元組,同一網路中不能有重名。
創建隊列管理器的時侯最好創建死信隊列用於存放無法發送的信息,保證通道不會因為無法發送信息而被關閉。
crtmqm -u deadq_name mqm_name
4、刪除隊列管理器
dltmqm [-z] QMgrName
刪除隊列管理器會完全刪除其所擁有的對象和相關信息,並且是不可恢復的。要刪除一個隊列管理器首先要保證他是停止的。
二、WebSphere MQ Script. (MQSC) commands
WebSphere MQ Script. (MQSC) commands是常常用來管理隊列管理器對象的。這些對象包括隊列管理器本身,隊列,名稱列表,通道,客戶端通道,監聽,服務等。使用runmqsc 隊列管理名來啟動,可以運行單個的命令,也可以通過命令集的腳本來運行。
本地隊列管理器的作用是接收遠程或本地的信息流,並將本地隊列中的信息流取出以供應用程序使用。在做這些工作之前需要定義相關的隊列管理器,隊列和通道等,而這些工作是由WebSphere MQ Script. (MQSC) commands來完整的。在Windows及Linux環境下也可以通過WebSphere MQ Explorer來完成。
啟動WebSphere MQ Script. (MQSC) :runmqsc [-e] [-v] [-w WaitTime [-x] [-m LocalQMgrName]] [QMgrName]
runmqsc mqm_name。通過命令runmqsc啟動隊列管理器的命令伺服器。WebSphere MQ Explorer也能完成相同的任務。runmqsc的相關命令有三種運行方式,Verify a command without running it,Run a command on a local queue manager,Run a command on a remote queue manager。runmqsc的相關命令在解釋的時候都會以大寫來解釋,比如DEFINE,ALTER,RESET等。但是這些命令並不是大小寫敏感的。每行runmqsc命令最長只能到8個字元,可以通過-或者+連接下一行,-是從下一行的第一個字元開始,+是從下一行的第一個非空字元開始。而且所有命令與平台無關。runmqsc的標准輸入是鍵盤,標准輸出時屏幕,我們可以通過<,>重定向。例如從腳本輸入命令runmqsc </path/filename.in,將結果重定向到文件runmqsc>/path/filename.out。
1、顯示隊列管理器屬性(DISPLAY QMGR):
DISPLAY QMGR顯示當前隊列管理器的所有屬性,也可以使用DISPLAY QMGR 屬性名,單獨查看當前隊列管理器的某個特定屬性。
2、 更改隊列管理器屬性(ALTER QMGR ):
ALTER QMGR 用於更改隊列管理器的相關屬性,例如 ALTER QMGR MAXHANDS(255),這個命令將默認隊列管理器的MAXHANDS由256更改為255。
3、創建本地隊列(DEFINE QLOCAL ):
DEFINE QLOCAL Q_LOCAL_NAME,在創建隊列的時候可以定義相關屬性的值,如果沒有定義則使用默認值。也可以全部使用默認值,最後通過ALTER QLOCAL命令來修改相關屬性。在同一個隊列管理器中不能有同名的隊列,可以使用REPLACE關鍵字重建已有的隊列。
4、修改本地隊列屬性(ALTER QLOCAL):
ALTER QLOCAL Q_LOCAL_NAME NEW_ATTRIBUTE。已經定義了的本地隊列可以使用ALTER QLOCAL 命令對其屬性進行修改。
5、顯示本地隊列屬性(DISPLAY QLOCAL):
DISPLAY QLOCAL Q_LOCAL_NAME ATTRIBUTE。此命令用於顯示本地隊列的屬性,可以使用默認的顯示全部屬性,也可以顯示指定的屬性。
6、復制本地隊列(DEFINE QLOCAL NEW LIKE OLD):
DEFINE QLOCAL NEW LIKE OLD。此命令可以創建一個屬性與OLD完全一樣的本地隊列。當然,我們也可以在語句後面指定屬性的詳細信息,沒有指定的則繼承OLD的對應屬性,指定了的則使用新的屬性。
7、清除本地隊列中的消息(CLEAR QLOCAL):
CLEAR QLOCAL Q_LOCAL_QUEUE。此命令用於清除本地隊列中存儲的信息。在清除信息的時候系統不會給出任何提示,而是直接把信息刪除。在一下兩種情況下不能使用CLEAR QLOCAL,本地隊列中存儲的有在最近一次隊列同步以後未提交的信息,有應用程序打開使用本地此隊列。
8、刪除本地隊列(DELETE QLOCAL):
DELETE QLOCAL Q_LOCAL_QUEUE。此命令用於刪除本地隊列,當本地隊列中存在有沒有提交的數據此隊列不能刪除。如果隊列中存在數據,且數據是提交了的,可以使用PURGE關鍵字刪除本地隊列。例如DELETE QLOCAL (Q_LOCAL_QUEUE) PURGE,在刪除的時候可以指定NOPURGE關鍵字代替PURGE以保護刪除的隊列中可能存在的已提交數據。
三、PCF commands
PCF commands允許管理員通過編程的方式將MQ的日常管理任務集成在程序中。包括創建隊列,預定義隊列,更改隊列管理器等, PCF commands與MQSC鎖實現的功能是相同。
❸ linux系統如何啟動mq
開篇之前奉上幾條黃金鏈接:
MQ參考文檔
http://publib.boulder.ibm.com/infocenter/wmqv7/v7r0m0/index.jsp?topic=%2Fcom.ibm.mq.doc%2Fhelp_home_wmq.htm
http://www-01.ibm.com/support/docview.wss?uid=swg27006467
MQ下載地址:http://www-03.ibm.com/software/procts/us/en/wmq/
安裝的MQ軟體包為WMQv600Trial-x86_linux_2.tar.gz. 將WMQv600Trial-x86_linux_2.tar.gz解壓至某一目錄。
(1)執行接受許可腳本: ./mqlicense.sh –accept 這個腳本是要安裝WebSphere MQ 軟體包的MQ許可程序. 至關重要,這個腳本沒有正確配置的話將導致MQ安裝失敗.–accept是不啟動圖形直接接受許可。
(2) 安裝 WebSphere MQ for Linux 伺服器:
[root@localhost mq]# rpm-ivh MQSeriesRuntime-6.0.0-0.i386.rpm
[root@localhost mq]# rpm-ivh MQSeriesSDK-6.0.0-0.i386.rpm
[root@localhost mq]# rpm-ivh MQSeriesServer-6.0.0-0.i386.rpm
注:安裝完成後,相關文件會被自動安裝在/opt/mqm下,在安裝
MQSeriesRuntime-6.0.0-0.i386.rpm時候,安裝程序為系統自動創建了一個mqm用戶和mqm組,安裝完畢後,需要使用該用戶來進行MQ的配置。
(3) 安裝 WebSphere MQ for Linux 客戶端:
[root@localhost mq]# rpm-ivh MQSeriesClient-6.0.0-0.i386.rpm
(4) 安裝 WebSphere MQ 樣本程序(其中包括amqsput、amqsget、amqsgbr和amqsbcg等)
[root@localhost mq]# rpm-ivh MQSeriesSamples-6.0.0-0.i386.rpm 樣本程序安裝在/opt/mqm/samp/bin 中。
(5)安裝MQ其他軟體包
[root@localhost mq]# rpm-ivh MQSeriesMan-6.0.0-0.i386.rpm
[root@localhost mq]# rpm-ivh MQSeriesJava-6.0.0-0.i386.rpm
[root@localhost mq]# rpm-ivh IBMJava2-SDK-1.4.2-0.0.i386.rpm
上面最後一步安裝的是JDK運行環境,如果已經有相同或更高版本的JDK,不需要再安裝。 (6) 安裝過程創建了一個名為mqm 的用戶和一個同樣名為mqm 的組,此時,新用戶是被鎖定的,必須設置一個密碼來解鎖,這樣才能正常使用該用戶。用passwd 命令:
[root@localhost mq]# passwd mqm 以上操作均在root用戶下操作,至此MQ6.0安裝結束。MQ的配置相關命令操作均在mqm用戶下。
注意:
如果執行crtmqm命令時提示
-bash-3.2$ crtmqm
-bash: crtmqm: command not found
則需要配置mqm用戶的環境變數,編輯如下文件,並添加下面的內容,如下:
第一種方法: 相對第二種較安全 僅對 mqm用戶有效
1)-bash-3.2$ vi /var/mqm/.bash_profile
PATH=$PATH:/opt/mqm/samp/bin:/opt/mqm/bin:bin:/usr/bin:/usr/sbin:/usr/local/bin:/usr/X11R6/bin
2)執行「.」命令,使這個文件生效
-bash-3.2$ . .bash_profile
3)再次嘗試實行crtmqm或是dspmqm命令,即可發現已經生效。
第二種方法:
1、su root
2、vim /etc/profile
3、在最後面加上:PATH=$PATH:/opt/mqm/samp/bin:/opt/mqm/bin:bin:/usr/bin:/usr/sbin:/usr/local/bin:/usr/X11R6/bin
4、關閉遠程終端重新打開,無需重啟伺服器
5、ok了!!
了解更多開源相關,去LUPA社區看看吧。
❹ mq應用伺服器如何看和別人的網路
首先需要進入裝有MQ的伺服器,進入該伺服器後,在命令行中輸入dspmq命令。QMNAME(WNMS4_QM)括弧內為隊列名,status表示隊列運行的狀態。表示正在運行的隊列和沒有運行的隊列。這個時候再執行runmqsc+隊列管理器名進入mq客戶端。這樣我們就啟動了隊列名為WNMS4_QM的隊列管理器名,也就是進入了MQ的客戶端。在客戶端里我們可以查看我們需要看的相關信息,一般用disql(KPIIN.Q)查看相關信息,KPIIN.Q是隊列名。
❺ RabbitMQ詳解1.安裝及使用
brew install rabbitmq
Homebrew是Mac的軟體包管理器,如果電腦上沒有Homebrew可以通過下面的指令安裝,官網地址 Homebrew 。
/usr/bin/ruby -e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master/install)"
/usr/local/etc/rabbitmq
前台啟動 :rabbitmq-server
後台啟動 :rabbitmq-server -detached
rabbitmqctl status
前台關閉 :control c
後台關閉 :rabbitmqctl stop
可以通過rabbitmqctl命令來進行創建、刪除、查看用戶、分配用戶許可權等操作,更詳細的操作列表可以查閱官方文檔 rabbitmqctl官方文檔 ,或通過 rabbitmqctl --help 來查看。
RabbitMQ為了控制用戶的許可權,一共為用戶分配了五種角色,如下所示
RabbitMQ的許可權控制是以vhost為單元的,可以把vhost暫時理解為一個許可權控制組,後面會進行詳細解釋,詳細的許可權管理可以查閱官方文檔 Access Control in RabbitMQ 。
❻ linux中載入activemq為啟動項
(1)普通啟動
cd /home/manorage/ apache-activemq-5.3.0
bin/ activemq
(2).指定日誌文件的啟動方式
bin/activemq >tmp/smlog 2>&1 &
(3)後台啟動方式
nohup bin/activemq >tmp/smlog 2>&1 &
這里需要注意:前兩種啟動方式在linix命令行或者通過ssh客戶端啟動時在關閉對應的窗口時activemq會關閉,甚至直接輸入ctrl+c也會導致activemq退出;第三種則不會出現這中情況。
❼ rocketmq啟動及常見命令
mq啟動分為nameserver,broker兩部分
註:broker.conf根據個人情況配置參數,具體參數可參考下方說明
❽ 如何連接 本地 rabbitmq 服務
1、安裝
在Mac下安裝RabbitMQ是非常簡單的,一般默認RabbitMQ伺服器依賴的Erlang已經安裝,只需要用下面兩個命令就可以完成RabbitMQ的安裝(前提是homebrew已經被安裝):
?
brew update
brew install rabbitmq
安裝完成後需要將/usr/local/sbin添加到$PATH,可以將下面這兩行加到~/.bash_profile或者~/.profile:
# RabbitMQ Config
export PATH=$PATH:/usr/local/sbin
在Windows下安裝稍微麻煩些,需要先安裝ErLang,然後下載RabbitMQ可執行文件安裝
2、啟動RabbitMQ服務
上面配置完成後,需要關閉終端窗口,重新打開,然後輸入下面命令即可啟動RabbitMQ服務:
rabbitmq-server!
可以在後面加-detatched選項參數表示以守護進程方式啟動
❾ rabbitmq命令和通過網頁查看rabbit的消息隊列
1:啟動
service rabbitmq-server start
2:啟用web管理界面
rabbitmq-plugins enable rabbitmq_management
3:創建用戶並設置許可權
不知道用戶和密碼的可以創建用戶並設置許可權然後登陸網頁查看
rabbitmqctl add_user admin admin123
rabbitmqctl set_user_tags admin administrator
rabbitmqctl set_permissions -p / admin '.*' '.*' '.*'
4:登陸查看rabbit的消息狀態
http://IP:15672/
5:其他命令
停止:service rabbitmq-server stop
啟動:service rabbitmq-server start
查看狀態:service rabbitmq-server status
查看狀態
rabbitmqctl status
查看用戶列表
rabbitmqctl list_users
❿ Windows下:RabbitMQ完美安裝全流程(親測有效)
1.確保電腦環境干凈,徹底卸載erlang和rabbitmq環境的詳細流程
Next
Next -- Install -- Finish
1.運行 -- 輸入sysdm.cpl
2.高級 -- 環境變數 -- 新建 -- 在path中配置
1.管理員運行rabbitmq-server-3.8.16.exe
2.Next
1.管理員身份運行命令提示符,cd到rabbitmq安裝目錄下的sbin文件夾下
2.輸入rabbitmq-service install
3.輸入rabbitmq-service enable 讓服務准備就緒
4.輸入rabbitmq-service start 啟動服務(可能報錯,也可能不會)
這時候在本地服務中就可以查看RabbitMQ服務已經在運行
到這里還不夠,還有一些需要查看的
5.輸入rabbitmqctl status,會有以下報錯
6.查了網上的方法,打開RabbitMQ安裝目錄的sbin文件夾下的rabbitmq-env.bat找到最後面進行如下編輯
set FEATURE_FLAGS_FILE=
set ENABLED_PLUGINS_FILE=
set LOG_BASE=
set MNESIA_BASE=
set PLUGINS_DIR=
set SCRIPT_DIR=
set SCRIPT_NAME=
set TDP0=
set HOMEDRIVE=(填入隨便一個文件夾路徑)我放在了rabbitmq的安裝目錄下
10.將.erlang.cookie文件復制到sbin文件夾和目錄C:\Windows\System32\config\systemprofile中,保證唯一,重新啟動服務,輸入rabbitmqctl status 繼續報錯
打開瀏覽器,輸入http://127.0.0.1:15672/ ,默認用戶名密碼都是guest,即可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