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功能說明:設置文件系統相關功能。
語法:ftp [-dignv][主機名稱或IP地址]
補充說明:FTP是ARPANet的標准文件傳輸協議,該網路就是現今Internet的前身。
參數: 《Linux就該這么學》
-d 詳細顯示指令執行過程,便於排錯或分析程序執行的情形。
-i 關閉互動模式,不詢問任何問題。
-g 關閉本地主機文件名稱支持特殊字元的擴充特性。
-n 不使用自動登陸。
-v 顯示指令執行過程。
1. 連接ftp伺服器
格式:ftp [hostname| ip-address]
a)在linux命令行下輸入:
ftp 192.168.1.1
b)伺服器詢問你用戶名和密碼,分別輸入用戶名和相應密碼,待認證通過即可。
c)也可以先輸入ftp
ftp>
d)然後在輸入要連接的IP
ftp>open 192.168.1.1
2. 下載文件
下載文件通常用get和mget這兩條命令。
a) get
格式:get [remote-file] [local-file]
將文件從遠端主機中傳送至本地主機中。
如要獲取遠程伺服器上/usr/your/1.htm,則
ftp> get /usr/your/1.htm 1.htm (回車)
b) mget
格式:mget [remote-files]
從遠端主機接收一批文件至本地主機。
如要獲取伺服器上/usr/your/下的所有文件,則
ftp> cd /usr/your/
ftp> mget *.* (回車)
此時每下載一個文件,都會有提示。如果要除掉提示,則在mget *.* 命令前先執行:prompt off
注意:文件都下載到了linux主機的當前目錄下。比如,在/usr/my下運行的ftp命令,則文件都下載到了/usr/my下。
3.上傳文件
a) put
格式:put local-file [remote-file]
將本地一個文件傳送至遠端主機中。
如要把本地的1.htm傳送到遠端主機/usr/your,並改名為2.htm
ftp> put 1.htm /usr/your/2.htm (回車)
b) mput
格式:mput local-files
將本地主機中一批文件傳送至遠端主機。
如要把本地當前目錄下所有html文件上傳到伺服器/usr/your/ 下
ftp> cd /usr/your (回車)
ftp> mput *.htm(回車)
㈡ Linux中ftp連接530錯誤的解決方法
首先,如果正在使用vsftpd,可以先把其停掉,命令:service vsftpd stop,接下來需要編輯/etc/xinetd.d/下的`gssftp配置文件,文件內容如下:
# default: off
# description: The kerberized FTP server accepts FTP connections
# that can be authenticated with Kerberos 5.
service ftp
{
disable = yes
flags = REUSE
socket_type = stream
wait = no
user = root
server = /usr/kerberos/sbin/ftpd
server_args = -l -a
log_on_failure += USERID
}
在文件中,我們要修改的內容有:
1、disable = yes 改為 disable =no ,系統默認ftp功能是無效的,修改使ftp功能生效。
2、server_args = -l -a 改為 server_args = -l。
without -a means : *enable weak authentication*
其中表示使用Kerberos 5驗證機制,而一般的ftp是不支持該驗證機制的。
修改完畢後,將其保存。
3、重啟啟動xinetd服務。請執行一下的命令(/etc/xinetd.d/):
service xinetd restart
service vsftpd restart
㈢ linux下用ftp命令連接到ftp伺服器應該如何查看伺服器上的目錄文件數
1.Linux下啟動ftp
ls -l 普通文件就是以 - 開頭,文件夾以 d 開頭,grep 後面接正則表達式:^- 以 - 開頭的匹配。
(3)linux命令連接ftp擴展閱讀:
1.查看當前目錄下的文件數量(不包含子目錄中的文件):
ls -l|grep "^-"| wc -l
2. 查看當前目錄下的文件數量(包含子目錄中的文件):
ls -lR|grep "^-"| wc -l
3.查看當前目錄下的文件夾目錄個數,(不包含子目錄中的目錄):
ls -l|grep "^d"| wc -l
4.查詢當前路徑下的指定前綴名的目錄下的所有文件數量 例如:統計所有以「20161124」開頭的目錄下的全部文件數量:
ls -lR 20161124*/|grep "^-"| wc -l
㈣ linux配置ftp伺服器的過程
第一步:打開終端(快捷鍵是Ctrl+Alt+t),如果當前用戶不是root用戶,請輸入命令「su」,然後輸入root賬戶密碼即可;
第二步:輸入命令「apt-get update」,這一步是為了更新下載的數據源,如果不更新可能造成有幾個後面的軟體包無法下載;
第三步:輸入命令「apt-get install vsftpd」完成安裝vsftpd;
第四步:判斷vsftp是否安裝成功,輸入命令「service vsftpd restart」重啟vsftpd服務,如果他在運行狀態說明安裝成功;
第五步:新建「/home/uftp」目錄作為用戶主目錄,輸入命令「mkdir /home/uftp」回車 ,然後輸入命令「ls /home」查看home目錄下有uftp這個目錄嗎,如果有就是創建成功;
第六步:新建用戶uftp並且設置密碼,輸入命令「useradd -d /home/uftp -s /bin/bash uftp」
回車,然後再輸入命令「passwd uftp」回車,然後輸入兩次密碼就設置ok了
第七步:使用vi修改配置文件/etc/vsftpd.conf,輸入命令「vi /etc/vsftpd.conf」回車,
向文件中添加「userlist_deny=NO」」userlist_enable=YES」?, 「userlist_file=/etc/allowed_users」?,
「seccomp_sandbox=NO」,最後把文件中的「local_enable=YES」保存(如果提示無法保存,直接退出來,把讀寫和執行許可權給這個文件,具體操作為:輸入命令: 「chmod 777 /etc/vsftpd.conf」回車就可以了);
第八步:新建文件/etc/allowed_users,輸入命令「vi /etc/allowed_users」,打開後再這個文件內寫入「uftp」保存即可;《Linux就該這么學》
第九步:查看/etc/ftpusers文件(不能訪問ftp服務用戶清單)的內容,輸入命令「vi /etc/ftpusers」回車,如果裡面有uftp,就把他刪除;
第十步:安裝winscp軟體,進行遠程登錄訪問;下載直接在網路下載就行
㈤ ubuntu linux 下如何啟動ftp服務
1、首先,連接相應linux主機,進入到linux命令行狀態下,等待輸入shell指令。
㈥ linux 伺服器怎麼啟動ftp
Liux系統下有好幾款很不錯的ftp服務,各有特點,適應於不同的應用場合。一般在各種Linux的發行版中,默認帶有的ftp軟體是vsftp,本文是針對CentOs7系統下搭建vsftpd服務為例。
1. 首先確定系統中已經安裝了vsftpd軟體,查看命令:
rpm -q vsftpd
rpm -qa |grep vsftpd
2. 安裝vsftpd(以yum安裝為例)
yum install -y vsftpd
3.關閉selinux和iptables(也可配置防火牆相關訪問策略,反之系統阻斷),設置vsftpd開機自啟
永久關閉selinux
vi /etc/sysconfig/selinux
將配置SELinux=enforcing改為SELinux=disabled
保存退出並重啟伺服器
驗證是否關閉命令:getenforce
關閉防火牆
centos 7 操作命令: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centos 6 操作命令:service stop iptables
設置vsftpd開機自啟
centos 7 操作命令:systemctl enable vsftpd.service
centos 6 操作命令:chkconfig vsftpd on
4.vsftpd的配置
ftpusers 該文件用來指定哪些用戶不能訪問ftp伺服器。
user_list 該文件用來指定的默認賬戶在默認情況下也不能訪問ftp伺服器。
vsftpd.conf vsftpd的主要配置文件,路徑:
/etc/vsftpd/vsftpd.conf
# vsftpd.conf的配置
# 是否允許匿名登錄
anonymous_enable=NO
# 是否允許本地用戶登錄
local_enable=YES
# 是否允許本地用戶對FTP伺服器文件具有寫許可權
write_enable=YES
# 本地用戶主目錄
local_root=/var/ftp
# 匿名用戶主目錄
anon_root=/var/ftp/pub
# 是否允許匿名用戶上傳文件,如允許,須將全局的
write_enable=YES
anon_upload_enable=YES
# 是否允許匿名用戶創建新文件夾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 容許匿名用戶除了新建和上傳外的其他許可權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
# 本地用戶掩碼
local_umask=022
# 設置匿名登入者新增或上傳檔案時的umask值
anon_umask=022
# 是否激活目錄歡迎信息功能
dirmessage_enable=YES
xferlog_enable=YES
# 主動模式數據傳輸20埠
connect_from_port_20=NO
xferlog_std_format=YES
# 是否監聽ipv4
listen=YES
# listen_ipv6=YES
pam_service_name=vsftpd
userlist_enable=YES
tcp_wrappers=YES
# 是否設置被動模式
pasv_enable=YES
# 被動模式傳輸使用埠
pasv_min_port=20020
pasv_max_port=20020
# 被動模式返回給客戶端的ip地址(伺服器內網穿透時使用)
pasv_address=0.0.0.0( 伺服器外網ip )
# 設置用戶訪問目錄,默認只允許用戶自己的ftp目錄
# 需要同時設置allow_writeable_chroot,允許受限用戶的寫許可權,不然會報錯
chroot_local_user=YES
chroot_list_enable=YES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allow_writeable_chroot=YES
5.創建例外用戶文件
#哪怕沒有例外用戶也必須創建
vim /etc/vsftpd/chroot_list
只想讓指定賬戶不限制在其主目錄,其它賬戶都限制在主目錄。
對於chroot_local_user與chroot_list_enable的組合效果,可以參考下表:
6. 創建ftp新用戶
#新增一個test(用戶名),並指定上傳目錄在/home/ftp/test下
useradd -g root -d /home/ftp/test -s /sbin/nologin test
# 如果後期想變更此用戶的上傳到(/XXX/ftp/test),請使用下面的命令:
usermod -d /XXX/ftp/test test
# 設置用戶密碼
passwd test
因為安全問題,vaftpd不允許匿名用戶在ftp主目錄上傳,可以新建一個子目錄,設置許可權為777
7. 關於local_umask和anon_umask掩碼
掩碼決定了上傳文件的許可權,掩碼為022代表上傳後的文件許可權為
666-022=644 -> rw-r--r--
掩碼即為要去除的許可權為,默認設為033即可。
8. 啟動vsftp服務
#centos7 操作命令
啟動: systemctl start vsftpd.service
停止: systemctl stop vsftpd.service
重啟: systemctl restart vsftpd.service
查看狀態: systemctl status vsftpd.service
#centos6 操作命令
啟動: service vsftpd start
停止: service vsftpd stop
重啟: service vsftpd restart
查看狀態: service vsftpd status
㈦ linux下如何訪問windows下的ftp伺服器
linux下常用FTP命令
1. 連接ftp伺服器
格式:ftp [hostname| ip-address]
a)在linux命令行下輸入:
ftp 192.168.1.1
b)伺服器詢問你用戶名和密碼,分別輸入用戶名和相應密碼,待認證通過即可。
2. 下載文件
下載文件通常用get和mget這兩條命令。
a) get
格式:get [remote-file] [local-file]
將文件從遠端主機中傳送至本地主機中。
如要獲取遠程伺服器上/usr/your/1.htm,則
ftp> get /usr/your/1.htm 1.htm (回車)
b) mget
格式:mget [remote-files]
從遠端主機接收一批文件至本地主機。
如要獲取伺服器上/usr/your/下的所有文件,則
ftp> cd /usr/your/
ftp> mget *.* (回車)
此時每下載一個文件,都會有提示。如果要除掉提示,則在mget *.* 命令前先執行:prompt off
注意:文件都下載到了linux主機的當前目錄下。比如,在/usr/my下運行的ftp命令,則文件都下載到了/usr/my下
3.上傳文件
a) put
格式:put local-file [remote-file]
將本地一個文件傳送至遠端主機中。
如要把本地的1.htm傳送到遠端主機/usr/your,並改名為2.htm
ftp> put 1.htm /usr/your/2.htm (回車)
b) mput
格式:mput local-files
將本地主機中一批文件傳送至遠端主機。
如要把本地當前目錄下所有html文件上傳到伺服器/usr/your/ 下
ftp> cd /usr/your (回車)
ftp> mput *.htm(回車)
注意:上傳文件都來自於主機的當前目錄下。比如,在/usr/my下運行的ftp命令,則只有在/usr/my下的文件linux才會上傳到伺服器/usr/your 下。
4. 斷開連接
bye:中斷與伺服器的連接。
ftp> bye (回車)
㈧ linux下怎樣登錄ftp伺服器
1、首先,連接相應linux主機,進入到linux命令行狀態下,等待輸入shell指令。
㈨ Linux之ftp命令使用方法及案例
Linux之ftp命令使用方法及案例
Example 1:登陸
[root@iZ25ja2kaemZ ~]# ftp 121.199.5.52
Connected to 121.199.5.52 (121.199.5.52).
220 Microsoft FTP Service
Name (121.199.5.52:root): tongsj
331 User name okay, need password.
Password:
230 User logged in, proceed.
Remote system type is UNIX.
Using binary mode to transfer files.
ftp> ll
?Invalid command
ftp>
Example2:dir,cd ,quit 命令用法
ftp> dir ./app
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1,199,5,52,128,234)
150 Opening ASCII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bin/ls.
total 0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26 .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26 ..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24 Common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24 Conf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19 Lang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23 Lib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26 Runtime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35 Tpl
226 Transfer complete.
ftp> cd base
250 Directory changed to /crms/Base
ftp> dir
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1,199,5,52,128,235)
150 Opening ASCII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bin/ls.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18 .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18 ..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12 Common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13 Conf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17 Extend
-rw-rw-rw- 1 user group 1854 Jan 18 2016 LICENSE.txt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17 Lang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17 Lib
-rw-rw-rw- 1 user group 5600 Jan 18 2016 README.txt
-rw-rw-rw- 1 user group 1568 Jan 18 2016 Thinkphp.php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18 Tpl
-rw-rw-rw- 1 user group 7396 Jan 18 2016 logo.png
226 Transfer complete.
ftp> quie
?Invalid command
ftp> quit
221 Goodbye!
[root@iZ25ja2kaemZ ~]#
example3:幫助文件
ftp> help
Commands may be abbreviated. Commands are:
! debug mdir sendport site
$ dir mget put size
account disconnect mkdir pwd status
append exit mls quit struct
ascii form mode quote system
bell get modtime recv sunique
binary glob mput reget tenex
bye hash newer rstatus tick
case help nmap rhelp trace
cd idle nlist rename type
cp image ntrans reset user
chmod lcd open restart umask
close ls prompt rmdir verbose
cr macdef passive runique ?
delete mdelete proxy send
ftp> help dir
dir list contents of remote directory
ftp> help mdir
mdir list contents of multiple remote directories
ftp>
example4:重命名文件
ftp> dir
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1,199,5,52,128,234)
150 Opening ASCII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bin/ls.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46 .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46 ..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39 Install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36 appImg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11 11:08 css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37 excelmodel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46 file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37 ico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38 img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11 11:11 js
-rw-rw-rw- 1 user group 3 Oct 25 15:56 ni.txt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46 sound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46 sql
226 Transfer complete.
ftp> rename ni.txt ss
350 File or directory exists, ready for destination name
250 RNTO command successful.
ftp> dir
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1,199,5,52,128,235)
150 Opening ASCII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bin/ls.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16 16:57 .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16 16:57 ..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39 Install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36 appImg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11 11:08 css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37 excelmodel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46 file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37 ico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38 img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11 11:11 js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46 sound
drw-rw-rw- 1 user group 0 Nov 9 18:46 sql
-rw-rw-rw- 1 user group 3 Oct 25 15:56 ss
226 Transfer complete.
example5 :格式 get [remote-file] [local-file],將文件從遠端主機中傳送至本地主機中,如要獲取伺服器上\rose\1.bmp,則 ftp> get /rose/1.bmp /tmp/1.bmp (回車),必須給出第二個參數,否則會復制失敗,登錄後執行:
ftp> get robots.txt /tmp/
local: /tmp/ remote: robots.txt
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1,199,5,52,128,233)
150 Opening BINARY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robots.txt (26 Bytes).
local: /tmp/: Is a directory
226 Transfer complete.
226 ABOR command successful.
ftp>
example 6:lcd 命令
ftp> lcd ..
Local directory now /
ftp> lcd /tmp/flower
Local directory now /tmp/flower
example 7: put命令
格式:put local-file [remote-file]
將本地一個文件傳送至遠端主機中.
如要把本地的1.bmp傳送到遠端主機e:\rose,並改名為333.bmp
ftp> put 1.bmp /rose/333.bmp (回車)
ftp> put /tmp/tt.txt ./nihaol.txt
local: /tmp/tt.txt remote: ./nihaol.txt
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1,199,5,52,128,232)
150 Opening BINARY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nihaol.txt.
226 Transfer complete.
5 bytes sent in 2.6e-05 secs (192.31 Kbytes/sec)
example 8: mput命令
格式:mput local-files
將本地主機中一批文件傳送至遠端主機.
如要把本地當前目錄下所有bmp文件上傳到伺服器e:\rose 下
ftp> cd /rose (回車)
ftp> mput *.bmp(回車)
注意:上傳文件都來自於主機的當前目錄下。比如,在/root/test下運行的ftp命令,則只有在/root/test下的文件linux才會 上傳到伺服器e:\rose 下
㈩ linux下搭建ftp伺服器
linux下搭建ftp伺服器
下面我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Linux認證復習備考資料。希望大家可以從中學習答題方法,讓自己的得到進步!最近為了方便目標板與PC機上LINUX之間的通訊,就在LINUX搭建了FTP,工作不難,寫個總結。主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1.檢查是否安裝了vsftpd伺服器
可以用rpm -q vsftpd命令來查看,若顯示"vsftpd-1.1.3-8",則說明系統已經安裝vsftpd伺服器,若沒有則可以在圖形環境下單擊"主菜單→系統設置→添加刪除應用程序"菜單項,在出現的"軟體包管理"對話框里確保選中"FTP伺服器"選項,然後單擊"更新"按鈕,按照屏幕提示插入第3張安裝光碟即可開始安裝。
2.啟動/重新啟動/停止vsftpd服務
從Red Hat Linux 9.0開始,vsftpd默認只採用standalone方式啟動vsftpd服務,方法是在終端命令窗口運行以下命令:
[root@ahpeng root] /etc/rc.d/init.d/vsftpd start
重新啟動vsftpd服務:
[root@ahpeng root] /etc/rc.d/init.d/ vsftpd restart
關閉vsftpd服務:
[root@ahpeng root] /etc/rc.d/init.d/ vsftpd stop
3.vsftpd的配置
在Red Hat Linux 9.0里的vsftpd共有3個配置文件,它們分別是:
vsftpd.ftpusers:位於/etc目錄下。它指定了哪些用戶賬戶不能訪問FTP伺服器,例如root等。
vsftpd.user_list:位於/etc目錄下。該文件里的用戶賬戶在默認情況下也不能訪問
FTP伺服器,僅當vsftpd .conf配置文件里啟用userlist_enable=NO選項時才允許訪問。
vsftpd.conf:位於/etc/vsftpd目錄下。它是一個文本文件,我們可以用Kate、Vi等文本編輯工具對它進行修改,以此來自定義用戶登錄控制、用戶許可權控制、超時設置、伺服器功能選項、伺服器性能選項、伺服器響應消息等FTP伺服器的配置。
(1)用戶登錄控制
anonymous_enable=YES,允許匿名用戶登錄。
no_anon_password=YES,匿名用戶登錄時不需要輸入密碼。
local_enable=YES,允許本地用戶登錄。
deny_email_enable=YES,可以創建一個文件保存某些匿名電子郵件的黑名單,以防止這些人使用Dos攻擊。
banned_email_file=/etc/vsftpd.banned_emails,當啟用deny_email_enable功能時,所需的電子郵件黑名單保存路徑(默認為/etc/vsftpd.banned_emails)。
(2)用戶許可權控制
write_enable=YES,開啟全局上傳許可權。
local_umask=022,本地用戶的上傳文件的umask設為022(系統默認是077,一般都可以改為022)。
anon_upload_enable=YES,允許匿名用戶具有上傳許可權,很明顯,必須啟用write_enable=YES,才
可以使用此項。同時我們還必須建立一個允許ftp用戶可以讀寫的目錄(前面說過,ftp是匿名用戶的映射用戶賬號)。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允許匿名用戶有創建目錄的權利。
chown_uploads=YES,啟用此項,匿名上傳文件的屬主用戶將改為別的用戶賬戶,注意,這里建議不要指定root賬號為匿名上傳文件的屬主用戶!
chown_username=whoever,當啟用chown_uploads=YES時,所指定的屬主用戶賬號,此處的whoever自然要用合適的用戶賬號來代替。
chroot_list_enable=YES,可以用一個列表限定哪些本地用戶只能在自己目錄下活動,如果chroot_local_user=YES,那麼這個列表裡指定的用戶是不受限制的。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如果chroot_local_user=YES,則指定該列表(chroot_local_user)的保存路徑(默認是/etc/vsftpd.chroot_list)。
nopriv_user=ftpsecure,指定一個安全用戶賬號,讓FTP伺服器用作完全隔離和沒有特權的獨立用戶。這是vsftpd系統推薦選項。
async_abor_enable=YES,強烈建議不要啟用該選項,否則將可能導致出錯!
ascii_upload_enable=YES;ascii_download_enable=YES,默認情況下伺服器會假裝接受ASCⅡ模式請求但實際上是忽略這樣的'請求,啟用上述的兩個選項可以讓伺服器真正實現ASCⅡ模式的傳輸。
(注意:啟用ascii_download_enable選項會讓惡意遠程用戶們在ASCⅡ模式下用"SIZE/big/file"這樣的指令大量消耗FTP伺服器的I/O資源。)
這些ASCⅡ模式的設置選項分成上傳和下載兩個,這樣我們就可以允許ASCⅡ模式的上傳(可以防止上傳腳本等惡意文件而導致崩潰),而不會遭受拒絕服務攻擊的危險。
(3)用戶連接和超時選項
idle_session_timeout=600,可以設定默認的空閑超時時間,用戶超過這段時間不動作將被伺服器踢出。
data_connection_timeout=120,設定默認的數據連接超時時間。
(4)伺服器日誌和歡迎信息
dirmessage_enable=YES,允許為目錄配置顯示信息,顯示每個目錄下面的message_file文件的內容
ftpd_banner=Welcome to blah FTP service,可以自定義FTP用戶登錄到伺服器所看到的歡迎信息。
xferlog_enable=YES,啟用記錄上傳/下載活動日誌功能。
xferlog_file=/var/log/vsftpd.log,可以自定義日誌文件的保存路徑和文件名,默認是/var/log/vsftpd.log.
知道了上面各個選項的含義,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配置,達部分的選項一般用不著改動,配置完了以後,確認vsftpd服務已經啟動後,我們可以在Windows主機的S命令窗口裡輸入"ftp Addres"(用實際的FTP伺服器IP地址或者域名代替Addres),注意用戶名、密碼都是ftp(ftp是匿名用戶的映射用戶賬號)。
如果登陸不上,可以試驗在LINUX下本地登陸看看,還有可以在LINUX登陸WINDOWS下的FTP,試驗能否登陸成功,如果可以,那很有可能登陸不上LINUX下的FTP的原因是LINUX的防火牆的原因,可以用rpm -q vsftpd命令來查看,如果防火牆開啟,可以用命令把其關閉,也可以在圖形界面下"主菜單"中的"system settings"中選擇"seurity level",安裝系統的時候如果沒有改動,默認是的seurity level是"Medium",你可以不改動該設置,選中下面"allow incomning"中的"FTP",當然你也可以設置seurity level為"NO firewall",這樣再在Windows下登陸LINUX的FTP,應該可以登陸了。
登陸後具體ftp下的操作就參考有關ftp的命令了,登陸後的路徑為/var/ftp/pub,把你所需要操作的文件可以放在該目錄下,我這里用付ftp主要是在下載linux編譯後的文件到板子上,上傳文件到LINUX上一般不用通過ftp,注意你在ftp下對文件進行一些操作的時候很可能被fail掉,注意根據情況設置文件的操作許可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