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碟分區管理命令:fdisk
root@local:~#fdisk /dev/sdb (進入磁碟管理,可使用U盤測試)
Command (m for help): p (查看所有分區)
Command (m for help): a (設置可引導分區,就是*標記)
Command (m for help): n (創建一個新分區,給新分區分配空間時,起始卷值默認即可,可避免空間浪費,然後給出空間大小,如+10000M就表明要分配1G的空間,然後自動計算結束卷值)
Command (m for help): t (給新分區設置分區類型,可以通過L顯示所有分區類型)
Command (m for help): w (保存退出,但也需重啟才能生效)
Command (m for help): q (不保存退出)
新分區還需被格式化成相應的文件系統類型才能使用,常用的有mkfs.ext3(格式化為ext3格式,是Linux分區常用的)、mkfs.msdos(格式化為Fat16格式)和mkfs.vfat(格式化為Fat32格式);如mkfs.vfat /dev/sdb1
2. linux硬碟分區命令
1.返回到Linux系統的命令終端,再次輸入 fdisk -l 命令,就可以看到新添...
2.輸入fdisk /dev/sdb 開始對新添加的硬碟進行分區操作。
3.輸入n 按回車鍵,然後再輸入 p ,按回車鍵。 n 表示新建一個分區,p ...
4.輸入Partition number(即:分區號),按回車鍵。如果在 /dev/sdb ...
5.等待分區創建完成,輸入 w 保存磁碟分區,並退出磁碟分區命令。
3. linux系統中對新磁碟分區可以使用的命令
知道新磁碟在dev目錄中的名字,比如/dev/sdb。
使用fdisk或gdisk或partx對磁碟進行分區.
命令格式為:命令 磁碟名,比如fdisk /dev/sdb,會進入交互界面,輸入h可查看幫助
對分好區的磁碟進行格式化,確定好磁碟分區(/dev/sdb1)想要使用的文件系統,比如xfs文件系統,格式化的命令為mkfs.xfs /dev/sdb1
掛載使用
4. linux磁碟分區命令是什麼
Linux磁碟分區命令中有專門的分區命令fdisk和parted。其中fdisk命令較為常用,但不支持大於2TB的分區;如果需要支持大於2TB的分區,則需要使用parted命令,當然parted命令也能分配較小的分區。
5. 【Linux命令】磁碟管理(邏輯卷與物理卷)
Linux和Windows都採用了MBR的磁碟管理方法,也就是先對一個硬碟進行分區,在對這個一般光碟進行格式化的方法;他們的區別是: Linux系統,是先進行磁碟分區,如果需要使用該分區,將其掛載到對應目錄即可;而Windows則是自動將所有分區掛載好 傳統的磁碟管理的缺點:不方便進行分區擴充、容易導致文件系統崩潰、不適用於作為生產環境的伺服器、拷貝分區的時候要求強制卸載磁碟分區,分區轉移時耗費的時間長;
LVM磁碟管理技術 是Linux環境下對磁碟管理的一種技術,是通過一個建立在硬碟和分區之上的邏輯層來提高磁碟分區的靈活性
物理卷(PV):就是真正的物理硬碟或物理分區
卷組(VG):是將多個物理硬碟整合到一起形成的邏輯卷組;也可以視作一塊邏輯硬碟
邏輯卷(LV):卷組是一塊邏輯硬碟,邏輯硬碟必須分區之後才能使用;邏輯卷可以視作是卷組的邏輯分區
物理擴展(PE):物理擴展是用來保存數據的最小單元
系統首先把物理硬碟合並為卷組;再通過卷組分區;將卷組(邏輯硬碟)分成邏輯分區(邏輯卷)進行使用;
把物理硬碟分成分區,也可以使用一整塊的物理硬碟;把物理硬碟分區建立為物理卷(PV)也可以把整塊物理硬碟都建立為物理卷;把剛剛劃分的物理卷合為卷組(VG)卷組就已經可以動態的調整大小了,最後把卷組劃分成邏輯卷,其中邏輯卷也是可以隨時劃分大小的
pvcreate命令在系統中一般用於創建物理卷;
語法結構
在使用這個命令的時候不要對存放Linux系統的盤符進行進行使用;我們在創建物理卷的時候都是對邏輯分區進行創建的;擴展分區(Extend)不能進行創建物理卷
pvdisplay 命令用於查看當前的分區情況
語法格式以及常用參數:
查看我們剛剛創建的物理卷
pvremove命令常用於刪除對應的物理卷
語法結構:
刪除我們剛剛創建的物理卷
vgcreate 命令的作用是將一個或多個物理卷整合成一個卷組;在創建卷組之前我們需要保證系統中有足夠的除系統存放卷本身的物理卷(使用pvscan查看)需要注意的是,存放Linux的系統物理卷不能被劃分到自定義卷組中、 常用參數:-s:設定PE(最小物理存儲單元)的大小、-l:最大邏輯卷數量、-p:允許存在的最大物理卷數量
語法結構:
將我們剛剛創建物理卷添加到卷組之中
vgdisplay 這個命令可以用來查看我們創建的卷組; 常見的參數 -s 卷組信息以短格式輸出 ;vgdisplay可以查看對應卷組的簡簡訊息,所以相對於pvdisplay用處又大了那麼一點
語法格式:
查看剛剛創建的卷組和某一個卷組的信息
同樣:vgscan 命令也可以查看當前卷組使用情況的簡簡訊息
vgremove 命令的作用是刪除指定的卷組
語法結構:
刪除我們剛剛創建的卷組
注意:當刪除含有邏輯卷的卷組的時候系統會提示是否刪除對應卷組和對應邏輯卷,只有在兩個都輸入:y之後系統才會刪除對應的卷組
lvcreate 命令作用是在一個指定的卷組中創建一塊邏輯卷,前提是要求有指定的卷組; 常用參數:-L:規定創建的邏輯卷大小(直接寫大小就可以)、-l:通過PE劃分邏輯卷的大小(後面接的數字是PE的個數)
語法結構:
在指定的卷組里創建邏輯卷
lvdisplay 命令可用於查看邏輯卷的詳細信息,也可以用來查看指定邏輯卷的詳細信息 參數:-m:查看對應邏輯卷的掛載信息
語法結構:
檢查指定的邏輯卷,並查看指定邏輯卷的掛載信息:
管理邏輯卷大小的常用命令是lvextend 命令和 lvrece 命令分別表示邏輯卷大小的擴充和減少, 其中lvextend命令表示邏輯卷大小擴充,常用參數 -L(指的是擴充的具體大小)、-l(指的是擴充的LE塊數量);lvextend命令表示邏輯卷大小的減小,常用參數-L(指的是減小的具體大小)、-l(指的是減小的LE塊數量)
語法結構:
對我們指定的兩個邏輯卷分別進行容量的增加和減少,並掛載對應的邏輯卷
6. linux硬碟分區
linux分區一般用fdisk/cfdisk/parted命令,格式化一般用mke2fs或者mkfs.ext3或者 mkfs.xfs,mkswap
1、先確定用mbr還是gpt,可以用parted命令修改,例如
parted /dev/sdb
mklabel gpt或者mklabel msdos
2、fdisk一般用了創建mbr分區
3、cfdisk類似圖形界面
4、parted 可以創建gpt分區
5、分區後才能格式化,比如
mkfs.xfs /dev/sdb1
mkswap /dev/sdb2
7. linux相關命令——1
1.grep -Ei XXX
-E 使用多字元匹配
-i 忽略大小寫
2.fdisk -l |grep Disk
通過fdisk -l 查看機器所掛硬碟個數及分區情況
3.mkfs.ext4 /dev/sdb
把第二塊硬碟整個格式化成ext4文件系統!同時會覆蓋掉原來到分區表!
4.blkid /dev/sdb
blkid主要用來對系統的塊設備(包括交換分區)所使用的文件系統類型、LABEL、UUID等信息進行查詢。要使用這個命令必須安裝e2fsprogs軟體包
5. vim /etc/fstab
某些時候當Linux系統下劃分了新的分區後,需要將這些分區設置為開機自動掛載,否則,Linux是無法使用新建的分區的。 /etc/fstab 文件負責配置Linux開機時自動掛載的分區。
Windows的文件結構是多個並列的樹狀結構,最頂部的是不同的磁碟(分區),如:C,D,E,F等。Linux的文件結構是單個的樹狀結構。最頂部的為根目錄,即/。在根目錄下,分為多個子目錄,包括/bin、/boot、/dev、/etc、/home、/lib、/media、/mnt、/opt、/proc、/root、/sbin、/tmp、/usr和/var等。
磁碟Linux分區都必須掛載到目錄樹中的某個具體的目錄上才能進行讀寫操作,而fstab正是負責這一配置。顯然,根目錄是所有Linux的文件和目錄所在的地方,需要掛載上一個磁碟分區。上面還提到,Linux分區交換也需要獨立使用一個分區,因此,安裝一個Linux至少需要兩個分區。(事實上,只使用一個分區安裝Linux也是可能的,而且,如果電腦的物理內存足夠大,交換分區並不是必須的)
第一列可以是實際分區名,也可以是實際分區的卷標(Lable)。
第二列是掛載點。
第三列為此分區的文件系統類型。
第四列是掛載的選項,用於設置掛載的參數。
常見參數如下:
auto: 系統自動掛載,fstab默認就是這個選項
defaults: 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and async.
noauto 開機不自動掛載
nouser 只有超級用戶可以掛載
ro 按只讀許可權掛載
rw 按可讀可寫許可權掛載
user 任何用戶都可以掛載
請注意光碟機和軟碟機只有在裝有介質時才可以進行掛載,因此它是noauto
第五列是mp備份設置。
當其值設置為1時,將允許mp備份程序備份;設置為0時,忽略備份操作;
第六列是fsck磁碟檢查設置。
其值是一個順序。當其值為0時,永遠不檢查
而 / 根目錄分區永遠都為1。其它分區從2開始,數字越小越先檢查,如果兩個分區的數字相同,則同時檢查。
6. ip addr 查看ip地址
service network restart重啟網卡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進入網卡配置目錄
7. systemctl 用來管理linux系統和服務
查看系統狀態
#systemctl status
馬上激活單元
# systemctl start <單元>
馬上停止單元
# systemctl stop <單元>
重新啟動單元
# systemctl restart <單元>
又一次載入配置
# systemctl reload <單元>
輸出單元執行狀態
$ systemctl status <單元>
檢查單元是否配置為自己主動啟動
$ systemctl is-enabled <單元>
開機自己主動激活單元
# systemctl enable <單元>
取消開機自己主動激活單元
# systemctl disable <單元>
8.ps aux|grep xxx 顯示所有進程和其狀態。
a 顯示現行終端機下的所有程序,包括其他用戶的程序。
u 以用戶為主的格式來顯示程序狀況
x 顯示所有程序,不以終端機來區分。
8. linux中查看硬碟分區信息的命令是什麼
使用命令」df -l和df -h「具體查看分區使用狀況。
實際這兩個命令具有一樣的作用區別是顯示的容量單位不一樣,當然也可以直接使用明」df -lh「。
這樣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到當前系統分區(包括交換分區swap)的」文件系統、容量、已用 、可用、已用% 、掛載點「等實時裝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