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甜蜜電視劇分集劇情介紹
劇情分集介紹:
第1集
田蜜和義工團的夥伴們在高速上攔下了一輛運狗車,雙方僵持不下,田蜜獨自出資把一車狗買了下來,救下了它們。甜蜜科技資金鏈告急,投資方寧新創投拒絕了劉得恩的增資請求,並提醒劉得恩,幾個月後雙方對賭協議即將到期。
第2集
法院突然上門,以劉得恩和三強公司的債務糾紛為由查封了房子車子等所有資產。陽光里小區里,蔡冬梅和康哥等人正在打麻將休閑,突然聽到電視新聞里播報了劉得恩的死訊,眾人都呆了。
第3集
田蜜整天沉浸在悲痛和對劉得恩的思念中不能自拔。劉媛和李夢強行收起了劉得恩的照片以免田蜜睹物思人。常勝和於洋洋連同盛邦信託有關部門開會商討周先生的家族辦公室計劃。
第4集
周詩麗破壞家族辦公室計劃的心不死,之後又暗中找到於洋洋,同樣遭到了拒絕。田蜜賣掉了房子車子以及珠寶等貴重物品,還清了欠三強公司的債務後還剩九萬八。
第5集
萬百千採取電話騷擾田蜜通訊錄里的親人朋友的手段逼田蜜還債。田蜜不得已約見萬百千,認下兩百萬本金,但堅決不認非法的高額利息。馬蒂莎的丈夫富商趙康覬覦田蜜美色,偷偷到公寓找田蜜談話,想包養田蜜,田蜜羞憤拒絕。
第6集
常勝獨自去酒吧買醉,爛醉如泥。田蜜發簡訊告知常勝自己處住變更,卻接到了酒吧老闆打來的電話,和李夢前往酒吧,一夜陪伴。次日清晨,常勝回到了家,發現於洋洋搬離了常勝住處。
第7集
常勝的好友、出版商葛子勸常勝寫書出版走財經作家之路,常勝不感興趣婉拒了。社區廣場舞大賽如期舉行,陽光里小區代表隊意外獲得冠軍,蔡冬梅等人揚眉吐氣。
第8集
萬百千撂下狠話要田蜜三天內還錢。田蜜不願連累李夢和狗剩兒,離開了合租屋。田蜜搬離合租屋後無處可去,身上的錢也不夠住旅館,只得流落街頭,無比凄涼。
第9集
一番勸說之後,田蜜同意跟常勝回他的住處。兩人從此開始了一個屋檐下的生活。不料次日一早,陰魂不散的萬百千帶著手下就找上門來。
第10集
田蜜爸媽鼓勵田蜜往前看,隨即老兩口離開了寧城返回重慶。田蜜爸媽回到重慶之後當即聯系中介賣房湊錢替田蜜還債。田蜜四處應聘未果。
第11集
田蜜到李夢所在的汽車4S店面試,一番說辭意外打動了車經理,破格錄用了田蜜。田蜜激動落淚。田蜜進入汽車4S店和李夢成為同事,工作極為認真努力,希望能賺錢早日還清債務。
第12集
原來所面試的公司是攀夢資本投資的,自己的此次面試也是於洋洋安排的,常勝大受刺激。常勝告訴於洋洋,自己將開始自媒體創業。
第13集
田蜜爸媽尋找住處,康哥得知主動邀請田蜜爸媽租住到自己家來,只象徵性收取一點房租。田蜜爸媽盛情難卻只好接受了康哥的好意。
第14集
面對公司的問題,常勝開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思路。 常勝改革公司管理制度,開始推行打卡制度和建立績效考核制度,不料員工們早已對公司失去信心,紛紛辭職。
第15集
羅江讓常勝等了幾個小時後,最後輕描淡寫地一句話拒絕了常勝。融資遭拒的常勝已幾近身無分文,不得不面對首次創業徹底失敗的現實,大醉了一場。
第16集
看著爸媽忙碌的身影,田蜜很感動,也堅定了要盡快賺錢還債的決心。常勝和田蜜的到來令棋牌室更加熱鬧。蔡冬梅等人總是習慣性地指使田蜜端水倒茶,田蜜總是微笑相對心裡則暗暗叫苦。
第17集
田蜜與常勝的爭執聲驚動了債委會一撥人。眾人問清緣由都站在了田蜜一邊,認為常勝不講常理。常勝堅持不讓步,田蜜最終還是無奈放棄了這筆業務。
第18集
田蜜另闢蹊徑,列印了一些招聘廣告到大學校園里張貼,奈何無人問津。某日田蜜靈機一動,找到了蔡冬梅康哥張秋菊李明白麻將四人組,一番勸說加鼓動,成功地說服了四人加盟常勝贏家擔任兼職廣告業務員。
第19集
羅江表示准備接盤甜蜜科技的同時,也表示願意替田蜜償還全部債務,田蜜拒絕了。蔡冬梅康哥等人發動各自的社會關系瘋狂點擊常勝贏家公眾號的文章,大大地增加了常勝贏家公眾號的閱讀量。
第20集
一番調查後,田蜜常勝明白了康哥的良苦用心,更加意外地發現康哥兒子早已車禍喪生。最終康哥在債委會眾人面前道出實情,令人動容。
第21集
萬百千拒不透露收購債權的真實緣由,在質問中倉皇而逃。羅江得知萬百千收購田蜜債務失敗,只好終止和萬百千的合作。萬百千發布自己和羅江面談的朋友圈炫耀,常勝田蜜由此推斷出了羅江是幕後主使,但不明白羅江究竟是什麼用意。
第22集
田蜜讓給李夢分析自媒體數據。李夢請天才程序員狗剩兒幫忙分析自媒體數據,狗剩兒卻嫌這項工作太簡單有辱智商不屑干。最終狗剩兒勉強同意幫忙。
第23集
常勝打算開除蔡冬梅,但在田蜜的勸說下,對蔡冬梅處以一千元罰款的處分。常勝在公眾號上發文主動承認刷數據一事,向讀者和客戶道歉並主動停止更新三天。
第24集
田蜜主動找到於洋洋商談希望能減免處罰,於洋洋得知被處罰對象是田蜜爸媽也很抱歉,但堅持按章辦事。常勝對於洋洋的做法不滿,將此事寫成文章發布到常勝贏家公眾號上,不料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和爭論,家城便利店陷入輿論風波。
第25集
田蜜某天深夜從外面返回,路過當初露宿的美食街,意外發現了馬蒂莎竟然如她當初一樣流落街頭。田蜜大驚之下,得知馬蒂莎被趙康欺騙拋棄,不但被掃地出門還莫名背上了六百萬的債務。
第26集
田蜜終於還清了最後一筆債務。那一刻她淚流滿面。債務委員會的使命也結束了,蔡冬梅將微信群名改成了「甜蜜的生活」。田蜜回家翻閱相親資料,竟發現常勝的相親資料也夾在其中,並且註明的相親要求極為奇葩。
第27集
羅江讓於洋洋找常勝談,刪除那篇文章,被常勝一口拒絕。於洋洋苦勸無果。羅江親自找常勝協調,曉以利害,常勝不為所動。羅江無奈之下行使董事會權利,聯合於洋洋罷免了常勝的總經理職務。
第28集
羅江讓於洋洋找常勝談,刪除那篇文章,被常勝一口拒絕。於洋洋苦勸無果。羅江親自找常勝協調,曉以利害,常勝不為所動。羅江無奈之下行使董事會權利,聯合於洋洋罷免了常勝的總經理職務。
第29集
一夜輾轉反側之後,在第二天的簽約現場,田蜜突然改變了主意,拒絕了羅江的收購提議,決意自己接手甜蜜科技,帶領甜蜜科技完成劉得恩未竟的理想。
第30集
常勝和田蜜試圖說服羅江放棄收購而是以投資人身份加盟甜蜜科技。田蜜給羅江播放了公益發布會的視頻,解釋了自己的動機,羅江被田蜜的精神打動,但依舊拒絕了田蜜的邀請。
第31集
為請回離職的名師杜鵬,田蜜常勝決定親往北京找杜鵬面談。但田蜜接手甜蜜科技法人代表後被列入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無法乘坐飛機高鐵,只好跟常勝一道,驅車一千多公里奔赴北京。
第32集
蔡冬梅康哥等人開辦的「甜蜜的生活」公眾號意外地走紅於老年群體,甚至有商家主動找上門要求商務合作。蔡冬梅康哥等人決定效仿常勝田蜜開始自媒體創業,熱火朝天地籌備起來。
第33集
為贏得夏季戰役的勝利、迅速佔領市場,田蜜提出了低價策略,遭致常勝於洋洋杜鵬等人的一致反對。常勝認為田蜜的做法太過激進冒險對田蜜展開勸說。
第34集
辯論賽上,雙方唇槍舌劍互不相讓,最終田蜜所在戰隊以微弱優勢獲勝。接下來,在各部門的通力合作下,田蜜的低價策略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引起了業界轟動。
第35集
常勝連著多日熬夜加班編撰融資計劃書。超負荷工作最終帶來惡果,這天上午蔡冬梅過來辦理廣告合同手續,常勝在辦公室突然暈倒,被送往醫院搶救。
第36集
狗剩兒從網上查閱得知喜歡一個人應該表白,於是跑去買了一枚鑽戒,選了一家浪漫的餐廳請李夢吃飯,席間掏出鑽戒求婚,毫無心理准備的李夢嚇了一跳,拒絕了狗剩兒,說要我嫁給你等下輩子吧!
第37集
狗剩兒也如期完成了星光計劃中最關鍵的技術設計部分。田蜜激動萬分,提出了上馬星光計劃的建議,又遭致羅江等公司管理層的一致反對。
第38集
田蜜很快從巨大的打擊中走了出來,重振旗鼓,帶領甜蜜科技開始了第二次上市之旅。風雨過後見彩虹,半年之後,甜蜜科技的第二次上市終獲成功。慶功會上,田蜜出人意料地宣布辭去董事長的職務,轉任星光基金的負責人。
隨即,田蜜隻身深入偏遠山區,找到了正在星光計劃推廣學校回訪的常勝。當著全校純真的孩子們的面,常勝掏出了鑽戒向田蜜求婚。在孩子們的掌聲和笑臉中,田蜜和常勝甜蜜相擁……
② 從天才到魔鬼,誰改變了扎克伯格
「大概是因為 19 歲開始就活在公眾視線下。以我的經驗來說,很多人對我有先入為主的錯誤認知。」
扎克伯格曾對《連線》編輯 Steven Levy 說。
Levy 第一次見扎克伯格是在 2006 年的 PC 論壇。當時Levy 是《新聞周刊(Newsweek)》的首席 科技 作家,而扎克伯格才21 歲,Facebook 還是家初創公司,但已不容小覷。
「問題不在於錢」,這個觀點不止一次指導著扎克伯格的行為,他宣布捐出大部分股票的時候這樣解釋,他拒絕輿論呼籲他辭職時也這樣解釋。
與此同時,在很長一段時間,扎克伯格開一輛黑色豐田飛度,住在公司附近一套寒酸的一居室公寓,房間簡陋雜亂,床墊放在地板上,廚房幾乎沒用過。他的一個大學朋友說,扎克伯格是他見過最儉朴的富人。
扎克伯格看著 Levy,始終沉默,彷彿凍住了一樣。
「他並不是生氣的樣子,也不是心事重重,是完全空白,什麼都看不出來,」Levy 說,「我心想,這人真的是 Facebook 的 CEO 嗎?」
直到 Levy 把話題換到了 PC 論壇,問扎克伯格了解這個聚會嗎,他終於開口回「no」,然後 Levy 作為已經來了很多次的老人,給扎克伯格介紹了起來。
「聽完我的分享,他似乎『解凍』了。」
兩人開始聊扎克伯格在大學宿舍里開發的 Facebook,聊了一整個午餐時間,內容都非常粗略,沒有細節和深度,最後 Levy 在撰寫當天的報道時只給了扎克伯格四句話的篇幅。
之後十多年裡,Levy 對扎克伯格做了至少九次采訪,扎克伯格面對提問始終有所保留,而且隨時會進入沉默時刻。
2018 年在國會接受質詢時,被問到 Facebook 是否掌握非用戶的個人信息,扎克伯格再次進入熟悉的沉默時刻。
這曾經被解讀為標準的程序員式「社交障礙」,但Facebook副總裁Andrew Bosworth把扎克伯格的沉默稱為:「索倫的凝視」。
索倫是英國作家托爾金的奇幻小說《魔戒》中的反派角色,托爾金寫他以「索倫之眼監視一切」。
「你可以清楚地感覺到那雙魔眼上山下海,突破一切重圍和險阻,找到你,讓你赤裸裸地被鎖死在他的視線之下。」
托爾金之後,還有不少小說家,比如史蒂芬·金,也在作品中塑造過索倫式的角色,其特徵都是有一雙知曉萬物的魔眼。
如果說現實中有什麼最接近「索倫之眼」,Facebook確實有資格被提名。
在今天,Facebook 的用戶數量已經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口總數還多,且朝著擁有比任何一個宗教信徒都多的方向發展。
早在2017年,研究公司comScore就宣稱,互聯網用戶(不包括中國)每上網五分鍾,就有一分鍾是花在Facebook的世界裡。
而多年來,扎克伯格和Facebook並沒有放棄繼續努力,他到中國跑步,跟越南示好,在非洲補貼上網費用,以吸引最後的用戶。
在上市前的一封公開信中,扎克伯格描述了Facebook的核心價值觀:為了讓世界更加開放,連接更加緊密,而非僅僅是建立一個公司。
他認為:分享比保密好,如果用戶能勸說他人也變得更開放,那麼未來世界會變得更好,開放、透明是世界的潮流,Facebook不可能徒勞地抵制世界發展的潮流。
在扎克伯格的個人主頁上,他寫道:「我致力於將這個世界打造成一個更為開放的地方。」
早些年他喜歡玩一款叫《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的 游戲 , 游戲 中玩家可以從七種角色里選擇一種,然後使用角色去征服宇宙,「建立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帝國」。
扎克伯格愛用的角色是「維和部隊」,他曾把 游戲 中「維和部隊」的一句台詞放在 Facebook 個人格言上,這句話是:
「當心拒絕你獲取信息的人,因為在他心中,他認為自己是你的主人。」
扎克伯格的編程天分在上大學前就展現出來了,他中學時用父親買給他的電腦為父親的牙科診所寫了第一個程序,高中時計算機水平已經超越同齡人,父親為他找了個大學計算機課外班,還給他轉學去了一所昂貴的私立高中。
在扎克伯格父親的介紹里,兒子是一個「有古典氣質的人」,其他的親友也曾這么形容過扎克伯格。
「扎克伯格性格中有一部分——在他 20、21 歲的時候就存在了——一種帝王傾向。他真的非常迷戀希臘奧德賽之類的東西。」Facebook創始人之一兼總裁Sean Parker 曾在采訪中說。
扎克伯格在高中開始學習拉丁文後,就對古典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據說他最喜歡的是奧古斯都·凱撒大帝。
現在扎克伯格 Facebook 主頁的格言里還有一句《埃涅阿斯紀》里的:「幸運眷顧勇者。」
扎克伯格可能是對公眾道歉次數最多的企業家。媒體甚至為他的道歉編著了編年史:
2003年,自動抓取學校區域網上學生照片,扎克伯格道歉。
2006年,用戶更新出現在公眾信息流中,扎克伯格道歉。
2007年將用戶搜索信息分享給廣告商,扎克伯格道歉。
……
然而,大部分道歉後的結果是用戶慢慢接受了。
扎克伯格年輕時有記筆記的習慣,他早期對公司的設想和個人的頭腦風暴過程都詳盡地記錄在了一本本筆記中,他叫它們「Book of Change」。後來扎克伯格親手毀掉了這些筆記,「因為不想日後被人翻出來」。
由於部分筆記內容曾被扎克伯格復制分享給他人,Levy搜集到了17頁筆記,並一直保留至今。其中就包括Facebook核心功能「Open Registration」的設計。
OR上線前,Facebook只是一個封閉的校園網,只對學生開放,OR之後,Facebook 才正式成為社交網。
設計OR時,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隱私問題,年輕的扎克伯格在筆記中寫:「What makes this seem secure, whether or not it actually is?(怎麼能讓它看上去很安全,不管它實際上安不安全)」
筆記中還提到了一個 Facebook 從未推出的「Dark Profiles」功能,允許現有用戶為非用戶創建主頁並提供非用戶的個人信息,前 Facebook 員工 Katherine Losse 在她個人的回憶錄中也確認這一功能的提案存在過,並表示自己參與過一個為非用戶創建隱藏資料的內部項目。
在列舉「Dark Profiles」功能的潛在好處時,年輕的扎克伯格備注道:
「It's fun and kind of crazy(這很有趣也有些瘋狂)」
2010 年Facebook 首次趕超雅虎,與微軟、谷歌一起成為全球三大網站,《名利場》發布機構權力排名,將 Facebook 排在第一位,稱扎克伯格是「我們的新凱撒」。
「a nation/empire without bound(帝國沒有界限)」
2010年是扎克伯格從 科技 天才變成大眾明星的開端。
這年 10 月,由大衛·芬奇執導、亞倫·索爾金編劇的傳記劇情片《社交網路》的上映,將 Facebook 發家史展示給了全世界。
電影改編自 Ben Mezrich 《意外的億萬富翁》一書,書中內容大量使用了 Facebook 聯合創始人 Eardo Saverin 的敘述,Saverin 同時也是這本書的顧問。
按照這本書所寫的內容,Facebook 的誕生是「一個關於性、金錢、天才和背叛的故事」:
哈佛學生扎克伯格被女友甩後,開發了一個給同學顏值打分的 Facemash 網站,瀏覽量之大一度令哈佛校園網癱瘓,也引起了雙胞胎校友 Cameron&Tyler Winklevoss 的注意,兩人看中了扎克伯格的編程能力,邀請他為他們構想的交友網編寫程序,扎克伯格答應後,不久便由自己的朋友 Eardo Saverin 出資,開發了 The Facebook(Facebook 前身),並堅稱這個網站的創意與雙胞胎兄弟無關。而後網站越做越大,扎克伯格認識了貴人 Sean Parker,接受 Parker 的幫助,輟學搬去加州全職創業,由 Parker 擔任 Facebook 總裁,留在紐約的 Saverin 發現自己的股份被稀釋,還從聯合創始人中除名。最終,雙胞胎兄弟和 Saverin 分別把扎克伯格告上了法庭。
《紐約時報》在當年一篇報道中寫道,
但當時,扎克伯格作為一個19歲就寫出Facebook原始代碼的人,在很多人的心裡,仍是個不容置辯的天才少年。Facebook 鐵粉用戶們更認為,扎克伯格官司纏身就是典型的人紅是非多。
Facebook 多位員工也發聲說「電影有很多內容是不實的,是對扎克伯格赤裸裸的攻擊」。
這年年底,扎克伯格作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年度人物之一,登上《時代》封面。而與他同年競爭這一稱號的有美國茶黨、阿富汗總統哈米德·卡爾扎伊、「維基解密」網站創辦人朱利安·阿桑奇和智利礦工。
雖然《雜志》總編輯解釋《年度人物》只是為了展示那些能夠塑造世界的個人力量,不代表任何褒貶。但是他在隨後發表的文章中寫道:
差不多同一時間,英國《金融時報》在一篇文章中稱,Facebook正在改變我們對社區、鄰里及整個星球社區的概念。在這個步伐不斷加快的現代生 活 中 ,個體之間的距離不斷拉遠,而Facebook卻幫助我們重拾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
認為互聯網將給全世界帶來積極變革,是當時主流的觀點。扎克伯格當選《時代》雜志年度人物的兩年前,天才程序員亞倫·斯沃茨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信息即權力」。
互聯網創造者之一的文頓·瑟夫在《開放的互聯網》一文中也樂觀的寫道:「互聯網的設計將網路的權力和功能置於其邊緣,掌握在終端用戶手中」。
此時,互聯網被寄於瓦解傳統權力結構的工具。沒有人想到,僅僅幾年後,互聯網會成長為另一種權力中心。
2016年,在川普和希拉里那場美國總統大選中,人們發現Facebook成為散布虛假信息與仇恨偏見的大本營。
它曾經吹噓的隱私開放和共享精神,轉瞬間變成了罪過。扎克伯格從矽谷金童,變為邪惡的利維坦。
一場「#DeleteFacebook」越演愈烈。今年年末,扎克伯格再次奉上《時代》雜志封面,不同的是,扎克伯格的臉被「刪除 Facebook?」的彈窗遮著,雜志寫他,「為了連接世界,不顧用戶安全」。
這期雜志的一篇專欄文章稱臉書「沒有自我修復的能力」。
甚至在今年《時代》雜志年度人物馬斯克的人物專訪中,文章在褒揚馬斯克的同時,都不忘揶揄扎克伯格:
「在他(馬斯克)來臨之前,美國停滯不前,除了規則、限制、障礙和Facebook之外,不再生產任何東西。」
而扎克伯格大學時的創業軼事,如今早已成為外界指責他「空有技術實力,本性陰險狡詐」的依據。聊天紀錄中流傳最廣的,是扎克伯格把相信他而主動提供信息的人稱為「一群蠢貨」的那段。
很早之前,扎克伯格曾經跟朋友談論過 科技 發展的潮流,他說:「很明顯,以後每個人都會待在網上,那麼不可避免地就需要一個巨大的網路社區,將人們聯系在一起。Facebook是時代演變的產物,如果當年我們不做,總會有其他人做。」
很多人也將扎克伯格的出現,定義為」時代的產物「。
但更多人往往忘記了無論任何時代,權力本身總是天然尋求無限擴大,卻同時也總是無限抗拒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