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52歲程序員訪談

52歲程序員訪談

發布時間:2022-12-18 04:48:12

Ⅰ 黃軒周一圍,黃軒周一圍演的程序猿可以既帥且燃

你心目中的「 程序猿 」是什麼樣?

可能很多人都有和我有類似的偏見,認為「程序猿」就是那個——

頂著熬夜的黑眼圈、留著唏噓的胡茬子、背著雙肩電腦包;

穿著一個季節不用洗的暗色外套和永遠臟兮兮的球鞋,沒事只會彎腰盯著電腦屏幕敲代碼卻永遠找不到女票的 死肥宅

但看了電視劇《創業時代》的預告片之後,我才知道自己錯得有多離譜。

黃軒和周一圍飾演兩位程序員郭鑫年和羅維,亦敵亦友,為了實現自己的互聯網創業夢想百折不撓,閃耀著理想主義的光芒。

不僅不是死肥宅,還可以帥到炸裂,燃到沸騰 ,不僅收割了一大批少女心,也追到了自己心儀的女神。

都說追夢的男人最有魅力,這話一點不假。

要說今年國慶節之後最期待的劇,《創業時代》絕對是其中之一。

該劇定於 10月12日 在浙江衛視、東方衛視開播,並在愛奇藝、騰訊、優酷平台網路播放,日前剛剛發布了最新版的劇情預告片。

為什麼期待這部劇?首先,作為國產首部互聯網創業題材劇,《創業時代》的 內容足夠新鮮、足夠吸引眼球

該劇改編自作家付遙的同名小說,講述天才軟體工程師郭鑫年(黃軒飾)在強敵環伺的商業環境中,憑借一款名為「魔晶」的手機軟體走上創業之路,掀起移動互聯網革命並收獲愛情的故事。

「魔晶」是一款怎樣的軟體呢?它可以讓用戶在互聯網構架之下,像發簡訊一樣發語音進行溝通,實行免費通訊原則。

「魔晶」一上架就吸引了爆炸增長式的用戶量,這給郭鑫年創業團隊帶來投資的同時,也招來了創業對手的惡性攻擊,更因為波及相關利益群體而被步步緊逼,郭鑫年和他的「魔晶」隨時面臨努力付諸東流的命運……

雖然這個互聯網創業故事聽上去有些耳熟,我在這里還是要先給大家打打預防針。

劇方透露過,項目開發團隊在著手改編之初就定下了「 寫實而不記錄 」的整體基調。即在真實還原創業氛圍、商戰邏輯的基礎上,淡化本劇的具體年代背景,把展示創業精神和時代氣質看作劇集呈現的主要目的。

也就是說,電視劇《創業時代》保留了原著小說創業和商戰的精髓, 但並不是要呈現現實的互聯網江湖。

所以大家開開心心刷劇就好,沒必要把劇中角色和現實中的著名「程序員」們一一對號入座啦。

說回對該劇期待,另一個原因來自 亮瞎雙眼的頂配演員陣容 ——

黃軒、周一圍這樣實力派青年男演員擔綱主演;王學圻、王耀慶、李建義、韓童生、蘇可這樣的戲骨級演員鼎力相助;楊穎、宋軼、啜妮三位當紅花旦的傾情加盟,為本劇憑添更多溫柔細膩氣質。

老中青三代演技派飈戲,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光想一想就夠讓人心潮澎湃的。

黃軒演的郭鑫年是一個以喬布斯為人生榜樣的軟體工程師,俗稱碼農。

盡管他出場也是一身程序員標配的格子襯衫,看上去不過是個有點潔癖的碼農,寫起代碼來也常常鬍子拉碴趴電腦前面睡得毫無形象,但對理想的執著追求讓他充滿了激情和魅力。

劇中,他常常問自己,也問一同奮斗的創業小夥伴: 「你說咱們這一生,真正擁有過的東西又有什麼呢?」

然後引用喬布斯的傳世名言作答: 「我就是要用科學技術,用我的智慧,用我的能力,在人類的文明史上,釘上一顆釘子……」

哎,這樣的話配上煽情的語調,聽上去就讓人熱血沸騰。這哪裡還是只會埋頭寫代碼的程序猿啊,分明是揮斥方遒的青年領袖嘛。

萬萬沒想到,程序猿也可以這么熱血激情!

不僅台詞充滿激情,黃軒的表演也自帶燃爆屬性。

宣講會上被問到「魔晶」下載量多少,前一刻還有點心虛地說「沒敢看」,後一刻點開後台就被不斷飆升的用戶數量震驚得淚流滿臉,激情吶喊。

兩種表情的對比,完美展現了內心的激盪。

相較於郭鑫年的陽光,周一圍飾演的羅維則難分黑白,也更加難以捉摸。

羅維這個程序員相當的非典型,他既不死板也不呆萌,反而 痞痞的像個藝術家

不過羅維做起來事來也極其認真,談起理想來激情不輸郭鑫年,卻要現實得多。

「魔晶」的宣講會上,他也在現場,被飆升的用戶增長量驚得唰地站了起來。

而後,「魔晶」項目受挫,他似乎離開郭鑫年,拉隊伍另起爐灶,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這才有了他和黃軒在派出所的大打出手,以及兩個人關於抄襲的言語沖突。

可當王耀慶飾演的商界大佬決定徹底放棄魔晶的時候,他又站出來為郭鑫年說話——「要是魔晶死了,我們這些小人物的世界,就太沒勁了。」

他和郭鑫年,到底是怎樣的關系,只有等到播出才能揭曉了。

黃軒和周一圍的表演,提供了兩種不同的角度來展現「程序猿」這棵樹:郭鑫年是努力向陽的樹冠,羅維則是鏈接樹冠和土地的樹干,各有各的特點,偏偏又相輔相成。

這兩個程序員,一個戴著理想主義的光環,一個接了現實主義的地氣,都魅力十足,既帥且燃。

這樣的人物,怎麼可能是交不到女朋友的「死肥宅」?

「程序猿」也是被黑太久了,這次黃軒和周一圍給大家示範了IT才俊愛情世界正確的打開方式。

就像郭鑫年,白手起家開發「魔晶」,靠著「魔晶」能給互聯網版圖帶來的革命性前景贏得了投資集團分析師那藍的認可,隨後在相處中也贏得了那藍的愛情。

即便在郭鑫年最落魄失意的時候,那藍也沒有放棄,和他一起去西藏,趁機勸他東山再起。

「程序猿」黃軒和周一圍之外,《創業時代》的其他演員同樣精彩, 顏值與演技並重,既養眼又養心 。除了扮演投資高管那藍的楊穎,出演職場女性溫迪的宋軼也值得期待。

宋軼在《偽裝者》里出演女特工於曼麗,一直默默喜歡胡歌,最後還為救他而死,演技爆棚,讓多少觀眾為她扼腕嘆息。

這次在《創業時代》里,不知道會否演繹出另一種不同的精彩?

王學圻演的互聯網大佬金振邦老謀深算,認為「魔晶」這種新生的免費事物是在他的傳統地盤上進行搶劫,因此不惜採取各種手段置其於死地。

談論商戰策略時,他的一番「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深」論調聽得人不寒而慄,凸顯其手段狠辣;

的確商場如戰場,商場上的手段有時候未必比黑幫片里的更文明。

預告片中,郭鑫年的創業工坊就被一輛車撞開大門直接沖了進來,差點造成傷亡。雖然不知道是否金振邦指使人所為,但這樣的戲劇化情節為本劇增添了更多的懸疑和驚險的色彩。

王耀慶出演麒麟企業掌門人李奔騰,他是比金振邦年輕一代的互聯網大佬,日常西裝革履風度儒雅,但在商戰中同樣綿里藏針毫不相讓。

他可以一面表現得從諫如流,一面殺伐果決「IT這一行,需要的是侵略性,你不能給他一點活路……」

兩位大佬顯然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團,預告片雖然看不出他們的明顯交集,但相信劇中肯定會有商場上的對決。

作為國產首部互聯網創業題材劇, 《創業時代》的幕後陣容和演員陣容同樣強大。

導演安建曾執導過《小姨多鶴》、《北風那個吹》;操刀劇本的張挺素有「金句王」的美名,在文學改編劇本方面功力深厚;美術指導查爾斯·E·麥凱瑞曾獲得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提名;業內翹楚董冬冬以音樂總監身份傾力加盟……

高規格主創團隊壓陣,也讓《創業時代》劇組定下了更高的拍攝標准。安建導演在采訪時坦言:「《創業時代》在創作過程中是以行業最高標准來要求自己的,這種標准滲透到打磨劇本、場景布置、演員台詞甚至拍攝氛圍的方方面面。」

其實,除了拍好劇,《創業時代》還有著更大的野心, 希望藉此向改革開放和一代代互聯網創業者們深情致意。

之前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的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第一批電視劇推薦參考劇目,就有《創業時代》。

去年9月,主演黃軒和楊穎還登上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欄目,以青年演員代表的身份分享了拍戲的心得與感悟。

立意高、格局大、接地氣,主創陣容硬、內容新角度也多元,這樣一部講述互聯網創業故事的《創業時代》在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時間節點推出,勢必會帶來更多全新的解讀, 引發全年齡層觀眾觀劇的期待

追星的觀眾等著舔屏愛豆顏值,追劇的等著看演技派飈戲對決,中年以上的觀眾或許更懂得欣賞大時代里互聯網江湖的潮起潮落……

而像我這樣的,就期待著黃軒和周一圍兩位帥爆燃酷的程序猿之間的相愛相殺了。等10月12日開播就刷起來!

Ⅱ 程序員看劇的時候,如果看到有敲代碼頁面,會暫停看代碼嗎

我有過一次類似的經歷。某次在某大型石化變電站內給電力監控系統配套資料庫,由於資料庫程序修改量大白天干不完,,我和同事把數據拷貝到筆記本中,回到酒店繼續工作。到了飯點肚子實在餓,又怕用餐影響思維進程,就和同事把各自的筆記本帶到酒店餐廳,找個偏僻位置一邊用餐一邊討論繼續修改程序。

不過一旦發現是 HTML/CSS/Javascript/Java/Python/C 在搞向標准輸出列印,Web/HTTP 這種就沒了興致。改進的話,語言上整點 Racket/OCaml/Haskell/Idris/Rust/C#/Elixir,然後開 Visual Studio Code 全屏,裝好對應代碼高亮插件,貼點不明覺厲的代碼片段比如 Chez Scheme 的代碼上去,豎直副屏全屏打開一個 Terminal 不斷往外蹦符合演出敘事的消息。畢竟影視劇里的編程是表演的一部分,需要通過編程表演藝術裝屄的時候,請劇組盡力保證演出效果。

Ⅲ 讓人羨慕的程序員,為何會出現在餐廳淚崩的情況呢

之所以讓人羨慕的程序員會出現在餐廳有淚崩的情況發生,就是因為我們成年人面對生活的壓力其實也是非常的無奈地在一瞬間也會非常的崩潰,還記得在一次訪談節目當中,楊冪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楊冪說自己其實非常的累,但是並不會告訴別人,就是因為我們很多時候放眼望去。

所以當我們說現在餐廳有淚崩的這個情況發生的時候,餐廳的老闆能夠給予我們最大程度上的溫暖的舉動,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還是非常的感動,也讓我們再一次對於生活有了更大的信心。希望我們在未來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希望我們在面對壓力的時候,能夠合理的解決壓力,能夠把壓力變成動力。

Ⅳ 那些 40 歲的程序員都去哪了

前些時候北京市政府做了一個關於 996 的調研,第一時間我參與了調研,同時發到所有讀者群,讓大家一起發聲。


不少朋友開始熱烈的討論起來,有人很樂觀認為這是改變的開始,也有人覺得這就是走一個形式。 不管怎麼說,也算看到政府針對這個問題開始有行動了。


其實 996 最殘酷的一點是:年紀大的人很容易被無情淘汰。中國互聯網的 35 歲危機是和 996 盛行分不開的。


996 對於打工人來說,絕不可能常態化!


為什麼不能常態化? 從生理規律上看,腦力勞動者如果不以進 ICU 為目標,那麼每天能夠認真投入的時間,八小時也就到極限了。 人畢竟不是機器,是血肉之軀!


但中國老闆普遍希望程序們 996,別激動別罵,這是殘酷的現實。


同時中國老闆們偏愛年輕人,為什麼?很簡單,老了之後,你舔活速度顯然沒有年輕人來的賣力,來的兇猛!長年累月的辛苦勞作,已經讓你這顆螺絲釘生銹甚至發霉了!如果你是老闆,這個時候你還要支付比年輕人多 2 倍的薪資,你怎麼選?


更別提,年紀這么大的你,還有各種猝死風險 ,拿最近的 pdd 猝死事件來說,在超級大小周(996+997)的壓力下,這么年輕的女孩都猝死了,更何況 40 歲的一線碼農?那猝死率該得多高了?企業的商譽還要不要了?


顯然,資本家一定會作出最商業最正確的選擇:年輕人,甚至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這些最新鮮的韭菜才是他們的最愛。


所以,對於打工人尤其程序員而言,996 本身反而不是最大問題,最大問題是我們如何跨越大齡危機。


相比等待環境發生改變,不如主動思考清楚這個問題。


想起去年寫過的一篇舊文,再次分享給大家,講的是我身邊五個大齡程序員的故事,絕對真實的經歷分享,有洋哥的同學、朋友、下屬,他們都成功的跨越了 35 歲危機,希望他們的經歷對大家有一點點啟發:


1.沉迷是一種力量


第一次見 A 君是 10 年前參加人人網的面試,他是面試官,那個時候 A 君 35 歲,擔任後端 leader。入職後,我發現,他用於做管理的時間不多,90% 時間在瘋狂編碼。


A 君基本沒有社交,上班就是擼代碼,下班就是回家帶孩子。他對優秀的工程師容忍度極高,對差一點的完全沒耐心。


偶爾能聽見他訓斥下屬的吵鬧聲:「這個類寫成這樣,你沒看代碼規范嗎?」、「這個線程池不能這么用,給你說多少次了!」、「是你沒聽清楚還是我沒講清楚?不能這么干!」。


一次下班,和他一起回家,一路上給我講各種編程技巧和方法論,我聽的津津有味。聊了差不多半小時,心想可以換個話題了,於是我問:「您周末 娛樂 都幹些什麼呢?」,他是這樣回答的:「我會去看些開源代碼,自己改著玩很有趣」。那一刻,空氣都凝固了,這話我實在沒法接下去了。


後來有一天,A 君上班拍桌子,暴怒之後沖了出去。大家一臉懵逼,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大 Boss 批評他不懂管理,只知道埋頭寫代碼。


幾年前,和他在微信聊了一次。他去了一家創業公司做技術負責人,我很好奇,很想知道這次他是怎麼做管理的。


我問他:「您現在是怎麼帶團隊的」,這一問不要緊,聊了半小時。從 Flutter 的優越性到微服務的落地,再到 Google 出了什麼新技術,順帶鄙視了一些還在用落後技術的公司。一頓硬核技術科普下來,收獲挺大,但是管理這兩個字?嗯,不存在的。


我現在理解了,他壓根就不關心管理,聚集一幫極客跟他一起成長戰斗才是最開心的事情。


A 君今年快 50 了,前不久和其他人聊起他,大家都感嘆,這老哥戰鬥力太強了,真是那種一頂十的程序員。

有時候,沉迷是一種力量,焦慮?不存在的.....


想起 A 君給我說的那句:「我要開心 coding 到 80!」。我真心相信他能做到。


2.不服就是干


這次說說我的好朋友 B 君,今年 40 歲,曾經鵝場的高級工程師,7 年前,晉升失敗一怒之下開啟了創業之路。


我們是在 CSDN 論壇上認識的,他幫我解決了一個底層操作系統級的防劫持問題。後來經常問他一些排查線上故障的方法論、微服務怎麼拆分、如何做出能抗更高並發的架構,他都非常耐心的指導我,他還有句口頭禪:不服就是干!


B 君出來創業沒拿融資,自己投了 100 萬。團隊 5 個人,擠在一個很小的民房。創業期間找他喝酒,他告訴我:「我一定要改變世界,否則我會被世界改變」。


一年後,再次去找他喝酒,這次他臉色灰暗,人也非常低迷。原來前期 100 萬燒完,又投入了 50 萬積蓄,項目還是沒有做成。酒過半巡,他突然抱著我哭了起來,我這才得知因為積蓄全部燒完,他女朋友已經和他分手了。


再後來,他回到大廠當程序員,級別薪資跟創業前相差無幾。談起創業經歷,我為他惋惜,而他並不後悔。


兩年前,他開始炒比特幣,炒著炒著嫌這些交易平台做得都不夠好,於是空餘時間動手做了一個交易平台。


去年,B 君告訴我,他的交易平台融資 500 萬,再次出來創業。第二次創業,他已平和很多,沒有豪言壯語,讓公司活下去是最大目標。


今年聽說 B 君的公司已經快 30 人了,為他祝福,相信他一定能改變世界。


有時候,我們需要點不服就是乾的精神!


3.反焦慮


這次上場的是 C 君,碩士師兄,40 歲。C 君是一名大廠總監,他花了四年時間跳了三次才來到當下的這家大廠紮根下來,帶 100 人團隊,每個月安安穩穩拿高薪,不用擔心公司倒閉的風險。


以 C 君的專業技能和學歷背景、工作經歷,其實完全不需要擔心沒工作。可他總是莫名擔憂,害怕自己沒有創造更多價值。


100 人的團隊不是那麼好帶,除了技術之外還需要精通業務產品、精通組織流程、掌握良好的溝通推動技巧、在大廠還需要明爭暗鬥。


一次和 C 君聊天,他感嘆到:「還是寫代碼有安全感,做管理不僅心累還覺得自己沒創造價值」,可不是,這種焦慮幾年前我也感同深受。


大廠的高 P 看起來風光無比,其實要跳槽也不容易,畢竟中小公司能接得住大廠高 P 薪資期權總包的,並不多。


有時候,不是現在取得了成就就會開心,決定因素是你未來會不會更好,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不僅不會開心還有可能帶來焦慮。


C 君就陷入這種焦慮當中,總是擔心未來的上升空間和 40 歲以後的收入。特別是大廠還有年齡線的要求,到一定年齡不能晉升就有可能被淘汰。


有一段時間,公司領導層波動,他面臨被連帶的危險,甚至需要依靠抗抑鬱的葯物。但最終他依靠持續有規律的運動和學習新領域克服過來。


C 君給我提的最多的話: 「反焦慮很重要」, 是啊,真的重要,從 C 君身上我真正學到了一點:無論你是否能成功,首先要反焦慮。


4.捨命狂奔


這次要說的是清華 MBA 同學 D 君,39 歲。他在通訊行業幹了 10 多年,超級專家那種,帶十人團隊。


問起他讀 MBA 的原因,他很堅定的說:「我對投資非常感興趣,就是為了轉行投資才這么大年紀了還選擇讀書」。


清華 MBA 課程安排的很緊張,我們都是六日班,也就周六半天周日全天,而他公司的工作非常忙,幾乎 996,但從沒見過他遲到過一次。


三年時光,D 君在跟時間賽跑,小組討論、企業訪談、課程作業,他都完成的堪稱完美。有一次我問他,你為什麼這么拼?他說,當你篤定一件事,確定一個目標,那剩下的只有捨命狂奔。


畢業後,D 君如願以償加入一家投行,當上了投資人。有一次很好奇的問他投資人的收入,他告訴我剛入行薪資很低,只有之前做架構師帶團隊的 1/3。但他說這話的時候,一臉幸福感。


去年 D 君已經晉升為所在機構的合夥人級別,為他感到開心。


5.接受現實


最後上場的是老同事 E 君,41 歲。他是那種職場老黃牛。屬於領導讓做什麼就做什麼的人,任勞任怨勤勤懇懇,但個人成長一直比較緩慢。


前幾年開始 E 君就不太順了,因為編碼能力一直沒有達到高級或者架構師水平。他其實一直在跟年輕人拼體力,而隨著年齡增大,是真拼不過了。我和他經常討論的話題是頸椎病如何康復。


去年 E 君所在公司效益不太好,領導決定裁員,他進入了優化名單。被優化後,他休息整頓了好久,將原來 90kg 的體重減到現在的 75kg,頸椎病也恢復不少。再開始找工作,大概花了幾個月時間,他終於找到了一個不那麼滿意的 Offer。


聽到他找到下家的消息,我還挺為他開心的,因為這個過程我也幫他各種投簡歷,但大佬朋友們一聽說 41 歲還是中級水平,都不太願意給面試機會。


沒想到過了半年,我和他吃飯,他對我說:「洋哥,我沒有入職這家公司,我想明白了,繼續做程序員對我來說沒意義。我拿積蓄開了個小店」,剛聽到消息,我非常惋惜,編碼十多年最後卻去做小生意,在我眼裡就是逃兵。


直到最近去他小店玩,我才發現,這也是另一種好的生活。他開的是一個小型親子游樂園,帶上小孩,一邊陪小孩一邊工作,月收入也不差,養家完全沒問題。這一瞬間,我產生了一種羨慕的情緒。


有時候,接受現實然後重新出發,未嘗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最後的話


程序員不是一個「銀發職業」,但也絕不是如某些販賣焦慮的自媒體宣傳的那樣:35 歲危機,40 歲失業。


40 歲的程序員有的做了大廠中高管、有的成了小公司聯創、有的成了連續創業者、還有的轉行投資金融、也有人繼續堅持寫代碼戰斗在一線。


不可否認,有一部分人會被行業淘汰出局,但互聯網的老年人在其他行業恐怕還是年輕人,接受現實,人生再起航完全沒問題。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因為年紀的增長而焦慮,因為焦慮本身除了干擾我們成長,沒有任何意義。


盡最大努力,做最好打算,但接受最壞的結果。在這個復雜多變的 社會 ,反焦慮、不斷提升認知,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技能將永遠重要。

Ⅳ 問道掌門人|何小鵬:程序員改變世界

[汽車之家行業]?廣州亞信是一家「神奇」的公司,「微信之父」張小龍、「UC之父」何小鵬都曾在這里工作。

2004年,程序員何小鵬轉身創業者,UC踩中移動互聯網風口,十年後被阿里收購。一個程序員的「造富」故事到這里終止。

2014年,小鵬汽車誕生;這些過往,由此成為另一篇故事的序章。

顛覆將分為兩個階段。未來5-10年是「第一階段」,自動駕駛是這一階段重點,依靠基礎設施、政策支持、技術改進,高級別輔助駕駛落地,解放用戶雙手;10-15年是「第二階段」,智能座艙將成為重點,交互體驗、應用生態成為產品決定性差異。最終,智能汽車將成為「移動終端、儲能單元、數字空間」。

在顛覆到來之前,車企首要任務,是從體系層面做好准備。很多企業不會做、不敢做,小鵬希望給汽車行業做示範,「有了領頭羊之後,學習者會非常多」。

「我們希望用數據驅動智能汽車變革,最終創造更美好的出行生活」,成為中國汽車「引領者」,是何小鵬的「野心」。

何小鵬最佩服的企業是華為和特斯拉。前者改變了中國高科技產業,後者改變了全球汽車產業。「程序員」何小鵬也想成為一名改變者,擺在他面前的,是改變中國汽車產業的挑戰和機會。

■改變的意義

為什麼要改變?除了那些宏大的意義,何小鵬的答案是為了開心。讓員工開心,何小鵬的辦法給他們發錢;讓自己開心,對他來說創業是最佳答案。「找到讓自己開心的東西很難,但找到了就很重要」。

「創業意味著探索未知,需要很大的勇氣」,張京宇認為,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熱愛,邁出這一步很難,取得成功更難。小鵬離成功還很遠,想超越特斯拉,何小鵬預計要10-15年。喬布斯說:「過程就是獎賞」,小鵬這段旅程,對何小鵬來說又何嘗不是?(文/汽車之家蔣平平)

閱讀全文

與52歲程序員訪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批量快速壓縮視頻 瀏覽:432
我的世界如何加入ice伺服器 瀏覽:873
兄弟cnc編程說明書 瀏覽:204
php閃電入門教程學習 瀏覽:152
金岳霖邏輯pdf 瀏覽:938
linuxtomcat線程 瀏覽:77
pboc長度加數據加密 瀏覽:187
英雄聯盟國際服手游怎麼下安卓 瀏覽:297
程序員的思路 瀏覽:234
只能用命令獲得的四種方塊 瀏覽:358
怎麼用命令方塊防止開創造 瀏覽:807
掃描版的pdf 瀏覽:790
編程貓怎樣做3d游戲 瀏覽:207
怎麼查找雲伺服器上的ftp 瀏覽:156
我的世界伺服器如何注冊賬號 瀏覽:934
統計英文字元python 瀏覽:424
linux信息安全 瀏覽:910
壓縮機接線柱爆 瀏覽:1001
程序員自主創業 瀏覽:585
匯編程序員待遇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