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程序員有哪些電影
矽谷(四季)-美國
推薦指數:★★★★★
這是一部講述程序員轉型創業的故事。發生在美國矽谷,圍繞著包括理查德在內的四個不善社交但絕頂聰明的計算機程序員,以及早期依靠互聯網站發家的百萬富翁埃利希。理查德他們免費住在埃利希那個號稱「孵化器」的別墅里,自行研究開發有潛力的科技項目。
IT狂人(四季)英國
推薦指數:★★★★★
英式爆笑情景喜劇,宅囧萌IT精英,最搞笑的極客喜劇,在有限的時間內,笑料抖得一秒跟一秒,幾乎到了字斟句酌的奢侈程度,荒誕、別扭、幾近瘋狂卻煙火味十足,很飽滿,會讓人想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一起和這些程序猿們做搞怪的事情。
戰爭游戲-1983·美國
推薦指數:★★★★★
《戰爭游戲》開黑客影片先河。故事發生在里根總統任期,當時正值冷戰高峰。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各國軍隊嚴陣以待,影片主角是名叫大衛·萊特曼的電腦天才,這時的大衛不得不行動起來,他要用自己的黑客技術阻止電腦發射核彈,阻止這一切。
天才除草人-1992·美國
推薦指數:★★★★
到千年之交時,一種名為「虛擬現實」的技術將得到廣泛應用,它能使人進入一個由電腦創造出來的、如同想像力般無限豐富的虛幻世界,它的創造者預測這種技術將為人類社會的發展發揮無數積極的作用,安吉羅博士把"虛擬空間"項目的研究,放在了智力缺陷的除草人喬布身上......
通天神偷-美國·1992
推薦指數:★★★
講述的是從良的黑客(SNEAKERS)被中情局派去盜竊破解網路密碼的黑盒子,後來發現給他們分配任務的特工壓根就不是中情局的人。比肖普是這伙人的頭,沉默,低調,有一段不太見得光的過去,典型的黑客。故事的引人之處是縝密而細致的描寫那副「黑盒」的可怕功能,以及以羅伯特·雷德福為首的幾個主要角色的智慧。
網路上身 The Net-美國·1995
推薦指數:★★★★
1995年,應該是中國的網路開始升溫的年代,片中的女主是一個與世隔絕的程序員,她的大部分生活都圍繞著電腦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一次偶然中,安吉拉收到了同事寄來的一張磁碟, 之後捲入一系列大麻煩的故事,這部驚悚的電影巧妙的抓住了人類對生存處境的不安感。
時空悍將Virtuosity-美國·1995
推薦指數:★★★★
在完全計算機化的時代,一名邪惡的科學家研製出一個強大的殺人程序:裡面融合了超過150個連環殺手的變態心理和殺人手法。而這個程序的職能使他掙脫了科學家的控制獨立行凶。他擁有人的外形,並能任意修復身體的損傷,他的名字叫Sid 6.7,洛杉磯警方研製出一個追蹤Sid 6.7的儀器,他們決定用一名囚犯做實驗,追蹤Sid 6.7......
矽谷傳奇-美國·1999
推薦指數:★★★★
是部描述蘋果公司與微軟發展過程,非官方授權的傳記式電影。改編自保羅·弗列柏格與米迦勒·史文所撰寫的《矽谷之火》。通過講述了四個充滿遠見的年輕人,在你來我往的鬥智中,展開了一場改變整個世界的電腦大對決的故事。既然是非官方的是否與實際相符,那就各位看官仁者見仁了。
第十三層-美國/德國·1999
推薦指數:★★★★
科學家道格拉斯霍爾和漢農富勒用電腦模擬出一個逼真的1937年的洛杉磯,他們可以通過電腦進入這個虛擬世界,真實地體驗1937年的生活與自己。然而一個夜裡,富勒被人殺死,種種線索都表明似乎是霍爾所為。可霍爾卻對當天夜裡的事情全無記憶。這時一個自稱是富勒女兒的女人又神秘出現,可霍爾從未聽富勒說過自己有女兒,為了找到兇手真相,霍爾往返於兩個世界世界中,漸漸地,他離真相越來越近了……
駭客追緝令-美國·2000
推薦指數:★★★★
一個有些狂妄的Cracker憑借天才的電腦技術與一個有官方背景的有些自大的Hacker之間的交鋒。凱文密尼克可稱為有史以來最厲害的電腦駭客,他侵入家電信公司,入侵聯邦調查局的電腦,在網路世界中成為最難以捉摸的駭客之王,當他開始入侵著名物理學家兼電腦天才下村勤的電腦系統後,出現了可能超出他所能應付的……
反托拉斯行動-美國· 2001
推薦指數:★★★★
影片講述了電腦高手米羅正當他著手和朋友泰迪創辦自己的公司時,加入矽谷一間擁有數億美金資產的大公司——NURV ,這家家軟體公司企圖開通壟斷性的全球通信系統,主人公米羅為了讓人們共享這個系統而甘願冒險的故事。 電影中滲透了關於開源的理念,也就是你願意把你的一切成果免費告訴所有人嗎?
劍魚行動-美國/澳大利亞·2001
推薦指數:★★★★
間諜加布利爾(約翰特拉沃塔 John Travolta)在多年特工生涯中,獲知政府多年非法收斂了一筆公款。機智狡猾的加布利爾決定向這筆贓款下手。不過加布利爾需要一名頂尖的電腦黑客。斯坦利正是地球上最頂級的黑客之一,加布利爾派他的女搭檔金吉爾游說斯坦利出山,之後斯坦利再度出山。然而,事情並沒有像預想中順利……
偷天換日-美國·2003
推薦指數:★★★★★
一個完美無缺的計畫、一項天衣無縫的行動、一次干凈俐落的逃亡,但是竊盜集團首腦柯查理卻沒料到他的左右手竟然背叛他。查理和他的夥伴-犯案高手史提夫、電腦天才小賴、飆悍駕駛帥哥羅柏、爆破專家左耳和開鎖老手布約翰-在威尼斯..
神秘幻影-美國 / 羅馬尼亞 / 冰島·2004
推薦指數:★★★★★
Simon 是一個計算機程序師,一天早晨他醒來發現他的公寓里有一個簡單的褐色包裹。 他打開它,但是裡面什麼也沒有。盡管他嘗試鎖好他的公寓,神秘的包裹卻繼續出現。從安全攝像鏡頭觀察他的行蹤,Simon 漸漸變得神經質,開始懷疑公寓里的每一個人。當他們的其中之一忽然死亡的時候, Simon被推到了危險的邊緣。在這種精神折磨中,他瘋狂地尋找改變了他的生活的神秘力量到底意味著什麼...
網路驚魂2.0-美國·2006
推薦指數:★★★★★
霍普(妮基·迪洛許 Nikki Deloach 飾)是一名電腦專家,某日,受到一家國際企業的僱傭,霍普遠赴伊斯坦布爾,去修復在那裡遭到破壞的網路防火牆。到了那邊,隨著時間的推移,霍普開始發覺,自己身邊所發生的事情漸漸變得詭異起來為了抓到幕後黑手,走投無路的霍普決定使用自己最強大的武器——電腦和網路......
防火牆 Firewall-美國/澳大利亞·2006
推薦指數:★★★
傑克·斯坦福是位於美國西雅圖市太平洋銀行的網路安全高級主管,他憑借其主持設計的高科技防火牆軟體而備受高層的重視。歹徒比爾考克斯是個高智商的罪犯,他和他的團伙用一年的時間研究斯坦福一家的作息習慣和相關資料。在一切准備充分後,比爾綁架了傑克的家人,並脅迫傑克破解太平洋銀行的防盜系統,從而盜出一億美元現金。顧及到妻兒的姓名,傑克違心答應了比爾的要求,與此同時他也和這個狡猾的傢伙展開了鬥智斗勇的對決……
天地逃生Gamer-美國·2009
推薦指數:★★★
在並不遙遠的未來世界裡,網路游戲風靡全球,玩法變成是將玩家的神經末梢接入,直接操作游戲角色,而被控制的這些游戲角色,都是活生生的真人。西蒙是一個年紀輕輕的游戲狂人,在這款名為「天地逃生」的游戲里他已經獲得了不計其數的勝利,而他在游戲里操縱的角色則是凱伯爾。漸漸的,凱伯爾成了這個游戲里人人皆知的英雄人物。而現實生活中的凱伯爾則是一名被陷害而進入監獄的可憐人,他必須充分運用他超強的格鬥技巧,一路出生入死逃離這個游戲、解救他所愛的人。
創:戰紀-美國·2011
推薦指數:★★★★
影片講述的是20世紀80年代,著名的電腦游戲開發名家凱文·弗林(傑夫·布里吉斯飾)在開創自己最新游戲的過程 中離奇失蹤,多年之後他的兒子--27歲的科技天才薩姆·弗林(加內特·赫德蘭飾)進入父親封閉多年的辦公室尋找父親失蹤的真相。他找到了父親工作的密室和電腦,在一系列鍵盤操作之後薩姆發現自己神奇的被數字化,進入了父親創造的電子網路游戲世界。在這里凱文被當作程序被迫參加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生死一線的游戲大戰。
實習大叔-美國·2013
推薦指數:★★★★
這是一部讓你開懷大笑的影片,文斯·沃恩和歐文·威爾遜這兩個大叔失業後混進谷歌成為實習生。這部電影描繪了科技行業實習生的激烈競爭,其中一個角色還稱之為 「精神」飢餓游戲。科技企業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展現。
她 Her-美國·2013
推薦指數:★★★★
講述在不遠的未來人與人工智慧相愛的科幻愛情電影。主人公西奧多、是一位信件撰寫人,心思細膩而深邃,一次偶然機會讓他接觸到最新的人工智慧系統OS1,它的化身薩曼莎擁有迷人的聲線,溫柔體貼而又幽默風趣。西奧多與薩曼莎很快發現他們如此的投緣,而且存在雙向的需求與慾望,人機友誼最終發展成為一段不被世俗理解的奇異愛情......
模仿游戲-英國/美國·2014
推薦指數:★★★★
二戰期間,盟軍苦於德國的秘密系統」英格瑪「無法破譯,政府召集了一批民間數學家、邏輯學家進行秘密破解工作,圖靈就是其中之一。本片改編自安德魯·霍奇斯編著的《艾倫·圖靈傳》,「計算機之父」阿蘭圖靈的傳奇故事。卷福演的男主。
史蒂夫·喬布斯:遺失的訪談-美國·2012
推薦指數:★★★★★
這是史蒂夫·喬布斯詳細講述自己1995年及之前的職業生涯,來自於1995年對喬布斯的一段72分鍾的采訪,當時喬布斯被排擠出蘋果已有10年,正在經營自己創辦的NeXT。片尾在預測未來十年趨勢時喬布斯明確指向了Web。
奔騰的代碼-美國·2000
推薦指數:★★★★★
這是一部紀錄片拍攝於1998年,敘述網景公司(Netscape)工程師在矽谷的故事。在這部紀錄片中,紀錄了兩大歷史性事件:網景公司宣布Mozilla開放源代碼項目、網景公司被美國在線收購。該紀錄片描述網景軟體工程師犧牲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家庭,試圖挽救網景公司免於倒閉的經歷。攝制團隊橫跨了期間重要的幾個時間點,整整跟蹤了程序員們一年的時間,最終製成這部紀錄片。
代碼-芬蘭/法國·2001
推薦指數:★★★★★
這是一部由芬蘭電視台製作的關於Linux的紀錄片。片中詳實地呈現了Linus家庭的采訪,通過講述Linux開發的歷史,講解開源社區的開發過程,對「開源軟體」與「自由軟體」進行對比和討論。此片較另一部Linux為主題的紀錄片-《操作系統的革命》,更全面客觀,《操作系統的革命》沒能對開源運動中的許多重要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也沒能很好的介紹開源項目的發展和開發過程。
操作系統革命-美國·2001
推薦指數:★★★★
操作系統革命是一部2001年由J·T·S·摩爾導演的紀錄片電影,2002年上映,該電影追述了GNU、Linux、自由軟體運動以及開放源代碼運動長達二十餘年的歷史。向公眾介紹這些建立Linux操作系統,奮起反抗壟斷的鬥士的人生經歷。
第四公民-德國/美國/英國·2014
推薦指數:★★★★
該片講述的是斯諾登將美國國家安全局機密文件披露給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等新聞媒體的過程及後續,還原「棱鏡門」事件。愛德華·斯諾登曾是中情局技術顧問和美國國家安全局外包技術人員,他掌握了大量美國國家安全局實行監控的文件,證明美國通過「棱鏡計劃」對大量外國政要及普通公民進行監視,同時和各大電信公司、互聯網公司合作,無差別地收集海量信息。斯諾登通過勞拉·珀特阿斯和格倫·格林沃德將這些內容向媒體曝光,希望把這個信息披露給公眾。
互聯網之子-美國·2014
推薦指數:★★★★
講的是編程天才和信息活動家 亞倫·斯沃茨 的故事。從參與基礎互聯網協議RSS到聯合創Reddit,斯沃茨的足跡遍及整個互聯網。但斯沃茨在社會公正和政治組織方面的開創性工作,以及對信息存取的雄心壯志,使他陷入了一場兩年之久的法律噩夢。這場戰斗最終以他結束自己26歲的生命而收場。
『貳』 豆瓣只有五人看過,但它可能是年度最好看紀錄片之一
還記得上個月BBC與中國合作上映的紀錄片 《地球:神奇的一天》 不?
棕熊鬼畜版撓癢。
蜂鳥與蜜蜂的巔峰對決。
黃昏里,浮游們熱烈地交配等。
種種畫面都讓斯汀震撼不已,但同時又覺得意猶未盡。因為比起這短短的一天來說,自然界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正悄悄上演。
比如下面這部——
我們的森林 第一季
Unsere Wälder Season 1
這是一部由德國二套電視台ZDF推出的紀錄片,與《地球:神奇的一天》不同的是,它講的是森林的故事。
別看這部片子說的是森林,但它的好看程度一點也不亞於《地球》里的動物。
不僅屏保模式不輸BBC。
圖片來源於:FIX字幕俠(下同)
它在紀錄片的基礎上還同時拍出了歷史片、科幻片的「趕腳」。
先是歷史片。
1948年,二戰後的柏林,一架飛機從天劃過。
這是一架貨運機,自從柏林被東西分隔以後,一直是英美兩國給西柏林運送物資,包括煤炭、食物等。
同樣在執行日常任務,今天這架貨運機卻有點不同,因為它載的不是食物也不是煤炭而是——滿滿一堆樹苗。
Excuse me?樹苗?
那年頭,連飯都吃不飽,還要想著種樹,除了德國人也沒誰了。
不過,也正因如此,德國現在才有了首都中心的這座森林島。
如果說這段二戰經歷是從人類歷史的視角來打開柏林與森林的關系,那麼接下來這段老橡樹的「獨白」那就恰好反過來了。
老橡樹剛滿1歲時,它還是一棵嫩芽,柏林也還只是個小村莊。
到了60歲,德國三十年戰爭不久就爆發了。
等它250歲的時候,拿破崙開始佔領柏林。
接著它300歲了,歐洲的工業化革命正式開始,周圍的同伴不斷被砍伐用作工業生產,只有它倖存下來。
373歲,一戰進行時,它每天都在面臨被炮火燒毀的威脅。
之後又到了420歲,肯尼迪發表演說,柏林統一。
到如今,它500歲,正式邁入了21世紀,成為一棵樹齡最老的橡樹。
從老橡樹(森林)的視角來反觀人類歷史,看得出來,這個紀錄片從一開始就沒有按套路出牌。
更不用說接下來即將要登場的「科幻片」了。
說話、交流、合作……你能想像樹木也能像人一樣做到這些嗎?
睜大你的雙眼,見證奇跡的時候到了。
樹木正在向菌類植物發送消息;
樹冠與樹根正在互相交流養分的供輸需求;
樹木與樹木正在進行信息互換。
這還不是它的全貌,要說它最厲害的,還數它的高科技——「林網」。
「林網」即森林的互聯網。它是由菌類植物生成的網包裹著樹根形成的,通過它,不僅菌類和樹木之間可以相互交易養分,樹木與樹木之間也可以相互聯系。
看到畫面中的這些發光體了嗎?
沒錯,它們呈現的正是樹木之間的交流形態。
強大的特效加持+靈活的畫面剪切,讓斯汀一秒就想到了《阿凡達》里的奇幻場景。
當然,林網不止是可以提供信息交流,通過它,樹木還可以輸送養分來養育自己的後代。
如果說菌類植物和樹木是林網的「程序員」,那麼最後幫助它維修和清理的就是那些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安全員」——跳蟲。
跳蟲負責清理樹木產生的廢物
將植物擬人化,可以說是這部片子最大的亮點。
在這里,一個森林就是一個社會。
它們有競爭也有合作。
只有長的最高得樹木才能到達樹冠層,享受最多的陽光。
當某一顆樹被病蟲感染後,它會主動發出各種訊息來警告同伴。
圖中藍色狀的發光體正是松樹發出的警告信息
甚至它們還同動物做起了買賣交易。
為了不讓自己的後代都在同一個地方爭奪陽光從而影響生長,樹木還會以食物為籌碼讓動物幫它運輸種子。
同樣,為了不讓動物們占太多「便宜」,它也會嚴格控制自己的產量來牽制動物,以免動物因為食物充足而過度繁殖。
看不出來,樹木做起買賣來也是一把好手。
不過,這樣的平衡並不能維持太久,因為,和人一樣,樹木也會經歷生老病死的過程。
如果說一棵幼苗成長為一棵樹只需經歷被鹿吞食的威脅以及和同類競爭的殘酷。那它成年後遇到的危險就更大了,狂風、乾旱、暴雨、火災、蟲災……哪一樣都可以隨時致命。
而就算逃過了這些,一棵樹最終也避免不了老去。這是自然的規律同時也是森林的生存法則,因為只有老去才有新生的可能。
除了森林本身,《我們的森林》還講到了人與森林的關系。
人類對樹木的砍伐,工業氣體的排放對森林酸鹼度的影響以及商業操作下對樹林不合理的規劃。
的確,人類的擴張已經越來越影響到了森林的發展,在片中,它就形象地演示了一遍城鎮給森林帶來的變化和影響。
城鎮發展越快,樹木就越減少
不過,即便是看似「無害」的森林,它們也會有反擊的時候,片中就提到了一個「森林威脅論」。
令人驚訝的發現是 森林
可以非常迅速地奪回廢棄的農業用地
因此我相信 如果讓德國自生自滅
那麼在100年內 森林就可以
重新奪回德國的土地
一直以來都是認為人類的發展影響到了森林的生長,沒想到森林有一天也可能會反撲人類社會。
雖然這套「森林威脅論」發生概率很低,但它卻引出了另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人類與森林該如何維系關系的平衡?
在拜仁州的國家公園里,森林曾遭受過一次大范圍的樹皮甲蟲侵害,一大片的樹木被感染死去。
這時,德國就出現了兩派的意見分歧。批判學家認為它破壞了大自然數十年的美景,而自然保護者則認為,大自然本該如此發展。
由於兩派相持不下,最後人們只能白白看著,無法干涉。
表面上看,只要人類干涉就能阻止蟲害的發生,樹木就能存活,但是他們並沒有這么做,為什麼?
這難道不是我們保護自然的一貫思路嗎?
森林裡,一輛砍伐機為了保持森林的「年輕化」使之滿足市場的需求,正在將剛剛成熟的樹木進行一體化的切割、去枝、剝皮。
這又是不是一種干涉和破壞?
顯然,人與森林的關系已經不簡簡單單是保護與被保護的關系了,它還涉及到了人類與森林之間相互尊重和平等的關系。
最後,斯汀想說,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它們與人類一樣,都是自然進化中的勝利者,只有互相扶持,才能共存。
『叄』 5部高能影片,老外把程序員拍的出神入化,沒官方授權也敢拍
矽谷(美國)
這是一部極具美式創業情懷的當代互聯網創客故事,在裡面可以找到很多互聯網大佬早期拼搏創業的影子。
這是1部敘述程序猿轉型發展創業的故事。發生在矽谷,緊緊圍繞著包括理查德以內的幾個不善人際交往但聰明絕頂的電腦程序猿,以及早期依靠互聯網站發家的百萬富翁埃利希。理查德他們完全免費住在埃利希那個被稱作「創業孵化器」的獨棟別墅里,自行研究開發設計有潛力的 科技 項目。
互聯網之子(美國·2014)
最悲情的程序員電影紀錄片,編程天才和信息活動家 亞倫·斯沃茨的故事,最後巨星隕落
從參與基礎互聯網協議RSS到聯合創Reddit,斯沃茨的足跡遍布整個互聯網。但斯沃茨在 社會 發展公正和機構組織方面的開拓性工作,以及對信息存取的豪情壯志,使他陷入了一場2年之久的法律惡夢。這一場戰斗最後以他終結自己26歲的生命而遺憾收場。
IT狂人(英國)
拍出了最 搞笑 的程序員,包袱抖的一個接一個,就看你能否接得住。
英式 搞笑 搞笑 情景劇,宅囧萌IT精英,最逗的極客喜劇片,在比較有限的時間內,爆笑段子抖得一秒跟一秒,幾乎到了字斟句酌的奢華水平,荒誕、怪怪的、幾近瘋狂卻煙火十足,很飽滿,會令人想和他們現在的生活在一起,一起和這些程序員們做搞怪的事兒。
網路上身 The Net(美國·1995)
1995年中國的互聯網剛好在啟蒙升溫的階段,而騰訊聊天是1999年才有的事兒,這部劇描繪的是十分早期的程序員,還是女程序媛,可謂是開創先河。
劇中的女主是一個與世隔絕的程序員,她的絕大多數日常生活都緊緊圍繞著電腦上井然有序的開展著。一次偶然中,安吉拉收到了同事郵來的一張磁碟,之後卷進一系列麻煩事的故事,這一部驚悚的影片恰當的抓住了人類對生存處境的不安感。
矽谷傳奇(美國·1999)
亮點是非官方授權的,這部片子敘述美國蘋果公司與微軟公司發展全過程,是非官方授權的人物傳記式影片。
取材於保羅·弗列柏格與米迦勒·史文所撰寫的《矽谷之火》。通過述說了四個充滿遠見卓識的年青人,在各執己見的智斗中,展開了這場改變整個世界的電腦大PK的故事。既然是非官方的是不是與實際上相符,那麼就見仁見智了。
『肆』 小米商城賣的普洱茶好喝嗎
每一個程序員都幻想著有朝一日成為「雷布斯」,泡「小米社區ROM」也是習慣,聽其它程序猿講,最近小米有品上新「niubility」的茶飲,帝泊洱醇粹即溶糯米香普洱茶珍,名字很長,好評率高達98%,號稱開創「茶飲4.0時代」。於是,本著「刨根問底」的習慣,分別入手119元(0.5g*50支)及49元(0.5*20支)的茶珍。想看看它到底好在哪裡?
20支的茶珍(長8.5cm、寬4.0cm、高11cm),50支的茶珍(長17cm、寬6.5cm、高9.5cm),盒外均加有塑封膜保護包裝。小米有品logo在左,帝泊洱logo在右,主色調為米色,包裝材質為簡約輕奢的紙盒,同時產品信息、沖泡方式、營養成分等信息標注清晰。茶珍呈條狀,長8.5cm,寬2.0cm,主色調同為米色,細看包裝上有大葉種普洱茶葉的水印紋路,包裝材質為時尚大氣的多層鋁塑復合材料,並清晰的標注「沿線撕開」的易撕虛線。
從包裝盒上看到生產商是雲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團有限公司,隸屬於天士力控股集團。炒股的朋友應該很清楚,它是一家以大健康產業為主線的上市公司,是現代重要的領軍企業,資產高達百億的跨國高科技企業集團,實力非常雄厚。
既然生產企業那麼牛,銷售渠道小米有品也那麼牛,帝泊洱醇粹即溶糯米香普洱茶珍想必質量杠杠的,錯不了。介紹上醇粹糯米香普洱茶珍遇水即溶,喝起來比傳統茶、袋泡茶要簡單。懷著「實踐出真知」的想法,做了一次「小青柑、袋泡茶、醇粹茶珍」三者的測試對比。
測試結果如下:
小青柑,需要洗茶,且開水浸泡100秒左右,普洱茶的韻味才能顯現,喝茶後需要清洗杯具,茶漬留痕明顯;袋泡茶,開水浸泡20秒左右,紅茶的湯色、香氣得以顯現,喝茶後同樣需要清洗杯具,茶漬留痕很明顯,醇粹茶珍,遇開水即溶(2秒左右),遇溫水速溶(4秒左右),遇涼水快溶(8秒左右),糯米香及普洱香依次減弱,普洱的湯色紅濃明亮,幾乎無茶漬留痕,清洗杯具很輕松。
小青柑、袋泡茶及普洱茶珍沖泡對比
喝著醇粹普洱茶珍,開始思考若干個問題。茶珍如何而來,總不會是簡單的「普洱研磨成粉」吧?100%無添加,那麼糯米香從何而來?
看產品介紹上說,醇粹普洱茶珍是選用普洱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區域內高海拔大葉種茶葉為原料,配以雲南當地特色草本植物,經現代生物技術加工,科學的葉組配比和數字化提取分離工藝提煉而成。
現代生物技術、科學葉組配比、數字化提取分離工藝,聽起來很牛,一查更牛,背後有著很多科學專利的支撐,如一種普洱茶發酵生產質量控制方法及一種利用微生物液態發酵生產速溶發酵茶粉的方法等。專利中提到,將毛茶去雜後製得茶葉浸出液,發酵得發酵液,然後滅活、除菌、濃縮、乾燥得速溶茶粉。看完專利,妥妥的高科技,
普洱茶珍涉及的部分專利
這么牛的產品,安全系數想必也不低。再看醇粹普洱茶珍的詳情頁,出品方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團有限公司先後通過ISO9001、ISO22000、OHSAS18001、ISO14000等國際質量認證標准和食品安全認證的嚴格審核。另外,經「日本食品與環境科學中心」檢測,證實其完全符合國際標准;經國際權威檢測機構SGS台灣檢定,305項農殘未檢出;送上海SGS檢測315項農殘極限檢測,通過審核。
大企業天士力出品,大平台小米有品背書,再加上各種權威機構的檢驗,得出四個字「放心飲用」。
一撕一沖一飲,完全不受水溫、茶具等限制。不論是熱水,還是瓶裝水,都會在幾秒鍾內溶解完畢。熱水時,極速溶解,紅濃明亮,淡淡的糯米香混合著濃濃的普洱香,飲一小口,彷彿熱香茶在舌尖上跳舞;冷水時,快速溶解,糯米香及普洱香偏弱,好
『伍』 為什麼目前描寫程序員生活的電影或電視劇數目不多
描寫程序員生活的電影或電視劇數目不多其實也是正常的,畢竟在程序員的世界裡面很多都是我們無法理解的程序,若直接把程序員的生活做成電影以及電視劇,對於觀眾來說確實是一種折磨而且更加沒有人去觀看。
程序員生活千篇一律
程序員生活,其實很多人都猜想到是如此的平凡,需要每天面對這程序進行反復地檢查、調整。如此枯燥的生活若放到電視上面,其實並沒有吸引觀眾的熱點反而會使得觀眾不願去觀看,因此對於這個系列不被拍成電影或電視劇也是合理的。
其實在我們生活當中,很多職業都被拍成電影或電視劇而讓更多人理解到該職業的人生,但是電影或電視劇還得考慮觀眾的熱愛度,像程序員這種特殊職業吸引度不高就不太合適了。
『陸』 圖像簡史——程序員眼中的圖像發展史
人,是感官的動物。
我們的大腦,像一塊復雜度極高的CPU,每天在接收著各種格式的數據,進行著無休止的計算。我們以各種感官接觸著這個世界,抽取著不同感官下的信息,從而認知了世界。而圖像作為承載信息最為豐富的一種媒介,在人類探索智慧的歷史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人用這樣一雙肉眼如何識別不同類別的圖像(image classificat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如何在圖像中分割出形形色色的物體(semantic segmentation and object detection),如何從模糊的圖像中想像出物體的輪廓(image super-resolution),如何創作出天馬行空的圖畫(image synthesis),都是目前 機器視覺圖像處理領域 關注的熱點問題。全世界的研究者都希望有朝一日,計算機能代替人眼來識別這一幅幅圖像,發現在圖像中隱藏的密碼。
圖像分類是圖像處理中的一個重要任務 。在傳統機器學習領域,去識別分類一個一個圖像的標准流程是特徵提取、特徵篩選,最後將特徵向量輸入合適的分類器完成特徵分類。直到2012年Alex Krizhevsky突破性的提出AlexNet的網路結構, 藉助深度學習的演算法,將圖像特徵的提取、篩選和分類三個模塊集成於一體 ,設計5層卷積層加3層全連接層的深度卷積神經網路結構,逐層對圖像信息進行不同方向的挖掘提取,譬如淺層卷積通常獲取的是圖像邊緣等通用特徵,深層卷積獲取的一般是特定數據集的特定分布特徵。AlexNet以15.4%的創紀錄低失誤率奪得2012年ILSVRC(ImageNet大規模視覺識別挑戰賽)的年度冠軍,值得一提的是當年亞軍得主的錯誤率為26.2%。 AlexNet超越傳統機器學習的完美一役被公認為是深度學習領域里程碑式的歷史事件,一舉吹響了深度學習在計算機領域爆炸發展的號角 。
時間轉眼來到了2014年,GoogleNet橫空出世,此時的深度學習,已經歷ZF-net,VGG-net的進一步精煉,在網路的深度,卷積核的尺寸,反向傳播中梯度消失問題等技術細節部分已有了詳細的討論,Google在這些技術基礎上引入了Inception單元,大破了傳統深度神經網路各計算單元之間依次排列,即卷積層->激活層->池化層->下一卷積層的範式,將ImageNet分類錯誤率提高到了6.7%的高水平。
在網路越來越深,網路結構越來越復雜的趨勢下,深度神經網路的訓練越來越難,2015年Microsoft大神何愷明(現就職於Facebook AI Research)為了解決訓練中准確率先飽和後降低的問題,將resial learning的概念引入深度學習領域,其核心思想是當神經網路在某一層達到飽和時,利用接下來的所有層去映射一個f(x)=x的函數,由於激活層中非線性部分的存在,這一目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但ResNet中,將一部分卷積層短接,則當訓練飽和時,接下來的所有層的目標變成了映射一個f(x)=0的函數,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只需要訓練過程中,各訓練變數值收斂至0即可。Resdiual learning的出現,加深網路深度提高模型表現的前提下保證了網路訓練的穩定性。2015年,ResNet也以3.6%的超低錯誤率獲得了2015年ImageNet挑戰賽的冠軍,這一技術也超越了人類的平均識別水平,意味著人工智慧在人類舞台中崛起的開始。
圖像分類任務的實現可以讓我們粗略的知道圖像中包含了什麼類型的物體,但並不知道物體在圖像中哪一個位置,也不知道物體的具體信息,在一些具體的應用場景比如車牌識別、交通違章檢測、人臉識別、運動捕捉,單純的圖像分類就不能完全滿足我們的需求了。
這時候,需要引入圖像領域另一個重要任務: 物體的檢測與識別 。在傳統機器領域,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利用HOG(Histogram of Gradient)特徵來生成各種物體相應的「濾波器」, HOG濾波器 能完整的記錄物體的邊緣和輪廓信息,利用這一濾波器過濾不同圖片的不同位置,當輸出響應值幅度超過一定閾值,就認為濾波器和圖片中的物體匹配程度較高,從而完成了物體的檢測。這一項工作由Pedro F. Felzenszalb,Ross B. Girshick,David Mcallester還有Deva Ramanan以Object Detection with Discriminatively Trained Part-Based Models共同發表在2010年9月的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rlligence期刊上。
時間如白駒過隙,驚鴻一瞥,四年過去,Ross B. Girishick已由當年站在巨人肩膀上的IEEE Student Member成長為了AI行業內獨當一面的神級人物,繼承了深度學習先驅的意志,在2014年CVPR會議上發表題為Rich Feature Hirarchies for Accurate Object Detection and Semantic Segmentation文章。RCNN,一時無兩,天下皆知。
RCNN 的核心思想在於將一個物體檢測任務轉化為分類任務 ,RCNN的輸入為一系列利用selective search演算法從圖像中抽取的圖像塊,我們稱之為region proposal。經過warping處理,region proposals被標准化到相同的尺寸大小,輸入到預先訓練好並精細調參的卷積神經網路中,提取CNN特徵。得到了每一個proposal的CNN特徵後,針對每一個物體類別,訓練一個二分類器,判斷該proposal是否屬於該物體類別。2015年,為了縮短提取每一個proposal的CNN特徵的時間,Girishick借鑒了Spatial Pooling Pyramid Network(SPPnet)中的pooling技術,首先利用一整幅圖像提取CNN特徵圖譜,再在這張特徵圖譜上截取不同的位置的proposal,從而得到不同尺寸的feature proposals,最後將這些feature proposals通過SPPnet標准化到相同的尺寸,進行分類。這種改進,解決了RCNN中每一個proposal都需要進行CNN特徵抽取的弊端,一次性在整圖上完成特徵提取,極大的縮短了模型的運行時間,因而被稱作「Fast R-CNN」,同名文章發表於ICCV 2015會議。
2015年,Girishick大神持續發力,定義RPN(region-proposal-network)層,取代傳統的region proposal截取演算法,將region proposal的截取嵌入深度神經網路中,進一步提高了fast R-CNN的模型效率,因而被稱作「Faster R-CNN」,在NIPS2015上Girishick發表了題為「Faster R-CNN: Towards Real-Time Object Detection with Region Proposal Networks」的關鍵文章,完成了RCNN研究領域的三級跳壯舉。
隨著時代的發展, 科學家們不僅僅是技術的研究者,更是藝術的創造者 。
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另一位新一代靈魂人物,Ian Goodfellow在2014年提出了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的概念,通過定義一個生成器(generator)和一個判別器(discriminator)來完成圖像生成任務。其原理在於生成器的任務是從隨機雜訊中「創造」出接近目標圖像的「假圖像」去欺騙判別器,而判別器的任務是去甄別哪一些圖像是來自於真實的數據集,哪一些圖像是來自於生成器,在生成器和判別器的互相對抗中,通過合理的損失函數設計完成訓練,最終模型收斂後,判別器的概率輸出為常數0.5,即一幅圖像來自於生成器和真實數據集的概率相同,生成器生成的圖像的概率分布無限趨近於真實數據集。
GAN技術成為2015,2016年深度學習研究的熱門領域,在圖像恢復、降噪、超分辨重建等方向獲得了極佳的表現,衍生出一系列諸如WGAN,Info-GAN,DCGAN,Conditional-GAN等技術,引領了一波風潮。
當我們把一幀幀圖像串聯在一起,變成流動的光影,我們研究的問題就從空間維度上擴展到了時間維度,我們不僅需要關心物體在圖像中的位置、類別、輪廓形狀、語義信息,我們更要關心圖像幀與幀之間的時間關系,去捕捉、識別一個物體的運動,去提取視頻的摘要,去分析視頻所表達的含義,去考慮除了圖像之外的聲音、文本標注,去處理一系列的自然語言,我們的研究一步一步,邁向了更廣闊的星辰與大海。
圖像和視頻,都是虛擬的一串串數字,一個個位元組,但卻讓這個世界更加真實 。
『柒』 觀看這些動畫片,請家長關好門,別讓小孩子偷看
動畫電影,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的宮崎駿大師,或是迪士尼經典的手繪動畫系列,內容可愛動人,有時也會唱歌跳舞,是兒童成長重要的電影教材,不過其實有許多動畫作品的設定觀眾並不是兒童,反而透過沉重的故事、畫風,傳遞戰爭的殘酷、科技的副作用以及諷刺的人生等題材,有人整理出10部「兒童不宜」的成人動畫作品,一起來看看。
10.《機器人9號》
機器人9號(伊利亞•伍德 Elijah Wood 飾)突然醒來,發現身邊的世界充滿危機,四處殘敗,一片末世景象。9號帶著一個畫有三個奇怪符號的圓形物體逃到街上,幸遇發明家機器人2號(馬丁•蘭道 Martin Landau 飾)給自己裝上了聲音,但2號卻不幸被機器怪獸抓走。9號找到了老兵1號(克里斯托弗•普盧默 Christopher Plummer 飾)、機械工5號(約翰•雷利 John C. Reilly 飾)、瘋癲畫家6號(克里斯品•格拉夫 Crispin Glover 飾)和大力士8號(弗雷德•塔塔紹爾 Fred Tatasciore 飾)。9號與5號擅自出行援救2號,危急時被女武士7號(詹妮佛•康納利 Jennifer Connelly 飾)救下,但無意中9號卻令終極機器獸復活。帶著自己從哪裡來以及生存使命的問題,9號決定想盡辦法制服機器獸,拯救全世界……
9.《辛普森一家》
綠日樂隊在春田鎮辦了環保演唱會,慘遭冷遇,成員落水而亡。為了悼念,教堂舉辦了彌撒儀式。辛普森一家又遲到了,而且爺爺突然靈魂附體,說出了災難降臨的預言。巴特因為踩著滑板裸奔被罰,得到了鄰居弗蘭德斯的幫助,情同父子。麗莎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愛爾蘭男孩柯林,兩人暗生情愫。荷馬丟棄核廢料與垃圾嚴重污染了水資源。他買回了一頭豬,引起了妻子瑪姬的不滿,小女兒美姬倒是樂得其中。一個長著無數眼睛的怪異生物讓大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峻性。居民大會上,麗薩提出的環保議案被否決,問題傳到了施瓦辛格總統的耳朵里。政府下令將污染嚴重的春田鎮隔離。如夢初醒的村民們這才發現環境的重要,憤怒的人們把矛頭指向了污染的始作俑者——辛普森一家……
8.《美國戰隊:世界警察》
這是好萊塢繼《南方公園》後又一部開涮力作。原來,美國有一個奮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組織在保護我們的世界,那就是――環球特警組!這次,環球特警組又將重拳出擊。特警組總部收到了可靠消息,世界某個角落裡的一名患有「權力飢渴症」的類似於希特勒的獨裁者正在向世界各地的恐怖組織兜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企圖以此製造混亂從中謀利。特警組的隊員很多已為人所熟悉,所以特警組決定招募新人去完成這次的間諜任務。這個名額自然落到了極具表演天賦的百老匯演員加里(催•帕克 Trey Parker 飾)身上。加里首次出戰就成功潛入了一個軍火交易商的基地。他發現恐怖分子已經開始大量購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黑幕後的獨裁者竟然是……
7.《螢火蟲之墓》
美日戰爭爆發,14歲的清太帶著年幼的妹妹到處逃命,當他們到達防空洞的時候,母親已身受重傷,沒過多久便不久人世。兩兄妹自此過著相依為命的日子。他們只好投靠了母親的姐妹,縱使他們把家裡所有的家當都送給了阿姨,但當食物吃完,他們就越感到了寄人籬下的感覺,清太決定帶著妹妹離開獨自生活。火災硝煙中的生活並不好過,清太為了妹妹四處偷取食物,但妹妹還是嚴重營養不良……
6.《和巴什爾跳華爾滋》
本片是第一部以動畫形式拍攝的紀錄片。以色列導演阿里•福爾曼19歲時作為以色列士兵親眼目睹1982年黎巴嫩貝魯特薩巴拉與沙提拉巴勒斯坦難民營大屠殺。二十多年後,失憶的福爾曼通過與當年的戰友、朋友、心理醫生和親歷慘案的軍人與記者的對話采訪,試圖回憶起屠殺的真相。隨著福爾曼的 記憶被逐步喚起,1982年黎巴嫩戰爭的慘象逐幀浮現。
5.《我在伊朗長大》
電影改編自伊朗女插畫家Marjane Satrapi的同名漫畫,以自傳的形式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反映了伊朗的社會變遷。
1979年之後,伊朗發起了伊斯蘭教革命,社會動盪不安,革命的失敗更使伊朗失去民主的希望,日漸保守,人民苦不堪言。九歲的Marjane早熟、敏感,她聰明地瞞過官方爪牙,迷上了西方朋克樂隊和流行音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兩伊戰爭爆發之後,伊朗的生活更加艱難,Marjane漸漸長大,越來越大膽的行為讓父母擔心不已,她14歲那年,被父母送到了奧地利上學。
在奧地利,Marjane身為一個伊朗人,不得不面對別人的歧視和自卑的情緒。當她終於克服了心理障礙,贏得大家認可的時候,愛情的傷痛和對家鄉的思念,卻使她決定回到父母身邊。
此時的伊朗,依然經歷著戰火的洗禮,宗教對婦女生活的限制越發嚴苛,Marjane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應該在這個充滿專制的國度繼續生活下去。
4.《公主追殺令》
浪子回頭的奧古斯特(Thure Lindhardt拓爾•林德哈特 音)皈依天主教,成為一名傳教士。某天噩耗傳來,他的姐姐克里斯蒂娜(Stine Fischer Christensen 音)吸毒過量死亡。克里斯蒂娜是一名色情錄影帶女明星,生前風光無限。如今香消玉殞,卻留下一個年僅5歲的女兒米婭(Mira Hilli Møller Hallund 音)無人照看。為了避免外甥女受到傷害,奧古斯特將米婭接到自己的住處,但他卻發現,米婭已經被那黑暗的色情產業所污染。
3.《阿基拉》
1988年7月,關東地區使用新型炸彈進行爆破,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刻爆發。31年後,人類從一片廢墟中重建都市,東京灣上建立了巨大城市——新東京。世界彷彿要恢復到以前的繁榮。
2019年的一個夜晚,新東京郊外的封閉高速公路上,暴走族團體正在公路上飆車。帶頭的少年,是一名叫做金田的職業高中學生。
突然,街上出現了一位奇怪的矮個子男子,暴走族少年鐵雄為躲避車禍連人帶車飛出公路。正當金田要拿那位男子問罪之時,軍隊駕駛直升飛機感到。將那位矮個男子與鐵雄一起收押。
鐵雄進入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這里似乎在從事超能力的研究。而金田則在盤算如何營救鐵雄。二人都不知道,他們的未來,因為神秘力量——阿基拉而已經開始了巨大的變化。
2.《攻殼機動隊》
公元2029年,未來世界是高科技與信息化的世界。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隨著犯罪活動的高科技化,於是,專門鎮壓高科技犯罪的特殊部隊——公安9課成立了。隊長草薙素子,作為一位全身「義體化」的女警,帶領公安9課不斷展開行動。
是次,公安9課幫助公安6課秘密解決了一位程序員外逃他國的麻煩瑣事,又捲入傳說中的黑客「傀儡師」的犯罪事件。當行動陷入僵局之際,傀儡師竟然不請自來,出現在公安9課!素子與她的戰友們,不知不覺地被捲入了一場涉及政府的陰謀之中。
1.《未麻的部屋》
當紅三人少女偶像團體Charming Bird面臨解散,核心成員霧越未麻在事務所的安排下不得不退出團體,轉型成為一名電視劇演員。萬事開頭難,對於偶像歌手轉型而來的未麻尤其如此,她在工作中承受著壓力,悶悶不樂。與此同時,各種恐嚇信不斷、經紀人田所先生遇襲以及以自己的口吻在網站上寫日記的神秘人都讓未麻焦慮不已,恍惚間她甚至看到另一個自己。
未麻的苦惱無人知曉,貪婪的田所甚至同意劇組的劇本,要求未麻出演一場尺度極大的強暴戲。這次演出成為未麻演藝事業的轉折點,她的出鏡率開始攀升,甚至還拍攝了裸露的寫真。與此相對,電視劇編劇澀谷和曾給未麻拍下裸照攝影師村野接連遇害。未麻的生活變得混亂不堪,真相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