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一線城市上班的程序員,家庭背景一般是什麼樣的
在外行人看來,程序員這個職業是一個拿高薪又特別神秘的職業。等真正接觸到程序員這群人後你就會發現,看上去高大上的程序員職業,工作中有多於常人的壓力與焦慮。無論是年薪 30 萬、40 萬還是 50 萬,在日常生活中,程序員們都是都是低調、務實、物質上沒有太高慾望,技術上卻時常渴望自我突破的人。
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博士的黃磊有 9 年互聯網從業經驗,從事高級演算法工程師和數據科學家的他,在華為作近 7 年後,去年加入了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
剛畢業時黃磊身邊的大部分博士同學都留在了學校做老師,當時也有教授推薦他去高校當老師,但由於自己不感興趣,就出來加入了互聯網行業。最開始他在某一線互聯網公司做了 2 年搜索相關的工作,然後去了華為。剛進去時 也做搜索引擎相關的系統,再後來進入地圖部門,主要做搜索相關的演算法工作。百萬規模用戶量,比不過網路地圖和高德地圖。但由於部門的業務限制,很難再往上升,這也是他後來離開的原因之一。
今年 38 歲的黃磊說想趁著年紀還沒有很大之前再出來拼一把,去了一家中型互聯網公司,進一步提升技術。他沒想過去創業公司,也不想自己創業,因為風險和成本太大。
2008年黃磊在北京買了房,女兒今年 11歲,學習成績很好,但由於自己平時工作忙,每天除了早上開車送媳婦孩子上班、上學外,一天內和家人共處的時間非常少。
他當初以 63 萬年薪入職,現金部分沒有華為多,但是有期權。目前主要做四部分工作:演算法 、管理、 機器學習的研究 、 寫代碼,做的事情維度有點多,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但年紀大了,這幾年明顯感覺到精力不充沛了,很多東西需要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但項目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團隊經常不能按時完成。日常工作中還有許多之前用得不多的開發語言,是來這家公司後才開始學習的,壓力很大也很忙,但還是能感覺到技術上的學習和進步。
從 2007 年博士畢業到現在,黃磊可以說經歷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大起大落,他對自己以後的職業發展方向感到迷茫:一方面,大公司不太想去了,另一方面,創業或者去創業公司當 CTO 也不太可能,風險成本大。
如果將來從這家公司離職,下一步怎麼辦呢。技術更新換代非常快,自己想跟上腳步,但是年齡大了有點力不從心。身邊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的人要麼在高校當老師,要麼在別的公司當總監、總經理級別的人物,大部分互聯網公司也在追求員工普遍年輕化,高管的年齡越來越小,華為甚至要求員工 45 歲以後必須退休,現在公司里的同事和匯報對象也大多比自己年紀小。
大齡程序員中普遍存在的焦慮,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在互聯網公司中受歡迎的程度越來越低,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與體力比不過年輕人,去創業公司風險投入太大,對於有穩定家庭的人來說不是人人都願意去,去大公司養老又不太甘心。
其實首要問題是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再去選擇環境和公司。比如自己是屬於有激情、喜歡挑戰、願意終身學習的技術人?還是心有餘力不足,想脫離一線技術,把更多精力放在管理和家庭生活上的技術人?
對開發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加秋秋 二4167五1七1七,領取一些學習資料。
如果是第一種,就選擇一家快速成長的創業公司,將自己的價值最大發揮出來。如果是第二種,就選那些技術框架相對臃腫的大公司,沒有太多坑需要踩,對管理經驗豐富的技術人也存在需求。
其實,無論是年薪幾十萬的程序員,只要還沒有財務自由,就都是靠賣時間生存的打工族,外人眼裡所謂的高大上,並不是靠薪資堆積起來的。
每個人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追求,這追求是一個無底洞,難以衡量,也只有處於同一階段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各種滋味。
2. 阿里P8程序員是什麼等級P8工資有多高
前言:
近日有一個熱議話題,在頭條和微博傳的很廣,「程序員去阿裡面試遭遇:30歲還靠簡歷找工作?」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有很多讀者不是很明白阿里P8是什麼級別,在此我單獨寫一篇文章向大家說明一下;
1.了解計算機專業的基礎知識,懂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掌握一門基礎的程序語言即可。
2.BAT一般空缺,為非常低端崗位預留。
3.年薪8w以下,國內約有102w人。
1.熟練掌握一種語言,掌握一種開發環境。
2.了解編譯器的原理和實現機制,了解操作系統中的內部機制。
3.能獨立完成復雜任務,能夠發現並解決問題。
4.在項目當中可以作為獨立的項目組成員。
5.年薪9-12w,國內約有116w人。
1.深入了解一門操作系統,掌握某項領域知識的各種思想原理。
2.各種經驗、技能、技巧掌握下來,學習一些知名的開源項目。
3.對於復雜問題的解決有自己的見解,對於問題的識別、優先順序分配有見解,善於尋求資源解決問題。
4.可獨立領導跨部門的項目;在專業方面能夠培訓和教導新進員工。
5.年薪13-15w,國內約有55w人。
1.做基礎研究,研究非數值"計算"。
2.在專業領域,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具備一定的前瞻性的了解。
3.對於復雜問題的解決有自己的見解,對於問題的識別、優先順序分配見解尤其有影響力,善於尋求資源解決問題。
4.可獨立領導跨部門的項目;能夠培訓和教導新進員工。
5.是專業領域的資深人士;行業外或公司內培養周期較長。
6.年薪16-20w,國內約有76w人。
1.在某一專業領域中,對於業界的相關資源及水平比較了解。
2.參與部門相關策略的制定;對部門管理層的在某個領域的判斷力產生影響。
3.對事物和復雜問題的分析更有影響力。
4.進行創新。對任何一種簡單的東西,需要考慮各種各樣的需求,以需求來驅動研究;對各種最基礎性的查找結構和演算法都瞭然於胸。
5.年薪21-25w,國內約有45w人。
1.是某一領域中的資深專家;對某一專業領域的規劃和未來走向產生影響。
2.有較大的貢獻。(首先解決問題必須是比較重要的,其次你要比前輩們在某方面有一個較大的提高,或者你解決的是一個全新的以前沒有解決過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主要的思路和方法必須是你自己提供的,不再是在別人的思路基礎上進行的優化和改進)
3.年薪26-30w,國內約有52w人。
1.在公司內部被認為是某一方面的專家或者在國內的業界范圍具備知名度和影響力。
2.對公司某一方面的戰略規劃和未來走向產生影響。
3.在本領域的思想和研究在公司具備較大的影響力。
4.年薪31-40w,國內約有35w人。
而徵友的這一位還有170w的年薪和股票期權。但是大家還是看不對眼。可能要求生活的態度不一樣吧!
P6開始,管理崗M序列出現。P6=M1。P6=資深,研究生1到2年工作經驗,或者優秀應屆研究生,應屆博士起點,或者本科3年工作經驗,幹活主力。M1=主管,一般是帶應屆生或者不超過P6的小團隊leader。P8=M3。P8=高級專家,研究生5年以上經驗,本科7年以上經驗,一線最高級別。M3=高級經理/部分部門給總監。
P8月薪在34K到60K之間,P8工資水平主要靠的是股票收入。值得一提的是,P序列中最高級別的是P11,相當於高級研究員/首席科學家。
只能說很厲害了的,這是實打實的富一代啊。如果有錢的人不說,這個真的不要說別人要求多,別人是有這個實力去要求,其實他把自己的條件擺出來了,你看的上眼的還不是就可以聊聊,看不上眼也沒必要說別人的不是吧!
3. 大家知道一個四年的程序員薪資待遇,究竟是怎樣的嗎
程序員都很誠懇,薪水沒達到預期,會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技術水平不夠。但事實上,技術能力並不是決定薪酬的唯一因素,供需關系對薪酬的影響非常大。很多時候,兩個能力差不多的程序員卻在薪水上有較大的差異。並不鼓勵輕易跳槽,但了解市場行情是很有必要的。
這類低調的公司很難在 36kr 等媒體上看到他們的身影。有些投資者時常想約創始人出來「聊一聊」,幾位創始人的態度無一例外的高冷——不約!這類公司中做程序員往往幸福指數比較高,只是一來知名度不高,二來招人不多。他們是怎麼招人的?——大多是通過熟人推薦。
總結一下公司這塊的情況,以下兩點決定了它願意給出 50W 以上的 offer:
1、公司不差錢
2、需要高水平的程序員
這類程序員是 Topcoder 的主力軍,他們的共同特點是:10 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在大公司當過螺絲釘,也在創業公司做過技術 leader,有過一兩段不算成功的創業經歷。這樣的程序員無論是去 BAT 還是去創業公司,都能拿到 50 萬年薪以上的 offer。
4. 那些轉行做程序員的有後悔的嗎
沒有。
相對較高的薪水干IT能養活自己。在中國,如果單看工資收入,金融和IT絕對是排在前幾位的行業。IT行業相對其他傳統行業來說,工資水平還是處於較高的水平,更別說你幸運的投身到一個初創公司獲得股權期權等等,IT行業的快速發展給每個從業者帶來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
程序員注意事項
不要"一遇到問題就去找程序員":通常技術問題通過閱讀使用說明就可以解決。比如你剛買了一個新的播放器,想要把它連接到你的電視,你只需要找到使用手冊里關於如何連接介面的那一頁即可。
錯誤信息通常會被很清晰地列出來。通過仔細閱讀並加以思考這個信息傳達了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是非常有可能的,如果你看到一條信息"你的硬碟已經快滿了",通常這就意味著你的硬碟要滿了。為了安撫你的電腦,你需要刪除一些你不再需要的文件(或者將它們轉移到外部的移動硬碟中)。
5. 最適合程序員轉行的職業有哪些
1、成為高手或專家
在某個領域深耕,成為能夠解決復雜問題的高手或專家,這是少數熱衷技術的程序員的理想歸宿。按照德雷福斯模型,一個技術領域內,可能有12%~15%左右的人,可以達到這種程度。
2、走向管理崗位
成為管理者,是另一條常規的發展路徑,也是很多人的目標。甚至有人會認為,如果到了35歲,還沒有成為管理者,軟體開發生涯基本就結束了。(我認為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管理者以人為杠桿,通過他人工作,能夠實現更大的目標。所以優秀的管理者,會有機會拿到更多的薪水、獎金、股票或期權,綜合收入,大概率比同齡的技術人員要高。
3、穩定在一家公司成為團隊骨幹
一個研發團隊中,除了專家和管理人員,往往還有幾位骨幹,技術能力雖然還未到專家水平但也比較突出,能很好的勝任工作,同時他們還能很好的理解業務,在做項目時,靠譜,讓人放心。
這類人在團隊中的佔比,可能在15~20%左右,他們是中流砥柱,非常重要,只要公司這條船不沉,他們就可以繼續前進。甚至公司這條船沉了,他們也可以換乘領域內的另一條船,繼續做骨幹。
4、競爭力不足,反復被裁
有一少部分程序員,沒有足夠的成長意願,或者沒有精力在成長上持續投資,競爭力逐年下降,成為公司優化的首選對象,反復被各家公司優化,直到沒人願意接納,被迫轉行。
6. 22歲入職大廠的程序員在34歲會有多少存款
在大廠的話要看你平時的花銷了,應該一個月三四千應該是有的,三四千的話,但是也要排除一下你用掉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