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腦文件怎麼壓縮打包
您好,首先電腦需要安裝一款壓縮軟體,安裝後的操作步驟如下:
1、將要壓縮的文件放置於同一個文件夾下;
2、選定要壓縮的文件;
B. 文件夾怎麼壓縮打包
首先打開手機桌面上的【文件管理】,進入【全部文件】,在全部文件中找到想打包的文件,長按一個文件,在文件的後面將想打包的文件打上【勾】,然後選擇頁面下方的【更多】,在彈出的選項中選擇【壓縮】即可將幾個文件打包為一個壓縮文件。
長按該壓縮文件,在彈出的選項中選擇【分享】,在分享頁面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分享方式,找到想分享的好友後點擊該好友,之後選擇【發送】即可將壓縮文件分享給好友。
電腦文件壓縮包安全小知識
如果製作加密壓縮包很頻繁,且都是使用同一個常用的密碼,那麼完全可以讓 WinRAR 來自動添加密碼,在你製作壓縮包的同時,默認密碼也自動添加進去了,非常方便。
具體方法是:打開 WinRAR ,選擇「選項→設置」命令,在彈出的「設置」窗口中,選擇「壓縮選項」標簽,然後單擊「創建默認配置」按鈕,在彈出的「設置默認壓縮選項」窗口中選擇「高級」標簽,單擊「設置口令」按鈕,最後在「口令設置」中輸入自己常用的密碼,連續按「確定」保存設置即可。
linux tar壓縮解壓縮文件夾、文件命令詳解
直接先上三個常用命令
1.壓縮當前目錄下文件夾/文件yk到yk.tar.gz:
2.解壓縮當前目錄下的yk.tar.gz到file:
參數詳解
五個命令中必選一個
-c: 建立壓縮檔案
-x:解壓
-t:查看內容
-r:向壓縮歸檔文件末尾追加文件
-u:更新原壓縮包中的文件
這幾個參數是可選的
-z:有gzip屬性的
-j:有bz2屬性的
-Z:有compress屬性的
-v:顯示所有過程
-O:將文件解開到標准輸出
-f必選參數
-f: 使用檔案名字,這個參數是最後一個參數,後面只能接檔案名。
查看
在不解壓的情況下查看壓縮包的內容:
D. 華為電腦怎麼壓縮文件包
隨便裝個壓縮軟體 ,比如360壓縮軟體或7z 或其它任意壓縮軟體等等。
壓縮方式基本一樣。
選中文件或文件夾 點滑鼠右鍵-----找到壓縮項,進行壓縮(一般是壓縮為同名文件壓縮包)。
E. 說說 Linux 中的壓縮與解壓縮指令(tar)
tar 的功能類似於 Windows 中的 WinRAR。它可以將多個目錄或文件打包成一個大文件,在打包的過程中還可以透過 gzip/bzip2/xz 的支持,對文件進行壓縮 1 。
tar 的選項參數很多,主要用到的有以下這些:
還是太多,記不住怎麼辦? 記住下面這些最常用的命令即可:
總結一下:z 為gzip;j 為bzip2;J 為xz。c 為壓縮;t 為查詢;x 為解壓縮。最後跟著 vf。f 一定要是最後一個,如果放在其他選項之前,tar 就會把文件名搞錯。比如 tar -zcfv xxx 命令,tar 指令就會認為壓縮文件名為 v!
壓縮的文件名稱要根據壓縮演算法加上響應的後綴:
只有知道了壓縮演算法,我們才能解的出來,你說是嗎?所以文件名規范很重要。
假設我們需要備份 /etc 文件夾,把它打成一個壓縮包 1 。這在實際應用中很常見,因為 /etc 文件夾存放了系統主要配置文件。在英文中完整單詞是etc.,也就是後面會帶上一個句點,表示「等等」之意。
接下來,我們分別使用 gzip、bzip2與 xz 演算法對 /etc 文件夾進行打包壓縮。
gzip 壓縮指令: time tar -zpcvf /root/etc.tar.gz /etc
bzip2壓縮指令: time tar -jpcvf /root/etc.tar.bz2 /etc
xz 壓縮指令: time tar -Jpcvf /root/etc.tar.xz /etc
從 real 中可以看出: gzip 的壓縮速度最快,而 xz 的壓縮速度最慢。
從大小上來看,xz 的壓縮率最高,而gzip 壓縮率最差。
壓縮率高,自然需要時間成本。因此需要壓縮的文件夾很大,那麼就要多多考慮時間成本咯。因為 gzip 壓縮速度快,這也是 *.tar.gz 比較流行的原因之一。
假設有這樣一種場景:我們需要打包某個文件夾(/root),但這個文件夾中的某個文件或者子文件夾不想打包進去(帶 etc 前綴)。也就是希望這個文件夾部分打包,部分不打包。可以執行以下指令:
tar -zcvf /root/test.tar.gz --exclude=/root/etc* --exclude=/root/test.tar.gz /root
加了 --exclude=/root/test.tar.gz 是為了排除自身,否則壓縮包中會包含一個大小為 0 的自身文件,這恐怕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通過 tar -ztvf test.tar.gz 就可以查看剛剛新打的壓縮包中所包含的文件列表:
使用命令 tar -ztvf etc.tar.gz 查看剛剛打好的壓縮包。注意要使用匹配的解壓縮演算法才能正確解壓,比如示例中是 gz 作為後綴,所以加了 -z 選項表示使用 gzip 演算法進行解壓。
部分輸出內容:
可以看到該命令把文件的許可權、賬戶以及歸屬組也一並列印出來了。
而且還有一點很關鍵,這些文件都沒有根目錄。如果沒有拿掉根目錄,解壓縮後的文件名就會是絕對路徑, 亦即解壓縮後的數據一定會被放置 到 /etc/xxx 去 1 !這樣系統的 /etc 文件夾就會被覆蓋,後果很嚴重。所以,tar 打包指令默認都會去除放入包中文件的根目錄。除非通過 -P 顯示要求保留這些文件的根目錄。
(1)完全解壓
利用 tar -zxvf etc.tar.gz -C /tmp 命令把 etc.tar.gz 解壓到 /tmp。解壓成功後,就會在 /tmp 下看到 /etc 文件夾。
如果需要在本地路徑下直接解開,那直接執行 tar -zxvf etc.tar.gz 即可。
(2)部分解壓
假設我們需要把壓縮包(etc.tar.gz)中的 vconsole.conf 解壓出來。可以先執行以下命令,查詢出該文件所對應的相對路徑:
tar -ztvf etc.tar.gz | grep 『console』
拿到需要解壓的文件路徑之後,就可以執行 tar -zxvf etc.tar.gz etc/vconsole.conf
進入當前目錄的 etc 文件夾,就可以看到 vconsole.conf 已經被解壓出來了:
【1】 鳥哥. 鳥哥的Linux私房菜 基礎學習篇[M]. 第四版.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2018:359-362.
F. 文件夾怎麼壓縮
文件夾壓縮步驟如下:
1、右擊需要壓縮的文件夾。
G. 解壓縮命令
我們知道WinRAR是個很古老的軟體,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功能強大。本文分享如何使用命令行語法(也順便介紹VB(A)中的Shell命令)來實現批量的壓縮文件和解壓縮文件。
1.首先,我們打開命令行。點擊Windows開始菜單,所有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
右擊圖標,點擊「以管理員身份運行」(防止命令行許可權不夠無法執行)
2.或者按下快捷鍵Windows+R,輸入cmd,回車確定。
3.在命令行中,輸入WinRAR m -r -ep1 壓縮包保存路徑 被壓縮的文件(夾)路徑
然後回車,就可以將被壓縮的文件(夾),壓縮成一個WinRAR壓縮包。
注意,此命令執行後,原來被壓縮的文件或者文件夾,就自動刪除了!
4.如果不希望在得到壓縮包後,刪除原來的文件夾或文件,可以使用命令WinRAR a -r -ep1 -df 壓縮包保存路徑 被壓縮的文件(夾)路徑。
實用命令:
命令m 表示移動(壓縮後,刪除源文件)
命令a 表示添加壓縮
命令s 表示創建自解壓文件
實用開關:
-r 含子文件夾
-ai 忽略文件屬性
-cl 文件名小寫
-cu 文件名大寫
-ed 忽略空文件夾
-ep 忽略路徑信息
-ep1 表示忽略被壓縮的根文件夾
-ep2 包含最完整路徑信息(除驅動器)
-df 表示壓縮後刪除源文件
-dr 刪除源文件到回收站
-or 自動重命名同名文件
如何使用命令行解壓縮文件?
1.WinRARx壓縮包路徑解壓縮到目標文件夾的路徑
2.解壓縮保留路徑,WinRAR e 壓縮包路徑 解壓縮到目標文件夾的路徑
3.解壓縮忽略路徑,忽略路徑的意思,就是解壓縮時,壓縮包原來裡面有文件夾的,解壓縮之後,只能得到所有文件,而文件夾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