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linux網卡命令

linux網卡命令

發布時間:2022-12-25 02:00:43

linux常用網路配置命令

一、查看網路配置

確保網路配置的正確性及網路連接的暢通是Linux系統作為伺服器應用的基礎,查看及測試網路配置是管理Linux網路服務的第一步。

1.ifconfig——查看網路配置

1) 查看所有活動網路介面的信息

執行 ifconfig 或ip addr或ip a命令,都可以顯示當前主機中已啟用(活動)的網路介面信息。、

2) 查看指定網路介面信息

格式:ifconfig 網路介面名

可以通過TX、RX等信息了解到通過該網路介面發送和接收的數據包個數,流量等跟多屬性。

2.hostname命令

在Linux系統中,相當一部分網路服務都會通過主機名來識別本機,如果主機名配置不當,可能會導致程序功能出現故障。

1) 查看主機名

使用hostname命令就可以查看當前主機的主機名,不添加任何選項參數。

2) 臨時更改主機名

hostname NewName

註:這種方法只是臨時的更改主機名,重啟後將失效。

3) 永久更改主機名

a. 修改配置文件

RHEL6和7的配置文件存放路徑不相同,修改配置文件中的主機名,重啟就可永久更改主機名。

RHEL6主機名配置文件路徑為:/etc/sysconfig/network

RHEL7主機名配置文件路徑為:/etc/hostname

示例

b. 使用命令修改(這種方法只適用於RHEL7或者CentOS7之後)

命令格式:

使用該命令更改後,更改後的主機名就自動寫入了配置文件中,所以可以永久更改主機名,其實就是修改了配置文件。

3.route命令

直接執行route命令可以查看當前主機中的路由表信息,若結合「-n」選項使用,可以將路由記錄中的地址顯示為數字形式,這可以跳過解析主機名的過程,在路由表條目較多的情況下能夠加快執行速度。

Destination列對應的是目標網段的地址,Gateway列對應的是嚇一跳路由器的地址,Iface列對應的是發送數據的網路介面。當目標網段為「default」是,表示此行是默認網關記錄,當嚇一跳為「*」是,表示目標網段是與本機直接相連的。

4.netstat命令——查看系統的網路連接狀態等

netstat命令是了解網路狀態及排除網路服務故障的有效工具。

常用選項:

-a:顯示所有活動連接(包括監聽、非監聽狀態的服務埠)

-n:以數字形式顯示

-p:顯示相關的進程信息

-t:查看 TCP 協議相關信息

-u:查看UDP協議相關信息

-r:顯示路由表信息

-l:顯示處於監聽(listening)狀態的網路連接及埠信息

通常使用「-anput」組合選項,結合管道使用「grep」命令,來查看一些服務的埠是否開啟。

示例:

Tcp21為ftp服務的埠

二、測試網路連接

1.ping命令——測試網路連通性

常用選項:

-c<完成次數>:設置完成要求回應的次數

-i<間隔秒數>:指定收發信息的間隔時間

-q:不顯示指令執行過程,開頭和結尾的相關信息除外

-s<數據包大小>:設置數據包的大小

-t<存活數值>:設置存活數值TTL的大小

-v:詳細顯示指令的執行過程

若返回「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的反饋信息,則表示目標主機不可達,可能目標地址不存在或主機已關閉;返回「Network is unreachable」的反饋信息,則表示沒有可用的路由記錄(如默認網關),無法到達目標主機所在的網路;返回「Request timeout」的反饋信息,表示與目標主機間的連接超時(數據包緩慢或丟失),若有嚴格的防火牆限制,也可能返回此信息。

2.traceroute命令——跟蹤數據包的路由途徑

使用traceroute命令可以測試從當前主機到目的主機之間經過的網路節點,並顯示各中間結點的連接狀態(響應時間)。對於無法響應的節點,連接狀態將顯示為「*」。

示例:traceroute IP_ADDR

在網路測試與排錯的過程中,通常會先使用ping命令測試與主機的網路連接,如果發現網路有故障,再使用traceroute命令跟蹤查看是在哪個中間結點存在故障。

3.nslookup命令——測試DNS域名解析

nslookup是用來測試(DNS)域名解析的專用工具。(DNS服務後面再詳細講解,通俗的說就是將域名解析為ip地址的一個服務)

示例:nslookup www..com

若成功反饋要查詢域名的IP地址,則表示域名解析沒有問題;若出現「...... no servers could be reached」的信息,表示不能連接到指定的DNS伺服器;若出現「...... cant』t find xxx.yyy.zzz:NXDOMAIN」的信息,表示要查詢的域名不存在。

三、設置網路地址參數

設置網路參數的方法:

• 臨時配置 —— 使用命令調整網路參數簡單、快速,可直接修改運行中的網路參數

一般只適合在調試網路的過程中使用

系統重啟以後,所做的修改將會失效

• 永久配置 —— 通過配置文件修改網路參數修改各項網路參數的配置文件

適合對伺服器設置固定參數時使用

需要重載網路服務或者重啟以後才會生效

1.臨時配置——使用網路配置命令(註:RHEL6中網路介面的名稱為eth,RHEL7中為ens)

1)使用ifconfig命令修改網卡的地址、狀態

ifconfig命令不僅可以用於查看網卡配置,還可以修改網卡的ip地址,子網掩碼,也可以綁定網路介面、激活或停用網路介面

a. 修改網卡的ip地址(臨時修改)

命令格式:

示例:

b. 禁用或者重新激活網卡

命令格式:

示例:

c. 設置虛擬網路介面(相當於一塊網卡配置多個IP地址)

命令格式:

示例:

可以根據需要添加更多的虛擬介面,如「eth0:1」「eth0:2」等

2)使用route命令添加、刪除靜態路由記錄

• 刪除路由表中的默認網關記錄命令格式:route del default gw IP地址

• 向路由表中添加默認網關記錄命令格式:route add default gw IP地址

• 添加到指定網段的路由記錄命令格式:route add -net 網段地址 gw IP地址

• 刪除到指定網段的路由記錄命令格式:router del -net 網段地址

2.永久配置——修改網路配置文件

1)網路介面配置文件

網路介面的配置文件默認位於目錄「/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中,文件名格式為:「ifcfg-XXX」,其中「XXX」是網路介面的名稱。例如:RHEL6中網卡eth0的配置文件是「ifcfg-eth0」,而RHEL7中網卡ens33的配置文件是「ifcfg-ens33」。

在網卡的配置文件中,可以看到靜態IP地址的部分內容如下圖所示:

上述個配置項的含義及作用:(圖示為RHEL6中的配置文件,7中也差不多,換湯不換葯,修改的都差不多)

• DEVICE:設置網路介面的名稱ONBOOT:設置網路介面是否在Linux系統啟動時激活BOOTPROTO:設置網路介面的配置方式,值為static時表示使用靜態ip地址,為dhcp時表示通過dhcp的方式動態獲取ip地址IPADDR:設置網路介面的ip地址NETMASK:設置網路介面的子網掩碼GATEWAY:設置網路介面的默認網關地址2)重啟 network 網路服務

當修改了網路介面的配置文件以後,若要使新的配置生效,可以重啟network服務或者重啟主機或者禁用、啟用網路介面。

示例:

• RHEL6中重啟network服務:service network restartRHEL7中重啟network服務: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註:這是我在做實驗時候的一個經驗:RHEL6修改完網卡配置重啟後,ip地址仍然沒有改過來,這時候我們經常會刪除「/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這個文件。RHEL7不用管,RHEL7特別好改,RHEL6改的時候特別難受。(個人提示,不求認同)

3)域名解析配置文件

a.指定為本機提供DNS解析的伺服器地址

/etc/resolv.conf文件中記錄了本機默認使用的DNS伺服器的地址信息,對該文件所做的修改將會立刻生效。Linux系統中最多可以指定3個(第3個以後將被忽略)不同的DNS伺服器地址,優先使用第1個DNS伺服器。

示例:

其中「search localdomain」用來設置默認的搜索域(域名後綴)。例如,當訪問主機「localhost」時,就相當於訪問「localhost.localdomain」。

b.本地主機映射文件

/etc/hosts文件中記錄著一份主機名與ip地址的映射關系表,一般用來保存經常訪問的主機信息。當訪問一個未知的域名時,先查找該文件中是否有相應的映射記錄,如果找不到在去向DNS伺服器查詢。

hosts 文件和 DNS 伺服器的比較

• 默認情況下,系統首先從 hosts 文件查找解析記錄hosts 文件只對當前的主機有效hosts 文件可減少 DNS 查詢過程,從而加快訪問速度

❷ linux 網卡狀態命令mii-tool 和 ethtool

linux下用mii-tool和ethtool 查看網線是否正確連接到網卡
輸入mii-tool可以查看網線是否連接到網卡

有時驅動可能不支持會出錯下列錯誤

可以使用ethtool查看

Link detected: yes為正常no為失敗

mii-tool 的用法:
mii-tool 在更改網路設備通信協商方式的方法比較簡單,用 -v 參數來查看網路介面的狀態;看下面的例子;
mii-tool 更改網路介面協商的方法;
[root@localhost ~]# mii-tool --help
usage: mii-tool [-VvRrwl] [-A media,... | -F media] [interface ...]
-V, --version display version information
-v, --verbose more verbose output 註:顯示網路介面的信息;
-R, --reset reset MII to poweron state 註:重設MII到開啟狀態;
-r, --restart restart autonegotiation 註:重啟自動協商模式;
-w, --watch monitor for link status changes 註:查看網路介面連接的狀態變化;
-l, --log with -w, write events to syslog 註:寫入事件到系統日誌;
-A, --advertise=media,... advertise only specified media 註:指令特定的網路介面;
-F, --force=media force specified media technology 註:更改網路介面協商方式;
media: 100baseT4, 100baseTx-FD, 100baseTx-HD, 10baseT-FD, 10baseT-HD,
(to advertise both HD and FD) 100baseTx, 10baseT

example:
[at_Neal:root:~:]# mii-tool
eth0: negotiated 100baseTx-FD flow-control, link ok
eth1: no link
eth2: negotiated 100baseTx-FD flow-control, link ok

❸ linux查看網卡信息 命令

  1. ifconfig和lspci

  2. 2.lspci |grep -i 'eth' 或 lspci | grep -i net命令

  3. 3. 3.iwconfig :用於查看無線網路,如果你設備上有無線網卡此時可用此命令來查看

  4. 4.ethtool -p eth0

❹ Linux 網卡配置

Linux 網卡配置有兩種方法,一是臨時配置、二是永久配置。

臨時配置網卡(以網卡名為 eth0 為例)的IP地址和子網掩碼,在重啟後失效。
1.1使用 ifconfig 命令配置,命令如下:

配置完成後,使用 ifconfig 命令查看是否配置成功,得到:

其中,網卡 lo 為本地環回網卡。

使用 route 命令配置網關,命令如下:

若網卡 eth0 未啟用,可使用命令 ifconfig eth0 up 啟用;用命令 ifconfig eth0 down 禁用網卡。

編輯 /etc/network/interfaces 文件。命令如下:

按下按鍵 i 或 o 進入插入模式,編輯結束後使用 Esc 退出編輯,分別按鍵 :wq 退出。

例如:該 interfaces 的內容可能為:

或者設置靜態IP地址。

或者默認通過DHCP模式獲得網路配置。

配置後用命令行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重啟網路服務或重啟計算機生效。

❺ linux 怎麼啟動網卡

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遇到Linux系統進行重啟網卡的操作,有以下三種方法:

1、service network restart

3、ifconfig eth0 up可以用於啟動網卡 ;

4、ifconfig eth0 down可以用於禁用網卡 。

❻ linux下啟動和關閉網卡命令

網卡配置後可以用多種方式啟動和關掉網卡

1、服務形式開關網卡
啟動:service network start
關閉:service network stop
2、還可以在這里開關網路服務
啟動網路服務:/etc/init.d/network start
停止網路服務:/etc/init.d/network stop
2、ifconfig開關網卡
啟動:ifconfig eth網卡編號 up
關閉:ifconfig eth網卡編號 down

❼ Linux關於網卡的幾個命令

一、Linux網路屬性配置

1.Linux主機接入到網路方式
IP/NETMASK:實現本地網路通信
路由(網關):可以進行跨網路通信
DNS伺服器地址:基於主機名的通信,Linux可以有三個DNS地址
當第一個地址本身掛了,才會查找其備用地址;若第一個地址無法解析則停止
2.網路屬性配置方式
(1)靜態指定
1)命令方式
ifcfg系列命令:
ifconfig:配置IP,NETMASK
route:配置路由相關信息
netstat:狀態及統計數據查看
iiproute2系列命令:
ip OBJECT:
addr:地址和掩碼;
link:介面
route:路由
ss:狀態及統計數據查看
CentOS 7:nm(Network Manager)家族
nmcli:命令行工具
nmtui:text window 工具
hostname/hostnamectl:主機名配置
2) 配置文件:
RedHat及相關發行版:/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NETCARD_NAME
DNS伺服器指定配置文件:/etc/resolv.conf
本地主機名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
註:命令配置能及時生效,但時關閉當前進程之後配置失效,為一次性配置方式
通過配置文件配置網路屬性,無法立即生效,需要重啟服務、重新載入配置文件或者重啟進程
(2)動態分配:依賴於本地網路中有DHCP服務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e Procotol,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此時不能固定IP地址
3.網路介面命名
(1)傳統命名
乙太網:eth#,例如eth0, eth1, …
PPP網路:ppp#, 例如,ppp0, ppp1, …
(2)可預測命名方案(CentOS 7)
支持多種不同的命名機制,根據Fireware, 拓撲結構等信息自動配置
1) Firmware或BIOS為主板上集成的設備提供的索引信息可用,則根據此索引進行命名,如eno1,eno2, …
2) Firmware或BIOS為PCI-E擴展槽所提供的索引信息可用,且可預測,則根據此索引進行命名,如ens1, ens2, …
3) 如果硬體介面的物理位置信息可用,則根據此信息命名,如enp2s0, …
4) 如果用戶顯式定義,也可根據MAC地址命名,例如eno16777736(十六進制MAC), …
5)上述均不可用,則仍使用傳統方式命名;
(3)命名格式的組成
en:ethernet,表示網際網路網卡介面
wl:wlan,表示無線網網卡介面
ww:wwan,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表示無線廣域網網卡
(4)名稱類型:
o<index>:集成設備的設備索引號;
s<slot>:擴展槽的索引號;
x<MAC>:基於MAC地址的命名;
p<bus>s<slot>:基於匯流排及槽的拓撲結構進行命名;

❽ 1、linux如何設置網卡,使計算機能正常上網。

1. 首先, 我們需要確保本地計算機可以連接到外聯網, 然後打開。

❾ linux下無線網卡如何驅動

linux下無線網卡具體驅動的操作方法如下:

1、首先需要確定網卡的類型,打開linux的輸入窗口,然後繼續在linux終端下輸入lsusb命令,此時在輸出欄的第一行可以查看網卡類型,記錄下來。

❿ linux5——網路命令

##Ctrl+D:在目錄下敲擊該命令,作用是退出當前用戶。

##Ctrl+D:在命令mail、write等命令中敲擊該命令,作用是退出當前命令。

1.write

        語法:write 用戶名

        功能:給用戶發信息,以Ctrl+D保存結束; 即時通信

2.wall(write all)

    語法:wall [message]

    功能:發廣播信息(給所有用戶發信息); 回車鍵結束命令

3.ping

    語法:ping [選項] IP地址

    功能:測試網路連通性

    -c 次數:指定發送次數

    -s 位元組:指定探測包的大小

4.ifconfig(interface configure)

    語法:ifconfig(或者ifconfig 網卡地址 IP地址 )

    功能:查看和設置網卡信息     

    inet6: IPv6地址目前不生效

5.mail

    語法:mail [用戶名]

    功能:查看或者發送電子郵件   ##輸入郵件內容時,刪除鍵為 ctrl+backspace

6.last

    語法:last

    功能:顯示當前與過去登入系統的用戶信息

7.lastlog

    語法:lastlog

    功能:顯示所有用戶最後登錄時間

8.traceroute

    語法:traceroute [目標主機]

    功能:顯示發出數據包的主機到目標主機之間的網關數量

     ## 星號*** 可能是防火牆封掉了ICMP的返回信息,所以得不到數據包返回數據

9.netstat

    語法:netstat [選項]  

    功能:顯示網路相關信息

    -a:列出所有網路狀態,包括Socket程序

    -c 秒數:指定每隔幾秒刷新一次網路狀態

    -n:使用IP地址和埠號顯示,不是用域名和服務名

    -p:顯示PID和程序名

    -t:顯示使用TCP協議埠的鏈接狀況

    -u:顯示使用UDP協議埠的鏈接狀況

    -l:加顯示監聽狀態的鏈接

    -r:顯示路由表

    「tuln」選項:查看本機開啟的埠,只能查看監聽狀態的鏈接。

    1) Proto:網路連接的協議,一般就是 TCP 協議或者 UDP 協議。

    2) Recv-Q:表示接收到的數據,已經在本地的緩沖中,但是還沒有被進程取走。

    3) Send-Q:表示從本機發送,對方還沒有收到的數據,依然在本地的緩沖中,不具備 ACK 標志的數據包。

    4) Local Address:本機的 IP 地址和埠號。

    5) ForeignAddress:遠程主機的 IP 地址和埠號。

    6) State:狀態。常見的狀態主要有以下幾種。

            -LISTEN:監聽狀態,只有 TCP 協議需要監聽,而 UDP 協議不需要監聽。

            -ESTABLISHED:已經建立連接的狀態。如果使用"-I"選項,則看不到已經建立連接的狀態。

            -SYN_SENT:SYN 發起包,就是主動發起連接的數據包。

            -SYN_RECV:接收到主動連接的數據包。

            -FIN_WAIT1:正在中斷的連接。

            -FIN_WAIT2:已經中斷的連接,但是正在等待對方主機進行確認。

            -TIME_WAIT:連接已經中斷,但是套接字依然在網路中等待結束。

            -CLOSED:套接字沒有被使用。

            最常用的是LISTEN和ESTABLISHED

10.numtui

    語法:numtui

    功能:配置網路——centos7獨有的功能

11.mount

    語法:mount [-t 文件系統] 設備文件名 掛載點

    功能:掛載外接設備

閱讀全文

與linux網卡命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vd光碟存儲漢子演算法 瀏覽:758
蘋果郵件無法連接伺服器地址 瀏覽:963
phpffmpeg轉碼 瀏覽:672
長沙好玩的解壓項目 瀏覽:145
專屬學情分析報告是什麼app 瀏覽:564
php工程部署 瀏覽:833
android全屏透明 瀏覽:737
阿里雲伺服器已開通怎麼辦 瀏覽:803
光遇為什麼登錄時伺服器已滿 瀏覽:302
PDF分析 瀏覽:486
h3c光纖全工半全工設置命令 瀏覽:143
公司法pdf下載 瀏覽:383
linuxmarkdown 瀏覽:350
華為手機怎麼多選文件夾 瀏覽: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塊指令 瀏覽:350
風翼app為什麼進不去了 瀏覽:779
im4java壓縮圖片 瀏覽:362
數據查詢網站源碼 瀏覽:151
伊克塞爾文檔怎麼進行加密 瀏覽:893
app轉賬是什麼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