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郭德綱和孟非一起主持的那個節目是什麼節目來著
《非常了得》
《非常了得》是一檔由孟非和郭德綱聯合主持的全新益智答題脫口秀節目,該節目於江蘇衛視2011年6月8日晚首播,每周三晚22:00開播。該節目於2014年07月09日正式停播。
《非常了得》原名為《非德要看》,由於名稱拗口,節目組發起了征名活動。郭德綱也對入圍名稱點評:「《哼哈二將》雖好但容易得罪人,哼的是誰,哈的是誰;《阿非與阿綱》,聽起來就像倆流氓。」對於孟非力挺的《孟德思究》,郭德綱直言「容易想歪,曹操思舅舅。」
每位選手都將面臨八位不同表述的出題者,這些出題者的表述有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選手的唯一任務就是分辨出表述的真假,八位出題者對應三關,選手選擇任意一位表述者開始。
(1)孟非和程序員搞笑視頻擴展閱讀
特色嘉賓
1、獸醫
於2011年06月15日節目中,有自稱來山東曲阜林前村的獸醫,使得後續節目陸續出現關鍵字 「林前村」,「徐洪福」,「百分之三的生理鹽水」。
2、高姐
於2011年07月6日節目中,有自稱在高鐵G102做乘務員的「高姐」,來自重慶的男選手多次被主持人調侃。
3、秦詩
於2011年08月24日節目中,微反應專家姜振宇遭遇多重挑戰,台下苦學微表情的選手登台,「師徒」二人意見不一,當場過招!超萌女嘉賓身份撲朔迷離,全場陷入糾結,更是現場揭姜振宇「傷疤」,令其大為尷尬。
4、徐藝
於2011年07月27日節目中,這位名叫徐藝的女選手艱難闖關,答對所有問題,這也是《非常了得》開播以來歐洲十國游大獎首度落入選手懷抱。
5、黃津津
於2011年08月31日節目中,19歲的黃津津,背帶褲、小拖鞋,一頭短發,這位酷似孫燕姿的活潑小女孩是南京藝術學院的大二學生。從小愛動的她,晃暈了場上的所有人,包括主持人和對手,最後輕松抱走了《非常了得》開播以來第二個大獎!
B. 孟非主持的節目有哪些
孟非是2002年主持《南京零距離》這個新聞直播節目才被人所熟悉的,後來轉型變成了綜藝類的節目主持人。從2007年至2019年,孟非分別主持了《四大名助》、《絕對唱響》、《名師高徒》、《非誠勿擾》、《新相親大會》等節目,當時的收視率都還不錯,其中的《非誠勿擾》經久不衰,現在成為了江蘇衛視的王牌節目。
孟非很受中老年觀眾的喜愛,特別是受中老年婦女的追捧,這從他主持的《新相親大會》中可以明顯的看出來。而且孟非對於主持相親節目非常的游刃有餘,在他的把控下,節目的環節緊湊,節目的氣氛歡快活躍,給我們觀眾的感覺就是輕松、自在,非常的舒服。孟非能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那是必然的。
C. 孟非主持的相親節目有哪些
孟非主持的最熟悉的相親節目就是《非誠勿擾》,這個節目也給孟非漲了很多的粉絲,而且很多中年女性都很喜歡孟非。這個節目現在有兩種相親模式,一種是男生場,一種是女生場。
D. 《點贊達人秀》謝霆鋒、孟非上台配合自行車特技,他們的表現如何
謝霆鋒和孟非的表現很敬業,雖然他們也非常緊張和害怕,還是非常配合完成了選手的特技表演,可以說他們兩人確實很配合,絲毫沒有任何明星的架子,完全按照選手的要求躺在舞台上,這次兩人的敬業態度也獲得了很多觀眾的認可在,在《點贊達人秀》上選手需要表演一段自行車特技,需要邀請兩位嘉賓配合演出,謝霆鋒和孟非自豪奮勇配合選手完成這項高難度特技表演,他們雖然動作比較僵硬,但是也很配合對方的安排。
他們的表現很配合
兩人絲毫沒有任何明星的架子,完全按照選手的要求躺在舞台上,期間也沒有做出任何干擾選手的動作和表情,我覺得他們兩位不僅很尊重選手,而且也很配合,這或許他們如此受到大家喜歡的原因,因為他們都很懂得尊重別人。
E. 主持人孟非的故事
孟非以主持民生新聞的歷練和主持娛樂選秀的經驗,為《非誠勿擾》設定出既有懸念又不矯情、既多姿多采又風格清新的尺度感,可模仿,難超越。下面是我精心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孟非的故事,歡迎欣賞!
夢破,落榜生四處打工
1990年高考,他的語文成績僅次於江蘇省文科狀元,可數理化三科總成績卻不足100分,落榜是意料之中的事。孟非想去班復讀,可是學校看到他的高考成績,都不接收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出去打工,那一年,孟非和幾個同伴含淚離家去了深圳。
然而,深圳殘酷的現實很快粉碎了他的美夢。一連十多天,他一遍遍翻閱著從街邊撿來的舊報紙,尋找著招工信息;然後一次次去「見工,最終都一無所獲。
眼看帶的錢沒了,可是要生存啊,只好去做搬運工。而且搬運工是臨時的,哪裡有活干去哪裡。不僅累,報酬也少,而且時常還得忍受工頭的責難與訓斥。一個星期後,孟非終於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真的做一輩子搬運工嗎?他前所未有地懷念起學校生活來,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
孟非離開了深圳,回到了南京,決定繼續學習。他選擇了成人高考。1992年9月,孟非報名進入了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專科函授班。函授班針對社會在職人員招生,周六、周日上課。孟非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無論再累再忙,他都會按時聽課。
1994年7月,孟非通過兩年的函授班學習,拿到了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專科文憑。
1994年8月,孟非從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江蘇電視台文藝部體育組要一名接待員。孟非眼前一亮,雖然他知道,這接待員的工作最多隻是端茶倒水,接接電話……但是至少他可能會與記者搭上邊於是就去報了名。身體強壯能吃苦的他很快被錄用了,從此成了電視台里的一名臨時工。
這一干就是一年多,他仍然做著可有可無的工作。漸漸地,已經24歲的孟非對眼前的工作又產生了困惑,他憂心如焚:難道我這輩子只能端茶倒水嗎?
有了目標,孟非的生活里彷彿灑滿了陽光,他每天早早來到台里,利用幫記者們打掃衛生的機會熟悉記者的工作流程。如果一些老記者出去采訪時需要帶一個扛攝像機的,孟非總是爭先恐後地去干——為這個,他多次被別的臨時工罵成「傻冒」!但是只要一出去,他都多少有些收獲,或者學會些采訪技巧,或者熟悉攝像機的操作。
在這一過程中,孟非的日記里多了些內容:記載自己每天學到的東西。為了更快地接近記者這個群體,孟非還開始了「感情投資」,他跟前跟後,幫記者和編輯們端茶倒水,打掃衛生……時間一長,不少記者跟孟非都熱乎了,孟非扛攝像機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漸漸地,有些小新聞,老記者看不上眼的,就開始交給孟非,做好後加上老記者的名字就成了。每次有這樣的事情,孟非總是非常高興,當成頭等大事來做。
這樣積少成多,孟非的名字在電視上出現的次數漸漸多了。後來,領導便格外開恩,讓他干好自己的事情後,可以出去跑新聞。得到這個通知的時候,孟非喜出望外——他太珍惜這個臨時記者的機會了!
從此,他每天都要透支體力拚命趕做節目,通宵熬夜更是常事。但看到自己拍出來的片子,全部是自己剪輯、自己寫稿,甚至於自己配音的時候,他的心情就像秋日的藍天一樣明朗極了!漸漸地,有一些比較大的題材領導也開始交給他做了。
1996年8月,孟非作為總攝影參與拍攝了26集某專題片。該電視片在全國長篇電視專題片評比中榮獲二等獎,而孟非的敬業精神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這一次,孟非終於堂堂正正地甩掉了打雜的帽子,轉成了正式的記者。這個男人哭了……他在日記中對自己說:「苦難中積聚的力量正一步步地把我引向成功!」
接下來,孟非的事業一帆風順。1995年,江蘇電視台為了搶佔先機,組建了江蘇電視台城市頻道,籌備了一檔10分鍾的深度報道欄目。孟非進入該組後,正式開始了跑社會新聞的歷程。由於文字功底深厚,他在做記者的同時也做起了編輯工作,他的工資則提高到1000多元。
意外的是, 1998年春節過後,由於長期勞累,孟非的頭發開始大把大把地往下掉,有時候拔一下,就可以掉下一小撮。當年夏天,孟非索性剃成了光頭,還別說,這光頭配著他的笑臉,顯得既聰明又精神。從此這光頭一直陪著他到現在。
感謝苦難,南京人愛上光頭主持人
孟非一直都是個倔強的.人,每走一條路,他都不輕言放棄。要麼走到無路可走,要麼就走到最好。從1998年開始,他先後換了不少崗位,還做過一檔不成熟的談話節目的編導……這些,為他以後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2002年1月,江蘇電視台為了提高收視率,決定改《南京新聞》為新聞直播節目,起名為《南京零距離》,時間為一個小時,宗旨是「為平民百姓服務」。
一切准備就緒,主持人的選擇就擺到了檯面上——是沿用原來莊重型的主持人還是重新選擇主持人?台領導在這個問題上舉棋不定。最後,大家一致決定打破資歷、學歷限制,在全社會進行公開競選。
孟非用他這么多年來的經驗分析了自己的優劣:平民節目,當然要求主持人有平民特色;不一定長得帥,關鍵是要有底層生活的閱歷,說百姓關心的話題……而這方面,放眼全台,有誰比自己更有資格?他敏銳地感覺到:機會來了!這將是他從幕後轉向台前的一個機會。可是,自己的普通話能過關嗎……孟非只猶豫了一分鍾就做出了決定:普通話可以學習模仿,那些苦難的經歷卻是他難得的寶貴財富,是模仿不來的。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孟非搏對了!
面試那天,孟非用詼諧的語調平靜地講述了自己多次打工的艱難經歷,尤其是關於打工者的生命、尊嚴與價值的問題。他胸有成竹地提出了自己做「平民化主持人」的嶄新設想,並表示會盡量彌補自己的不足。
F. 孟非是怎麼成名的你對他又是如何評價的呢
說到主持人孟非,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非誠勿擾的主持人。憑著扎實的掌管功底與幽默的性情獲得觀眾的喜歡,在觀眾的支持下,事業也迎來更好的發展。盡管舞台上的孟非充滿了魅力,但是暗裡孟非仍是比較低調的,因此外界對他不是很了解,就非常獵奇,孟非是怎麼成名的?你對他又是如何評價的呢?
孟非的成名之路從孟非的發展就能看出,他是一位盡力又堅韌的主持人。很多人看非誠勿擾是沖著孟非去的,如果說他一人撐起一台戲,其實一點不過分。暗裡的孟非是一位好爸爸,台上的他是一位優秀主持人,由於早期經歷了很多,所以孟非懂得日子的艱辛,因此格外寬容。由於有經歷,所以舞台上的孟非充滿了魅力,嘉賓、觀眾都很尊重他。近幾年孟非的重心也逐漸轉移到生活上,他用更多時間來陪伴家人。
G. 孟非都主持過什麼節目
孟非是江蘇衛視的台柱子,主持參與過的節目如下:《南京零距離》、《絕對唱響》、《名師高徒》、《非誠勿擾》、《非常了得》、《有話非要說》、《新相親時代》、《新相親大會第二季》。
你最喜歡哪幾個節目?
H. 《非誠勿擾》11年了,孟非還是孟非,樂嘉已不是樂嘉
作者 | 月彌
2010年,江蘇衛視一檔叫做《非誠勿擾》的相親交友節目,將觀眾們帶入「全民相親年」。
女嘉賓馬諾一句「寧願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車上笑」,成為刷屏幾年的熱點話題。
孟非、樂嘉這對「光頭搭檔」隨著節目的爆火,從名不見經傳到逐漸走紅。
11年後的今天,選秀、演戲、旅行生活等各類綜藝節目遍地開花,《非誠勿擾》的收視率依然穩坐同時段第一。
《非誠勿擾》11周年時,孟非發微博問大家,「說說十一年前你在幹嘛?」
評論區里,除了對孟非個人的喜愛,也有粉絲們對節目的真情流露。
「當年看《非誠勿擾》還不懂感情和婚姻,但聽多了孟爺爺的點評,漸漸明白了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非誠勿擾》11年
2010年底,《非誠勿擾》開播,僅用了不到10集,收視率就超過3%,一舉拿下了年度綜藝收視率榜首。主持人孟非,一下子從江蘇省火到了全國。
那一年,22歲的馬諾參加《非誠勿擾》,青春靚麗又心直口快的她很快就成了舞台上最引人矚目的女嘉賓。
有男嘉賓說自己沒有花太多心思打扮,是自然美,馬諾直接開懟:「我希望導播能給我們放一首《解脫》,然後讓他下去就算了。」
一位中年男士上台,馬諾更是毫不客氣地吐槽:「如果知道你來,我就讓我媽代替我來了!」
一個喜歡騎行的「窮小子」想與馬諾牽手,問她願不願意一塊騎單車,馬諾斬釘截鐵地拒絕:「我寧願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要坐在單車上笑」。
馬諾此話一出,一夜成名,也從此背上了拜金和虛榮的罵名。
2011年4月,女嘉賓王佳連續4期在《非誠勿擾》中出鏡,她是西北大學的高材生,一襲長裙,溫婉優雅。最終,她成功牽手北京一家大公司的總經理張天翼。
正當王佳以為自己要迎來幸福時,張天翼留下了一條「要去美國公幹」的消息,此後再無音訊。
失意的王佳被一位叫「文文」的網友打動,見面後不到半年,兩人便決定結婚。
婚後王佳越想越不甘心,「文文」僅是個小職員,連婚房也是按揭的。更讓她心理失衡的是,以前一起上節目的小姐妹,有的成了闊太,有的甚至當上明星出了專輯。
每次丈夫勸告她「回到人間」,他們都會爆發激烈的爭吵。2012年8月,懷有八個月身孕的王佳殺死了自己的丈夫。
不僅許多年輕人都想上《非誠勿擾》出名、交友,劉燁、陸毅、佟大為、郭德綱、劉愷威等明星都曾在《非誠勿擾》里擔任過「非誠合夥人」。
何潤東還為了宣傳新劇,上台當過一回男嘉賓。他當時和孟非打賭,能留到20盞燈孟非就請他吃飯。
結果何潤東穿著一身清潔工的衣服上台後,第一輪就被滅掉了七盞燈,一位女嘉賓解釋道,「我對清潔工非常尊重,只是不喜歡厚嘴唇的男人」。
嘉賓換了又換,商業價值也一路水漲船高。2015年,有超過200檔綜藝節目上新,但非誠勿擾的地位依然無可撼動,以5億的冠名費高居當年綜藝之首。
11年過去,非誠勿擾服務了近萬名嘉賓,有超過500對男女牽手成功。
除了這些明星和素人,從《非誠勿擾》受益最大的,還有嘉賓樂嘉。
2010年,製片人王剛看重了孟非的評述和現場反應能力,把他抽調來做新節目《非誠勿擾》。
節目還需要一個電視新面孔來當嘉賓,定位是「心理專家」,王剛經人介紹,找到了樂嘉。
節目沒錄制幾期,樂嘉找到製片人要求改節目流程,他需要隨時插話,點評嘉賓的言行。 「我是《皇帝的新衣》里那個小孩,最大的功效就是——講真話。」
沒想到改版後節目效果出奇的好,孟非睿智幽默,樂嘉則是犀利辛辣,但又能切中要害。再配合上黃菡的優雅,《非誠勿擾》很快打出了獨特的風格。
孟非和樂嘉這對搭檔,還被觀眾親切稱為「光頭組合」。
有一期樂嘉和一位女嘉賓起了爭執,女嘉賓許亞麗有個偏癱的哥哥,父母又沒什麼勞動能力,全家上下靠許亞麗養著。
樂嘉毫不客氣地吐槽:「沒有哥哥的拖累的話,你可能會變得更加自由。」
結果這話激怒了女孩,她和樂嘉吵了起來:「我覺得你太不善良了!」,場面一度失控。
好不容易等到說話間隙,孟非解釋道: 「我想你可能誤會樂嘉老師了,他只是想把這個問題呈現出來,可能這樣更容易讓別人對你加深一點了解。他沒有別的意思。」
許亞麗依舊不滿,孟非再次笑著說道:「你受過這么良好的教育,沒看出來(樂嘉的好意),我有點吃驚和意外。」節目錄制這才得以繼續。
這樣的場面在當年的節目里時常出現:樂嘉的「毒嘴」將節目場面炸開,孟非則在樂嘉把場面拉向邊緣的時候,及時活躍氣氛完美圓場,讓節目重回正軌。
之後的樂嘉輾轉參與過《超級演說家》、《超級先生》等節目的錄制,但沒了孟非打圓場的他,幾乎是一點就炸,與不少明星在錄制現場公然掐架。
後來樂嘉逐漸銷聲匿跡,有人說他被「封殺」了,還有人曾拍到樂嘉在街頭做商業演講賺錢。
《非誠勿擾》的「非」,是孟非的「非」
在《非誠勿擾》十周年特別節目上,節目組邀請了曾在《非誠勿擾》上牽手結婚男女嘉賓的孩子們,孟非問他們:「你們都知道我是誰對不對?」
一個小女孩兒立刻回答:「孟爺爺!」
有人說,《非誠勿擾》是「鐵打的孟非,流水的嘉賓」,孟非就是《非誠勿擾》的精氣神和「情商擔當」。
主持人胡紫微說,等著看孟非如何收拾局面如何圓場,曾是她看《非誠》最大的樂趣。
一次,一位女嘉賓反復強調自己家族智商優越、基因拔群,他會委婉地提醒說:「如果我是一個男嘉賓」,提示對方考慮聽話者的感受。
孟非希望節目有明確的導向,善意、平等、尊重是他最在意的,面對一些嘉賓的言論他常常忍不住就「飆了」。
有次節目來了一位男嘉賓,表示自己不接受單親媽媽,覺得她們「道德敗壞」,不「原汁原味」。
孟非出離憤怒,在男嘉賓還未說完的情況下直接讓對方離場,「這個舞台上什麼時候離開,我說了算」。
還有一次一位女嘉賓要求男生每天給她洗腳,這樣的矯情一秒鍾把孟非惹火了,「這不是撒嬌,是作死。」
於是任由她整場節目舉斷手,孟非也沒再給她發言機會,下場之後還讓製片人警告她,如果下次再不禮貌,就不必出現在這里了。
在《非誠勿擾》之前,孟非在《南京零距離》當主持人,一當就是9年。
在那9年間,為了能在每天直播的一小時里,對老百姓最關心的時事新聞做出最能反應大眾內心的解讀,成為一名合格的城市平民代言人,孟非每天早晨都會看8、9份報紙,並且在6點50分之前寫完一篇千字評論。
3000多個日日夜夜,不曾有一日間斷。
有一次,他在節目中收到了一個小夥子的緊急來電,電話中的小夥子心急如焚,說與他一起從外地來南京打拚的女朋友和他鬧了分手,此刻音訊全無,他走投無路,只得求助《南京零距離》。
孟非仍然記得自己當時在節目中給出的答復:
那天下班以後,孟非收到了許多通訊員拿著DV拍攝到的畫面:南京街頭上,這位小夥子與姑娘再度見面,而旁邊圍滿了鼓掌歡呼的老大媽們。
也許從那時候開始,上天就發現了孟非的另一項隱藏天賦:為姻緣牽線搭橋。
江蘇台前台長周莉曾說,《非誠勿擾》的底色是民生新聞人孟非的出身決定的,《非誠勿擾》沒有稿子,只有一條主線,孟非不是報道新聞的人,他是講新鮮事的,對現場的反應很快,許多事情在現場爆發出來,他就當新聞來處理。
在《非誠勿擾》,民生新聞人孟非依然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主持人,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本質。
2019年,他接下代際相親節目《新相親大會》,這檔節目是子女帶父母一起相親的節目,比起男女雙方在場的「非誠」,增加了代際溝通的《新相親大會》更見沖突與矛盾。
孟非將自己置於一個觀察者的角色,觀望嘉賓的慾望和經歷、 情感 及需求也看看中國父母們與時俱進的婚戀觀念。有時候他也選擇「放一放」,很多到了嘴邊的話又收了回去。
一次有位母親強調自家孩子得找個能伺候他的對象,「那你幹嘛不上保姆市場?你家孩子是寶貝,別人家的也是寶貝啊,幹嘛就得上你家做保姆?」錄制結束到了後台,他才把這句吐槽說了出來。
《非誠勿擾》11年來收視常青,離不開孟非的觀眾緣。他在台上的角色獨一無二,時而正氣凜然,時而又能調節氣氛。
就像一個大廚,有他在,味道就有保障。很多觀眾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沒有孟非的相親節目,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大家都說,《非誠勿擾》的『非』,是孟非的『非』」。
草莽氣中帶著書卷氣
黃磊在《非誠勿擾》做嘉賓主持期間,常常被孟非的狀態感動,說他看到孟非評男評女的樣子,想到木心書里的一句,「草莽氣中帶著書卷氣」。
這確是對孟非中肯的評價,即使是紅遍全國之後,他總是強調自己出身 社會 底層,在節目上如此,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1971年,孟非出生於重慶,12歲時隨父母定居南京。
孟非從小喜歡閱讀,擅長寫文章,語文老師說他是難得的人才,然而到1990年高考時,孟非卻因為極度偏科落榜了,他的語文成績僅次於江蘇省文科狀元,可數理化三科的總成績卻不足100分。
為了尋找出路,孟非和一幫同學去了深圳。奔走了一個多月,也只謀到一份臨時搬運工的差事,後來又陸續做了送水員和保安。
當時孟非的父親是江蘇電視台的中層幹部,按理說給兒子找一份工作應該沒太大問題。
偏偏爸爸是個不願意開口求人的人,沒給孟非幫忙。在七十歲大壽的飯桌上,孟非父親回憶起這段往事,表達了對兒子的愧疚。
但孟非對此早已釋懷,並且從那以後,有了一個重要的人生原則: 永遠不要對別人的幫助有太高期許,凡事靠自己。
後來孟非應聘上了江蘇廣電下屬的一個印刷廠,當印刷工,乾的自然是體力活兒,也是這段日子,讓孟非清楚地感受到了自己在 社會 中屬於哪個階層。
印刷工的手常年在油墨里浸著,肥皂洗衣粉都沒有用,得用鋼絲刷蘸著機油使勁擦才能洗出皮膚的顏色。
一次有個女孩請孟非吃飯,那天他洗手的時間比平時都長,以為已經洗得很乾凈了,結果上了餐桌,在雪白的檯布映襯下,他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手還是黑的。「覺得配不上桌布,悄悄把手放到了桌下」。
直到現在,孟非聽到有人說「手指甲黑糊糊的人」,都會情不自禁地低下頭檢查自己的手指甲。後來在節目中遇到樂觀朴實的男嘉賓,哪怕物質條件不那麼好,孟非言語上也會多有幫襯。
今年是孟非做婚戀類節目的第十年,很多人問他,有沒有疲憊感,想不想做點別的。
孟非回應,要說疲憊感,「非誠」做到三年多的時候有過,但同樣一份工作做到上十年之後,就不存在什麼疲勞期了,「就像跑馬拉松,已經過了生理極點。」
其實,孟非不是沒有過別的機會。
2014年,馮小剛任春晚總導演,他給孟非打過電話,問他能不能來趟北京,想聽聽他的看法。孟非婉拒,說自己是台里的員工,要聽從台里派遣,如果問個人,「我個人什麼事兒都不想干」,最後還是沒去。
此後孟非連續三年拒絕了春晚的邀約,也拒絕過央視拋來的橄欖枝,回想起這件事,孟非依然清醒地堅持自己的選擇:
「第一,我沒有興趣。第二,那個舞台不適合我,那樣的說話不是我能說得了的,那種高亢、嘹亮那樣的,說不出來,我只適合這樣的有交流的。」
這些年,孟非似乎與相親節目綁定了似的,從《非誠勿擾》到《新相親大會》,再到《我們戀愛吧》,他在不同類型的相親節目中穿行。
他說,即便婚戀 情感 探討可能「撞題」,但舞台上人來人往,每個人的反饋都不同。
普通中年男人
工作之外,孟非將工作與生活分得很開。他下了班便不再接工作的電話,一旦回了家,就沒有什麼能在非工作時間把他給薅出來。
他依舊去菜場買菜,住普通小區,平時喜歡攝影、 旅遊 ,最喜歡的偶像劇是《流星花園》。
他與在印刷廠結識的工友們,30餘年的情誼保持至今,每月聚會,輪流請客。
他把開小面館看做自己人生後半段的一個重要目標,孟非的朋友沈浩波說,「他對小面的熱情有一段時間幾乎高於一切。你感覺就是每賣出一碗小面,比主持了一期《非誠勿擾》還要興奮。」
孟非始終覺得自己是個普通人,「很多媒體采訪過我,采訪過之後他們都感到很失望。」
《非誠勿擾》編導蘭薇眼中的孟非,是個「永遠不會老的熱血青年」。他依然會為了嘉賓不合時宜的發言而氣憤。
一次《新相親時代》的錄制現場,男嘉賓拒絕了一位專程為他而來的女嘉賓,而後又找補了一句:「我們下去可以先從朋友做起。」
在台上,孟非不帶緩沖、聲色俱厲:「你當場把我拒絕,沒毛病。但你怎麼拒絕?這幾乎近似於一種羞辱式的拒絕。哪怕說你說『我們做普通朋友吧』,不會說話你也找個台階下。」
除了主持人的立場,這段發言有孟非自己的關懷與痛點嗎?孟非沒有否認:「這就是一個到這個歲數的中年男人,還保持著對生活沒有泯滅的熱情。」
去年《非誠勿擾》策劃十周年特別節目上,黃菡、黃磊等歷年嘉賓齊聚現場。那天的孟非,難得地流露出感性的一面:
「我有四分之一的職業生命留在了這個舞台,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實我的樣子沒多大的變化,但我的女兒從開播時候的小學到現在已經大學畢業了。」
很多網友都說,自己是看著《非誠勿擾》慢慢長大、變老的,這讓孟非心生感慨:
「這些話語讓我知道了,我們的節目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意義,叫做陪伴。」
點【在看】,感謝陪伴,孟爺爺辛苦了
部分參考資料:
1. 《人物》封面報道 | 孟非:浪中之石
2. 捕娛記:專訪 「相親」十年,孟非的「月老經」
3. 新浪 娛樂 《新青年》:解密《非誠勿擾》 獨家對話孟非
4.往事叉燒:回不去的《非誠勿擾》:樂嘉孟非決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