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序員的「黃金時代」,結束了嗎
我個人認為,程序員的「黃金時代」,並沒有結束。
第一,雖然IT人員是在不斷的湧入,但是互聯網,智能終端也在不停的更新迭代。
09年的時候,android和ios開發可謂火得一塌糊塗。當年學ios和android的程序員薪資輕松過萬。慢慢的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到來,html5前端工程師一度成了為企業招聘的香餑餑。後面人工智慧火遍大江南北。業內掀起一片學習python潮。 甚至被高中列為必修課了。由此可見,互聯網企業對程序員的需求並不會隨著大批人員的湧入而飽和,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很多企業只招聘中高級的程序員哦。未來幾年,隨著5G的商用,大數據、人工智慧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程序員依然會是企業的香餑餑。
2. 程序員未來前景如何大齡程序員出路在哪裡
年齡大的普通程序員,將來的出路無非就是以下三個:
1、穩定地待在一家公司,有一定產出效率,成為一顆螺絲釘,不出彩也不出醜,就像之前棉紡廠的工人那樣,直到這家公司不行了,找另一家,繼續做個普通一兵。其實這事兒和幾十年前的工人一樣,只是時代不一樣,職業的名字變了。
2、尋找相對優勢,到稀缺你技術、能力、經驗的地方,找到存在感。比如一線城市回退到二線、三線;比如互聯網頂級公司的普通程序員進入小公司;比如互聯網行業的普通程序員進入傳統行業有軟體部門的公司。
3、轉行,想干什麼干什麼去,很多人認為,一個 35 歲以上的程序員相比較一個 20來歲的畢業生,精神狀況、身體狀況必定是不如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所以要盡早轉行。那麼問題來了,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嗎?程序員的職業發展到底如何呢?
首先,我覺得時至今日,相比其他職業,程序員仍然是一個投入產出比比較高的職業。程序員不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職業,而是一個常青的職業。程序員其實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累,很多互聯網公司的工作環境、工作氛圍、員工福利都是非常不錯的:彈性工作,定期團建,免費健身;一日三餐、零食飲料應有盡有。對於頭腦靈活、思維敏捷,但還沒有明確職業目標的理工科畢業生而言,把程序員作為職業生涯的起點,應該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以北京為例,應屆畢業起薪在 8000-10000 元,比其他職業高出不少。程序員現在小蜜蜂雲工作了解很多遠程可辦公的,全職兼職都是有的,可供的選擇還是比較多的。
程序員在職業生涯第一個階段,通常是 3-5 年。這個階段要以職業探索為主,腳踏實地寫好每一行代碼。只有快速學習和成長,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能,這樣才能在職場立足,走好未來的路。現在程序員的職業領域已經細分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比如:大數據工程師、雲計算工程師、某某語言工程師、系統架構師、web 前端工程師、嵌入式軟體工程師、資料庫開發工程師等等。
3. 程序員的職業發展前景怎麼樣呢
程序員的職業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好的,隨著互聯網的發展IT工程師需求量愈發增大,其中java軟體開發非常受歡迎,現在市面上很多大廠都是使用java語言作為第一開發語言。
學習java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專業會學習一下語言:C,JAVA,PHP,PYTHON,MYSQL,JAVASCRIPT另外就是各個語言的框架,提高開發速度的。下面是跟數據相關的知識。
1.Lua 不會對二進制代碼塊做健壯性檢查。 惡意構造一個二進制塊有可能把解釋器弄崩潰。
運行程序來遍歷表中的所有域。 第一個參數是要遍歷的表,第二個參數是表中的某個鍵。 next 返回該鍵的下一個鍵及其關聯的值。 如果用 nil 作為第二個參數調用 next 將返回初始鍵及其關聯值。 當以最後一個鍵去調用,或是以 nil 調用一張空表時, next 返回 nil。 如果不提供第二個參數,將認為它就是 nil。 特別指出,你可以用 next(t) 來判斷一張表是否是空的。
索引在遍歷過程中的次序無定義, 即使是數字索引也是這樣。 (如果想按數字次序遍歷表,可以使用數字形式的 for 。)
2.當在遍歷過程中你給表中並不存在的域賦值, next 的行為是未定義的。然而你可以去修改那些已存在的域。 特別指出,你可以清除一些已存在的域。
如果 t 有元方法 __pairs, 以 t 為參數調用它,並返回其返回的前三個值。
否則,返回三個值:next 函數, 表 t,以及 nil。 因此以下代碼
能迭代表 t 中的所有鍵值對。
參見函數 next 中關於迭代過程中修改表的風險。
pcall (f [, arg1, ···])
3.傳入參數,以 保護模式 調用函數 f 。這意味著 f 中的任何錯誤不會拋出;取而代之的是,pcall 會將錯誤捕獲到,並返回一個狀態碼。第一個返回值是狀態碼(一個布爾量), 當沒有錯誤時,其為真。 此時,pcall 同樣會在狀態碼後返回所有調用的結果。 在有錯誤時,pcall 返回 false 加錯誤消息。
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4. 程序員現狀,看看來自二三線城市程序員的真實感受
2022年3月,烏魯木齊市,95年26歲Java後端程序員。
我先後在烏魯木齊市兩家互聯網公司工作過,通過自己努力的思考,總結出了一些對程序員現狀的看法,供大家分享和參考。以下內容全部屬實。
很多人會覺得程序員是高薪行業,並且有人會說朝九晚五雙休,工作清閑還有業余時間去做其他事情。
我來揭曉真實答案。真實答案和上述情況基本完全相反。
真實情況我的城市,程序員的薪資算不上高薪行業,不是行業平均薪資不高,而是這里很多中小企業都會考慮降低用工成本,在招聘的時候用各種方式打壓你的薪資。
這種方式尤其對新入行的程序員特別奏效。因為企業打壓你工資的方式有很多種,而新入行的程序員根本就沒有與企業談判的資本。或許你入行時技術功底扎實,開發水平相對較高,又或者你學歷很好,綜合能力很強。但是企業依舊會以你沒有工作經驗,以及試用期,或者說培養你都需要付出成本,找人帶你教你等等一系列舉措,讓你啞口無言只好接受企業的用工要求。沒有能跟企業談薪資的能力。企業最後會以一個較低的薪資利用你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而處於新手階段和試用期的你,想要獲得企業的青睞獲得轉正的機會,會更好的去工作提升以及轉正。這樣你會在試用期努力工作,為企業創造效益。這個時候大多數程序員都會想,薪資低一些活多一些累一些也無所謂,因為這時候在鍛煉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對自己其實也有很大好處。企業也同樣利用員工這個心裡,不停的激勵你去工作。而企業只是付出了很小的成本,利用新人的你去做了很多又苦又累的活,而你還不自知。這樣企業很開心啊,而你除了努力付出工作和鍛煉,錢卻沒有收獲進口袋裡。
你以為你能力鍛煉了就會對應的拿到較高的薪水的時候。但是你別忘了,小企業把程序員當碼農並且降低用工成本的核心思想並不會因為你的技術提升而發生改變。
企業依舊會以招最少的人用最低的成本讓員工干最多的活去運行,並且項目大人員少,這樣上線前一個就有理由讓你加班,並且告知你是不可避免,去要求你加班工作。我自己的真實經歷是連續加班一個月,並且在每天正常下班之後還需要額外加班5-6個小時,工作日連續五天加班後,周末再額外加班一天的強度去工作。基本就是一天工作14個小時一周工作6天,這么個強度。而且企業並不會在乎你是不很累,加班不會付加班費,而是以加班可以調休的方式安慰你。然而你想想這種小公司,並且開發人員企業不配備很多的情況下,怎麼會讓你調休。調休是需要上級領導項目負責人到經理,一系列人的簽字的。可想而知,調休說是有,基本想想就可以,不會讓你想休就休的,哪怕加班很累,第二天還是要上班。因為你不幹就沒人干,但是公司項目需要上線。而且你的工作每天都有人監工,你就負責幹活就好,讓你做什麼就做什麼。這樣你還會覺得程序員薪資很高嗎?
現在企業都知道招年輕人,剛入行的新人最好。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經驗,好對付,便宜而且幹活又賣力。哪怕有幾個不上進的水平差一點的,也會有人監督你把每天的任務完成。怎麼說企業都不虧,所以企業能用新人和年輕人為何還會選擇你要求薪水高的人呢。你以為你技術上去了,可以跟企業要高薪的時候(其實也不高,就月薪過萬而已),以你的技術可以拿到月薪過萬的時候。企業依舊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降低用工成本,或者壓根就不錄用你。比如試用期只給你80%薪水,哪怕企業知道你經驗很豐富,也利用試用期少給錢讓你多幹活快速熟悉並進入開發。會以工作年限限制你的薪水,你說你水平高怎麼證明,其實就是企業不願意承認和付出更高的成本而已。哪怕你技術很牛學歷很好,一樣會面對這樣的問題。等真到一定的工作年限的時候,你會發現頭發和精力和興趣都會少很多。你再去跟企業談薪,你還會發現企業還有方式降低用工成本。你有家庭嗎,你能加班嗎,對你提更高的技術要求等等。雖然總的來說薪資會有一定上升,你想要拿到一個滿意的薪資很難,因為你滿意企業就會不滿意,企業不會為了照顧你,而降低自己的企業的效益。
這就是現在絕大多數程序員現狀。付出很多,承受很大的壓力,賺取來一點辛苦錢。而且現在程序員絕大多數都會有35歲危機。這行業想要做好是有一定門檻的,還要有抗壓能力和很強的學習能力,理解業務的能力。現在你還覺得程序員這份工作好乾嗎,高薪嗎?那些年薪幾十萬的都是一線大廠的少數人。中國絕大多數行情,程序員就是底層的碼農而已。付出這么多,收入稍微比普通職業高了那麼一點而已。一樣會面對買房買車的壓力。誰也沒比誰好多少。沒有太多業余時間發展愛好,接觸更多事物,壓力大。絕大多數時間在跟計算機打交道。每天面對電腦的時間很久,一坐就是一天。
我這兩天也是剛離職,因為企業不招人進來,就五六個人干一個項目,還加班。當你去面試的時候一大堆企業要招你,但是能給你滿意薪水的企業的數量直接就大打折扣了。
當然企業不給你滿意的薪水,也不代表你不好,這只是畸形商業模式下的企業招人的方式而已。你要相信自己其實比很多人要優秀。
否則企業會讓你懷疑人生的。在一個沒有裝修過的小房間當碼農的感覺親自體會一下就明白了。就像不被企業在乎的流水線工人埋頭苦幹。
遇到這種情況程序員們一定要堅持自己薪資的底線,不要讓企業或者根本不懂技術的hr 輕易的壓低你的薪資。而你卻選擇默默接受。雖然我們是打工人,但是面對這樣的企業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去進行雙向的選擇。並且為自己以後的發展做好規劃。
希望程序員們都能找到一家滿意的公司,去發展。人生只有一次,不只是工作,一定要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活。
這就是來自二三線程序員的真實現狀。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5. 程序員的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現如今正處於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隨之就衍生出了一批計算機相關的專業,因此也擴大了計算機市場的人才需求,另外,計算機的就業方向和薪資待遇也是相當不錯的,所以計算機的就業前景是很不錯的。
6. 學程序員前景怎麼樣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的火熱發展,需要大量的從業人員,軟體編程薪資待遇一直比較高,而且剛過完年,京東,阿里又要招聘相關從業人員,而且凡是進入這個行業的開發人員工資都是水漲船高,有個幾年年的工作經驗的反而會更好找工作,薪資會越來越高
編程算是一個門檻比較高的職業了,長期以來都是供不應求的,而且從這么多年看來,需求量始終不減,工資一直都是比較高的,即使之後學編程的人越來越多,只要是屬於前20%的,何愁應聘時工資會降低呢
從個人角度來看,編程從現在以及隨後幾十年間都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行業,除非到了市場非常飽和,程序員遍地都是的情況,但目前顯然不是,去任何一個公司招聘人員上看,互聯網行業都算是比較火爆的行業,招錄程序員的不在少數,工資比一般水平要高很多,即使像文科出身的,都想要在業余時間學編程,但可惜自學難度太高,又沒有系統的時間去報班學習,實在是一大遺憾
那麼,我們來聊聊編程難嗎?
很多時候,做的事情其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難,只是我們把他想難了,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要學好一個技術做好一件事,必須要掌握一萬小時定律,其實這個觀點說對也對,說錯也對,怎麼講呢?一萬小時定律是需要成為專家級別的人語言奮斗的時間,而真正學習一門技術,如果只是入門,其實僅僅只需要二十小時,如果每天花兩小時來建議,那麼入門也就十天就可以搞定,編程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僅僅只是入門,其實真的在我看來找准方法,十天半個月足夠了,當然如果說要找到工作,那估計要四個月到半個月的每天學習努力
怎麼學習?
重視基礎,這個不是喊口號,很多人學習編程眼高手低,覺得自己能看懂,能隨便寫點東西就算學會了,問了一些基礎東西一問三不知,還不服氣說會編程就好,要懂那些做什麼,這是最大的錯誤,基礎很重要,例如,你不知道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特點,你如何去做方法的封裝?如何去做類的繼承和如何能明白別人寫這段代碼的時候為什麼要這么處理?這些都是基礎能告訴你的
編程是個手腦並用的活,光看懂明白是沒有用的,如果不用手去敲一下代碼永遠不知道自己會飯什麼錯,我曾經因為一個空指針問題排查了一個小時,也因為一個地方沒寫分號找了半天,這些都不是看書就能得來的經驗,在我煩了這些錯誤之後我會總結,記下來,作為我自己的經驗,然後下次再遇到就知道自己曾經在這里犯錯了,就會小心不在犯錯
7. 程序員的行業現狀
由CSDN、《程序員》主辦的2007年開發者大調查2007年底已收到15000多份有效問卷,已經是中國調查樣本最多的開發者調查。在這次調查中,詳細的分析了樣本空間的分布狀況,發現在龐大數目的有效問卷的參與者中有70%也就是接近一萬一千名的參與調查者是IT的全職人員,14%的參與者是有過開發工作經驗的學生,從這樣的分布就可以看出來IT從業人員對專業知識的需求是巨大而迫切的,CSDN作為專業的軟體開發技術門戶網站,已經是大家獲取這些技術知識的主要手段。
一、選擇資料庫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人數總和佔到了總人數的一半
2007年火熱的SOA和動態語言各佔13%和12%。其實這幾大塊技術分布他們之間都是有一定的聯系的,互聯網的發展近兩年呈爆炸式的增長態勢,中國的網民總數已經超過了1.4億這樣一個巨大的數字。
企業中業務的復雜程度越來越高,商業競爭不斷增加企業的IT系統,使企業的商業數據呈幾何數量級不斷增長,在後台海量的數據中數據的管理由之前的單一型數據變成了多緯度的復雜數據,所以可以同時管理關系型資料庫和XML數據的混合型資料庫已經成為主流。
面對企業不斷增加新的IT信息系統,整合已經迫在眉睫,SOA成為必然的趨勢,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從單一型技術人才、業務人才跳躍到了業務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這次的開發人員大調查令《程序員》雜志的調查者看到了這些技術焦點背後千絲萬縷的關聯。
二、幾乎一半的.NET用戶不參與開源項目RedHat+Ubuntu佔有率超過70%
應用到.NET平台上的開源項目,「大量使用」的比例數僅為8.68%,尚不足一成;「少量應用」的開發者人數比例為42.78%。「基本不用」的比例高達48.54%,與前二者之和幾乎不相上下。
雖然開源的出現和發展,讓軟體沒有壟斷的未來日漸明朗;雖然開源運動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現在已經聚集了相當的力量,開源的自由和給予理念逐漸深入到了企業的技術核心層面。但微軟以商業軟體為生,畢竟在微軟技術領域中,開源項目通常都被看作是二等公民。很多開源項目對.NET社區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微軟公司很難提供任何實質性質的支持。
Linux版本
當前安裝有Linux操作系統,數據中RedHatFedora占據絕對優勢——Linux使用者使用該版本占總數的49.49%。Fedora是RedHat推出的重要的一款Linux版本,在每個fedora版本中都是集成最新的Linux軟體,特別是服務端軟體。
使用「RedHatFedora」關鍵詞在網路網頁中搜索得到7,090,000條結果,RedHatFedora在調查中占據Linux版本的半壁江山符合整個Linux版本的分布情況。
排在第二位的是Ubuntu,受支持數佔到總數的23.92%;第三位的是SuSE佔9.09%,接下來是Debian,使用率為5.92%。在這裡面令人期待的中國本土Linux的讓人大失所望。使用率僅佔5.16%,幾乎只有RedHatFedora的十分之一。
三、揭示八成技術人員資料庫選型標准SQLServer用戶接近50%
使用率占據榜首的資料庫產品是微軟的SQLServer,比例數達到了47.92%。與其餘所有的資料庫之和分庭抗衡,大有一覽眾山小之勢。
從調查得到的使用率來看,MySQL仍處於對MSSQLServer望塵莫及的階段。調查顯示,MySQL的使用數為1651,占總數的13.80%,不過排名第三。
使用率排在第二位的是Oracle,比例達到24.21%。在前有SQLServer,後有MySQL的情況下,Oracle仍能達到四分之一的佔有率,發展勢頭不可謂不強勁。
雖然Orcale資料庫的價格比SQLServer資料庫要高,但Oracle採用開放的策略目標,可在所有主流平台上運行。而且有開發者認為Oracle的安全認證是獲得最高認證級別的ISO標准認證,因此安全性高於SQLServer。
排在第四位的是Access——5.59%;接著是DB2UDB,占總數的2.75%;至於FoxPro、Informix、PostgreSQL、Sybase得票數均僅在一百左右,還有待進一步的發展。
四、中國程序員最愛的智能手機平台Linux+Java超過Symbian
「開源Linux對於眾多開發者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但是,這僅僅是針對於技術開發人員來說的,而對於普通消費者就不是如此了。」在眾多開發者心中,主要是對Linux的青睞。從調查結果中也可以直接反應這樣的現象。有專家對此評論說:Linux+Java的模式,應該是應用最多的模式。
針對此問題行業的專家有自己的觀點:「現在Wince和Symbian發展很快,並且隨著手機硬體方面性能的提高,很多政府部門和企業在采購時,很多會考慮Dopod這樣的手機,或者價格便Wince和Symbian都主要使用c++開發,正是嵌入式開發的潮流。」
不同人群對於收集智能操作系統的觀點是不同的,對於開發者角度,他們更加青睞於微軟和開源Linux的產品,而普通大眾他們比較喜歡Wince和Symbian。
五、七成程序員不願意選擇門戶網站獲取開源信息,而更關注SourceForge等
30%的技術人員從門戶網站獲取開源技術信息,剩下的70%的技術人員都是從專業的開源社區和開源廠商的技術網站上獲取信息,包括有SourceForge、LinuxToday、OpenOffice和IBMdW等。
在這70%當中,比例佔有絕對優勢的就是SourceForge了,這里是開源軟體的開發者進行開發管理的集中式場所,也是全球最大開源軟體開發平台和倉庫。而LinuxToday裡面會有記錄很多很新的Linux業界大事,新聞以及出版信息。所以,對開源技術感興趣的程序員們,不必再為如何獲取開源信息而苦惱了,快加入到這70%的人群中來吧。
互聯網的發展已經成為大家獲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網民上網的習慣也從開始的上為數不多的幾個門戶網站發生了變化,大而全的門戶網站並不能滿足專業領域人員的信息需求,從2004年開始陸續出現了大量的各個領域垂直細分的內容網站,一方面有長尾理論的理論支持,另一方面廠商也建立了相應產品的技術內容網站,希望能聚集一批專注於這個領域專業人士,做好他們的定向營銷。
做細分領域內容的網站對門戶已經造成了一定的威脅,這些網站的專業性高,用戶的粘性相對也比較高,如果細分領域的內容網站能將自己的服務有所提升,就如同SourceForge一樣,那麼未來門戶網站的路就變得更加崎嶇了。
六、Java開發框架:6%的JSF欲撼動21%的Struts
JSF現在比較有優勢的是對Ajax的集成,這一點走在了其他框架的前面。未來兩
年,JSF與Struts將展開JavaWeb框架的最終戰爭。 經過數年的「框架大戰」,Java界的各種框架找到了自己應有的位置。Spring+Hibernate+Struts已成為Java開發的主流體系。在這個體系中,Spring+Hibernate的地位應該說短期內是難以撼動了。除了新興的JbossSeam作為挑戰者之外,幾乎難有勁敵。
JavaB/S編程中歷來戰火最激烈的其實還在Web層,框架的數量最多,爭議最大。一切由Struts而起,而Struts最終也坐穩了第一個時代的王座。在技術層面,Struts1.x已經被無數人抱怨過、批評過,但終於還是穩坐王位,這充分說明了習慣的力量。「穩定壓倒一切」,這句話在IT技術領域仍舊適用。
詳細的分析了Java開發框架的使用狀況,發現主要使用的開發框架JSP佔26%,Struts佔21%,Hibernate佔17%,SpringMVC佔11%,EJB佔7%,JSF佔6%,SpringWebFlow和POJO各佔4%,其它佔4%。就這一調查數據,不難看出,Spring+Hibernate+Struts的優勢地位還是相當的明顯。
Struts和Hibernate幾乎已經成了JavaEE應用的常規配置,21%的開發者用到Struts,用到Hibernate的開發者也有17%;在一個成熟的技術平台上,各個項目的技術方案會在很大程度上趨同——因為所有未知領域都已經被探明,各種問題都有對應的最佳實踐,架構師們可以參考的成功案例越來越多。就拿JavaEE來說,架構師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比之三年前已經簡單多了,這就是成熟的價值。
有專家評論:「其實IT應用技術,什麼新鮮玩意並不難學,難的是標准化和規范化。每
個程序員都有自己的思路和習慣,寫出來的代碼自然是五花八門。Java何以成為編程界的占重要地位,很重要的一點在於Java的規范化。這種規范化很高的語言適用於多人合作的大型項目,便於溝通和理解,也就便於集成和維護。 Java世界為什麼會框架橫飛,說到底還是規范化的需要。純JSP和Struts寫Web誰快,擺明了是JSP。那為什麼用Struts?原因在於100個人寫出來的JSP,有100種寫法;而100個人寫出來的Struts,基本相似。Struts之成功,正緣於其在JavaWeb層的規范化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然而長江後浪推前浪,Struts1.x的技術缺陷畢竟是隱患。Sun力推JSF,打算一雪Web層框架缺失之恥。未來兩年,JSF與Struts將展開JavaWeb框架的最終戰爭。
JSP經過幾年風雨洗禮依然把持頭把交椅,看來所有的框架表示層都離不開JSP而存在,而作為JSP的手足兄弟JSF也是僅次Spring之後又一個後起之秀。
七、C++開發環境格局難打破75%的開發人員首選VS系列
1998年Borland公司推出的C++Builder這一當年全新的32位Windows開發工具,繼承了Delphi使用簡便、功能強大、效率高的特點,並且結合了C++語言幾乎所有優點。所以開始C++Builder迅速風靡。 它的主要競爭對象——Microsoft開發的VisualC++也是不甘示弱,迅速出擊,突出了Visual可視化強的特點,加上Platform、SDK部分以及Microsoft產品與Windows的天然默契,逐漸成為了技術人員的首選。隨著VisualC++版本的不段升級,以及功能、風格等諸多原因,BCB漸現頹勢,許多Builder使用者也開始轉而使用Visual了。
在2007年CSDN、《程序員》主辦的開發者大調查中,詳細的分析了C++方面大家主要使用什麼IDE的狀況,在目前已收到的15000多份有效問卷中,發現主要使用VS系列的佔了75%,BorlandC++Builder/CBuilderX只佔6%,EclipseCDT佔6%,DevC++佔2%,其他IDE佔3%,不使用IDE佔8%。對於.NET開發,VisualC++2005有了一套新的語法;新的優化技術,可使程序的速度最高提高30%;同時新的編譯模式,可保證在Microsoft.NETFramework之上生成完全遵從CLI(CommonLanguageInfrastructure)的可驗證代碼;新的interop模式,可提供本地與託管代碼的無縫融合。
相對於前兩個版本,新編譯器還包括了一個增強版本的緩沖區安全檢查選項,而且對C++程序普遍使用的庫,也有新的注重安全的版本。VisualC++2005對基於IntelItanium和AMD64的64位平台,提供了對OpenMP標準的支持,並且修正了一些混合DLL載入的問題,對DoubleP/Invoke的性能問題,提供了自動運行時消除。 相比之下,C++Builder2007英文版2008年6月初上市。從CodeGear大中華區技術總監李維的博客,看到CodeGear對C++Builder2007的期待。雖然說對同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視角,已有五年C++方面學習和開發經驗的賴勇浩說道:「BCB正江河日下,2007版本的推出也無法力挽狂瀾。雖然現在C++Builder已經歸於CodeGear,但人們還是習慣性地與Borland聯繫上。
現在的Microsoft及VC勢頭強勁,產品也具有很高的質量性,CodeGear在C++和.Net領域至少三五年內會繼續望其項背。所以推出CB2007,更多的是基於版本延續。」
高級程序員作為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中的一科,是國家人事部和信息產業部對中國計算機與軟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的職業資格和專業技術資格認定。
九、中國程序員健康兩成感覺很虛弱亞健康接近七成
「幹得比驢累,吃得比豬差,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看上去比誰都好,五年後比誰都老。很多程
序員都曾這樣感慨和抱怨過自己的生活狀態。」亞健康狀態是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過渡階段,在身體上、心理上沒有疾病,但主觀上卻有許多不適的症狀表現和心理體驗。
位於調查結果第二位的是「很虛弱」——149,比例為19.81%。很虛弱的健康指數低於亞健康,已接近生病和透支狀態,他們的健康已經被亮出了黃牌。
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但是「糟透了」這樣的詞如果用來形容程序員健康的話,相信大多數人都絕對認同「你已經病了」這樣的理解。令人不敢相信的是,竟然有8.24%的程序員用這個詞來形容自己的健康狀態!
調查結果中「非常健康」的票數低得可憐——40,即使算上「沒感覺」,二者之和也不過9.04%,幾乎跟「糟透了」持平。如果將「非常健康」和「沒感覺」一起算為健康的話,處於亞健康狀態的程序員是健康狀態的7倍,自認為「很虛弱」的程序員數目是處於健康狀態的2.2倍!
十、.NET全面進入2.0時代,AJAX風頭正勁「在Java領域,JDK5.0是當之無愧的主流平台,但JDK1.4仍保有一半以上的佔有量。總的來說,Java族群顯然不像.NET族群那樣追新。從另一個方面看,這也說明Java平台的成熟,和.NET平台的迅速發展。」
根據2007年的調查數據分析,在.NET領域,.NETFramework2.0的採用量已全面超越.NETFramework1.1,成為.NET平台的首選框架。2006年調查結果,1.1和2.0的採用量基本持平,而2007年2.0的採用量則高達1.1的三倍之多。.NETFramework1.1已是明日黃花,微軟的更新,換代策略可以說是成功的。
B/S已經成為中國軟體業普遍接受的軟體結構。在表現層,AJAX技術採用量較去年有較大提升,有將近一半的Web應用採用了AJAX技術,仍採用純HTML+少量腳本的Web應用中,也有四分之三打算轉向採用AJAX技術。反觀微軟和Adobe力推的新一代RIA平台,則響應者尚少。分別只有1/20和1/10的人願意選用SilverLight和Flash/Flex作為Web表現層技術。
8. 互聯網大廠程序員是高薪風口,為何有程序員辭職當司機
你好,互聯網大廠的員工工資待遇普遍是很高的,但不同崗位職級工資及任職要求都是不同的。大廠工程師鮮有轉行做司機的,一般即便迫於壓力跳槽後也是選擇互聯網小企業做項目經理,以騰訊為例:
1、互聯網大廠生存現狀:騰訊送午休,95後攢夠錢就跑
前不久,騰訊一名35歲員工在職場論壇發帖,自己在現在已經掙了1000萬,已經計劃離職過輕松點的生活了。網飛創始人稱,實現公司和員工共贏,最關鍵的點是要用足夠的高薪,吸引最優秀的的人才,然後讓他們自由地發揮創造力:「人才密度越高,你能提供的自由度就越大。」
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市場需求和人才缺口導致的。如今無論是網易雲音樂、抖音APP,或是各種視頻推薦,都是根據大數據計算才得以實現的。而目前符合技能要求的人僅僅46萬,與150萬的缺口相距甚遠,如果有想進入華為這樣的大廠高薪就職的小夥伴這是非常好的選擇。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9. 中國的程序員數量是否已經飽和或者過剩
程序員的數量是否已經飽和或者過剩?
任何一個行業,基本都是呈現金字塔結構。處於低端的人很多,越往上人才越少,很多大廠還不是喊著招不到人。
1、未來IT行業會持續發展,C端近幾年內用人需求會縮減,B端和高級產品端會加強,對人才技術會有更高的要求,高端技術人才的春天來了。
2、初級人員的確會更內卷。
3、35歲現象短期內不會得到改變或者緩解,會變成各行業普遍現象。35歲會變成一個分割線,變成貧富分化線。
4、油條崗位會變少,低端業務碼農,未來堪憂。
10. 為何很多人認為程序員到了三十五歲就在互聯網行業里待不下去了呢
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互聯網公司本身就沒有正確對待員工,很多程序員本身也沒有做好相應的職業規劃。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當程序員進入社會以後,程序員會發現自己的工作非常吃香,自己也可以拿到比同齡人更高的福利待遇。但當程序員的年齡到達30歲甚至35歲之後,我們就會發現程序員基本上已經在互聯網公司待不下去了,很多人也會選擇被迫轉行。這是一個非常無奈的現象,畢竟程序員本身就需要大量加班,一個人35歲之後,因為這個人的身體素質相對變差,同時也需要照顧到自己的家庭,所以35歲之後的程序員普遍不適合加班,這就意味著互聯網公司一般不會選擇錄用年齡過大的程序員。
以我個人來看,我們需要充分保證包括程序員在內的各個崗位的基本工作待遇問題,特別是當員工的年齡變大以後,一家企業不能因為年齡的問題而歧視員工,更不能出現主動裁掉員工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