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命令左右

命令左右

發布時間:2022-12-30 18:59:33

㈠ 白話《三國演義》第六十六回

卻說孫權想索要荊州,張昭獻計說:「劉備所倚仗的只是諸葛亮。他的兄長諸葛瑾就在我們東吳,為什麼不將諸葛瑾的老小拿下,讓諸葛瑾入川去求告他兄弟,令他勸劉備交割荊州說:『如果不歸還荊州,必定會連累我一家老小。』諸葛亮念及同胞之情,必然會應允。」孫權說:「諸葛瑾是一位誠實君子,我怎麼能夠忍心拘押他的老小?」張昭說:「只要和他明說了這是一條計策,他自然會放心。」孫權採納張昭之計,召集葛瑾老小全部假作監押在府中,一面寫下一封書信,打發諸葛瑾前往西川。

不幾天,諸葛瑾就到了成都,先讓人報告劉備。劉備問諸葛亮:「令兄長這次是來干什麼?」諸葛亮說:「他肯定是來索要荊州。」劉備說:「那我們怎麼答對?」諸葛亮說:「只需要如此如此。」計議已定,諸葛亮出城郭去迎接諸葛瑾。並沒有到諸葛亮的私宅,而是先到館驛中住下。

參拜完畢後,諸葛瑾放聲大哭。諸葛亮問:「兄長有事只管說,為什麼大哭?」諸葛瑾說:「我的一家老小都要死了!」諸葛亮問:「難道是因為我們不歸還荊州嗎?如果是因為兄弟我的緣故,孫權卻拿下了兄長老小,兄弟我心往哪兒放?兄長不要擔心,我這就想辦法歸還荊州就是了。」

諸葛瑾聽完大喜,立即和諸葛亮一起去見劉備,呈上孫權的書信。劉備看了後怒道:「孫權既然把妹妹嫁給了我,卻乘我不在荊州時,竟然偷偷把妹妹接回江東,情理難容!我正要大起川軍殺奔江南,報我之恨,你卻膽大來索要荊州!」

諸葛亮哭拜在地說:「吳侯拿下我兄長的老小,倘若不歸還荊州,我兄長的全家都將被殺。兄長一死,我還有什麼面目活在這個世界上?望主公看在我的薄面上,將荊州歸還了東吳,也成全我們兄弟之情!」劉備再三不肯,諸葛亮只是哭著哀求。

最後劉備說:「既然是這樣,我就看在我家軍師的面子上,分荊州一半給東吳:將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給他們就是。」諸葛亮說:「既然蒙主公答應,可以寫書信給關羽令他交割三郡。」劉備說:「子瑜到了江東後,要用善言好語求我二弟才行。我二弟雲長性如烈火,我都懼怕他三分,你要小心前去辦好。」

諸葛瑾求了書信後,辭別了劉備和諸葛亮,直接趕到荊州。關羽請入中堂中,分賓主敘禮完畢。諸葛瑾拿出劉備的書信說:「皇叔已經答應把三郡歸還東吳,望關將軍立即交割,令我好去回見我的主公。」關羽勃然變色說道:「我和我兄長桃園結義,發誓要共同匡扶漢室。荊州本來就是大漢疆土,怎麼能夠隨便讓給別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雖然我兄長有書信來到,我卻不能歸還。」諸葛瑾說:「現在吳侯已經拿下我的全家老小,你不歸還荊州,他們必定被誅殺,希望將軍可憐!」關羽說:「這是吳侯的詭計,只能誑哄三歲頑童,哪裡能夠騙得了我!」諸葛瑾說:「將軍也太不給面子了吧?」關羽拔劍在手說:「不要再多說了!我這劍上卻沒有什麼面子!」關平求告說:「這樣軍師面子上會很不好看,望父親息怒。」關羽說:「不看在軍師面子上,讓你回不去東吳!」

諸葛瑾滿面羞慚,急忙辭別上船,再到西川去見諸葛亮。諸葛亮卻外出巡視去了,諸葛瑾只得再去見劉備,哭訴關羽要殺自己之事。劉備說:「我的這個二弟十分性急,很難溝通。子瑜可暫回江東,容等我攻取了東川、漢中諸郡後,就調雲長前往守衛,那時才能交還荊州。」

諸葛瑾迫不得已,只得回到東吳去見孫權,說了前面發生的事情。孫權大怒說道:「子瑜這次前去反復辛勞,難道是中了諸葛亮之計嗎?」諸葛瑾說:「不是。我兄弟也哭著求告劉備,劉備這才許諾將三郡先歸還,但是關羽恃強不肯歸還。」孫權說:「既然劉備有言在先,要歸還那三郡,我們這就派官員前去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赴任,看看形勢怎樣發展。」諸葛瑾說:「主公說的對。」

孫權於是派官員前往三郡赴任。不到一天工夫,東吳派往三郡的官吏全部被趕了回來,報告孫權說:「關羽根本不予理會,連夜把我們驅趕了回來,走得慢的便喊要殺頭。」

孫權大怒,派人去召來魯肅責備說:「子敬當初替劉備作保,借我們荊州之地。現在劉備已經取得西川之地,還是賴著不肯歸還,子敬你也能坐得下去?」魯肅說:「我想出了一條計策,正想來報告主公。」孫權問:「是什麼計策?」魯肅說:「我們先屯兵於陸口,派人請關羽前去赴會。如果關羽肯來,我們用好言好語勸說;如果他不肯聽從,我們早埋伏下刀斧手斬殺。如果他不敢來,我們就立即進兵,和他決一勝負後奪取荊州。」孫權說:「這條計策正合我意。可立即實施。」闡澤說:「這事不可。關羽是世之虎將,不是等閑之輩可比。恐怕事情不成,反被他殺害。主公可不要忘了當年周都督三江口之會。」孫權怒道:「如果一直怕這怕那,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取得荊州!」便命令魯肅立即實施此計。

魯肅辭別孫權後來到陸口,召集呂蒙、甘寧等眾將商議,就在陸口寨外臨江亭上設宴,寫下請書一封,選出帳下能言善辯一人作為使者,登船渡江趕到荊州。江口關平查問後就領著使者到荊州叩見關羽,說明魯肅真誠相邀赴宴,並呈上請書。關羽看過後對來人說:「既然子敬相請,我明天便去赴宴,你可回去稟報。」

使者辭別而去。關平問:「魯肅這次相邀不懷好意,父親為什麼這么快就答應他?」關羽笑道:「我難道不知道是計嗎?這肯定是諸葛瑾回去報告孫權,說我不肯歸還三郡,所以讓魯肅屯兵陸口,邀我赴會時便要索還荊州。如果我不答應,顯得我害怕了他們。我明天就獨駕小舟,只帶親隨十多人去單刀赴會,看看魯肅能把我怎樣!」關平勸阻說:「父親怎麼能以萬金之軀,親蹈虎狼之穴?這恐怕不符合伯父的重託。」關羽說:「我在千槍萬刃之中,箭石交攻之際,都能匹馬縱橫,如入無人之境,怎麼會害怕這些江東群鼠!」馬良也勸阻說:「魯肅雖然有長者之風,但現在情況變了,不能不生出異心。將軍不要輕易前往。」關羽說:「當年戰國時趙國藺相如沒有縛雞之力,卻在澠池會上視秦國君臣如無物一般,何況我曾學過萬人敵的本領!我既然已經答應,就不能失信於人。」馬良說:「將軍真要前去,我們要做好充分准備。」關羽說:「只讓我兒關平選快船十隻,暗藏五百名水軍在江上等候。看到我旗起處,便過江前去接應。」關平領命前去准備。

卻說使者回去報告魯肅,說關羽慨然應允,明天准時到達。魯肅和呂蒙商議:「下一步我們怎麼辦?」呂蒙說:「他如果帶軍馬來,我就和甘寧各自帶領一支軍馬埋伏在岸邊,放炮為信號准備廝殺;他如果不帶軍馬前來,我們就只在庭後埋伏下刀斧手五十人,就在宴席間斬殺。」計議已定。

第二天,魯肅命人在長岸口遙望。辰時過後,只見江面上一隻船趕來,只有梢公水手幾人,一面紅旗迎風招展,旗上顯出一個大大的「關」字來。船漸漸靠岸,看到關羽青巾綠袍坐在船上,旁邊周倉捧著大刀,八九個關西大漢各跨腰刀一口。魯肅十分驚疑,親自接到庭內。敘禮完畢後入席飲酒,舉杯相勸,魯肅不敢仰視,關羽卻是談笑自若。

酒到半酣之際,魯肅說:「我有一言不得不說給君侯。當年令兄劉皇叔,托我魯肅在我們主公面前,擔保借荊州暫住,約定在你們取川之後歸還。現在你們西川已得,而荊州還沒有歸還,這種做法很是失信吧?」關羽說:「這是國家大事,宴席間不方便討論。」魯肅說:「我們主公只有區區江東之地,而肯把荊州相借,是因為念及君侯等人兵敗遠道而來,沒有地方立足。現在既然已經取得益州,那麼荊州就應當歸還。皇叔已經答應先交割三郡,而君侯又不肯聽從,恐怕在道理上說不過去。」關羽說:「烏林大戰,我兄長左將軍劉備親冒箭石,戮力破敵,怎麼就應當徒勞而沒有尺寸土地相得?足下約我這次赴宴,是來索要地盤嗎?」魯肅說:「不是。君侯當初和皇叔敗於長坂,計窮力竭,將要遠逃。我們主公可憐皇叔身無處所,不吝惜荊州之地,使你們有地方立足,才有了今天的地盤。現在皇叔已經取得西川,還占著荊州,是貪心不足而背信棄義,恐怕被天下恥笑。希望君侯詳察。」關羽說:「這是我兄長的事情,不是我所能左右的。」魯肅說:「我聽說君侯和皇叔桃園結義誓同生死。皇叔就是君侯,怎麼能借故推託呢?」

關羽還沒有來及回答,周倉在台階下厲聲說道:「天下土地,只是有德者才有資格占據。荊州什麼時候就許下是你們東吳的了!」關羽變色起身,奪過周倉所捧大刀,站到庭中,目視周倉喝斥道:「這是國家大事,哪裡輪到你來說話!還不快快退下!」周倉會意,先到岸口,把紅旗一招。關平船如箭發,奔過江東來。

關羽右手提刀,左手挽著魯肅的手,假裝酒醉說:「都督現在請我前來赴宴,信中也沒有提起過荊州的事情。我現在已經酒醉,恐怕傷了咱們的老感情。改天我請都督到荊州赴會,這事咱們再作商議。」魯肅嚇得魂不附體,被關羽拉扯到江邊。

呂蒙、甘寧各領本部軍兵想要殺出,但看到關羽手提大刀,緊抓著魯肅,擔心魯肅被傷,所以也不敢動彈。關羽來到船邊這才鬆手,站到船頭和魯肅作別。魯肅如痴如呆,眼巴巴地看著關羽的船隻乘風而去。後人有詩贊關公曰:

關羽返回荊州不提。魯肅和呂蒙商量:「這條計策又沒有成功,我們下一步應該怎麼辦?」呂蒙說:「可以馬上報告主公,起兵和關羽決戰。」魯肅立即派人申報孫權。

孫權聽完後大怒,商議起傾國之兵攻取荊州。忽然有人來報告說:「曹操又起三十萬大軍殺來了!」孫權大驚,只好把這件事情放在一邊,讓魯肅不要再招惹荊州方面,移兵向合肥、濡須口拒敵曹操。

卻說曹操想要起兵南征,參軍傅干,字彥材,他上書勸阻曹操。書中說:「我聽說用武必先振威,用文必先修德;威德相濟才能成王霸之業。當年天下大亂時,明公用武力掃除,十平其九,現在只剩下了東吳和蜀地。東吳有長江之險,西蜀有崇山之阻,都難以速勝。我認為目前應當增修文德,按甲寢兵,息軍養士,待時而動。現在如果輕易興動數十萬之眾,殺到長江邊上,如果賊兵憑險深藏,會讓我方軍士不能逞其能,奇變無所用其權,那麼天威不立。我建議明公詳察。」曹操看完後取消了南征的想法,而是興設學校,延禮文士。

這時侍中王粲、杜襲、衛凱、和洽四人都想尊曹操為魏王。中書令荀攸說:「不可不可。丞相官位已到魏公,並且榮加九錫,地位已經到最高了。現在如果再進升王位,與理不可。」曹操聽說後怒道:「看來這傢伙想效仿荀彧!」荀攸聽說後憂憤成疾,卧病十多天而亡,享年五十七歲。曹操命人厚葬,也就取消了稱魏王的事情。

有一天,曹操帶劍入宮,漢獻帝正在伏後坐著說話。伏皇後看到曹操來到後慌忙起身,漢獻帝看到曹操後也是戰栗不止。曹操問:「現在孫權、劉備各霸一方,不尊朝廷,我們應當怎麼辦?」漢獻帝說:「這事由魏公全權裁處,」曹操怒說:「陛下說這樣的話來,讓外人聽到後,都會認為我在欺君。」漢獻帝說:「魏公肯輔佐是我的大幸。如果不是因為魏公,我的命早丟了。」曹操聽完後怒目直視漢獻帝,恨恨而出。

左右有人奏報漢獻帝說:「現在我們聽說魏公想自立為王,不久必將篡位。」漢獻帝和伏皇後聽完後大哭。伏皇後說:「妾的父親伏完常有殺曹操之心,妾我這就修書一封,秘密令我父親圖謀。」漢獻帝說:「當年董承做事不機密反遭大禍。現在如果泄漏出去,朕和你命就沒了!」伏皇後說:「我們天天如坐針氈,象這樣活著,還不好早死!我看宦官中忠義可以委託的只有穆順,我這就命令他去送這封信。」

於是召來穆順進入屏風後,打發走左右近身侍衛。漢獻帝和伏皇後大哭求告穆順說:「操賊想要自立為魏王,早晚必定篡位。朕想命令皇後的父親伏完秘密討賊。但左右的人都是操賊心腹,沒有人可以託付。我想讓你把皇後密書送給伏完。你一向忠義,肯定不會辜負了朕。」穆順哭著說道:「臣感念陛下大恩,怎敢不以死相報!臣馬上前往。」伏皇後於是修書交給穆順。穆順把書信藏在頭發中,悄悄溜出皇宮,拐彎抹角來到伏完的宅中後將書信呈給伏完。

伏完看到是伏皇後的親筆書信,就對穆順說:「操賊心腹眾多,不能一下子除掉。除非江東孫權、西川劉備兩處興兵,曹操必定前往迎擊,那時再召集在朝忠義之臣一同圖謀。內外夾攻,才能成功。」穆順說:「皇丈可寫書信回復帝後,求皇帝密詔,暗中派人前往吳蜀二處,令他們約好起兵,共同討賊救主。」伏完馬上拿出紙筆寫好書信交給穆順,穆順仍然把信藏到頭髻中,辭別伏完後回宮。

這時早有人報告了曹操,曹操在宮門外等候。穆順回來正好遇到曹操,曹操問:「你這是去哪裡了?」穆順回答:「皇後有病,命我前去求醫。」曹操問:「找來的醫生在哪裡?」穆順說:「還沒有請到。」

曹操喝令左右詳細搜遍全身,沒有找到什麼可疑物品,就要放行。忽然來陣大風吹落了穆順的帽子。曹操又叫回穆順,命人拿下帽子觀看,也沒有什麼東西,就讓他戴上帽子。穆順雙手不自主地倒戴帽子。曹操更加心疑,命令左右再次搜查他的頭發,搜出伏完的書信。曹操看完,信中說想要結連孫權、劉備作為外應。曹操大怒,拿下穆順到密室中審問,穆順死不招認。

曹操連夜點起三千甲士,包圍了伏完私宅,老幼全部拿下,搜出伏皇後親筆書信,隨後將伏氏三族全部下獄。天亮後,曹操派御林將軍郗慮持節入宮,先收取皇後璽綬。

這天,漢獻帝在外殿看到郗慮領三百名甲士闖入,就問:「有什麼事情?」郗慮說:「我奉魏公命令來收取皇後璽綬。」漢獻帝知道事情敗露,心膽都要碎了。

郗慮來到後宮,伏皇後剛剛起床。郗慮便召來掌管璽綬的索取玉璽而出。伏皇後情知事情泄露,便到殿後書房夾壁中躲藏起來。不一會工夫,尚書令華歆領五百名甲士闖入到後殿,問宮人:「伏皇後在哪裡?」宮人都推託不知道。

華歆命令甲兵打開門戶尋找,卻是尋覓不到。料定必定是在壁中,便喝令甲士砸開牆壁搜尋。華歆動手揪著伏後的頭髻拖出。伏皇後說:「望乞免我一命!」華歆喝斥道:「你自己去見魏公訴說去!」伏皇後披發光腳,被兩名甲士推著出門。

原來華歆很早就有才氣,和邴原、管寧相友善,當人們稱三人為一龍:華歆為龍頭,邴原為龍腹,管寧為龍尾。有一天,管寧和華歆在菜園中鋤地,突然一鋤頭下去刨出一塊金子。管寧繼續鋤地,華歆彎腰拾起,撫摸了很久,看到管寧很不高興才戀戀不舍地扔掉。又過了幾天,兩個人在屋中坐在同一張席子上專心讀書,外面大街上有達官貴人乘著華麗馬車鬧鬧轟轟經過。管寧像沒聽見一樣繼續讀書,華歆則跑到門口觀望,羨慕不已。車隊過去之後,華歆回到屋裡坐下。管寧卻拿了一把刀子,將兩人同坐的席子從中間割開,說:「從此以後你不再配做我的朋友了!」此後留下成語「割席分坐」,用來比喻朋友間徹底斷絕往來。後來管寧躲避戰亂到了遼東,常年戴白帽一頂,終身不肯出仕曹魏。而華歆卻先是跟隨孫權,後來歸附曹操,到現在才有了收捕伏皇後一事。後人有詩嘆華歆曰:

又有詩贊管寧曰:

且說華歆將伏皇後推到外殿。漢獻帝看到伏皇後,於是下殿抱住伏皇後大哭。華歆說:「魏公有命,快快出行!」皇後哭著對獻帝說:「不知道我能不能再活?」漢獻帝說:「我的性命也不知道哪天就會送掉!」甲士推著伏皇後前去,漢獻帝捶胸大哭。看到郗慮在旁邊,獻帝說:「郗公!天下真有種事情嗎?」哭昏在地。

郗慮命令左右攜扶獻帝入宮,華歆押著伏皇後去見曹操。曹操罵道:「我用誠心對待你們,你們卻天天想謀害的性命!我不殺了你,你肯定會殺我!」喝令左右亂棒打死。隨即入宮,將伏後所生的二子全部用鴆酒毒殺。當晚就將伏完、穆順等宗族二百餘口全部斬於市。朝野之人無不驚駭,這年是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十一月。後人有詩嘆曰:

漢獻帝自從伏皇後被害後,連續幾天不吃東西。曹操進入宮中稟報說:「陛下不要擔心,老臣並沒有異心。只是陛下要仔細思量一下,為什麼好好的天下到了現在這個地步?要不是當年我力挽狂瀾,陛下早已經死在了李傕、郭汜的刀下。老臣我常年在外征戰,隨時都會性命不保,勸陛下也理解下老臣不易。臣女早已經獻給陛下作為貴人,她大賢大孝,應當扶為正宮皇後。」

漢獻帝哪裡敢不聽從。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正月初一,就在慶賀正旦節時,冊立曹操的女兒曹貴人為正宮皇後,群臣自然沒有人敢提反對意見。

此時曹操威勢更加強大,曹操集會大臣商議收吳滅蜀之事。賈詡說:「必須召回夏侯惇、曹仁兩將後再商議這事。」曹操立即傳令連夜召兩將返回。夏侯惇未到,曹仁先到,連夜便到府中去見曹操。曹操剛剛喝完酒躺下,許褚仗劍站立在堂門中保衛,曹仁想進入被許褚擋住。曹仁大怒道:「我是曹氏宗族,你怎麼敢阻擋我?」許褚說:「將軍雖然是魏公至親,卻是外藩鎮守之官,我雖然不是魏王親屬,現在卻擔任內侍。主公正醉卧到堂上,我不敢隨便放將軍進入。」曹仁這才不敢進入。曹操聽說後嘆道:「許褚真是我的忠臣!」

沒過幾天,夏侯惇也趕到,再議征伐之事。夏侯惇說:「吳、蜀近期不能攻取,我的意見是先攻取漢中張魯,以得勝之兵再去取蜀,可以一鼓而下。」曹操說:「這話正合我意。」便起兵西征。

黃其軍

      作於2018年9月13日(古歷八月初四)

白話《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六十四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六十二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

㈡ 白話《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

卻說曹丕闖入袁紹宅中看到兩個婦人在啼哭,就按劍問道:「你們是什麼人?」其中年齡大點的婦人答道:「妾是袁將軍之妻劉氏。」曹丕又問:「那個女人是誰?」劉氏說:「她是袁熙之妻甄氏。因為袁熙逃奔幽州去了,甄氏嫌遠不肯隨行,所以留在家中。」

曹丕拖著那個女人到了近前,看到甄氏玉肌花貌,有傾國傾城之色。於是就對劉氏說:「我是曹丞相的長子曹丕,特地前來保護你們全家,你們不要擔心害怕。」說完按劍坐到大堂上。

卻說曹操統領眾軍將進入冀州城,將要過城門時,許攸縱馬靠到近前,用馬鞭指著城門直呼曹操的乳名問:「阿瞞,如果你不是得到我的幫助,怎麼能進入這扇大門?」曹操只是大笑,眾將聽到這話後,卻都憤憤不平。

曹操來到袁紹府門下,問道:「有沒有人曾進入過此門?」守將說:「您的世子正在裡面。」曹操召喚出曹丕責備。劉氏出來叩拜說:「不是靠世子不能保全我全家性命,我願意將甄氏送給世子執箕帚。」曹操讓喚出甄氏叩拜,曹操看了看說道:「這真是我的兒媳!」於是命令曹丕納甄氏為妻。

曹操佔領了冀州後,親自前往袁紹的墓前弔祭,叩拜並且哭得很悲痛。他對眾文武說:「我和本初在幼年就是過命的好友,不想成為了對手。當初我和他共同起兵討伐董卓時,本初問我:『如果我們這次起兵不成功,你將來怎麼辦?』我反問他:『你先說說你怎麼辦?』本初說:『我的目標是向南占據黃河之險,向北阻擊燕代以及沙漠以北的夷狄,然後向南發展爭雄天下,有誰能阻擋得住我的腳步?』我回答他說:『我從來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只是網羅天下智力為我所用,用大道去駕馭他們,我就會無往而不勝。』這話好象就在昨天,而現在本初命已經喪亡,我怎麼不能為這而痛苦流涕!」眾人也都嘆息不已。

曹操把金帛糧米等賞賜給袁紹的妻子劉氏,傳下一道命令:「河北居民連年遭受兵革之苦,免除掉今年的全部租賦。」一面寫表申奏朝廷,曹操兼領了冀州牧。

有一天,許褚騎馬出東門,正迎面碰到許攸。許攸用手點指許褚問:「你們如果沒有了我,還能這么輕松出入這扇大門嗎?」許褚大怒道:「我們出生入死,血染征袍,才奪得了這座城池,你怎麼敢這樣誇口!」許攸罵道:「你們都是一群匹夫,哪裡值得說道!」

許褚大怒,拔劍殺掉許攸,提頭去見曹操,說:「許攸十分傲慢無禮,我已經殺掉,請丞相定罪。」曹操說:「子遠和我有老交情,他只是好開個玩笑罷了,你怎麼一時沖動殺了他!」曹操狠狠訓斥了許褚,命人厚葬了許攸。

曹操派人四處尋訪冀州賢士。有人推薦說:「騎都尉崔琰(音yǎn,掩),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人。他曾經多次向袁紹獻計,袁紹根本不聽,所以一直推託有病在家閑居。」曹操立即徵召崔琰為本州別駕從事官,對崔琰說:「昨天我看了本州的戶籍冊,共計有三十萬人口,真是個大州。」崔琰說:「現在天下分崩,九州撕裂,二袁兄弟間相互爭斗,冀州的老百姓屍骨暴露在荒郊野外,丞相不著急救百姓於水火,卻先去計算戶籍,這難道對得起本州百姓對明公的企盼嗎?」曹操聽到這話後,立刻收住笑容後向崔琰致歉,待崔琰為上賓。

曹操平定了冀州後,派人打探袁譚的消息。袁譚領兵劫掠甘陵、安平、渤海、河間等地,得知袁尚敗退到中山後,就率軍追擊。袁尚無心戀戰,到幽州投奔了袁熙。袁譚收降了袁尚的全部人馬,想要復奪冀州。

曹操派人徵召,袁譚不到。曹操大怒,寫書信斷絕婚事,親自統領大軍征伐,直奔平原。袁譚聽說曹操軍馬殺來,急忙派人向劉表求救,劉表請來劉備商議。劉備說:「現在曹操已經攻破了冀州,兵勢正盛。袁氏兄弟馬上就要被曹操所擒,援救他沒有一點用處。況且曹操常常有偷窺荊襄的意圖,我們只能養兵自衛,不要輕易出動。」劉表問:「那我找個什麼理由謝絕他?」劉備說:「可各寫一封書信給袁氏兄弟,以和解的名義婉言謝絕。」劉表聽了劉備的話後,派人送書信給袁譚。信中說:「君子有了難處,不應該向有仇的國家求救。前段時間我聽說你已經屈膝降曹,那是忘記了先人的仇冤,也背棄手足的情誼,更是我們袁劉同盟的恥辱。當年冀州在你弟弟手中時,你就應該同心協力抗拒曹操。等到擊敗曹操後,是非曲直自有公論,不比現在投降曹操要強得多嗎?我勸你還是先兄弟間和解,共拒曹軍。」

又寫一封書信給袁尚說:「袁譚天生性急認死理。你們應當先除掉曹操,以報父親之恨。等到擊敗曹操後再去理論,不是很好的事情嗎?如果迷途不知返,那麼到頭也會是一條死胡同。」袁譚得到劉表的書信後,知道劉表沒有發兵的意思,又料定不能抵敵曹操,只好放棄了平原,退保南皮。

曹操追擊到南皮。當時天氣已是寒冬,河道全部結冰,運糧的船隻不能行進。曹操命令本地老百姓敲冰拽船,百姓們聽說後四處逃散。曹操大怒,下令捕捉斬殺,百姓們聽說後都到曹營自首。曹操說:「我如果不殺你們,就是號令不行;如果殺掉你們,我又於心不忍。你們快快去到山中躲藏,不要被我的軍士擒獲。」百姓都流淚而逃。

袁譚領兵出城後和曹軍對戰。兩陣對圓,曹操出陣用馬鞭指著袁譚罵道:「我用厚恩對待你,你怎麼生出來異心?」袁譚也罵道:「你進犯我的境界,佔領我的城池,搶奪我的妻子,倒反過來說我有異心!」曹操大怒,命令徐晃出馬。袁譚派彭安接戰。兩馬相交不到數合,徐晃斬彭安於馬下。袁譚軍馬敗退進入南皮城中,曹操派軍兵四面圍住。

袁譚十分驚慌,派辛評見曹操談條件投降。曹操說:「袁譚這小子反復無常,我已經不相信他了。你的弟弟辛毗我已經重用,你也可以留在這里。」辛評說:「丞相說得不對。我早就聽說過主貴臣榮、主憂臣辱的道理。我跟隨袁氏很久了,堅決不會背叛!」曹操知道不能留住,就打發辛評回去。

辛評回去見到袁譚,說曹操不準投降。袁譚斥責道:「你的兄弟已經投降了曹操,你是不是也懷有二心了?」辛評聽完這話句氣滿填胸,立刻昏絕在地上。袁譚忙命人扶起,不一會辛評就氣絕而死,袁譚也很後悔。郭圖對袁譚說:「明天可以驅趕百姓在前面,我們軍兵隨後,和曹操決一死戰。」袁譚聽從其計。

當天夜裡袁譚驅趕南皮百姓,都持刀拿槍強迫服從命令。第二天天明打開四門,軍兵在後,驅趕百姓在前,喊殺聲震天,一起殺奔曹營,兩軍一場混戰。從早晨殺到正午還是勝負未分,遍地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曹操看到不能速勝,就下馬上山,親自擊鼓。將士們看到後,都奮力向前沖殺,袁譚的軍兵大敗,老百姓被殺者不計其數。曹洪奮力沖入敵陣,正迎著袁譚,就舉刀亂砍,袁譚被曹洪砍殺在陣中。郭圖看到陣腳大亂,急忙指揮軍士退往城中。樂進看到後拈弓搭箭,一箭射倒郭圖在城壕中,人馬都亡。

曹領領兵攻入南皮後安撫百姓。忽然有一彪軍馬趕到,正是袁熙部將焦觸、張南,曹操率軍迎擊。兩將卻是前來投降的,曹操封為列侯。又有黑山賊寇張燕,帶領軍馬十萬前來投降,曹操封張燕為平北將軍。

曹操下令將袁譚的首級號令全城,敢有哭拜的立斬。首級懸掛在北門,卻有一人布冠衰衣,跪在首級下大哭。左右捉到來見曹操,曹操問他姓名,這人是青州別駕王修,因為勸諫袁譚被驅逐,現在聽說袁譚已死,前來哭拜。

曹操問:「你知道我下的軍令嗎?」王修說:「我知道。」曹操問:「難道你不怕死嗎?」王修說:「我一生效力於袁譚,主人死了卻不去哭祭,是不義之舉。畏死忘義,還有什麼面目活在人世上!如果能讓我收葬袁譚遺體,我雖被殺無恨。」曹操說:「河北義士怎麼這么多啊!可惜了袁氏不能使用!如果能使用起來,我怎麼敢正視河北!」於是命令王修收葬袁譚遺體,待王修為上賓,封為司金中郎將。

曹操問王修:「現在袁尚已經投奔了袁熙,有什麼計策攻取呢?」王修一聲不吭。曹操說:「真是忠臣啊。」曹操就向郭嘉問計。郭嘉說:「可派袁氏降將焦觸、張南等前往攻擊。」曹操採納郭嘉之計,隨即命令焦觸、張南、呂曠、呂翔、馬延、張顗,各自帶領本部軍兵,分三路進攻幽州,一面派李典、樂進會合張燕軍馬後,攻打並州高幹。

且說袁尚、袁熙得知曹軍馬上來到,料定難以抵擋,於是就棄城領兵連夜奔逃,投奔遼西烏桓去了。幽州刺史叫烏桓觸,聚集了幽州眾官,歃血為盟,共同商議是助袁還是助曹的問題。烏桓觸先說:「我知道曹丞相是當世英雄,現在我們這就去投降,有不遵守將令的立斬。」依次歃血,輪到別駕韓珩(音héng,橫)那兒,韓珩把劍扔到地上大呼道:「我受袁公父子厚恩,現在主人敗亡,我能力不足以挽救大局,已是十分不義的做法。如果再去投降曹操,我堅決不幹!」眾人都大驚失色。烏桓觸說:「如果想成就大事,就應當先立大義。事情成與不成,不少一人。韓珩既有如此之志,那隻好悉聽自便,但是我的將令不可違抗。」命令左右推出韓珩斬殺。烏桓觸出城迎接三路軍馬,投降了曹操。曹操大喜,加封烏桓觸為鎮北將軍。

忽然探馬來報告:「樂進、李典、張燕攻打並州,高幹守住了壺關口,不能攻下。」曹操親自領兵前往,三將出來迎接,說壺關口非常難攻。曹操聚集眾將共商破高幹之計。荀攸說:「如果想攻破高幹,必須使用詐降計才可以。」曹操當即採納,召來降將呂曠、呂翔,附耳低聲如此如此。

呂曠等人帶領軍數十名軍兵直抵關下,大叫道:「我們是袁家舊將,不得已才投降曹操。但曹操為人奸詐,從不信任我們,我們趕回來扶保舊主。速速開關接納。」高幹不信,只是讓兩將到關上講話。兩將卸甲棄馬而入,對高幹說:「曹軍新到,可乘其軍心未穩今夜前去劫寨,我們願意當先開路。」高於大喜,當夜就命二呂當先,率領萬余軍馬前去。快要趕到曹營時,背後卻是喊殺聲大震,伏兵四起。高幹知道上當中計,急忙趕回壺關城,樂進、李典早已奪下了壺關,高幹只好奪路而逃,投奔了單於。

曹操領兵守住關口,派人追擊高幹。高幹到了匈奴單於界上,正碰到北番左賢王。高幹下馬拜伏在地上,說曹操吞並了他的疆土,現在想進犯王駕地面,乞求救援,同力克復後以保全北方。左賢王說:「我和曹操無冤無仇,他怎麼會侵犯我的領土?你是想讓和曹操結怨啊!」說完斥退高幹。

高幹走投無路,只好去投奔劉表。走到上洛時,被都尉王琰所殺,將首級送到曹操那兒,曹操加封王琰為列侯。

並州平定後,曹操商議西攻烏桓。曹洪等說:「袁熙、袁尚兵敗將亡,勢窮力盡後遠投沙漠。我們現在領兵向西深入出擊,如果劉備、劉表乘虛襲擊許昌,我們恐怕來不及救應。我們建議回師不進為上策。」郭嘉說:「大家所說的都不對。主公雖然威震天下,但沙漠的人倚仗地處邊遠,必定不加防備。乘其無備猛然一擊,必定可破。況且袁紹對烏桓有恩,袁尚和袁熙兄弟尚在,不能不除。劉表只是坐談之客,自知才能不足以駕馭劉備,重用怕不能制約,不重用那麼劉備也沒有機會施展才能。雖然是虛國遠征,但是我們卻沒有什麼可擔憂的。」曹操說:「奉孝的話說得太對了。」

曹操率領大小三軍,車數千輛,望北方進發。但見黃沙漠漠,狂風四起,道路崎嶇人馬難行。曹操這時有回軍之意,向郭嘉問計。郭嘉因水土不服,卧病在車上。

曹操落淚道:「因我想平定沙漠之地,讓先生遠涉艱辛,以致於染病,我心中惴惴不安!」郭嘉說:「我感念丞相大恩,雖然赴死不能報答萬分之一。」曹操問:「我看到北地崎嶇難行,想要回軍,你看怎麼樣?」郭嘉說:「兵貴神速。現在我們千里襲人,輜重多了影響行軍速度,不如輕兵兼道而出,攻其不備。但必須有熟悉地理的作為向導才行。」

曹操留下郭嘉在易州養病,尋找向導官引路。有人推薦袁紹舊將田疇,曹操召來詢問。田疇說:「這些道路夏季有水,水淺不能通車馬,深了不能渡舟楫,最難通過。不如回軍從盧龍口越過白檀險地,直插柳城,攻其不備,蹋頓一戰可擒。」曹操聽從田疇的話,加封田疇為靖北將軍,作為向導官,在前面引路,張遼緊隨,曹操親自押陣,倍道輕騎前進。

田疇帶領張遼到達白狼山後,正遇上袁熙、袁尚會合蹋頓等人的數萬騎前來。張遼飛報曹操,曹操親自勒馬登高觀望,看到蹋頓的軍兵沒有隊形,參差不整,只是憑借勇猛亂打亂沖。曹操對張遼說:「敵兵不整,訓練不足,可以合圍攻擊。」

曹操把令旗交給張遼。張遼帶領許褚、於禁、徐晃分四路下山,奮力急攻,蹋頓的陣形果然大亂。張遼拍馬斬蹋頓於馬下,其餘眾軍士全部投降,袁熙、袁尚看到形勢不妙,早帶領著數千騎兵投奔遼東去了。

曹操收軍進入柳城,再封田疇為柳亭侯,負責守衛柳城。田疇流淚說道:「我本是個負義逃竄之人,背叛了主公袁氏,蒙丞相厚恩活命,已經很是萬幸了。怎麼能靠出賣盧龍要塞來邀功請賞!我死不敢受此侯爵。」曹操很感動,拜田疇為議郎。

曹操撫慰單於等人,收得駿馬上萬匹,即日回兵。這時天氣寒冷又乾旱,二百里范圍之內沒有水源,軍中糧食缺乏,只好靠宰殺戰馬度日。鑿地深入下去三四十丈,才掘得井水。曹操回到易州後,重賞先前勸諫不要進兵的將領,對眾將說:「我前番冒著危險遠征,僥幸得以成功。雖然能夠得勝,這都是老天所佑,以後絕不能這樣。諸君的勸諫,是萬安之計,所以重賞大家,以後盡管直諫。」

曹操到達易州時,郭嘉已經死去幾天,靈柩停放在公館中。曹操前往拜祭,大哭道:「奉孝已死,這是老天要喪我!」回顧眾官員說:「諸君年齡都和我差不多,唯獨奉孝最為年輕,我早想託付給他身後之事。不想他英年夭亡,使我肝腸崩裂!」

郭嘉的左右侍從,把郭嘉臨終前所寫的一封書信呈給曹操說:「郭公臨亡,親筆寫此信,囑咐說:『丞相如果按照書信中所說去做,那麼遼東很快就會平定。』」曹操拆開書信看完,只是點頭嗟嘆,其他人都不知道信中內容。

第二天,夏侯惇率領眾將進來稟報曹操說:「遼東太守公孫康一直沒有臣服,現在袁熙、袁尚又前去投奔,必定成為大患。我們看不如乘其沒有起兵之時,迅速前往征討,遼東可得。」曹操笑道:「這事不用麻煩諸公虎威,我們只管坐在這里等待,幾天之後,公孫康肯定會送二袁的首級來到。」諸將全都不肯相信。

卻說袁熙、袁尚帶領數千騎兵投奔遼東。遼東太守公孫康是襄平人,武威將軍公孫度的長子。當天得知袁熙、袁尚來投奔後,就召集本部屬官商議此事。公孫康的弟弟公孫恭說:「袁紹在世時常有吞並遼東之心。現在袁熙和袁尚兵敗逃後無處棲身,來這里投奔,是鳩奪鵲巢的意思。如果容納他們,將來必定要圖謀遼東。不如接納進城中殺掉,把首級獻給曹公,曹公必然重待我們。」公孫康說:「我只怕曹操領兵攻擊遼東,那樣就不如接納二袁為我助戰。」公孫恭說:「可派人前去探聽。如果曹軍來攻,我們就留下二袁幫忙。如果曹操不來攻打,我們就殺掉二袁,把首級送給曹公。」公孫康採納後派人去打探消息。

卻說袁熙和袁尚來到遼東後,兩人秘密商議道:「遼東軍兵數萬,足可以和曹操爭衡。現在咱們暫時投奔,以後再殺掉公孫康搶奪他的地盤,等養成氣力後再去抗衡中原,可以復奪河北。」商議已定後,兩人進城去見公孫康,公孫康留他們在館驛中住下,只推說有病,並不相見。

不到一天時間,細作回來報告:「曹公兵屯易州,並沒有攻擊遼東的意思。」公孫康大喜,於是埋伏下刀斧手在壁衣中,派人接二袁進入。相見禮畢後命令武士讓二袁到炕上坐。這時天氣嚴寒,袁尚看到床榻上只有炕席沒有被褥,就對公孫康說:「大冷的天還是鋪上被褥為好。」公孫康眼睛一瞪說道:「你們兩個人的腦袋就要獨自去旅行萬里了!還要被褥有什麼用處!」袁尚大驚,公孫康喝斥道:「左右武士還不快快動手!」刀斧手一起沖出,就在炕席上砍下兩人的頭顱,用木匣盛好,派人送到易州衙去見曹操。

曹操在易州按兵不動,夏侯惇、張遼進入稟告說:「如果不進兵攻擊遼東,咱們趕緊兵回許昌吧,時間一長恐怕劉表會生出襲擊之心。」曹操說:「我在這里等待二袁首級來到後,立即回兵。」眾將全都暗中偷笑,都認為曹丞相是想郭嘉想得腦子出了問題。

忽然有人報告遼東公孫康派人送袁熙和袁尚的首級來到,眾將全都大驚。使者呈上書信,曹操大笑道:「果然不出奉孝所料!」重賞來使後,加封公孫康為襄平侯、左將軍。

眾官問道:「什麼事不出奉孝所料?」曹操就拿出郭嘉的遺信讓大家觀看。信中大意是:「現在我聽說袁熙、袁尚去投奔遼東,明公千萬不要動兵去追。公孫康久懼袁氏吞並,二袁去投他必定生疑。如果派兵攻擊,他們會合力迎敵,那麼很難攻下。如果緩緩等待,公孫康、袁氏自相殘殺,我們可以坐收漁翁之利。」眾文武都連連稱贊郭嘉神算。曹操再次帶領眾官員祭祀郭嘉,郭嘉死時年僅三十七歲,跟隨曹操從征十一年,善於弄險奇謀,從來都是算無遺策。

後人有詩贊曰:

曹操領兵還冀州,派人先扶郭嘉靈柩回許昌安葬。還軍沿大海邊行進,在蒼茫的大海邊,曹操登碣石山遠望,寫下了傳頌千古的名篇《觀滄海》。詩中曰:

行軍途中,程昱等請示說:「北方平定後還兵許昌,我們要早早定下攻略江南之策。」曹操笑道:「我也早有此志。諸君所說,正合我意。」

黃其軍

      作於2018年7月19日(古歷六月初七)

白話《三國演義》第三十二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三十一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三十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

㈢ cs中怎麼用命令調左右手

進入游戲後,選"Play cs」,"custmize」,"advance」,將"left hand」前面框中的X去掉,此時是右手。不去掉就是左手。
另一種方法,直接在游戲里,按H鍵調出菜單,然後找Left hand 和 Right hand,選中即可切換,如果按H鍵沒用,請使用第一種方法。
也可以在控制台輸入cl_righthand 1或0,即可換左右手。

㈣ 白話《三國演義》第三十回

卻說袁紹興兵後,大軍浩浩盪盪、鋪天蓋地朝官渡進發,夏侯惇趕忙送加急書信向許昌告急。曹操起軍七萬前往迎敵,留下荀彧鎮守許昌。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戰就這樣爆發了。

袁紹臨發兵前,田豐在獄中上書苦諫說:「現在應該靜守以待天時,千萬不能妄興大兵,如果興兵恐怕出戰不利。」逢紀說:「主公現在興仁義之師,田豐膽敢說這種不吉利的話來!」袁紹大怒,要殺田豐,眾官員竭力勸阻才得以倖免。袁紹恨恨地說道:「等到我攻破了曹操,再明正其罪!」

袁紹催促軍馬進發,真是旌旗遍野,刀劍如林。大軍行進到陽武後,紮下寨柵。沮授說:「我軍雖然眾多,但在作戰勇猛頑強方面不如曹軍。曹軍雖然精銳,但在糧草儲備方面不如我軍。曹軍因為糧食不多,所以會急求速戰。我軍有充足的糧食儲備,應該緩守。如果能夠曠日持久堅持下去,曹軍必定不戰自敗。」袁紹怒道:「田豐慢我軍心,我回去後必定殺他。你怎麼膽敢又說出這種話來!」命令左右武士:「把沮授鎖禁在軍營中,等我破曹之後把他和田豐一起治罪!」袁紹下令把七十萬大軍東西南北安營,綿延接出九十多里。

細作打探到了袁軍的虛實,趕緊報到官渡。曹軍剛剛來到,聽說後心裡也都很害怕,曹操請來眾謀士商議。荀攸說:「袁軍雖然人數眾多,卻不必害怕。我軍精銳之士一以當十,但必須速戰速決。如果拖延下去,我們糧草供應不上,那麼局面就會很糟糕了。」曹操說:「先生所說正合我意。」於是傳令軍將擊鼓前進,袁紹軍馬前來迎擊,兩邊排成陣勢。

審配撥出弓弩手一萬名,悄悄埋伏在兩翼,弓箭手五千名埋伏在門旗後,約定好炮響齊射。三通鼓後,袁紹金盔金甲,錦袍玉帶,立馬在兩軍陣前,左右排列著張郃、高覽、韓猛、淳於瓊等河北名將,旌旗節鉞十分嚴整。曹軍陣中門旗開處,曹操親自出馬,許諸、張遼、徐晃、李典等人各持兵器,前後護衛。

曹操用馬鞭指著袁紹說:「我在天子面前保奏你為大將軍,你為什麼還要謀反?」袁紹怒說:「你託名漢相,實為漢賊!罪惡滔天程度超過王莽和董卓,現在反倒來誣陷我們造反?」曹操說:「我現在是奉詔討你!」袁紹說:「我奉了天子的衣帶詔討賊!」曹操大怒,派張遼出戰,張郃躍馬來迎。

兩將打鬥了四五十合後不分勝負,曹操見了暗暗稱奇。許褚揮刀縱馬,直出助戰,高覽也挺槍接住,四員大將捉對兒廝殺。曹操命令夏侯惇、曹洪各自帶領三千軍士一起沖陣。

審配看到曹軍前來沖陣,便命令放起號炮,兩側里埋伏的軍兵萬弩並發,中軍內弓箭手一起擁出陣前亂射。曹軍從沒有經歷過這個陣勢,望南急退。袁紹驅兵掩殺,曹軍大敗,一直退到官渡,袁紹移軍逼近官渡下寨。審配說:「現在可撥付軍兵十萬守衛官渡,在曹操寨前築起土山,命令軍士居高臨下往曹營中放箭。曹操如果放棄隘口而退,那麼許昌可破。」袁紹聽從,在各寨內挑選精壯軍士,用鐵鍬挖土,用扁擔挑大筐運土,一起來到曹操寨邊,很快壘土成山。

曹營中看到袁軍堆築土山,要沖出去廝殺,卻被審配派出的弓弩手擋住咽喉要路,不能前進。十天之後築成五十多座土山,上立高櫓,分撥弓弩手在上面朝曹營中射箭。曹軍十分驚慌,都舉著盾牌防禦。土山上一聲梆子響後箭飛如雨,曹軍都趴到地上用盾牌遮擋,袁軍齊聲吶喊大笑。

曹操見到軍士慌亂,就召集眾謀士問計。劉曄說:「我能製造出發石車來破弓箭。」曹操命令劉曄造出車的樣式,連夜趕造出發石車數百輛,分布在營牆內,正對著土山上。等到弓箭手射箭時,營內一起拽動發石車,炮石飛空,往土山上亂打。軍士無處躲藏,弓箭手死傷無數。袁軍都把發石車叫做「霹靂車」,從此再也不敢登高射箭。

審配又獻出一計:採用當年擊破公孫瓚的戰法,命令軍人用鐵鍬暗挖地道,直到曹軍營中,號稱為「掘子軍」。曹兵看到袁軍在山後掘土坑,報告了曹操,曹操又向劉曄詢問對策。劉曄說:「這是袁軍不能明攻轉而暗攻,正在挖掘地道,想從地下進入營中。」曹操問:「咱們怎麼來防禦?」劉曄說:「可以繞著大營四周掘起長塹,那麼他們的地道就沒有什麼用處了。」曹操連夜派軍士掘塹,袁軍掘地道到達塹壕邊後,卻不能攻入,白白浪費了很多軍力。

卻說曹操把守著官渡,從八月初到九月底,軍兵逐漸疲憊,糧草也接濟不上。曹操想要放棄官渡退回許昌,猶豫不定,於是寫信派人到許昌向荀彧問計,荀彧馬上回來書信。信中大致意思是:「我尊奉丞相命令,特地為丞相解進退之疑。我認為袁紹把全部兵力聚集到官渡,想和明公決勝負,明公應該以弱勝強。如果不能取勝,則必定讓袁紹有機可乘。這正是天下命運的轉折時期。袁紹軍兵雖然眾多,但他不會調度使用。憑借明公的神武英明,哪裡會有攻不破的地方!現在我軍雖然人數很少,但卻像當年的楚、漢在滎陽、成皋之間爭鋒。明公扼守官渡咽喉,使袁軍不能前進一步,袁軍軍力必然衰竭,肯定馬上要出現重大變數。這是用奇兵戰勝袁軍的最佳時機,千萬不要喪失。我希望明公仔細決斷。」曹操收到書信後大喜,命令將士誓死守衛。

袁紹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就退軍三十多里後紮下營寨,曹操派遣大將出營巡哨。徐晃的部將史渙捕獲到一名袁軍奸細,押解著來見徐晃,徐晃問袁紹軍中虛實。那人答道:「大將韓猛負責運糧到軍前接濟,命令我們先來探路。」

徐晃便將把這件事報告給曹操。荀攸說:「韓猛只是匹夫之勇。如果派遣一人率領數千輕名騎兵從半路截擊,截斷袁軍的糧草供應,袁軍會不戰自亂。」曹操問:「誰人能去?」荀攸說:「就派徐晃前往。」曹操派徐晃帶史渙率領本部軍馬先出,派張遼、許褚領兵接應。

這天夜裡,韓猛押送數千輛糧車奔赴袁紹大寨。正行進之間,山谷中徐晃、史渙領軍馬截住去路,韓猛飛馬來戰,徐晃接住廝殺。史渙趁機殺散軍士,放火焚燒了糧車。韓猛抵擋不住,撥回馬便退,徐晃催促軍兵燒毀了全部糧草輜重。

袁紹軍中望見西北方向火起,正驚疑之間,敗軍跑回來報告:「糧草被劫!」袁紹急忙派遣張邰、高覽去截斷大路,正遇到徐晃燒糧而回,正要交鋒,背後張遼、許諸軍馬趕到。兩下里一起夾攻,殺散袁軍後四將合兵一處,回到官渡寨中。曹操大喜,重重加以封賞,又分軍馬在寨前結營,成為掎角之勢。

卻說韓猛的敗軍狼狽逃回大營,袁紹大怒,要殺韓猛,眾文武極力求情才得倖免。審配說:「行軍打仗以糧食為重,不能不用心提防。烏巢是我們大軍屯糧之地,必須派重兵把守才行。」袁紹說:「我早已安排好了,你只需負責回鄴郡催收糧草,不要讓前線缺糧就是。」

審配領命而去。袁紹派遣大將淳於瓊領大將眭元進、韓莒、呂威璜、趙睿等人,率領兩萬人馬前去守衛烏巢。那淳於瓊性子剛強好喝酒,手下軍士都十分畏懼,到了烏巢後他天天和眾將領聚集飲酒。

且說曹操軍糧草告急,急忙發信到許昌,讓荀彧火速籌集糧草,連夜押運到軍前接濟。使者帶上書信前往,走了不到三十里,被袁軍捉住,綁縛著去見謀士許攸。那許攸字子遠,年少時曾和曹操是好朋友,這時在袁紹手下擔任謀士。

許攸搜得使者所帶的曹操催糧書信,興沖沖前去報告袁紹說:「曹操在官渡和我軍相持許久,許昌必定空虛。如果我們分出一支軍馬連夜襲擊許昌,那麼許昌可破、曹操可擒。現在曹操的糧草已經用盡,正是可乘之機,我們可以分兵兩路攻擊。」袁紹說:「曹操一向詭計多端,這封書信肯定是他的誘敵之計。」許攸說:「如果現在不去攻取,將來必然反受其害。」

正說話間,忽然有使者從鄴郡趕來,送上了審配的書信。書中先說運糧事情辦理情況,後來又說許攸在冀州時,曾經濫受民間財物,並且縱容他的侄子多加科稅,把錢糧全部貪污,現在審配已經把許攸的侄子收捕關押入獄中。

袁紹看到書信後大怒道:「你這個匹夫!還有面目在我面前巧言獻計!你和曹操有老交情,肯定是收受了他的賄賂,替他來做奸細,引誘我軍冒然出擊,我怎麼能上你的當?本當應把你斬首,暫且把你的頭顱寄存在頸上!快快退出,今後永遠不許你再來相見!」

許攸退出後,仰天長嘆道:「忠言逆耳,這個混蛋真不配做大事!我的侄子遭到了審配陷害,我還有什麼顏面回去見冀州之人!」於是拔劍就要自刎。

他身邊左右奪下寶劍勸道:「有什麼值得容易輕生?袁紹從來聽不進良言,必定被曹操所擒。你既然和曹公有老交情,為什麼不去棄暗投明?」這句話點醒了許攸,他馬上起身前進去投奔曹操。

後人有詩嘆曰:

卻說許攸偷偷出營後直奔曹營,很快被曹軍的沿路暗哨抓住。許攸說:「我是曹丞相的老朋友,快快去為我通報,對曹丞相說南陽許攸來見。」軍士趕忙報入寨中。

這時曹操剛剛脫衣歇息,聽說許攸來到後大喜,也來不及穿上鞋子,光著兩只腳出門迎接。老遠看到許攸後撫掌大笑,拉著許攸的手進入後拜伏在地上。許攸慌忙扶起曹操說:「你是大漢的丞相,我只是一名老百姓,你為什麼這么謙恭?」曹操說:「你是我的老朋友,我怎麼敢用爵位官職來對待你?」許攸說:「恨我不會選擇主人,屈身跟隨袁紹多年,他一直言不聽,計不從。現在特地舍棄他來投奔老朋友,願您不嫌棄收納我。」曹操說:「子遠你這番肯來,我大事已成!你要教我攻破袁紹之計。」許攸說:「我剛才讓袁紹派出輕騎兵乘虛襲擊許昌,採取首尾相攻之計。」曹操大驚說道:「如果袁紹採用了你的計策,那我肯定完了。」

許攸問:「你現在軍中還有多少糧食?」曹操說:「支撐一年沒有問題。」許攸笑道:「我看恐怕不是這樣吧?」曹操說:「半年足夠。」許攸拂袖而起,快步出帳說:「我誠心誠意來相投,而你卻欺瞞我,讓我大失所望!」曹操趕緊出帳挽留說:「子遠你不要動怒。這是軍中絕密,我實話告訴你吧:軍中糧食還能支撐三個月。」許攸笑道:「世上人都說孟德是當世奸雄,現在果然得到應驗。」曹操也笑道:「難道你沒有聽說兵不厭詐的道理?」悄悄附耳低聲對許攸說:「我軍中只有這一個月的糧食了,你可千萬要替我保密啊!」

許攸高聲說道:「你不要再欺瞞我了!你軍中糧食已盡!」曹操驚愕地問:「你是怎麼知道的?」許攸取出曹操寫給荀彧的書信問:「這封書信是誰寫的?」曹操驚問道:「你這是從哪裡得到的這封書信?」許攸就把抓獲信使的事情說了。

曹操緊緊握著許攸的手說:「子遠既然感念咱們的老交情,快快把破袁之計教我。」許攸說:「明公率領孤軍抵抗十倍大敵,卻不去尋找速勝的辦法,這是自找死路。我有一策,不出三天,縱然袁紹有百萬之眾也不戰自破。明公你真想聽聽嗎?」曹操大喜道:「我願洗耳恭聽良謀。」許攸說:「袁紹軍糧輜重全都屯積在烏巢,現在派淳於瓊把守。淳於瓊嗜酒如命,防務形同虛設。您可選派精兵詐稱為袁將蔣奇領兵到那裡護衛糧食,乘機燒毀袁紹的糧草輜重,那麼袁紹軍馬不出三天就會崩潰。」曹操大喜,留下許攸在軍中厚待。

第二天,曹操親自挑選馬步軍士五千人,准備前往烏巢劫糧。張遼說:「袁紹屯糧的地方怎麼會沒有重兵防備?丞相不要輕易前往,恐怕許攸有詐。」曹操說:「文遠你多慮了。許攸這次來投奔是天敗袁紹。現在我們軍糧供應不上,已經難以持久了。如果不採納許攸的計謀,那就是坐以待斃。許攸如果真的有詐,他怎麼會留在我寨中而不逃跑?並且我也早想劫奪袁紹大寨。現在前去劫糧,勢在必行,大家不要再遲疑!」張遼說:「咱們也要提防袁紹乘虛前來襲擊。」曹操笑道:「我早已經安排停當了。」

曹操派荀攸、賈詡、曹洪守衛大寨,夏侯惇、夏侯淵領一支軍馬埋伏在大寨左側,曹仁、李典帶領一支軍馬埋伏在右側,以防萬一。隨後命令張遼、許褚在前,徐晃、於禁在後,他親率眾將居中,共有五千人馬打著袁軍旗號,軍士全都背負薪草,人銜枚,馬勒口,黃昏時分朝烏巢悄悄進發。這一夜星光滿天。

且說沮授被袁紹拘禁在軍中,看押他的軍士說了許攸逃跑的事情,他聽後大驚說道:「大禍將至了!」於是連夜去求見袁紹。

這時袁紹剛剛酒醉躺下,聽說沮授有機密大事報告,就召入詢問。沮授說:「我們烏巢屯糧的地方千萬不能不加以防備,要抓緊時間派遣精兵猛將,沿路加強巡哨,免得被曹操襲擊。」袁紹怒斥道:「你是戴罪之人,怎麼膽敢妄言惑眾!」對監押的軍士說:「我讓你囚禁他,是誰大膽把他放出來的?」袁紹下令斬殺監押的軍士,另外派軍士監押沮授。沮授出營後滿眼含淚痛哭道:「我軍危在旦夕,我的屍骸不也知道埋葬在哪裡了!」

後人有詩嘆曰:

卻說曹操領兵在夜間急行,通過袁紹兩側大寨時,軍兵問是哪裡軍馬。曹操派人回答道:「我們是蔣奇將軍奉命前往烏巢護糧的。」袁軍看到是自家旗號,也不懷疑。連過幾處,都詐稱是蔣奇的軍兵,一點也沒有遭遇阻攔。等到烏巢時,天已過四更。曹操叫軍士用攜帶的草束四處放火,眾將擊鼓殺入。

這時淳於瓊剛剛和眾將喝完了酒,正醉倒在大帳之中,忽然聽到鼓噪之聲,連忙跳起問道:「哪裡來的喧鬧?」話還沒說完,早已經被撓鉤拖翻。

眭元進和趙睿押運糧草剛剛回來,看到屯糧地四面火起,急忙前來救應。曹軍飛報給曹操,說道:「賊兵在後,請丞相分兵抵擋。」曹操大喝道:「諸位將領只顧奮力向前,等賊兵到了身後,才能迎戰!」於是眾軍將無不爭先掩殺。一霎時火焰四起,煙迷太空。眭元進、趙睿兩將驅趕軍兵前來救火,曹操這才勒馬回戰,兩將抵敵不住,都被曹軍所殺,糧草全部燒毀。淳於瓊被捉到曹操面前,曹操命人割去他的耳朵、鼻子和手指後綁在馬上,放回袁紹的大營去羞辱袁紹。

卻說袁紹正在帳中,聽軍兵報告說正北方向火光滿天,知道是烏巢出事了,急忙出帳召集文武官員,商議派兵前往救援。張郃說:「我願意和高覽一起前往援救。」郭圖說:「不行。既然曹軍前去劫糧,曹操必定親自前往。曹操不在營中,他的大寨肯定空虛,我們可以派兵先去攻擊曹操的大寨。曹操聽說後一定迅速趕回,這就是當年的孫臏圍魏救趙之計。」

張郃說:「郭先生說得不對。曹操一向多謀略,他外出必定大寨有所防範。現在如果攻打曹營不下,淳於瓊那邊抵擋不住,糧草被燒,我們都要被曹操擒拿。」郭圖說:「曹操只顧前去劫糧,哪裡還有什麼兵力在大寨中!」他再三請求袁紹前去劫奪曹營。袁紹聽了郭圖的話,派遣張郃、高覽領兵五千到官渡攻擊曹營,另外派遣蔣奇領兵一萬去援救烏巢。

且說曹操殺散淳於瓊的部卒後,奪了他們的衣甲旗幟,偽裝成淳於瓊的部下收兵回寨。在山間小路上,正遇到蔣奇的軍馬。蔣奇的軍兵詢問,他們說是烏巢敗軍奔回,蔣奇也不懷疑,驅馬通過。張遼、許褚忽然趕到,大聲喝道:「蔣奇休走!」蔣奇措手不及被張遼一刀斬於馬下,曹軍殺散蔣奇的軍兵後,又派人去袁紹那兒報告:「蔣奇已經殺散烏巢的曹軍了。」袁紹於是不再派兵救援烏巢,只顧增兵前往官渡。

卻說張郃、高覽攻打曹營,左邊夏侯惇、右邊曹仁、中路曹洪,都一起潮水般沖出,三路夾擊,袁軍大敗而回。等到袁紹的接應軍馬趕到時,曹操卻又從背後殺來,四下圍住一陣掩殺,張郃、高覽奪路而逃。

袁紹收集烏巢的殘兵敗將回寨,看到回來的淳於瓊沒有了耳朵和鼻子,手足也被砍掉。袁紹問:「你們怎麼丟失的烏巢?」敗軍報告說:「淳於瓊醉酒後不能抵敵。」袁紹大怒,立斬淳於瓊。

郭圖恐怕張邰和高覽回寨後說他瞎參謀,就對袁紹說:「張郃和高覽見到主公兵敗,心中很是高興。」袁紹說:「這話從哪裡說起?」郭圖說:「他們兩人一直有降曹之意,現在派他們去攻擊曹寨,都不肯出力,所以導致損兵折將。」袁紹大怒,於是派人急召兩人回大寨問罪。

郭圖派人前去報告兩將說:「主公正想要殺掉你們兩個。」等到袁紹的使者到了,高覽問:「主公召喚我們有什麼事情?」使者說:「我也不知道是什麼事情。」高覽拔出寶劍立斬來使,張郃大驚。高覽說:「袁紹聽信讒言,必定會被曹操所擒。我們怎麼能再坐以待斃?不如咱們前去投奔曹操。」張郃說:「我也有這個想法很久了。」

兩人率領本部兵馬去曹操寨中投降。夏侯惇說:「張郃、高覽兩人前來投降,不知道真假。」曹操說:「我用厚恩對待他們,縱然有異心,也能感化他們。」隨後下令大開營門命兩人進入,兩人都棄戈卸甲拜伏在地上。曹操說:「如果袁紹肯聽從兩位將軍的話,不會有此次大敗。現在兩位將軍肯來相投,就像當年的微子去投殷朝,韓信回歸大漢。」曹操馬上加封張郃為偏將軍、都亭侯,高覽為偏將軍、東萊侯,兩人自然都十分高興。

卻說袁紹走了許攸和張邰、高覽,丟失了烏巢軍糧後,人心慌慌。許攸勸說曹操乘勢火速進兵,命令熟悉袁軍情況的張郃、高覽為先鋒。曹操立即採納,命令張郃、高覽領兵前往劫奪袁紹大寨。當夜三更時分,曹軍分三路前往劫寨。雙方混戰到天明,各自收兵回營寨,袁紹的軍兵一戰折損了大半。

荀攸向曹操獻計說:「現在袁軍還是人多勢眾。可以放出風去,假說一路人馬攻取酸棗,威脅鄴郡;另一路人馬攻取黎陽,切斷袁軍歸路。袁紹聽說後驚慌,必定分兵防禦我們。我們乘袁軍兵力調動時進行襲擊,袁紹可破。」曹操聽從荀攸之計,派手下三軍四處揚言。袁軍聽說後,來到寨中報告袁紹說:「曹操分兵兩路:一路攻取鄴郡,另一路攻取黎陽。」袁紹大驚,連夜派遣袁譚分兵五萬援救鄴郡,辛明分兵五萬援救黎陽。

曹操探聽到袁紹兵馬調動後,便分成八路軍馬一起殺出,直沖袁紹大營。袁軍軍無鬥志,一觸即潰,四散奔逃。袁紹來不及披甲,可憐只穿一身單衣上馬奔逃,最心愛的小兒子袁尚緊緊跟隨。張遼、許褚、徐晃、於禁四員大將,領軍緊緊追趕袁紹。袁紹渡過黃河後,扔掉全部圖書車輛金帛,只帶隨從八百名騎兵逃回。曹軍追趕不及,繳獲了全部物資。所殺袁軍共八萬多人,血水流滿了溝壑,溺水而死的更是不計其數。

曹操大獲全勝後,把所繳獲的金寶緞匹賞賜給軍士。在圖書中檢查出一捆書信,都是許昌及軍中諸將和袁紹私通的信件。身邊左右軍士說:「可以逐一核對姓名,全部抓來殺掉。」曹操說:「哪能這樣去做!當時袁紹實力強大,連我都不能自保,何況其他人啊!」命人把書信一把火全部焚燒,從此不再追問。

卻說袁紹兵敗而回,沮授因為被囚禁著,想跑沒有跑掉,被曹軍抓獲,押解著來見曹操。曹操本來和沮授早就認識。沮授見到曹操後大叫:「沮授我誓死不降!」曹操說:「本初無謀,不聽從你的話,你為什麼還要執迷不悟!我如果早得到了你的輔佐,得到天下沒有一點問題。」

曹操留下沮授在軍中厚待,但沮授卻在半夜裡偷盜戰馬,想要去投奔袁紹。曹操大怒,立即斬殺,沮授到死一直神色不變。曹操嘆道:「我誤殺了忠義之士!」把沮授厚禮成殮後安葬在黃河渡口,命人題寫墓名:「忠烈沮君之墓」。

後人有詩贊曰:

黃其軍

      作於2018年7月15日(古歷六月初三)

白話《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

㈤ csgo左右手命令是什麼 左右手切換方法

csgo切換左右手的方法是在控制台輸入bind v "toggle cl_righthand 1 0",按V鍵切換左右。首先玩家登錄進入csgo游戲,在游戲的左下角找到設置點擊進入。接著在裡面找到開發者控制台點擊是,按住「~」鍵呼出控制台輸入代碼即可。

《反恐精英:全球攻勢》,原名Counter-Strike: Global Offensive,是一款由VALVE與Hidden Path Entertainment合作開發、Valve Software發行的第一人稱射擊游戲,於2012年8月21日在歐美地區正式發售,國服發布會於2017年4月11日在北京召開。

游戲背景設定:

游戲是以1999年的「CS」為原型製作的新作,該作在團隊競技游戲模式的基礎上加以開發。游戲將玩家分為反恐精英(Counter Terrorists/CT)陣營與恐怖份子(Terrorists/T)陣營兩隊,每個隊伍必須在一個地圖上進行多回合的戰斗。贏得回合的方法是達到該地圖要求的目標,或者是完全消滅敵方玩家。

《反恐精英:全球攻勢》包含全新地圖,角色與武器,同時將向經典CS發布升級。另外,游戲還引入全新的游戲模式,競技配對系統,排行榜等。新的對戰模式分為休閑和競技兩種。在休閑模式中,玩家的攻擊將不會對隊友造成誤傷,可以跨團隊和敵方聊天,系統還將自動為人物穿上防彈衣。

㈥ 白話《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四回

卻說姜維看到魏延踏滅了燈盞,心中憤怒,拔劍要殺魏延。諸葛亮趕忙制止說:「這是我命中當絕,並不是文長的過錯。」姜維收起寶劍。諸葛亮吐血數口,卧倒在床上,對魏延說:「這是司馬懿料定我有病,所以派人前來打探虛實,你要快速出去迎敵。」魏延領命後出帳上馬,領兵殺出寨來。夏侯霸看見魏延殺出,慌忙領軍退走。魏延追趕了二十多里才回。諸葛亮命令魏延回本寨把守。

姜維入帳來到諸葛亮榻前問安。諸葛亮說:「我本來想竭力盡忠,恢復中原,重扶興漢,怎奈天意如此,我旦夕要死。我平生所學,已經著書二十四篇,共計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內有八務、七戒、六恐、五懼之法。我遍觀帳中眾將,沒有其他人適合傳授,你可以傳下我書,千萬不要輕視!」姜維哭拜接受。

諸葛亮又說:「我有『連弩』之法,還沒有使用過。其法矢長八寸,一弩可發十矢,都畫成了圖本,你可以依法製造使用。」姜維也拜受了。諸葛亮又說:「蜀中的道路都不必擔憂,只有陰平那個地方,千萬要仔細防守。這里雖然險峻,但時間一長必定有失。」又喚來馬岱入帳,附耳低語,授給他密計,囑咐說:「我死之後,你可以依計行事。」馬岱領計出去。

不一會楊儀進入,諸葛亮召喚到床榻前,授給他一錦囊,秘密囑咐說:「我死之後魏延必反。等到他造反時,你和他臨陣後才能打這個錦囊,那時自然有人來斬魏延。」諸葛亮調度完畢後昏倒,到晚上方才蘇醒,連夜表奏劉禪。

劉禪聽完奏報後大驚,急忙命令尚書李福連夜到軍中問安,並詢問後面的人事安排。李福領命後,倍道趕赴五丈原,見到諸葛亮後傳達劉禪詔命,問安完畢。

諸葛亮流淚說:「我不幸中道喪亡,虛廢國家大事,得罪於天下。我死以後,你們都要盡忠輔主。國家舊制不能改易,我所用的人也不要輕易廢掉。我的兵法已經全部傳授給了姜維,他能夠繼承我的遺志,為國家出力。我命在旦夕,應當親自寫份遺表上奏天子。」李福領了命令後匆匆辭去。

諸葛亮強打精神支撐著病體,命令左右扶上小車,出寨遍觀各營,感覺秋風吹面,徹骨生寒,他長嘆道:「我再也不能臨陣討賊了!悠悠蒼天,人世無常!」嘆息許久後回到帳中,病情更加沉重。諸葛亮召喚楊儀吩咐說:「王平、廖化、張嶷、張翼、吳懿等都是忠義之士,久經戰陣,多負勤勞,堪當重用。我死之後,凡事都要依照舊法而行。要緩緩退兵,不要著急。你們都深通謀略,沒有必要多囑托。姜伯約智勇足備,可以負責斷後。」楊儀哭拜受命。諸葛亮命令取來文房四寶,在卧榻上手書遺表。表中說道:

諸葛亮寫畢後又囑咐楊儀:「我死之後不能發喪。可製作一個大龕,讓我的屍身坐在龕中,用七粒米放到我口中,腳下用明燈一盞。軍中保持安靜如常,千萬要不舉哀。司馬懿看到我軍照常如初,必定驚疑。我軍可令後寨先行,然後一營一營緩緩退走。如果司馬懿前來追趕,你們可以布成陣式,回旗返鼓。等他來到後,卻把我雕刻的木像安放到車上,推到軍前,命令大小將士分列左右,司馬懿看到後必定驚走。」楊儀一一領諾。

這夜諸葛亮昏絕,口不能說話,李福急急返回,大哭道:「我誤了國家大事!」不一會,諸葛亮再次蘇醒過來,睜開眼睛遍視,看到李福立在榻前。諸葛亮說:「我已經知道了先生再次回來的意思。」李福謝道:「我奉天子詔命,詢問丞相百年後誰能擔當大事。前番因為慌張返回,忘記了詢問,所以馬上就返回了。」諸葛亮說:「我死之後,可任大事:蔣公琰最為合適。」

李福說:「公琰之後,誰能繼任?」諸葛亮說:「費文偉可繼任。」李福又問:「文偉之後,誰能繼任?」諸葛亮再不回答。眾將近前觀看,諸葛亮已經身亡。這時是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秋八月二十三日,諸葛亮享年五十三歲。後世杜甫有詩贊嘆道:

白居易也有詩贊嘆道:

當年有蜀國長水校尉廖立,自己以為才學能當諸葛亮的副手,但諸葛亮卻給他個閑散職位,他心中憤憤不平,怨謗不已,諸葛亮把他廢為庶人,遷徒到汶山。他聽說諸葛亮身亡,垂淚說道:「我這才知道諸葛亮真能知人善任!」李嚴聽說後也大哭病死,因為李嚴還盼望著諸葛亮能夠再次起用自己,好補償自己的過失,聽說諸葛亮已死,他再也沒有機會了。後世元稹(音zhěn,珍)有詩贊諸葛亮道:

這是夜天愁地慘,月色無光,諸葛亮溘然長逝,可惜了一代奪天地造化的「智聖」,一首輓歌在壯志未酬中曲終。

姜維和楊儀遵守諸葛亮遺命,不敢舉哀,依法成殮後安置在龕中,命令心腹將校三百人守護,隨後傳下密令,派魏延斷後,各處營寨一一退卻。

卻說魏延夜間在本寨中忽然做了一夢,夢到頭上生出兩只角來,醒來感覺十分怪異。第二天,行軍司馬趙直來到,魏延請入詢問:「我很久就聽說先生深明《周易》之理,我昨夜夢中頭生兩角,不道是主何吉凶?煩請先生為我解疑。」趙直想了半晌後回答:「這是大吉之兆:麒麟頭上有角,蒼龍頭上有角,這是變化飛騰的景象。」魏延聽完大喜說道:「如果真的應驗了先生的話,我必定有重謝!」

說完後趙直辭別而去,行不到數里,正遇到尚書費禕,費禕問趙直從哪裡來。趙直說:「我剛才到了魏延營中,他說夢中頭上生角,讓我測算吉凶。這本來不是吉兆,但我恐怕說穿了他會怪罪,所以用麒麟蒼龍解釋。」費禕問:「先生怎麼知道這不是吉兆?」趙直說:「『角』字的字形,是『刀』字下面一個『用』字。頭上用刀,這是大凶!」費禕說:「先生千萬不要泄漏出去。」趙直答應離去。

費禕來到魏延寨中,屏退左右後說:「昨夜三更丞相已經辭世。臨終再三囑咐,命令讓文長將軍負責斷後以抵擋司馬懿,緩緩而退,不能發喪。現在兵符在這里,將軍要立即起兵。」魏延問:「什麼人代理丞相後的大事?」費禕說:「丞相把一應大事全部託付給了楊儀,用兵密法都傳授給了姜維。這兵符是楊儀的號令。」魏延說:「丞相雖然身亡,但蜀國還有我魏延在。楊儀不過是一個長史,怎麼能夠擔當這個大任?他只適合扶柩入川安葬。我親自率大兵去進攻司馬懿,必能成功,怎麼能夠因為丞相一人去世而廢國家大事?」費禕說:「丞相遺令,叫我們暫且退卻,不能違抗。」魏延大怒說道:「當初如果丞相依了我的計謀,我們早已經兵取長安多時了!我現在官任前將軍、征西大將軍、南鄭侯,怎麼肯替一個小小的長史斷後!」費禕說:「將軍所說極是,但卻不能輕動,那樣會讓敵人恥笑。等我前去見楊儀,用利害關系說服他,讓他把兵權讓給將軍怎樣?」魏延聽後大喜。

費禕辭別魏延出營,急忙到大寨見楊儀,轉述了魏延的話語。楊儀說:「丞相臨終曾經秘密囑咐我說:魏延久後必定有異志。現在我用兵符前往,是試探他的真實想法,果然應驗了丞相所說,我已經命令姜維負責斷後。」楊儀領兵扶靈柩先行,命令姜維斷後,按照諸葛亮的遺令徐徐退兵。

魏延在寨中不見了費禕來回復,心中十分疑惑,於是命令馬岱領十數名騎兵前往打探消息。馬岱回來報告:「後軍由姜維總督,前軍大半分退到谷中去了。」魏延大怒說道:「這個混蛋膽敢騙我!我一定要殺掉他!」回顧馬岱說:「你肯幫助我嗎?」馬岱說:「楊儀小肚雞腸,我平時也很恨他,現在願意協助將軍攻擊。」魏延大喜,立即拔寨帶領本部兵奔南方起行。

卻說司馬懿在寨中,等不到蜀營中的消息,就命令夏侯霸暗中帶領著數十名騎兵,前往五丈原打探消息。夏侯霸到了五丈原後,沒有看到一人,急忙回來報告司馬懿:「蜀軍已經全部退走了。」司馬懿跺腳說道:「諸葛亮真的死了!我們速速追擊!」夏侯霸說:「都督不要輕易去追,要先派偏將軍前往。」司馬懿說:「這次我要親自去追擊。」

司馬懿和兩個兒子領兵氣勢洶洶一起殺奔五丈原,吶喊搖旗,殺入蜀寨中果然沒有一人。司馬懿對兩個兒子說:「你們在後催促軍兵趕上,我先領軍前進。」司馬師、司馬昭在後面催促軍兵,司馬懿親自領軍一馬當先,追到山腳下時,望見蜀軍就在前面不遠處,就更加奮力追趕。

忽然山後面一聲炮響,喊聲大震,只見蜀軍全部回旗返鼓,樹影中飄出中軍大旗,上書一行大字「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司馬懿大驚失色,定睛看時,只見中軍數十員上將擁出一輛四輪車來,車上端坐諸葛亮,綸巾羽扇,鶴氅皂絛。司馬懿大驚說道:「諸葛亮還活著!我輕易進入重地,又中了他的計策!」急忙勒回馬便退。背後姜維大叫道:「賊將休走!你中了我們丞相之計!」

魏軍魂飛魄散,棄甲丟盔,拋戈撇戟,各自逃命,自相踐踏死傷無數。司馬懿一氣狂奔了五十多里,背後兩員魏將趕上,扯住馬嚼環叫道:「都督不要驚慌。」司馬懿用手摸著頭問:「我的頭還在嗎?」兩將說:「都督不要擔心,蜀軍已經去遠了。」司馬懿喘息半晌,神色才安定下來,睜目看時,兩將正是夏侯霸、夏侯惠,於是徐徐按轡,和兩將尋小路奔歸本寨,派眾將領兵四散打探。

過了兩天後,百姓民奔走相告說:「蜀軍退入谷中之後,哀聲震地,軍中扯起白旗,諸葛亮果然死了,只留下姜維帶領一千軍兵斷後,前天車上的諸葛亮是木人雕像。」司馬懿嘆息道:「我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因此蜀中人有諺語:「死諸葛驚走生仲達。」後人有詩贊嘆道:

司馬懿得知諸葛亮死信已定,忙再領兵追趕。行到赤岸坡時,看到蜀軍已經走遠,只好領兵歸還。他對眾將說:「諸葛亮已死,我們可以高枕無憂了!」就下令班師。一路上看到諸葛亮安營紮寨之處,前後左右整齊有法,司馬懿贊嘆道:「真是天下奇才!」先領回到長安,分調眾將各守隘口,司馬懿回洛陽面君去了。

卻說楊儀、姜維排成陣勢,緩緩退到棧閣道口,然後更衣發喪,揚幡舉哀。蜀軍都撞跌而哭,很多哭死的。蜀軍前隊正回到棧閣道口時,忽然看到前面火光沖天,喊聲震天,一彪軍馬攔住去路。眾將大驚,急忙報告楊儀。

黃其軍

    作於2018年11月5日(古歷九月廿八)

白話《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三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二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一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一百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九十九回

㈦ 白話《三國演義》第六十二回

卻說張昭獻計說:「我們剛剛和曹操打完,不宜再接著動兵。如果我們這邊一出兵,曹操必定回頭殺來。我看不如修書兩封:一封信寫給劉璋,說劉備要結連東吳共取西川,讓劉璋生疑而轉攻劉備;一封信寫給張魯,讓他進兵攻打荊州。那時劉備就會首尾不能相顧,我們再起兵攻打,大事可成。」孫權採納張昭之計,立即派使者到兩處去送書信。

且說劉備在葭萌關很得民心。忽然接到諸葛亮的書信,得知孫夫人已經返回了東吳。又聽說曹操興兵進犯濡須口,就和龐統商議:「曹操這次攻打孫權,曹操勝利了肯定會攻取荊州,孫權勝利了也會攻取荊州,我們該怎麼辦?」龐統說:「主公不要擔心。有諸葛軍師在那裡坐陣,我料想東吳不敢輕易進犯荊州。主公可寫書信到劉璋那裡,只推託說曹操攻打孫權,孫權向荊州求救。我們和孫權是唇齒之邦,不能不去增援。張魯只是自守之賊,決不敢前來犯界。我們現在想回兵荊州,和孫權共同擊破曹操,怎奈兵少糧缺。希望劉璋看在同宗情誼面上,速發精兵三、四萬,糧食十萬斛前來相助。如果能夠得到軍馬錢糧,我們再作其他商議。」

劉備立即派人前往成都送信。使者來到涪水關前,楊懷、高沛聽說這事後,就讓高沛單獨守關,楊懷和使者前往成都,見到劉璋後呈上書信。劉璋看完書信,問楊懷為什麼也跟著前來。楊懷說:「我是專門為這封書信而來。劉備自從入川後廣布恩德,籠絡民心,其意圖不可小視。現在又來求軍馬錢糧,千萬不要答應給他。如果給了他幫助,那相當於抱薪助火。」劉璋問:「我和劉備有兄弟之情,他有困難我怎麼能袖手旁觀?」

有一人出來說道:「劉備是世間梟雄,他久留於蜀地不退兵,就如縱虎入室。現在如果幫助他軍馬錢糧,就像是為虎添翼!」眾人看說話的人是零陵烝陽人,姓劉名巴,字子初。劉璋聽了劉巴的話後還是猶豫不決,黃權又上前苦諫。劉璋這才撥付老弱軍兵四千人、米一萬斛,發書信給劉備,仍然命令楊懷、高沛緊守關隘。

劉璋的使者到葭萌關見過劉備,然後呈上回信。劉備看完書信後大怒道:「我替你主公御敵費力勞心。他現在積財吝賞,怎麼能夠讓士卒效命?」於是扯毀回信,大罵起身。使者狼狽逃回成都。

龐統說:「主公向來以仁義為重,現在毀信發怒,前情盡棄。」劉備說:「情形已經這樣,軍師說我們應怎麼辦?」龐統說:「我有三條計策,請主公思量選擇。」劉備問:「哪三條計策?」龐統說:「馬上便挑選精兵,晝夜兼程直襲成都,這是上策。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將,依仗強兵拒守關隘。現在主公就假裝以回荊州為名,兩將聽說後必定前來相送。那樣順勢擒殺,奪了他們的關隘,攻取涪城,然後殺向成都,這是中策。退還白帝城後返回荊州,徐圖進取,這是下策。如果在這里猶豫不決,將要被困,時間長了神仙也不能解救。」劉備說:「軍師的上策太急,下計太緩;中計不遲不緩,可以施行。」

劉備發書信給劉璋,說曹操派部將樂進領兵攻打青泥鎮,眾將抵敵不住,他要親自前往拒敵。來不及當面辭行,特送書信辭行。

書信到了成都後,張松聽說劉備要回荊州,只當作是真事,急忙修書一封,想派人送給劉備。正好他的兄長廣漢太守張肅來到,張松急忙把信藏到袖筒中,陪著張肅說話。張肅看到張松神情恍惚,心中十分疑惑。

張松去拿酒和張肅共飲,忙亂中卻把信掉到地上,被張肅的隨從撿到。席散後,隨從把書信送給張肅,張肅忙拆開觀看。書信中說:「張松我昨天進言於皇叔,仔細想了一下並沒有任何不當,為什麼遲遲不見發兵?逆取順守,古人所貴。現在大事都已在掌握之中,為什麼要放棄返回荊州?書呈到日,疾速進兵。張松我作為內應,萬勿自誤!」張肅看了後大吃一驚:「我的兄弟敢作這滅門之事,我不能不前去告發。」

張肅連夜把書信送給劉璋,說他的兄弟張松和劉備同謀要獻西川。劉璋大怒道:「我平日里待他不薄,他膽敢謀反!」於是下令捉拿張松全家,一起在市曹中斬殺。後人有詩曰:

劉璋斬了張松後聚集文武商議:「劉備想來奪取我的基業,我們應當怎麼辦?」黃權說:「事不宜遲。立即派人通報各處關隘添兵防守,再不許放荊州一人一騎入關。」劉璋聽從黃權之計,連夜馳檄各關隘。

卻說劉備領兵返回涪城,先令人報到涪水關,請楊懷、高沛出關辭別。楊懷、高沛兩將聽到報告後商議:「劉備這次是真要返回了?」高沛說:「劉備合該當死。我們各藏利刃在身,就在送行時刺殺了他,以絕我主之患。」楊懷說:「這條計策大妙。」兩人只帶隨行二百人出關送行,其餘都留在關上。

劉備大軍全部起動,來到涪水關前。龐統在馬上對劉備說:「楊懷、高沛如果欣然而來,我們要倍加提防。如果他們不來,我們便起兵直取其關,不要遲緩。」有人報告說楊懷、高沛兩將前來送行,劉備於是身披重鎧,自佩寶劍加強防備。龐統吩咐魏延、黃忠道:「只要是關上來的軍士,不管步兵馬軍,一個也不能放回。」兩將得令後前去安排。

卻說楊懷、高沛兩人身邊各藏利刃,帶著二百名軍兵牽羊送酒,來到軍前。看到劉備並沒有什麼防備後心中暗喜,自以為得計。兩將來到帳下,看到劉備正和龐統坐在帳中。兩將稱喏說:「我們聽說皇叔要返回荊州,特地准備薄禮前來相送。」於是進酒勸劉備。劉備說:「兩位將軍守關不易,應當先飲了這杯酒。」兩將飲完酒後劉備說:「我有機密大事要和兩位將軍商議,閑人暫且退避。」於是把兩將所帶來的二百多人全部趕出中軍。劉備喝令道:「左右還不給我拿下二賊!」帳後劉封、關平應聲而出。楊懷、高沛兩人想要掙扎時,劉封、關平早已各捉住一人。

劉備喝道:「我和你們主公本是同宗兄弟,你們兩人為什麼離間我們親情?」龐統命令左右搜查他們身體,果然各搜出利刃一口。龐統喝令斬殺兩人,劉備猶豫不決。龐統說:「這兩人的本意就是要殺害我們主公,其罪不容誅。」命令刀斧手立斬楊懷、高沛在帳前。

黃忠、魏延早將那二百人全部捉下,沒有放走一人,劉備喚入後各賜酒壓驚。劉備說:「楊懷、高沛離間我們兄弟,又暗藏利刃行刺,所以已經伏誅。你們都沒有罪過,不必驚疑。」眾軍兵各自拜謝。龐統說:「我現在要用你們引路,帶我軍攻取涪水關,然後都有重賞。」眾軍兵全部應允。

這夜二百名軍兵先行,大軍隨後趕到。前軍到關下叫道:「兩位將軍有急事返回,快快開關。」城上聽得是自家軍兵返回,馬上開關。大軍一擁而入,兵不血刃得了涪關,川軍全部投降。劉備各加重賞,立即分兵守把。

第二天劉備在大廳設宴慶功。劉備酒醉後對龐統說:「今天宴會軍師高興嗎?」龐統說:「伐人之國而以為取樂,不是仁者用兵之道。」劉備說:「我聽說當年武王伐紂成功後前歌後舞,難道不是仁者用兵嗎?你說的這話不合道理,快快退出!」龐統大笑起身,左右攜扶著劉備進入後堂中休息。

劉備睡到半夜後酒醒,左右把劉備驅趕龐統的事告訴了劉備。劉備十分後悔。第二天早晨忙穿衣升堂,對龐統謝罪說:「昨天我高興酒醉,言語有所觸犯,軍師千萬不要放在心上。」龐統仍然談笑自若。劉備說:「昨天確實是我言多失態。」龐統說:「君臣都失態,怎能光怪主公?」劉備也大笑,相處就像從前一樣。

卻說劉璋聽說劉備殺了楊懷、高沛兩將,襲取了涪水關,大驚道:「沒有想到今天的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於是急忙聚集文武,商議退兵之策。黃權說:「可連夜派兵屯駐雒縣,堵塞住咽喉要路。劉備雖然有精兵猛將,也不能通過。」

劉璋命令劉璝、泠苞、張任、鄧賢點起五萬大軍,連夜趕往雒縣拒敵劉備。四將要行軍前,劉璝說:「我聽說錦屏山中有一異人,道號紫虛上人,能夠料知人的生死貴賤。我們馬上就要行軍,正好從錦屏山經過,為什麼不前往詢問一下?」張任說:「大丈夫行兵拒敵,怎麼能夠詢問山野之人?」劉璝說:「這話不對。聖人雲: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我們這就去詢問高明之人,也許能夠趨吉避凶。」

四人領著五六十名騎兵,來到錦屏山下,向樵夫問路。樵夫指著高山絕頂上,便是上人住所。四人上山來到庵前,看到一名道童出迎,問了姓名後就領入庵中。只見紫虛上人坐在蒲墩之上,四人下拜後求問前程之事。紫虛上人說:「貧道我是山野廢人,怎麼能夠知道人世間吉凶?」劉璝再三拜問,紫虛讓道童取來紙筆,寫下八句詩句送給劉璝。詩文中曰:

劉璝又問:「我四人氣數怎樣?」紫虛上人說:「定數難逃,何必多問!」劉璝再想詳細詢問時,上人眉垂目合,就像睡著了一樣,再不答應,四人只好下山。劉璝說:「仙人之言不可不信。」張任說:「這只是一名狂叟,聽他亂說有什麼用處。」四將上馬前行。

軍兵來到雒縣,分調人馬守把住各處關隘口。劉璝說:「雒城是成都的最後保障,這里如果丟失,那麼成都難保。我們四人先分分工,兩人負責守城,兩人去雒縣前依山傍險紮下兩個寨子,不要讓敵兵臨城。」泠苞、鄧賢說:「我們願意前往結寨。」劉璝大喜,分兵兩萬給泠苞、鄧賢,離城六十里紮下營寨,劉璝、張任負責守衛雒城。

卻說劉備取得涪水關後,和龐統商議攻取雒城。有人報告劉璋派四將前來,泠苞、鄧賢已經領兩萬軍兵離城六十里紮下了兩個大寨。劉備聚集眾將問:「誰願意前去建頭功,去取兩將寨柵?」老將黃忠應聲說道:「老夫我願前往。」劉備說:「老將軍率本部人馬前往雒城,如果取得泠苞、鄧賢的營寨,必有重賞。」

黃忠大喜,立即謝了領本部兵馬要行。忽然帳下有一人出列說道:「老將軍年事已高,怎麼能夠派他前去?小將我願前往。」劉備看說話的卻是魏延。黃忠說:「我已經領下了將令,你怎麼這么不講理前來搶奪?」魏延說:「老者不以筋骨為能。我早就聽說好泠苞、鄧賢都是川中名將,血氣方剛。我是擔心老將軍不能戰勝他們,那豈不貽誤了主公的大事?所以我願意替老將軍出征,也是一片好意。」黃忠大怒道:「你說我老,你敢和我比試比試武藝嗎?」魏延也是故意逗氣,他笑道:「咱倆就在主公面前當場比試,贏了的便去怎麼樣?」

黃忠怒氣沖沖大步走下台階,便命小校把刀抬來。劉備急忙制止:「不可!我現在領兵取川,全依仗你們兩人之力。現在兩虎相鬥必有一傷,肯定會誤了我的大事。我來給你們兩人勸解,不要再爭搶了。」龐統說:「你們兩人不要再爭執。現在泠苞、鄧賢紮下了兩座營寨,你們兩人可以領本部軍馬各自攻打一寨。如果誰先奪了大賽,便記頭功。」於是分別讓黃忠負責攻打泠苞大寨,魏延負責攻打鄧賢大寨,兩人各自領命去了。龐統說:「這兩人前去,我擔心他們會在路上再爭執,主公可親自帶領軍馬作為後應。」劉備留下龐統守城,帶著劉封、關平率領五千軍兵隨後出發。

卻說黃忠回寨後,傳令明天四更造飯,五更結束,平明進兵,沿左邊山谷方向前進。魏延卻暗中派人去打聽黃忠什麼時間起兵。探事的回來報告:「黃將軍明天四更造飯,五更起兵。」魏延心中暗喜,吩咐眾軍士二更造飯,三更起兵,平明就要殺到鄧賢寨邊。軍士得令後都飽餐一頓,馬摘鈴,人銜枚,卷旗束甲,暗地裡前去劫寨。

三更前後魏延離寨前進。到了半路,魏延在馬上尋思:「我只去攻打鄧賢的大寨,顯不出我的本事,不如我先去攻打泠苞的大寨,得勝後再攻打鄧賢的大寨。兩處功勞那時都是我的,讓這老黃忠無功可立。嘿嘿嘿。」想完大笑。魏延在馬上傳令,命令軍士都沿左邊山路殺去。天色微明時已經離泠苞的營寨不遠,就讓軍士稍微歇息,整理金鼓旗幡和槍刀器械。

這時早有伏路小卒飛報到川軍大寨中,泠苞已有了准備。一聲炮響,川軍三路殺將出來。魏延縱馬提刀,和泠苞接戰。兩將交馬,戰了不到三十個回合,川軍分兩路來襲擊魏延軍馬。魏延他們忙活了大半夜,早已經人困馬乏,抵擋不住退後便走。魏延聽得背後陣腳大亂,就撇了泠苞後撥馬後退。川軍隨後趕來,魏延大敗。

魏延才退了不到五里,山背後鼓聲震天,鄧賢領一彪軍馬突然從山谷里截殺出來,大叫:「魏延快快下馬受降!」魏延策馬飛奔,那馬卻突失前蹄,「撲通」一聲把魏延掀了下去。

鄧賢戰馬殺到,挺槍來刺魏延。槍還未到,一聲弓弦響處,鄧賢倒撞下馬。後面泠苞正要來救,一員大將從山坡上躍馬沖來,厲聲大喝:「老將黃忠在此!」拍馬舞刀直取泠苞。泠苞抵敵不住,望山後便退。黃忠乘勢追趕,川軍頓時大亂。

黃忠這一支軍馬救了魏延,射殺了鄧賢,直追趕到大寨前,泠苞回馬和黃忠再戰。戰了不到十個回合,後面軍馬擁將上來,泠苞只得放棄了左寨,率領敗軍投奔右寨。只見寨中旗幟全部變了,泠苞大驚。兜住馬看時,當頭一員大將金甲錦袍,正是劉備,左邊劉封,右邊關平,大聲喝道:「你的大寨我已經奪下,你要往哪裡逃?」原來劉備領兵從後面接應,乘勢奪取了鄧賢大寨。

泠苞走投無路,只好奔山僻小路跑回雒城。行不到十里,狹窄處忽然伏兵四起,搭鉤齊舉,把泠苞活捉了。原來魏延自己知道已經做錯,想想沒法解釋,就收拾後軍,命令抓獲的川軍引路,早埋伏在這里,等了個正著。就用繩索捆了泠苞,押解奔劉備大寨而去。

卻說劉備命令立起免死旗,只要川軍倒戈卸甲的,都不許殺害,如果傷人的償命。又曉諭眾降兵說:「你們川人都有父母妻子,願意歸降的投軍,不願意歸降的發放路費回家。」一時間歡呼聲震天動地。黃忠紮下大寨後來見劉備,說魏延違抗軍令,按令當斬。

劉備急忙召魏延進入,魏延押解著泠苞來到。劉備說:「魏延雖然季犯有死罪,活捉泠苞的這個功勞可以贖罪。」劉備命令魏延謝過黃忠救命之恩,今後不要再爭強斗勝,魏延叩頭伏罪。劉備重賞了黃忠,命人押解泠苞來到帳下,劉備親自松開綁繩,賜酒壓驚,問道:「你肯歸降嗎?」泠苞說:「既然蒙明公免死,我哪裡會不歸降?劉璝、張任和我是生死之交,如果肯放我回去,我馬上召這兩人來降,順勢獻了雒城。」劉備聽完大喜,便賞賜給他衣服鞍馬,放回雒城。魏延說:「我看這人眼珠四處亂轉,不是真降,不能放他回去。如果讓他脫身一去,他再也不會回來。」劉備說:「我以仁義待人,他肯定不會負我。」

卻說泠苞回到雒城見過劉璝和張任後,不說被捉放回,只說道:「他們被我殺了十多人,搶奪得馬匹逃回。」劉璝急忙派人到成都求救。劉璋聽說折了鄧賢後大驚,慌忙聚集眾文武商議。劉璋長子劉循說:「兒我願意領兵前去守衛雒城。」劉璋說:「既然我兒願意前去,要派誰人輔佐?」有一人出列說道:「我願意同往。」劉璋看說話的是三哥劉瑁的大舅哥吳懿。劉璋說:「尊兄前去最好,另外誰可為副將?」吳懿保舉吳蘭、雷銅兩人為副將,點起兩萬軍馬趕往雒城。道 

劉璝、張任出城迎接,說了前面的戰事。吳懿說:「兵臨城下,難以拒敵,你們都有什麼高見退敵?」泠苞說:「這一帶正靠涪江,水深流急,負們原來紮下的大寨就在山腳,地勢最低。我願意領五千軍兵,各帶鍬鋤前去掘開涪江之水,一下就能淹死劉備的全部軍兵。」吳懿採納其計,立即命令泠苞前往決水,吳蘭、雷銅領兵接應,泠苞領命後著手准備決水器械。

卻說劉命令黃忠、魏延各自守衛一寨,自己回了涪城,和軍師龐統商議。細作報告說:「東吳孫權派人結好東川張魯,想要來攻打葭萌關。」劉備大驚說道:「如果葭萌關有失,就截斷了我軍後路,那時會進退不能,軍師看這事怎麼辦?」龐統對孟達說:「先生是蜀中人,了解地理地貌,派你前去守衛葭萌關怎樣?」孟達說:「我願意保舉一人和我同去守關,能確保萬無一失。」劉備問是什麼人。孟達說:「這人曾經在荊州劉表部下為中郎將,是南郡枝江人,姓霍名峻,字仲邈。」劉備大喜,立即派遣孟達、霍峻前去守衛葭萌關。

龐統退到館舍後,忽然門吏來報告:「有客特地相訪。」龐統出門迎接,看這人身一米八以上,形體高大,短發披散在腦後,衣服很不整潔。龐統問:「先生是什麼人?」這人也不回答,直接進門登堂仰卧到床上。

龐統十分疑惑,再三詢問。這人說:「你先消停消停,我等會再和你說說天下大事。」龐統聽了後更加起疑,就命令左右進酒食。那人起身便吃,一點也不見外,吃的還多,吃完接著倒頭又睡。把龐統弄得迷迷糊糊,龐統擔心是奸細,就派人請法正來看。法正急忙到來,龐統出門迎接,對法正說:「有這么一個怪人如此如此。」法正說:「他難道是彭永言嗎?」就來到堂上觀看,那人一躍而起說道:「孝直別來無恙!」

黃其軍

      作於2018年9月5日(古歷七月廿六)

白話《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五十九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

㈧ 白話《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

卻說蜀漢建興六年秋九月,魏國都督曹休被東吳陸遜大敗於石亭,車輛馬匹和軍資器械全都丟盡。曹休惶恐以極,氣憂成病,回到洛陽後發病而死,魏主曹睿敕令厚葬。

司馬懿領兵返回,眾將接入問:「曹都督兵敗,和司馬都督應該沒有多大關系,不知為什麼急急返回?」司馬懿說:「我料定諸葛亮得知我軍兵敗,必定會乘虛襲取長安。如果隴西告急,什麼人能前去援救?所以我馬上返回。」眾人都認為司馬懿怯陣,偷笑退出。

卻說東吳派使者送國書到了成都,請求蜀國出兵伐魏,並繪聲繪色描述了大破曹休之事:一是顯示自己威風,二是表明兩家有聯盟之好。劉禪大喜,命人帶書信到漢中去報告諸葛亮。

這時諸葛亮兵強馬壯,糧草豐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備,正要出師。接到這封信後,立即設宴大會眾將,商議出師。正飲酒之間,忽然有人報告鎮南將軍趙雲長子趙統和次子趙廣來見丞相。諸葛亮大驚,把杯子扔到地上說:「子龍喪亡了!」兩人進入後哭拜道:「我們的父親昨夜三更病重而死。」諸葛亮跺腳大哭說:「子龍亡故,國家損傷一棟梁,我失去了一支膀臂!」眾將無不揮淚。

諸葛亮命令兩人到成都面君報喪。劉禪聽說趙雲身亡,放聲大哭道:「朕我年幼時,不是趙雲所救,早就死在亂軍之中了!」下詔追贈趙雲為大將軍,謚號順平侯,敕令安葬在成都錦屏山之東,建立廟堂四時享祭。後人有詩贊嘆道:

卻說劉禪思念趙雲當年之功,祭葬十分豐厚,加封趙統為虎賁中郎將,趙廣為牙門將,命令他們守墳三年,兩人拜謝而去。忽然有近臣奏報說:「諸葛丞相將軍馬分撥已定,即日就要出師伐魏。」劉禪問在朝眾臣意見,眾臣很多人說不要輕易動兵,劉禪也是猶豫不決。有人奏報丞相命楊儀送出師表來到,劉禪召入,楊儀呈上表章。劉禪就在御案上拆開觀看,其表中說:

劉禪看完表章後大喜,立即敕令諸葛亮出師。諸葛亮受命後,點起三十萬精兵,命令魏延總督前部先鋒,直奔陳倉道口而去。

早有細作報到洛陽,司馬懿奏報曹睿,曹睿大會文武商議。大將軍曹真出班奏報說:「臣前段時間負責守衛隴西,功小罪大,不勝惶恐,現在乞請領大軍前往擒拿諸葛亮。臣我近日得到一員大將,手使六十斤大刀,騎千里征塵大宛馬,開兩石鐵胎弓,暗藏三個流星錘,百發百中,有萬夫不擋之勇。這人是隴西狄道人,姓王名雙,字子全。臣我保舉此人為先鋒。」

曹睿聽完大喜,便召王雙上殿。看這王雙,身高兩米,面黑睛黃,熊腰虎背。曹睿笑說:「朕我得到這樣的大將,還有什麼可擔憂的!」曹睿賜其錦袍金甲,加封為虎威將軍、前部先鋒,曹真為大都督領兵出征。曹真謝恩出朝,帶領十五萬精兵,會合郭淮、張郃所部,分道守把隘口。

卻說蜀軍前隊趕到陳倉,報告諸葛亮說:「陳倉道口已經築起一座城,城中有大將郝昭守把,深溝高壘,遍排鹿角,十分嚴整。我們不如放棄攻打此城,從太白嶺鳥道出祁山更為方便。」諸葛亮說:「陳倉正北是街亭,我們必須攻佔此城,才能進兵。」隨後命令魏延領兵趕到城下,四面攻擊,卻是連日不能攻破。

魏延回來報告諸葛亮,說陳倉城非常難打。諸葛亮大怒,想要斬殺魏延。忽然帳下有一人出列說:「我雖然才幹不濟,卻跟隨丞相多年,還從沒有出力報效。我願到陳倉城中勸說郝昭來降,不用張弓支箭。」眾人一看,說話的是部曲將靳祥。諸葛亮問:「你想用什麼話去說降他?」靳祥說:「郝昭和我同是隴西人,我們自幼交情莫逆。我現在到陳倉城中,用利害關系說服他,他必定來降。」諸葛亮立派靳祥前往。

靳祥驟馬來到城下叫道:「郝昭的老朋友靳祥前來求見。」城上有人報告郝昭。郝昭命令開門放入,登城相見。郝昭問:「老朋友現在為什麼來到這里?」靳祥說:「我在漢丞相諸葛亮帳下參贊軍機,他待我以上賓之禮,特地命令我來見郝將軍,有實言相告。」郝昭勃然變色說道:「諸葛亮是我國的仇敵!我現在魏國任職,你在蜀國任職,各侍其主,我們當年是昆仲,現在是仇敵!你不要再多說,快請出城!」靳祥又想開口,郝昭已到敵樓上了。魏軍緊催靳祥上馬,趕出城外。

靳祥回頭觀望,看到郝昭倚定護心木欄桿。靳祥勒馬用鞭指著說:「伯道賢弟,為什麼這么薄情?」耿耿昭說:「魏國的法度,兄長也應該知道。我受國恩只有以死報國,兄長不必再下說詞。早早回去見過諸葛亮,叫他快來攻城,我不懼怕他!」

靳祥回去報告諸葛亮說:「郝昭不等我開口,便先拒絕。」諸葛亮說:「你可以再去見他,用利害關系說動他。」靳祥又來到城下,請郝昭上城相見,郝昭來到敵樓上。靳祥勒馬高叫道:「伯道賢弟,聽我一句忠言:你據守這座孤城,怎能抗拒數十萬軍兵?如果不早早歸降,後悔不及!並且不順大漢而侍奸魏,難道不是不知天命、不辨清濁嗎?願伯道深思。」郝昭大怒,拈弓搭箭,指著靳祥大喝道:「我前面話已說明,你不要再多說!立即速退,我不射你!」

靳祥回去見諸葛亮,報告郝昭這番話。諸葛亮大怒說道:「匹夫真是無禮!這是欺負我沒有攻城器具嗎?」叫來當地人詢問:「陳倉城中有多少人馬?」當地報告:「雖然不知道具體數目,估計大約有三千人。」諸葛亮笑道:「諒這么座小城,怎麼抵禦我的大軍!不要等他救兵來到,火速進攻!」

諸葛亮命令軍兵架起百乘雲梯,一乘雲梯可以站立十多人,周圍都用木板遮護。軍士把住短梯軟索,聽到軍中擂鼓助威一起上城。郝昭在敵樓上看到蜀軍架起雲梯四面沖來,立即命令三千軍兵各執火箭,分布在四面,等到雲梯近城時,一起射下。諸葛亮只認為城中沒有準備,所以大量建造雲梯,命令三軍鼓噪吶喊前進,沒有想到城上火箭齊發,雲梯全部燒著,梯上軍士大多被燒死,城上箭石如雨,蜀軍被迫退回。

諸葛亮大怒說道:「你燒我雲梯,我卻用沖車攻擊!」連夜安排下沖車。第二天,又四面鼓嗓吶喊前進。郝昭急忙命令運石頭鑿眼,用葛繩穿著打下去,沖車全被砸爛。諸葛亮又命令軍兵運土填到城壕,讓廖化帶領三千鍬钁軍,在夜間挖掘地道,偷偷入城,郝昭又讓人在城中掘重壕橫截。這樣晝夜攻擊,二十多天諸葛亮無計可以破城。

諸葛亮正在營中憂悶,忽然有人前來報告說:「魏國救兵到了,旗上寫著『魏先鋒大將王雙』。」諸葛亮問:「誰可以前去迎戰?」魏延出列說道:「我願意前往。」諸葛亮說:「你是先鋒大將,不要輕易出擊。」又問:「誰敢前去迎敵?」裨將謝雄應聲而出,諸葛亮撥付三千軍兵讓他去了。諸葛亮又問:「誰敢再去?」裨將龔起應聲要去,諸葛亮也撥付三千軍兵去了。諸葛亮擔心城中郝昭領兵沖出,下令把人馬退後二十里紮下營寨。

卻說謝雄領軍前行,正遇到王雙,戰不到三個回合,被王雙一刀劈死。蜀軍敗退,王雙隨後追趕。龔起接著,交馬只三個回合,龔起也被王雙所斬。敗兵回來報告諸葛亮,諸葛亮大驚,急忙命令廖化、王平、張嶷三人出寨迎敵。

兩陣對圓處,王平、廖化押住陣角,張嶷出馬,王雙縱馬上前和張嶷交馬,數個回合不分勝負。王雙詐敗退走,張嶷隨後追趕。王平看到張嶷中計,忙叫道:「不要追趕!」張嶷急忙回馬時,王雙流星錘早到,正中後背。張嶷伏鞍敗退,王雙回馬趕來。王平、廖化截住,救得張嶷回到陣中。王雙驅兵大殺一陣,蜀軍折傷很多。

張嶷吐血數口,回去見諸葛亮說:「王雙勇猛無比。現在帶領兩萬軍兵在陳倉城外紮下大寨,四圍立起排柵,築起重城,深挖壕塹,防守很嚴。」諸葛亮看到折了兩將,張嶷又被打傷,立即召喚姜維說:「陳倉道口這條路不可行,我們另求他策。」姜維說:「陳倉城池堅固,郝昭防守嚴密,又得到王雙協助,實在是不可攻取。不如派一員大將,依山傍水紮下大營對峙,再命令良將守把要道,以防備街亭魏軍進攻。另外我們統領大軍去襲取祁山,如果我們如此如此用計,可以活捉曹真。」

諸葛亮採納姜維之計,立即命令王平、李恢帶領兩支軍兵守住街亭小路,魏延領一支軍兵守把住陳倉道口。馬岱為先鋒,關興、張苞為前後救應使,從小路出斜谷朝祁山進發。

卻說曹真不忘上次被司馬懿奪了功勞,因此到洛陽後調郭淮、孫禮分東西兩路守把,又聽說陳倉告急,就令王雙前去救援。剛剛聽說王雙斬將立功大喜,就命令中護軍大將費耀全權總督前部,眾將各自守把隘口。忽然有人報告山谷中捉到一名細作,曹真命人押入。

那人跪在帳前報告說:「小人我不是奸細,我是有機密大事來見都督,因為誤會被伏路軍兵捉來,乞請左右退下。」曹真命人解開綁繩,命令左右暫且退出。那人說道:「小人是姜維的心腹人,特地前來為他送密信。」曹真問:「書信在哪裡?」那人就在貼身衣服中取出書信呈上,曹真拆開觀看:

曹真看過信後大喜說:「這是天助我成功!」曹真重賞來人,就讓他回去報告,按照約定日期會合。曹真召來費耀商議:「現在姜維暗中獻來密信,讓我如此如此。」費耀說:「諸葛亮多謀,姜維廣智,這或者是諸葛亮指使人乾的,我擔心其中有詐。」曹真說:「姜維原來就是魏國人,迫不得已而降蜀,這又有什麼可懷疑的?」費耀說:「都督不要輕易前往,只要守住本寨。我願意帶領一支軍兵去接應姜維。如果事成功歸都督,倘若有奸計,我願意替都督抵擋。」曹真聽完大喜,就命令費耀帶領五萬軍兵朝斜谷前進。費耀行了幾十里後屯住軍馬,派人前去打探。

當天申時,探馬回來報告:「斜穀道中有蜀軍前來。」費耀忙催促軍兵加速前進。蜀軍沒有交戰就先退走,費耀領兵追趕時,蜀軍又回頭殺來。正想對陣時蜀軍卻又退走,這樣反復三次,拖延到第二天申時。魏軍一天一夜不敢歇息,只是害怕蜀軍攻擊。正想屯住埋鍋造飯,忽然間四面喊殺聲大震,鼓角齊鳴,蜀軍漫山遍野殺來。門旗開處閃出一輛四輪車,諸葛亮端坐其中,令人請魏軍主將答話。費耀縱馬沖出,遠望見諸葛亮心中暗喜,回顧左右說:「如果蜀軍殺來,我們退後便走。如果看到山後火起,我們要返身殺回,自有軍兵前來接應。」

費耀吩咐完畢後,躍馬出陣大呼道:「手下敗將,現在又敢大膽重來!」諸葛亮說:「叫你們曹真都督來答話!」費耀罵道:「曹都督是金枝玉葉,怎麼肯和你這反賊相見!」諸葛亮大怒,把羽扇一招,左有馬岱、右有張嶷,兩路軍兵一起沖出,魏軍隨後便退。退不到三十多里,望見蜀軍背後火起,喊聲不絕。費耀只認為是姜維的接應信號,便回身殺來,蜀軍一起退下。費耀提刀在前,只奔喊聲處追趕。將要靠近時,山路上鼓角喧天、喊聲大震,兩支軍馬殺出:左有關興、右有張苞。山上箭石如雨,往下射來,魏軍大敗。

費耀知道中計,急忙退軍奔山谷中退走,這時已是人困馬乏。背後關興帶領生力軍追來,魏軍自相踐踏和落澗身死的不計其數。費耀拚命逃奔,在山坡口遇到一彪軍馬截住,為首一將正是姜維。費耀大罵道:「反賊不講信用!我不幸誤中了你的奸計!」姜維笑道:「我本來想擒拿曹真,誤打誤撞賺了你來!速速下馬歸降免你一死!」費耀驟馬奪路奔山谷中逃走。忽然看到谷口火光沖天,背後追兵又到。費耀自刎身死,手下軍兵全部投降。諸葛亮連夜驅兵,直到祁山前紮下大寨,收住軍馬後重賞姜維。姜維說:「可惜這次沒有殺了曹真!」諸葛亮也說:「可惜大計小用。」

卻說曹真聽說折損了費耀,後悔不及,只好和郭淮商議退兵之策。孫禮、辛毗連夜寫表申奏魏主,說蜀軍又出祁山,曹真損兵折將,形勢危急。曹睿大驚,立即召司馬懿入內說:「曹真損兵折將,蜀軍又出祁山。卿家有何良策,可以退敵?」司馬懿說:「臣我早已有退諸葛亮之計。不用我軍耀武揚威,蜀軍自然退走。」

黃其軍

      作於2018年10月27日(古歷九月十九)

白話《三國演義》第九十六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九十四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九十三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

㈨ 多線命令時怎麼選左右開始

cad菜單執行。
執行步驟:
1、打開cad,選擇菜單「繪圖」-命令「多線」,來執行「多線」命令。
2、我們同樣也可以在命令欄中輸入「mline」來執行多線命令。默認的簡化命令為「ml」。輸入「ml」,同樣執行的是「mline」命令。
3、之後,開始命令執行,跳出多線設置信息,對正,上,還有兩個選項是「無」和「下」。對正為上的時候,游標的位置就是上面線的位置,對正為無的時候,游標在上下線的中間。下自然也就不用解釋了。大家根據實際需要來調整,需要輸入參數J來設置對正。
4、比例設置,如果多線樣式為「standard」的話,兩條線間距為1單位,繪圖比例如果為20,那麼不做其他調整,繪制出來的多線,兩條平行線間的間距為20單位。修改比例需要輸入參數s,按照實際需求進行設置修改。
5、樣式,standard,為默認的多線樣式,兩條線型都是直線,間距為1單位。命令中輸入參數ST來選擇和設置自己需要的樣式,期間,可以輸入「。」來查詢樣式,得到幫助。
6、設置完成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繪制多線對象了,根據提示,選擇轉點,即可完成繪制,如果繪制的是閉合的圖形,最後建議使用「C」來完成close的工作,這樣繪制的圖形沒有端點。

㈩ 白話《三國演義》第七十五回

卻說曹仁看到關羽落馬後,立即領兵沖出城外,卻被關平一陣殺回,搶救關羽回到寨中,拔出胳膊上的箭。原來箭頭有毒,已經深入骨中,右臂青腫很高不能活動。

關平慌忙和眾將商議:「父親如果折損了這條胳膊,怎能再去迎敵?我們不如暫且回荊州調理。」於是和眾將入帳去見關羽。關羽問:「你們都來有什麼事情?」眾將說:「我們看到君侯右臂損傷,恐怕臨敵沖突不便,所以我們商議先暫且班師回荊州調理傷病。」關羽怒道:「我攻取樊城就在眼前,取了樊城後就能長驅大進,直到許昌,剿滅操賊以安漢室。怎麼能夠因為小創傷而誤了大事?你們這是在慢我軍心!」關平等人默然退出。眾將看到關羽不肯退兵,瘡口又不能痊癒,只好四處尋訪名醫。

忽然有天,有一人從江東駕小舟而來,直到寨前,小校領著這人去見關平。關平看這人:方巾闊服,臂挽青囊,自報姓名,是沛國譙郡人,姓華名佗,字元化。因為聽說關將軍是天下英雄,現在中了毒箭,特地前來醫治。關平問:「難道先生就是前番醫治東吳周泰的神醫嗎?」華佗說:「正是鄙人。」關平大喜,立即和眾將領著華佗入帳去見關羽。

這時關羽本來胳膊臂疼痛,擔心影響士氣,也沒有什麼可供消遣的,就和馬良弈棋,聽說有醫生來到,立即召入。敘禮完畢後關羽賜坐,茶罷擱盞,華佗檢查傷情。關羽脫下衣袍,伸臂讓華佗檢查。

華佗檢查後說:「這是弩箭所傷,其中烏頭毒葯已經透骨。如果不盡早醫治,這條胳膊必廢。」關羽問:「用什麼葯醫治?」華佗說:「我自己有醫治方法,就是擔心君侯害怕。」關羽笑道:「我從來都視死如歸,有什麼可害怕的?」華佗說:「要在僻靜處豎立一個大柱子,上面釘上鐵環,請君侯將胳膊穿到鐵環中,用繩子捆紮結實了,然後用被子蒙住頭。我用尖刀割開皮肉,直到露出骨頭,好颳去骨頭上的箭毒,再用葯敷貼。最後用線縫合傷口後才能無事。這個手術十分疼痛,所以我擔心君侯害怕。」關羽笑道:「這樣很是容易!用的什麼柱環?」命令設酒席款待華佗。

關羽飲了數杯酒後,一面仍然和馬良弈棋,一面伸出胳膊讓華佗動手術。華佗取尖刀在手,命令一名小校捧一大盆在胳膊下面接血。華佗說:「我這就開始手術了,君侯不要驚慌。」關羽說:「任憑先生醫治,我怎麼會像那世間凡夫俗子害怕疼痛!」

華佗這才下刀,割開皮肉,直到骨頭,骨頭上已經發青。華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看到的,都掩面失色。關羽飲酒吃肉,談笑弈棋,全無半點痛苦表情。

不一會工夫,血流滿盆。華佗刮盡毒葯,敷上葯貼,再用線縫好。關羽大笑而起,對眾將說:「這條胳膊伸展自如,沒有什麼疼痛。華佗先生真是世間神醫!」華佗說:「我為醫一生,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場面。君侯真是人間天神!」後人有詩贊嘆道:

關羽箭傷縫合後,再次擺設宴席感謝華佗。華佗說:「君侯箭瘡雖然治好,但要多加愛護,尤其千萬不要動怒氣。過了一百天之後,就能恢復如初。」關羽命人拿來一百兩黃金酬謝。華佗說:「我只是敬佩君侯高義,特地前來醫治,哪裡圖什麼回報!」堅決推辭不接受,留下幾帖膏葯供以後再敷瘡口,辭別離去。

卻說關羽擒了於禁,斬了龐德,威名震動華夏。探馬飛報到許昌,曹操也是大驚,聚集文武商議說:「我向來知道關羽智勇蓋世,現在占據荊襄後如虎生翼。於禁被擒,龐德被斬,我軍銳氣全挫。如果他率軍直到許昌,我們應當怎麼應對?我想遷都鄴郡來躲避一下。」

司 馬懿勸阻說:「不可不可。於禁等被水所淹,不是戰術不對頭,而只是偶然事件。對於我們這么大的國家,這么點損失不算什麼。現在孫、劉翻臉,關羽得志,孫權必定不高興,這才是劉備和諸葛亮最大的失策。大王可以再派使臣到東吳去陳說利害,讓孫權暗中起兵襲擊關羽身後,許下事情成功之後,把江南之地加封給孫權,那麼樊城之危自然解除。」

主簿蔣濟說:「仲達說的話對極了。現在我們應該馬上派使臣前往東吳,根本不需要遷都動眾。」曹操應允後不再提遷都之事,對眾將慨嘆道:「於禁跟隨我征戰三十多年,為什麼到了危急時刻反而不如那龐德!我們現在一面派使者送書信到東吳,另一方面必須另外派一大將去抵擋關羽的攻勢。」

話音未畢,台階下有一將應聲而出說道:「我願意前往。」曹操看說話的是徐晃。曹操大喜,撥付精兵五萬,任命徐晃為主將,呂建為副將,立即起兵,前進到陽陵坡駐扎,等待東吳方向反應,然後再伺機前進。

卻說孫權接到曹操書信,看完後欣然應允,立即修書一封打發使者先回,再聚集文武商議。張昭說:「聽說關羽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連曹操都要遷都以躲避他的鋒芒。現在樊城危急,曹操派遣使者前來求救,事成之後曹操會有反復。」孫權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忽然有人報告呂蒙乘小舟從陸口來到,有要事當面匯報。

孫權召入詢問,呂蒙說:「現在關羽領兵圍困樊城,我們可以乘他遠出襲取荊州。」孫權問:「我想北取徐州,你看怎麼樣?」呂蒙說:「現在曹操遠在許昌,沒有時間東顧,徐州守軍不多,我們前往馬上可以攻克。但徐州地勢有利於陸戰,不利於水戰,就是攻佔下來,也很難守衛。我看不如先攻取荊州,完全占據長江之險,再作其他打算。」孫權說:「我本意就是想攻取荊州,剛才只用話試探。你要立刻為我圖謀,我隨後便要起兵。」

呂蒙辭別了孫權回到陸口,早有探馬報告說:「沿江上下,或者二十里,或者三十里,高坡處都建造起了烽火台。」又聽說荊州軍馬整肅,早有準備,呂蒙大驚道:「真要是這樣,那麼短期內難以攻取。我一時頭腦發熱,在吳侯面前勸說攻取荊州,現在怎麼處置?」百思無計,於是託病不出,派人回去報告孫權。

孫權聽說呂蒙生病,心中很是擔心。陸遜進言說:「呂子明的病是詐病,不是真病。」孫權說:「伯言既然知道他詐病,你就替我前往探望。」

陸遜領命後連夜趕到陸口大寨中,見到呂蒙後果然面無病色。陸遜說:「我奉吳侯命令,前來探望子明貴恙。」呂蒙說:「賤軀偶然得了小病,怎麼勞駕主公派你來探問。」陸遜問:「吳侯把重任託付給將軍,將軍不乘時而動,只是獨自郁悶,是什麼原因?」呂蒙盯著陸遜很久不說話。

陸遜又問:「我有小方能治將軍的病,不知道你想聽聽嗎?」呂蒙於是屏退左右問:「伯言良方,乞求早點賜我。」陸遜笑道:「子明的病根不過是因為荊州兵馬整肅,沿江有烽火台防備罷了。我有一計,可讓沿江守衛軍兵不能舉火,荊州之兵束手歸降,這計策能治好你的病嗎?」呂蒙大驚謝道:「伯言的話就象看到我肺腑,願意聽聽良策。」陸遜說:「關羽倚仗英勇眼中無人,所顧慮的只是將軍一人。將軍正好借這個機會託病辭職,把陸口的防守任務轉給他人,讓他人用卑恭之辭使勁贊美關羽,使他驕傲大意起來。他必定會撤走荊州之兵以全力進攻樊城。等荊州放鬆戒備後,我們再派一旅之師,另出奇計出擊,那麼荊州就全在我們掌握之中了。」呂蒙大喜說道:「真是良策!」

於是呂蒙託病不起,上書辭職。陸遜回去見過孫權後,報告了前面的事情,孫權召呂蒙回建業養病,呂蒙到了後見到孫權。孫權問:「陸口的重任,當年周瑜推薦魯肅代替,後來魯肅又推薦你代替。現在你也要推薦一名才望都很高的人才行。」呂蒙說:「如果使用德高望重之人,關羽必然加強防備。陸遜深有謀略,但卻沒有多大名氣,關羽肯定不會放在心上。如果讓他來取代我的職位,必定能夠大獲成功。」

孫權大喜,當天就拜陸遜為偏將軍、右都督,代替呂蒙守衛陸口。陸遜推辭說:「我年幼無學,恐怕不堪重任。」孫權說:「子明保舉你,肯定不會差,你不要再謙虛推辭了。」陸遜拜受印綬後連夜趕往陸口,交割馬步水三軍完畢,立即寫下一封書信,送上名馬、異錦、美酒等禮物,派使者前往樊城去見關羽。

這時關羽正在養息箭瘡按兵不動。忽然有人來報告說:「江東陸口守將呂蒙病危,孫權調回修養,剛剛拜陸遜為將,代替呂蒙守衛陸口。陸遜派人帶書信並有重禮相送,特地前來拜見。」關羽召入後,指著來使說:「仲謀見識短淺,怎麼能使用這類孺子為將!」

來使伏地報告:「陸將軍呈上書信備好禮物:一來為君侯作賀,二來求兩家和好,君侯千萬要笑納,好讓我完成使命。」關羽拆開書信觀看,信中全是卑恭贊美的言辭。關羽看完書信仰面大笑,命令左右收了禮物後打發使者回去。使者回去見到陸遜說:「關羽十分欣喜,以為不用再擔憂江東了。」陸遜聽完大喜,秘密派人探聽,關羽果然撤走荊州的大半軍兵趕赴樊城增援,只等箭瘡痊癒後便要進兵。

陸遜打聽到詳細情況後,立即派人連夜報告孫權,孫權召來呂蒙商議說:「現在關羽果然撤走荊州之兵去攻取樊城,我們可以設計襲取荊州。你和我的兄弟孫皎一同領大軍前往,你看怎麼樣?」

孫皎字叔明,是孫權叔父孫靜的次子。呂蒙說:「主公如果想用我就要單獨使用,如果使用叔明就單獨使用他。主公難道沒有聽說過當年周瑜、程普分別為左右都督,軍機大事雖然取決於周瑜,但程普多因為是舊臣卻居於周瑜之下,彼此很不和睦。後來因為程普見識了周瑜之才,才開始敬服嗎?現在我的才能比不上周瑜,而叔明和主公的親情勝過程普,恐怕我們出兵不能相助。」

孫權恍然大悟,立即拜呂蒙為大都督,節制江東諸路軍馬,命令孫皎在後接應糧草。呂蒙拜謝後點兵三萬,快船八十餘只,選會水的假扮成商人,都身穿白衣在船上搖櫓,卻把精兵潛伏在船中。然後征調韓當、蔣欽、朱然、潘璋、周泰、徐盛、丁奉等七員大將相繼前進,其餘都跟隨孫權作為後隊救應。

孫權一面派使者送書信給曹操,讓他們進兵襲擊關羽正面,一面先通報陸遜,然後打發白衣人駕快船直往潯陽江而去。晝夜倍行直抵北岸,江邊烽火台上守台軍盤問時,吳軍回答說:「我們都是客商,因為江中風大,特地到此躲避。」隨後將財物送給守台軍士。軍士收錢後任他們船員停泊在江邊。

約到二更時分,船中的軍兵一起殺出,將烽火台上官軍綁倒,暗號一聲,八十多隻船精兵全部出動,將緊要守台的軍兵全部捉到船中,不曾走脫了一人。

然後吳軍長驅大進,直取荊州,竟然沒有一人發覺。將要來到荊州時,呂蒙把守衛烽火台上抓獲的官軍用好言撫慰,各自重賞,令他們賺開城門,放火為號。眾軍士領命後,呂蒙便讓他們作為前導。等到半夜時到城下叫門。門吏認出是荊州軍兵,就大開城門。眾軍兵一聲喊殺聲起,就在城門里放起號火來。吳軍一起攻入,兵不血刃襲取了荊州。呂蒙傳令軍中:「如果有妄殺一人,妄取民間一物的,按照軍法立斬。」原任官吏全都依舊職。將關羽家屬另外安置到別的宅院中,不許閑人攪擾,一面派人申報孫權。

有一天大雨,呂蒙上馬帶領幾名騎兵檢查四門,忽然看到有一名軍兵拿老百姓的斗笠擋雨,呂蒙馬上喝令左右抓住審問,這人還是呂蒙的老鄉。呂蒙說:「你雖然是我的老鄉,但我的號令已經發出,你明知故犯,應當按軍法處置。」那人哭著求告:「我只是擔心雨水打濕了官鎧,所以拿來遮蓋,也不是為自己所用,乞求將軍念及同鄉之情!」呂蒙說:「我早知道你是為蓋官鎧,但這也不是隨意拿取老百姓物件的理由。」隨後喝令左右推出斬首,號令完畢後收斂屍首,哭著安葬,於是三軍震肅。

不到一天,孫權帶領眾將來到,呂蒙出城迎接進入府衙。孫權慰勞完畢後仍然任用潘浚為治中,掌管荊州諸事。從監獄中放出於禁,送歸曹操,安民賞軍後設宴慶賀。孫權對呂蒙說:「現在我們荊州已得,但公安傅士仁、南郡麋芳,這兩處我們怎樣收復?」話間未畢,有一人出列說道:「不用張弓搭箭,只憑我三寸不爛之舌,就去說服公安傅士仁來降,主公看可以嗎?」

眾人一看,說話的是虞翻。孫權問:「仲翔有什麼良策,可讓傅士仁前來歸降?」虞翻說:「我自幼和傅士仁有深交,現在如果用利害關系說服他,他必定前來歸降。」孫權大喜,就命令虞翻領五百名軍兵直奔公安。

卻說傅士仁聽說荊州丟失,急忙命令閉城堅守。虞翻來到後,看到城門緊閉,就寫一封書信拴到箭上射入城中,軍士拾得後獻給傅士仁。傅士仁拆開書信觀看,是招降之意。看完後想起當初關羽痛恨自己的意思,琢磨了一番不如早早歸降。立即下令大開城門,請虞翻入城。兩人敘禮完畢後各自訴說舊情。虞翻說孫權寬洪大度禮賢下土,傅士仁大喜,立即和虞翻帶著印綬來荊州投降。孫權大喜,仍然命令他去守衛公安。

呂蒙悄悄地對孫權說:「現在關羽還沒有擒獲,留下傅士仁守衛公安,時間長了必定有變,不如派他去南郡招麋芳歸降。」孫權於是召回傅士仁說:「糜芳和你交情深厚,你可以招來歸降,我必定另有重賞。」

傅士仁慨然領命後,帶領十多名騎兵直奔南郡去招安糜芳。

黃其軍

      作於2018年9月28日(古歷八月十九)

白話《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七十回

閱讀全文

與命令左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vd光碟存儲漢子演算法 瀏覽:757
蘋果郵件無法連接伺服器地址 瀏覽:963
phpffmpeg轉碼 瀏覽:671
長沙好玩的解壓項目 瀏覽:145
專屬學情分析報告是什麼app 瀏覽:564
php工程部署 瀏覽:833
android全屏透明 瀏覽:737
阿里雲伺服器已開通怎麼辦 瀏覽:803
光遇為什麼登錄時伺服器已滿 瀏覽:302
PDF分析 瀏覽:485
h3c光纖全工半全工設置命令 瀏覽:143
公司法pdf下載 瀏覽:382
linuxmarkdown 瀏覽:350
華為手機怎麼多選文件夾 瀏覽: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塊指令 瀏覽:349
風翼app為什麼進不去了 瀏覽:778
im4java壓縮圖片 瀏覽:362
數據查詢網站源碼 瀏覽:150
伊克塞爾文檔怎麼進行加密 瀏覽:892
app轉賬是什麼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