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學軟體程序員和軟體工程師有區別嗎
簡單的從表面層去解析,兩者沒有太大的區別,看公司給的職稱不同而已,但是實際上兩者真正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軟體工程師可以評判軟體是否可以成功被寫出來,可以判斷軟體是否具有開發的技術可行性,甚至要會經濟、法律等知識去評判軟體是否具有經濟可行性、法律可行性等等。軟體工程師有對項目的深度把握,從一開始就會對軟體的不同功能進行合理的分類,確實是從工程的角度去構建軟體,包括後續的開發和測試等。但開發人員可能只是執行了軟體工程的一部分工作,開發階段的工作中特定的功能。軟體工程師可以說是高級的開發人員吧,有些時候一行代碼會實現普通的開發人員幾十行或幾千行代碼的功能,因為有了思想在其中,而不是純粹的寫代碼。
"程序員懂得計算機程序的設計演算法,思想,如何實現程序的步鄹,碼農只會按照系統分析人員給出的框圖調試代碼,不懂得設計演算法,思想,只能做最底層的代碼調試工作。"這句話就是我想說的!現在很多所謂的程序員只會在網上找現成的代碼,雖然他們也會找到一些差不多合適的代碼改改就能用,但是用過就用過了,卻從不把找來的代碼中的精髓思路仔細消化,而且在程序設計之初就總想著依靠網路,不願意主動構思程序的設計。
B. 軟體工程師和程序員到底有多大的區別
程序員主要是指寫代碼的人。
工程師著重在於設計。
程序員和軟體工程師的區別是:軟體工程師不但要有編寫程序代碼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去開發一個軟體,怎樣去學習實際的UI的觀念。
就是工廠裡面技術員和工程師的區別。技術員是熟練工人,工程師是設計者。
C. 高級程序員(軟體工程師)是 中級職稱 么
高級程序員(軟體工程師)是 中級職稱。
軟考程序員考試屬於計算機軟體水平考試(簡稱軟考)中的一個初級計算機職稱考試。對於軟考程序員考試並無學歷及資歷條件限制,更無論年齡、專業與資歷。
一年可報考軟考程序員考試兩次,但一次考試只能報考一種資格,因此報考了程序員考試則無法再報考軟考其他級別或科目的考試。
同時軟考程序員考試採用筆試形式,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大綱、統一試題、統一時間、統一標准、統一證書的考試方式。
通過國家統一組織的考試,資格考試分為:程序員級(原初級程序員)、軟體設計師(原高級程序員)以及更高水準的: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系統分析師(原系統分析員)、系統架構設計師、網路規劃設計師、系統規劃與管理師。
(3)軟體工程師程序員擴展閱讀
考試目標:
通過本考試的合格人員能根據軟體開發項目管理和軟體工程的要求,按照程序設計規格說明書編制並調試程序,寫出程序的相應文檔,產生符合標准規范的、實現設計要求的、能正確可靠運行的程序;具有助理工程師(或技術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1、CVEQC認證持有者已經通過了中國職業教育資格認證指導中心組織的培訓和相應的考試,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和知識。
2、CVEQC證書可作為勞動者崗前培訓、在職培訓、提高培訓、繼續教育的培訓認證;也是勞動者「先培訓、後就業,先培訓、後上崗」的憑證。
3、CVEQC證書是中國職業教育資格認證指導中心頒發的專業技能證書。標有證書序列號、證書編號、培訓者及證書持有者身份證號碼,並蓋有全國職業教育管理委員會、中國職業教育資格認證指導中心的證書專用章。
4、 證書證明參加培訓及證書持有者具有系統地接受崗位技能培訓的經歷,證書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D. 軟體工程師和程序員的區別
軟體工程師是從事軟體開發相關工作的人員的統稱。它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包括軟體設計人員、軟體架構人員、軟體工程管理人員、程序員等一系列崗位。這些崗位的分工不同,職位和/或級別不同,但工作內容都是與軟體開發生產相關的。軟體工程師是IT行業需求量最大的職位,穩居IT行業職位需求TOP10的第一位(第二位是高級軟體工程師)。
軟體工程師的技術要求是比較全面的,除了最基礎的編程語言(C語言/C++/JAVA等)、資料庫技術(SQL/ORACLE/DB2等)、.NET平台技術、C#、C/S
B/S程序開發,還有諸多如JAVA
SCRIPT、AJAX、HIBERNATE、SPRING、J2EE、WEB
SERVICE、STRUCTS等前沿技術。除此之外,關於網路工程和軟體測試的其他技術也要有所涉獵,以利於操控全局。
軟體工程師可謂是軟體項目開發的掌舵者。一名優秀的軟體工程師應當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於技術的發展有敏銳的嗅覺。雖然要求技術全面,但無須偏執於門門技術都精通,任何軟體工程師都有自己的技術特長和偏向,對於自己手中的技術,可有精通-掌握-熟悉-了解之分,根據工作需要和職業發展的具體情況來劃分。 程序員(英文Programmer)是從事程序開發、維護的專業人員。一般我們將程序員分為程序設計人員和程序編碼員,但兩者的界限並不非常清楚,特別是在中國。
知道了嗎?小林凡
E. 軟體工程師和程序員哪個好
軟體工程師和程序員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概念不同:軟體設計師是指能根據軟體開發項目管理和軟體工程的要求,按照系統總體設計規格說明書進行軟體設計,編寫程序設計規格說明書等相應的文檔的實用性人才;而程序員指的是從事程序開發、程序維護的基層工作人員。
2、工作職責不同:軟體設計師主要職責是組織和指導程序員編寫、調試程序,並時軟體進行優化和集成測試,開發出符合系統總體設計要求的高質量軟體;而程序員主要負責軟體項目的詳細設計、編碼和內部測試的組織實施,對小型稱件項目兼任系統分析工作,完成分配項目的實施和技術支持工作。
3、擁有一定的編程能力的都能稱為程序員,不需要考證;而軟體設計師需要通過計算機軟體資格考試的中級考試。
F. 程序員往上做是什麼軟體分析師、架構師、工程師有什麼區別
程序員往上做是軟體分析師、架構師這些高級技術人員。要說層級關系軟體分析師、架構師、工程師比程序員高級,這些都是從基礎程序員做起的。
(6)軟體工程師程序員擴展閱讀
對於軟體工程師,不太重視學歷,但並不是對學歷沒有要求,重點關注項目的經驗和學習知識的能力,能否利用軟體工程專業知識來解決問題,根據崗位不同,對軟體工程師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具體能力要根據崗位和自己的興趣愛好選定自己的職業規劃方向,一方面要詳細了解軟體工程師的要求,可以關注企業的招聘信息;一方面自己要貯備通用的知識技能。
可以確定的是軟體工程師的前途在未來的發展依然是不斷升溫的職業,比較需要有技術和良好前景的專業。
參考資料
網路—軟體工程師
網路—程序員
網路—系統架構設計師
網路—系統分析師
G. 程序員和軟體工程師是兩種職位那區別在那那個要求的知識多
做技術是需要匠心的。什麼是匠心?我們原本是有匠心的,我們如今還有匠心嗎?我們為什麼沒有匠心了?為什麼我們要重拾匠心?如何重拾匠心?
一. 做技術是需要匠心的
中國古時的玉匠,切磋琢磨,用繩與砂漿,費數十載心力,終將渾然璞玉製成傳世珍品,千年遺音在,猶見當年寂寞心。
日本傳統的刀匠,將千錘百煉之鋼反復鍛鑿、淬火、打造、磨製,每一處技至精微,每一處心入幽明——刀中有魂!
歐洲中世紀的石匠,在哥特式教堂的飛檐上雕刻出了靈獸狀噴水嘴,雖不為世人所見,仍一絲不苟——每一鑿中都有天堂!
米蓋朗基羅花四年雕刻出了震驚世人的《大衛》,曹雪芹批閱十載創作出了藝術巔峰的《紅樓》——任何偉大的作品背後都有一顆匠心。
二. 什麼是匠心?
匠心是對於作品而言的。
匠心是傾注於作品之中的精神、情感、乃至魂魄。
匠心發自於愛,是對作品視如己出的拳拳之心,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匠心是出於這份愛的對於完美的追求,是追求中不避艱苦,是追求中自得其樂。
匠心是涵泳在作品之中的自我實現,是我與作品的相互完成,彼此造就。
在匠心看來,作品是我的至親之物,棲居著我的精神,安放著我的靈魂。
匠心即是愛心 + 恆心 + 一片苦心 + 七竅玲瓏心 + 出離心 + 寂寞心 + 金剛心 + 歡喜心 + 其人雖已歿,千載有餘情。
三.我們原本是有匠心的
我們原本是有匠心的。
當年Ken Thompson 和 Dennis M.Ritchie 一起在貝爾實驗室里苦心孤詣。
如今,沒有人不知道Unix意味著什麼,C意味著什麼。
他們的匠心也彰顯在Unix和C中令無數人為之驚嘆、感懷。
四.我們如今還有匠心嗎?
如今,我們再也難得見到「作品」問世。
甚至於「產品」也是少見。見得最多的則是「商品」。
對於我們而言,做什麼東西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做這個掙不掙錢。於是我們沖著掙錢做了各種項目,C/S、B/S、前端、後端、資料庫、Java、.Net、安卓——彷彿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十年之後回首,覺得自己已然是全才。
我們從事了大量的勞動,寫了幾十萬行代碼。我們的工資越來越高,並為此沾沾自喜。
可是,這樣的成就,無非是一個熟練工人的成就。
我們何曾擁有匠心?
五.我們為什麼沒有匠心了?
隨著大生產時代的到來,那種田園詩般的男耕女織、帶月荷鋤歸的工作方式,早已一去不復返。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碎化,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局部。在這之中需要的是規格化、標准化、量化和同質化。換言之,你所做的工作必須是合乎統一規范的,具有統一規格的單元,如此才能拼接到整體的工作中。因此,任何的創造性,任何私人性質的感情和精神的注入,歸根到底,只是錯誤的根源。 ——我們於何處安放匠心?
如今,商品成為了一切物所具有的普遍的形式。沒有什麼不是商品。商品是以交換為目的的。我們生產任何勞務、產品、或服務,都是為了交換,為了換取一般等價物,即貨幣,即金錢。因此,錢成為了衡量一切的准繩。如今不乏偉大的商品誕生,可是偉大的作品卻乏善可陳。商品需要的是批量生產,需要對消費者投其所好,當然商品也需要創意,可是那不是匠心!在一個由商品拜物教統治的時代,我們於何處安放匠心?
世界如此繁華,匠心未免太奢侈了!我們在喧嘩與騷動中度日,有太多的追求,太多的比較,太多的你追我趕,太多的惶惶終日。每天有看不完的新聞,刷不完的微博,做不完的手頭工作。我們為無盡的事情發愁,疲於奔命。匠心未免太奢侈了!早在我們出生的那一刻,我們就開始照著大家來活,大家都在讀書,大家都在考學,大家都在找工作,大家都在結婚,大家都在買房,大家都在炒股,當我們跟著大家忙忙碌碌的時候,匠心自始就已沉淪!
六.為什麼我們要重拾匠心?
假使我們沒有匠心,我們將不會在工作中獲得真正的快樂。因為我們不能自覺自由地工作,我們的工作是boss定義的,而不是自己定義的。如此一來,我們就與我們的勞動之間切斷了血肉聯系。我們的勞動成為了壓迫我們、奴役我們的異己力量。我們淪為被迫勞動。我們真正的生活在下班之後開始。我們不停地抱怨:要不是為了幾個臭錢,我才不要干這些。如何才能回歸到那種田園詩般的勞作之中——我們必須重拾匠心!
唯有在擁有匠心之後,我們才能走向真正的自我實現。馬斯洛將人的最高層次的需求定義為自我實現。一個自我實現的人,一個將自己的才能發揮到最大限度的人,才是那個獲得最大心理滿足的人。現實生活中唯有少數精英才能夠成為自我實現人。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追求自我實現。一個有著庸碌之心的人,是不可能走向自我實現的。唯有重拾匠心,我們才能佔有工作的全部意義,才能不避艱苦、精益求精,與自己的作品相互完成,彼此造就。
七.如何重拾匠心?
對於如何重拾匠心的問題,恐怕要留給每一個人來思考。而且是一個需要始終思考的問題。
在這里我並不想給出答案。
只希望能在這篇文章中能夠看見你,看見我,看見大家。
能見眾生便是如來,不易匠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