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真人cs玩法的常用手語
玩真人CS,當然少不了作戰過程中的一些手勢以及常用語,接下來我來重點介紹一下這些常用手勢。
一、常用語
1、觀察:以食指與中指分指自己的雙眼,如欲插入狀,示意隊友觀察、注意、搜索敵跡都可以此手勢表示。
2、聆聽:手掌直立,手指並攏靠於耳朵,示意隊友仔細聆聽與檢查耳機都可以此手勢表示,同樣意思也可直接以食指直指耳朵來表示。
3、方向:以食指與中指合並,餘三指合握,兩指示向的方位即所標示的方向,引導隊友前進、觀察、聆聽、攻擊與分散行進路線皆可用此手勢表示,同樣意思亦可用四指並攏,拇指內扣表示之,但此手勢通常用於大量人員移動時使用,若要示意迂迴時,則以手腕與手臂的彎曲配合指向表示。
4、指定人員:以四指握拳,拇指直立指向本身的鼻尖或胸口即示意為自己,以單一食指點向隊友即示意標明為隊友,以重復此一動作示可區分各小組與隊友,同樣的手勢也可指明為標示攻擊位置與切入點。
5、清除:軍事任務所指的清除含意眾多,手勢也是,如果清除的是前方的哨兵,則是以手刀砍頸或食指劃過項部表示,清除鐵絲網則是以食指與中指作剪刀狀,清除高塔上的人則是以食指與中指合並指於另一手的手掌下方與球賽中的暫停手勢相似,清除雷並開路則以雙手手掌向外撥出,如游泳狀。
6、掩護:在接戰中,要移動自置並請隊友提供掩護與火力壓制的手勢有二,一為低勢掩護,移動勒將以低姿態 ( 爬、伏進時 ) 移動時以左手握拳,右手出掌蓋於左拳上示意之,若以右手出掌覆於頭部,則表示是高姿態 ( 沖刺、跳出掩體或壕溝時) 或是多人進行戰術移位時所用,以火力壓制敵火的手勢亦可用此二者表示之。
7、截斷:左手掌心朝上,右手以手刀置於左掌上,用於當遭遇敵方小部隊,要予以中途攔截、切斷其後路與從後方切入包圍皆可以此手勢示意之。
8、停止:前行的尖兵對後續的主力部隊最常用的手勢,五指並攏,手掌直立指尖朝上,為部隊停止前進,若是握拳則表示所有人停止動作,而若是手掌朝下則表示所有人保持低姿勢或是立即蹲下。
9、找掩蔽:這種手勢經常性的與前述的停止手勢配合,五指並攏是停止,而五指張開則表示散開找掩蔽,另外,以手指或手臂在空中劃圈亦為找掩蔽之意,而手掌向下亦有作是找掩蔽之意,特別是在蹲低身體所做出此手勢時,可與前所提及者作一簡單區別,另外,以雙手交叉於身前以及雙掌內屈下壓也可作此解釋,但此二者與直升機降落的地面引導手勢重復,故較少用。
10、YES/NO:最常見的通用手勢,YES可用點頭、豎大拇指、圈起食指豎起其餘三指的OK手勢表示之,NO則可以搖頭、搖食指或手掌,同時否定的手勢也可表示不明白前次所發的手勢請重發一次的意思,另外單純搖頭也可視為回答。
二 、手勢
1、你:以食指指向受訊的隊員。
2、我:以食指指向自己的胸膛。
3、來:伸開手臂,手指間緊閉,然後向著自己身軀方向擺動,指示隊員靠近自己。
4、聽到:舉起手臂,手指間緊閉,拇指及食指觸及耳朵,掌心微曲並且向著受訊隊員。
5、看到:手指間緊閉,水平放置手掌於前額上。
6、那裡:伸開手臂,以食指指向目標。
7、推進:屈曲手肘,前臂垂直指向地上,手臂成L形,手指間緊閉,然後從身後擺動向前方,通知隊員向前推進。
8、訊息收到:伸開手,大拇指和食指成圓形狀,與OK手勢相同。
9、轉角:手臂水平伸開成L形,從身後橫搖向身前。
10、趕快:手部作握拳狀,然後屈曲手肘,舉起手臂作上下運動。
11、停止:伸開手臂,以掌心向著受訊隊員。
12、緊急停止:手部作握拳狀,屈曲手肘,前臂垂直上,手臂成L形,命令隊友不要發出任何聲響。
13、掩護我:把手舉至頭上,屈曲手肘,掌心蓋著頭顱頂。
14、不明白:略為屈曲手臂,掌人向上,舉至肩膀高度,並聳聳肩。
15、明白:手臂向身旁伸出,手肘屈曲,手腕舉至面頰高度並作握拳狀,掌心向著受訊者。
16、進入:緊閉指間,伸開手臂,橫向身後擺動,像在撥開窗廉的動作。
17、人質:以手握著自己的頸項,寓意是被挾持的人質。
18、狙擊手:手指屈曲,像握持著圓柱狀物體,放於眼睛前,像狙擊手透過瞄準鏡進行觀察般。
19、敵人或疑犯:以拇指和食指作成圓圈狀,套在另一握持著武器的手臂上,狀似扣上手扣。
20、門口:以食指由下方向上,向左再向下作出一個開口矩形的手勢,代表門口的形狀。
21、指揮官:食指,中指,無名指並排伸直,橫放在另一手臂上。
22、彈葯:手執一個彈匣,快速上彈器或一粒子彈,舉起至頭部高度,緩慢地左右擺動。
23、集合:手腕作握拳狀,高舉於頭頂上,食指垂直向上豎起,緩慢地作圓圈動作。
24、下來:手臂向身旁伸出,手肘屈曲,掌心向下擺動至腰間高度。
25、不用理會:以掌心向著受訊者,手指間緊閉,並且左右擺動。
⑵ 軍隊在戰爭中,互相不能說話,他們用手來表示命令或交流,是不是就是啞巴用的手語
不是,而且不是全都不能說話,只是在需要隱蔽的場合採用特定的手語命令,這種手語動作小,而且多用一隻手就可以完成,因為要時刻保持有一隻手可以攜帶武器。
⑶ 軍人手語的分類
軍人手語按照在遂行作戰任務中所表達的具體含義,一般可分為數字手語、專指手語、命令手語和告知手語等。 數字手語是指用手指的變換來表達不同數碼的一種簡易通信方法,分為直接表示法和代密表示法。
直接表示法是以5個手指的變換來直接表示0~9每個數碼,簡便直接,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在使用。直接表示法又分為軍人數字通用手語和傳統數字手語。
傳統數字手語的表示方法也非常簡單,其口訣為「1至5數指頭,拇指小指伸為6,捏7叉8勾手9」。當然在必要時,為增強數字表述的保密性,還可以自行設定。直接表示法的優點是容易記憶、便於識別,但缺點也非常明顯:由於一次性數字手語需要用一隻手顯示由0至9的全部數字,手指表示起來就顯得復雜,受訓隊員需要經過一番練習,才能准確表述和及時領悟手指變換時所代表的數字。
代密表示法主要通過不同的數字手語組合表示通信內容。它源自於早期的商品交易中,經紀人之間為達成商品交換的目的,將手指伸向對方的袖口裡,進行討價還價,以防價格外泄。在電視劇《喬家大院》《太宅門》中都有相關鏡頭。代密表示法能夠表達較多的通信內容,保密性強,但動作比較復雜,不易記憶和識別。如用「101」表示「停止前進」時,先得伸出「1」,接著再伸出「0」和「1」,顯得繁瑣。
如果將數字手語和其它手語(命令、專指、告知等手語)組合起來使用,就可以表示出更多內容。如:要下達1組停止,2組前進的命令,可以用「數字手語1+停止手語、數字手語2+前進手語」來表示。 是指用手型的變換和手臂的屈伸、擺動等動作向對方或上級示意收到信號情況的一種簡易通信方法,是同級之間或下級對上級傳達的指令予以回應的通信方式,接收者僅做出回應,具有平等性的特點。
⑷ 數字的名稱或別稱都是什麼
1、2、3、4、5、6、7、8、9、0,軍隊對這些數字的讀法為:幺、兩、叄、肆、伍、陸、柒、拐、鉤、洞。
數字「1、2、7、9、0」說成「幺、兩、拐、鉤、洞」。在軍事領域,這種數字替代說法主要應用於口語交際,其作用主要是在各種復雜的環境中避免誤讀、誤聽,使口語表達更加清晰、以確保軍事信息的傳遞准確無誤。
(4)手語命令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數字手語是指用手指的變換來表達不同數碼的一種簡易通信方法,分為直接表示法和代密表示法。
直接表示法是以5個手指的變換來直接表示0~9每個數碼,簡便直接,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在使用。直接表示法又分為軍人數字通用手語和傳統數字手語。
傳統數字手語的表示方法也非常簡單,其口訣為「1至5數指頭,拇指小指伸為6,捏7叉8勾手9」。當然在必要時,為增強數字表述的保密性,還可以自行設定。直接表示法的優點是容易記憶、便於識別。
但缺點也非常明顯:由於一次性數字手語需要用一隻手顯示由0至9的全部數字,手指表示起來就顯得復雜,受訓隊員需要經過一番練習,才能准確表述和及時領悟手指變換時所代表的數字。
代密表示法主要通過不同的數字手語組合表示通信內容。它源自於早期的商品交易中,經紀人之間為達成商品交換的目的,將手指伸向對方的袖口裡,進行討價還價,以防價格外泄。在電視劇《喬家大院》《太宅門》中都有相關鏡頭。
代密表示法能夠表達較多的通信內容,保密性強,但動作比較復雜,不易記憶和識別。如用「101」表示「停止前進」時,先得伸出「1」,接著再伸出「0」和「1」,顯得繁瑣。
如果將數字手語和其它手語(命令、專指、告知等手語)組合起來使用,就可以表示出更多內容。如:要下達1組停止,2組前進的命令,可以用「數字手語1+停止手語、數字手語2+前進手語」來表示。
⑸ 職場中令上級不滿或下屬不滿的手勢語有哪些
職稱中令上級或者下屬不滿的手勢首先是「一指禪」,就是用一個指頭指人。其次是用指頭點人,用指頭點人一般表示對人的不滿或者憤恨——對上級或者下屬不滿或者憤恨,別人肯定不會滿意的。
⑹ 漢語手語有哪些特點
「漢語手語」是指漢民族聾人使用的手語。書面語與手語的區別:書面語詞語在表達時是先後一個個地按順序地出現,而不能同時出現;手語詞語在表達時是在同一時間上同時出現的,身體的各個部位表達不同詞語。使用手語的聾人他們不止是用雙手說話,而是用全身在說話。中國90年代末期,愛得基金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機構先後與內地幾家聾校及康復中心開展了合作項目。作為培訓聾教育的師資的項目之一,研製了一套《中國手語童話故事》光碟5碟,約60多個故事。講故事的全部是聾人。這是中國手語界的一件大事。 一、從詞性的角度分析漢語的手語詞彙有下列特點。1、數量詞漢語手語中數量詞的表達有以下的方式:(1)用數詞的重復組成量詞。例如:用一棵、一棵的樹組成「一片樹」中的「片」。例如:「很多」雖然有「很」和「多」都有手勢詞語,但有時也還是用具體的可視的四指來代替「很多」的手勢。例如:「每個」。「每」和「個」各有手勢,但還是用「一個個」的「玉米」來表示。(2)借用。用意義相近的詞代替手語沒有的詞。例如,用「眾」借代「群」。(3)用手勢中可以表達的自然手勢。例如,「一群蜜蜂」中的「群」——雙手手腕相對,十指向上。2、連詞在美國手語中Finish 像一個連詞。有時當作為一個連詞使用,finish的意思是then。它經常使用去聯系句子產生時間的順序。例如:I drive-there box send finish, there-drive-there food store buy finish , drive-here home . (I drove there , mailed a box , then drove to the food store to shop for food , then drove home . ) 在漢語手語中聾人也不使用或者很少使用連詞,更多地用動作的順序、動作的停頓時間的長短和表情代替書面與中的連詞。比如:「看書!可是看不下去」中的「可是」聾人就用「打哈欠」的動作表示。又如:「(先)把面團搓成長條,(然後)擀一擀,(最後)切成勁兒」這些表示時間的連詞都是用動作的停頓來3、動詞、形容詞、副詞的變形(屈折) 動詞、形容詞、副詞的變形(屈折)指某一手勢在動作的細微變化和重復帶來意義上的變化。比如:動詞「摔」,手勢動作重一些、快一些、幅度大一些表示不同的「摔」。形容詞「驕傲」頭向上仰的幅度表示程度的「傲慢」。二、 漢語手語句式的特點1、易懂的詞優先在漢語手語的句式中有一些看起來是顛倒的現象,比如:「樹+桃」(桃樹)、「有猴+山上」(山上有猴)、「鬍子+玉米+有趣」(玉米有鬍子,有趣!)這種顛倒目的是把最容易的詞放在突出的位置,在「主詞」明白的前提下,再交代其他的修飾詞。所以先交代「樹」,再交代修飾詞「桃」。先說「有猴」,再交代地點狀語「山上」,以達到順利溝通的目的。美國手語中有「主題詞」提前的規則,與之十分相似。例如:My bicycle , it's broken 。可以說成Bicycle my break 。這種顛倒也是為了突出某些詞語,使句子容易為人理解。2、否定詞後置例如,「沒有趣」,手勢是 「趣+沒有」。「沒有玩的」,手勢是「玩+沒有」。「我沒吃過」,手勢是:吃+沒。「不學習」,手勢是「學習不」。「沒有房子」,手勢是「房子+沒有」。否定詞置後的原因也是易懂詞優先和為交流方便。3、解釋前面的詞語手語中為了交代一個詞語常常採用解釋的方法,在這個詞之前或之後用與之不同的手勢解釋,直到交代得比較落實為止。 這時的語流出現暫時的停頓。例如:「一群猴子」手勢量詞「群」用名詞「眾」表示。手勢中數詞比較明確,但量詞表示就比較困難。所以當表示「群」時,就又用手勢「這、這」對「一群」進一步的解釋,以使「群」的概念得到落實。又例如,手勢是:那——猴山——猴山——沒有,用三個不同的手勢強調「猴山」。因為現在的地點是在「猴山下」。當敘述不同地點的事情時,要反復交代地點,直至非常明確。再比如, 「燕子」的手勢是「黑+飛+Z」,「黑」是顏色,「飛」是提示鳥,Z是提示聲音。這就是手語解釋的方式用於詞語概念的表達上呈現的特點。 4、省略在手語句子中常常省略句子的某些成分。例如:「……聰明、喜愛玩」。這個手勢句子省略了主語,講故事的人自己是主語——小猴子。又例如:「啊!玉米有鬍子,有趣!」手勢的順序是:「鬍子+玉米,有趣」,謂語「有」省略了。美國手語中的祈使句和命令句中代詞YOU經常短缺,打手勢的人直接朝向說話的人,動詞有一個明顯的緊張的移動,同時有一個明顯的點頭伴隨著動詞。例如:A. Wash-dish ! (Wash the dishes !) B.Ticket you-give-me . (Give me the ticket ! )5、動賓一體「動賓一體」現象:「有些名詞和動詞它們在意義和形式上是相互關聯的,不同的只是在移動上。動詞有簡單的移動,關聯的名詞動作小些。例如:梳頭———梳子,開門———門,開窗———窗,乘船———船,乘火車———火車,打開書———書。比如,「摘草莓」、「摘辣椒」、「摘棗」只要是第一次出現,「摘」的後面的名詞一般都用手勢詞語交代。第二次出現時則有時省略,即用手語中的「動賓一體」的策略。6、動詞的位置動詞的位置指手語動詞可以根據手勢的位置表示前後、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位置的變化。比如,在頭旁邊打手勢「夢」,則表示夢裡面或思想里的內容。再比如,「小兔在我面前斜著跑過去」,用手語打就是「兔」+在身體前一劃。7、類標記它標識一個物體的尺寸和形狀,可以表示其他相關的實物。它表示一類事物,「是一類事物的標記」。
⑺ 各種手勢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手的姿勢 ,通常稱作手勢 。它指的是人在運用手臂時,所出現的具體動作與體位。它是人類最早使用的、至今仍被廣泛運用的一種交際工具。在一般情況下,手勢既有處於動態之中的,也有處於靜態之中的。在長期的社會實踐過程中,手勢被賦予了種種特定的含義,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加上手有指、腕、肘、肩等關節,活動幅度大,具有高度的靈活性,手勢便成了人類表情達意的最有力的手段,在體態語言中佔有最重要的地位。手勢是指人類用語言中樞建立起來的一套用手掌和手指位置、形狀構成的特定語言系統。其中包括通用的,如聾啞人使用的手語。還有在特定情況下的該種系統,如海軍陸戰隊。
詳細解釋
1. [sign;gesture]∶手的示意動作,用以表達思想或用以傳達命令
2. [fingering]∶指彈琴的指法。
1.用手作的表示意思的各種姿勢。徐遲《不過,好日子哪天有?》:"其中除了許多術語、引用語,還有洋文,還有動人的手勢。"金近《啞巴國奇遇記》詩:"我說的話他不懂,他裝手勢我也弄不清。"
2.彈琴的手法。《魏書·柳諧傳》:"頗有文學,善鼓琴,以新聲手勢,京師士子翕然從學。"
3.手面;氣派。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五論"文人相輕"--明術》:"則這御駕一定不過是有些手勢的花花公子,抬來抬去,終於脫不了原形。[1]
折疊 編輯本段 手勢覽表
余指握拳直接任意球 球門區。
(四)角球
助理裁判員應將旗斜下舉指向近端的角球區。、
(五)替換隊員
助理裁判員發現某隊請示替換隊員,應待比賽成死球時用雙手將旗橫舉過頭,向裁判員提示某隊請示換人。
除了上述五種旗示外經裁判員委託,助理裁判員亦可以旗示向裁判員提供協助,例如:
1、如助理裁判員發現在自己附近范圍內隊員有犯規行為,而裁判員未察覺到時,助理裁判員可將旗上舉並加搖晃動作。當裁判員見到旗示並令比賽暫停後,助理裁判員應將旗側斜上舉,指示踢任意球方向。
2、如助理裁判員發現在自己附近的擲界外球或踢角球、球門球等有不符合規則情況時,應將旗上舉並加搖晃動作,提示裁判員予以紀正或另作判處。
戰隊手勢
戰斗語言
以下手語是西方通用的戰斗語言
1成人--------手臂向身旁伸出,手部抬起到胳膊高度,掌心向下。
2小孩--------手臂向身旁伸出,手肘彎曲,掌心向下固定放在腰間。
3女性嫌疑犯--掌心向著自己的胸膛,手指分開呈碗狀,寓意是女性的胸部。
4人質--------用手卡住自己的脖子,寓意是被劫持的人質。
5指揮官------食指、中指、無名指並排伸直,橫放在另一手臂上。
6.手槍--------伸直大拇指及食指,互成90度,呈手槍姿勢。
7.自動武器------手指彎曲成抓狀,在胸膛前上下掃動,像彈奏吉它一樣。
8.霰彈槍--------發信號的是手持霰彈槍的隊員,只需用食指指指自己的武器便可。
9.門口---------用食指由下方向上,向左再向下,作出開口矩形的手勢,代表門口的形狀。
10.窗戶--------用食指由下向上,向右,向下再向左作出一個閉合矩形的手勢。
11.聽到--------舉起手臂,手指間緊閉,拇指和食指觸及耳朵。
12.那裡--------伸開手臂,用食指指向目標。
13.掩護我------把手舉到頭上,彎曲手肘,掌心蓋住天靈蓋。
14.放催淚彈----手指分開呈碗狀,罩住面部的鼻子和嘴巴。
15.集合--------手腕作握拳狀,高舉到頭頂上,食指垂直向上豎起,緩慢地作圓圈運動。
16.推進--------彎曲手肘部位,前臂指向地上,手指緊閉,從身後向前方擺動。
17.明白--------手腕舉到面額高度並作握拳狀,掌心向著發指令者。
18.發現狙擊手--手指彎曲,像握著圓柱狀物體放在眼前,如同狙擊手通過瞄準鏡進行觀察一般。
19.趕快--------手部作握拳狀態,然後彎曲手肘,舉起手臂作上下運動。
20.看見--------掌心稍微彎曲並指向接受信息的隊員,手指間緊閉,將手掌水平放置在前額上。
21.檢查彈葯------手執一個彈夾,舉到頭頂高度,緩慢地左右擺動。
22.向**攏------伸開手臂,手指間緊閉,然後向自己身軀的方向擺動。
23.指令已收到----伸開手,大拇指和食指呈圓形狀,同"OK"的手勢相同。
折疊 編輯本段 交警手勢
1、停止信號:不準民警前方的車輛通行
動作要領:民警的左臂由前向上直伸與身體成135°,掌心向前與身體平行,五指並攏,面部及目光平視前方。
2、直行信號:准許民警左右兩方直行的車輛通行。
動作要領:民警的左臂向左平伸與身體成90°,掌心向前,五指並攏,面部及目光同時轉向左方45°;右臂向右平伸與身體成90°,掌心向前,五指並攏;右臂水平向左擺動與身體成90°,小臂彎屈至大臂成90°,掌心向內與左胸衣兜相對,小臂與前胸平行。右大臂不動,右小臂水平向右擺動與身體成90°,掌心向左。右小臂彎屈至與大臂成90°,掌心向內與左胸衣兜相對,小臂與前胸平行。
3、左轉彎信號:准許車輛左轉彎,在不妨礙被放行車輛通行的情況下可以掉頭。
動作要領:民警的右臂向前平伸與身體成90°,掌心向前,五指並攏,面部及目光同時轉向左45度;左臂與手掌平直向右前方擺動,掌心向右,中指尖至上衣中縫,高度至上衣最下一個紐扣;左臂回位至不超過褲縫,面部及目光保持目視左前方45°
4、左轉彎待轉信號:准許交警左方左轉彎的車輛進入路口,沿左轉彎行駛方向靠近路口中心,等候左轉彎信號。
動作要領:民警右臂向左平伸與身體成90°,掌心向下,五指並攏,面部及目光同時轉向左方45°;左臂與手掌平直向下擺動。
5、右轉彎信號:准許交警右邊的車輛右轉彎。
動作要領:民警的左臂向前平伸與身體成90°,掌心向前,五指並攏,面部及目光保持目視左方45°。右臂與手掌平直向右前方擺動,掌心向左,中指尖至上衣中縫,高度至上衣最下一個紐扣;右臂回位至不超過褲縫。
6、減速慢行信號:手勢含義:車輛減速慢行。
動作要領:民警的右臂向右前方平伸,與肩平行,與身體成135°,掌心向下,五指並攏,面部及目光同時轉向右方45°;右臂與手掌平直向下方擺動。
7、變道信號:車輛騰空指定的車道,減速慢行。
動作要領:民警面向來車方向,右臂向前平伸與身體成90°,掌心向左,五指並攏,面部及目光平視前方;右臂向左水平擺動與身體成45°。
8、示意車輛靠邊停車信號:車輛靠邊停放。
動作要領:民警面向來車方向,右臂向前平伸與身體成45°,掌心向前左,五指並攏,面部及目光平視前方;左臂由前向上直伸與身體成135°,掌心向前與身體平行,五指並攏;右臂向左水平擺動與身體成45°。
折疊 編輯本段 佛相手勢
佛教的手勢被稱為"印相"或"印契",又稱"手印"。在象徵佛說的思想意念時,和世俗生活中的手勢絕不可同日而語。"手印"在開始出現佛像時就是和佛像的造型融匯在一起的。在佛教造像中,必不可少的手印造型,歷來以釋迦牟尼五印為典型。
1. "說法印"是佛陀說法時的慣用手印,它的形態是用拇指捻中指或食指、無名指,並使其它手指自然舒張,手心向上、向下、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均可,藉以顯示說法的庄嚴性。 左手橫放在左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環狀。(圖見說法相)
2."禪定印"是佛陀在菩提樹下習道時禪思入定的象徵手勢。這時雙手心向上放在下腹部,把右手置左手上,兩拇指尖相接,表示禪心安定之意。
3."降魔印"是象徵佛陀成道時降服魔王的手勢,是把右手心蓋住盤腿的右膝,將手指直垂向下,做觸地狀,所以又叫"觸地印",表示釋迦牟尼在成道之前為了眾生,犧牲自己,這些惟有大地可以證明,因為這些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
4."施願印"是普渡眾生,滿足眾生心願的慈悲象徵,是一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前,手指並攏伸直。
5."施無畏印"表示能解除眾生的苦難,是單手舉至胸前,手心向前,手指向上伸直的造型,通常和"施願印"同時使用。 以上五種手印,合稱為釋迦五印,這是最常見的幾種印相此外,還有一些復雜的密宗手印在佛像中使用。
而佛像的形態也因著手印的不同,呈最常見的成道相、說法相和旃檀佛像三種。
1.說法相:說法印+結跏趺坐,表示佛說法的姿勢。
2.成道相:定印(左手橫放在右腳上)+觸地印(降魔印)
3.旃檀佛像:一般為佛祖立像,左手施願印+右手施無畏印。
⑻ 在特戰手語中 怎樣表示點鍾方向 在戰斗中規定十二點鍾在發出指令人的那個方向[例如正前]
十二點方向就是你正前方。但是實際上這種指示方法很少用於特戰手語中,因為每個人位置不一樣,那自然對應的方位也不一樣,你站我身後,你的十二點方向,卻正好是我的六點方向;而如果我在你左手邊,你的十二點方向,就是我的三點方向。這種指示方法主要用於地空引導,因為地面雷達操作員或者後座領航員非常容易知道飛機的航向。特戰中,手語一般是靠指的,比如注意觀察前面,那發出指令的士兵,會兩指指向自己的眼睛,然後再指向需要觀察搜索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