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林司令員命令往下傳是哪部電影中插曲
四野經典軍歌《林司令員,命令往下傳》字幕版 慈父的錘子 00:58 《人民戰士》電影主題曲。
❷ 命令往下傳是什麼梗
命令往下傳是一句歌詞。軍號響,紅旗展,林總命令往下傳,號召東北野戰軍創造千百個尖刀連。
❸ 新中國成立,10餘萬土匪依然肆虐河南,林彪增派15萬大軍鏟除匪穴
渡江戰役後,四野大軍渡過長江,向廣大的中南地區進發。在四野戰士的凌厲攻勢之下,國民黨軍一觸即潰、望風而逃,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攻取了數十座大中城市。大軍南下,一時間顧不上兩廂,因此一些腐敗的落葉也因此被卷到了「兩廂」。
國民黨主力被殲滅了,但是盤踞在中南五省的土匪依然猖獗,其中尤其以河南的土匪最為猖獗。
自太平天國運動以來,中原地區的匪患就已經極其嚴重。河南人口稠密,一馬平川,給了土匪流寇以轉移騰挪的空間。和其他地區的土匪不同,河南的土匪頗為「正規化」,從軍到排一應俱全,裝備上也不輸於一些正規軍隊。別的地方的土匪佔山為王,打家劫舍,剪徑收過往商旅的買路費,最多也不過是攻打由民團守衛的村莊。而河南的土匪則不同,他們敢於攻城略地,和正規軍對壘。
河南匪患嚴重,而最嚴重的地區,莫過於豫西的伏牛山地區。辛亥革命時,豫西所謂民黨(頭戴一塊白布為標志),如劉鎮華、孫老九、趙旺等人,以嵩山為根據,發動了反清起義。
為了擴大力量,劉鎮華到處收編土匪,並將自己的親信派往豫西各地發展「外隊」。所謂「外隊」,就是將他們已經編好的連長、營長,講好條件,暗中給他們發些槍彈、銀元,再放出拉桿子,等待人、槍拉多了,再把他們招撫回來。
由此,連長放出去拉一些桿子,收回來就可以編為營長;營長放出去拉一回桿子,就能編為團長。由於沒有根據地,也沒有革命的理念,這些號稱「反清義士」的隊伍,實際上成為了瘋狂掠奪、屠殺百姓的土匪,他們的衣、食和女人,全都是向民間強行擄掠。
由此,豫西地區的匪患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涌現出孫殿英、王老五、張得勝、朱西川、王太、孫石滾等著名的土匪。有一些土匪被政府收編,成為了所謂的官匪。中原大戰時,蔣介石就曾收編了許多河南土匪。有了「正規」的身份,讓這些土匪變得更加有恃無恐。
與此同時,這些官匪叛服無常,當他們發現時機不對、利益不合,便會重新化身為土匪,變本加厲地坑害百姓。
從辛亥革命到解放,數十萬河南百姓慘遭土匪的屠殺,無數人民被土匪害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光是被土匪焚毀的房屋,就有數十萬間。由於國民黨地方基層勢力薄弱,被當地的鄉紳和土匪把持,因此河南匪患一直源源不絕。
淮海戰役後,國民黨在河南的統治徹底崩潰。蔣介石不甘心失敗,於是將大批特務和黨政骨幹潛留下來,再加上潰兵,河南匪患成為了全國之最。他們不僅搶劫財物,襲擊解放軍,迫害新生政權,而且還要紮根農村建立根據地,也來個「農村包圍城市」,配合蔣介石反攻大陸。
在1948年,陳毅和鄧小平聯名給毛澤東寫的報告,其中言及河南匪患:
1949年5月,中原軍區在河南地區消滅土匪7萬多人後,待部隊南渡後,土匪又是遍地都是。在林彪率兵在河南地區時,兩個月內發生暴動30多次,上百名幹部被殺,一個地方武裝營被殺,被搶走公糧多達500萬余斤。
因此河南等中南6省解放後,剿匪成為關繫到新生的革命政權是否鞏固發展的頭等大事。
1950年3月中旬,林彪親自在漢口主持召開中南軍區關於剿匪工作的高級工作會議,林彪說:「這是武裝斗爭,打了大仗打小仗,打了大蔣打小蔣,徹底挖掉蔣根,才能去掉這個討厭的土匪包袱,去執行其他任務。」
河南到底有多少土匪呢?根據事後統計,大約有10萬之眾,主要集中在伏牛山和大別山地區。伏牛山以程秀之的豫西「剿總」總指揮為首,以盧氏縣城為中心。大別山則以桂系的「鄂豫皖邊區人民自衛軍」為主,盤踞在金寨縣為中心的10餘個縣,二者互為犄角、遙相呼應。要知道這個金寨縣還是革命老區,是紅四方面軍的起源之地。這塊神聖的土地被土匪所佔據,簡直是奇恥大辱。
對於河南剿匪,林彪給予了相當的重視。與此同時,林彪還發現剿匪部隊的軍心似乎有些不穩。原來國民黨軍被擊潰後,很多戰士以為革命勝利,天下太平了,可以轉業或復員到老家去享福了,可以結婚生子了。誰知上級一紙命令,部隊還要留在華中剿匪,因此都很失望。
當時,四野12個軍,過江11個,就只有42軍被留在江北。那時候,42軍的將士們普遍羨慕過江的部隊,人家在江南打大仗,過癮、痛快。而42軍的戰士卻和土匪山賊捉迷藏,簡直是殺雞用牛刀,正規戰打習慣了,對付地頭蛇,打游擊隊、捉迷藏,還真不喜歡。
因此部隊情緒普遍低落,幹部和戰士的怪話也很多。軍部的領導和組織除了進行有限的內部整頓外,其他也毫無辦法。
到了最後,部隊只好把林彪請過來親自動員。
其他很多人主持的動員會,無非是 替必須服從命令做一些多餘的解釋 ,而藉以打通本不情願服從「組織」的思想。粗暴和不諳軍心和士氣有緊密關系的高級首長的做法,一般都會對那些不服從命令的部下罵娘甚至是施以送交軍事法庭的。然而林彪卻不同。
眾所周知,林彪沉默寡言、向來不外露出自己的表情。但是林彪的沉默絕非呆若木雞、「半天放不出一個屁」的沉默,他是在觀察,是在深思熟慮。他並非沒有 情感 ,只是將 情感 內斂的起來。一旦要進行重要發言,往日沉默的林彪立刻便會成為「婆婆嘴」,感情如洪流一般宣洩出來,一講就是好幾個小時。而這次動員會,林彪講了整整五個小時。
由於台下的戰士大多來自東北,林彪一開始就跟他們講在東北打仗是多麼的艱苦。同時他又循循善誘,讓戰士們想起東北土匪給人民造成的苦難。要知道,東北也是以土匪、「鬍子」而聞名的,東北百姓哪一家沒被土匪收過保護費,哪一家沒有被土匪搶劫過,哪一個村落沒有被土匪掠奪過人畜,哪一個村莊沒有被土匪殺死過人?
林彪的發言,就是像是把每個東北籍士兵年幼時所受的切身「匪患」給復制出來一樣。然後林彪又提到了河南人民所遭受的苦難,說到動情之處,當場便流下了傷感的淚水。
林彪的眼淚感化了原本不太願意服從命令的士兵們,戰士們士氣大振,他們高聲吶喊「響應林司令員的號召!」
隨後林彪每講幾句,台下的戰士都會不約而同地高喊「林總指到哪兒,我們就打到哪兒!」到了最後,戰士們一齊唱響了《林總的命令往下傳》,聲振屋瓦: 林總司令,命令往下傳,我們的部隊,像猛虎下了山…… 」
戰士們正是唱著這首歌,解放了白山黑水,解放了華北大地,然後從長江邊一直打到了海南島。而這一次,戰士們將會把滅亡,帶給坑害河南百姓長達百年的土匪們。
林彪,不愧是一個傳奇人物, 單憑著林彪的名字就會給他的官兵鼓起非常高昂的士氣。
最終林彪下令,以四野42軍125師、126師、155師,58軍173師、174師,加上10個獨立團以及地方武裝,組成15萬人的強大兵力,徹底掃清河南的匪患。負責指揮的,是第二野戰軍名將——陳再道。
早在河南軍區建立之初,劉伯承司令員就曾告誡陳再道:「剿匪就是打仗!留下你是野戰軍對你的高度信任,搞好河南的治安,成為南下的第二野戰軍的鞏固後方,你陳再道責無旁貸!現在任命你擔任河南軍區司令,我們是想牛刀殺雞。古人說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齊」好河南這個家,擔子卻在你的身上。」
受命之後,陳再道夙興夜寐、殫精竭慮,就是為了掃清河南的土匪。如今林彪撥給他15萬大軍,更是讓他喜出望外。於是,陳再道首先將矛頭指向了伏牛山地區。
橫卧豫西的伏牛山,方圓數百里,山巒連綿,歷朝都是土匪嘯聚之地。盤踞在這一帶的國民黨「暫編第3縱隊」司令劉希程,眼看國民黨大勢已去,救亡無望,便接受人民解放軍的規勸,於6 月10宣布起義。但其下屬的 「新 1師」師長李子奎、「新2師」師長任泰升、「新 3師」師長謝澤民繼續頑抗,強作垂死掙扎。
陳再道領導河南軍區制定了分割包圍的計劃,他派出42軍的兩個師,和地方部隊一起,在伏牛山北部和西部攻打其中最頑強的李子奎部。經過10多天的圍追堵截,最終在朱陽鎮殲敵1700多人,李子奎只好率領殘部潛逃,最終被獨立第八團活捉。
隨後58軍的兩個師會同獨立14團、15團,對伏牛山南部的任泰升匪幫發起攻擊,殲滅1000餘人。任泰升見狀不妙,於是竄至盧氏縣五里川地區和匪首謝澤民會合,並制定了詐降之計。
然而兩個匪徒的企圖最終被進剿部隊識破,當場展開圍殲,斃傷俘「新3師」副師長胡均平以下750多人,迫使任泰升率參謀長楊春亭等1000多人投降。由此,「新2師」和「新3師」完全解體,僅少數人脫逃。
三支主要匪幫被全殲後,河南軍區警2旅、魯山獨立團、南召獨立營從伏牛山東部,向匪「鐵血自衛團」李開元部發起了進攻。一開始由於戰術不當,連續撲空。隨後我軍改變戰術,集中突襲,連續作戰,10多天內殲滅了1500多名土匪。由此,伏牛山的大股土匪被全部殲滅。
在軍事打擊的同時,陳再道還輔以政治攻勢。陳再道非常清楚,土匪之所以難制,除了其飄忽不定的作戰方式以外,還因為他們紮根於農村,用暴力綁架了人民,讓他們不敢告發、不敢為人民軍隊帶路,不敢給我軍提供糧食。
因此要解決土匪,必須將人民從土匪的淫威中解放出來。
因此剿匪部隊採取了團結和中立一切可以團結和中立的 社會 力量,組成廣泛的剿匪統一戰線,分化和瓦解敵人,並根據「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立功受獎」的原則,爭取一切脅從的匪眾,堅決鎮壓首惡的匪特分子。
為此,剿匪部隊專門對一些罪大惡極的匪首進行了公審,然後當著群眾的面進行槍斃。群眾們在拍手稱快的同時,也明白了我軍徹底剿匪的決心。因此他們紛紛站了出來,踴躍告發那些潛藏在民間的土匪。在陳再道的雷霆打擊之下,綿延伏牛山千年的匪患從此根除。毛澤東欣然道:「有陳再道,中原之福」。
在剿滅伏牛山的土匪的同時,42軍又向盤踞在大別山的土匪發動了進攻。大別山原本是紅四方面軍的根據地,如今已經被約1.7萬土匪盤踞。敵人以當年鄂豫皖根據地首府金寨縣為中心,向鄰近各縣設政府、擴武裝、征糧款,揚言要「占據大別山30年」。
為了消滅這支股匪,華中軍區和華東軍區協商,成立鄂豫皖邊區剿匪指揮部,決定以第42軍126師以及河南固始、商城、新縣等地的地方武裝組成北線部隊;以華東野戰軍第24軍第71師以及皖被軍區警備部隊組成東線部隊;以湖北軍區獨立第三師以及黃岡軍分區地方武裝組成南線部隊,從北、東、南三面向股匪指揮中心前進。
這次剿匪的核心部隊,無疑是42軍126師。該師的師長是胡繼成,是金寨人,對當地的地形和民情輕車熟路。自他離開金寨參加紅軍,已經離家17年了。
如今重返大別山,發現當地老百姓就是只有一個「怕」字。原來自紅四方面軍長征之後,金寨地區曾遭到了國民黨軍、還鄉團的殘酷清洗和屠殺。老百姓害怕我軍就像當年一樣「待不長」。
不僅如此,當地悍匪馮春波還在各村搞了10家連坐,哪一家敢幫助解放軍,10家都要殺絕了。剿匪部隊到達村莊,村裡的土匪就會敲竹梆報信,這村傳那村,這山傳那山。還沒等你到,人就跑沒影了。看你住下了,土匪就在周圍打槍。看我軍人少,土匪就摸上來;等你撤離了村莊,土匪又回到村裡作威作福。這么搞了幾次,就人困馬乏了。就這樣,我軍連續撲了幾個空,沒能殲滅土匪的主力。
面對如此棘手的局面,胡繼成卻不慌不忙,針對土匪行動飄忽的特點,採取了穩扎穩打的戰術。每個村莊都放一個排或者一個加強班。加強班雖然人數不多,但都裝備有機槍和迫擊炮,土匪輕易吃不掉。土匪來攻,馬上增援,內外夾擊,十拿九穩。
在防守的同時,胡繼成還加強了宣傳。告訴大家,解放軍就是當年的紅軍,是為窮人打天下的。還講山外的形勢:城市已經解放了,國民黨已經垮台了,共產黨馬上要執掌天下了。
不僅如此,胡繼成還組織戰士為百姓們修路,保護當地商人,讓糧食能夠運進來,從而穩定當地人民的情緒。
其後,胡繼成又專門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胡家小店。他對村民說,我就是胡家老二,當年參加紅軍的胡家老二。原本胡家小店已經逃得沒剩幾個人,聽到胡繼成回來了,大夥兒紛紛回到村莊里。
在胡繼成的運作之下,土匪的活動空間被大大壓縮了。許多土匪見大勢已去,於是下了山、繳了槍。對於這些投誠的土匪,胡繼成將他們全部送到學習班,講形勢、講政策,講土改。解放軍派人去講課,投誠土匪自己選出各級負責人,吃住都在一起,自己管理自己,連個哨兵都不用派。很顯然,對於這些土匪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就這樣,土匪馮春波的部隊越來越少。缺乏糧食的他,帶著殘余的匪徒躲在兩座大山上。他自作聰明,以為這兩座山太大,沒有五六千人無法完成搜山。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胡繼成早就組織好了民兵,並將土匪上交的武器發給了他們。雖然戰鬥力有限,但搜山是沒問題的。
到了夜裡,我軍打出照明彈,十幾步一個人,開始往山上拉網,重要的匪首紛紛被活捉,其中包括總司令汪憲、第一副總司令兼參謀長樊迅、副總司令兼立煌縣縣長袁成英等人。
但搜到了下午一點,卻始終沒有發現馮春波的影子。胡繼成感到奇怪:「難道這個馮春波會鑽山、土遁?」當地老百姓早有傳說,說馮春波能夠飛檐走壁,還會縮骨功,連老鼠洞都能鑽。但是胡繼成毫不氣餒,他說仔細搜,同時下令各團營抓緊時間,審問俘虜,一定把這個小子摳出來。
到了3點,377團2連在山窪里抓到一個土匪,年紀不大,提著水壺。士兵盤問,問他是幹啥的。對方回答,是給司令送水的。戰士一聽樂了,這是哪個司令,莫不是馮春波?於是他戰士們讓這個鬼鬼祟祟的土匪帶路,終於在一個隱蔽的山洞裡將馮春波緝拿歸案。
馮春波被擒後,大別山的土匪便樹倒猢猻散了,而這個偉大的革命老區再次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從1949年到1953年,整個中南地區取得了殲匪119萬餘人的巨大勝利,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妄圖利用匪特東山再起的陰謀,為保障政權建設,經濟恢復。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斗爭作出了貢獻。
然而我軍所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42軍老兵、桂林陸軍學院院長馬聲儒老人就曾說:
勇士倒在了黎明到來之時,真讓人扼腕痛惜。
❹ 第一次見領導應該怎麼說話
1、打招呼時最好點名道姓
邁步走進會客室時,見到領導第一句話一定要說:「林總你好,很高興見到你」。後者比前者更熱情,這樣領導對這位職員的第一印象就會大大加分。
6、保持一定的熱情
在和領導交談中,如果你對某個話題不能表現出足夠的熱情的話,對方就會立刻失去談論它的興趣。所以,對於領導所提出的話題,保持一定的熱情是很重要的。
❺ 請問誰知道林總命令往下傳這首歌啊
軍號響,紅旗展,林總的命令往下傳,號召東北野戰軍,創造千百個尖刀連,要頑強,要勇敢,朝著敵人心臟鑽,刺刀見紅敵人全部完了蛋。 是這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