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主要思路是從整個項目作為出發點的,與之前你做的程序員有本質的區別
也就是由工程師到PGM的轉變,不光在技術上,更多的要在管理和思路上有改變。
面試前你要想好思路,做的項目上的一些經驗,項目schele的把控,客戶需求的挖掘上面下功夫,比如客戶需要某個功能,你能夠立馬清楚這個功能需要哪些模塊,需要多久的時間開發,那些瓶頸點,如何處理這些問題,總的來說,看經驗,看思路,看辦法。
程序員是找方法,PGM是找路徑。
⑵ 程序員和產品經理相愛相殺,打完架再「牽手」,全公司都沸騰了
在某個職場論壇里,有網友發帖爆料,大方曬出自家公司 產品經理 和 程序員 相愛相殺的照片。畫面中,兩個大男人手牽著手,面朝牆壁背對眾人,濃濃的基情感撲面而來,讓人忍不住浮想聯翩。
這可不是他們成功「出櫃」了,而是公司對兩個人動手打架的懲罰措施。因為在產品項目上溝通不順,產品經理和程序員起了爭執,兩個認死理的人互不相讓,一言不合就打了起來,拳腳相向好不激烈,費了老大勁才把他們各自拉開。
程序員和產品經理的矛盾,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在 互聯網公司 里, 要論程序員 最討厭誰,產品經理絕對能排進前三。要求多還奇葩,反反復復變動,指手畫腳叨叨個沒完,讓程序員們苦不堪言。只是雖然彼此間矛盾多多,但還算克制,真真動手的還是比較少的,像這種大庭廣眾之下互毆的,就更不多見了,也難怪公司要當眾懲處了。
兩人動手打架的影響非常惡劣,公司要求要麼一起辭職滾蛋,要麼牽手一下午。終究胳膊擰不過大腿,雖然這個要求很詭異,但為了不被辭退,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本來還劍拔弩張的兩人,在眾人的見證下,大手拉小手整整牽了一下午,畫風都歪了!
其實無論是產品經理還是程序員,大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整個項目能夠完美交付,為公司完成這筆業務。只是兩個人的側重點不同, 產品經理 要考慮客戶考慮市場, 程序員 則更關心產品本身的合理性。當關注的重點不一樣,難免會產生分歧,引發彼此之間的沖突。
而且都是公司的同事,平日里抬頭不見低頭見,大打出手確實不應該。在有著共同目標的大前提之下,即使兩人的立場不同,但也應該彼此互相體諒,只有精誠合作,才能事半功倍不是。
公司的處理決定也很機智,辭退可能只是玩笑話,要他們牽手和好才是真的。畢竟都是為了公司的產品項目才弄得這么大火氣,把他們安撫好了,項目也能更順利完成。而且這種方法雖然看起來尷尬,但也沖淡了矛盾的尖銳,尷尬總好過對立,詼諧才更容易讓人接受。
這不,還有網友打算效仿呢!嗯,都是人才!
⑶ 程序猿如何轉行做產品經理
做產品經理,雖然不要求你天天寫代碼,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也不需要你隨時鑽研新技術,改bug,但是你要掌握的底層能力不減反增。那應該怎麼破局?答案還是找到一些開發和產品之間的可遷移能力。在你從事研發工作的過程中,也會積累一些經驗,下面是產品經理能具備的可遷移能力,你也可以從這些能力中倒推你已經具備的能力有哪些。我把它分為底層思考力、中層可遷移力和上層可遷移力,而產品經理因為需要洞察用戶、理解業務、找尋商業模式、迭代產品,所以需要具備更深入的底層思考力,比如對本質的洞察、結構化思考、升維到更高的業務去思考,批判性思考,思考思考本身的思考等等。
這些能力你具備的越多,那麼你的職業發展天花板就越高,就越能適應未來的變化。從可遷移能的角度來看,你也可以思考,你一年多的研發經驗中,有哪些可遷移的能力,能應用到產品經理上?從底層可遷移能力看,你可能具備一些結構化思考的能力,因為在處理比較龐大的開發信息時,你都需要通過結構化思考對代碼信息進行分類和排列。從中層可遷移能力看,比如做研發的同學普遍都會有比較嚴密的邏輯能力,每次在做產品研發時,需要更強大的邏輯去梳理整個產品的脈絡,具體展現在對流程的理解、對一個流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的預判,對產品實現的各個環境的要求的理解等等。從上層可遷移能力看,你對產研流程比較熟悉,更容易推動一些項目,也因為你對研發原理的了解,你更清楚不同的需求需要多少實現成本,開發同事在人工預估上唬不了你。對於各類軟體,你的學習速度也會比其他背景的同學更快,甚至,你可以自己編寫一些輕量的代碼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所以,要問研發怎麼轉型產品經理,最好的切入點就在於你可以從中找到可遷移的能力,以這些能力為起點,去補足自己的弱項。歸根結底,你要想成為一個能勝任目前工作的產品經理,你還需要解決一些棘手問題。1、能力不夠系統的問題我見過知群里有很多同學都有問類似這樣的問題,我讀過很多關於產品經理的書籍,了解了很多產品經理的方法論,但是我仍然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找到轉行的抓手。其本質問題還是不夠系統,什麼是系統的能力?系統的能力可以應對各種問題來的不確定性,系統的能力可以讓你變得更「聰明」。BOSS直聘CEO趙鵬在接受采訪時,曾經對聰明人做了一個定義,他也是拿著這個定義去看人和選人的:第一,總是能明白人家啥意思;第二,總是能讓人家明白自己啥意思;第三,遇到一個課題能夠相對快速地形成思路去解決;第四,始終能穩在重點上,不機會主義,不跑偏。你發現沒,上面的四個問題其實都具備了一個關鍵要素:就是不確定性。接收信息和需求的不確定性,溝通對象的不確定性,遇到問題類型和復雜程度的不確定性,和局勢事態優先順序的不確定性。
要應對這些不確定性,你必然要用系統的方法去解決。如何具備系統的思考問題的方法和習慣?這就需要你先在大腦里構建各種各樣的解決問題的模型,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因為有的思路和知識,知道和不知道的差距真的很大。比如視覺優先順序、交互優先順序、用戶優先順序等這些思維方式,這些思考方式我就不在這里展開講了,我會在每周的周三晚上,在知群的訓練營的直播課上做具體講解,也歡迎你來直播間和我一起討論和交流。2、無法掌握和調用的問題即使學習了系統的能力,但仍然有一些同學無法培養出屬於自己的思維,很大原因是沒有對自己的神經做穩定的塑造。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有時候你學會了一個新技能,然後第二天再試的時候就生疏了。這是因為你學習技能的本質是神經元之間化學物質的濃度的調整,重復的練習能不斷調整這些化學物質。雖然第一天你讓神經元做了一些調整,但是如果不繼續加強,到了第二天,這些化學物質就會回歸成原來的樣子,這些進步就消失了。要想達到及時調用能力和所學的效果,你必然需要深入地在實踐中不斷反復使用,反復打磨自己的神經元和對應的技能,也包括你看待一件事物時的一些思考習慣。說白了,就是你要把學到的東西落地,在實操中培養自己的手感。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直播中強調一個觀點:也只有在實戰中,你才能培養自己快速調用方法和思維的能力。
⑷ 為何大多數程序猿會轉行做產品經理的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⑸ 產品經理如何避免被程序員毆打
首先,從做人方面 產品經理還是要以身作則,雖然從職能上就已經決定了程序員和產品經理肯定是有一定矛盾在,不管是誰都是能夠相互體諒的。在我做程序員之前,我做過一段時間監理,對於剛剛畢業的畢業生來說,施工隊肯定是看不起我這樣的小孩的。所以在指出問題 或者 想要檢查的要求時,或多或少,他們都會有點反感。這個時候除去交流的技巧外,還要注意要盡可能參與其中,比如你要檢查樓頂的設備是否安裝完善,但22層的大樓,電梯也沒有,這個時候,你就應該和他們一起一樓一樓的爬,只有你參與進來,也付出汗水,其他人才不會說什麼。也不敢說什麼。產品經理也是如此,對於軟體產品的開發,不僅僅只是發號司令,我覺得更應該參與的整個環節中去;
另外,就我本身程序員的身份,我覺得程序員最苦惱的問題,無疑就是需求不明確或者不合理。這個時候產品經理不僅僅要服務好需求方,也應該為後續可能出現的情況做評估,減少需求改動並合理的拒絕一些不能接受的需求。
⑹ 為防被程序員「砍」,產品經理需要注意這些場景
互聯網行業中,眾人熱衷於討論「程序員砍產品經理」。雖然,「砍」更多是調侃的意思,一種消遣工作的方式;但是,這不是一個飯後笑話,側面反應了產品經理和程序員間的對立關系。很多時候,產品經理和程序員間就像對手,產品研發過程就像打仗,總要爭個你死我亡。「砍」的本質,是程序員表達對產品經理的不滿,也是一種情緒的宣洩。
在產品研發的過程中,產品經理與程序員對立關系,會嚴重影響項目的推進。一旦產品經理和程序員對立關系公開化,很容易導致團隊人心渙散。這種對立關系,經常滋生出一些極端的事情,罵娘、打架已屢見不鮮。
下文就列舉一些程序員想砍產品經理的場景。這些場景都是我過去和很多程序員朋友交流時,他們遇到的對產品不滿的場景。這些場景,都會以產品經理的溝通話語表現出來。通過這些場景,去解析這種對立關系產生的原因。以及,作為對照,產品經理應該如何規避和處理這種對立關系。
這樣說法是程序員們最不喜歡的,最容易惹毛程序員的。這句話,在程序員們看來就是削減工時、加班的代名詞,他們當然不喜歡。而且他們也非常討厭,一個非技術人員為技術人員做技術難度的定論。簡不簡單,都需要技術人員做了技術評估,才能下結論。
這種言語,會讓程序員們覺得產品經理不靠譜。大家通常都是比較排斥借鑒。借鑒你也得有合理明確的理由。以我某程序員朋友的話來說:微信怎麼做的,你就怎麼做,那你不如去微信做產品算了。
每個產品,在表面的UI下,都有其背後的復雜的業務邏輯。如果產品經理只是叫程序員照著某個產品做,很多時候技術們是很難實現的,因為他們也需要弄懂背後的邏輯和流程。當然,這應該是產品經理的工作。
這就是抬杠。產品經理雖然名字裡面有「經理」二字,但並沒有經理的權利,當然不能命令合作的技術們。這句話,言下之意也是拒絕了商量和討論。而程序員也需要參與感和團隊感。
這就是質疑他人能力,是人都不會喜歡。如果產品經理提出的方案,程序員們沒有理解。那就說明產品經理的解釋說明和文檔,做的不夠優秀,不夠簡潔易懂。讓程序員們理解需求,是產品經理的基本工作內容。
在互聯網產品開發中,修改需求和插入新需求都是挺常見的。對於程序員們來說,這是非常不爽的事情。這種操作通常會打斷程序員的思路,思路被打斷是非常痛苦的。當然,這樣也會影響他們的開發效率。更可怕的是,反復的修改需求,會使他們有種勞動成果不被尊重的感受,同時也會對項目的未來抱有懷疑的態度。反復的更改方案,也說明產品經理設計是未經過嚴密的論證,或對細節的把控是不夠。
程序員都比較討厭反復的催促。當項目的節點確定後,技術們會嚴格遵守節點,產品應該信任他們。當然,時間比較緊湊時,反復催促也會加大程序員們的壓力,使他們變得非常煩躁。在這種時候,催促就是添麻煩。
甩鍋會導致團隊分崩離析,人心不齊。不管任何問題,都是團隊的責任,不要將責任指定給某人。特別是在項目復盤時,如果心態不好同事,這是非常難堪的。所以,我們要盡量以原因和結果為導向,而不是責任為導向。
程序員也是也是團隊的一份子,有權利知道知道需求的背景。同時,了解需求背景也利於程序員們更好的開發程序。
產品經理給程序員們畫餅是最不切實際的,只會引起大家的反感。程序員都是喜歡偏實際的東西,虛的東西只會招致白眼。
任何傳遞給程序員的需求,都是需要有計劃和規范的。如果口頭傳達一個需求,很容易導致開發出的功能與需求不匹配。同時,因為缺乏相關的記錄和文檔,可能會造成需求流失。這對於程序員們來說,可能就是延遲、加班、返工、擔責等等風險。這是團隊合作的大忌,也是項目管理不專業的體現。
以上的這些場景,可能出現一次,程序員們都會順著我們的想法做。但是,這會漸漸改變程序員們的心態,最終會使產品經理與程序員間產生隔閡和矛盾。如果出現這些場景,作為產品經理都需要小心的處理好,以免影響項目的正常推進。當然,最好是不要出現這些場景。作為產品經理,我們的最終目標,都是要保證我們的產品,准時、保質、保量的落地。
產品經理在與程序員們合作時,產品經理需要講究合作共贏、互相體諒。在產品經理的相關工作中,最要避免的就是抬杠。抬杠是一切矛盾的根源。很多時候,產品經理要站在程序員的角度考慮問題。比如,對於產品來說可能就是改改需求,但對於程序員,他們更在意的可能是因為改需求而導致的加班。
產品經理在工作中,經常會追求產品上的極致。追求極致本身是好事,但是切忌過分偏執。我們也需要考慮團隊的現狀和資源,在極致和現實間尋找均衡。畢竟,如果沒有喬布斯的團隊,要像喬布斯一樣做產品,只會拖垮團隊。
在產品開發的過程,改需求、改方案等項目異常,都是不可避免的。這是項目管理的第一部分。如何進行項目異常的處理,考驗的是產品經理的溝通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產品經理需要在保持技術們高效工作的情況下,完成項目異常的處理。
當然,在產品經理工作中,矛盾的根源也並不總是產品經理。有時候,也可能是某些程序員的性格或者對該工作的態度導致的。這時候,產品經理要明確,作為團隊的潤滑劑,有責任推動和協調大家的工作。如果,矛盾不可調和,我們需要盡早提出問題、控制風險,避免「勉強」行事。
有時候,程序員在私下評價一起工作的產品經理時,總是會補加一句「我感覺我也能做產品經理」。這句話的背後,是產品經理沒有讓程序員們感受到產品工作的價值。在這種背景下,產品經理是很難獲取程序員們的注重,也會為很多爭論埋下誘因。那如何感受到我們工作的價值那?其實很簡單,就是保持工作信息的透明。將我們針對需求和產品做的相關工作,體現在我們的溝通或者文檔中。
導致程序員想「砍」產品經理,本質是產品經理工作方式的問題,也有情商的問題。在我的產品經理工作經驗中,我總結下了以下四點,我們需要注意和避免的。這四點,都可以和上文的場景相對應,是最容易慢慢改變程序員的心態的。
⑺ 想從程序員轉行到產品經理,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及建議。
可以說,在產品驅動型互聯網企業中,例如網路和騰訊,有程序員基礎的產品經理是很搶手的。
我推測你的問題是:
1、程序員轉產品經理有沒有「錢」圖
2、程序員轉產品經理需要具備哪些技能
3、程序員怎樣做才能自然的過度到產品經理
第一個問題我已經回答了,現在60%以上的產品經理都是從產品設計轉過來了,這樣的產品經理糾結於細節,而程序員轉過來的產品經理因為了解產品的實現過程,所以對項目的時間把握有相當的話語權,這首先就保證了項目的進度,其次嚴謹的邏輯性,對產品將來的擴展和升級都有幫助,所以程序員轉過來的產品經理是很搶手的。不過這類產品經理要多增加產品營銷和運營方面的知識。人無完人,多了解一些對自己有好處。
第二個問題:產品經理其實沒有什麼技能可言的,產品的視覺交給UI,交互交給UE,開發交給程序員。但是,產品經理是個協調者,需要做大量的溝通,需要有敏感的「嗅覺」,可以判斷出市場的變化、公司方向的變化、進攻的時機、默默的承受。還要能為自己的產品拉到一定的資源,為產品整個生命周期負責等等。一個詞「溝通」
第三個問題:建議你看一些書,可以上當當網搜幾個關鍵詞「信息架構」「用戶體驗」「產品經理」「交互設計」這幾個詞都是當下行業熱門的,作為產品經理需要了解。
希望說的這些對你有幫助!
⑻ 程序員轉做產品經理,對於轉行謀職產品經理難度大嗎
難度是比較大的,不同的職位有不同的事業規劃,想要做一個成功的產品經理,必須要有著非常不錯的溝通能力。
⑼ 你是如何從程序員轉型做產品經理的
程序員的工作其實和產品經理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最大的區別就是你自己做程序員的時候,只需要考慮的是你的產品的問題。而當你轉型最產品經理了就不是這么簡單了,你還需要考慮就是這個市場調查的用戶需求問題,以及你的產品線的組合問題。
產品問題
你從程序員向產品經理轉型的過程中最重要就是做好這一點。你需要改變的就是你不能僅僅只看這個產品的質量的問題,不能僅僅去修一修BUG呀,你需要的是有一個全局的思想的。
如果你想要從一個程序員轉為產品經理的話,你需要改變的事有很多的,比如你對待產品的問題上,以及這個產品組合上,你需要學習的還是有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