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涉密軟體開發程序員可以打電話嗎
可以打電話啊
只要你不會泄露公司企業的秘密
企業是不能限制你人生自由的
⑵ 37歲老程序員被裁,百來天找不到工作,背後有什麼秘密
還是因為這個年紀一般沒有了年輕的拼勁了,所以很難找到工作。
⑶ 程序員和產品經理相愛相殺,打完架再「牽手」,全公司都沸騰了
在某個職場論壇里,有網友發帖爆料,大方曬出自家公司 產品經理 和 程序員 相愛相殺的照片。畫面中,兩個大男人手牽著手,面朝牆壁背對眾人,濃濃的基情感撲面而來,讓人忍不住浮想聯翩。
這可不是他們成功「出櫃」了,而是公司對兩個人動手打架的懲罰措施。因為在產品項目上溝通不順,產品經理和程序員起了爭執,兩個認死理的人互不相讓,一言不合就打了起來,拳腳相向好不激烈,費了老大勁才把他們各自拉開。
程序員和產品經理的矛盾,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在 互聯網公司 里, 要論程序員 最討厭誰,產品經理絕對能排進前三。要求多還奇葩,反反復復變動,指手畫腳叨叨個沒完,讓程序員們苦不堪言。只是雖然彼此間矛盾多多,但還算克制,真真動手的還是比較少的,像這種大庭廣眾之下互毆的,就更不多見了,也難怪公司要當眾懲處了。
兩人動手打架的影響非常惡劣,公司要求要麼一起辭職滾蛋,要麼牽手一下午。終究胳膊擰不過大腿,雖然這個要求很詭異,但為了不被辭退,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本來還劍拔弩張的兩人,在眾人的見證下,大手拉小手整整牽了一下午,畫風都歪了!
其實無論是產品經理還是程序員,大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整個項目能夠完美交付,為公司完成這筆業務。只是兩個人的側重點不同, 產品經理 要考慮客戶考慮市場, 程序員 則更關心產品本身的合理性。當關注的重點不一樣,難免會產生分歧,引發彼此之間的沖突。
而且都是公司的同事,平日里抬頭不見低頭見,大打出手確實不應該。在有著共同目標的大前提之下,即使兩人的立場不同,但也應該彼此互相體諒,只有精誠合作,才能事半功倍不是。
公司的處理決定也很機智,辭退可能只是玩笑話,要他們牽手和好才是真的。畢竟都是為了公司的產品項目才弄得這么大火氣,把他們安撫好了,項目也能更順利完成。而且這種方法雖然看起來尷尬,但也沖淡了矛盾的尖銳,尷尬總好過對立,詼諧才更容易讓人接受。
這不,還有網友打算效仿呢!嗯,都是人才!
⑷ 程序員離職後泄露公司代碼後果
易控網盾文件加密軟體–-企業數據保密系統!防離職刪除數據,防員工離職拷貝數據泄密、防外發文件數據泄密,防第三方擴散機密文件泄密!私下將設計圖紙、開發代碼、財務信息、客戶資料等等重要的電子文檔在完全不改變用戶的習慣下進行自動加密,即使這些文檔被非法帶離企業也無法解密和應用。
對於外發給客戶(第三方)的文件,可控制對方的打開時間和次數等限制!同時可設置對員工電腦文件自動備份,數據防刪除功能可以有效防止惡意刪除造成企業數據的遺失!從源頭防控企業數據安全!
「刪庫跑路」的段子一直在IT圈裡廣為流傳,是很多程序員小哥發泄壓力的口頭禪。意思是互聯網公司中掌握著重要信息的系統研發人員,在離開公司時由於各種不滿情緒等原因,在未經公司許可的情況下,輕輕敲下一段代碼,便能刪除所有文件,讓公司損失慘重,從而達到了自己宣洩情緒的目的。刪庫一時爽,後果很嚴重。
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消息,一名29歲的程序員錄某未經公司許可,在離職當天,私自將即將上線的京東到家平台系統代碼全部刪除,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
刑事判決書顯示,錄某1992年出生,2021年3月入職上海某公司,負責京東到家平台的代碼研發工作。同年6月18日,錄某從公司離職。
就在離職當日,錄某未經許可用本人賬戶登錄代碼控制平台,將其在職期間所寫京東到家平台優惠券、預算系統以及補貼規則等代碼刪除,導致公司原定按期上線項目延後。
錄某刪除代碼後,公司花費3萬元聘請第三方公司恢復資料庫。
2021年9月23日,錄某因涉嫌犯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刑事拘留,同月30日被逮捕。
法院認為,被告人錄某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數據進行刪除,後果嚴重,其行為已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後判處錄某有期徒刑十個月。
對於程序員來說,通過刪除數據宣洩情緒是極其錯誤的行為,不僅對公司經營造成嚴重影響,更將因觸犯法律,受到法律的懲處。
說到刪庫跑路,這種事情並不少見。
⑸ 程序員辭職後寫了一份與原公司一樣的代碼算是侵權嗎
程序員辭職後寫了一份與原公司一樣的代碼,是否算是侵權,要看原公司有沒有將該代碼申請知識產權,或者在與該程序員簽訂勞動合同時有保密協議,如果有,則為侵權,如果沒有,則不侵權。
原公司如果將該代碼申請知識產權,那麼程序員辭職後寫了一份與原公司一樣的代碼,所以侵犯知識產權,需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損失;
如果原公司與該程序員簽訂勞動合同時有保密協議,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⑹ 公司程序員加密程序,密碼未給公司,走人有什麼後果
會造成公司損失的。
程序員走後加密程序會給造成公司損失的,且公司規章制度中有寫需要個人賠償的,勞動者是需要賠償用人單位的損失的,如果勞動者不賠償其損失的,用人單位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勞動者賠償其損失的。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後給雙方舉證期,給對方答辯期,然後開庭審理,之後對你們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會下達裁決書
⑺ 華為員工利用公司系統Bug訪問機密數據被判刑,他是如何作案的
一個公司的發展,必然有公司的機密,這些機密就是公司發展的資本,公司的做大做強也都是靠著這些資本。而一個大的公司,機密的文件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如果說泄漏了其中的一部分,那麼必然會影響要整個公司的運轉,可以想像一下這會是怎麼的一件可怕的事件,而這種泄漏機密的事件往往會不斷的發生,而泄漏機密的人肯定也會得到相應的懲罰。
華為公司的機密泄漏正說明了一點,任何事情都不會被做成完美的,當在完成一件事情後,這才算是整個事件完成的開始,在做完事後對我們所做的事認真檢查,確保不會發生其他不應該發生的變故,這才算完成了整個事件。吃一節長一智,這也算是華為公司得到的一個教訓,希望華為公司能夠在這次的事件中吸取教訓,發展的越來越好。
⑻ 如何看待程序員面試讓上機做編程題,這樣的公司多嗎
從事軟體開發多年,上機寫代碼這種考查模式在國外用的比較多,很多國內的公司也在學習這種方式,這種方式能直接看出寫代碼的能力,但對上機做編程題目這種事情很多成熟的程序員覺得是一種侮辱,有一些程序員看到有筆試直接就選擇走人了,這些東西在面試之前應該有溝通,事情不會變得這么被動,因為對於很多有能力的程序員,能夠請到面試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能力越強脾氣越大。
直接上機做編程測試能力的公司不是很多,從事軟體開發十幾年主要經歷了四家公司,面試的時候主要靠面談為主,因為編程行業能力的高低通過交談就能了解差不多,只需要根據簡歷上寫的項目進行細節溝通,如果真的做過幾句話就能看出大概的水平,所以很多公司壓根不搞什麼筆試或者上機寫代碼的事情,編程這個職業主要靠時間的積累,並且在積累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慢慢提高自己的認知。
一個程序員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對於初學者來講首先是學習好一門編程語言,開始學習階段覺得編程語言就是天了,好像是學會了編程語言就能做任何的東西了,隨著編程語法的學習完畢就開始嘗試做一些題目,結果發現距離語法真的非常遙遠,所以有很多的初學者有一種感概明明在課堂什麼都明白了,結果到真正自己實踐的時候什麼都想不起來,這是初學者必然的經歷,編程本身就是一種不斷磨練編程思想的過程,編程語言屬於在輔助類基礎技能,沒有輔助就不會寫代碼,編程設計思想再牛也不可能實現,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作用,編程思想裡麵包含著仙姑經驗的積累。
很多人覺得很奇怪有些公司也不進行面試也不讓上機寫代碼,就是通過不到一個小時的閑聊就能把一個人的水平能力和工資水平給定位下來,通過面試就能檢測出編程思想以及編程基礎,編程基礎類的考察只需要問幾個簡單的語法問題就能做個大概的檢測,編程思想就是完全的編程意識以及編程經驗的積累,所以一些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明確寫著就相關開發經驗的人優先,企業招聘的目的就是希望要的人在短時間內能夠上崗直接切入到項目開發中去,整體來看是不是需要上機寫代碼測試完全看每個公司的技術文化了。
有些技術類的公司對於程序員的基本功要求特別嚴格,有個同事在第一家技術公司的時候,部門技術經理特別關注程序員的基本語法,只要是簡單的代碼語法錯誤,就能到部門的黑板通報,開始實施階段很多人上了黑板,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去的人越來越少了,同事說到自己上了兩次黑板都是因為在使用指針的時候沒有初始化導致,到今天還是記憶尤新,如果在技術生涯的初期能夠經歷過這種企業是一個技術人的幸運了,越是嚴格要求的領導或者公司越是有利於技術人員 的成長,至於在面試的時候要不要上機這個就看每個公司的技術文化了,一般注重代碼基礎的領導會引領這個事情,希望能幫到你。
筆試的我見過,但是上機的沒有過。
1.筆試可以有
這么說嘛,其實簡單的筆試的話肯定是可以的。因為筆試的話可以讓招聘者知道你大概的能力定位在什麼位置?一些邏輯編程可以測試你的邏輯能力。尤其是在it這個行業,邏輯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說你是一個已經有工作經驗的人。其實筆試就沒有那麼重要了。這時候看中的一般差不多就是你曾經的項目經歷。
如果說讓你做一些項目上的,比如說項目架構了這種的,你可以拒絕回答。因為我之前就有聽到過說招聘產品經理,讓他去設計一個產品的。結果這個公司就是通過一直招聘產品經理。然後讓產品經理去設計產品相關的功能,最後再把這些所有求職者的產品相關的思維組合到一起。
雖然說這總公司是很少的,但是也不排除是有隻通過這種方式來滿足產品需要的。
所以解釋的時候可以大概的寫一個思路代碼的流程,但是可以不用全部都寫。
2.上機測試
我覺得這個確切的來說是有一點過分的。像這種上機考試的話,肯定他是需要一個比較完整的項目。但是這種項目誰都不知道是他們公司需要,還是讓他僅僅是為了做測試。所以像這種事情完全可以直接拒絕。
在這里大概說明一下。 找工作是一個雙向的過程 ,如果說是你無法接受這個公司相關的制度,或者說是相關的流程。其實你可以趁早放棄這種公司的,不然的話即使是你筆試面試都過啦,你到公司之後也會因為你自己的價值觀跟企業的文化匹配不到一起。遲早還是要辭職的,所以你要慎重考慮。
其實面試的時候筆試和機試都是it的正常流程,但是在國內被玩爛了,面試和機試過程中,會有公司內遇到的問題做為面試內容的,也許是個人也許是公司,讓你解決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樣子的都是垃圾
作為一個老程序員,關於程序員面試的話題,非常有意思,特別有的聊。其實在 IT 界面,有兩個不算公開的秘密,也就是兩個不成文的習慣或者規定吧,關於面試的。
讓老程序員做筆試題是一種侮辱
很多程序員,尤其是有經驗的程序員,去面試的時候,尤其是去小公司面試的時候,如果對方給你出了一套筆試題,很多程序員會說: 我轉頭就走,這是對我經驗水平的侮辱 。
你們是不是感覺很吃驚,還有這種道理?確實是,我有一次去一個創業公司面試,對方給我出了一套筆試題,我做完了,面試完回去跟一些同事聊筆試題的事,他們會驚訝的說:你竟然把筆試題做了?你是有經驗的程序員,不應該經過筆試的,直接面試就行,筆試是一種侮辱。那是我才發現,好多程序員都這么認為的。
但是,我感覺這是一種病態思維,你既然去面試,其實筆試也是面試的一種,你去大公司比如 BAT 這樣的公司的時候,也會有筆試,而且層層面試好幾輪,你都能忍,一些小公司給你出筆試題,你竟然受不了?公司用什麼方式來面試你,是公司的選擇和考量,當然了,面試是一種雙向選擇,如果你感覺是侮辱,當然可以選擇不面了,這是雙方面試的權利。
但是,我感覺筆試是一種正常的流程,跟有沒有經驗沒有關系。有經驗了,你筆試你確定能過么?
很多程序員都不會選擇上機測試
還有一種就是面對上機做題的面試,很多程序員都不喜歡,其實我也不喜歡的,大部分程序員好像遇到上機面試的情況,也是選擇扭頭就走。
其實,我感覺上機測試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上機做題,可以做演算法題,這種方式我能接受。
有一次我去面試,他讓我上機做題,竟然跟我說用 Android 寫個什麼功能,什麼模塊,簡直了,這種題怎麼做?直接去實現功能模塊,寫其中的一個點,我都不熟悉需求,也不熟悉功能模塊,上來就寫,怎麼做?沒法弄。我直接就走了。
演算法題屬於比較明確的東西,上機做兩道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你問上機做題的這樣面試的公司多嗎?可以明確地告訴你,不多,我工作這么多年,面試了很多公司,只遇到過兩家。
我是負責我們公司技術面試的,機試環節必不可少。題目不會很難主要是考核程序員的感覺,只有有感覺的程序員才能寫好大程序,這很關鍵。
很正常,程序員都會有面試和筆試。如果只出一些紙上的筆試題,還不如看你直接動手操作能力來的快
這主要看做什麼了,我最頭疼的是拿一個構架來靠你函數命令。我都是自己寫數學模型和函數。我哪知道這個構架的函數名?
務實啊,說明人要的是能實乾的程序猿,沒什麼奇怪。面試需求很明確,要會乾的。找領導才找會說的。剛畢業面試的時候遇見過這種機試,程序猿這行算是工科,靠技術吃飯,面試動手實戰是正常的。
這樣的公司會存在
基於以下4個原因:
1 面試的人很多,不想花過多的時間去篩選。這樣做題,可以快速過濾一些濫竽充數的人
2 通過合理的上機操作,有針對性地找合適的人,匹配的人也能快速完成上機操作
3 標准,對面試者統一對待,以免主觀原因造成誤判
4 面試者的配合度,一般看到機試,有人就會直接退出。(我遇到這種情況,就會直接走)
以上4個原因,都是較為正式的原因,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能力不行,面試官無法正確篩選簡歷,面試官無法從面試中獲取想要的信息並加以判斷。
基於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我會選擇直接走的原因,面試官能力不行,表示公司對此招聘的用功不足,該公司沒有能力或沒有意願重視此次招聘。即使入職,收到的待遇不會重視,沒有必要把自己的前景壓在一個不會重視你成果的公司上。
支持,不然很多水逼,劃水貨太多了
⑼ 程序員簽了保密協議,面試會侵權嗎
面試過程涉密項目可以用代號稱呼,另外不涉及項目具體細節,也不會泄密。如:以前的原子彈研製,這個項目名稱不涉及秘密,美國在日本投了兩顆原子彈,全世界人都知道,但對項目研製人員、項目技術參數、試驗數據等是構成秘密的。
⑽ 程序員被辭退報復公司,寫代碼給自己賬戶轉賬553筆,法院是如何判決的
程序員離職後仍然掌握原公司賬號信息,利用技術專長盜取公司資金。由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檢察院依法起訴的被告人馬某盜竊、妨害公務案一審判決,馬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二個月,並處罰金。
2018年8月,馬某入職了杭州一家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擔任軟體技術專家,負責平台系統的開發和維護。2020年1月,馬某被公司辭退。沒了工作,對公司的賠償金額不滿意,馬某萌生了報復公司的念頭:「用寫代碼的方式把公司的錢轉到自己賬戶,一般人發現不了,我心裡有成就感。」
案發後,馬某如實供述自己罪行,自願認罪認罰,並全數退賠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損失。檢察機關以馬某涉嫌盜竊罪、妨害公務罪向法院提起公訴,法院經審理後,作出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二個月,並處罰金的一審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