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適合程序員的電腦有哪些
除了做winform開發的,都建議用macbook pro,另外新出的a1晶元不推薦買。經常移動辦公買13寸,固定辦公建議15寸加外接屏。硬碟512以上,小了不夠用
原因:
適合程序員的電腦有哪些?
很明顯越貴的電腦不一定適合程序員,對於開發來說中高級配置就能基本滿足寫代碼,開發操作。
我們可以看cpu 和顯卡天梯圖。
中等性能即可滿足程序員基本要求,低性能配置勉強可以支持開發,但對效率要求不高。
cpu和顯卡越高自然配置就越好,毋庸置疑。購買電腦可以參考以上配置。
我的配置貼圖給大家參考: 宏碁(Acer)暗影騎士·擎筆記本電腦 15.6英寸144Hz電競屏512G硬碟高色域 游戲 本獨立顯卡 i7-10750H-16G-3060-6G顯卡
我的電腦性能相對來說性能還是不錯的,基於 游戲 本做軟體開發,自然比超薄辦公本配置高很多,也快很多,我的開發軟體服務多用,機器也不存在卡頓。輕薄筆記本最大的優勢是輕巧便捷,簡單辦公軟體使用如魚得水,筆記本散熱自然沒有台式機好。
運行內存可以加到32g,開發效率還是挺高的。
硬體開發相對吃內存高一點,軟體開發相對對運行內存要求高一點,不同的場景選擇合適的電腦配置,並不是電腦越貴性能就越好,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綜合考慮電腦的配置是由電腦的cpu和顯卡和電腦的操作系統來決定,合理的搭配才能讓電腦發揮最大的性能和優勢。
1、聯想ThinkPad X1
看看這個,覺得酷,顯示屏都可以平躺,現在很少有筆記本的顯示器可以平躺的,這個機器既有觸控,又有小紅點滑鼠,鍵盤手感超級好,勝過小米筆記本2倍以上。
2、MacBook Air 2020
這款機器,可以說是2020年最火的了,在蘋果筆記本下面編程那是剛剛的,鍵盤手感無人能及,屏幕清晰度打敗99%的筆記本,CPU晶元更是超越了英特爾,隨著筆記本的發布,各大軟體開發商盡相適配自己的軟體,無論是vmware還是docker,無論是vscode還是elicpise。
3、華為mateBook
國產的驕傲,觸控全面屏+多彩外殼+全身壓力觸控板,鍵盤手感應該也不錯。
4、宏碁暗影騎士·擎 英特爾酷睿i5 144hz
如果長時間使用,還是建議搞個大屏幕、散熱好的筆記本,就像這款 游戲 本,編程完了玩 游戲 ,24小時連軸轉和大熱天連軸轉也覺得沒有壓力。
5、微軟Surface Laptop 3 超輕薄觸控筆記本電腦
如果對微軟有信仰,微軟的筆記本也不錯,至少穩步發展了3代了,專為windows原廠定製,規格比肩蘋果。
當然是台式機,主機mac 顯示器27以上,鍵盤1000以上的機械鍵盤,別提筆記本,那麼小的屏和鍵盤,笑死人了。
越爛的電腦開發出程序越好,逼的程序員寫好代碼
這個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選擇,電腦的性能可以參考下魯大師的檢測數據。
入行7年,現在一直用mac pro 習慣了。程序員用啥電腦都差不多,windows相對經濟實惠且具備一些 娛樂 性,,linux太過專業,mac 可以介於兩者之間。如果你不需要 娛樂 性能,且經濟情況允許,建議還是用mac。沒有最好,只有更適合,選擇自己喜歡的就行。
⑵ 做編程需要什麼電腦配置
學習編程對電腦的配置要求不高,2000元以內配置的台式電腦基本就行。
編程是編定程序的中文簡稱,就是讓計算機代碼解決某個問題,對某個計算體系規定一定的運算方式,使計算體系按照該計算方式運行,並最終得到相應結果的過程。
機器語言:
在計算機系統中,一條機器指令規定了計算機系統的一個特定動作。一個系列的計算機在硬體設計製造時就用了若干指令規定了該系列計算機能夠進行的基本操作,這些指令一起構成了該系列計算機的指令系統。
在計算機應用的初期,程序員使用機器的指令系統來編寫計算機應用程序,這種程序稱為機器語言程序。使用機器語言編寫的程序,由於每條指令都對應計算機一個特定的基本動作,所以程序佔用內存少、執行效率高。
⑶ 程序員台式電腦配置有哪些好介紹
程序員的電腦需要的配置:
1.適合的系統:Windows系的用Windows,Linux系的用Linux或者Mac。總之要和自己的需求一致,別給自己找到麻煩。
2.舒服的交互硬體。4k屏用不用的到不好說但是一個27寸以上的顯示器人人都喜歡。雙顯很有用,三顯不好說。因為我們總要開各種資料/網頁,IDE,命令行編輯器什麼的,小顯示器你就慢慢惡心吧。機械鍵盤或者hhkb請上一個。
3.內存要大,CPU要快,硬碟要SSD。開一堆網頁,開IDE都是很占資源的。編譯的速度影響工作效率與心情。
4.通暢的網路環境。
5.其他配置根據不同的需求而定。比如跑GPU的,圖形開發的顯卡要給力一些。經常出差的還要配個輕便續航強的筆記本。
做java程序員需要的電腦配置:
1.java程序員對於電腦的要求符合一般主流即可;
2.顯示器大一點,超過36寸最好,利於編碼,保護眼睛。
3.內存盡量大於2G,因為eclipse佔用內存會接近2G,運行程序才不會卡。
4.硬碟容量大於500G。因為在編碼過程中會保存很多工程文件,需要大容量。
5.如果是開發android程序的話,建議購買高配置。
⑷ 程序員電腦配置
很多程序員都是蘋果的MACBook,對於程序員來說,對電腦配置需沒有那麼高,但是蘋果的系統對程序員來說卻特別友好。
我們辦公室除了我,一屋子全是程序員,這十幾個人里,除了一個人,剩下的用的都是蘋果的MACBOOK。編程蘋果本確實要比windows系統的電腦舒服。而且編程不像視頻渲染3D動畫深度學習之類的需要那麼高的電腦配置。
如果玩游戲的話,很多人家裡都會有台式機,蘋果本就只作為生產力工具。
⑸ 程序員用筆記本電腦好還是台式機好
一般是台式機比較好,但如果經常外出工作,還是建議配一台筆記本方便。
其實程序員的工資都很高,兩樣都買完全沒有問題,台式機用於固定地方工作,筆記本用於移動工作。
⑹ 為什麼有些程序員是三、四台電腦一起用的
計科專業畢業在軟體行業混了幾年,加上現在這份工作已經前前後後經歷了四家公司,程序員基本的標配是一個台式機一個筆記本電腦,當然還有很多在桌子上多放幾個顯示器,程序員用多個電腦一起工作主要原因還是同事處理多個事情,乾脆一個屏幕一件事情,這樣大腦就可以根據的屏幕的信息進行切換。一般來講編寫代碼的放在一個屏幕上,其餘的事情放在一個屏幕上。就是為了減少思維模式的切換,減少干擾,至於說三四台電一起用的程序員倒不是很多見。
1.選擇一個合適的鍵盤。從自身出發這點比較在意,有個合適的鍵盤使用起來明顯的感覺不一樣, 其實本身不追求什麼機械鍵盤,就是喜歡自己已經使用習慣的,不在於貴賤主要是已經習慣了,其實這也是程序員很大的一個特性,用的順手的東西很難去改變,如同現在編寫代碼無論是不是需要依賴linux環境,都要在linux下面編寫代碼,已經是多年養成的習慣。
畢竟已經在linux上面研究了好多年的編程習慣,裡面的快捷鍵或者編程工具太熟悉了,通常來講在上面寫代碼或者調試都變得十分自然,真要突然的改變會變得十分的不適應。
2.逛技術網站。幾乎每天都會抽出一個小時時間來看看技術論壇,看看有什麼新鮮的技術更新出來了,唯恐拉下什麼新技術了,主要原因是近些年技術的更新速度太快了,稍不留神就拉下了,更加重要的是通過看技術網站能學到很多新的編程思維,畢竟技術性的東西,只靠閉門造車肯定很容易遇到瓶頸,通常更加喜歡技術交流。
現在開源社區發展迅猛,每隔一段時間就出現一個新的框架,能夠解決當前很多棘手的問題,其實看技術文章最大的一個好處是可能某些你正在迫切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高手已經通過框架的方式給解決掉了,你只需要拿出來去學習如何使用就可以了。
3.在網路上技術交流。程序員平時可能說話不多,但並不代表著沒有交流的訴求,很多程序員都有自己的技術圈子,當然這種圈子多數是以網路性的技術交流多一些,探討一些技術問題,或者討論下技術生涯的各種不如意的地方,最主要探討一些技術愛好方面的東西,更加喜歡虛擬世界的技術交流,所以很多人講程序員比較悶騷,內心其實挺狂熱,其實網路上的交流也算是釋放的一種。
在剛畢業那會公司有個技術高手,平時標準的沉默寡言,有一次一起出差聊到如何開始做技術,經歷了幾家公司倒是勾起了他的一些往事和記憶,然後拉著我聊了半宿,我都快睡著了他還在滔滔不絕的講,程序員並不是不喜歡講話聊天,主要沒有撬動開內心的世界,一旦打開一樣也會滔滔不絕。
使用多個屏幕編程也算是程序員的一個嗜好吧,主要方便思維的切換,總體來講還是為了提升工作效率,其實也算是一個特別的愛好,每個程序員更加講求實際的效果,更加務實而已。
希望能幫到你。
同時用兩三個顯示器的我見過,同時使用三四台電腦的倒是真的很少見。
現在也不需要天天背著電腦上下班了,家裡常用兩台電腦:
兩台電腦在單位,兩台電腦在家,雖然看起來也是有著四台電腦,但是「一起使用」的時候幾乎沒有的。
主要是為了便捷,高效。
其實一般是兩台電腦,三台的實際上很少人用,第一沒必要第二太張揚,兩台倒是很多,尤其是經常會一台顯示器一台筆記本。
你想想如果你的辦公位有三台電腦,而自己只是普通程序員,連小領導都不是,這樣會不會怪怪的。所以我就見過的配三台的,他是技術總監。
現在很少用3.4個電腦做事了,那是以前很多工作室或者個人做復雜的工作用的方法,比如一個電腦做伺服器和文檔資料,一個電腦做大內存的工作( 游戲 ,渲染,繪圖,大文件處理等),一個電腦做調試(寫程序,上位機,串口,外接設備調試驗證等),現在電腦配置很高了,可以一個電腦做N個系統,連接多個顯示器和滑鼠鍵盤,(類似網吧裝的無盤系統),外置介面也可以是無限擴張根據不同的需求用不同系統。程序員三、四台電腦一起用主要是為了調試軟體和硬體的兼容性,比如說你用VB或者易語言寫了一個Windows程序,你都需要在95,2000,W7,W8,W10的系統中運行,測試運行的結果是否一致,有的系統可能因為兼容性問題根本就運行不了
游戲 行業是常事,我申請了4台電腦,平時主要用的是i9 64G內存,1080ti的顯卡的台式,一台15存i9的macpro,需要用來開會和移動,家裡放一台13寸的MacPro,臨時有事在家解決的時候用。正版的Maya和unity,adobe套裝很貴,公司一般不願意員工裝在自己私人電腦上,所以需要家用處理問題一般會提供額外電腦。最近因為需要出差,需要有獨顯的筆記本,又申請到一台17寸的1080的外星人
掐指一算家裡合共6台電腦3台筆記本,最常用的只有兩台,一台客廳PC一台卧室iMAC,客廳擼完代碼checkin後,到卧室checkout繼續擼,這樣老婆就不會嘮叨你不陪他了!
平時做項目時侯基本上一台顯示器一台主機,如果跟著視頻學習項目時侯是一台電腦配2台顯示器,做過圖片渲染時候會單獨備一台電腦用,如果是搞 游戲 代練的估計會一個人用好多台電腦,對於一些股票經紀人可能會一台電腦配4,5台顯示器,或者一些網路入侵的人也會同時用幾台電腦!
我公司新開發多合一計算機終端,正是為了把多台電腦的功能集成到一台主機內,通常用於多網辦公,或需要多台電腦進行開發測試等場景
作為多年的程序員,我負責任的說,這絕對不是為了裝13,一台顯示器大的電腦通常用來編寫代碼,一台電腦通常用來查看設備輸出的log以及文檔圖紙之類的,還有一台電腦用來實時查看股票和回復郵件微信的,:-)
因為可以顯得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