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拜登上台後將撤銷特朗普多項政策有哪些
當地時間2021年1月20日,美國當選總統、民主黨人拜登在首都華盛頓宣誓就任美國第46任總統。據美國媒體報道,拜登當天在橢圓辦公室簽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
這些行政命令囊括多個方面,包括要求強制佩戴口罩,讓美國重返巴黎協定,以及撤銷前總統特朗普的一些指令,如停止在美墨邊境修建隔離牆。拜登的首批行政命令還包括讓美國重返世衛組織,結束所謂的穆斯林旅行禁令,並要求延長暫停償還學生貸款的期限。
當天早些時候,拜登曾告訴記者,他將在首次亮相橢圓辦公室時簽署「大膽的」行政措施。他計劃在上任後的頭幾個小時內採取17項行政措施,比美國現代任何一位總統都更快、更積極地消除其前任留下的遺產。
他將簽署一系列行政命令、備忘錄和機構指令,為應對新冠大流行採取第一步行動,撤銷特朗普的一些標志性政策。
(1)特朗普的行政命令被推翻擴展閱讀
拜登成為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後表示:外交關系委員會工作的重點,將集中在國家導彈防禦體系、反彈道導彈條約、地球變暖、艾滋病以及美國在歐洲和亞洲的戰略利益等重要問題。針對布希總統上任以來提出的一些對外政策。
拜登表示:他要在外交關系委員會舉行一系列的聽證會,對美國面臨的這些重要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以便美國人民能夠更好地理解美國在二十一世紀面臨的挑戰。
事實上,拜登這一舉動就是要表明他對白宮的態度。那就是:在外交領域里,白宮不能單獨決定美國的對外政策;參議院要在美國對外政策的形成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B. 特朗普上任以來撕了幾份協議
截止2019年總共撕毀了9份協議:
1、《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
2017年1月23日,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這也是特朗普宣誓就職美國總統後,簽署的第一份總統命令。
2、《巴黎氣候協議》
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在白宮玫瑰園宣布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議》。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7年10月12日,美國宣布決定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翌年生效。
4、《移民問題全球契約》
2017年12月3日,美國政府宣布退出由聯合國主導的《移民問題全球契約》制定進程,理由是這一多邊談判「損害美國主權」。
5、《伊朗核協議》
2018年5月8日,美國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特朗普當天在白宮發表電視談話,稱該協議是「一筆糟糕的買賣」,並表示美國將重啟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6、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2018年6月19日,美國宣布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HRC),指責人權理事會「長久以來對以色列存有偏見」。
7、《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
2018年10月3日,對巴勒斯坦將美國告上國際法院的回應,特朗普總統決定美國退出涉及國際法院管轄問題的《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關於強制解決爭端之任擇議定書》。
8、《萬國郵政聯盟程序》
美國白宮10月17日宣布,啟動退出萬國郵政聯盟程序。
9、《中程導彈條約》
2018年10月20日,特朗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因為多年來俄羅斯多次違反條約,美國將退出《中程導彈條約》(INF)。
(2)特朗普的行政命令被推翻擴展閱讀:
美國退出國際協議的原因:
1、為了貫徹「美國第一」的原則。特朗普上台後,美國徹底撕去了偽善的面沙,赤裸裸地追求本國利益。而眾多國際組織當然不會隨時圍著美國利益轉。
2、為了重新更有利於美國的規則。雖然當今流行於世界上的規則大多是在美國主導下建立起來的,當時對美國也是有利的。但是事移時移,特朗普認為這些規則已經過時了,對美國不利了,因此想棄舊立新。
3、為了讓美國再強大。這是特朗普競選總統時提出的另一個口號。美國想通過退出一些國際組織,讓美國減輕一些國際負擔和責任,讓其他國家(包括其盟友)出更多資金,向美國讓渡更多利益空間,使美國減少貿易逆差、迴流更多資金、重振製造業、創造更多崗位,最終的目的是保持並提升美國的綜合國力,讓美國的霸權主駐。
C. 為什麼「禁穆令」,特朗普的滑鐵盧
特朗普對七國移民的審查禁令一出,全球愕然。在美國國內,特朗普行政令正遭遇法官們的抗議。美國上訴法院定於2月7號下午3點通過電話審理特朗普移民禁令案。2月3日西雅圖的聯邦法官羅巴特(James Robart)宣布在全國范圍暫停特朗普總統令的執行。此外,民主黨也於1月30日,以華盛頓州和明尼蘇達州名義起訴聯邦總統令違反憲法。截止目前,美國已有16個州提交法律文件,力挺華盛頓州等對特朗普政令的訴狀。
雖然,特朗普說這一法令其實是延續了前任政府,也得到了國會的授權,但是白宮糟糕的決策過程以及僵硬的應對,讓「禁穆令」激活了美國憲法、聯邦政府管理條例、日內瓦難民公約等一系列法律。現在,白宮咬緊牙關拒絕承認這一法案具有宗教歧視的意味,但是憲法也在約束政府需要按照程序行政,怎麼可以亂來?經此一案,特朗普也許會明白總統權力的限度何在。
D. 特朗普移民令官司由哪位法官把關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簽署行政命令,終結拆散非法入境移民家庭,卻尋求無限期延長拘留移民全家的時間,而這一命令的決定權落在洛杉磯華裔聯邦法官朱美瑜(Dolly Gee)手中。有專家表示,行政命令恐難過關。
全美多個城市包括佛州、加州、得州的民眾近日上街抗議,要求政府終止「零容忍」政策。當地時間6月23日,美國國土安全部表示,已有522名無證兒童與父母團聚,未來24小時會再將16名無證兒童送回父母身邊。
E. TⅰKT0K是啥
TikTok是位元組跳動旗下短視頻社交平台,於2017年5月上線,願景是「激發創造,帶來愉悅( Inspire Creativity and Bring Joy)」。
TikTok曾多次登上美國、印度、德國、法國、日本、印尼和俄羅斯等地App Store或Google Play總榜的首位。TikTok在全球各地設有辦公室,包括洛杉磯、紐約、倫敦、巴黎、柏林、迪拜、孟買、新加坡、雅加達、首爾和東京等。
(5)特朗普的行政命令被推翻擴展閱讀:
美國當地時間2020年8月24日,TikTok正式對特朗普8月6日頒布的第一道行政令提起訴訟,在新聞稿中稱:"我們不會輕易起訴政府,但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採取行動來保護我們的權利,以及我們社區和員工的權利。」
2020年 8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頒布行政命令,45天後禁止美國居民與抖音海外版TikTok及它們的母公司,進行任何生意往來。
F. 特朗普「新旅行禁令」遭上訴法院駁回是怎麼回事
據英國媒體6月13日報道,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維持暫停執行美國總統特朗普頒布的針對來自6個主要穆斯林國家人員的頒布的修訂版「旅行禁令」。
在當地時間12日的裁決中,法官們稱,「移民事務,即便對美國總統來說,也不是獨角戲。」他們表示,特朗普未能說明禁令中提到的6個國家以及難民入境美國會破壞國家的利益。
據悉,這一紛爭最終可能會由美國最高法院作出裁決。具體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G. 特朗普移民令再遭打擊是怎麼回事
據美國中文網報道,4月25日,一名聯邦法官阻止特朗普政府實施總統行政命令有關剝奪庇護城市聯邦撥款的條款,特朗普的打擊無證移民執法議程再遭打擊。據報道,在這次適用於美國全國的裁決中,奧利克阻止政府實施特朗普今年1月移民行政命令的一個關鍵部分,那一行政命令要國安部和司法部切斷對移民庇護城市的聯邦撥款。
這場辯論的關鍵又是圍繞著美國法律的灰色片段。由於幾乎沒有聯邦法律規定各管轄區同聯邦執法機構合作,行政命令僅僅提到聯邦法律的一小部分,即要求管轄區告訴聯邦政府有關一個人的國籍(身份)。據悉,盡管那一行政命令是在三個月之前發出,美國政府對於庇護城市的定義迄今還沒有拿出。
H. 為什麼美國聯邦法官可以推翻特朗普行政命令
美國聯邦大法官為終身制,不受任何權力制約,有獨立司法權。法大於權,是法制國家的標志。
I. 聯合國秘書長痛批特朗普執政,特朗普做了哪些荒謬的決策
特朗普執政百日:外交政策向主流政治靠攏
除現實壓力外,特朗普外交顧問小組「重新洗牌」也是一大原因。近期,特朗普首席顧問、首席戰略師斯蒂芬·班農被移出國家安全委員會。
J. 特朗普上台後為啥一路「退退退」
美國當地時間10月12日宣布決定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此前,美國已中止向這一組織繳納會費長達6年之久。自上任以來,特朗普兌現了自己競選時的諾言,帶領美國多次「退群」。
特朗普「退群」梳理
年初退出TPP
當地時間1月23日中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上任後的第一份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貿易夥伴協定(TPP)。
特朗普強勢落實其政策目標
從美對TPP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政策中可以看出,特朗普正在加快貿易模式的轉變。特朗普認為美在雙邊協定中容易占據優勢,試圖以雙邊協議和地區化協議取代多邊協議。
退出「巴黎協定」則反映出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目標。特朗普在當選前就多次聲稱氣候變化是「騙局」,其能源政策旨在擴大國內化石能源的開采和生產規模。為落實「巴黎協定」自主貢獻承諾而設計的減排和清潔能源發展計劃成為特朗普落實目標的障礙,移除這些障礙成為必然選擇。
針對伊核協議發難和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均展現特朗普政府正在調整中東政策,拉緊與以色列關系,加強對伊朗的壓制。
「退出主義」意在「美國優先」
「孤立主義」並不能准確描述特朗普政策走向。特朗普首先致力於美國利益最大化,加強美國實力。同時,面對美實力相對衰落,國際格局南升北降趨勢,美適當進行政策收縮,「好鋼用在刀刃上」。
美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國際事務中的重要角色,計較「美國優先」,透露出的自私和內向性特徵,不但會損害美國際形象,也將對世界發展和多邊主義必然產生負面效應。
不管怎麼做,他都是為了他們自己國家的利益最大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