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才能開一家IT軟體公司拜託各位大神
注冊需提供資料: 1、個人資料(身份證、法人戶口本復印件或戶籍證明、居住地址、聯系電話) 2、注冊資金, 3、擬注冊公司名稱若干 4、公司經營范圍 5、注冊地址產證、租賃合同 辦理流程: 1、企業名稱核准 2、刻章,驗資 3、辦理營業執照 4、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 5、辦理稅務登記證 6、開立銀行帳戶 7、買發票 備註: 注冊資金10萬,辦證費用1500左右。 如果前面的條件的符合,如果注冊資金到位,直接到工商局辦理。
記得採納啊
㈡ 如果開一家IT公司,只找40歲的程序員,升職內部挖掘,可行嗎
46歲的程序員
別被網上的信息騙了,不要老程序員的原因只有一個,年輕的便宜。
前面那個回答一堆人捧,但是裡面舉得栗子和程序員真的有關系嗎?來個新總經理,換界面,找人設計UI,那是老程序員的責任?這東西新程序員就能幹?拜託,那個是設計人員乾的,不是程序員。幸虧他們公司董事會還是明白人,第一件事是換總經理而不是換年輕的程序員。
至於新軟體,新版本,我就問一件事,你們的IDEA付費了嗎?你給每個程序員配了正版的開發環境了嗎,資料庫開發工具是正版的嗎?誰不知道新軟體挺好用,新人唯一的優勢是開始就學的新軟體,所以快捷鍵記得熟,但這跟產品真的有關系?現在還用eclipse開發的一大堆,他們不知道不好用?還不是因為不要錢。
你想全部雇40以上的,這么說吧,40以上的都是70後,8,90年代上大學,那會兒還沒擴招,你算算有幾個科班的,就算不是科班的,大學生才有多少?同班同學還在一線寫程序的確實沒多少了,但多半是因為有更好的選擇。留下的都是技術很好的,找他們很貴!不現實。
大廠有資本去找年輕的,因為他們可以用高薪留下天才級別的。小廠全靠忽悠,底薪一萬你還想找20年經驗以上的,年輕人,福報,成長,期權一頓忽悠,5000就來了,光看著獨角獸裡面的成功的,外面上百萬普通廠子熬日子的。100家初創成一家都算高回報率,沒那個福分的,沒那個天才的就算了。
前面的回答有一件是對的,就是老程序員不能太多,因為第一,你雇不起,也沒必要。一群高手反而不出貨,高手帶熟手,還有一幫填縫的才是王道。第二,沒有年輕的,年齡結構的同質化會整死你的公司。沒有成長空間,沒有競爭對手,啥部門都得死。所有公司都是金字塔,技術崗也一樣。
別聽下面一群人扯淡了。如果你真的只找40歲以上的,而且還想活下去。那麼你們就應該是內核級開發。對於這個年級的程序員,學什麼新技術都不具備性價比了。但是卡門對於程序設計,程序思維,用戶需求本質的理解,根本不是20多歲小夥子能比的。
真正的路子,是設計並開發內核級基層框架程序。只有這么一條路子。走成功了,功德無量。(你看看國外,真正的內核級大神,有多少是年輕人?)
不可行。這樣做,是要關門的節奏。一般IT公司,40歲以上的程序員數量不得超過總人數的20%,也就是說,10個人的研發公司,40歲以上員工不得超過兩個。 IT技術更新快,每五年大致一個新的技術就要出來。只有不斷地更新人員,才能保證持續創新。尤其是UI界面、外觀等有關面子的事,必須年輕人牽頭來做。
我們公司的軟體研發人員逐漸偏老。我們自己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因為工作總是能按時完成。直到有一天,從互聯網公司空降一位總經理,才有了改觀。
這一做法,得到用戶的一致好評。也為公司帶來好的收益。
四十歲以上程序員學習能力不足,尤其是軟體開發IDE,安裝都困難,更別談學習。四十歲以上的程序員,思維形成定勢,經驗老道,做系統大框架、軟體架構,應當沒問題。
總結:老少搭配,幹活不累。公司如果只有40歲以上的老程序員,即使能開發出一些軟體來,估計也沒有市場。在IT飛速發展的時代,誰還愛用十幾年前的老古董?
用歲數作為招聘條件,本身就是有問題的,能創造價值的,60歲又怎樣?國內之所以招年輕人,就是因為便宜,能熬夜。大部分IT行業都是低水平的程序員就夠了,有經驗歲數大的,需要幾個當主程帶一幫小徒弟,自然形成了競爭激烈的局面,說到底還是大局如此,在世界上就處於低端製造業,高級人才無用武之地,更沒有哪個企業肯培養。什麼歲數大了學習慢,技術淘汰,都是扯淡。歲數大的程序員絕對比剛畢業的學生強百倍,學習能力只會更強更快。
如果領導厲害,計劃安排好。按部就班,老程序員可以表現的很好。bug也少。可如果領導無能,朝令夕改,之後讓程序員背鍋,各種加班。那對不起,上有老下有小,不待見了。
這想法太天真了。程序員分兩種,普通程序員,大神級的程序員。
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天生的奇才,他們要想成為大神級的程序員,那是需要用很多的項目去練手,並且不斷學習的。
所以,絕大部分的大神級的程序員都不年輕了,年輕的基本上只能是普通程序員。
普通程序員的工作,基本上都挺苦逼的,加班,熬夜,那都是家常便飯。這樣苦逼的工作,年紀稍大一點的人,身體確實扛不住。
那麼,現在就遇到了一個問題,題主想要招40歲以上的程序員,如果他是一個普通程序員,他的體力趕不上年輕人,技術也一般,毫無優勢可言。如果他是一個大神級的程序員,人家有技術優勢,你還不想給高工資,人家自然不肯來。
最後,題主就只能請一群技術平庸,年紀大的程序員,工作效率低,工資也未必比年輕人低(年紀大,工作能力不一定強,但工作經驗「豐富」,談薪資的時候就成了「加分項」),題主覺得這樣公司能做得起來嗎?
40歲以上的程序猿,工資少一些?????開玩笑的么?大公司不要上年紀的程序猿不是因為上了年紀的程序員不好用,而是因為三個年輕程序猿有可能完成一個40歲以上程序猿的工作,然而三個年輕的工資加起來還沒這個40歲老程序猿的多…這才是大公司想方設法裁掉老程序猿的本質。
北歐很多大神在鄉下自組非盈利導向的 科技 公司,做著喜歡的開源項目,享受著生活;而國內如果無法養活公司,是無法實現的。即使有了成熟業務模式和盈利,也要看的是需要 什麼樣的工程師,普遍地講,年齡和員工多元化才更有利公司發展,只有三五個好友自嗨的小工作室不用考慮。
除非你的需求很明確的情況下可以這么做,如果是業務場景變化多的是不行的。另外管理也是個問題,對你是個很大的挑戰和風險。
當然是不可行的,因為你的前提是不存在的。
工資不但不可能少給,而且比剛畢業的小年輕要高很多,如果畢業三年的程序員在二線城市給8000的話,40歲的你至少要給到15000,差不多是兩倍,而且很難找到人。
社會 上覺得老程序員不好找工作,是個誤解,只是管理崗位不太好找,開發崗位多的是。
㈢ 程序員如何創業開公司
一、買幾本經典的編程書,把書上所有常式全部重新寫一遍,逐個比較和書上範例的差距,一步一步改善自己編程的風格和技巧。時間長了,自然就能寫出象書上常式一樣的代碼,甚至可以比書上寫得好。
二、基礎扎實後,多看看Linux 等系統級的源代碼,看看高手是如何寫的,就有感覺了。
三、通讀一下MSDN中所有的資料,這樣,「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還有,一定要牢記軟體工程的鐵律:可能出錯的地方一定會出錯。每個變數都做初始化,引用每個參數都會做有效性檢查,在可能出錯的每個地方都會做邊界條件檢查,這樣開發出來的程序一定會穩固很多,就是出錯也會很容易修改。野路子出來的高手,一般開發速度很快,但做完後bug很多,經常需要很長時間修改。而真正的高手,追求的境界是 bugfree code(零缺陷代碼)
建議三:必須寫夠十萬行代碼,不要心存僥幸
程序員象木工一樣,熟能生巧。程序員必須寫足夠代碼量的程序,才會有感覺,這是一個苦力活,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的科學,沒有動手能力做支撐,很難做出好的科研成果。我的一個學長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博士,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在全世界非常出名,他說每個博士生必須寫十萬行代碼才能畢業,卡內基梅隆大學博士進任何一個大企業基本不用面試。而國內培養的大部分研究生、博士生,動手能力都偏弱。
沒有寫過足夠代碼量的,想成為高手是不可能的,只能紙上談兵!
建議四:時刻保持好奇心
計算機技術更新換代非常快,每年都有各種各樣的新技術出現。在我過去的職業生涯中,僅編程語言,我就用過 basic、masm、pascal、c++、vba、Delphi、java 等。需要時刻保持好奇心,不斷學習各種新的東西,才能在未來的幾十年職業生涯中不落伍。你要理解為什麼 iPhone 出來很多高手用iPhone,現在一天到晚惦記著換部 gPhone 玩玩。
人的精力有限,高手往往工作壓力也比較大,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整個行業動態,的確是一個不簡單的事情。我的經驗是經常看業內的各種技術雜志,參加各種聚會,可以節約很多時間。最重要的是,交幾個博學的技術高手,多和他們交流,一定獲益匪淺!
建議五:不要局限在技術本身,多花點精力關注用戶
做到前面幾條,就已經是千金難求的高手了。但一個真正的高手需要知道用戶需要什麼,如何做出讓用戶滿意的產品。
現在的軟體研發越來越強烈團隊協作,不少團隊都配置了專門的需求分析的工程師、用戶界面及用戶體驗的設計師,軟體研發的分工越來越細。很多程序員以為只要把技術搞好,不用管用戶需求和用戶體驗。實際上,需求方案及界面方案不可能寫得非常細,具體的實施還是程序員自己來實現的。這個時候,好壞的差距很快就體現出來了。
㈣ 現在開一個IT(程序員)培訓機構有前景嗎
IT 行業有缺口。我在IT機構做,說真話開可以,第一資金 ,第二生源(你要培訓的學員)這是你運營的關鍵,你運營的所有利潤都靠這個,還有就是要和院校合作事項,培訓之後學員的就業問題。所有的東西 。做好是非常有發展的。具體細則還有很多。
㈤ IT程序員未來可以自己開公司嗎
可以啊,以後可以組建一個教學團隊
㈥ 開一家軟體開發公司,大概需要多少投入
開一家軟體公司,公司的主要業務決定需要的員工數量。
作為初創公司的話,舉個例子:需要做一個APP。那麼可能需要一個Android,一個IOS,一個後台,一個產品經理和一個UI設計,以及一個架構師。這些人員是可以說是最基本的配置了,這些員工的薪資一個月大約十萬左右,如果說是人員水平稍差一點,會少一點。
除去員工薪資,當然還有辦公用品,電腦,網路,辦公地點,水電等等,這些也是要考慮進去的。其次還要留有周轉資金。
14年6月份,離開了之前做了六年的老東家,自己出來創立合肥埃米特,專門從定製軟體開發,像網站,APP,微信公眾號類的開發都可以做,到今年也快5年了,我來分享一下開個軟體公司的成本吧
開公司首先是工商注冊,銀行開戶,稅務登記,可以找人代辦,如果有時間的話也可以自己跑,我就是自己跑的,各種費用加一起估計有1000塊左右,其次就是的有個辦公場所,我就在三里庵附近找了一個便宜的辦公室,一個月500左右,買了兩個辦公桌(二手的)300,還有幾把椅子150塊,椅子是全新的那種,然後就是辦公用的電腦主機600,顯示400,又買了一台二手的噴墨列印機150硬體設施就這么多就算齊全了,加一起3100塊錢,這事就算啟動起來了。
人員這塊呢,我自己是程序員,主要要是做PHP的,其他環節,像產品、美工、前段這些工作呢,我都是找的兼職,當然了基本都是以前的同事,大部分都是我帶出來的,所以合作流程不會有啥問題,工資也是一單一報價,軟體這塊一般都有預付款,所以我基本也沒有啥養人的負擔。
就這樣合肥埃米特我一個人做了兩年半,到17年開始有了第二個專職員工,然後就是第三個,第四個,到18年底合肥這邊員工13人,北京分公司(點滴拍賣)還有16個人,今年我們又在組織簡訊平台的銷售團隊,估計人員回翻倍。
所以我覺得你想做軟體公司創業那第一條就是你必須的是個技術,再不濟你的合作夥伴得是技術,還得是那種能帶團隊的那種,不然就換個其他的事搞搞吧,畢竟有些事有錢就能幹,還有很多事有錢也不見得能乾的。還有一點就是創業真辛苦,如果不是實在靈魂無處安家,就安分上班吧。
成本主要是分兩塊,一個是場地成本,還有一塊就是人員成本。
早期的話,就是盡量減少這兩塊的成本,然後公司的業務早期需要驗證是否可復制。等驗證沒問題的話,再可以做人員上的擴大。
創業是一件挺辛苦,但可能又成功概率不是很高的事情。而且現在這個時代,其實有更多其他的選擇,比如說做個自媒體,做淘寶客,這種,就是所謂的輕資產路線來開始自己的事業。
這個不好說吧。我2014年開了一家嵌入式軟體公司,主營軟硬體設計,啟動資金是22000元,辦公場地向朋友借的。
軟體公司大概成本分幾大塊。人員10人。
1 公司場地
2 辦公設備,水電,日常開銷。
3 人員工資
暫不不考慮招人及運營費用。
1場地極簡,年費用2萬,隨地域不同,成本不同
2開銷年投入6萬
3財務一名(7000),行政一名(5000),技術8名(8000平均),不考慮銷售以及商務,大概月成本含齊保險在13萬左右(地域不同價格有波動)
一年需要100-170左右。
關鍵是開發什麼樣的產品?初始階段團隊多少人?是一次性開發還是分階段開發?還有後續資金周轉的靈活性等等,根據不同的數據結構組合,就有不同的成本,還有辦公場地的面積和位置,如果在北京東二環附近,或者國貿,二百平、一年的租金近50萬吧?其它的費用另算。
前端後端美工仨人,app走hybrid
資料庫後台服務給後端,前端頁面和混合app給前端,其餘出圖設計出方案給美工,小型技術團隊就組建好了,全部走合夥人方案,然後就是業務了
該怎麼說,經歷的太多了,這個問題順序倒了。
這個跟你的業務有關系,投入可大可小,最大的成本是人,如果業務盈利沒定好,人的成本會耗死你。
首先,先確定你的業務盈利模型,盈利前景,市場,先保證,確實是能活下來,並且能發展的,需要知道投入多少才有資金流入。
其次,如果能先拿業務或者產品,在想人員配置最好。確定好業務產品後,你也大概就知道配多少人,投入多少成本了。看看市場行情,需要哪些崗位,崗位平均薪酬。
其他前期不要投入那麼多,除非你有老客戶已經盈利,前期我建議辦公室場地,電腦,辦公桌椅子,網費,注冊公司費用,還有就是能給辦公人員吃飯的費用,真正和你一起打拚的人要麼投入技術要麼投入資金,不然千萬別隨便拉合作人或者招聘大量不必要的人,盈利了在擴展。5年創業過來人
這個可大可小
軟體人員的人月成本是指軟體企業一個月平均需要的所有成本開銷(包括工資、獎金、福利、辦公成本、國家各種稅費、管理費用等等)及軟體企業合理利潤的總和,除以企業員工人數。其成本開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工資:指軟體企業需要支付給軟體開發人員的工資的平均值,設該值為B。
(2) 國家規定的福利:按照國家政策的繳費基數繳納的職工福利,其中公積金8%~20%,醫療保險金12%,養老金22%,失業金2%(即通常所說的四金),另外還有按工資總額計征的工傷保證金0.5%,生育保證金0.5%,殘疾基金1.6%,工會基金2%,累計為47.6%。故該項成本為0.476B。
(3) 獎金及各項物質獎勵:指企業支付給員工的獎金及過年過節的一些物質獎勵和基本福利。根據經驗及浙江省軟體行業情況,該項成本約為0.20B。
(4) 辦公成本:包括辦公場地租賃費、水電費、差旅費、企業為項目順利運作所支付的其他費用等各項。根據經驗及研究,該項支出約占企業員工成本的三分之一,即該項成本為B/3。
(5) 人力資源儲備費:企業人員流動、人員儲備及人員的學習、培養、知識更新,不能創造價值但需要支付成本,該項成本為0.20B。
(6) 基礎設施建設、設備的購置、折舊費,各項開發平台、開發工具的購買等,該項成本約為0.15B。
(7) 國家稅收和企業利潤,根據經驗和統計數據,約占企業員工成本的三分之一,故該項成本約為B/3。
(8) 管理費用:包括公司管理層,部門管理層,人力資源、行政、財務等人員的費用分攤。根據經驗和行業通常計算方法,每十個軟體人員配備兩個管理人員,則管理費用計取的比例為前面七項總和的20%。
綜合以上因素,可得出軟體人員的人月成本為:
人月成本 = (工資 福利 獎金 辦公成本 資源儲備 基礎建設 稅收利潤)x (1 + 管理費率)
= (B+0.20B+0.476B+B/3+0.2B+0.15B+B/3)x 1.2
= 3.23xB
㈦ IT程序員未來可以自己開公司嗎
從題主的描述來看,目前你的敲門磚不夠硬也不夠大。
如果想進入程序員這個行業,你要掌握一定的知識,不知道你目前對程序員相關的知識掌握多少,如果是零或者很少,最快的方式是通過培訓機構進行學習,半年到一年你就可以進入到程序員的隊伍,但是如果你想要走的更遠,需要的不僅僅是能力,還有機遇。
祝好運,望採納。
㈧ IT程序員怎樣選擇公司
作為即將畢業一年的菜鳥程序員,對IT行業工作有一個粗淺的認識,我們這里不考慮技術方向,光從公司的角度來看這個公司除了技術方面外是不是應該跳坑,因為這會涉及你以後工作的積極性、干勁等因素。首先,作為想從事IT技術行業的同學們,應該對這個公司的老總或公司情況有一個了解。因為 一、老總重不重視技術往往會對於你以後在技術之路的長期發展有很強的作用。 二、公司的情況往往會是你長期發展的一個保障,比如一個例子,我們IT行業的一些很多創業型公司容易死掉,究其原因我們在進入這個公司的時候沒看清或沒審好這個公司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