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學習編程有哪些好處
編程幫助孩子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為了使計算機能夠理解人的意圖,孩子就必須要將解決的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通過計算機能夠理解的形式告訴計算機。
1、邏輯思維能力
因為程序就是對現實事物的抽象,而且,按照寫好的邏輯運行。所以,編程能夠鍛煉我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1)代碼就像程序員的孩子一樣擴展閱讀
學習方式
對於初學者來說,可以採用視頻+書籍的方式進行學習。這兩種方式形成互補關系。另外閱讀代碼也可以幫助你解決問題,了解最佳做法,這里的閱讀代碼是指書籍,博客文章,開源代碼等等。
編程教學視頻可以讓你迅速掌握編程語法等等,但通常比較生動、淺顯,不成系統。而書本是比較系統,深入,但是枯燥,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書和視頻結合。
B. 少兒編程就是從小學習敲代碼嗎有必要讓孩子學習少兒編程嗎
少兒編程就是從小開始學習敲代碼,我認為沒有必要讓孩子這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編程。這是因為學習編程要利用計算機,而計算機是一種電子產品。過早的接觸電子產品,對於孩子的視力以及相關的生活習慣會造成較大的影響。雖然編程是在以後工作生活當中用處都會非常的大,但是編程帶早的接觸會使得孩子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不可否認,有一部分的孩子提早的接觸了編程這種專業知識獲得了較大的成就,但是有絕大部分的孩子過早接觸這種知識,對他們以後的生活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我個人不建議孩子這么早的學習編程,這是因為編程可能會對孩子的生活習慣以及視力狀況產生巨大的影響。但是也不排除少兒編程也有他許多的優點。每位家長在讓孩子學習少兒編程之前,必須要權衡利弊關系。
C. 一個程序員所要經歷的步驟
程序員應具備的12種能力
畢業四年來,感覺自己也是從一名不合格的程序員一步步走過來的。回頭反思一下,合格的程序員有很多標准和要求,下面是我總結的一個合格程序員應該具備的12種能力。中國軟體行業的崛起,靠的是合格的程序員。任何華麗的管理制度都不能保證軟體項目的成功交付,合格的程序員就是有力的保證,是項目成功的基礎。寫下這些,是為了給剛剛進入程序員這個職業的新同學們一點參考。我一直以為,當程序員是很辛苦的,如果不是真正的喜歡,很難堅持下去。如果真的不喜歡這個職業,也該尊重這個職業,尊重自己,趕緊改行。
1. 編程語言能力
不用多說,作為合格的程序員,精通一門語言是必須的。這種精通,不是說看了一本《24小時精通XXX》,抄了幾個程序就能說精通的,要靠長時間的積累和浸淫。
2.編碼能力
我曾經看多很多程序員寫的代碼,在同一個jsp或者java源文件里,出現了三種以上的對方法的命名方式,有下劃線間隔的,有全大寫的,有拼音首字母的。就像一個菜市場,雜亂無比,估計10天後,他自己都無法看的懂。遵守編碼規范,是一個程序員最基本的要求,可悲的是,很多程序員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隨意堆砌網上搜來的代碼,根本不管可讀性和可維護性,只要能實現功能就行了,心想做完這個項目,就拍拍屁股走人了,缺少最基本的職責素養。我經常把代碼必須成程序員的孩子,你就是是孩子他爹,孩子他媽,是有感情的。對你自己的孩子,你能不仔細呵護嗎?你是稱職的父母嗎?這是我編寫的一個Java編碼規范,供大家參考,這里可以下載http://gurudk.javaeye.com/blog/111734
另外一個就是注釋,要注意不是為了注釋而注釋。對類,以說明職責為主;對方法,以說明意圖為主;對方法體,以說明實現思路為主。對於大段大段的代碼,要分段,使用空行隔開,並使用行內注釋進行說明。
思維的條理性,寫代碼之前,先簡單計劃一下,用自然語言把流程寫下來,用於整理實現思路。不要看了需求或設計之後,馬上就敲代碼了,敲完代碼馬上就debug。花點時間思考,敲代碼只是最後一個很簡單的工作,不要把自己變成一個代碼打字員,編寫邊想,寫了刪,刪了寫。安安靜靜把實現過程想清楚,在腦子里先實現一遍。再去敲代碼,水到渠成。
3.面向對象思維能力
如今,多數編程語言都是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而這些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的共同的精髓就是面向對象的思想。掌握這些比面向對象語言本身更重要,比如對繼承,多態,重載的理解。對面向對象基本原則的理解,比如開閉原則,介面隔離原則,單一職責原則等。在此基礎上,應該掌握常用的設計模式,比如工廠模式,策略模式,觀察者模式,模板方法模式,命令模式等等。我面試過很多程序員,沒有一個能說得上幾句的。
4.利用工具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趁手的傢伙,工作效率可以提升數倍。你編程序,有沒有選擇一個很好的IDE,以前聽說編程高手都用記事本寫程序,我覺得那是一種自虐。就像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說一幫戶外旅行愛好者,出去旅遊,背了重重的旅行包,裡面裝著什麼壓縮餅乾等快速食品。他們寧可就著礦泉水啃壓縮餅干,也不肯去1里路都不到的快餐店,農家菜館吃飯。工具是為目的服務的,好用,提高效率就行,形式無所謂。
另外一個常用的工具就是日記本,好聽點可以稱為知識管理工具,我用的是myBase,感覺非常好用,在之前,我的所有的片段內容都是記錄的單獨的文本文件里的,非常不好找,管理也很混亂。
經常上互聯網,看到好多好的資料想保存下來,作為日後查看之用.一開始,我用的是firefox自帶的書簽,但是自己分類太累,多了之後不便於查找,很麻煩。後來用了得樂書簽(del.icio.us)的firefox插件,非常方便,現在成為了我必備的一個工具。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搜索引擎了,我裝了google forfirefox插件,感覺不錯,還有英文翻譯功能。按照我同事的說法,內事用,外事用google。很多技術資料都是英文的,用google搜索效率高一些。搜索引擎用好了,就等於打開了一扇通向知識寶庫的門,使用搜索引擎,關鍵字選擇很重要。
經常去瀏覽大牛的blog,逐個網站訪問很麻煩,去看了又可能沒有更新,可以藉助於RSS訂閱工具,我是用iGoogle桌面工具,每天早上花半個小時掃一下,大牛的最新文章盡收眼底了。
5. 英語能力
新的技術資料都是英文的,英語國家的IT技術走在我們前面至少10年(這是我自己估計的數字,可能正在縮小)。就連印度,一個連基礎設施建設都不太完善的國家,因為其英語基礎較好,其在軟體外包領域的發展也非常迅猛,遠遠超過了我們。學英語,首先是有信心,其次就是花時間。多閱讀英文資料,使用金山詞霸,google的firefox插件等工具配合,貴在堅持。
6.學習能力
在IT也混飯吃不容易,整個環境進化的太快,你不學習,就等於落後了。學習要有針對性,別今天學ruby,明天學python,後天php的。首先要認清自己的目標,自己短期目標是什麼,1年後,3年後,5年後的目標是什麼。結合這些目標,確定自己的學習計劃,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當然,多掌握幾門編程語言也是好的,可以擴充自己的知識面,重要的是為自己的目標服務。
要想系統的學習一門技術或工具,看書是最好的方法。看完後,然後上網找相關資料,進行深入學習。學習要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比如電腦啟動要花1分多鍾,旁邊放一本書,可以看上幾頁了。公交車上,地鐵上也可以看。
當然,不能只學習技術,要經常聯系自己的軟技能,比如溝通能力,表達能力。你可以把自己學到的東西,解釋給自己的同事聽,既加深了理解,又增進了同事之間的交流。學習的最高境界就是你能夠把學到的東西解釋給別人聽,這才說明你理解了。在學習心理學上,稱之為構成主義。
我學一樣東西,總是先上網了解有沒有相關書籍,如果想學,就買一本或者去圖書館找相關的書來讀。我買的書,家裡快放不下了(到目前位置,我買了1萬多塊的書)。我多半是把目錄看完,了解這本書講解的主要內容,然後需要的時候,我就可以立即補充它進入到我的知識結構。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意識到學習的重要,並能夠根據需要補充自己的知識,這種能力更重要。
7.創造能力
普遍認為,東方人模仿能力很強,但創造能力差。我見過很多這樣的程序員,經常說,「這個只能這么解決了,我想不出有什麼別的方法。」可能他根本都沒想過別的方法,或者懶得去想。對任何一個問題,找出兩種以上的解決辦法都是非常容易的,簡單的google一下,可能就是數十種。悲哀的是,有些程序員經常止步於自己構建的狹小領地之內。對待客戶也是這種態度,不是積極的幫助客戶解決問題,而是推脫這只是唯一解決方案。
打破這一思維定勢的首先的一個辦法就是在面臨一個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沒有不可能」,或是「一切皆有可能」,前面那個是阿迪的廣告語,後面是李寧的。只有這樣去想,才能尋找解決問題的別的出路,即使最後我們試了很多種辦法,還是只有著一種解決方案,但我們在這種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常常會產生很多好的想法,這樣才會使我們真正深刻思考一個問題。建議大家看一看《水平思考》這本書,他提供了一些進行創造性思考的方法和工具。
但我認為,堅持認為存在另一種解決方案的信念是第一位的,方法和工具都是其次。
8.文檔能力
也許有人會質疑,程序員跟寫文檔有什麼關系。大家開源軟體也用過不少,看看Spring,hibernate,Struts等最流行的開源軟體的文檔就知道,他么的tutorial,他們的getstarted,他們的reference文檔寫的多麼的易懂。其實寫代碼也相當於寫文檔,只不過用的是編程語言。同樣,寫文檔,用自然語言,也相當於寫程序,簡單明了,清晰易懂,這樣的「程序」誰看誰舒服。同樣,對於想進階到設計師或者需求分析員角色的程序員,文檔能力更是非常重要。
word是一個最實用的工具,很多程序員,多級編號都不會用,索引目錄也不知道如何生成,更別靈活應用樣式了。很多排版都是所謂的dirty work。垃圾樣式一大堆。其實,靜下心來,稍微學習一下,就能寫出一篇格式漂亮的文檔。
9.抽象能力
抽象能力是認識事物從現象到本質的能力。如果你只是停留在「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層次,客戶說什麼,你就做什麼,設計怎麼做,你就怎麼實現,從來不過問為什麼,也不去想他是滿足了用戶哪些方面的需求呢。這樣可能只解決了表面的問題,可能會引起返工。認識到本質,才能讓你的程序具備更大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在做企業應用軟體開發中,抽象能力體現為對問題域的理解能力,對領域模型的抽象。合理的抽象也是代碼重構的前提,每一次重構,都是向更好的抽象邁進了一步。
10.代碼評審能力
代碼評審和單元測試是保證代碼質量的兩種常用手段之一。代碼評審能力,說明了你的審美標准,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什麼是優雅的代碼,什麼是糟糕的代碼,你才能讓自己做的更好。
11.單元測試能力
沒有單元測試的代碼,只能說是半成品。因為沒有什麼能證明你的代碼是可以運行的。測試驅動開發是一個非常好的敏捷過程的最佳實踐。單元測試還可以作為回歸測試,在修改代碼時,起到警戒線標志的作用。是否具有單元測試的意識是區分程序員是否合格的重要標准。寫不寫單元測試是區分平庸程序員和優秀程序員的重要標桿。
12.DRY
DRY是一種原則,就是Don't RepeatYourself.出自《程序員修煉之道-從小工到專家》。這條原則可以用到很多地方,比如你經常要編譯,打包,部署應用程序,供集成測試用。每次你都在重復你自己,寫一個自動化腳本(比如用ant,批處理命令)來將這些工作自動化,以提高效率。
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經常在不同的地方切換IP,如果每次手工做,也非常浪費時間,寫一個bat命令可以解決,找一個小工具也可以解決。
編碼時,對代碼的復用也是在重復你自己,雖然拷貝過程很爽,但是維護一致性就要付出巨大的工作量,特別是將來維護的人不是你的時候,使用代碼生成工具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類似的例子太多了,如果你發現你經常做一些重復的工作,就要警惕了,是否違背了這個原則,想一些辦法將他們自動化。
D. 程序員怎麼樣保證自己的程序沒有BUG!
但大部分程序員都有一個問題就是不太願意測試自己的代碼。他們草草的調式完成以後就認為工作結束,測試那是測試人員的工作。 1. 影響了程序員自己的聲譽 2. 影響了產品的質量 3. 影響了客戶的信任度 4. 這個時候再 DEBUG 難度增大了許多。 大的不說,就說多自己聲譽的影響吧。如果你的程序總會有這樣那樣的 BUG ,你得到收益會減少,即使你寫了很多代碼。 程序員必須克服一些自身的致命缺點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這個問題是什麼?前面我們已經提到,程序員對自己的代碼都非常寬容,認為那是正確的沒有問題。實際上這種想法比較正常,程序是通過程序員思考和設計之後才寫出來,程序員不會將自己認為不正確的東西寫到代碼里,而到這個時候都一直假設程序是正確的;但人非聖賢,怎麼可能不犯錯誤來。實際上程序員在對待其他程序員時候的態度就很好,帶著一種挑剔和學習的態度;但一旦對待自己的代碼就很難這么做;這就是最致命的。程序員也必須對自己的代碼帶著挑剔和學習的態度;這個基礎是假設自己的代碼是錯誤的,然後需要做的是怎麼樣證明自己的代碼是正確的。程序員自身可以在程序生成的每個階段做這些工作:仔細的設計(這個時候畫點時間是值得的,必須保證我們對自己的程序有清晰的輪廓後才能開始動手寫)、編寫代碼時、單元測試(單元測試的重要性就不在贅婿了)、功能測試。 仔細的設計:這個的仔細是說在程序員編寫代碼之前,其必須對代碼的整個結構以及邏輯結構有明確的清晰的了解,只有這個時候才可以去寫代碼。這里沒有談到文檔,但我說到了一定要清晰的思路,但清晰的思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腦袋中直接形成的,很多人都是普通人,沒有辦法在腦袋瓜中把所有問題都想清楚,那麼就記下來,特別對於復雜的邏輯。 編寫代碼:對於沒有把握的代碼,例如:新設計的演算法,最好保證其正確性。可以單獨將這部分測試,這可以讓代碼模塊化的同時又保證了代碼的正確性。一句話:少量的代碼保證質量還是比較簡單的。 單元測試:單元測試的重要性不在贅敘了,現在也有許多工具可以幫助程序員並減少工作量。 功能測試:程序員保證自己代碼質量的最後一關;為了做這樣的工作我們可能必須寫一些代碼來測試,甚至是測試工作。使用大量的 CASE 來測試,以及錯誤的 CASE 。這里和測試人員的測試不同之處在於:仍然讓程序員的注意力放在其自己的代碼范圍內,減小了排錯的難度。 如果你通過了以上的步驟都找不出你程序中有任何問題的話,那麼我想你的程序應該足夠健壯了。其實還有一點必須說明的就是:代碼 REVIEW 。 前面說道了程序員對待別人代碼的態度是挑剔和學習的態度,所以讓其他程序員來 REVIEW 你的代碼也是檢查程序有沒有邏輯錯誤的很好的辦法。團隊中應該交叉 REVIEW 代碼,這是實踐的經驗。 作為一個好的程序員必須有以上的習慣,以及對待自己代碼象孩子一樣,我們要愛惜我們的代碼,同時也要讓代碼走正確的路。
E. 少兒編程到底好不好,為什麼要學少兒編程啊
少兒編程好,少兒編程讓孩子的思考能力變強、提高孩子的耐心。如需學習少兒編程推薦選擇童程童美。學少兒編程可以提高孩子邏輯思維、專注力!
所謂少兒編程語言,更多的是引導、啟蒙的作用。這讓不會打字的孩子也可以很快上手,創造出各種好玩的游戲、動畫來獲得成就感。而且積木塊的代碼模塊可以幫助孩子們避免發生語法錯誤,從小就學會像程序員一樣思考。常見的Scratch、Tynker等都屬於少兒編程語言,都是用圖形化界面、簡單拖延代碼塊的方式教孩子學編程。編程的過程就是鍛煉抽象思維和邏輯表達的能力。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學習編程不僅培養了孩子的邏輯思維,而且對數學理解、對英語的興趣、嚴謹的哲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力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童程童美少兒編程體驗課,點擊可免費報名試聽
想了解更多關於少兒編程的相關內容,推薦咨詢童程童美。童程童美未來教育研究院,通過匯聚具備國際視野的教育專家團隊集體智慧,結合中國素質教育發展實際,提出了數字公民以及未來領袖勝任力模型,以及「1+X」素質教育新模式,始終致力於幫助每一個中國家庭構建適合自己孩子特點的家庭教育系統。
F. 作為一名程序員,最大的成就感來自哪裡
程序員的成就感是來自於他發明出的程序。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沒有任何bug。受到了周邊同事的誇獎。贊。他的成就感會發自內心的爆棚而出。
我覺得最大的成就感來自於自己作品的受到用戶喜愛,我開發過兩個用戶過億的程序
一個金山詞霸,一個YY語音。
但是最有成就感的不是這兩個,而是《金山游俠》,一個單機游戲修改器。因為這是我和另一個同學完全出於自己的興趣和需求而開發的程序,入職金山之前就做出了原型,連名字都沒有,被金山包裝成正式產品去銷售,才取名叫金山游俠。
這個產品正版只賣了幾萬套,銷售額也就100多萬,去掉開發、生產、銷售等費用,可能還是虧損的。詞霸才是盈利的,不過也不多,每年也就一兩千萬的銷售額。
最近幾年還有人在用游俠,居然還能在現在的Windows上運行,微軟保持二進制兼容的能力和決心實在驚人,因為金山游俠自從3.0以後已經14年沒繼續開發維護了。
知乎上也有人問過
金山游俠為什麼不出新版本了? - 知乎
金山游俠是兩個程序員開發的,一個是我,但是我2004年離開金山,當然不能拿代碼出來自己修改發布,因為版權屬於金山。
另一位程序員雖然還在金山,但是他很忙,因為他在金山做CEO。
G. 少兒編程是什麼課,和我們所謂的程序員一樣么
當然不一樣了。少兒編程其實就是圖形化編程,不用寫代碼,不用學計算機語言。過程全部是圖形化操作的,主要是鍛煉邏輯思維,提升個人創意為主。程序員所使用的編程語言和技術可就要復雜太多了,不是少兒階段適合學習的。
H. 一個好的程序員應該做到那些
1.先進行實驗成為本能反應 編譯器和運行環境通常能比人更快地解釋一個問題。一個優秀的程序員在拿著問題去向別人尋求幫助之前,會自己試試看並判斷方法是否有用,而不是直接找一個高級程序員問「我這么做有用嗎?」。
2.對待代碼和設計不情緒化 代碼就像紙巾:它有用你就用,沒用了就扔掉。幾乎我們所有人都認為代碼復用( code-reuse )很重要,盡管確實如此,但是這也不意味著要像養孩子那樣去對待代碼。代碼沒有感覺也不會在乎,它們會像法.
3.對編程有激情 很多程序員干這一行只是為了掙錢,如果有更好的職業,他們會毫不猶豫的辭掉程序員的工作。
I. 寫過什麼樣的代碼才是真的程序員
代碼重要嗎?當然,代碼是設計,而代碼是最有價值的可交付成果。但你真的能寫代碼嗎?你的代碼應該如何定義它?
編寫時的可維護性:是指程序或系統上線後彈出的bug,開發團隊可以在沒有其他bug的情況下及時將bug排除。保持方法的原子性,提高代碼的內聚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某些修改的影響,使某些方法的錯誤不會影響其他模塊的正常運行。寫時可維護性還包括代碼的「可測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