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程序員會變成醫生嗎

程序員會變成醫生嗎

發布時間:2023-01-17 12:46:49

程序員為什麼是個青春飯而不是像醫生律師一樣越老越值錢

作為一名有近三十年編程經驗的老炮,我想我是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

程序員確實存在著青春飯的問題,一般說來三十五歲左右,程序員的職業生涯就進入了分水嶺,要麼轉管理崗、要麼做架構師系統分析師、要麼做產品經理,總之繼續編程一般前景都不會太好。為什麼會這樣呢?看一下主流編程語言和框架的更迭周期不難看出端倪。

我們可以看到IT行業每隔10年左右老的技術就會遭到淘汰,新技術就會誕生。您大學時學的編程知識和技巧,到三十五歲時就基本上過時了,您如果繼續編程是競爭不過小鮮肉的,畢竟他們的新知識還熱乎乎的呢。這時候大部分的資深程序員基本上都靠給過去開發的系統做升級改造維持。產品周期短、技術更迭快是導致程序員吃青春飯的主要原因。

那麼程序員如何才能持續發展自己的職業生涯呢?我覺得程序員雖然是腦力勞動,但事實上跟操作工差別不大。因此,抱著寫代碼不放滿腦子都是演算法和邏輯是行不通的,要注意積累行業知識和產品知識,及時轉入上游設計或管理工作,才是長久之計。

最後,說一下程序員是無法跟醫生和律師比較的,就拿醫生來說,至少要學到三十五歲才能出道當上主治大夫。您已經要下場了,人家才登台怎麼比呀?

行業不成熟:我覺得這是主因,硬體(cpu,內存,gpu等),軟體如os,開發語言,日新月異。導致今天還很火的技術過段時間就沒有用武之地。醫療技術雖然更新迭代快,10年前的mfc,delphi已經沒多少人用了,但10年前能治病的技術現在一樣能治。

管理水平落後:國內行業高度內卷,互聯網燒錢,培訓機構鼓吹高薪,大量的人涌進it這一行。但管理水平又跟不上,資本家就通過996這種普通製造業提升產能的手段提升產能。結果就是殺雞取卵,研發的功能未必有用,研發人疲憊不堪又沒時間去思考去創新。到了35歲依舊做著增刪改查,卻比不上25歲的加班能力。

在中國,程序員行業與其他技術密集性行業一樣,老闆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利益,只要求初出校園的年輕員工,去簡單的仿造、山寨己有的、淺顯的技術與構思,用年輕人的較強的加班能力,達到產值的最大化!這就是程序員吃青春飯的由來。

殊不知,一個創造性思維的形成,是與許多方面有關的。年輕時期的碼農,到了一定年紀,知識集累到足夠多時,正是量變到質變的最佳時期,可惜,中國的老闆,不需要。所以,青春己過,程序員生涯也己過。

題外話,中國,大的軟體企業,大多集中在大城市的寫字樓。企業經菅成本大,職員生活成本大——主要是房價成本。這就導致絕大多數程序員為生活所追,只能放棄程序開發的高精方面研究、學習丶深造。年齡一到,一無是處,與新畢業學生水平差不多,精力再退化,競爭力自然在下降!換一種說法,似呼,程序員都是吃青春飯!!!

首先,是這兩個行業的特點決定的。醫生律師本身就很看中實踐經驗,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患者才會充分信任,同樣,經手官司多的律師,才會有更多司法經驗。而程序員所處的IT行業不同,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每天都需要學習新的技術,否則很快就會落伍,很少有人敢說自己把java全都搞懂了。[吐血][吐血]

其次,要區分程序員和it工程師,優秀的程序員寫幾年代碼後,可能就不再寫代碼了,轉為架構設計或者產品等等,程序員需要年輕體力好的,可是架構設計師還是需要有豐富的it經驗,對系統有全面的認識和理解,所以程序員的經驗也很寶貴,畢竟沒人想當一輩子碼農[淚奔]

很多人說程序員吃青春飯是因為IT技術變化快,不像醫生們面對的人體結構永遠不變。我想說知識更新慢可以是某些職業越老越吃香的理由,但也可以不是。真正越老越吃香的是老人報團取暖,否則新人一定勝過老人。老師這個職業是有政府的保護,民辦培訓機構老師老了也未必吃香。醫生是有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各種准入限制,否則按華為研發通訊設備招一批非專業的名校畢業生強化培訓幾個月就上崗的方式來搞的話,醫生供給不要太多。其實你一個牙科醫生把你的牙科搞好就夠用了,大學5年從頭到尾學一遍很多都是浪費。律師這是個跟人干仗的行業,老頭其實是打不過年輕人的,但所有的暴力資源都掌握在老頭們手裡,自古就是如此。

其實任何行業,如果信息充分公開共享,一個新人5年時間足以達到巔峰。之所以有需要10年20年經驗的,那是這個行業里存在等級制度,信息對低級別新人進行封鎖。還有就是一些行業學習機會成本高,需要撞運氣碰到疑難案例來積累經驗,比如醫生,但醫生如果在一些病歷密集的地方,20年經驗完全可以在2年內掌握。未來隨著AI技術發展,AI診斷將超越人類水平。

雖然程序員們可能會覺得這個世界對程序員不公,但大家也不要氣餒,可以坦然面對。IT行業正是以信息開放開源共享的精神,犧牲了老程序員們的傳統建制地位,但確推動了整個行業進而是整個世界的快速前進。如果IT行業也像傳統行業這么玩信息封鎖的話,現有短短幾十年內建立的IT互聯網基礎設施怕是需要3000年甚至3萬年以上。

這個行業知識管理做得很好,新手能快速進入一個行業.

程序員懂醫生或者律師嗎

醫生,律師,以及其它很多職業經驗可以積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而編程序的員工,經驗只能保鮮三年,最多四年,因為信息技術發展快,更新換代快!從D0s W32 到W95 W98 再到 Wme xp W7 w8 w10,從pC端到移動端,從BAsic 到PassCaL 到 DeLphi 到 VC#.net2003 到 Vs2005 Vs2007 Vs2010。。。Vs2019,再有sQLserVer2000 2005 2008 2012 到今天2020 ,大家常用的0ffice也從97 98 2000 2003 。。。發展到2020 也就二十年間,跟不上就被淘汰!!!當然程序員工資也得到了比普通工種更高的溢價。

因為沒有知識產權保護,或者說維權成本太高,所以所有互聯網企業都學BAT,賺快錢!!!怎麼賺快錢,就是「抄」,相互抄。一窩蜂的搞外賣,一窩蜂的搞打車,一窩蜂的搞外賣。[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前期佔領市場很重要,所以996,所以要年輕的勞動力!!!真不能怪企業,沒歐美那種環境。[機智][機智][機智]

② 程序員越跳槽收入越高,這是為什麼

程序員越跳槽收入越高,這是為什麼?

因為很多敢於換工作的程序員,技術經驗普遍高於當前職位的價值,而很多公司不願意培養一個沒有經驗的員工,一般的跳槽屬於中高層程序員,當然,跳槽越高,薪水也越高,最重要的是程序員可以給公司帶來更大的收益!

越跳槽收入越高,這種現象不僅限於程序員,在其他行業也是如此。其實工作經驗和能力才是跳槽的資本,大工廠程序員的工資是由新生倒掛的,但對於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的程序員來說,工資倒掛的現象並不常見。

程序員不像老師和醫生,年長程序員的就業市場就不那麼樂觀了,而且這個行業的技術更新非常快,新技術、新概念甚至新想法都在日新月異的更新換代。如果你在35歲後沒有轉型,或者沒有進入管理層,你只能找到另一條出路,趕上一群剛離開學校的強人。

以上就是我對程序員越跳槽收入越高的看法,希望以上的回答內容可以幫助到大家。

③ 20年後什麼職業可能會消失

沒有職業能真正保證不消失…不用懷疑,那個「終身職業」的時代已經結束,在將來,你隨時可能面臨失業。如果你的銀行卡余額低於1000萬,你的生活,就可能隨時陷入不穩定。所以,你應該保持一種不被淘汰的競爭力。所謂不被淘汰,就是要求你去一個長尾行業,即未來的新興行業,而不是已經開始陳舊的企業。所謂不被淘汰,就是要求你成為跨界人才,擁有不止於一個領域的本領,然後在職場跳躍自如,它還要求你,在人文、文化和藝術領域內深耕。很長時期內,人工智慧還無法進入這些領域,因為它們不能復制人類豐富的情感。

④ 當醫生還是當程序員,如何做這個兩難的選擇

關於這兩個並不是很搭邊的兩個職業,主要還是看你自己的兩個方面吧。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兩個職業。

最後的話是收入方面的問題,醫生的話更注重經驗一點,畢竟是與人的性命相關聯的,所以開頭幾年如果你沒有做出什麼大的成果或者沒有機會展露你的技術的話,可能要熬很多年才能慢慢晉升了;而程序員則是看你能否能創造出更棒的數據了,如果你計算機技術方面比較強大,做出的程序棒,當然可以選擇這個呀。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⑤ 程序員為什麼是吃青春飯,而不是像醫生律師一樣越老越值錢

程序員也是越老越吃香,問題是大多聘不起和工資吸引力不夠了。中國程序沒幾年,很多工作10年後就有500萬以上資產了,靠程序理財和偶爾接外快輕松年入50萬以上,一些創業元老級更是手握億元資產靠分紅理財就能年入千萬。所以很多企業工資對程序員沒吸引力了,加上孩子需要陪伴之類,程序員選擇退休。財富自由後每天在家陪孩子,偶爾做做外快,和對象秀恩愛享受生活,工作還有什麼吸引力?順便說一下,程序員財富自由不是中國個例。美國前幾個月因為有一個上古程序,因為年輕的會的人太少發愁,有些老人去幫忙~都看不上人家的錢了。
程序員一般消費慾望也低。像明星,漏稅9億的還要賺錢,因為鬧離婚手裡剩幾百萬的就喊生活拮據的,因為消費慾望高。程序員大多出身理工科,消費慾望只比普通人高一些,不會名牌包,化妝品等買上一堆當擺設,互相攀比也沒娛樂圈嚴重,所以不工作後收入完全能滿足他們的消費慾望。

⑥ 24歲的程序員轉行學醫可以嗎

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考試,本科必須是臨床醫學(現在不再區分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其他專業沒有報名資格。我建議你先把上述這段話的真實性驗證一下,然後堅持學醫的話——就參加2020年高考即可,高考沒有年齡限制.。再有,本科5年畢業去不了三甲和三級醫院,二級醫院去了也要參加三年「住院醫師規培」才能稱作醫生。其他的東西,你讀完上述這些話,還保持興趣,歡迎繼續提問。[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

不建議轉行,因對寫程序代碼的部分了解,感覺還是醫學還是難一些,因為學程序軟體一般只要你肯付出努力,學習完所有知識還是有收獲的,悟性高一點的可以不用其他人的指導自己寫代碼;但是醫學學完理論知識完全還是一個小白,就算考到證如果不接觸臨床的話,完全不敢自己看病,而且沒有人指導帶路是完全不行的;當然程序員熬夜辛苦是公認的,但是當醫師也需要輪夜班,上手術;其次是年齡和學歷,一般現在醫生至少要讀到研究生,讀到博士也很常見,醫生一般要30出頭才能自己開始賺錢。

這強烈不建議啊,想想大學,醫學一般都是五年的,為什麼?因為醫學是直接對應人的身體 健康 的,是救死扶傷的,不是學個半徑八兩就能就業的。學不好不是去救人,是去害人。想學好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

程序員沒什麼不好的啊,工資待遇不比當醫生差,但是兩個職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累,在自己熟悉的領悟繼續深造下去相信會比半途轉業要發展的快。當然如果自己實在對做程序員沒興趣,我覺得可以轉去做一些要求沒有那麼高的行業,比如自己做生意什麼的。兄弟,謹慎啊!

醫生都想轉行,你想往裡跳

24歲可以算是一個正常的人生轉行臨界點,正常情況下此時的你尚未成家,沒有太多的壓力,心思重點應該就在職業規劃上。個人觀點不管學醫也好做程序員也好,按照內心的方向去發展,沉澱下來,都會不遲不早的在你需要的時候收獲回報~但往後想轉行隨著年齡的增長,耽誤就會越來越明顯!

我是25歲轉行成為一名程序員的,對於我個人經歷而言,總覺得晚了些,不過我還是慶幸抓住了這個機遇,抓住了職責生涯中的一顆救命稻草。學醫我不了解,就程序員這個行業,已經沒有往年的口碑好了!學醫的話應該不存在這個飽和的問題吧,算是穩定的,畢竟是公務員性質一樣~

不建議。你要先有醫學學位才能考執業醫師,這就要5年了,也就是你29歲才能拿到執業醫。一般情況大醫院都要博士學歷,你讀個博士碩士再要6到9年。你最早35歲才能參加工作。還有可能工作前,需要3年規范化培訓和3年專業培訓,將近40歲這時候你才參加工作,剛參加工作一個月才大概3000到5000元,還要值夜班,估計比程序員還掉頭發,你還是繼續做程序員吧。

可以要看你的天賦,我身邊就有,剛從他那裡看病回來,北大畢業,it精英,後來改學中醫,很厲害,現在還有自己的醫院

相反倒是可以,24歲學醫轉行學編程。

7500元,手把手帶到就業滿意為止。一天不曠課,學完退款1000元。

現在正在深化醫改,關於醫生的收入,將不再灰色化、也不再不匹配,雖然還是會很累。如果你有這個毅力,可以去學啊,不過學醫可是很艱苦的。

別24歲學醫,大概40多開始學,到60多你就是40年老中醫

⑦ 程序員的職業生涯是多長

一般是到35歲,看你從什麼時候開始了。如果一個大學生畢業後開始做程序員,22歲開始,那就是13年!當然,現在程序員逐漸小齡化,有些人不到20歲就開始做程序員了!
35歲是個門檻,很多人到35歲就改行了,因為大齡的程序員不吃香了,這個時候做不到管理崗位,就會被公司淘汰!事實上也不需要那麼多管理崗,所以這個時候就要想好退路了!
不知道這么說你明白了嗎?
望採納

⑧ 程序員未來前景如何大齡程序員出路在哪裡

其實程序員什麼35歲就不行了的說法是個偽命題,是人為的強加的致幻劑。雖然軟體行業有其特殊性,但是也有其普遍性。其他行業35歲那才真正進入事業快車道,軟體行業我認為也差不多。

軟體行業不光是寫代碼,積累到35歲,如果還能寫代碼那一定是經驗豐富,代碼水平高,即便繼續寫代碼那也比一般的人好,當然排除那些不思進取不學習的人。

最差帶幾個人做個項目經理做項目就比年輕仔強很多。不但可以利用自己的經驗還可以寫關鍵代碼。年齡其實不是問題。

那問題是什麼給大家的印象是35歲程序員就沒得混了?其實現在很多程序員其實是碼農,大家說IT行業是一個知識更新非常快的行業,其實也不盡然 ,更新的是表面,其本質一直沒變,一個碼農一般都學的是皮毛,就懂一點什麼框架 的編程,缺乏學習能力,不懂軟體最基本的原理,學校學的那點一旦過時就什麼也不剩了,那面臨的就是淘汰。

如果是一個了解軟體本質,學習能力強的人,語言只是形式,對於一個項目,覺得什麼語言合適就用什麼語言,你懂一門語言,另外一門語言要不了一個星期就可以編程了,關鍵還是基礎,是原理,是思想和經驗。

所以程序員們,不要被別人的致幻劑迷糊了,只要你肯學能進步,喜歡軟體開發,年齡一定不是問題,只能越來越吃香。

本人作為程序員,曾經也為這個問題困擾著。程序員在35歲就會面臨各種問題,身邊也有這樣的例子,上一家公司有一個同事,40歲了還在寫代碼,他的工資不高。後來項目預算超標了,他也就成為了被裁員的對象。那是我第一次感覺到了年齡越大而帶來的危機。

但是話有說回來了,40歲了還在寫代碼。只能說明了他對自己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或者個人的不思進取造成的。IT行業有他的特殊性,第一個特殊性就是知識更新很快,第二個就是很注重職業規劃。

所以要想不被淘汰,要麼積極學習沒擁有很厲害的技術,成為一個領域的技術專家。要麼走管理路線,在平時上班的時候就要注重這方面的培養,首先要在工作中鍛煉,還有考取一些專業的證書來給自己增加競爭力。

當然也有的選擇自己創業,這是最好的結果。所以,在當下最重要的是怎麼給自己規劃。多考慮這方面的問題,要是想通了也就沒有那麼的糾結了。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也希望大家能夠說明自己的觀點,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大家都知道程序員也分為做什麼開發的程序員,比如市面上最流行的Java、C語言、C++、python、PHP等等開發程序員,未來的發展是不一樣的。

其實,我覺得未來發展前景的話,要找天花板較高的語言來作為基礎學習,慢慢的把自己的架構思維給建立起來。

等你擁有自己的架構思維之後,其實語言就是一種工具而已,所以一定要清晰規劃自己該學習什麼語言,該怎麼樣來學,我在這里推薦Java語言,因為Java語言的學習就能夠幫你初期建立這種思維方式,還有Java語言的獨特性,證明了它的優越性!也證明了它的天花板比其它語言要高,當然上手難度也比較高,自己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關於大齡程序員出路,我這里得多說一嘴!

一提到大齡程序員,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到,35歲中年危機。

不可否定,35歲這個詞確實很扎心,也是許多程序員的恐懼所在,但是,請大家不要驚慌,要給自己打一針強心劑。

30而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吧?但是也不然,也看個人的機遇和努力!程序員也是一樣!

這里就說到了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從22歲畢業實習再到30歲這八年時間,處於一段技術磨合和提升期,也就是技術的沉澱,沉澱到了一定的時間之後,就要考慮管理經驗的提升,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上、思想上、精神上都會出現惰性,當然也跟自己的運動有關系,要加強自己對身體的鍛煉,每年做體檢!

30歲之後,有的人考慮單飛,自己找合夥人創業,自己開公司求發展;有的人繼續按部就班,沉浸在996的世界之中;有的人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技術能力和架構思維,在大廠中繼續深造,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

不知道你們是屬於哪種,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個人的思維!希望自己能夠好好考慮一下,從自己下手,徹底的改變自己,不然淘汰是遲早的事兒。

三點:改變自己的思維;加強自己鍛煉;做好職業規劃!

以上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我是個IT新人,程序員的未來前景毫無疑問是不可小看的。世界逐步進入5G時代,對於程序員來說即是挑戰也是機遇,5G時代到來必將會帶了新的技術升級,也必將淘汰舊的技術,所以說對於程序員即是挑戰也是機遇,只有不斷地學習你才能把我好這一機遇,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但首先你得是有準備的豬 。

對於大齡程序員,我是這樣子想的,等我年齡大了,不可能一直處在代碼一線,要麼轉管理崗位,如:技術主管,產品經理,項目經理,有能力的做個技術總監。

要麼轉行,我朋友常常給我開玩笑說,等年齡大了,我們去送外賣吧!自由自在,月入過萬

要麼拿出積累多年資金、人脈開始創業

在民企,大齡程序員確實不好混了。華為裁掉35歲以上的普通員工,就說明這些大公司只需要年輕人,加班苦幹。年紀大了,拖家帶口的,加不動班了,就勸退。這種情況說明這種工作都是些按部就班的,沒什麼創造性的工作,不需要很多經驗。

外企的情況會好一些,50多歲的頭發花白的程序員依然在工作,他們看重的是工作的積累,經驗。公司也把這些人當做公司的財富。國內因為抄襲太嚴重,不太注重知識產權,導致程序員的地位並不高。

大齡程序員要在工作之餘,發展一些副業,多學些技能,考一些證書,做一些理財投資等等。保證自己萬一被裁員,不至於沒有收入陷入焦慮。

這問題問的,大齡農民工出路在哪兒?

所以了,人口總量下滑,人力資源不足,大齡程序員總是有人要的,只不過不同水平的去向、待遇不同罷了,這跟年齡、行業沒關系,哪個年齡哪個行業都一樣有分化。

首先,程序員這個職業不再是個香餑餑,這一點各位程序員必須要擺正心態!隨著人工智慧在編程方面的運用以及程序員數量的大規模上漲,未來大多數程序員的待遇會跟 社會 平均工資看齊,短時間依然會有優勢,但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優勢必然轉為劣勢。為何?供需決定價格,以前供不應求當然價格高,未來供大於求甚至每個人都會編程,自然沒啥議價空間。而那些沒人願意乾的臟活累活自然成為高收入崗位。

其次,許多程序員會成為領導或者老闆,畢竟 社會 需求在,有大需求也有小需求,對用戶需求敏感的人自然能夠抓住機會自己創業。

再有,某些高收入程序員會跨界進入別的行業,畢竟有了資本有了 社會 經驗,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

最後,大多數沖不上去也沒錢或沒想跨界的,繼續待在公司里搬磚,雖然加班比不上年輕人,但畢竟經驗豐富,碼代碼的速度和質量是有的,只不過工資持平獎金下降不忍也得忍啊,畢竟為了生活,別的很多職業人家的工資本就是好多年沒變化,程序員也不會例外,之前例外是因為供不應求。

有人說程序員是腦力活,跟農民工不能比,六十歲農民工還能幹活,六十歲程序員腦子怎麼跟得上?作為過來人,筆者可以向各位保證:越大的團隊,里邊需要動腦子的人越少,大多數大廠的程序員混到最後都是乾的力氣活,根本不需要腦子,這就是熟練度。至於這是好是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優秀的程序員不論年齡大小,前景都非常好!巨大的市場需求決定了優秀程序員的緊缺性,在數字化時代,已經沒有哪個行業會離開軟體的支撐,這個趨勢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改變。

一般來說,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工作的時候精力會跟不上,但從另一個角度講,年齡大了,經驗就會更豐富,尤其對於像程序員這種知識型工種,只要他肯學習,跟上技術的進步和變化,他就不會落後,就會繼續有用武之地。

軟體技術的變化也是非常大的,新的框架、新的開發環境、新的編程語言不斷出現,程序員也要注重自身的學習和修養,為斷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技術發展,只有這樣,程序員才會永葆青春。

當然如果已經功成名就,賬務自由,選擇別的職業也挺好,人各有志,看個人發展和興趣愛好!

30+程序員一枚,剛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先簡要說下我對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下面,我們就來一一解釋。

程序員是有前(錢)途的職業


首先是 金錢 方面。在所有行業裡面,it行業是比較有前(錢)途的職業,我想這句話可能極少有人反駁。當程序員相對來說能掙錢,即使這些錢是需要加班加點掙來的,但是總歸來說提供了普通人一個掙相對高薪的途徑。即使在北上廣深,當程序員也相對其它行業更容易買車買房,站穩腳跟。另外,每年無數的大專本科生上培訓班,當程序員也很能說明情況。


其次是 行業發展 方面。程序員從事的是it行業的工作,是一門用技術改變生活的行業,it技術已經應用於方方面面,這也無形中給程序員提供了更廣闊的用武之地。


大齡程序員的出路


關於大齡程序員的問題,其實我覺得更應該說是 一個普通人中年危機的問題 。因為年齡大了,薪資相對新人更高,加班能力更差是大部分行業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這個問題在it行業放的更大了。網路當中很多所謂的35歲問題,一部分是來自於程序員的自嘲,一部分情況其實是因為部分大齡程序員拿慣了高工資,沒有做人生規劃,技術沒有提升,然後又遇到了中年危機後無所適從罷了。可能有人會說老師,醫生等行業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成長什麼的,這個確實有其相關性。但是程序員畢業就拿高薪,其它行業可能要積累很多年(這里說的是平均,個例不探討)。


至於出路,我認為出路有很多:

當然,我這里說的大齡程序員指的是正常的程序員,不是那種天天混混日子,突然一裁員發現自己啥也不會的人,我覺得這種人基本上是很難有出路的。


關注令狐一沖,關注區塊鏈和IT技術!

計算機是未來人類的一個發展方向,是生產力提高的方向,而且是長期發展的,所以程序員不會過剩,也不會淘汰。至少在50年內,還看不到能夠代替計算機發展的新工具,可以看到的是,計算機本身的發展。而程序員在出路方向上有很多選擇:

1,軟體方向:軟體是計算機與人類交換的媒介,很多大型軟體公司已經存在幾十年了,還將繼續發展下去。

2,硬體方向:計算機本身的發展,需要 科技 進步,在新材料研究,製造工藝提升,架構設計運用方面,都需要不斷提升。

3,物聯網方向:這個不用多說,物聯網是在在互聯網基礎上,通過射頻識別(RFID)、 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感測設備等方面,給我們帶來便利,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經離不開了。

4,人工智慧:簡單舉個例子,小愛同學能和你進行簡單交流,阿爾法狗,打敗了全世界所有頂尖圍棋高手。

5,數字媒體技術:數字媒體技術是一個結合了數字技術、媒體與藝術設計的多學科交叉專業。它注重創意,利用媒體技術,在 游戲 、移動互聯網、互動 娛樂 、影視動畫等領域展開研究和創作,重在培養能夠熟練地應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從事數字媒體製作、圖形圖像處理、動畫設計等。

6,以上是主要方向,還有很多,這里用四

個字概括:等等,等等。

⑨ 985本碩臨床醫學,轉行去計算機可能嗎

985本碩臨床醫學轉行去做計算機是可以的,不過學習起來是比較難的,可能需要三年到四年才能真正入行,畢竟不是科班出身,大學學的也不是計算機。你可以先去讀醫學碩士,在試著接觸一下計算機方面的知識,看看自己能不能學會,不能太著急。

在學習計算機知識的時候,可以先看看自己對於代碼有沒有悟性或者興趣,然後去刷一刷題或者試著接觸一些項目,看看能不能做的會,這樣才可以真正的轉行。

⑩ 當醫生還是當程序員,如何做這個兩難的選擇呢

其實做醫學跟計算機的交叉行業是很有前途的一個方向。在大概十年前,我爸爸還是用SPSS做醫學數據處理的時候,那個時候我會看的眼花繚亂,但是他老人家做的就是把已有的醫學數據做數字化處理,並且通過做好的數據對各種病症做更加詳細准確的分析,也因此寫出很多篇與此相關的論文。在去年,我有個學長利用Matlab對圖像進行識別,分析醫療數字切片,可以近乎准確的計算出切片圖片內紅細胞白細胞以及異常細胞數量,當年憑借著這項簡單的技術參加IEEE會議,論文EI檢索。他今年的畢業論文也因此相關。我想講的並不是利用計算機做醫學方面的事情可以多麼簡單的獲得成就獲得論文。只是如果能將這兩個方面融合在一起,會更有發展前景。醫學不再是僅僅需要人工跟體力就能醫治病人的一門科學,現代醫學要與現代的技術相結合。在提高醫學診斷的准確率的同時,利於計算機可以為各項醫學數據做好分析,從分析結果中得到更加不為人知的事實。這也是將醫學與計算機相結合的必要性。能做好醫生的人很多,能做好程序員的人也很多。但是能做好醫生的程序員或者能做好程序員的醫生並不多。21世紀是數據的時代,醫學數據又有那麼多不為人所系統利用的部分,在前人的基礎上講這些數據系統化條理化將會獲得更大的收獲。

閱讀全文

與程序員會變成醫生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馬程序員路徑大全 瀏覽:1000
saas平台PHP 瀏覽:333
雲伺服器科學計算配置怎麼選 瀏覽:649
jar解壓命令 瀏覽:609
php正則問號 瀏覽:299
無線已加密不可上網是怎麼了 瀏覽:464
什麼app可以免費做手機 瀏覽:375
異性下載什麼app 瀏覽:680
51單片機程序單步視頻 瀏覽:241
家庭寬頻如何連接伺服器 瀏覽:119
汽車高壓泵解壓 瀏覽:772
上門正骨用什麼app 瀏覽:761
安卓為什麼免費使用 瀏覽:397
加密貨幣都有哪些平台 瀏覽:628
python和matlab難度 瀏覽:391
python爬蟲很難學么 瀏覽:574
小米解壓積木可以組成什麼呢 瀏覽:818
為什麼滴滴出行app還能用 瀏覽:567
怎麼升級手機android 瀏覽:926
php權威編程pdf 瀏覽: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