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伺服器命令庫設置

伺服器命令庫設置

發布時間:2023-01-18 00:22:58

linux配置dns伺服器配置命令

linux配置dns伺服器配置命令

Linux系統的DNS伺服器怎麼配置,配置命令有哪些?下面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實驗目的

熟悉Linux系統中DNS伺服器的配置方法。理解配置過程的基本步驟的作用。

二、實驗任務

(1)建立正向搜索區域,為網路個台伺服器建立主機記錄、別名記錄。為網路建立郵件交換器記錄。使得客戶機能夠根據伺服器主機域名搜索出其IP地址。

(2)建立反向搜索區域,為網路個台伺服器建立反向記錄,使得客戶機能夠根據伺服器主機IP地址搜索出其域名。

三、實驗內容

1)DNS伺服器配置的主要步驟:

首先在桌面右擊,選擇【新建終端】;

1. 查看系統中是否已經安裝了DNS伺服器程序BIND,命令如下:

[root@libl root]#rpm –qa |grep bind(對照書本查看,一般都會有安裝的。)

2、用命令直接啟動dns伺服器,命令如下:[root@libl root]# service named start

3、編輯主配置文件/etc/named.conf,主要是添加正向解析和反向解析,文件內容如下:

// generated by named-bootconf.pl

options {

directory "/var/named";

/*

* If there is a firewall between you and nameservers you want

* to talk to, you might need to uncomment the query-source

* directive below. Previous versions of BIND always asked

* questions using port 53, but BIND 8.1 uses an unprivileged

* port by default.

*/

// query-source address * port 53;

};

//

// a caching only nameserver config

//

Controls {

Inet 127.0.0.1 allow { localhost; } keys {rndckey; } ;

} ;

zone "." IN {

type hint;

file "named.ca"; //用來指定具體存放DNS記錄的文件

};

zone "localhost" IN { //用來指定具體存放DNS記錄的文件

type master;

file " localhost.zone";

allow-update { none ;} ;

};

zone "0.0.127.in-addr.arpa" IN { //定義一個IP為127.0.0.* 的反向解析

type master;

file "named.local";

allow-update { none ;} ;

};

zone "test.com" IN { //指定一個域名為test.com的`正向解析

type master;

file "test.com.zone";

};

zone "173.168.192.in-addr.arpa" IN { //定義一個IP為192.168.173.* 的反向解析

type master;

file "173.168.192.in-addr.arpa .zone";

} ;

Include “/etc/rndc.key” ;

4、配置正向解析文件

正向解析是根據域名得到其IP地址。編輯正向解析文件/var/named/test.com.zone 如下:

$TTL 86400

@ IN SOA dns.test.com. webmaster.test.com. (

20110510; // 系列號,其值通常設置為日期。

28800; //刷新時間

7200; //重試

604800; //過期

86400; //生存時間

)

IN NS dns

@ IN MX 1 mail

dns IN A 192.168.173.66

www IN A 192.168.173.65

mail IN A 192.168.173.67

ftp IN CNAME www.test.com

5、配置反向解析文件

反向解析文件提供IP地址查詢相應 DNS主機名。編輯反向解析文件/var/named/173.168.192.in-addr.arpa .zone 如下:

$TTL 86400

@ IN SOA dns.test.com. webmaster.test.com. (

20110510; //

28800;

7200;

604800;

86400;

)

IN NS dns.tes.com.

66 IN PTR dns.test.com.

65 IN PTR www.test.com.

67 IN PTR mail.test.com.

6、接下來重啟dns伺服器,命令如下:[root@libl root]# service named restart

7、設置dns客戶端。

對於windows2003環境系的dns客戶端,使IP地址設為靜態設置,其地址為192.168.173.65,子網掩碼為 255.255.255.0,默認網關為192.168.173.254,首先DNS伺服器(p)為192.168.173.66

8、測試DNS伺服器。

1)在桌面的【開始】那點擊後又點擊【運行】

2)在彈出的面板上輸入“cmd”後就出現【命令提示符】下輸入“ping dns.test.com”查看正向解析是否成功,接著再輸入“ping 192.168.173.66”查看反向解析直接啟動DHCP伺服器,是否成功。若不成功,則在linux系統的配置dns伺服器的機上的【新建終端】上先啟動dns伺服器,接著再查看正反向解析文件有沒有建立好,命令如下:[root@ root]# named –g

;

⑵ [code.nginx] Nginx伺服器高級配置

這里提及的參數是和IPv4網路有關的Linux內核參數。我們可以將這些內核參數的值追加到Linux系統的/etc/sysctl.conf文件中,然後使用如下命令使修改生效:

這些常用的參數包括以下這些。
** 1. 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參數 **
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表示當每個網路介面接收數據包的速率比內核處理這些包的速率快時,允許發送到隊列的數據包的最大數目。一般默認值為128(可能不同的Linux系統該數值也不同)。Nginx伺服器中定義的NGX_LISTEN_BACKLOG默認為511.我們可以將它調整一下:

** 2.net.core.somaxconn參數 **
該參數用於調節系統同時發起的TCP連接數,一般默認值為128。在客戶端存在高並發請求的情況下,在默認值較小,可能導致鏈接超時或者重傳問題,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結合並發請求數來調節此值。

** 3.net.ipv4.tcp_max_orphans參數 **
該參數用於設定系統中最多允許存在多少TCP套接字不被關聯到任何一個用戶文件句柄上。如果超過這個數字,沒有與用戶文件句柄關聯的TCP套接字將立即被復位,同時給出警告信息。這個限制只是為了防止簡單的DoS(Denial of Service,拒絕服務)攻擊。一般在系統內存比較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增大這個參數的賦值:

** 4.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參數 **
該參數用於記錄尚未收到客戶端確認信息的連接請求的最大值。對於擁有128MB內存的系統而言,此參數的默認值是1024,對小內存的系統則是128。一般在系統內存比較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增加這個參數的賦值:

** 5.net.ipv4.tcp_timestamps參數 **
該參數用於設置時間戳,這可以避免序列號的卷繞。在一個1Gb/s的鏈路上,遇到以前用過的序列號的概率很大。當此值賦值為0時,禁用對於TCP時間戳的支持。在默認情況下,TCP協議會讓內核接受這種「異常」的數據包。針對Nginx伺服器來說,建議將其關閉:

** 6.net.ipv4.tcp_synack_retries參數 **
該參數用於設置內核放棄TCP連接之前向客戶端發送SYN+ACK包的數量。為了建立對端的連接服務,伺服器和客戶端需要進行三次握手,第二次握手期間,內核需要發送SYN並附帶一個回應前一個SYN的ACK,這個參數主要影響這個進程,一般賦值為1,即內核放棄連接之前發送一次SYN+ACK包,可以設置其為:

** 7.net.ipv4.tcp_syn_retries參數 **
該參數的作用和上一個參數類似,設置內核放棄建立連接之前發送SYN包的數量,它的賦值和上個參數一樣即可:

在Nginx配置文件中,有這樣兩個指令:worker_processes和worker_cpu_affinity,它們可以針對多核CPU進行配置優化。
** 1.worker_processes指令 **
worker_processes指令用來設置Nginx服務的進程數。官方文檔建議此指令一般設置為1即可,賦值太多會影響系統的IO效率,降低Nginx伺服器的性能。為了讓多核CPU能夠很好的並行處理任務,我們可以將worker_processes指令的賦值適當的增大一些,最好是賦值為機器CPU的倍數。當然,這個值並不是越大越好,Nginx進程太多可能增加主進程調度負擔,也可能影響系統的IO效率。針對雙核CPU,建議設置為2或
4。如果是四核CPU,設置為:

設置好worker_processes指令之後,就很有必要設置worker_cpu_affinity指令。

** 2. worker_cpu_affinity指令 **
worker_cpu_affinity指令用來為每個進程分配CPU的工作內核。這個指令用來為每個進程分配CPU的工作內核。這個指令的設置方法有些麻煩。
如下圖所示:

worker_cpu_affinity指令的值是由幾組二進制值表示的。其中,每一組代表一個進程,每組中的每一位表示該進程使用CPU的情況,1表示使用,0表示不使用。注意,二進制位排列順序和CPU的順序是相反的。建議將不同的進程平均分配到不同的CPU運行內核上。
如果設置的Nginx服務的進程數為4,CPU為4核,因此會有四組值,並且每組有四位,所以,此指令的設置為:

四組二進制數值分別對應4個進程,第一個進程對應0001,表示使用第一個CPU內核。第二個進程對應0010,表示使用第二個CPU內核,以此類推。
如果將worker_processes指令的值賦值為8,即賦值為CPU內核個數的兩倍,則worker_cpu_affinity指令的設置可以是:

如果一台機器的CPU是八核CPU,並且worker_processes指令的值賦值為8,那麼worker_cpu_affinity指令的設置可以是:

** 1.keepalive_timeout指令 **
該指令用於設置Nginx伺服器與客戶端保持連接的超時時間。
這個指令支持兩個選項,中間用空格隔開。第一個選項指定客戶端連接保持活動的超時時間,在這個時間之後,伺服器會關閉此連接。第二個選項可選,其指定了使用Keep-Alive消息頭保持活動的有效時間,如果不設置它,Nginx伺服器不會向客戶端發送Keep-Alive消息頭以保持與客戶端某些瀏覽器(如Mozilla、Konqueror等)的連接,超過設置的時間後,客戶端就可以關閉連接,而不需要伺服器關閉了。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置此值,建議從伺服器的訪問數量、處理速度以及網路狀態方面考慮。下面是此指令的設置示例:

該設置表示Nginx伺服器與客戶端連接保持活動的時間是60s,60s後伺服器與客戶端斷開連接。使用Keep-Alive消息頭保持與客戶端某些瀏覽器(如Mozilla、Konqueror等)的連接時間為50s,50s後瀏覽器主動與伺服器斷開連接。

** 2.send_timeout指令 **
該指令用於設置Nginx伺服器響應客戶端的超時時間,這個超時時間僅針對兩個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建立連接後,某次活動之間的時間。如果這個時間後客戶端沒有任何活動,Nginx伺服器將會關閉連接。此指令的設置需要考慮伺服器訪問數量和網路狀況等方面。下面是此指令的設置示例:

該設置表示Nginx伺服器與客戶端建立連接後,某次會話中伺服器等待客戶端響應超時10s,就會自動關閉連接。

** 3.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指令 **
該指令用於設置Nginx伺服器允許的客戶端請求頭部的緩沖區大小,默認為1KB。此指令的賦值可以根據系統分頁大小來設置。分頁大小可以用以下命令取得:

有過Nginx伺服器工作經驗的可能遇到Nginx伺服器返回400錯誤的情況。查找Nginx伺服器的400錯誤原因比較困難,因為此錯誤並不是每次都會出現,出現錯誤的時候,通常在瀏覽器和日誌里也看不到任何有關提示信息。根據實際的經驗來看,有很大一部分情況是客戶端的請求頭部過大造成的。請求頭部過大,通常是客戶單cookie中寫入了較大的值引起的。於是適當增大此指令的賦值,允許Nginx伺服器接收較大的請求頭部,可以改善伺服器對客戶端的支持能力。一般將此指令賦值為4KB大小,即:

** 4.multi_accept指令 **
該指令用於配置Nginx伺服器是否盡可能多的接收客戶端的網路連接請求,默認值為off。

本節涉及的指令與Nginx伺服器的事件驅動模型密切相關。

其中,number為設置的最大數量。結合worker_processes指令,我們可以計算出Nginx伺服器允許同時連接的客戶端最大數量Client = worker_processes * worker_connections / 2;
在使用Nginx伺服器的過程中,筆者曾經遇到過無法訪問Nginx伺服器的情況,查看日誌發現一直在報如下錯誤:

根據報錯信息,推測可能是Nginx伺服器的最大訪問連接數設置小了。此指令設置的就是Nginx伺服器能接受的最大訪問量,其中包括前端用戶連接也包括其他連接,這個值在理論上等於此指令的值與它允許開啟的工作進程最大數的乘積。此指令一般設置為65535:

此指令的賦值與linux操作系統中進程可以打開的文件句柄數量有關系。按照以上設置修改此項賦值以後,Nginx伺服器報以下錯誤:

究其原因,Linux系統中有一個系統指令open file resource limit,它設置了進程可以打開的文件句柄數量。worker_connections指令的賦值當然不能超過open file resource limit的賦值。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在你的Linux系統中open file resource limit的賦值。

可以通過一下命令將open file resource limit指令的值設為2390251:

這樣,Nginx的worker_connections指令賦值為65535就沒問題了。

其中,limit為Linux平台事件信號隊列的長度上限值。
該指令主要影響事件驅動模型中rfsig模型可以保存的最大信號數。Nginx伺服器的每一個工作進程有自己的事件信號隊列用於暫存客戶端請求發生信號,如果超過長度上線,Nginx伺服器自動轉用poll模型處理未處理器的客戶端請求。為了保證Nginx伺服器對客戶端請求的高效處理,請大家根據實際的客戶端並發請求數量和伺服器運行環境的處理能力設定該值。設置示例為:

其中,number為要設置的數量,默認值均為32。

其中,number為要設置的數量,默認值均為512.
使用kequeue_changes方式,可以設置與內核之間傳遞事件的數量。

其中,number為要設置的數量,默認值均為512。

7.rtsig_signo指令
該指令用於設置rtsig模式使用的兩個信號中的第一個,第二個信號是在第一個信號的編號上加1,語法為:

默認的第一個信號設置為SIGRTMIN+10。

提示
在Linux中可以使用一下命令查看系統支持的SIGRTMIN有哪些。

8.rtsig_overflow_* 指令
該指令代表三個具體的指令,分別為rtsig_overflow_events指令、rtsig_overflow_test指令和rtsig_overflow_threshold指令。這些指令用來控制當rtsig模式中信號隊列溢出時Nginx伺服器的處理方式,語法結構為:

其中,number是要設定的值。
rtsig_overflow_events指令指定隊列溢出時使用poll庫處理的事件數,默認值為16。
rtsig_overflow_test指令設定poll庫處理完第幾件事件後將清空rtsig模型使用的信號隊列,默認值為32。

rtsig_overflow_threshold指令指定rtsig模式使用的信號隊列中的事件超過多少時就需要清空隊列了。

⑶ 在Linux系統下伺服器需要每周一的19:00執行該命令,該怎麼設置

在終端下執行 crontab -e(需要root許可權),進入vi編輯窗口,添加一行:

0 19 * * 1 /bin/sh /home/worker/clean_log.sh

補充:vi下按i進入編輯模式,按ESC返回命令行模式,在命令行模式下按ZZ快捷鍵即為存檔退出。

⑷ linux下怎麼用命令設置ftp伺服器

vsftpd軟體包安裝過了?
知識用命令可能性應該不大,相關的配置文件要根據要求修改啊:
vi /etc/vsftpd/vsftpd.conf #vsftpd.conf是vsftpd伺服器的主配置文件
vi /etc/ftpusers #ftpusers用於保存不允許進行FTP登錄的本地用戶帳號
啟動腳本名稱是vsftpd /etc/init.d/vsftpd
vsftpd服務需要設置在運行級別3和5自動啟動
# chkconfig --level 35 vsftpd on
伺服器啟動
# service vsftpd start
伺服器停止
# service vsftpd stop
伺服器狀態查詢
# service vsftpd status
ftp命令登錄FTP伺服器的格式
# ftp 192.168.1.2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⑸ minecraft伺服器命令

一般伺服器命令大全:

1./ping 輸完後出現Pong!時間的間隔就是你和伺服器的<延時越久出現延時越高>

2./sethome #設置家的位置,與下面指令搭配

3./home #瞬移 回到家

4./warp [warp點] #瞬移到伺服器支持的warp點,單獨/warp查看都有哪些點

5./back #返回死亡位置或上次傳送位置

6./spawn #返回出生點

7./money #查看自己的腰包

8./tpa 玩家ID #請求傳送到某玩家身邊

9./tpaccep #接受傳送請求

10./tpdeny #拒絕傳送請求

伺服器中的OP或者是腐竹才能使用的命令:

!服主命令在後台(cmd或Pail都行)和游戲中都可使用,後台使用去掉「/」

重要 /manuadd ajj builder(或player) #給某玩家建造許可權!↑Essentials默認的保護系統,首次進入的玩家默認群組是遊客,只能參觀不能建造,需次命令給予許可權

/manuaddv 添加玩家(前綴prefix/後綴suffix)
比如 /manuaddv 玩家名 prefix 神

/manudelv 刪除玩家(前綴prefix/後綴suffix)
比如 /manudelv 玩家名 prefix

/vanlish 進入隱身,讓其它玩家看不見你

/op 玩家ID #讓某玩家成為OP

/deop 玩家ID #撤銷某玩家的OP權力

/clearinventory 清空某玩家的背包

/invsee 查看某玩家的背包

/lightning 上天的力量!讓閃電劈在某玩家的頭上

/listgroups #查看現有群組

/mangaddp 群組名 許可權名 #給某個群添加許可權

/mangdelp 群組名 許可權 #給某個群組刪除許可權

/manuaddp 玩家ID 許可權 #給某玩家添加許可權

/manudelp 玩家ID 許可權名 #給某玩家刪除許可權

1.kick 玩家名字 -踢除玩家

2.ban 玩家名字 -封禁玩家

3.pardon 玩家名字 -解除封禁玩家

4.ban-ip ip -封禁IP

5.pardon-ip ip -解除封禁IP

6.op 玩家名字 -給玩家管理員許可權

7.deop 玩家名字 -解除玩家管理員許可權

8.tp 玩家1 玩家2 -傳送玩家1到玩家2的身處的地方

9.give 玩家名字 ID 數量 -給玩家物品

10.tell 玩家名字 信息 -給玩家私信

11.stop -關閉伺服器

12.save-all -強制保存伺服器

13.save-off -關閉保存伺服器功能

14.save-on -開啟保存伺服器功能

15.list -查看在線玩家

16.say 信息 -向在線玩家發出信息

17.time set 時間 -設定伺服器內時間

18.gamemode 玩家名 0/1 -設定玩家模式 (版本1.8.1+)

19./setspawn #設置出生點位

20./setwarp #設置傳送點

21./eco take 玩家ID 數量 給玩家扣錢

22./eco give 玩家ID 數量 給玩家刷錢
伺服器領地類的之類:
1.建立你的保護區,暫時只支持英文和數字名【比如/res create XXX】這就是創建名為XXX的保護區

2.查看你的保護區尺寸與價格【比如/res select size xxx】

3.移除你的保護區【比如/res remove XXX】

4.移除全部屬於你的保護區【比如/res removeall】

5.確定移除【比如/res confirm】

6.在保護區建立一塊子區域,首先要在你保護區內選擇一塊小區域然後鍵入指令,可以通過【大保護區名 子區域名】的格式來為你的子保護區設置許可權。【比如/res subzone xxx xxxx】

7.為你已經存在的保護區添加,替換,移除一些區域【比如/res area】

8.查看該保護區的信息【比如/res info XXX】

9.查看你在所處保護區內的許可權【比如/res limits】

10.為你的保護區設立進出消息【比如/res message XXXXXX enter/leave】

11.將你的保護區設定許可權是否開啟【比如/res set 保護區名 具體許可權 true/flase】

12.將你的保護區開放或關閉給某玩家一個具體的許可權【比如/res pset 保護區 玩家名字 具體許可權 true/false】

13.對一支隊伍開放或關閉保護區許可權【比如/res gset 保護區 隊伍名字 具體許可權 true/false】

【保護區具體許可權】

1.【build】建造許可權

2.【use】使用許可權(不包括箱子)

3.【container】使用箱子許可權

4.【destroy】是否允許毀壞

5.【PVP】你的保護區內是否允許PVP(如果伺服器未開啟PVP,此許可權無用)

6.【admin】給予一個玩家設立此保護區許可權的權利

7.【subzone】為保護區設立子區域的許可權

8.【monsters】保護區是否刷怪

9.【animals】是否會生成動物

10.【healing】保護區內是否會自動回血

11.【TNT】是否開啟TNT

12.【creeper】炸毀

13.【ignite】點火

14.【firespread】火勢能否蔓延

15.【bucket】保護區內能否使用桶

16.【flow】液體能否流動

17.【lavaflow】岩漿是否可以使用

18.【piston】設置是否可以使用活塞

14.查看屬於你的保護區列表【比如/res list】

15.查看伺服器內部所有保護區列表【比如/res listall】

16.查看你所在區域內的子區域名單【比如/res sublist】

17.將你的保護區許可權初始化【比如/res default】

18.更改屬於你的保護區名字【比如/res rename 保護區名字 新名字】

19.將老保護區的許可權復制到新保護區中,您需要同時擁有兩個區域【比如/res mittot 老保護區 新保護區】

20.顯示你當前所在的保護區地名以及查看是否出售【比如/res current】

21.交易保護區許可權其中包括若乾子命令 在此指令之後輸入可達到效果【比如/res market xxx】

xxx=info這塊地的交易信息
sell出售
rent出租
list 正在出售的地區列表
buy 購買出售地區
unsell不再出售此地區
rentable按天數出租
release取消出租

⑹ 如何查看伺服器配置,查看伺服器配置命令

一、DOS命令查看伺服器的配置


1.查詢CPU個數
cat /proc/cpuinfo | grep physical | sort -n | uniq | wc -l


2.查詢伺服器型號
dmidecode | grep "Proct Name"

dmidecode -s system-proct-name


3.查看CPU幾核
cat /proc/cpuinfo | grep physical | sort -n | uniq -c


4.查看CPU信息<型號>
cat /proc/cpuinfo | grep name | cut -f2 -d: | uniq


5.查看CPU運行位數
# getconf LONG_BIT
32
(說明當前CPU運行在32bit模式下, 但不代表CPU不支持64bit)
# cat /proc/cpuinfo | grep flags | grep 'lm' | wc -l
8
(結果大於0, 說明支持64bit計算. lm指long mode, 支持lm則是64bit)


6.查看當前操作系統內核信息
uname -a


7.查看網卡速率
ethtool eth0


8.查看當前操作系統發行版信息
lsb_release -d


9.查看內存的插槽數,已經使用多少插槽.每條內存多大
dmidecode|grep -P -A5 "Memorys+Device" | grep Size |grep -v Range | cat -n


10. 查看內存的頻率
dmidecode|grep -A16 "Memory Device"|grep 'Speed' | cat -n


11.查看伺服器出廠編號<適用於DELL 。 LENOVO則顯示不出來>
dmidecode -s chassis-serial-number


12.對於DELL伺服器的信息可通過DSET獲取
DSET工具2.2使用說明(Windows版):
DSET工具2.1使用說明(Linux版):


13.For Windows(win2003 winXP以上版本):
命令1:wmic bios get serialnumber(獲取SN|不適用於LENOVO機器)
命令2:wmic csproct get name,identifyingnumber(獲取SN和機型)
以下為一台LENOVO R510 G7 Windows方面的一些信息查詢
二、魯大師查詢伺服器的配置
通過魯大師查詢到的一些信息

⑺ 求:win7 區域網(LAN)代理伺服器設置命令。

這個代理根據你獲得的代理ip和埠填上就可以了,這是瀏覽器的設置。沒有發現有命令去設置的。

⑻ 關於比賽規則中伺服器設置的命令,高手進!!!

// 暫停游戲 禁止0/允許1
pausable 0

// 作弊模式 關閉0/開啟1
sv_cheats 0

// 自動瞄準 關閉0/開啟1
sv_aim 0

// 戰術手電筒 允許1/禁止0
mp_flashlight 1

// 腳步聲 開啟1/關閉0
mp_footsteps 1

// 高處落下傷害 開啟1/關閉0
mp_falldamage 1

// 自動踢出不動的玩家 開啟1/關閉0
mp_autokick 1

// 觀察員模式 開啟1/關閉0
allow_spectators 1

// 服務端設定游戲復位的時間,包括殺人數、武器、金錢和得分。設0不復位。
sv_restartround 2

// 每局時間30分鍾
mp_timelimit 45

// 購買武器凍結時間 (0-45)建議5秒以內。
mp_freezetime 3

// 每回合4分鍾
mp_roundtime 3

//購買武器裝備時間(0.25-1.5)即15秒-90秒
mp_buytime 0.25

// 炸彈倒計時時間 (15-75)
mp_c4timer 35

//開始游戲時的金錢數量(800-16000)
mp_startmoney 800

// 死亡後視角 1本隊隊友 2原地 0無限制
mp_forcechasecam 2

// 死亡後視角模式 0自由跟隨/1固定跟隨
mp_chasecam 1

// 人物死亡後屏幕 不變黑0/變黑1
mp_fadetoblack 0

// 友軍誤傷 關閉0/開啟1
mp_friendlyfire 0

// 手雷友軍傷害 關閉0/開啟1
mp_friendly_grenade_damage 0

// 殺害友軍懲罰 0不懲罰/懲罰:殺害隊友超過(1-n)人,下一回合自動死亡
mp_tkpunish 0

// 自動調整雙方隊伍平衡 不調整0/調整(1-n)個人
mp_autoteambalance 1

// 雙方人數差超過n人即自動調整人數差異 0關閉
mp_limitteams 2

// 殺害人質懲罰 0不懲罰/懲罰:規定時間內傷害人質超過(1-n)人自動踢出
mp_hostagepenalty 0

// 殺人數、得分上限 無0/有(1-n),超過上限就換地圖。
mp_fraglimit 0

// 勝利次數上限無0/有(1-n),超過上限就換地圖。
mp_winlimit 0

// 回合上限 無0/有(1-n),超過上限就換地圖。
mp_maxrounds 0

// 允許下載 開啟1/關閉0
sv_allowdownload 1

// 允許下載(sv_allowdownload 1)開啟時控制是否允許玩家的LOGO傳送 允許1/禁止0
sv_send_logos 1

// 允許下載(sv_allowdownload 1)開啟時控制是否允許資源文件傳送 允許1/禁止0
sv_send_resources 1

// 允許上傳 關閉0/開啟1
sv_allowupload 1

// 伺服器重力設置 默認正常重力800,范圍-999到99999
sv_gravity 800

// 投票比率(大家可以通過投票踢出作弊者和更換地圖) (0.1-1)
mp_mapvoteratio 0.6

// 設定鬼魂模式刷新值(0.1-1)
mp_ghostfrequency 0.1

// 伺服器高品質紋理 關閉0/開啟1
sv_sendvelocity 0

// 伺服器減少LAG延遲現象(對伺服器要求高) 關閉0/開啟1
mp_lowlag 0

// 伺服器細節數據發送 默認300 ,可減低到250、200,改善速度。
mp_decals 300

// 伺服器是否允許麥克風語音通訊 允許1/禁止0
sv_voiceenable 1

// 伺服器是否允許客戶端之間使用語音通信 允許1/禁止0
sv_alltalk 0

sv_region 4

// 伺服器是否記錄文件 不記錄0/記錄1
mp_logfile 0

// 是否在記錄文件里記錄談話內容 不記錄0/記錄1

閱讀全文

與伺服器命令庫設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馬程序員路徑大全 瀏覽:1000
saas平台PHP 瀏覽:333
雲伺服器科學計算配置怎麼選 瀏覽:649
jar解壓命令 瀏覽:609
php正則問號 瀏覽:299
無線已加密不可上網是怎麼了 瀏覽:464
什麼app可以免費做手機 瀏覽:375
異性下載什麼app 瀏覽:680
51單片機程序單步視頻 瀏覽:241
家庭寬頻如何連接伺服器 瀏覽:119
汽車高壓泵解壓 瀏覽:772
上門正骨用什麼app 瀏覽:761
安卓為什麼免費使用 瀏覽:397
加密貨幣都有哪些平台 瀏覽:628
python和matlab難度 瀏覽:391
python爬蟲很難學么 瀏覽:574
小米解壓積木可以組成什麼呢 瀏覽:816
為什麼滴滴出行app還能用 瀏覽:566
怎麼升級手機android 瀏覽:926
php權威編程pdf 瀏覽: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