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發號施令成語解析及造句
發號施令,漢語 成語 ,拼音是fā hào shī lìnɡ,指發命令,下指示。出自《尚書·冏命》。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成語發號施令的相關 造句 ,供大家參考。
一、發號施令成語解釋
號:號令;施:發布。發布命令。現在也用來形容指揮別人。《尚書·冏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藏。」《淮南子·本經訓》:「發號施令,天下莫不從風。」
二、發號施令成語 近義詞
頤指氣使 [ yí zhǐ qì shǐ ]
不說話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氣發聲來示意,指有權勢的人隨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氣。
三令五申 [ sān lìng wǔ shēn ]
再三地命令和告誡。
指揮若定 [ zhǐ huī ruò dìng ]
唐杜甫《詠懷古跡》詩:「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原詩為對諸葛亮功業的評價,意思是說他和商、周的賢相伊尹、呂尚不相上下,而處事的決斷能力更在漢高祖的丞相蕭何和曹參之上。後用以形容指揮員沉著、冷靜、很有把握的樣子。
施命發號 [ shī mìng fā hào ]
發布號令。
發號布令 [ fā hào bù lìng ]
同「發號施令」。《吳子·勵士》:「夫發號布令而人樂聞,興師動眾而人樂戰,交兵接刃而人樂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
發號出令 [ fā hào chū lìng ]
同「發號施令」。《禮記·經解》:「發號出令而民說謂之和,上下相親謂之仁。」《史記·蘇秦列傳》:「今 趙 之攻 燕 也,發號出令,不至十日而數十萬之軍軍於 東垣 矣。」唐 韓愈《賀冊尊號表》:「發號出令,雲行雨施,可謂妙而無方矣。」明 李東陽《重建成都府學記》:「且今之為政者,必有堂宇以為發號出令之地。」
三、發號施令成語造句
1、發號施令,在乎必行;賞德罰罪,在乎不濫。
2、發號施令,若汗出於體,一出而不復。
3、同事面前他愛稱孤道寡,發號施令。
4、發號施令在愛情中是行不通的。
5、如果意志要想具有法的權能,它就必須在理性發號施令時受理性的節制。
6、他只是董事長身邊的司機,卻常狐假虎威地發號施令。
7、他對這次接力賽真是躊躇滿志,只待發號施令後,便可以輕松地到達目的地。
8、我們歷來主張依靠人民群眾大家動手,反對只是少數人發號施令。
9、高高在上,閉目塞聽,卻要指手畫腳,發號施令,十個有十個要失敗。
10、不熟悉情況,不調查研究,下車伊始,就發號施令,這樣做工作沒有不碰釘子的。
11、那種光是發號施令,浮在上面而不帶頭實乾的人,不適合做領導工作。
12、如今一些獨生子女在家裡,常常對祖輩父輩發號施令,這怎麼行呢?
13、作為幹部,要帶頭勞動,不能只坐在辦公室里發號施令。
14、與其發號施令,不如身體力行。
15、還沒有當上」主席」,他就倚老賣老,拉開架式,發號施令了.
16、作為一個領導者,應該深入基層,親歷親為,不能老是坐籌帷幄,在辦公室里發號施令。
17、要多作調查研究,想辦法,出主意,不可包辦代替,更不能當「太上皇」,發號施令。
18、她父親發號施令,她母親惟命是聽。
19、她總是對卡瑪拉發號施令,卡瑪拉不得不服從。
20、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還沒有總統直接從愛麗舍宮發號施令。
21、他恭順地看著基思,等著他發號施令。
22、戰勝國能發號施令地規定媾和條件。
23、英國人決不會靠邊站,而讓他發號施令的。
24、然而,一直在發號施令的逯魯曾,卻突然就變成了 泥塑 木雕。
25、矮個子少年早就巴望著心目中的這位老大發號施令。
發號施令成語解析及造句相關 文章 :
★ 不以為然成語解析及造句
★ 不無裨益成語解析及造句
★ 不甚了了成語解析及造句
★ 殘山剩水成語解析及造句
★ 層出不窮成語解析及造句
★ 當斷不斷成語解析及造句
★ 步調一致成語解析及造句
★ 大失所望成語解析及造句
★ 一表人才成語解析及造句
★ 高聳入雲成語解析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