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如何看待京東到家程序員離職刪庫被判刑10個月這件事
你如何看待京東到家程序員離職刪庫被判刑10個月這件事?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他那麼做確實泄憤了,但往後面在領域內無法存活,會被許多公司立即拉進信用黑名單。實習期不通過,員工要多考慮到下是否本身能力不足,可以和公司商議推遲轉正定級。員工一人之力,沒法和公司對抗,大夥兒要學好用法律法規武器裝備維護保養自身的的合法權利。
② 程序員能恢復聊天記錄嗎
程序員不是萬能的,不能恢復聊天記錄,刪除了就是刪除了,除非伺服器還保留著你的聊天記錄,但我覺得不可能保留,沒有什麼價值。
但是術業有專攻,聊天記錄說白了就是信息,刪除了,也會有痕跡的,需要藉助電腦等相關工具進行數據恢復。這不是程序員的工作,假如數據刷新太多,也不一定可以恢復。
③ 程序員刪庫跑路是一種什麼行為
因為對公司不滿。這個程序員辭職了,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發生這種事只是一時賭氣。您好!這個通常一天備份一次。即使它被刪除,也可以通過歸檔日誌來恢復。事實上,你應該控制你的權威。如果能給他們訪問許可權的用戶沒有刪除資料庫的許可權豈不是很好?祝您好運。聽說IT運維人員學到的第一課就是「從刪資料庫到跑馬路」。
只是有點慢。比如在此次事件中被刪除的魏夢,已經宣布已經完全取回數據,所以涉及的數據和備份都達到了一天幾個級別。所以微信資料庫很有可能不是一個運維人員掌握的,而是分成幾個甚至上百個部分,分別由不同運維控制。每個操作和維護都有不同的許可權,不能相互訪問。甚至每一條數據都存儲在不同的地方。這樣,即使運維資料庫刪除中有一個跑了,也可能是資料庫的一小部分影響了微信,不會影響整體。比如刪除某個用戶資料庫,可能只會導致幾十萬或者幾百萬的微信用戶正常登錄,但其他大部分用戶可能根本感受不到任何影響。此外,微信的聊天數據並不存儲在伺服器中,而是存儲在用戶的手機中。
④ 程序員刪庫獲刑7年,他違法了哪些相關法律
2018 年 6 月 4 日 14 時許,被告人韓冰在位於本市海淀區上地三街福道大廈三層的鏈家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鏈家公司)韓某在鏈家任職,利用其擔任鏈家公司資料庫管理員並掌握公司財務系統root許可權的便利,登錄公司財務系統伺服器刪除了財務數據及相關應用程序,致使公司財務系統無法登錄。鏈家公司為恢復數據及重新構建財務系統共計花費人民幣18萬元。
但韓某始終不承認該行為。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一審判定,韓某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依法應予懲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第一款、第二款之規定,判決:韓某犯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
⑤ 程序員刪庫跑路是多是出於什麼心態
這一切的緣由還是因為加班壓力山大,試問經常加班到公司只剩自己是什麼感覺,這沒人能體會。
互聯網圈子裡,一直以來都流傳著「刪庫跑路」的段子。很多程序員會把 「刪庫跑路」當做發泄工作壓力的口頭禪。然而現實中,這兩年程序員刪庫跑路的新聞層出不窮。刪庫對一個公司的影響不言而喻,可能會導致系統瞬間崩潰,所有相關功能癱瘓,接著就是公司無法估計的經濟損失。跑路的程序員也被抓,可以說是兩敗俱傷。
⑥ 京東29歲程序員離職當天「刪庫跑路」獲刑10個月
都說IT從業者的壓力大,大部分工作也枯燥,為何還是有很多人前仆後繼共禿頭?京東29歲程序員離職當天,刪庫跑路,這是又瘋了一個?程序員刪庫跑路,刪庫一時爽,後果很嚴重!
碼農們的壓力其實也沒那麼大,無非是加班久一點,長得老一點,頭發禿一點,但是扛不住給的錢多啊。有錢不香嗎?有錢,再累也能受得了,再苦也能繼續干!但是,活幹了,錢給不到位,用了人不認賬,甩手開除人,這事就有的說了。
一名29歲的程序員未經公司許可,在離職當天,私自將公司即將上線的京東到家平台系統代碼全部刪除,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
該程序員於2021年3月入職上海某公司從事計算機系統研發工作,主要負責京東到家平台的代碼研發工作。朝九晚九的生活,沒日沒夜地加班,三個月過去,最難熬的日子也算是熬過來了。就在程序員鬆了一口氣的時候,接到 公司人事通知,說其試用期未合格。
公司勸退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讓其識相點自行離職。一句輕飄飄的試用期不合格,彷彿判下死罪,該程序員不服氣,一不做二不休,一氣之下在離職當日, 擅自以本人賬戶登錄代碼控制平台,將其在職期間所寫京東到家平台優惠券、預算系統以及補貼規則等代碼刪除。
這么一搞,徹底出大事了,幾天後等公司准備上線運行系統時,才發現代碼被人刪除,只能將原定按期上線的項目緊急延後。不說活動延期的損失無法估計,就說公司為了保證系統正常運行,還花費3萬元高價聘請第三方公司恢復資料庫、組織員工重新書寫代碼。
2021年9月23日,該程序員被刑事拘留,後被依法逮捕。 案發後,程序員在家屬幫助下賠償公司人民幣3.5萬元,並取得了公司方的諒解。
【但法院認為】
在刪庫跑路這件事上,程序員們各有各的鬧法。在國內,鬧得最大的一次,當屬2020年初,疫情期間微盟集團系統故障,旗下300萬商戶的線上業務全部停止,商鋪後台的所有數據被清零,故障時間長達8天14個小時。原因就是資料庫遭遇人為破壞,其公司內部一位IT運維人員,在酒後因生活不如意,無力償還網貸等個人原因,為報復 社會 做出惡意刪庫的行為。
而在國外,今年年初,某知名開源庫項目作者,主動惡意破壞了自己的項目,玻璃心暴力拒絕白嫖,不僅刪庫跑路,還注入了導致程序死循環的惡意代碼,以致全球大量使用該項目的個人和企業都深受其害。
刪庫跑路的行為構成 【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指的是出於主觀故意性,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或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破壞,或者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行為。 因為操作疏忽大意或技術不成熟導致的過失,不構成本罪。
一般情況下,出於主觀故意的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要麼是想炫耀計算機才能,要麼是想竊取機密,要麼是想謀取利益,要麼就是想泄憤報復,動機如何,不影響罪行成立。
違反國家規定,刪除、修改、增加、干擾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或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或者是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信息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對於公司來說,表面上,程序員刪庫跑路帶來的是經濟損失,實質上,還有用戶信任度和公司公信力的缺失,等事件發酵還會產生企業 社會 形象及評價的負面影響,總之,全是弊端。公司應當更加重視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安全機制,做好備份恢復和許可權管理,深入業務排查風險,減少用工糾紛,防患於未然。
不說別的,就說試用期考核不合格這事,公司一定要處理得當。能為公司寫代碼,但試用期不合格,這事聽起來是有點怪怪的,如果給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別說當事人難以接受,就是圍觀看熱鬧的網友也會加以指責。
以員工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辭退員工,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僅憑一句試用期不合格,讓人卷鋪蓋走人,容易引發糾紛。員工與老闆雖然是同一陣營,但同時也是對立面,難免會有矛盾,出現問題不及時依法合法解決,久而久之,矛盾累積,爆發沖突,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現違法犯罪行為產生惡劣的影響及嚴重的後果。
對於程序員來說,通過刪除數據宣洩情緒是極其錯誤的行為,不僅要賠償造成的公司損失,還要因觸犯法律受到嚴懲,為一時的沖動擔責真的不值得。刪庫跑路的行為代價過大,傷敵100自損10000,完全得不償失。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三思後行,不要頭腦一熱,不因一時氣憤,不該只圖痛快,等干出什麼出格的事,造成不可逆的結果,為時已晚。
註:文中人名為化名,引用案件信息來自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案號為:(2022)滬0110刑初27號
⑦ 程序員不小心刪除了自己的代碼是啥體驗
刪了不可怕,可以找回,可怕的是刪了後又手賤在上面寫了幾句,那就完了,全被覆蓋了,只能自我安慰了,大不了重頭再來。
⑧ 程序員操作失誤把代碼數據全部刪了,該負責嗎
與其去想盡辦法為自己的公司維權,去找程序員本身的麻煩,不如多給這個因失誤而犯下錯誤的程序員多一點時間,讓他去想盡辦法試一試能不能將代碼重新完成。
對於一個人自身的錯誤,要從兩方面去分析,一方面是事情發出的主動者,另一方面則是他所提供勞動力的企業。對於企業來說,程序員的失誤會對自己企業按照正常計劃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如果只是在程序員犯了錯誤後一昧的去批評他,讓他得到的是一級一級訓斥及懲罰警告的話,倒不如去想辦法如何給程序員足夠多的時間,以他的專業能力和工作經驗去挽回所犯下的錯誤。
對於程序員本人來說,想必誰也不會因為某些事情而去故意的犯下一些錯誤,從而使自己陷入一定的困境中,本人犯下了錯誤理應得到懲罰,但是就本人來講要做的是更努力的去挽回當前的局面,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也可以向有多年經驗的老師傅請教,將自己所知道的和別人的建議相結合,看是否可以給出一個另企業和自己都滿足的方案。
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犯下一些錯誤,但彌足珍貴的是看這個人是否將犯下的錯誤予以改正,改正了就說明這個人也是一個優秀的員工,她願意為自己犯下的錯誤去承擔責任,也願意通過本次犯下的錯誤去改正並完善自己,那麼這樣的人請貴公司酌情處理,互相理解。
⑨ 鏈家程序員刪除財務數據獲刑7年,泄露公司財務信息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大家都非常清楚的是,現在在這個社會是說每一個公司它的發展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說如果說一個公司的它的機密信息如果進行泄露的話,那麼造成的影響也是非常不好了。
同樣也告訴了我們,如果說我們的作為一個公司的員工的話,應該要做好自己分內之事,不能說進行為了自己的一時私慾而進行私自泄露或者說進行篡改,這樣的行為是非常不正確的。而同樣在這個公司上的角度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