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看待程序員經常加班到很晚然後早上遲到的現象
惡性循環,越是加班精神狀態越差,精神狀態越差就越容易犯錯或者不理解用戶需求,抑或是學不會公司的新技術,導致需要更多的時間加班。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當初入職以前好好學習,有正確合理的學習方法,多接觸接觸社會多交朋友,多鍛煉身體,何至於此?所以,加強溝通和運動,是優質程序員的必經之路,也是好的程序員一定要做的,加油吧!
② 為什麼程序員喜歡在晚上工作
程序員的工作有時候跟藝術家類似,需要「靈光一閃」的。所以他們大多喜歡在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拿出一大段的整塊時間集中解決問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並不好找,你總不能不接電話吧。所以晚上幹活兒就成了很多程序員的選擇。這也可以算「被逼的」,談不上喜歡。
③ 「996」作息,程序員平時的生活是怎樣的
現在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物價越來越高,但是呢,消費能力越來越低,程序員加班已經成了社會的常態,但是呢,一直加班對身體不好,不加班呢領導還不願意了,而且還不一定有加班費,簡直太難了呀。所以每天加不加班對於程序員來說,這都是一場特別難的心理與身體上的斗爭。
唉,總之,這「996」作息也不是誰都受得了的啊。
④ 程序員晚上加班太晚,第二天遲到被技術大佬批評,怒懟奮斗逼文化
最近接觸到了一個詞叫奮斗逼,什麼是奮斗逼呢?指的是自我感動(包括但不限於自我催眠,自我欺騙)的方向錯誤而不自知的在白白瞎奮斗著的傻子。也就是奮斗逼的定義。他們的內心想法千千萬,但也簡單,概括起來就是三句話:為自己感動,替聰明人瞎擔心,覺得資本家也會為他的奮斗感激並將這份感激轉化為利益並無論何時各種狀況都不拋棄他,視他為己出。
在某平台上看到一程序員發帖稱:程序員打起來了!技術老大在群里批評遲到的同學,遲到同學反擊罵公司奮斗逼文化,然後就被群情激憤的「奮斗者」的口水淹沒了,遲到同學氣不過就跟他們打起來了......我覺得這事還得賴遲到同學,你自己不想加班就說別人加班是奮斗逼,這不是比奮斗逼還可惡嗎?
奮斗的人值得尊敬,但奮斗逼應該唾棄。這群人通過貶踩其餘同事同僚的,通過996、打小報告、當喉舌的方式爬的更高,賺的更多。這個需求明明就是約定這周做完的,奮斗逼非要今天連夜提前做完,不但做完了還要和領導說我做完了我很優秀,然後達到了升職加薪的目的。資本利用這些人當作表率,那其他人看到原來加班提前做需求就能升職加薪受到關注啊,那我們都加班吧。996就是被這幫逼發明的,他們很多人還充當喉舌,充當壓迫其他人的工具。我就是看不起這些人,看不起這些破壞社會規則,禍害其他勞動者的人。
奮斗沒有錯,但是在上班時間能完成的活兒,故意拖到晚上10點,11點,讓別人覺得你很努力,這種行為我是不贊成的,到了下班的點,有人願意繼續奮斗,有人願意生活,誰也不要看不起誰,選擇不同而已,不要以奮斗為名,去安排他人的生活,也不要以自由為名,看不起努力奮斗的人。
google 20年前以20%自由時間為驕傲,而如今20%的定義已經改為在100%本職工作之外的額外部分。我們大可以搖頭說,今日的谷歌不是當年的谷歌了,可本來,就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則,保持不變的公司只會被環境給「進化」掉。FB聽起來夠高大上、夠極客,對嗎?一樣會有人告訴你,不同團隊的微觀氣氛差異很大。有些團隊工作按時下班,有些團隊每日每夜,這個和當時的任務挑戰、TL風格都有關。我反倒覺得這樣的公司很有前途。
其實在我看來這件事,改程序員遲到可以依照公司規定處理,或者酌情處理,畢竟每個人都會因為各種事情遲到,至於該公司的文確實不敢苟同,一個公司重視的不是產出而是加班時間,這本身就是謬誤,其次奮斗本身是對的,且我也尊重和佩服那些奮斗的人,但是不能因此去要求別人,這不是公司硬性的規定,你也不應該也無權用自己的標准去要求別人做到你的標准。你們是怎麼認為的呢,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⑤ 為什麼很多程序員都喜歡熬夜,而且感覺在後半夜工作
程序員自己也常說,工作效率最高的時候總是在深夜,不是凌晨還在寫代碼就是凌晨爬起來寫代碼。
深夜之所以工作效率高是因為不易分心,額!其實仔細想想晚上和白天並無多大區別,但程序員們也總是有自己的理由,大致分為一下三點。
1.生產型時間表
記得曾看過一篇關於時間表的文章,他們把時間基本分為兩類:管理型和生產型時間表,所謂的管理型時間表是把一天的時間分成每小時來安排,就算是有別的事打擾到你也只是浪費了這一點時間。
而生產型時間表就不一樣了,這段時間是程序員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不希望在這之中有任何人去打攪到自己的時間,因為一旦被打攪到了,之前的所有思緒可能要發上很大一分部時間來整理清楚。
所以,很多的大人物也都是如此,他們也發現如果想在白天好好工作是不太可能的,因為一整天當中自己要應付很多人的打擾,所以他們只能在晚上別人都睡覺的時候,才能好好的靜下來完成大多的工作。
2.晚上大腦最為專注
其實在白天的時候人的大腦才玩清晰更有精力,那也許很多人會問了,既然如此,那為什麼程序員會喜歡在深夜寫代碼呢?
可能很多程序員都有感觸,其實在深夜人比較疲倦的時候編程效率更高,因為當你感的疲倦時就會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反而是白天精力充沛的時候卻不能專心做一件事情。
個人就是個例子,當白天有精力時總是喜歡看看網頁,刷刷微博,看似忙碌的一天,其實什麼也沒做好。就算是靜下心來想編程時,集中注意力也總是超不過十分鍾。
而到了晚上就不一樣了,雖說感覺有點累,但真的能靜下心來好好寫代碼,也沒有多於的心思想其他的。
其實這種情況很多程序員都有同感,白天大腦充沛時,無倫是寫問題分析還是想寫個好點的演算法,這些都是小意思,但當你的大腦累的時候,沒有多於的精力照顧到其他的時候,你就會只選擇一樣去專注。
3.顯示屏會刺激你的大腦
這的問題就較輕易理解了,到了晚上,你看到的只有電腦顯示屏的光源,他會刺激你的大腦延遲你睡眠的時間,所以你會暫時忘記了困意,然後會到凌晨3點多才睡,而到第二天中午才會起床,然而到了晚上我會發現自己竟然不困,其實你只是忘記了你是睡到中午才起的床。
如果真的這樣一直下去,你的作息就會往後延遲了。
4.總結
總的來說,程序員為什麼總是熬夜主要是因為他們對晚上工作時間沒有限制,怎樣做才能改變這些現狀呢?那就要靠你個人的控制力了。
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⑥ 程序員一般的上班時間是幾點到幾點
一般情況下是正常上班時間,中東部地區上午8點到下午17點半。
有任務時,會工作到深夜,甚至連續加班加點。
⑦ 程序員為什麼喜歡夜間工作
因為在夜間工作有三個得天獨厚的優勢:1.不受他人打擾的環境。2.夜間疲勞的大腦讓人能更好的集中精力。3.明亮的電腦屏幕可以讓人保持清醒。這三個優勢決定了很多程序員喜歡在夜間工作。
有人說,程序員是一種神奇的動物:喝的是咖啡,擠出來的是代碼。
此言不虛,隨便找個有上進心的程序員問問,就會發現他們多半都會在深夜活動。有的早起,有的晚睡;有的凌晨4點起床,有的凌晨4點入睡。
這么做的關鍵還是為了集中精力。但實際上,你完全可以閉門靜思,那樣跟半夜工作又有什麼區別呢?
我認為這取決於三個因素:創作者的日程、沉睡的大腦和明亮的電腦屏幕。
創作者的日程
保羅·格雷厄姆(PaulGraham)2009年撰文描述過創作者的日程——從根本上講,世界上主要有兩種日程。傳統的管理者日程以小時為單位來劃分,10分鍾的干擾最多隻會浪費你1小時的時間。
但與此同時,格雷厄姆還總結了一種“創作者的日程”——也就是我們這些搞創作的人所遵循的日程。從事一個龐大的抽象系統,需要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其中——曾經有人將此比作用昂貴的水晶玻璃來搭建房屋,一旦有人分散你的精力,整個工程都會土崩瓦解成無數的碎片。
正因如此,程序員對干擾他們工作的事情才格外厭惡。
由於這是一筆重大的腦力投資,所以,除非能連續工作好幾個小時而不被打擾,否則我們根本無法開始工作。費盡心思在腦海中搭建出了整個模型,但卻在半小時後土崩瓦解,絕對是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事實上,如果你有幸與很多企業創始人進行溝通,就會發現,他們很難在白天完成任何工作。因為在白天,他們要面臨各種干擾,需要處理各種重要事情,還要回復各方郵件。所以,多數人都選擇在夜深人靜,其他人都入睡時,再來干正事。
沉睡的大腦
但就算是程序員,到了晚上也該睡覺——程序員也是人,他們到了白天也會感覺更加清醒。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還要在大腦想要入睡時完成最耗腦力的工作,反而在大腦最亢奮、最清醒的時候完成相對簡單的任務呢?
因為越是疲勞,就越能寫出好代碼。
與鮑爾默峰值類似(ballmerpeak),疲勞反而能讓我們更好地集中精力,原因很簡單:因為大腦很疲勞,所以不得不集中精力!沒有多餘的腦力讓你分神。
當喝茶過多或者在不恰當的時候攝入能量飲料時,我的工作效率往往最低。這會導致我異常活躍,一會兒刷Twitter,一會兒看新聞,思維總是東奔西跑,無法聚精會神。
我本以為這樣可以更好地工作——精力充沛,腦力富足。但恰恰相反,我始終在牽絆自己的進程,無法集中精力超過兩秒。
相反,當我略感疲憊時,我會集中精力編程。由於大腦略感疲憊,所以我能連續好幾個小時編程,而不會分散精力去刷Twitter或Facebook,感覺就像互聯網消失了一樣。
我認為這適用於多數程序員。我們的腦力對於80%的工作而言都是過剩的——面對現實吧,要寫出一段生動的代碼,需要編寫10倍的平庸代碼來為它營造良好的運行環境。即使你從事的是最先進的機器學習(或其他技術),很多工作也只是清理數據,以及用令人愉悅的方式呈現結果。
當你的大腦沒有全負荷運轉時,它就會尋找其他可做的事情。疲勞會讓你變得遲鈍,集中精力處理手頭的工作,無暇顧及其他。
明亮的電腦屏幕
這一點很容易理解。在夜間盯著明亮的光源,你的睡眠周期就會推後。你會不知疲倦地工作到凌晨3點。然後,你會一覺睡到上午11點。而夜幕降臨時,你也不會感覺疲勞,因為你11點才剛剛起床。
經過足夠的反復後,你相當於進入了不同的時區。更有趣的在於,這種狀態似乎不會反彈:一旦你進入了凌晨三四點入睡的均衡狀態,就會始終保持這種節奏。
或者,當周圍的人都告訴我們,下午2點吃早餐實在是太懶惰了,那麼我們或許就會讓鬧鍾來改變自己的作息時間。
綜上所述,程序員之所以在夜間工作,是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時間不會被施加任何限制,這就給了你更大的靈活性。而且,你的大腦也不會反復地分心,而明亮的屏幕也會讓你保持清醒。
⑧ 正在工作的程序員,生活狀態什麼樣
小公司,免打卡,在家工作即可,八點起床,洗漱,吃早飯,寫代碼,中午吃飯,下午寫代碼,晚上吃完晚飯,走一圈,回來接著寫代碼,12點睡覺
⑨ 正在工作的程序員,生活狀態什麼樣
首先說一下目前日常的生活工作安排,每天7點40的鬧鍾,起來洗漱吃飯(如果起不來就不吃了,8點半差不多出門)上班。
因為距離公司比較遠在北京要橫穿半個市區才能到公司,大概10點左右刷公司卡,然後買早飯買水。
上圖是公司大門,那天去的很早(
我不喜歡喝白水,基本每天一瓶快樂水或者氣泡水。然後10:30大概正式開始工作。
上午的工作時間是到12:00整,基本上有1個多小時的時間可以專注工作,上午基本是處理昨天的任務,做當天的工作安排,小本本上列出來一天要乾的事,如果跨部門合作就盡量上午處理完,寫一下郵件之類的。
到了12:00准時去食堂吃飯,12:30吃完,我有午睡的習慣一直睡到1:30,就在工位上。(下面是一般的食堂餐食
1:30到6點整個時間段都是寫代碼的時間,目前因為人不多基本也就沒什麼管理的職責,基本上IM就能解決不用開會,所以下午可以開開心心的喝著快樂水寫自己喜歡的代碼了。
這里就要說一些題外話,因為我個人是非常喜歡寫代碼的那種程序員,是真心的可以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樂趣的人,所以我整個下午會覺得時間飛快,一般3點多有個節點就是去上廁所或者打水,基本上就可以紋絲不動的寫到6點吃飯。
下午快樂水喝完就換枸杞養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