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程序員到底有多累,多辛苦
程序猿有多累,這個問題從三類人的視角進行分析:
一個是作為程序猿本身的自己,程序猿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感觸
上學階段:時間是自己安排的,執拗時自己研究通宵達旦也不覺得累,即使累了也知道自調節,也有時間自己調節,所謂吃了睡,累了睡,想幹啥幹啥,那就是大學,程序猿基本對累沒感知
剛畢業兩三年內:初生牛犢不怕虎,剛畢業,絕大部分工作努力,一方面是工作與學習有很大不同,為了完成任務需要加班加點,剛畢業年少經常加班也不會累,畢竟還有精力;另一方面是為了成長,這種來自內心主動性的驅動力會讓程序猿感覺不到累。本寶寶剛畢業那會,項目上線天天加班到凌晨後,不上線的日子裡白天測試項目,晚上自己學習搞自動化,星期天也是趴在電腦前,完全就是靠著內心的驅動力驅使,那段奮斗的時光並沒有感覺多累
有了兩三年工作經驗後:不得不承認,我現在就是這個階段,連續一周凌晨多回家身體感覺疲憊,身體的每個細胞都在告訴程序猿自己已不再年輕,當你連續加班時,在明亮的辦公室里會感覺很困,不會介意那光的強烈,不會想起自己需要再熄燈的情況下睡著;而當項目終於上線,晚上早點回家,那種積蓄了N久的勞累疲憊感會一下子湧上來,一坐上班車就睡著,到目的後人都走了才醒來,然後走一段到地鐵站,地鐵上站著就能睡著,默默的站著睡著還錯過站,在那一刻你會知道自己有多困,看著地鐵里腳步飛快的人,明白原來這就是北京。回答家,扔下電腦包,啪的一下趴在床上,那種暈乎乎的感覺彷彿一下子就能睡著,但是當身體整體躺在床上的時候,不敢睡,為啥,想起了一個RD leader說的話:真怕一下子睡著了,就永遠起不來了。剛畢業的兩年內我倒頭就睡不會想這些,但是在工作久了,身體不如年輕時,那種累真的會讓自己覺得睡了就不會再起來。每一次項目上線都是這樣,這就是程序猿的累;程序猿經歷了下圖似的進化過程,
B. 程序員每天都是怎麼過的
早上十點半到單位,花五分鍾寫一下今天的工作計劃,去飲料機買飲料,喝快樂水,打開電腦,看看群里有沒有人反饋bug,沒有繼續翻牆看看國外的新聞。大概十一點多了,群里討論下中午吃什麼,十二點下樓,下午一點回來玩手機+午睡。睡到兩點,起來揉揉眼睛再買個飲料,兩點半開始寫代碼,寫到4.30,兩個小時寫完一天的任務。剩下的時間就測試,休息一下,學習新技術,想想怎麼賺錢,提升自己。六點吃完飯。回來7點,繼續學習,八點下班。出去喝一杯小酒或者奶茶回家。做兼職,學習。睡覺!
C. 普通程序員的生活是怎樣的他們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
隨著科技的發達,人們的生活當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高科技產品,而網路的出現也是支撐這些高科技產品生產下去的動力源泉。程序員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多的便利,也能夠帶來很多有用的知識。程序員的出現也就是為網路而服務的,他們會敲復雜的代碼去解決一些的一些復雜問題。說到這里,你是不是覺得程序員的工作非常的高大上呢?當然,如果沒有他們的話網路安全方面的知識也不會得到普及,我們的網路也不會這么發達。
每個職業都有各個職業的好處,我們不要只看到程序員枯燥乏味的工作日常,如果你真正的對敲代碼感興趣的話,程序員會心裡非常嚮往的一個職業,認真規劃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是非常重要的。
D. 成都程序員多少人
中新網成都1月12日電(單鵬 王爵)《成都市推進建設「程序員之家」工作方案(2021—2025年)》12日在成都發布。該方案指出,到2025年,成都擬建成10個「程序員之家」,促進聚集從業人員超過25萬人,在成都打造一批以「程序員之家」為特色化標識的軟體產業「微型生態圈」。
據悉,該方案在第十九屆中國國際軟體合作洽談會(以下簡稱第十九屆軟洽會)上發布。以「機遇·理念·共贏」為主題的第十九屆軟洽會12日在成都啟幕,自2003年創辦以來,該會議已連續舉辦18屆,是成都市深化中國軟體名城建設、打造世界軟體名城的重要工作平台之一。
據介紹,本屆軟洽會設有主題大會,工業軟體、民航軟體、人才隊伍建設、企業能力培育等10個專題會議,以及「蓉貝」沙龍、互動體驗、專題招商3個配套活動,旨在加快成都培育軟體產業發展新動能、打造世界軟體名城,助力建立數字產業新高地。據統計,2021年1月至11月,成都市軟體產業新引進52個重大項目,簽約總投資達1271.8億元。
2019年以來,成都啟動「蓉貝」軟體人才「百千萬」引育計劃,相繼出台《成都市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19—2025)》《關於促進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專項政策措施》和《成都市「蓉貝」軟體人才評選辦法》等政策措施,多層次、多維度給予軟體人才政策支持,激發成都軟體產業發展活力。
當日,會議現場為第三批「蓉貝」軟體人才頒發聘書、為「蓉貝」軟體人才技術領銜人提供汽車支持。據介紹,本次人才榜單共計805人,其中「蓉貝」軟體人才技術領銜人5人,「蓉貝」軟體人才資深工程師93人,軟體資深工程師707人。
此外,現場還發布了《2021成都市軟體人才榜單》、四川省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綜合競爭力排行榜TOP30(2021)和成都市軟體產業需求清單,並進行一批軟體產業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完)
E. 程序員自殺案今日庭前會議,翟欣欣將會受到怎樣的懲罰
距離蘇享茂事件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案件也是最近才剛剛審理。在開庭當天,蘇家的三個哥哥以及一個姐姐都到了現場,蘇享茂的前妻翟欣欣也在其父親的陪同下親自出庭。
不知道法律對於這樣的騙婚行為,最終會採取怎麼樣的判決方式,但是都無法挽回一條鮮活的生命,也許蘇享茂沒有遇到翟欣欣,就不會消耗掉這么多的資產和資金,也不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最終用極端的手段結束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翟欣欣最終可能也無法逃脫法律的制裁,不知道她的良心會不會痛,可能大概也不會吧,畢竟已經不是初犯,希望最終法律能夠還事實真相一個公道。
F. 10.24程序員節,公司可以為程序員做什麼活動策劃呢
你可以專門策劃一個頒獎晚會,你可以選擇通過贈送禮物的方式來舉辦程序員節的活動。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一家公司本身不是互聯網公司的話,這家公司其實沒有必要去可以過所謂的程序員節。與此同時,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是互聯網公司的話,因為互聯網公司的程序員的數量一般會比較多,程序員本身在公司的分量也比較重,所以你可以專門舉辦程序員節的活動,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公司的員工凝聚力,這個方式也會讓很多程序員感到非常暖心。
除此之外,我覺得一家公司也可以專門給程序員放個假,特別是當平時的業務不忙的時候,程序員節的這一天完全可以選擇給程序員放半天假,通過這種方式來表明公司對程序員的重視程度,程序員自然也會因此而非常開心。
G. 程序員周未有人找他開會是技術提升了嗎
程序員周未有人找他開會不是技術提升了。程序員有時候是一言不合就會開會,各種的需求會、討論會、周例會、分享會、總結會,項目相關的預研,立項,階段總結,試驗准備,試驗總結,定型等,周末找程序員可能是需要確定內容,比如"今天的任務,目前計劃的任務與實際進度是否一致、遇到了什麼問題、需要什麼支持"等。
H. 你印象中的程序員
沒有情調,不懂浪漫,也許這是程序員的一面,但擁有朴實無華的愛是他們的另一面。
我個人感覺印象中的程序員就是,頭頂英年早禿,發際線英年上移(開玩笑的說),其實我朋友做程序員的就會下意識的看我的頭發,說不像啊,其實很多程序員的時毛發濃密的,並不是所有的都聰明絕頂,很多程序員的智慧是「掩蓋」著的!
在網上看到一句關於程序員的話:
我的代碼曾運行在幾千萬用戶的機器上,作為一個程序員,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滿足的呢?如果有,那就是讓這個用戶數量再擴大 10 倍。
我感覺程序員是值得我們尊敬的。,程序員的雙手是魔術師的雙手。 他們把枯燥無味的代碼變成了豐富多彩的軟體(現在我們使用的健康碼,行程碼)。
程序不是年輕的專利,但是,他屬於年輕……
I. 程序員應知應會之自動化運維那些事兒
對於一個開發人員來講,可能運維並不是自己的職責所在。但是作為一名開發人員,卻不能不了解自動化運維的整個流程。因為對於一個信息系統而言,開發和運維本質是一體的,尤其對於一些小公司來講,可能運維人員本身就是開發人員抽空兼任的。
而自動化運維,本質上是介於開發和運維之間的,是運維和開發的交集,甚至很多時候都要寫不少代碼。因此,任何一個開發人員,都需要有自動化運維的相關知識。
一個了解好的開發人員,即使自己不做運維相關的工作,也能夠知道自己在將項目交付給運維人員的時候,哪些東西是重要的,那些是必須配置的等等。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往往開發人員會給運維人員留下一些坑,一些只有他自己知道,而運維人員不知道的東西。導致運維人員自己試了很多次發現不行的時候,找到開發人員,開發人員研究了一下才會告訴他,在某某環境中必須用哪個埠之類的。這樣不僅白白浪費了運維人員的時間,也增加了很多溝通的工作量。
反過來也是如此,一些現場的問題如果運維人員不能現場給出問題的定位。對於開發人員來講是非常難以復現的。比如之前有某家企業,運維人員在客戶現場發現問題。費了很大力氣從客氣的內網裡面把日誌導出來,發給開發人員,結果開發人員仔細研究了日誌之後,發現是網不通的問題。開發人員顯然是不可能知道為啥網不通的,搞不好是壓根沒連網線。
所以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對於一個程序員來講,需要了解的自動化運維的那些事。
一、自動化運維的概念
隨著信息時代的持續發展,初期的幾台伺服器已經發展成為了龐大的數據中心,單靠人工已經無法滿足在技術、業務、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一個運維人員手工配置幾台伺服器還可能。配置幾百上千台伺服器那就累死了,還容易出錯。那麼就需要對運維工作進行標准化、自動化、架構優化、過程優化等。從面降低運維服務成本。其中,自動化最開始作為代替人工操作為出發點的訴求被廣泛研究和應用。
所謂自 動化運維,即在最少的人工干預下,結合運用腳本與第三方工具,保證業務系統7*24小時高效穩定運行 。這是所有業務系統運維的終極目標。
按照運維的發展成熟度來看, 運維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
(1)依靠純手工,重復地進行軟體的部署與運維;
(2)通過編寫腳本,方便地進行軟體的部署與運維;
(3)藉助第三方工具,高效地進行軟體的部署與運維;
二、自動化運維需要解決的問題
自動化運維通常來講,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自動部署配置、風險事前預警、故障事中解決、和故障事後管理 。
三、自動化運維的常用工具
自動化運維常用的工具包括以下幾種:
1、Ansible
ansible是基於python開發的自動化運維工具,集合了眾多運維工具(puppet、cfengine、chef、func、fabric)的優點,實現了批量系統配置、批量程序部署、批量運行命令等功能。
ansible具有如下一些特性:
(1)模塊化:調用特定的模塊,完成特殊的任務。
(2)Paramiko(python對ssh的實現),PyYaml,jinja2(模塊語言)三個關鍵模塊。
(3)支持自定義模塊,可使用任何編程語言寫模塊。
(4)基於python語言實現。
(5)部署簡單,基於python和SSH(默認已安裝),agentless,無需代理不依賴KPI(無需SSL)。
(6)安全,基於OpenSSH
(7)冪等性:一個任務執行一次和執行n遍效果一樣,不因重復執行帶來意外情況。
(8)支持playbook編排任務,YAML格式,編排任務,支持豐富的數據結構。
(9)較強大的多層解決方案role。
2、Chef
Chef是一個功能強大的自動化工具,可以部署,修復和更新以及管理伺服器和應用程序到任何環境。
Chef 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Chef Server、Workstation 以及 Chef Client。用戶在 Workstation 上編寫 Cookbook。然後,通過 knife 命令上傳到 Chef Server。最後,在 Chef Client 上面實施安裝和部署工作。所以,對於 Cookbook 地編寫在整個自動化部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hef Server 包含所有配置數據,並存儲描述Chef-Client中每個Nodes的Recipe,Cookbook和元數據。配置詳細信息通過Chef-Client提供給Nodes。所做的任何更改都必須通過Chef Server進行部署。在推送更改之前,它通過使用授權密鑰來驗證Nodes和Workstations是否與伺服器配對,然後允許Workstations和Nodes之間進行通信。
Workstations 用於與Chef-server進行交互,還用於與Chef-nodes進行交互。它還用於創建Cookbook。Workstations是所有交互發生的地方,在這里創建,測試和部署Cookbook,並在Workstations中測試代碼。
Chef命令行工具 是創建,測試和部署Cookbook的地方,並通過此策略將其上載到Chef Server。
Knife 用於與ChefNodes進行交互。
Test Kitchen 用於驗證Chef代碼
Chef-Repo 是一個通過Chef命令行工具在其中創建,測試和維護Cookbook的存儲庫。
Nodes 由Chef管理,每個Nodes通過在其上安裝Chef-Client進行配置。 ChefNodes 是一台機器,例如物理雲,雲主機等。
Chef-Client 負責注冊和認證Nodes,構建Nodes對象以及配置Nodes。Chef-Client在每個Nodes上本地運行以配置該Nodes。
Cookbook 是Chef 框架的重要基礎功能之一。在 Chef Server 對目標機器做安裝部署的時候,是通過 Runlist。而 Runlist 裡面又包含了一個一個具體的 Cookbook,所以,最終對一個目標機器的部署任務就落到了 Cookbook 上。而對於 Cookbook 來說,其中包含了多個組件,我們可以將 Cookbook 簡單地理解成一個容器或者可以理解為一個包,裡麵包含了 recipes、files、templates、libraries、metadata 等信息。這些信息用於配置我們的目標機器。
3、Puppet
puppet是一種Linux、Unix平台的集中配置管理系統,所謂配置管理系統,就是管理其裡面諸如文件、用戶、進程、軟體包等資源。它可以運行在一台伺服器端,每個客戶端通過SSL證書連接到服務端,得到本機器的配置列表,然後根據列表來完成配置工作,所以如果硬體性能比較高,維護管理上千上萬台機器是非常輕松的,前提是客戶端的配置、伺服器路徑、軟體需要保持一致。
客戶端Puppet會調用本地facter,facter探測出該主機的常用變數,例如主機名、內存大小、IP地址等。然後Puppetd把這些信息發送到Puppet服務端;
Puppet服務端檢測到客戶端的主機名,然後會檢測manifest中對應的node配置,並對這段內容進行解析,facter發送過來的信息可以作為變數進行處理;
Puppet伺服器匹配Puppet客戶端相關聯的代碼才能進行解析,其他的代碼不解析,解析分為幾個過程,首先是語法檢查,然後會生成一個中間的偽代碼,之後再把偽代碼發給Puppet客戶端;
Puppet客戶端接收到偽代碼之後就會執行,執行完後會將執行的結果發送給Puppet伺服器;
Puppet服務端再把客戶端的執行結果寫入日誌。
4、Saltstack
SaltStack是基於python開發的一套C/S自動化運維工具。部署輕松,擴展性好,很容易管理上萬台伺服器,速度夠快。與伺服器之間的交流,以毫秒為單位。SaltStack提供了一個動態基礎設施通信匯流排用於編排,遠程執行、配置管理等等。它的底層使用ZeroMQ消息隊列pub/sub方式通信,使用SSL證書簽發的方式進行認證管理,傳輸採用AES加密。
在saltstack架構中伺服器端叫Master,客戶端叫Minion。
在Master和Minion端都是以守護進程的模式運行,一直監聽配置文件裡面定義的ret_port(接受minion請求)和publish_port(發布消息)的埠。當Minion運行時會自動連接到配置文件裡面定義的Master地址ret_port埠進行連接認證。
saltstack除了傳統的C/S架構外,其實還有一種叫做masterless的架構,其不需要單獨安裝一台 master 伺服器,只需要在每台機器上安裝 Minion端,然後採用本機只負責對本機的配置管理機制服務的模式。
saltstack提供如下一些功能:
(1)遠程執行:(批量執行命令)在master上執行命令時,會在所有的minion上執行。
(2)配置管理/狀態管理 :(描述想到達到的狀態,saltstack就會去執行)
(3)雲管理(cloud):用於管理雲主機
(4)事件驅動:被動執行,當達到某個值會自動觸發
這四種自動化運維工具的比較如下,現在主流的基本上ansible和saltstack用的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