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程序員切肺後再加班

程序員切肺後再加班

發布時間:2023-01-24 06:48:33

程序員為什麼會被稱為最累的工作

因為寫程序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耗費時間的工作,同時也需要佔用程序員的大量時間。

在互聯網時代,雖然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程序員的工資很高,基本上剛剛畢業的程序員都可以拿到月薪上萬的工資。在有些一線城市的大型互聯網公司,程序員的月薪甚至可以達到10萬以上。但是,程序員的工作壓力也非常大,工作的時間也非常長,程序員是一項非常累人的工作。

一、程序員的工作需要佔用大量時間。

我們都知道互聯網公司的加班情況比較嚴重,這個加班情況主要是集中在程序員身上。每當團隊需要改一個新項目時,有些程序員甚至會整天住在公司,每天的工作時間可以達到15小時以上。即便在平時不忙的時候,程序員也幾乎是全公司最晚下班的一群人。

綜上所述,程序員確實是一個比較累的工作,很多程序員的身體在30歲後就垮了,足以看出他們有多勞累。

❷ 程序員工作壓力大,身體也垮,為什麼還這么多人想做程序員

一、興趣使然
興趣會是你辛苦工作的一針強心劑,如果從事的職業就是你自己熱愛的領域,那想必即使辛苦你也會感到是苦中作樂、樂在其中吧。跟心中美好的理想相比,辛苦便也算不上什麼了。套用金庸的名句「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這里應該說「那些確是極辛苦的,可是我心中喜歡」。

二、性格偏內向
不太會在商場里打交道、陪客戶、談生意等等,更沒有有錢有勢的親戚朋友幫忙,程序員是一個很典型的純粹靠自己技術和能力吃飯的工作,當然如果一個程序員提高人際關系和溝通能力會有很好的發展,比如終極目標之一的CTO或類似職位。

三、收入可觀
工資相對於常見的大多數職業來說偏高,基本做個兩年左右月薪至少10K起步,甚至很多應屆生也可以拿到月薪10K+的水平。

四、對學歷沒有過於苛刻的要求
是如果技術夠好、工作態度認真負責的話,可以放寬學歷是本科的硬性要求。

五、市場需求大
隨著互聯網+戰略的提出,進一步激發了大家對於互聯網行業的嚮往,互聯網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地遍地生花,同時互聯網行業需要大量的程序員去搭系統、寫代碼,所以導致了供需不平衡,導致了程序員特別是優秀的程序員缺口比較大,互聯網行業的程序員薪水一路飛漲。

程序員這項工作根基於計算機產業。計算機產業的特點就是爆炸式的增長,技術以不可想像的速度迭代。對於公司而言,要跟上發展速度,必須不斷的推陳出新,不能有一絲懈怠;對於程序員而言,也要時刻保持專注,不斷地學習新的技術和理念。所以要想時刻保持競爭力,辛苦磨礪是必然要經歷的過程,不僅是程序員,其他行業亦是如此。

❸ 正在工作的程序員,生活狀態什麼樣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工作年限為 5-10 年成程序員佔了程序員群體的 43.4%,屬於資深程序員。剛參加工作的程序員占總體的 12%,工作 2-4年的程序員占總體的 33.1%,而工作十年以上的程序員占總體的 11.6%。

與去年的數據相比,剛工作的程序員數量顯著減少,工作兩年以上的程序員從73.4%上升到了88%。很大可能是受疫情影響,企業用人需求減少導致的。

在過去幾年與程序員這個群體的深度接觸以及交流中,發現很多程序員都對工作時間過長,導致沒有太多時間提升自己這一現狀頗有微詞。所以此次的問卷調查中,程序員客棧特意增加了關於工作時長以及學習時長的調查。

上圖是關於程序員每周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可以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一共有66.9%的程序員過著理想的朝九晚五一周工作五天的工作生活,只有剩下33.1%的程序員都有不同程度的加班,這與我們日常聽到的程序員這一職業普遍加班嚴重的言論並不相符合。

在此基礎上,更是只有不到十分之一(8.6%)的程序員每周工作時長達到了996,甚至更長的工作時間。

❹ 程序員都要加班的嗎

程序員不一定都要加班。Java語言是整個體系的基礎,按照不同的用途,在以下方面應用廣泛: 1、企業級應用開發 這里是JAVA的天地,大到全國聯網的系統,小到中小企業的應用解決方案,JAVA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 2、網站開發 當然就是JSP+Servlet+JavaBean,一直以來都相當流行 。 3、移動領域 典型的應用是手機游戲(國內主要是這方面),這里是J2ME的天地,其實應用范圍是很廣的,只是國內開發不夠 。 至於需要不需要加班需要根據項目而定,不同公司和不同項目是不同的。

❺ 程序員進了外包公司後老加班,還應不應該呆下去

說到北漂多少人是孤獨的,無助的,常年在外漂泊,從來在家報喜不報憂,什麼都是一個人獨自承受,即使很累,你都要強顏微笑的面對生活,有時會覺得這樣的生活,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可選擇不就一直在自己手上嗎?

❻ 我兒子是程序員,每天連續加班到半夜一點,我感覺我的心都在滴血,怎麼辦

大家都知道,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工作非常多,而且很多人都知道,互聯網工作的特點之一就是收入很高,動不動就是收入過萬。在互聯網公司工作過的人都知道,月薪過萬在互聯網行業,真的不算高!但其實,這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需要做到價值10000塊以上的事情,所以在互聯網公司高薪的背後,是經常加班,可能有時候都需要加班到深夜。那說到互聯網加班,相信在互聯網工作的人都知道,在互聯網公司中,加班最多的崗位就是程序員,因為互聯網公司對於程序員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舉個例子,如果說系統出現了Bug,那用戶就會要求系統Bug及時得到解決,而這時候,程序員就需要立刻著手去解決,沒有商量。所以程序員壓力大,是網友非常認可的事情。可能有人看過這樣一個留言,一位母親說他兒子是程序員,每天連續加班到深夜一點,她感覺她的新都在滴血,問網友應該怎麼辦。接下來,冷眼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個人觀點。

❼ 程序員加班如此瘋狂,都有哪些原因

程序員加班是程序員,工作中很常見的一個情況。為什麼要加班呢?顧名思義就是工作沒完成,或者是工作任務量太大,他沒有辦法在規定的時間裡面做完,所以他就只能瘋狂地加班來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樣才能不被上司批評。

第三個原因就是因為程序員的日常比較繁瑣。因為我們都知道程序員這個工作對於工作人員本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管是她知識領域的專業性,還是她實際操作的技巧性,都是有著嚴格要求的。所以說這個崗位上面的人才還是比較稀缺的,工作的人數比較少,分配到每個人身上的任務也比較重。

❽ 程序員為什麼加班多,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導致程序員加班的原因很多,主要由以下幾方面吧:

1.需求不清晰。需求人員或者項目經理、產品經理沒有吧需求梳理分析清楚,等開發到一半甚至開發完了,才意識到需求錯了,需要重新做,眼看項目或產品都快交付了,只能讓程序員加班了。

2.管理問題。企業文化,就是加班,本來沒啥活,但領導就覺得員工加班他心裡踏實,所以那不管你是不是程序員,一律加班。

3.自身問題。效率低,解決問題能力不行,分配的工作任務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那隻能加班,自行解決了。

4.工作任務緊急。突然要開發一個新功能,客戶要求時間緊迫。不加班,無法完成。

5.工作量大。日常工作量就是大,一個人干兩三個人的工作,干不完,加班還干不完呢,加班成常態了。

從甲方角度看,我就想要什麼產品3個月上線,這是戰略和領導決策決定的,不能拖太長時間。

甲方以這個要求去找乙方,乙方銷售為了完成業績,他滿口答應。

售前一般不會反對銷售。

合同一旦簽署完畢,銷售業績就認為算完成一大半,後續介入內部流程就可能減少。

這時候認為,按時交付的責任應該在研發方面。

開發和產品團隊此時可能還需要進行需求分析,系統設計,提交文檔,正規一些的測試部門還要審核文檔。

然後這些事都走玩,開始開發任務。開發人員每天一個日報,每周一個周報,幾乎天天開會討論。

白天都在討論問題,只有晚上其他部門都走了,無人打擾時,研發才可能專心敲代碼。

沒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 是工作開展的大忌,在工業上,早已證明了一切,在工廠生產中,工人流水化作業,一個人只專注一件事情,會越做越熟練,越做越快,越做效率越高。

在軟體開發分工越來越明確的今天,讓後端人員搶前端人員的飯碗,去寫網頁、樣式,效率能高嗎?讓後端人員去搶DBA的飯碗,去做資料庫優化,效率能高嗎?

不專業的人做不專業的事情,可能和公司的發展歷程、組織架構、人員規劃有關;也可能和任務安排有關。

公司發展初期,養不起很多專業的人,可能更需要「全棧」工程師,啥都一把捉;公司發展的過渡期,有點錢了,也意識到了要讓專人做專業的事情,但是人員還沒招齊,那沒辦法,你也得兼職著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如果公司有錢了,發展也成熟了,不是屬於以上兩種階段,在IT組織中,連前端、後端、測試、架構、DBA、網路、伺服器運維、技術支持、安全、產品,這些職能都沒區分好的話,就會對工作效率有影響。IT一線工作人員,每個坑位,都需要一顆專業的螺絲釘。

開發人員不注重代碼質量,導致後期返工,導致效率低

有 時候,快即是慢,對於經驗不足或者習慣不好的開發人員,開發前期,被迫或者自己沒意識到,為了追求進度,邏輯沒考慮周全,沒做好自測,代碼能跑起來就算完 成任務了,表面上任務完成得很快。但是在項目後期,測試階段,問題大規模爆發,甚至要返工,由於測試後期,離自己寫代碼的時候,可能隔了一段時間,有的東 西自己都忘了,再回過頭去重新「熟悉」,效率能不低嗎?更為嚴重的後果是讓項目進度不可控。因此,就算進度再緊張,也頂住壓力,必須要做最基本的測試,再進入下一個任務點。

個體組織人員膨脹,出現溝通成本大的問題,導致效率低

溝通成本是人員膨脹後,暴露出來的首要問題。

舉個簡單的栗子,很多公司都有每天晨會習慣,如果一個組有5個人,開晨會匯報工作,平均一個人匯報2分鍾,就需要10分鍾,現在一個組增加到10個人,一人匯報兩分鍾,都要20分鍾才能匯報完。時間就這樣過去。

再舉個栗子,30人天的工作,分給2個人做,可能需要15天,共耗費30人天,但是分給5個人做,6天能完成嗎?

信息在溝通、傳遞的過程中,可能會「失真」,你想的,不一定能100%說出來,你說出來了,別人也不一定能100%理解,而且每個人的理解能力、知識體系都不一樣,理解起來容易產生偏差,產生偏差就容易做錯事情。

因此,如果人員出現膨脹,要以項目為單位,進行合理的項目拆分、人員拆分。同一個「小項目」最好不要超過4個人負責。溝通的時候,推薦使用口頭+書面+復述,減少溝通過程中的信息失真。

上、下屬之間相互不信任,做事有阻礙或者導致重復工作,導致效率低

上 下屬相互信任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如果上級不信任下屬,不敢授權給下屬,凡是都要自己過一遍,而上級往往是一對多的關系,這個時候,工作瓶頸會出現在上級身 上;如果上級不信任下屬,搞一堆監督機制,為了下屬不做錯事情,又讓別人同事過一遍,又要耗費額外的成本,勞民傷財,而下級得不到信任,做事受阻,久而久 之就會畏手畏腳,很難獨當一面,或覺得自己有能力沒地方使,乾脆走人。

上級應該充分信任下級,放心授權讓下級去做事情,但這些都一個前提就是要有一個較好的軟體管理過程,包括開發環境和測試團隊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一些輔導和進行重要節點管控和監督。

上級不信任下級,經常碰到,而下級不信任上級也很要命。程序員是很有個性的工種,不好管理,往往特別多想法。就好像車輪子陷入泥潭中,上級說車子往前推,有的人又說,往後拉,各自發力,估計車子永遠都擺脫不了泥潭,還談何效率?

因此,如果有意見,前期可以提,但是解決方案一旦定下來,應該上下一心(即使有意見也埋在心底吧),朝著目標一起去努力。

不同部門之間溝通存在隔閡與障礙

軟體開發過程中,在IT范疇內,不同部門難免有交集,例如開發與運維、開發與測試,不同崗位承擔的責任、掌握的知識體系、考慮問題的角度往往不一樣,導致處理事情受阻。

舉 個栗子,有一次,開發人員為了驗證某個問題,需要運維人員協助重啟某個站點。對於開發人員來說,這個站點,用的人比較少,而重啟也是一瞬間的事情,風險為 基本為0,但是由於運維人員掌握的知識體系不一樣,怕重啟了會造成很大影響,甚至害怕出了問題要自己承擔責任,明明可以瞬間操作解決問題的,又要等到中午 或者半夜三更沒人的時候才敢重啟,效率就是這樣降低了。這個時候,需要運維人員,去學習一下相關知識,或者引入新流程,例如,重啟站點,需要某個專業人士 口頭同意,即可立即執行。

因此,不同部門之間的人,應該互相學習,才能更好地溝通;做事情,盡量做輕量級的流程化、標准化。

上級工作安排不到位

上級工作安排不到位,也會導致工作效率低。有時候會有這種怪現象,可能很多事情沒做,但是下面的人沒事可做;或者有的人很忙,有的人很閑。

軟體開發分工,不像搬磚頭,一人搬一車就行了。軟體開發, 工作量化本身就是一個很難的地方,如果項目經理沒有做項目計劃,沒有做工作點、任務點拆分工作就很難安排到位。特別是剛剛從程序員轉型做項目經理的人,過 程性思維,不會對項目做整體的把握、整體規劃,想到哪裡就做到哪裡,想到什麼就分配什麼工作,最後一團糟,一會把下面的人累死,一會又讓下面的人閑死。

❾ 程序員為什麼要加班呢

你好,首先程序員加班是一個常態化狀態。加班我們分兩種情況,第一公司業務確實比較好,在有限的人員中開發量很大,這個沒有辦法只能加班;另外一個就是自己負責的模塊變化很多,比如bug太多,業務邏輯不嚴謹等。這樣的解決辦法是多學習知識來填充自己,下面是部分學習知識點,希望能幫到你。

索引在遍歷過程中的次序無定義,即使是數字索引也是這樣。(如果想按數字次序遍歷表,可以使用數字形式的 for 。)

當在遍歷過程中你給表中並不存在的域賦值,next 的行為是未定義的。 然而你可以去修改那些已存在的域。 特別指出,你可以清除一些已存在的域。
如果 t 有元方法 __pairs, 以 t 為參數調用它,並返回其返回的前三個值。
否則,返回三個值:next 函數, 表 t,以及 nil。 因此以下代碼
能迭代表 t 中的所有鍵值對。
參見函數 next 中關於迭代過程中修改表的風險。

傳入參數,以 保護模式 調用函數 f 。這意味著 f 中的任何錯誤不會拋出; 取而代之的是,pcall 會將錯誤捕獲到,並返回一個狀態碼。 第一個返回值是狀態碼(一個布爾量), 當沒有錯誤時,其為真。 此時,pcall 同樣會在狀態碼後返回所有調用的結果。 在有錯誤時,pcall 返回 false 加錯誤消息。

接收任意數量的參數,並將它們的值列印到 stdout。它用 tostring 函數將每個參數都轉換為字元串。 print 不用於做格式化輸出。僅作為看一下某個值的快捷方式。 多用於調試。 完整的對輸出的控制

在不觸發任何元方法的情況下 檢查 v1 是否和 v2 相等。返回一個布爾量。
rawget (table, index)

在不觸發任何元方法的情況下 獲取 table[index] 的值。table 必須是一張表; index 可以是任何值。
rawlen (v)

在不觸發任何元方法的情況下 返回對象 v 的長度。v 可以是表或字元串。 它返回一個整數。
rawset (table, index, value)

在不觸發任何元方法的情況下 將 table[index] 設為 value。table 必須是一張表, index 可以是 nil 與 NaN 之外的任何值。 value 可以是任何 Lua 值。
這個函數返回 table。

如果 index 是個數字, 那麼返回參數中第 index 個之後的部分;負的數字會從後向前索引(-1 指最後一個參數)。 否則,index 必須是字元串 "#", 此時 select 返回參數的個數

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閱讀全文

與程序員切肺後再加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拍賣程序員 瀏覽:101
電腦的圖片放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274
unsignedintjava 瀏覽:216
編譯器下載地址 瀏覽:42
什麼是面對對象編程 瀏覽:708
b站伺服器什麼時候恢復 瀏覽:721
6p相當於安卓機什麼水準 瀏覽:498
能否給隱藏相冊加密 瀏覽:596
糖心app改什麼名 瀏覽:823
戰地1控伺服器如何部署 瀏覽:394
xp還原系統輸入命令 瀏覽:323
mysql命令行版本 瀏覽:305
如何進入itunes找文件夾 瀏覽:834
CAD中重復命令使用 瀏覽:479
心智pdf 瀏覽:476
網站電台直播間源碼 瀏覽:854
文件夾14c和18c的區別 瀏覽:36
android隱式調用 瀏覽:668
plc的編程指令邊沿繼電器 瀏覽:724
voc文件夾 瀏覽:866